怀念儿时的过年作文

合集下载

春节的童年回忆与情感寄托

春节的童年回忆与情感寄托

春节的童年回忆与情感寄托春节,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都是一个特别的时刻。

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人们会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共度一个温馨而难忘的假期。

对于我来说,春节更是充满了童年的回忆和情感的寄托。

小时候,每到春节,我就会迫不及待地期待着。

那是我唯一一年能够放下学习,整日与朋友们玩耍的时间。

在春节期间,我可以与邻居家的小伙伴们一起放烟花,挂灯笼,赛鞭炮,玩得不亦乐乎。

每个晚上,我们都会聚在一起,吃着美味的年夜饭,然后去看烟花表演。

那时的烟花看起来是那样的美丽绚烂,仿佛把整个夜空点亮了。

我们在欢呼雀跃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春节带来的喜悦和团圆的氛围。

除了烟花表演,走亲访友也是春节的重要部分。

我们会穿上新衣服,带着满满的心意去亲戚家拜年。

每当敲开亲戚家的门,我们都会被热情的招待所感动。

桌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美食,亲戚们也会给我们压岁钱,这对于一个小孩来说,简直是一笔巨额的财富。

而且,亲戚之间的聚会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人们在一起谈笑风生,小孩们在一旁嬉戏打闹,这种温馨的场面让我感受到了家人间的亲情和友爱。

春节期间,我最期待的就是春节晚会了。

那是一个属于全家人的节目,我们会一起坐在电视机前观看。

晚会上有歌曲、舞蹈、相声等各种节目,每个节目都充满了喜庆的气氛。

我们会一起唱着节日的歌曲,跟着舞蹈的节奏扭动身体。

晚会上还有各种抽奖活动,我总是期待能够中个大奖,可惜每次都只是一些小奖品。

但是这并没有影响我对春节晚会的热爱,因为那个时刻,我与家人一起欢笑,共同庆祝新年的到来。

随着年龄的增长,春节的意义也慢慢发生了变化。

从一个纯粹的娱乐活动,春节变成了一个思考人生、回忆过去的时刻。

每当春节来临,我都会回到故乡,回到那个曾经充满欢声笑语的地方。

走在熟悉的街道上,看到那些曾经陪伴我度过童年的地方,我不禁感慨万分。

春节对于我来说,既是一个回忆过去的时刻,也是一个思考未来的时刻。

我会思考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回顾过去的经历,同时也会展望未来的发展和希望。

寻找记忆中的年味作文范文800字(通用35篇)

寻找记忆中的年味作文范文800字(通用35篇)

寻找记忆中的年味作文寻找记忆中的年味作文范文800字(通用35篇)年味,是每个中国人心中那份不可割舍的情感,是对每个在异乡的游子的呼唤,是每个家庭难得的相聚。

下面给大家分享寻找记忆中的年味作文(通用35篇),一起来看看吧!寻找记忆中的年味作文篇1对于中国人来说,过年可谓是一年中最期待的事了。

每到过年,无数的无论是海外还是内地的中国人,都会想尽办法与家人团聚。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物质水平越来越高,人们的思想也在发生的很大的改变,而正是由于这些种种的原因,使得过年期间浓浓的年味成为了回忆。

什么是我们以前我们所留恋的年味?穿新衣,放鞭炮,吃团圆饭,看新年晚会,甚至是邻里之间一起聊聊自己的经历都会成为新年的期盼。

记得小时候,父亲总是跟我说那个年代的他们生活很拮据,最期待的就是过年了,因为过年有肉吃。

然而到了现在,物质水平迅速发展,人们告别了贫乏的生活,吃不吃肉都无所谓了,即使每次都会有大鱼大肉,非常丰盛的菜肴,但是根本没人愿意动筷子,只是应付式的吃几口。

小时候总是喜欢跟着哥哥姐姐一起玩鞭炮,放烟花,每当外面的声音响起来事,我总是搬个凳子和爷爷一起看着天空中那绚丽的颜色,和那美丽的一瞬间,甚至可以边看边聊一个晚上都不睡觉。

然而到了现在,因为一句污染环境,大到城市,小到乡镇中都贴着“禁止鞭炮”的标志,走到外面再也没有看到过烟花带来的色彩,也没有听到外面人们的欢笑声了。

小时候也总喜欢在电视前等待着新年晚会,看蔡明和潘长江的小品,听着明星唱歌,然而现在,小品和歌曲已经变成了青春偶像剧,而更是因为手机的存在,已经不在局限于看晚会了,更多的是朋友之间微信聊天和抢红包…新年之际,走亲戚是最常见的事。

然而新年初一的晚上我只是个父母在电影院看电影,接下来几天哪都没去,一个人静静的坐在电视机前,吃着零食,烤着火。

时不时的有个亲戚发个红包来,给个祝福,一天两天就这样过去了…当别人来家里送节,母亲拿红包给别的小朋友时,我才反思到,我好像很久都没有感受过亲自拿红包的感觉了。

初三过年作文

初三过年作文

初三过年作文初三过年作文1人人心中都有一个“盼”字,也都有自我盼望的事,而我则盼望着过春节。

春节是一个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中热闹的时候。

从小时候开始,我就盼望着过春节,因为在春节的时候,会有很多亲棚好友来到我家,还有很多和我同龄的小朋友,我能够跟他们一齐开心地玩,所以,我从小时候就开始盼望春节。

渐渐长大一点,我还是盼望春节。

这时候的原因变了,不仅仅因为能够开心地玩,还能够放鞭炮和礼花。

每当看到我亲手点燃的“涌泉”喷出金色的`火花,我心里就比蜜还甜。

也许,我更爱看礼花。

礼花升上天空,绽开,变成美丽的图案。

散落下来,渐渐消失在夜空中……我不禁替它们感到惋惜,可是,它们的生命虽然仅有那么短,却带给人们欢乐和幸福。

此刻我依然盼望春节,因为,我盼着拿到压岁钱。

我拿着压岁钱买一些课外书籍来看,我在书海中遨游,懂得越来越多的知识,获得欢乐。

一个“盼”字,代表着多少人的心愿和期盼,而春节年年有,我也年年盼,又一个春节即将来临。

也许以后我盼春节的原因将又有变化,但我对春节的盼望,不曾改变。

盼春节,盼望新一年的幸福与欢乐……初三过年作文2昨天晚上是春节,本来应该是全家人坐在一起幸福地吃饺子,可是因为红包的出现,我的家人全守着电视机跟前扫红包。

我看到了奶奶脸上的无奈,我也看到了妈妈因为扫红包的喜悦之情。

可是我想说,春节是我国固有的文化,我们能抢到的红包也只是几分钱,难道这几分钱能买来和家人的团圆吗?我实在是想不懂大人的想法,究竟是我太小还是他们忘了本。

家里人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可是年夜饭还没有吃完就被红包给吸引了注意力。

我真是想不明白红包什么好,哪里差那点儿钱呢?在我看来,春节就应该是家人坐在一起幸福的吃饭。

而不是像我看到的那样。

别为了蝇头小利,而忽略了自己爱和爱自己的人。

我想亲情是再多的钱也买不回来的。

真希望来年的春节能有一个春节的样子。

今年的春节,我看到不是看到的不是团圆的喜悦。

而是抢红包的乐趣。

我告诉妈妈要和奶奶一起吃饺子。

思念话题作文600字合集5篇

思念话题作文600字合集5篇

The easiest thing to do is to make simple things complicated, and the most difficult thing to do is to makecomplicated things simple.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思念话题作文600字合集5篇思念话题作文600字篇1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进入腊月最后几天,年味越来越浓,每个身在异乡的游子对故乡的怀念也越来越强烈,回家过年的念头就像青藤一样爬满心头。

再过几天春节就到了,看着别人包里装满回家过年喜悦,我心里有种说不出酸酸的感觉,想想自己在外的时光,想想儿时的玩伴,想想就别父母,想想就别的家乡,......那份孤寂的感觉跟更加强烈,什么都无法取代那份亲情。

在异乡的城市里,不管有多少痛苦,多少委屈,从不在他们面前提起,只有真诚的问候和对他们无尽的思念。

家乡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始终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是那样的清晰。

儿时的我家住的还是窑洞,每当春节的到来,家家挂起红灯笼,贴上春联。

孩子们穿上五颜六色新衣裳,手里拿着长辈给的压岁钱,三人一群,五人一伙,东跑西窜到处拜年,好不快活。

长大后为了梦想井离乡,每个春节都想回家和家人团聚,帮父母贴春联,全家人坐在一起有说有笑,边看春晚边帮母亲包饺子,还要在饺子里放一个壹圆硬币,谁能吃到这个唯一里面包着硬币的饺子,谁就是这最幸运的。

一份份无私的爱和祝福都在这个饺子里。

我最怀念的是大年初一,全村的人早晨起来挨家挨户去长辈家拜年,从村东跑到村西头,每到一户,给爷辈们磕头,到新年的祝福。

爷辈们都捧着新年的礼物让我们孙辈们哄抢,运气好的话还可以吃到甜甜糖果。

一个年拜下来,嘴里吃着,口袋装的满满的,装不下就拿在手里,孩子们心里乐滋滋的。

夜里望着窗外的星空,月是那样明,让我想起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关于童年过年作文3篇

关于童年过年作文3篇

童年过年作文关于童年过年作文3篇童年过年作文篇1我坐在那儿两眼直勾勾的发呆,眼睛紧盯着某种物体,脑袋也不转动。

好像是在做梦,很深的思索着,回忆着——。

小时候我总盼望着过年,想着过年的情景,不知道有多么美好。

天天吃白面馒头,多香啊!有鱼有肉,有新衣服穿,还有鞭炮放,想想很开心。

我掰着手指头,数啊!盼啊!,期盼着新年早日来到。

进了腊月门,人们开始忙年了,父母为了儿女们,想方设法把年过的有滋有味,红红火火,热热闹闹。

那时候,大街小巷里人们忙忙碌碌的,一个心思,就是想着过年,为过年奔跑着,呈现在你面前有个过年气氛。

现在到好,人们物质生活都富裕了,没有过年的味道了,更没有那种感觉了。

过去,虽然家家户户都不是很富裕,过年气氛还是很浓的。

我看到人们走在大街上,每个人的脸上带着祥和喜庆的笑脸,身上穿的衣服总是蓝色、灰色、黑色,感觉是不变的颜色。

现在想起来,土里土气很是好笑。

能穿上的确凉绿军装,多威风,要是有顶绿色军帽戴,感觉就很不错了。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能吃顿素馅饺子,那是再美不过了。

胡同里小孩燃放鞭炮发出“叭——叭——”零星响声,感觉过年味道更浓了,标志着新年即将来临。

母亲把被褥扯洗的干干净净,准备新年那一天派上用场。

找个好天气,开始打扫房屋,刷洗各种炊具,家具、门窗擦的很干净,玻璃擦的净明瓦亮。

一来,扫去房子内一年的灰尘,干干净净的迎接新年,二来,有一种传说;是扫一扫一年来的灰气,来年有个新气象,过上好日子。

听母亲讲;腊月二十三这一天是灶王爷升天的日子,我也不知道灶王爷长什么样,起什么用的,只是一种想象。

我们家锅灶称呼炉子,也不知道什么是灶,灶王爷也不知道什么意思。

大概母亲也是听我的外公外婆说的吧?稀里糊涂十几年了,我到初中才明白过来。

是这样的;祭灶,祭送灶神升天,人们奉灶为神掌管家庭饮食的神明。

认为灶神要在这天晚上升天,到玉皇大地那里汇报人间的事情,人们为了祭奠他,当作神仙来恭奉着,恭奉着糖果,让他吃了甜言蜜语在老天爷那里说好话。

过年时留下的美好回忆作文

过年时留下的美好回忆作文

过年时留下的美好回忆作文每到过年,那浓浓的年味就像一把钩子,把我心底深处那些美好的回忆一一勾起。

说起过年的美好回忆,我的思绪一下子就飘回到了小时候在外婆家过年的那段时光。

外婆家在一个小村庄里,那里过年的氛围可浓啦!进入腊月,大家就开始为过年忙碌起来。

村里的人们会杀猪宰羊,准备各种各样的年货。

外婆家也不例外,那时候,我总是屁颠屁颠地跟在外婆身后,看着她忙里忙外。

记得有一年,外婆带着我一起去赶集买年货。

集市上那叫一个热闹!人挤人,肩并肩,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

外婆紧紧地拉着我的手,生怕我走丢了。

我们先来到了卖春联的摊位前,那红彤彤的春联挂满了一墙,写着各种吉祥的话语,什么“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什么“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外婆眯着眼睛,仔细地挑选着,嘴里还念叨着:“这个好,这个喜庆!”选好了春联,我们又去买糖果。

花花绿绿的糖果看得我眼睛都直了,有水果糖、牛奶糖、酥心糖……外婆一边挑着,一边往我的嘴里塞一颗:“尝尝这个,甜不甜?”我嘴里含着糖,含糊不清地说:“甜,甜!”买完年货回到家,外婆就开始打扫屋子。

我也跟着帮忙,拿着个小扫帚,这儿扫扫,那儿擦擦,其实就是在捣乱。

外婆也不生气,笑着说:“小捣蛋鬼,别添乱啦!”我吐吐舌头,跑开了。

到了年三十那天,一家人早早地就起床了。

大人们忙着贴春联、挂灯笼,我和表弟表妹们就在院子里放鞭炮。

那鞭炮声“噼里啪啦”响个不停,吓得鸡飞狗跳的,可好玩了!中午,大家一起吃团圆饭。

大圆桌上摆满了美味佳肴,有红烧鱼、红烧肉、糖醋排骨……都是我爱吃的。

外婆不停地给我夹菜:“多吃点,多吃点,长得高高的!”我嘴里塞得满满的,不住地点头。

吃完午饭,外婆就开始准备年夜饭了。

她在厨房里忙得不亦乐乎,我呢,就趴在厨房门口,眼巴巴地看着。

外婆包饺子的手艺可好了,那饺子一个个胖乎乎的,像金元宝似的。

我忍不住问外婆:“外婆,为什么过年要吃饺子呀?”外婆笑着说:“饺子饺子,交在子时,吃了饺子,就长一岁咯!”终于到了晚上,年夜饭端上了桌。

回忆过年的味道作文6篇

回忆过年的味道作文6篇

回忆过年的味道作文回忆过年的味道作文6篇回忆过年的味道作文1碧瓦红屋,又来到了故乡,故乡的味道,在我的记忆中总是欢天喜气,喜气洋洋。

中国传统年的浓郁味道,总是飘荡在故乡的老屋里,菜地中,池塘边。

城市中的年,空虚而无味。

吃饭,春晚,鞭炮,几个人坐在可以坐大圆桌旁,默默无声的想着自己的心事。

于是,我回到了故乡,体验真实的年味。

推开大门,喧哗的声音就传入我的耳朵,所有的亲人都齐聚一堂,说着自己一年来的境遇。

“吃饭喽——”姑娘欢快的声音传入我的耳朵。

一大锅冒着泡的,热腾腾的火锅被抬了上来,全桌人都兴奋了。

“下菜下菜——”大伯爽朗的笑声传入我的耳朵,每个人的筷子都伸向菜,“扑通,扑通。

”菜投入锅中,激起片片水花,火锅很辣,配着自家酿的酒,使人不一会儿就面色通红。

一直愁眉不展的二舅这时放下了身上的担子,趴在桌子上,大口大口地喝着酒,似乎已经醉了,二舅把半日里在上司那受的委屈,在城市中遭人的白眼,在工作中的不顺心,如同倒豆子般,说了出来。

那个平日苟不言笑的三叔,这时也放开了来,与二舅一起,数落着城市的肮脏,说着说着,他们又说起了故乡,说故乡的天如何如何的蓝,树如何如何的绿,水如何如何的清。

最后,他们说到了人,他们说,故乡的人如何如何的淳朴,真实。

城里人都戴着假面。

说到动情处,这两个在城市中受尽白眼的两个汉子居然哭了起来。

来家乡过年,我收获了一份淳朴。

更收获了略带着枯萎的年的芬芳。

年,是中国最古老最盛大最传统的节日,年的味道,不要在城里寻找,它藏在家乡的血滴里,藏在火红的火锅内,藏在亲人们嘘寒问暖的话语中。

回忆过年的味道作文2以前,对我来说,过年是个开心的日子,过年的味道是妈妈烧的年夜饭的味儿。

可如今,对我来说,过年味儿是关心的感觉、团圆的味道。

今天,是除夕。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上煎熬,我和爸爸、妈妈终于回到家乡。

家门上贴着火红的春联。

一进门,人真不少!就连平时极少见面的七大姑八大姨、远亲近戚都回来。

大家问长问短,聊起家常。

回忆童年的春节作文(通用26篇)

回忆童年的春节作文(通用26篇)

回忆童年的春节作文回忆童年的春节作文(通用26篇)回忆童年的春节作文篇1如今的春节早已经变得淡漠了,就如同普通的日子,很快便在琐碎的生活记忆中销蚀了,早没了从前过春节时的热情。

还记得七十年代童年时的春节,那时的人们生活很清贫,一年中最大的诱惑就是过年,因为只有过年才能吃上几天鱼肉白面大米。

大人们一进腊月就都喜气盈盈的,谁见谁都笑,小孩子们更是兴奋,每天掰着手指头倒数,盼着那一天早点到来。

我记得我们家一般从腊月二十三日过小年开始做好饭吃,一直吃到正月十六。

我母亲常说:“过了十五过十六,过了十六照原旧。

”意思是说,过了正月十六就要按原来的方式来吃饭穿衣,过着粗茶淡饭的生活,一年当中美好的生活即使如此短暂,也足以令人向往。

春节期间可以穿得好,这令我难以忘怀。

我小时候,同其他小朋友一样,平时都穿旧衣服,只有过年过节才能穿上新衣服,这就使那些爱美的小孩子盼望过年。

那时的人们穿衣都是自己做,几乎没有买现成的,对我们小孩来说,穿新衣新鞋是只有过年才有的,平时几乎每个人都穿带补丁的衣服。

那时,社会上提倡艰苦朴素,说是一件衣服要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实际上,一件新衣服如果经常穿,哪能有三年新?新衣服常常是缝好了放起来,一是走亲访友时穿,二是过年过节时穿,这才有了新三年的概念。

为了使衣服穿得长久,我母亲给我做的衣服一般都比我的体形要大一些,随着年龄的增加,衣服就逐渐合适了,等到衣服穿不上了,衣服就穿破了。

在新春佳节之际,许多小孩子都穿上了暂新的衣服,常在一起比谁穿的衣服更漂亮,使年味显得更加浓厚。

春节期间还能够走亲戚,这也是我感兴趣的事情。

那时候,人们一年四季都很忙,于是,大家便自然利用春节期间走亲访友,这也是千百年来的习惯。

走亲戚不仅能够见到久别的亲戚,还能吃到各家做的不同风味的佳肴。

我向亲戚问一声“过年好!”亲戚一高兴,就给压岁钱,有给两毛的,也有给五毛的,最多还有给一元钱的。

那时接到一元钱,就像今天拿到百元钞票一样高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怀念儿时的过年作文
又要过年了,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已经经历了52个春节。

20XX年的春节即将到来,望着家家户户阳台上挂起的腊肉香肠,走在大街上看见行色匆匆的人们大包小包的拧着年货,春节的气氛渐渐浓厚了。

我也准备了许多的年货,这也勾起了我对春节的向往,也让我想起来许多的春节往事思潮起伏,难以平静。

这几年,通过改革开放,国家强大了,人民富裕了,年货越来越丰富了。

但是过年的气氛却没有小时后浓厚了,我更加怀念那时候的困难时期的过年,怀念我们走过的艰苦岁月。

要过年了,我们弟兄4个都很期盼,可是苦了我的父母亲。

人民公社的时候,都是靠生产队分粮食,自己的自留地里面产蔬菜。

经济就靠自己家里养猪、养鸡,到集上去卖了,变成钱。

买点其他的东西。

年前父亲把我和弟弟叫上,把家里的鸡和鸭,背上,走五里山路,来到广兴场上售卖。

卖了后,父亲去经营站买上几斤猪肉,一般都要买肥肉,不买瘦肉,这样油分大些。

剩下的钱,父亲买上半斤水果糖,给我们弟兄一人一个后就收藏起来了,父亲说留到过年吃。

回到家里。

母亲把肉挂起,放在柴火灶面前,用煮饭的余火熏,到了大年三十的时候煮来吃。

年前两天的时候,母亲开始做豆腐,母亲把挂在很高的房梁上面的那个袋子取下来,倒出黄豆,泡上水。

我问母亲为啥把豆子挂那么高,她说,怕你们几弟兄偷来吃了,过年没有豆腐,没法过年。

然后,用队里的大磨子推出豆腐来。

磨子很大,需要两个人围着推。

母亲走前面,我走后面,围着磨子不停地转圈,母亲一边推,一边加豆子。

我体质差,推几圈下来我就晕了,母亲只有一个人吃力的推着巨大的磨盘,艰难的走着、走着。

需要半天的功夫,一袋豆子才能磨完。

完了后母亲用大锅煮豆腐,我就烧柴,母亲在灶前,点豆腐。

煮好后用布包好成型。

就这样辛苦做出来的豆腐,都要等到大年三十中午,母亲才做出来我们吃。

母亲的煎豆腐很好吃,现今餐馆里面的熊掌豆腐,无论怎么做都做不出母亲那样的味道。

大年三十一早,母亲就起来了,开始煮腊肉,我就烧火。

母亲用猪油煎豆腐,做成现今的麻婆豆腐。

父亲和弟弟就去打扫院坝,父亲说过年了,要把家里打扫干净,迎接新年。

好久没有吃过肉了,母亲在切肉的时候,趁她不注意,我和弟弟就去偷吃,很香很香。

父亲就拿来红纸,笔墨,在院坝里摆上桌子,开始写春联。

父亲只有小学文化,歪歪扭扭的写上几幅对联,将家里的门上都贴上对联,灶前也要贴、包括猪圈都要贴上红纸,保佑来年猪肥圈满。

很有喜庆的味道。

中午一家人围着在方桌前,我们很想吃肉了。

父亲用筷
子敲打我们的头,说不要慌,先给爷爷奶奶烧香、在神坎上放上一坨腊肉,点上香和纸钱。

父亲说以前爷爷奶奶也很苦,给他们烧点钱,敬点肉去。

我们照父亲的意思做,但是不懂里面的情意。

长大了我们才知道这是敬祖。

然后,在院坝里面点燃一串火炮,鞭炮然完后,父亲才让我们吃年饭。

年饭都很讲究。

吃饭的过程中,不能掉筷子。

掉了,不吉利。

如果哪个将筷子掉地上,要被父亲狠狠的骂一顿的。

掉在地上的筷子,不能捡起来。

只有等过年后才扫出去。

我们大口吃肉,父亲就吃豆腐,母亲也让我们多吃点,不断的往我们碗里夹肉。

父母都希望我们长大了好有出息。

吃完午饭,母亲收拾完后,就去炒花生。

同样母亲把挂在房梁上的花生拿出来,用河沙一起在大锅里面炒,我问母亲为啥要用河沙炒花生,母亲说,这样不容易炒糊,好吃些。

即使花生炒好了,母亲也只给我们吃一点,说要留到初一才能吃。

弟弟趁母亲不在意的时候,也去偷一点出来给我们每人吃几颗,那真是香啊。

母亲发现我们贪吃,就给我们每人抓上一把花生,几个水果糖。

四个口袋装的满满的。

我们跑到队里的院坝里去,和小朋友一起玩。

大家在一起吃很香。

还相互分享,看哪家的花生好吃,哪家的糖果甜,吃完后,大家一起打三角板、斗牛儿、滚铁环。

玩到天黑才回家,这一天父母都不管我们,也不做家务,我们就尽情的玩,开心得很。

大年初一,母亲给我们准备了新衣服,都是母亲自己用手工缝的。

有几年困难的时候,我们没有新衣服,年前母亲就把旧衣服洗出来,晒干,一样给我们穿。

还记得,有一年天气很冷,洗了的衣服无法晾干,母亲就将衣服放在柴灶面前用火烤干,或者用农村取暖的烘笼烤干。

好让我们初一穿的新一点。

70年代有几年我们都没有新衣服穿,每年我基本只有做一次衣服,弟弟就穿我们的旧衣服,有的还补上疤给我们穿。

新年了弟弟穿不上新衣服大年初一就哭了,母亲看在眼里痛在心头。

母亲照样给我们几弟兄装好花生、分好水果糖。

让我们出去玩。

我们那时根本就没有什么压岁钱,也没有如今的香肠和许多的水果。

有糖有花生就算最大的幸福了。

我们最高兴的就是大年初一与小伙伴们一起浩浩荡荡行走在去广兴乡场的山路上,大家一边走一边唱歌,半过多小时就到了街上。

人很多啊,通往街上的山路上可以看到牵线子的人流向乡场上汇聚。

古老狭小的街上到处都是人,大家脸上都挂满笑容。

有时候街上还要舞狮子,官神庙里还要唱川戏,茶馆的人也爆满。

街上卖小吃的很多,油果子、麻花、油条满街串香。

可惜我们兜里没有钱,看到油果子只有流口水啊。

走累了,饿了,到下午一两点钟,我就疲惫的回家了。

回家后,母亲给我做的汤圆,吃上一点,这个年也就差不多了。

正月初二,是走人户,我们很想的就是去舅舅家,舅舅
家里要富余点,去了,舅舅、舅母都很高兴,给我做好吃的。

我们离舅舅家有三十里路,母亲带着我们,提上一把面,带上一坨腊肉,我们一早就出发,要走3个多小时才能到。

那时我们也不知道辛苦,只想去舅舅家有好吃的。

八十年代,家里的日子有点好过了,父亲基本上每年都要杀一只猪来过年,我们几弟兄都出来工作了,到了腊月,父亲就打电话,叫我们回家,要杀猪过年。

父亲很早就请来杀猪匠,我们几弟兄一起把肥猪按住,杀猪匠一刀下去,红火滚烫的猪血喷涌而出。

父亲很高兴,说以前我们很苦,包产到户了,我们的日子开始好了,以后我们年年都杀猪过年,让你们吃过够。

母亲将辛苦一年养大的猪,煮给我们几个吃,高兴得很。

还不断的数落我们当年,偷肉吃得情景。

吃完午饭,父亲,把猪肉分成五份,四弟兄每家一份,父母留一份。

真正的粮食猪啊,很香的肉,回到城里分一点给同事朋友吃,都说比饲料养的好吃得多。

在村口,望着我们离去,父母脸上终于出现了笑容。

在我的记忆中,我们农村娃在那个时候的最大的企盼就是过年。

小时候老盼过年,那是因为贪嘴。

桌上的菜肴是丰盛的,喷香肥腻的腊肉奢侈地安慰着我们一直寡淡的胃肠。

小时候老盼过年,那是因为我们有新衣服穿。

手巧的母亲做出的衣服很合身,使得小伙伴们总是围着我们看,一个个那羡慕的眼神至今仍历历在目。

小时候老盼过年,那是因为喜
欢那时农村过年的氛围。

人们的脸上都有笑容,山村里不时响起鞭炮声。

农民辛苦一年,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会释放出属于自己的欢乐。

五十年多年过去了,父母都搬到城里居住了,但是每到春节,我们都要陪父母回到老家,在老宅住一晚上,在熟悉的田埂上走一走,看看故乡,会一会儿时的小伙伴,然后给老祖宗上坟,上香。

母亲依然会在废弃的老宅里面做一顿年饭给我们吃,然后去乡里乡亲家里串串门,每当听到乡亲们夸耀父母能干、儿子都有出息的时候,父母亲的脸上那个灿烂啊。

如今,我们早已远离了那曾经给我带来欢乐的家乡。

可每当春节,在高楼林立的城市里,听到窗外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望着窗外腾空而起的缤纷的节日礼花所绽放出来的夺目的色彩,老家过年的景象就会浮现在我们眼前。

我时常想起过年的水果糖、想起母亲辛苦给我们准备的花生,腊肉,还有那辛苦做出来的煎豆腐,想起母亲买来白布用颜料染成蓝色的布衣裳和那洗得发白还补上不少疤疤的衣裳。

想起母亲的眼泪和父亲的无奈,也想起父母的吃苦耐劳和坚韧不拔的汗水,想起父母对未来那充满希望的劳动情景。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一年365天,在外漂泊的游子奔波千里回到故乡,与家人欢聚一堂的日子,那就是过年。

它是一种文化,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盛典,过年是我们心中的一
个永不消失的情结,一个幸福的隐喻,是一棵春天抽芽夏天开花秋天结果的树。

过年,体现着浓浓的亲情,体现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过年的氛围更浓,情更真,谊更切。

如今的过年不在简单的是腊肉很香肠的味道,过年更多的是品味一家团聚与亲情的味道,正是有了这种味道,才孕育出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浓浓乡愁。

过年了,过年了,让我们一起品味过年的味道,让我们一起回味故乡的味道吧!
二〇XX年一月二十六日星期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