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古诗词鉴赏复习(一)

合集下载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文言文试题及答案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文言文试题及答案

XX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文言文试题及答案成人文凭是国家成认的学历文凭之一,允许社会各界人士参加全国。

下面是分享的xx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文言文试题及答案,欢送大家练习!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那么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而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第1题作者以水与月为喻,说明了怎样的哲理?参考答案:万物都具有变与不变的两重性。

第2题这段文字说明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参考答案:旷达乐观,超然物外(或“超脱”)。

第3题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赋在语言上具有什么特点?参考答案:骈散相间。

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

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

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

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

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

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不知向人奏皇帝,帝心恻隐知人弊。

白麻纸上书德音,京畿尽放今年税。

昨曰里胥方到门,手持尺牒榜乡村。

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免思!第4题解释诗中划横线词语的含义。

秀:申破:考课:放:尺牒:榜:参考答案:秀:吐穗开花。

申破:向上级申报,道破真实情况。

考课:考核地方官吏的政绩以定升降。

放:免除。

尺牒:传达敕令的公文。

榜:名词作动词.张贴。

第5题这首诗主要揭露了什么?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感情?参考答案:这首诗的主要是借杜陵叟的遭遇.反映当时官吏在灾年仍然上瞒下欺、勒索租税的黑暗现象,以及皇帝的假仁假义,只是使百姓虚受其恩。

表现出诗人对“农夫之困”的深切同情,也表现出诗人对“豺狼”成性之官吏的极端憎恶,挖苦了皇帝的虚伪。

第6题先描写灾情严重有何作用?运用的是什么表现手法?参考答案:先描述春、秋两次灾情严重,是为了衬托官吏剥削农民的残酷性。

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科目必背古诗文篇目(61首)

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科目必背古诗文篇目(61首)

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科目必背古诗文篇目1.关雎(先秦·无名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蒹葭(先秦·无名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3.十五从军征(汉·无名氏)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4.观沧海(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5.饮酒(东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6.木兰辞(南北朝·无名氏)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复习《长亭送别》精解

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复习《长亭送别》精解

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复习《长亭送别》精解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复习《长亭送别》精解《长亭送别》是元代诗人王实甫写的。

用元杂剧的形式讲述了崔莺莺十里长亭送张生进京赶考的别离场景,下面是店铺分享的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复习《长亭送别》精解,一起来看一下吧。

1.作家作品本篇选自元代著名杂剧家王实甫的《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

王实甫,一说名德信,字实甫,大都(今北京)人,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西厢记》是他的代表作。

2.人物分析本折通过大段唱词,正面塑造了崔莺莺的形象。

她敢于反抗封建礼教,大胆追求爱情自由,对爱情真挚专一,对功名利禄表示鄙弃,她视科举为“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唱出“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表现出强烈的叛逆精神。

而张生的'形象则主要是从侧面来加以表现的,他与莺莺一样追求爱情和婚姻自主,同样为离别在即而满怀伤感,但他对封建礼教的反抗比较软弱,迫于老夫人的压力赴京应试,而又热衷于“青霄有路纵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

3.主题思想反映了恋爱自由与封建礼教的尖锐矛盾,揭露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摧残;热情歌颂了青年男女反抗封建礼教,追求婚姻自主的斗争,和女主人公重爱情、轻功名的叛逆精神。

4.修辞方法作者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充分表现主人公的离愁别恨。

例如,对偶:“碧云天,黄花地。

”使曲词显得优雅秀美,含蓄蕴藉。

夸张:“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

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

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比喻:“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

将酒明喻为水,表现莺莺无心饮酒;暗喻为泪,表现别离之恨。

还有“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比喻极微小的功名利禄。

排比:“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只索昏昏沈沈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韫做重重叠叠的泪。

”一系列的排比加之叠字,使曲词通俗浅近。

5.艺术特色作者把这次伤心的离别安排在一个暮秋黄昏,用凄清悲凉的秋景来表现和烘托渲染离愁,有情景交融之妙。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重点知识归纳9篇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重点知识归纳9篇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重点知识归纳9篇成人高考语文病句知识点篇一比拟把人当物写或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拟人。

如:①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

(拟物)②蜡炬成灰泪始干。

(拟人)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

如: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三千丈”为扩大夸张)②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

(“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③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把前一事物“出来”与后一事物“下火”夸张到几乎是同时出现,有人称此种夸张方式为超前夸张)对偶用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如:①满招损,谦受益。

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流水对)④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扇面对)排比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连用的方法。

如: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

一是。

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重点知识归纳篇二一、课程内容概要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介绍知识为主要目的的文章体裁。

它有两个显著特点:知识的科学性,表达的客观性。

学习说明文这一单元,应掌握说明文的分类、说明顺序与结构及常见的说明方法。

1、说明文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对说明文进行以下几种分类:(1)按说明对象划分,可分为两类:实体事物说明文,抽象事理说明文。

前者如《菊花》、《白丝翎羽丹砂顶》、《苏州园林》以及《我们肚子里的食客》四篇文章。

后者如《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桥的运动》和《统筹方法平话引子》四篇。

(2)按文章表达的语体划分,可分为两类:文艺性说明文,非文艺性说明文。

前者如《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菊花》、《白丝翎羽丹砂顶》和《我们肚子里的食客》《统筹方法平话引子》、《苏州园林》(均为科学小品)。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长亭送别》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长亭送别》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长亭送别》《长亭送别》(泛读课文)作家作品王实甫元代杰出的杂剧作家。

代表作《西厢记》。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描写书生张珙与崔相国之女莺莺追求婚姻自由,反对封建礼教的故事。

《西厢记》是杂剧。

一折戏只有一个角色演唱,他角只有道白。

《长亭送别》唱词都出自崔莺莺之口。

“正宫”是宫调名:“端正好”“滚绣球”等属于同一宫调的曲牌名。

“某某云”即人物道白:“某某科”即为人物的动作,表情,舞台效果。

课文讲解一、本文主旨通过描写崔莺莺送张生赴京赶考饯别于长亭的内心活动,表现了青年向往的自由爱情与封建礼教间的尖锐矛盾,控诉了封建家长所维护的礼教对人性的严重摧残。

二、课文串讲全剧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开始——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恓恓惶惶的寄。

描写莺莺在赶赴长亭的路上为将要离别而感伤感。

第二部分:“做到科——有梦也难寻觅”描写莺莺在饯别宴上对张生的感情和对封建礼法的怨恨。

第三部分:“旦云——愁逐野云飞。

”描写莺莺在话别时,对未来的担心和对张生的留恋,叮咛。

学习要点1、崔莺莺与张生的性格特征。

崔莺莺:敢于反抗封建礼教,大胆追求婚姻自由,对爱情真挚专一,鄙弃功名利禄;张生:追求婚姻自由,但对封建礼教的反抗比较软弱,热衷于功名利禄。

2、重点掌握剧中情景交融的特点。

《端正好》属于“寓情于景”。

《滚绣球》属于“情中设景”。

《脱布衫》《一煞》属于“以景托情”。

3、掌握多种修辞手法。

(1)对偶:“碧云天,黄花地”:“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等等;比喻:“但得一个并头莲”(比喻夫妻成双成对):“拆鸳鸯在两下里”(比喻相爱者被迫分离):“伯劳东去燕西飞”(比喻分别)等等。

用典:“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伯劳东去燕西飞”。

等等。

夸张:“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泪流九曲黄河溢”等等叠字。

重点段落分析剧本的第二段。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遥望十里长亭,减了玉肌。

(完整版)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完整版)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一、特殊文体(一)古代散文:语录体:《论语》(《论语十则》)纪传体:《史记》(通史)、《汉书》(断代史);史传:《张中丞传后叙》(叙事散文)书信体:韩愈《答李翊书》、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史论体: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游记体: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小石潭记》寓言体:柳宗元《寓言二则》、《种树郭驼橐传》奏章体:李斯《谏逐客书》(二)古代诗歌1、古体诗:四言古诗(《诗经》体):《诗经》的《氓》(弃妇诗、叙事诗)、《关雎》、《蒹葭》(爱情诗);五言古诗:陶渊明《饮酒》、《归园田居》(田园诗)七言古诗: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乐府古题、爱情诗)、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乐府旧题)杂言诗:屈原《渔父》、王粲《登楼赋》(借景抒情诗)、李白《行路难》(乐府旧题诗)楚辞体:屈原《离骚》、《国殇》乐府诗: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古题乐府(《行路难》、《春江花月夜》、王昌龄《出塞》)——新乐府(《游子吟》(五言古诗)歌行体:曹操《短歌行》、《春江花月夜》、白居易《怅恨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乐府旧题)、李白《行路难》3、歌行体:王昌龄《从军行》(七绝、边塞诗)、;曹操《短歌行》(四言诗);陆游《金错刀行》(爱国诗);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边塞诗、送别诗)4、乐府诗: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木兰辞》;乐府古题:曹操《短歌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李白《行路难》、陆游《关山月》新乐府:白居易《卖炭翁》、《杜陵叟》;孟郊《游子吟》(五言诗)2、格律诗(近体诗、今体诗):(1)绝句(四句一首):五绝:李白《静夜思》七绝: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乐府古题)、张继《枫桥夜泊》李白《望天门山》、王维《送元二使安西》(送别诗)(2)律诗(八句或八句以上一首)五律:王维《山居秋暝》(山水田园诗)七律:杜甫《登高》、《秋兴八首》;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爱情诗)、《锦瑟》;陆游《书愤》(爱国诗)5、词的分类:(1)婉约词派:柳永《雨霖铃》、《八声甘州》;李清照《声声慢》;姜夔;周邦彦等。

历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前辅导精选课件.ppt

历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前辅导精选课件.ppt
1.
• 下列作品中表述错误的是 • 《五代十伶官传序》是一篇史论; • 《谏逐客书》是一篇书信体散文; • 《马伶传》是一篇人物传记; • 《论毅力》是一篇议论文; • 标准答案:B;
1.
•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 B;李白的诗歌继承了《诗经》的现实
主义传统; • C,王昌龄号称“七绝圣手”; • D,王维的山水诗“诗中有画,画中有
1.
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知识
1,考试大纲是考生与命题教师的一座桥梁,沟 通考生的学习与命题教师的命题;
2,考试大纲是考生掌握《大学语文》知识的唯 一依据;
3,对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知识,不能够有遗漏, 都要认真掌握。
4,考试大纲规定课文有重点与非重点之分; 5,注意考试大纲对语文知识的要求;
1.
• 《张中丞传后叙》考试大纲要求掌握 • 1,作者韩愈,中唐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 • 2,理解“后叙”的含义。了解本文写作背景。 • 3,掌握本文的主要写作特点是叙事和议论并重、文章前半部分
1.
对作家作品的掌握
• 1.唐代诗人中,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是( )
• A.王维 ; • B.白居易; • C.柳宗元 ; • D.韩愈; • 标准答案:B;
1.
• 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搭配,完全正确 的是( )
• A.钱钟书——《论学问》、《围城》 B.茅盾——《香市》、《选择与安排》
• A.桓温、伊尹、薛灵云 • B.吕尚、薛灵云、伊尹 • C.薛灵云、桓温、吕尚 • D.伊尹、吕尚、桓温 • 标准答案:B;
1.
请考生自己判断
• “贻笑大方”、“开柙出虎”、“信誓旦旦”三个成 语依次出自

2018年成人高考(专科起点升本科) 大学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8年成人高考(专科起点升本科) 大学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学语文选择题一、 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文献中,属于国别体杂史的是A. 《春秋》 B. 《战国策》C. 《史记》 D. 《汉书》2.下列关于孔子的描述,错误的是44A. 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B. 主张治国以礼、为政以德C. 提倡“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D. 晚年整理“六经”3.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是指A. 《春蚕》《秋收》《残冬》 B. 《雾》《雨》《电》C. 《家》《春》《秋》 D. 《毁灭》《踪迹》《背影》4. 《张中丞传后叙》讲述了“睢阳保卫战”的故事,同属文中英雄人物的是A. 张巡、许远、贺兰进明 B. 张巡、许远、张籍C. 许远、南霁云、张籍 D. 张巡、许远、南霁云5.下列诗歌在体裁上属于七言律诗的是A. 《山居秋暝》 B. 《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C. 《蜀相》 D.《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6. 《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的中心论点是A.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B. 满招损,谦得益C.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D.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7.被列宁称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的是A. 曹操B. 王安石C. 韩愈D. 辛弃疾8. 《边城》《故都的秋》《论快乐》的作者依次是A. 钱钟书、郁达夫、沈从文 B. 沈从文、钱钟书、郁达夫C. 钱钟书、沈从文、郁达夫 D. 沈从文、郁达夫、钱钟书9. 《李将军列传》引用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A. 《论语》 B. 《孟子》C. 《礼记》 D. 《韩非子》10.下列文学常识表述完全正确的是A. 茅盾《子夜》、鲁迅《狂人日记》、老舍《骆驼祥子》都是优秀的长篇小说。

B. 郁达夫、冰心、朱自清都是文学研究会的代表作家。

C. 闻一多、徐志摩、梁实秋都是新月派的重要成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