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经济行业报告

会展经济行业报告
会展经济行业报告

目录

前言………………………………………………………………………/ 01

一、什么是会展经济及其作用……………………………………………/ 01

二、国际国内会展经济概况………………………………………………/ 02

三、中国会展经济现况…………………………………………………..../ 04

四、会展经济在海南的发展……………………………………………..../ 07

五、展会营销如何达到价值最大化............................................................./08

六、中国会展经济发展趋势........................................................................./1 0

语 .......................................................................... ...................................../13

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会展经济”这一概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了解。这种通过举办大规模、多层次、多种类的会议和展览,以获取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经济行为,无疑能创造丰富的商机,有效吸引外来投资,大幅度地拉动举办地旅游、商贸、交通、餐饮、文化、娱乐等众多产业的发展。在我国,虽然会展经济起步较晚,只是改革开放之后才逐步发展起来。但是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我国会展经济的总体规模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递增;并且带动了各个经济领域的发展,从电子、汽车、机械、建筑,到花卉、食品、纺织、家具等各个行业都有了自己的国际专业展。北京国际车展、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广州广交会、上海《财富》全球论坛、昆明世博会、哈尔滨冰雕节、大连国际服装节、廊坊国际风筝节、珠海航博会、青岛啤酒节、山西国际煤炭博览会等活动都已经成为比较闻名的大型会展活动。从近几年的发展实践来看,会展经济已经成为一种布满活力的朝阳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并对我国经济生活的许多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会展经济已经呈现出迅猛的发展态势,其前景十分广阔。

一、什么是会展经济及其作用

会展经济是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和展览、展销,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会展经济一般被认为是高收入、高赢利的行业。据专家测算,国际上展览业的产业带动系数大约为1∶9,即展览场馆的收入如果是1,相关的社会收入为9。会展经济可分为:“政府推动型”(如德国和新加坡)、

“市场主导型”(如法国、瑞士和香港)、“协会推动型”(如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政府市场结合型”(如美国)四大模式。

会展经济在国外一直得到政府和实业界的重视,对推动经济发展起到了强大的促进作用。一位外国市长这样评价,“如果在我这个城市开一个国际会议,就好比有一架飞机在我的头顶上撒美元”。在国内,迅速崛起的会展经济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推进器和新亮点,并已成为众多城市的新景观。成功的会展实例,足以证实会展的“桥梁”作用和它所产生的经济效益。

会展经济对于举办地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1、它可以为城市带来直接经济效益,因为它的低成本、高收入、高赢利等优势,能够为举办城市带来20至25以上经济利润,这也是会展经济迅速发展的直接推动力;2、其强大的产业带动效应和产业聚集效应,不仅带动旅游、商业、物流、通讯、餐饮、住宿等多方受益的产业,而且能够进一步发展成为带动区域产业聚集的“动力引擎”,提升区域产业的品牌价值,对城市产业结构优化起到良好的参考作用;3、另外,会展是集商务活动、信息交流、观光游览、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产业,它提供了新思想、新观念相互碰撞、研讨和交流的平台,它将外部世界的发展趋势直观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外来的技术、外来的文化、外来的思想、外来的产品会给一个发展中的城市带来很大的启示,会给城市带来灵感和创新激励,从而可以塑造城市的国际化“个性”,能够与外部世界进行很好融通的城市个性,促进城市的发展,培育城市独特的魅力和影响;而举办会展所需要的策划、设计、建造、服务人员,直至接待大量国内外客商所需要的酒店、交通、翻译等职务,为当地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等等。

二、国际、国内会展经济概况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会展业在各城市发展迅速,尤其以北京、上海、广州、大连、成都五大会展城市最为活跃,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东北、中西部”五个会展经济产业带。环渤海会展经济带——以北京为中心,以天津、廊坊等城市为重点,其会展业发展早、规模大、数量多,专业化、国际化程度高,门类齐全,知名品牌展会集中,辐射广。长三角会展经济带——以上海为中心,以南京、杭州、宁波、苏州等城市为依托的会展产业带已经形成。2008年1至8月份上海市共举办国际展览会175个,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个,总展览面积340.07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的270.71万平方米增25.63%。珠三角会展经济带——以广州为中心,以广交会为助推器,以深圳、珠海、厦门东莞等会展城市

群,形成了国际化和现代化程度高、会展产业结构特色突出、会展地域及产业分布密集的会展经济带。东北会展经济带——以大连为中心,以沈阳、长春等城市为重点的会展经济带,依托东北工业基地的产业优势及东北亚的区位优势,形成了长春的汽博会、沈阳的制博会、大连的服装展等品牌展会。中西部会展经济带——以成都为中心,以重庆、西安等城市为重点的会展经济带,通过不断发展,现已形成了成都的西部国际博览会、重庆的高交会、西安的东西部洽谈会等品牌展会。

中国会展业发展迅速,会展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2005年,中国有4900家专业展览公司,比2004年增加25%;展馆可供展览面积322万平方米,比2004年增加11%;在国内共举办3800个展会,比2004年增加6%;出国办展950个项目,比2004年增加26%;展览收入总额近127.5亿元,比2004年增加18%。2001年至2005年的5年中,中国国内展览项目数量以年均16%的速度增长;出国展览项目数以年均19%的速度增长;全国展览营业收入以年均14%的速度增长。

随着经济快速增长,中国内地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展览市场。到2006年末,中国共拥有2000平方米以上的各类会展中心和展览场馆170家,可用于展览的总面积达536.58万平方米,其中近三分之二为室内展馆,三分之一为室外展馆。展览总面积已居世界前列。

欧洲是世界会展业的发涌地,经过一百多年的积累和发展,欧洲会展经济整体实力最强,规模最大。在这个地区中,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都是世界级的会展业大国。

以德国为例,德国会展业的突出特点是专业性、国际性的展览会数量最多、规模最大、效益好、实力强。在国际性贸易展览会方面,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是世界会展业的后起之秀,每年举办的展览会近万个,其中,净展出面积超过5000平方英尺(约为460平方米)的展览会约有4300个,净展出面积5亿平方英尺(约4600万平方米),参展商120万,观众近7500万。经济贸易展览会近年来在中美洲和南美洲逐步发展起来。据估计,整个拉美的会展经济总量约为20亿美元。其中,巴西位居第一,每年办展约500个,经营收入8亿美元。整个非洲大陆的会展经济发展情况基本上与拉美相似,主要集中于经济发达的南美和埃及。

亚洲会展经济的规模和水平应该说比拉美和非洲要高,尤其是会展经济的规模可以仅次于欧美。日本是本地区唯一的经济发达国家,其会展业发展水平自不必说。在剩下的国家中,东亚的中国及香港地区、西亚的阿联酋和东南亚的新加坡,或凭借其广阔的市场和巨大经济发展潜力,或凭借其发达的基础设施、较高的服务业发

展水平、较高的国际开放度以及较为有利的地理区位优势,分别成为该地区的展览大国。

大洋洲会展经济发展水平仅次于欧美,但规模则小于亚洲。该地区的会展业主要集中于澳大利亚,每年约举办300个大型展览会,参展商超过5万家,观众600万人次。

纵观世界会展经济在全球发展情况,我们不难看出,一国会展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是与该国综合经济实力和经济总体规模及服务业水平等方面的优势,在世界会展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占有绝对的优势;而随着发展中国家及地区经济实力的增强,其会展业也在蓬勃发展。

三、中国会展经济发展现况

目前每年中国举办的各类会展超过1200个,是改革开放前二十几年内国内会展数量总和的10倍。据不全统计,1998年为1262个,1999年为1326个,2001年已超过1500个。按展览城市划分来看上海最多占到了35%,其次是北京11%,广州10%,深圳8%。比例如下图表(一)所示;从类型上看,会展已由综合性发展成为专业性,如汽车展、工业展、留学教育展等。国内目前展览场馆有147个,部分展馆已具备举办国际展会的相应配套设施。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来,中国通过展览实现外贸出口成交额已达340多亿美元,内贸交易达到120多亿人民币。图表(一)

2007年起,会展活动的形式更加注重了展与会的结合,即展中有会,会中有展,以展带会,以会促展。国际性会议一般以召开主题会议为主,但会议同期引入了一些商业化的展览活动:而国际性的展览会虽然以展览为主,但展出期间研讨会、专题会等会议也越来越多,使会议和展览之间的关系更加融合。呈现了会展活动综合一体化。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来临,中国经济仍显活力的大背景下,在紧接11月中旬世界20国首脑会议和我国11月底全国经济工作会议之后,12月4日至5日,第三届会展经济论坛将在青岛举行。大家知道,会展业包括了会议、展览、节庆、活动(赛事、演艺)等多方面内容,现已成为现代服务业中最为积极和活跃的部分,并切近几年在我国得到了高度重视和快速发展。目前,会展业中的展览部分发展得最早,也相对更加成熟,被称之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其实,会展业绝不仅仅是消极、被动地反映经济情况,且是还能积极、主动地促进经济的发展,起到“助推器”的作用。譬如,大家所熟知的广交会,其第104届秋交会刚刚结束。这届广交会由于受到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到会客商比今年春交会减少1.7万人,出口成交额减少66.8亿美元。这种“双下降”的情况只有在2003年非典疫情

时期出现过。这就是“晴雨表”的作用。但是,这次秋交会首次做成“一届展会、三期分档”,使广交会的总展区设置从5大类商品调整为15大类商品;专业展区从34个细分为50个;总展出的净面积达到34万平方米;专业水平明显提高。其中,展览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专业展区就有27个,这些展区都达到了大中型专业展览的规模水平。这样巨大的展出面积在世界上是数一数二的;其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助推器”作用乃是其他方式难以比拟的。

当前,我国为了应对这场世界性的金融和经济危机,需要进一步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于是,以扩大进口为主的各种国际性的专业展览会和以各种促进销售的国内展览会,特别是那些与民众密切相关的各种展销会,无疑都是与扩大市场的目标紧密相连。譬如,由于中国国内市场的扩大,2008年、2009年在北京、上海等地举办的机床工具、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环保设备、基础零部件等大型、定期展览会都很红火,还有展位供不应求的现象。又譬如,当前房地产行业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行业。但老百姓看房、购房的主要场合还是首选房展会。所以房展会就成为观察房地产形势的重要地点和促进成交的主要市场。其他,诸如,汽车展、服装展、家居展、家电站、食品展、旅游展、教育展、婚纱摄影展、钟表眼镜首饰展,以及书市、邮市、旧货古玩市和日用品促销会、节庆展销会等,无疑也都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平台和手段。

正因如此,会展业的重要性已经而必将进一步显现出来。但是也不可否认是,目前我国会展业的发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世界会展业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尚有较大差距。

(一)管理体制上的差异。国外会展业的管理主要依靠行业自律机制和自律规范,政府的介入一般体现在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国际大型展会的协助招揽上。但是国内尚没有统一的会展管理部门和行业自律组织。根据现行的展览管理办法,国务院各部委及其所属的工贸公司、外贸公司、协会、商会、中国贸促会以及其行业分会和地方分会、地方政府或省市级外贸主管部门、展览场馆、境外展览机构等都能举办展览会。这种多层次、多渠道办展的局面造成会展过多过滥,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会展“泡沫”现象, 使得会展管理混乱。而且我国会展业目前依然维持经济形成的展会审批制、展览公司资格认定制,尚未与市场接轨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以至有的展会虽然质量很差,组织和服务严重欠缺,但由于有政府作后盾而得以存在。

(二)展览场馆和设施上的差异。国内现有会展基础设施相对国外较落后,从展馆面积来说,全国展览馆总面积在100万平米左右,展场面积超过10万平米的大型展馆仅中国出口

商品交易会展览馆、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等几家,与国际知名展览中心如米兰国际展览中心65万平米的展馆相比,国内场馆举办特大型展览、会议难度较大;虽然全国各个城市都有展馆,但大多面积小、功能单一、设施较落后、服务水平不高,不具有竞争力,更不具有接办国际名展的能力,多数展馆只能承办一些档次不高的展览。国外展馆不仅面积大,交通也十分方便,火车、地铁、直升飞机等交通工具可以直接抵达场馆。展览场馆提供全方位服务,包括会议室、办公场所、银行、邮局、海关、航空、翻译、日用品、商店、餐馆、仓库、停车场等,整体服务体系使展馆成为一座城中之城。我国展馆设施如餐饮、交通、通讯等配套设施相对于国外也有很大差距,尤其网络信息技术在国内展馆的应用还不普遍,制约了国内展览水平的提高。

(三)展会定位上的差异。多数展会缺乏明确定位,组织管理模式落后。同国际知名展览相比,我国展览缺乏明确定位。让参展厂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而有的展会则什么档次与质量的产品都一拥而上。有些名为国际名牌精品展,但实际上却是类似集贸市场的讨价还价,有些展会甚至成为处理积压商品的场所。有些参展商也缺乏定位,参展的目的不明确,而大多数厂商只是“坐以待客”。

(四)服务水平的差异。目前,在国内30多个展览会中,只有极少数展览会设立了相关的服务商、法律咨询机构、专业观众检录系统,大多数情况下,参观商和观众在参加展览会时遇到的一些问题难以解决,展会后的情况也无从了解。同时在硬件设施建设上仍有欠缺,如没有设立邮局、必备的商务服务部门和专线交通等,而这些方面,国外展览会可以说一应俱全。因此中国展会的服务水平有待改进。这方面我们可以学一学德国的汉诺威市。每年在这里举办的CEBIT展览会和国际工业展等大型专业展会,从世界各地云集于此的参观者的口袋里掏走数十亿美元。它的奥妙就在于一切围着展会转,围着参观者服务,展场布置把舒适放在第一位,空气流动,光线明亮,温度适宜,布局宽松,在众多展场之间,到处设有咖啡座,供人们休息、聊天、交流、业务洽谈,在市区乘车凭展馆出入证“一证通”,十分便捷。会展业是服务行业,不同于制造业,如果不在服务水平上花狠功夫,那中国的会展业势必无前景可言。

(五)会展人才的差异。目前我国会展业专业人员奇缺,大多数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与会展业发达国家之间差距较大。这是影响我国会展业发展的重大制掣。展览专业人员奇缺除了历史原因外,相当重要的是,目前为止我国没有专门培养展览专业人才的场所。跟汉诺威和法兰克福一样,许多国外会展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中的中国人都是从国内的展览公司挖过去地的。国外会展业发达国家的优势在于先进的管理经验、规范化的服务标

准和流程以及先进的人才机制。因此中国会展业在培养专业人才的同时,也要建立先进的人才机制,防止人才外流。

四、会展经济在海南的发展

家喻户晓的“博鳌亚洲论坛”是海南发展中的重要环节,由此兴起的海南会展经济热也让海南受益匪浅。那么,海南会展经济到底有多热?6月12日,海南会展业经济调查工作开始,相信调查将对全省范围内会展经济进行了解,并提出规划和建议。

1、海南兴起会展经济热

自从2000年博鳌亚洲论坛落户海南后,海南省的会展经济日益发展成熟,成为带动海南旅游业蓬勃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博鳌亚洲论坛设立后,数千个大小会议落户海南,各种年会、订货会、交流会、研讨会也纷纷选择在海南召开。仅博鳌镇,2000年至2005年就接待了331个国内国际会议。各种会议举办期间,各宾馆、酒店所接待的会议团队占接待游客总量相当大的一部分,酒店入住率可达90%以上,比平时提高30%。海口、三亚、兴隆等地的情况也与博鳌相似,海南兴起了会展经济热。

2、会展带动经济整体发展

以博鳌亚洲论坛为代表的大型会议不但强化了政府对相关产业的重视和发展,也吸引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目光,政府拨款和民间投资为改造硬件环境提供了资金支持。会展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海南旅游业软硬件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众多国内和国际大型会议在海南各地召开,对改变当地人民的观念起到了积极作用,甚至现在博鳌镇的政府工作人员已能用简单的英语和外国人交流。过去以渔业为主要产业的博鳌镇,从2000年来开张了32

家家庭旅馆和数十家饭店,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越来越多,外出务工的人数也显着增长。拥有完善的会议接待环境,就能吸引更多会议到海南举办;更多的会议又进一步促进了海南旅游环境的优化。良性的循环已经在海南形成。

会展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海南的知名度,使海南的旅游业受益匪浅。海南省旅游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1845.5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71.3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15.0%和21.2%。外国游客在连续几年大幅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达59.31万人次,同比增长27.36%;旅游外汇收入达3.02亿美元,同比增长31.63%。

知名度的提升还为海南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除了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还吸引了众多客商纷纷来海南投资,大大促进了海南省的经济发展。

五、展会营销如何达到价值最大化

面对纷至沓来的展会邀请,企业对是否参加展会、参展能给企业带来哪些利益、该如何充分利用会展传播企业的信息、如何与强大的对手同台竞出等一系列问题都心存疑惑。这就涉及到了如何真正让展会发挥作用。对展会营销策划,企业中一般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与做法:有的企业,包括国内一些知名的大型企业,仍无法脱离粗放式的营销管理,常常仓促应战,展会营销工作缺乏针对性,组织策划尚停留在模仿阶段,缺乏对自身品牌独特的风格、独特的销售主张等方面的深入研发与创新;另一类企业则在展会参加前比较早的时间内就制定了严密,甚至苛刻的展会营销计划指导其工作的开展。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原计划工作与展会的实际情况、消费需求、社会潮流脱节,因而展会所产生的效果也就大大打了折扣。展会营销没有发挥应有作用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缺乏科学有效的营销工作规划。面对名目繁多的展会,没能选对其中适时、适度与企业营销计划相匹配的展会,盲目参展。另外,企业展会营销不能有效结合其他营销方式,达到价值最大化,比如在决定参展时,不单单着眼于此展会的规模大小,而是根据公司的产品是否对路来抉择是否参加该展会,毕竟企业的营销资金和人力都是有限的。

其次,缺乏战略性的规划,仅仅将展会营销的工作作为一种事务性工作对待。为了参展而参展。参展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展会上要向谁传播哪些信息?如何吸引目标观众?如何胜出对手的传播?均未曾深入去考虑。

第三,在组织策划展会的过程中,企业内部决策管理层与执行层之间、企业与外协单位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造成各自对展会策划组织方式、目的存在理解上的偏差。例如企业欲推广的产品、品牌文化与展台搭建的风格、活动组织的方式脱节。

最后,在制定预算的同时高估了展会效果的回报。造成展会投入与产出比例的不协调。近来国内展会出现了一种倾向--展台搭建、活动组织一味求大、求豪华,而忽略展会活动本身的表现效果。

反观展会营销工作做得比较出色的企业,总有一些共性存在。第一步就是根据公司的发展规划及营销目标,对企业的优势资源(产品、信息、技术、服务)或需求进行分析,之后再斟选出适时对路的展会推广,最后再从策划的角度考虑资源如何出奇制胜。例如,第12届北京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上,福建柒牌男装便通过这一方式,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审视其组织的全过程:柒牌2003年下半年结合品牌自身的文化诉求研发出“中华立领”系列创新产品,并对其他已有的产品进行了文化延伸,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时尚的完美融合。同时,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全新柒牌,在制订营销推

广计划时,柒牌选择了盛况空前、亚洲最大规模的CHIC作为推广媒介;在考虑如何从强大的竞争队伍(欧洲展团、温州展团)中脱颖而出,如何吸引目标受众时,柒牌颠覆历届参展企业运用的手法--规模大、风格欧化,选择了位置较好但面积并不大的展位,打出了“时尚中华”的主题。无论在品牌推广、品牌美誉度提升、招商等方面,均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真正做到了花少钱,办大事。

其次,制定的展会计划实施组织工作要有弹性,包括对未来变化与竞争的思考,有必要的反馈与调整机制。

最后,展会组织应有严格的流程与职责分工并有专人负责项目,强调企业内部的协调,企业与外协单位的协调作业。经常听到一些企业主这样抱怨:本来的想法是这样的,可外协公司做给我的展位及活动方案却与品牌及产品脱节,而更改方案则由于时间的紧迫而变得不可能,让企业主感到沮丧。部分企业内部组织很松散,以致展会上该收集的信息没有收集,该做的推广没有做好。

总的来说,展会营销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程,必须经过周密且对路的计划、出奇制胜的推广模式、科学的分工、严谨的执行方能使展会营销真正发挥作用。六、中国会展经济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产业转移,中国会展业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大致有八个主要趋势。

第一,中国展览业发展逐渐由粗放型向注重以质取胜方向转变。2005年以前,我国展览会项目数增长很快,连续多年保持20%左右的增速,到2005年全国展览会项目大约在3800个左右。这两年全国展览项目稳定发展,项目数量增长并不快,但许多展览会的展出规模都在快速增长,办展质量也在逐步提高,并涌现出一批行业品牌展览会。

第二,政府主导型展览会正在逐步转型。无论是政府主导型展览会还是行业展览会都在朝市场化转变。衡量展览会市场化最重要的标准就是符合市场需求并按照市场规律办展。我国现在的一些政府主导型品牌展览会不仅能够很好地市场化操作,而且与市场结合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与外资展览公司合作,与民营企业合作等等。

第三,行业协会主办的展览会正成为品牌展览会的主体。从目前中国展览会发展的格局和趋势上看,行业协会主办的展览会的办展优势正日益突显,无论从规模、影响力和发展潜力上都优于其它机构主办的展览会,国际上认可的专业展览品牌大多数也是行业协会

主办的。行业协会办展已经成为中国品牌展览会发展的一个趋势。

第四,消费类展览会空间在逐步扩大。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老百姓的需求在扩大,企业的竞争在加剧,企业通过展览会营销推广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展览会越来越成为消费类产品最好的推广平台之一,因此消费类展览会的发展空间也在逐步扩大。消费类展览会一种是订货交易类型的,另一种是博览推广类型的,后者的市场空间更大。进入21世纪,人们消费资源的分布越来越受到节事活动的影响,这不仅因为节事活动具有很强的主题娱乐特性,而且还由于节事活动所特有的休闲和体验性,更主要它也有助于厂商和消费者之间建立了一条更易达成交易的沟通渠道。因此,我们不仅看到了具有外域风情或独到的情感动员力的节庆日,同时,我们还观察到了越来越多的商家主动地将节事活动商业化、将商业活动节事化。

第五,展馆规模仍在不断扩大,给展会组织者更多的选择。中国会展业发展最快的就是场馆,竞争最大的也是场馆。虽然政府出台政策限制会展场馆的建设,保护土地资源,但是各地还是有各种大型活动场馆在建,场馆过剩的现状不会短时间内改变。从有利的方面看,这使得展馆条件不断改善,配套服务不断完善,也给主办方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对展览会质量的提高也是有利的。

第六,国际展览项目和国际会展业正加快对中国的拓展性转移。未来中国的会展业将会超过德国和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市场。这是由中国的经济结构决定的。一是我国经济结构中工业制造业有非常大的比重,因此对展览会的需求也很大;二是地方主导并参与办展的积极性很高,非常有利于地方展览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三是世界各地都看好中国市场,纷纷参与在中国举办的展览会。此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办展成本较低,同样规模的展览会,放在德国或者美国的成本很高,企业参展成本也很高,而放在中国举办成本要低得多。

第七,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特别是城市的政府也在积极发展会展业。现在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把展会作为一个城市的名片,办展览会更多的是看重其对宣传推介城市形象,以及招商引资等方面的考虑。

第八,中央政府逐步重视会展业的发展,正在考虑出台规范政策。国家在“十一五规划”中第一次提到了发展会展业,国务院在《关于鼓励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里也提到了会展业,这说明中央政府对会展业越来越重视,将会对会展业加强管理,建立健全的相应政策法规。虽然展览业本身在服务业中的比重并不大,但它对地方经济和产业经济以及

服务业的影响力非常大,这也是中央政府越来越重视会展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2007年起中国政府就放开服务业包括会展业在内的业态的对外开放程度,外资进入中国会展业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并且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1.从进入的产业链以上游、中游为主,向会展整个产业链延伸。外资对会展产业链的投)资偏好主要集中在上游和中游,即投资的重点在合作组建展览公司和场馆中心,如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二期的投入使用,表明了国外资本对会展产业中、上游这一领域的青睐。其理由是明显的,那就是他们更加重视在会展产业链利润最丰厚的环节构建竞争优势和攫取带有垄断性的高额利润,但是,2008年会展外资的进入领域已经开始慢慢扩展至整个产业链。

2.欧洲作为进入中国会展产业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格局将有所改变。从2004年以来国外会展企业进军中国会展市场的主力军以欧洲企业居多,德国、意大利、英国等欧洲主要国家的会展企业在中国大展手脚。在欧洲企业的名单中,—个显着的现象我们不难发现,众多的国外欧洲公司尤以德国企业为最。德国五大展览公司如法兰克福、科隆、慕尼黑、汉诺威和杜塞尔多夫悉数出现在中国上海的会展市场之上。而2007年这一格局已然有所突破,比如美国、日本等会展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有明显加快的迹象。

3.进入方式呈集团配合的趋势明显。近年来,国外公司以集团配合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比如,德国的慕尼黑展览公司、汉诺威展览公司和杜塞尔多夫展览公司联合在上海与中方合资成立“新国际博览中心”,通过集团性合作有利于与中方在谈判过程中占有讨价还价的势力。

结语:中国的展览业历经几十年的发展,目前正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国际博览会联盟主席布莱恩·蒙哥马利先生说过:“亚太地区在崛起。已是长时间的热门话题,这一地区的中国、印度和俄罗斯正在极大地改变其国家经济结构,这些国家作为世界的新经济体,代表了贸易博览会在世界经济中的新方向。”只要国内的会展公司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充分学习和了解国际展览业的发展规律,积极探索适合中国特色展览业的发展道路,脚踏实地努力工作,我们就一定能够在世界的展览大舞台上演绎出最美好的篇章。

2017年中国会展服务行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一、会展行业快速发展,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 会展是指会议、展览、大型活动等集体性活动的简称。其概念内涵是指在一定地域空间,许多人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定期或不定期、制度或非制度的传递和交流信息的群众性社会活动,其概念的外延包括各种类型的博览会、展览展销活动、大型会议、体育竞技运动、文化活动、节庆活动等。发展会展业,能够汇聚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直接拉动和间接带动相关产业和配套行业发展,引导产业升级与转移,促进就业,拉动消费,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创新发展。 而会展经济是以会展业为依托,借助各种会展活动的举办拉动城市及其所在地区相关产业发展,并能带来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一种经济形态。 会展经济由于其涉及服务、交通、旅游、广告、餐饮、通信和住宿等诸多行业,不仅本身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力地推动着城市的发展。 二、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自2015年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来,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不断优化展览业发展环境。 中央政府方面,商务部牵头建立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并于2016年12月印发《展览业统计监测报表制度》。此项制度旨在建立以展馆经营者、展览组织者和展览服务商为主要调查对象的展览业统计监测体系,科学、有效地开展展览业统计工作,进一

步增加市场透明度,优化市场结构,规范、引导和推动行业有序健康发展。 地方政府方面,各地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从财政、税收、人才、土地等多个方面给予展览业鼓励和扶持。 三、我国会展业规模持续增长,会展经济产值不断扩大 截至2016年,我国展览场馆达189座,展览馆总供给面积达916.12万平方米。2011-2016年,我国举办各类展览数量从6830场上升到10519场。展览面积从8120万㎡上升到13264万㎡。展览面积增长快于展览项目增长,单位项目规模扩大,展览效益向好。 2011-2017年全国会展展览数量及面积情况统计 数据来源:商务部、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随着会展业办展数量和办展面积的快速增长,相应会展经济产值也实现大幅增长。根据商务部等机构的统计数据,2011年会展经济直接产值仅为3016亿元,到2016年增加到5612亿元。 2011-2017年全国会展业直接经济产值统计

会展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

第二章会展业对城市经济发展促进作用会展自发展伊始就与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它深刻的改变着一个城市的面貌及命运。会展业的发展会带动一座城市的经济发展,会推动这座城市的市容、公共设施的发展,会带动这座城市以及周边地区的旅游业的发展。会提高这座城市居民的知识水平的提高和精神风貌的提升。世界各大城市不遗余力的争取各著名国际会展的举办权,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会展业不但可以提升举办城市的知名度和为城市带来直接巨大的经济创收,还给酒店、旅游、金融、交通运输诸多行业带来巨大的商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有许多城市因举办大型国际会展而成为国际化的品牌城市,其中尤以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和上海举办2010年世博会更为突出。中国贸促会特邀顾问、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高级顾问俞晓松在第三届中国城市会展高峰论坛上表示,会展业对于一个城市来讲,是城市发展的综合推动力。 2.1 会展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会展不但本身可以产生巨大的直接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拉动城市诸如旅游、酒店、交通运输和通信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有专家估测,国际上展览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系数为1:9。 2.1.1 会展业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世界旅游组织官员约翰.凯斯特说过,会展业是目前旅游细分市场中最重要、做有前景的产业。旅游是会展的附属和延伸,而会展能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会展活动的举办为中心城市带来大量的人流,能为城市的旅游带来一定的客源,很多参会人员在参加会议或展会的同时顺便浏览该地区的旅游景点旅游。同时,很多会展的硬件设施可以转化为旅游景点,像昆明的99世博会举办之后,世博园就转化为旅游景点,不但不会造成资源浪费,还为昆明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说旅游是会展的附属和延伸。当然,除了为城市旅游带来客源外,会展活动的举办能推进旅游景区和旅游线路的推广,同时能拉动城市的旅游消费,同时,会展活动的举办能对举办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旅游景区景点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能大力提高会展举办地的知名度和旅游形象,故而会展能推动城市旅游业的发展。

会展调研报告

会展调研报告范文 自展览会与博览会问世以来,国际展览业有了极大的发展。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会展调研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会展调研报告范文篇1 会展业发展趋势及对策初探内容摘要:会展业,包括会议业、展览业和会展旅游业,是世界上一个非常巨大的产业,根据国际内容摘要:展览业权威人士估算,国际展览业的产值约占全世界各国 GDP 总和的 1%,如果加上相关行业从展览中的获益,展览业对全球经济的贡献则达到 8%的水平。国际会议同样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根据国际会议协会(ICCA)统计,每年国际会议的产值约为 2800 亿美元。在香港、德国等会展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会展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达到 1:9 的水平。 从目前情况来看,会展业已经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国际会展是集政治、经济、科技、商业于一身的活动场所。自展览会与博览会问世以来,国际展览业有了极大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定期举行的大型展览会与博览会达 4000 多个。 这些展览会、博览会涉及社会各个领域,与经济生活息息相关,为促进世界经济、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的相互了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国际展览业作为世界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每年不仅直接创经济效益 2800 亿美元,还对其它行业(旅游、交通等)的着强大的拉

动作用。正是这种对世界经济的推动作用,使国际展览业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一、会展业市场概述自展览会与博览会问世以来,国际展览业有了极大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定期举行的大型展览会与博览会达 4000 多个。这些展览会、博览会涉及社会各个领域,与经济生活息息相关,为促进世界经济、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的相互了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国际展览业作为世界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每年不仅直接创经济效益 2800 亿美元,还对其它行业(旅游、交通等)的着强大的拉动作用。正是这种对世界经济的推动作用,使国际展览业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会展所带来的巨大收益还远不止这些,它给相关行业带来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会展活动具有组团规模大、消费档次高、客人停留时间长、涉及相关行业多等特点,它能将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观光等串成一条旅游消费链,经济社会效益十分显着。对此项产业,国际上有 1 比 9 之说,即如果会展本身赚一元的话,拉动相关行业可赚 9 元钱,会展经济已经成为当今全球最有前途的十大产业中的“老大”,会展带来的市场潜力和丰厚的回报,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政府部门及民间组织加入到国际会展的原因就在于这之中蕴含着巨大的商机。 会展经济被认为是高收入、高赢利的行业,其利润率大约 20%至 25%以上。据专家测算,国际会议的产业带动系数大约为 1:9,

会展经济与城市经济的互动效应

在我国,会展业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服务业,会展经济具有很强的城市经济特色,以其集聚效应、品牌效应及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力,对城市形象的树立,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而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汇聚信息流、商品流、技术流、人才流的城市为会展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条件,形成了双向驱动的良性发展模式。 城市经济催生会展行业 城市经济是指能充分体现城市特征和功能的产业及相关活动,而会展经济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展业在城市中的地位与功能是随着城市的规模扩张与职能演变而发展的。目前,城市的职能与产业结构已经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而信息产业、运输业、旅游业、酒店餐饮等服务行业的崛起,为会展业在城市的兴起提供了产业支撑基础。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企业、政府与国际组织寻求信息并加强经济合作、交流的愿望日益加强,迫切需要一个提供商品信息、交流行业发展趋势、获取先进技术和经验的信息平台。在此背景下,集信息交流、成果展示、先进技术传播、创新集成、交易推动等功能于一体的会展业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而得到了迅速发展。可以说,城市的现代服务功能的提升直接和间接催生了会展经济,而城市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会展经济的运行质量。 发展会展经济要求会展城市有扎实的经济基础、完备的公共基础设施、现代化的会展基础施设、良好的城市形象、丰富的旅游资源、发达的第三产业、便利的交通、便捷的信息流通、高效的政府管理水平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等。也只有具备上述条件,一个城市才有可能建立完善的会展市场发展体系,推动会展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世界各国会展经济的发展情况也说明,会展经济发达的地区往往具备这些优良条件,如德国的汉诺威、英国的伦敦、中国的上海和香港。 会展经济贡献城市发展 作为城市型服务业,会展经济由于其拥有直接性、集聚性和经济性的优势本身就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相关资料显示,会展业利润一般在20%至25%以上,是无污染、高效率的经济模式。会展经济新投资净额的增加也会促进消费的增长,形成乘数效应。会展经济涉及行业众多,集聚放大效应明显,其资源整合功能的表现也是多方面的。 会展业对相关产业具有带动效应 会展业是关联性、外向性极大的产业部门,它的长足发展能培育新兴产业,如会展旅游业,而且能够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直接和间接发展。首先是会展场馆的建设就涉及规划、房地产和建筑等多个领域;会展活动又能吸引大量的人流、物流,从而刺激商品和劳务的消费需求,推动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会展参加者往往为外来人口,这为当地的旅馆业、餐饮业、零售业、公共交通业等带来发展机遇,而要成功举办一次大型会展还需要当地交通、物流、电信等基础行业的综合配套支持,这就相应地促进了举办城市综合经济的提升。会展活动,尤其是大型的会展活动还会对其周边地区的各产业产生强大的经济辐射作用,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根据专家的测算,会展业带来的相关经济效益,直接投入产出比为1∶6,间接的可达到1∶9。2006年,我国会展业直接收入达140亿元左右,由此带动交通、餐饮、通信等10多个相关产业,其收入达1260亿元。 会展业优化城市产业结构 作为连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最核心的产业环节的会展业,在调节供需平衡、新产业带

经济行业分析报告文案

目录 上篇:行业分析提要 (1) 基本分析 (1) 下篇:行业分析说明 (2) I 2003年全年国民经济运行分析 (2) 一、2003年全年国民经济运行简述 (2) 二、2003年全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3) 三、2004年中国经济分析预测 (4) II 2003年全国工业生产情况综述与分析 (10) 一、全国工业生产情况综述 (10) 二、轻重工业发展分析 (10)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分析 (10) 四、机电产品生产快速增长 (11) 五、能源生产分析 (11) 六、工业产品进出口分析 (12) III 2003年全年工业经济效益情况及预测 (13) 一、全年工业经济效益分析 (13) 二、生产资料效益分析 (16) 三、工业行业效益分析 (18)

IV 我国全年居民消费比较分析 (19) 一、居民消费价格简述 (19) 二、分地区居民消费价格分析 (19) 三、分类别居民消费价格分析 (19)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分析 (21) V 我国前三季度对外贸易发展情况及分析 (24) 一、2004年中国对外贸易形势展望 (24) 二、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26) VI 2003年上半年三大景气指数走势及分析 (29) 一、国房景气指数 (29) 二、消费者景气指数 (32) VII 2003年宏观经济发展十大事件 (35)

上篇:行业分析提要 基本分析 今年我国经济有望增长8.5%。据此测算,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突破11万亿元人民币,我国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根据有关改革方案,今年国家统计局不再像以往那样在年末公布全年的国内生产总值预计数,而改在2004年1月中下旬公布。以200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10.2万亿元人民币为基数匡算,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突破11万亿元。 2003年,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疫情以及频繁发生的多种自然灾害下,我国经济仍然保持较快增长,来之不易。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达到9.9%,创下1997年以来同期增长最高纪录。二季度,受非典疫情和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增长6.7%。通过全国上下共同努力,取得了抗击非典斗争的阶段性重大胜利。到三季度,我国经济基本恢复到了非典疫情发生前的增长水平,同比增长9.1%。

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分析报告书

产业结构及区域经结构分析 一、产业结构优化 ) (一)产业结构变动的测度(见教材P 172-173 (二)产业结构优化的概念 产业结构优化是指各产业之间协调发展,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具体说来,产业结构优化是产业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包括数量比例关系由不协调走向协调的合理化过程,是产业结构由低层次不断向高层次演进的高度化过程。 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质就是要实现资源在产业之间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促进产业经济协调稳定、高效发展。 产业结构优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时点上有不同的优化内容。目前,产业结构优化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 (三)产业结构合理化 1.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定义:所谓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产业结构由不合理向合理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上根据消费需求和资源条件,对初始不理想的产业结构进行有关变量的调整,理顺结构,使资源在产业间合理配置,有效利用。 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关键在于产业之间内在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不同于各产业能力之和的整体在能力。产业之间的相互作用越是协调,结构的整体能力就越高,从而产业结构就越合理。反之,结构关系越不协调,结构的整体能力就越低。 2.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意义在于: (1)是社会再生产进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2)是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前提和基础; (3)是一国经济进入新的成长阶段的客观要求; (4)是迎接世界范围内的新技术革命和产业结构大调整挑战的迫切需要。 3.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目标主要有: (1)各产业间相对地位协调。

(2)产业间关联方式协调。 (3)供给和需求在数量与结构上协调。 4.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定性衡量标准主要有: (1)能够充分利用本国的资源以及国际分工的好处,使生产要素得到最佳组合。(2)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 (3)能取得较高的整体经济效益,并能保证社会有效需求的满足。 (4)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度量,主要考虑产业之间的协调程度和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也就是说主要是对要素投入结构和产出结构耦合程度的一种衡量。就这种耦合而言,研究者一般采用结构偏离度对产业结构合理化进行衡量,其公式为: 公式中, E 表示结构偏离度 Y 表示产值 L 表示就业 i 表示第i产业 n 表示产业部门数。 根据古典经济学假设,经济最终将处于均衡状态,各产业部门生产率水平相同。由于Y / L可以用来表示生产率,因此,当经济均衡时, Yi/ Li= Y / L,从而结构偏离度E = 0。同时,Yi/Y可以用来表示产出结构, Li/ L 表示就业结构,因此,结构偏离度E 同时也是产出结构和就业结构耦合性的反映。结构偏离度E值越大,就表示经济越偏离均衡状态,产业结构越不合理。由于经济非均衡现象是一种常态,在发展中国家这种情形更为突出,因此,结构偏离度E 值是不可能为0的。而且,结构偏离度指标将各产业一视同仁,忽视了各产业在经济体的重要程度并不相同这一事实,同时绝对值的计算也为研究带来不便。因此,在很多后来的研究中,人们又引入了泰尔指数。 泰尔指数又称泰尔熵,最早是由泰尔( Theil and Henri,1967)提出的,一些学者曾经将之用于地区收入差距问题的研究,其实,泰尔指数也是一个很好的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发布关于数字经济互联网 智能制造是这么说的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发布,关于数字经济、互联网、智能 制造是这么说的... 中国信息化百人会研判全球信息化趋势,探索中国信息化发展非官方、非营利性的学术研究平台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3月5日上午9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审查国务院关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审查国务院关于201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 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多处提到了数字经济、互联网+、信息化、智能制造等相关内容,具体如下:一、关于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五年来,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丰硕。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1%,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科技进步贡献率由52.2%提高到57.5%。载人航天、深海探测、量子通信、大飞机等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铁网络、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引领世界潮流。“互联网+”广泛融入各行各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日均新设企业由5千多户增加到1万6千多户。快速崛起的新动能,正在重塑经济增长格局、深刻改变生产

生活方式,成为中国创新发展的新标志。二、关于“互联网+”、人工智能:加快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深入开展“互联网+”行动,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广泛应用,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传统产业深刻重塑。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进工业强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重大工程,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出台现代服务业改革发展举措,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异军突起,促进了各行业融合升级。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型经营主体大批涌现,种植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从30%提升到40%以上。采取措施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推动传统消费提档升级、新兴消费快速兴起,网上零售额年均增长3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3%。发展壮大新动能。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集群,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在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多领域推进“互联网+”。发展智能产业,拓展智能生活。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强新兴产业统计。加大网络提速降费力度,实现高速宽带城乡全覆盖,扩大公共场所免费上网范围,明显降低家庭宽带、企业宽带和专线使用费,取消流量“漫游”费,移动网络流量资费年内至少降低30%,让群众和企业切实受益,为数字中国建设加油助力。 三、关于“中国制造2025”: 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推动集成电路、第五代移动通信、飞机

会展调查报告范文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会展调查报告范文 篇一:会展调研报告 宁波理工学院 公共经济学社会调研报告 题目宁波市会展业市场调研报告 组长姓名 组员姓名 专业班级金融102班 分院经济与贸易分院 完成日期20xx年1月23日 目录 摘要 (i) 1.引言1 2.宁波市会展业发展状况2 2.1.宁波市会展业发展历程2 2.1.1工作起步阶段2

2.1.2快速发展阶段2 2.1.3发展提高并重阶段3 2.2宁波市会展业发展现实基础3 2.3宁波市会展业发展优势与劣势4 3.中国(宁波)光电、电子工业展览会调查研究7 3.1研究方法设计7 3.2调研过程7 3.3调查结果8 3.3.1对参展客户的调研结果8 3.3.2对参展商的调研结果9 4.结论及建议10 参考文献12 致谢14 摘要 宁波作为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和浙江省经济中心,拥有会展产业发展的特殊优势,却没有占到应有的市场份额,宁波会展业有待进一步发展。在已有文献研究基础上,以观众和参展商为调研对象,全面了解宁波会展现状,并调查结果提出相关建议与对策。针对宁波市会展业现状,找到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为宁波会展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宁波市;会展经济;参展商;参展观众 1.引言

会展经济是以会展业为支撑点,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展览会、会议和大型节事活动,形成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人流,创造商机,并利用会展产业连带效应带动若干相关产业发展的一种经济现象。会展活动不仅可以为会展组织者、会展场馆经营者、会展服务商带来经济效益,而且也给运输、电信、广告、印刷、餐饮、旅游、咨询、礼仪服务等会展相关行业带来直接的、现时的商业机会。会展有利于招商引资,可促成经贸交易和经济技术合作活动,为会展举办地经济的未来发展增添潜力;会展可促进举办地政府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优化地方经济运行环境和产业结构;会展可以提升举办地知名度。 会展业是现代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地区乃至全球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历程。国际上,会展业的产业带动系数大约为1:9,即展览场馆的收入如果是1,相关的社会收入便为9。这也成了目前不少地区提出若干年后要把本地办成“中国会展中心城市”、“中国会展名城”、“中国区域会展中心”以试图将本地整体经济带动起来的“理论依据”。 我国会展业与改革开放同步发展。1978年,境内国际展仅6个,出国参展办展21个。目前,会展业已渗透到各个经济领域,从机械、电子、汽车、建筑,到纺织、花卉、食品、家具,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国际专业展。二十多年来,

会展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会展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会展经济、旅游经济、房地产经济被誉为21世纪的“三大无烟产业”,对一个城市、一个地方的国民经济的发展无疑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那么,具体来说,会展业对城市经济的影响到底该怎样看待?会展业是一个高收入、高赢 利的行业,其利润率在20%?30%之间。会展具有桥梁、窗口、展台、连带等功能,在促进商品流通、技术交流、信息沟通及经贸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会展业具有强 大的关联带动效应,会展业具有很强的连带功能。据有关资料显示,国际展览业的产业带动系数为1: 10,即展览场馆 的收入如果是1,住宿、餐饮、运输、通讯、旅游、贸易等相关收入将达到10。国内据上海、深圳测算表明,会展业的产业带动系数为1: 9。主要表现在:会展能够吸引大批中外参展、观展人员,从而刺激商品和劳务消费需求,推动商业、饮食服务业的发展。据统计,一个会展商人的消费额要比一个度假游客的消费额高2?3倍;会展业特有的展品、展地和展期三个要素,决定参展商和贸易商的地域和时间的局限性,承展地必须为参展商提供商品展览、研讨会议、新闻通讯、宾馆业等“一条龙”服务,这样就带动了承展地的咨询业、保洁业、广告业、印刷业、旅游业等的快速发展;会展能够推动举办地加强交通业、运输业、电信业、环保业等基

础产业的发展,从而全面提升举办地的综合经济实力。会展可以展示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在国际上,衡量一个城市能不能跻身于国际知名城市行列,一个重要标志是看这个城市召开国际会议和举办国际展览的数量和规模,一次国际会议或展览不仅可以给举办城市带来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更能带来无法估价的社会效益。国际展会是最大、最有特色、最有意义的城市广告,它能够向世界各地的参展商、贸易商和观展人员宣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学技术水平、经济发展实力,展示城市的风采和形象,扩大城市影响,提高城市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会展业的发达,还有助于加深政府、国内外团体和商界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交流,推动城市间人员的互访和文化的交流。发展会展业要坚定不移会展业是市场经济发展 的产物,先是在沿海地区城市飞速发展,“会展经济”已被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城市所认同,所重视。郑州发展会展业具有一定优势,我们前一段时间考察了上海、深圳等地会展业发展情况,接触了不少从事商贸和会展工作的人士,他们普遍看好郑州发展会展业,认为郑州是举办展会的理想城市。发展会展业要突出个性特色以国际国内会展业发展的 趋势来看,越来越突出个性化特色,深圳的“高交会”、大连的服装博览会、广州的“广交会”等等。那么,发展郑州的会展业也应该考虑郑州有哪些个性,突出个性才能办好特 色,会展业才会有生命力。根据郑州市的区位、交通、

2018-2023年中国会展行业发展模式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2018-2023年中国会展行业发展模式 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报告信息 报告目录 第一章会展业相关概述 第一节会展业简述 一、现代会展业的特征 二、会展业的作用 三、城市会展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第二节会展的经济功能 一、联系和交易功能 二、整合营销功能 三、调节供需功能 四、技术扩散功能 五、产业联动功能 六、经济一体化功能 第三节会展业的产业链结构分析 第二章2016年全球会展业重点区域运行分析

第一节欧洲会展业发展状况 一、欧洲会展业竞争激烈 二、德国会展业世界领先 三、法国会展业别具一格 四、英国会展业市场化程度高 五、俄罗斯会展业租金经济发展 第二节亚洲会展业发展状况 一、新加坡会展业发展概况 二、马来西亚会展业发展前途广阔 三、台湾会展业走国际化道路 四、香港会展业发展面面观 五、澳门会展业发展分析 第三节美洲会展业发展状况 一、美洲各国会展业发展状况 二、美国会展业发展特征 三、加拿大会展业发展值得关注 第三章2016年中国会展业运行环境分析 第一节2016年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及影响分析 一、中国gdp分析 二、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三、居民家庭人居可支配收入与恩格尔系数 四、城镇人员就业状况 五、存贷款利率变化 六、财政收支状况

七、人民币汇率变化 八、经济现状对中国会展业的影响分析 第二节2016年中国会展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会展业亟需政策扶持 二、会展业:政策要解决四个关系 三、会展业发展规划 四、会展业地方促进政策解析 1、宁波 2、北京 五、政策法规对中国会展业的影响分析 第三节2016年中国会展业社会环境分析 一、人口规模分析 二、年龄结构分析 三、学历结构分析 第四章2016年中国会展业运行新形势透析第一节2016年中国会展业运行总况 一、中国会展业发展特色 二、中国会展业市场规模 三、中国会展业服务配套情况 四、会展业展馆建设发展情况 五、会展人才供需与培训状况 第二节2016年中国会展业产业结构分析 一、会展业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二、会展业使产业结构合理化

行业经济运行分析报告

棉纺行业2006年1-9月份经济运行分析 1 棉纺行业总量增长情况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6年1-9月份我国规模以上棉纺行业企业数量为8614家,该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707亿元,同比增加25.75%;资产合计4796亿元,同比增加16.47%;实现销售收入4577亿元,同比增加26.28%;完成利润总额151.2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5.70亿元,同比增加43.30%;完成出口交货值639.0亿元,同比增加14.34%;行业整体从业人数270.78万人,同比增加5.23%。由此可见,棉纺行业总量增长势头良好,并为我国经济、财政、出口和就业作出了

重大的贡献。 2 棉纺行业经营环境变化 2006年1-9月份我国棉纺行业产品销售收入为4577.26亿元,产品销售成本为4163.93亿元,产品销售税金和附加为19.84亿元,由此可计算出毛利(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税金和附加)为393.48亿元,毛利率(毛利/销售收入)为8.60%;由于利润总额为151.23亿元,可算出利润率(利润总额/销售收入,即所得税之前的利润率,也称税前利润率)为3.30%。经营环境的变化直接阻碍销售成本,从而导致毛利和利润总额出现相应的变化。 3 棉纺行业期间费用变化 2006年1-9月份我国棉纺行业销售费用为59.67亿元,同比增加

20.60%;治理费用支出为114.38亿元,同比增加11.92%;财务费用为65.79亿元,同比增加14.67%;其中利息支出56.70亿元,同比增加13.71%,讲明债务作为棉纺行业要紧财务负担仍然较重;三费总计为239.84亿元,同比增加14.73%;三费比率为5.24%,上年同期为5.77%,同比下降0.53个百分点,表明期间费用相对降低。 4 棉纺行业单位产品经济规模变化 从单位产品经济规模变化情况看,2006年1-9月份我国棉纺行业中相关于每米单位的棉布产量而言,其单产值为25.77元/米,单成本为22.67元/米,单毛利为2.16元/米,单三费为1.34元/米,单利润为0.83元/米,单库存为1.63元/米,单出口为4.37元/米。由此看来,假如把单产值近似看成每米棉布产量的行业平均参考价格,那么其单成本约占87.99%,单毛利约占8.37%,单三费约占5.21%,单利润约占3.22%,单库存约占6.33%,单出口约占16.97%。

超美国11倍!麦肯锡176页报告解读数字中国领先全球的秘密【附下载】 智东西内参

超美国11倍!麦肯锡176页报告解读数字中国领先全球的 秘密【附下载】智东西内参 看点:到2030年,数字化将转变并创造高达45%的行业总收入。12月4日,麦肯锡发布了长达176页的中国数字经济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电子商务(2016年交易额占全球40%)和数字支付(2016年个人消费交易额交易额7900亿美元,是美国的11倍。)已经领先全球;独角兽公司数量占的1/3,独角兽价值约占全球43%;2014至2016年间风投金额达770亿美元(占全球19%)。本期的智能内参,我们推荐麦肯锡的数字中国调研报告,从国际地位、数字化进展、背后的驱动力,以及政策和商业环境五大维度出发解读国内的数字化生态及其潜力。如果想收藏本文的报告全文(MGI-Digital China: Powering The Economy To Global Competiveness),可以在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回复关键词“nc210”下载。以下为智能内参整理呈现的干货:数字中国引领全球 从一些传统的衡量方法来看,目前中国的数字技术发展水平和普及率在全球仅仅居于中游,在2016年世界银行“数字技术普及应用指数”中位列50(共131个国家),“网络就绪指数”第59(共139个国家)。这是以以全国平均发展水平作为衡量依据的。然而,从数字化应用和创投体量来看,中国已

经成为全球领先的数字化大国,在数字服务领域已经实现了净出口(过去五年连续保持年均100-15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并正在改写全球数字化的格局,并为远在海外的创业公司提供支持和启迪。▲中国的数字经济引领全球电子商务和数字 化支付方面:十年前中国的电商交易额还不到全球总额的1%,如今占比已超过40%,据估算已超过英、美、日、法、德五国的总和;移动支付在中国互联网用户群体中的渗透率也在迅速增长,从2013年的25%提升到2016年的68%,与个人消费相关的移动支付交易额高达7900亿美元,相当 于美国的11倍。▲中国对关键数字技术的风险投资位居世界前三创业和投资方面:全球262家“独角兽”中,三分之一是中国公司,占全球独角兽公司总估值的43%;在金融科技领域,全球每23家非上市“独角兽”中就有9家是中国企业,而且占据了全球金融科技企业总估值的70%以上;中国风投行业从2011-2013年的120亿美元(占全球6%)迅速增至2014-2016年的770亿美元(占全球19%),此间对外风险投资总额达到380亿美元(80%流向发达经济体,75%流入了数字化相关行业)。中国有多数字化? ▲中国各领域数字化指标(资产、用例和劳动力三大维度) 上面的麦肯锡的中国数字化指标,揭示了中国22个领域的5大数字化发展阶段:1、ICT(信息通信技术)、媒体(数字内容提供商和出版商)和金融(客户关系管理解决方案等)

会展调研报告

. 公共经济学社会调研报告 题 目 宁波市会展业市场调研报告 组长姓名 组员姓名 专业班级 金融102班 分 院 经济与贸易分院 完成日期 2010年1月23日 宁波理工学院

目录 摘要………………………………………………………………………I 1.引言 (1) 2.宁波市会展业发展状况 (2) 2.1.宁波市会展业发展历程 (2) 2.1.1工作起步阶段 (2) 2.1.2快速发展阶段 (2) 2.1.3发展提高并重阶段 (3) 2.2宁波市会展业发展现实基础 (3) 2.3宁波市会展业发展优势与劣势 (4) 3.中国(宁波)光电、电子工业展览会调查研究 (7) 3.1研究方法设计 (7) 3.2 调研过程 (7) 3.3 调查结果 (8) 3.3.1对参展客户的调研结果 (8) 3.3.2对参展商的调研结果 (9) 4. 结论及建议 (10)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4)

摘要 宁波作为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和浙江省经济中心,拥有会展产业发展的特殊优势,却没有占到应有的市场份额,宁波会展业有待进一步发展。在已有文献研究基础上,以观众和参展商为调研对象,全面了解宁波会展现状,并调查结果提出相关建议与对策。针对宁波市会展业现状,找到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为宁波会展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宁波市;会展经济;参展商;参展观众

1.引言 会展经济是以会展业为支撑点,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展览会、会议和大型节事活动,形成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人流,创造商机,并利用会展产业连带效应带动若干相关产业发展的一种经济现象。会展活动不仅可以为会展组织者、会展场馆经营者、会展服务商带来经济效益,而且也给运输、电信、广告、印刷、餐饮、旅游、咨询、礼仪服务等会展相关行业带来直接的、现时的商业机会。会展有利于招商引资,可促成经贸交易和经济技术合作活动,为会展举办地经济的未来发展增添潜力;会展可促进举办地政府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优化地方经济运行环境和产业结构;会展可以提升举办地知名度。 会展业是现代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地区乃至全球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历程。国际上,会展业的产业带动系数大约为1:9,即展览场馆的收入如果是1,相关的社会收入便为9。这也成了目前不少地区提出若干年后要把本地办成“中国会展中心城市”、“中国会展名城”、“中国区域会展中心”以试图将本地整体经济带动起来的“理论依据”。 我国会展业与改革开放同步发展。1978年,境内国际展仅6个,出国参展办展21个。目前,会展业已渗透到各个经济领域,从机械、电子、汽车、建筑,到纺织、花卉、食品、家具,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国际专业展。二十多年来,会展业以年均20%的速度递增,行业经济效益逐年攀升,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董智馨(2006)研究认为与大城市相比,中小城市虽然存在先天优势不足的问题,但也有其自身品牌、区位、资源优势,应借鉴国内外大城市发展经验。宁波市政府非常重视会展业的发展,目前已把会展业定为宁波城市发展的战略性产业,为探析宁波会展经济的拉动效应,本次调研以2012年5月19日的中国国际家居博览会为对象来研究展会对宁波经济的拉动效应,并试图探究宁波会展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为宁波会展业更好发展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

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 发布时间:2007-03-02 文章来源:作者惠寄文章作者:陈柳钦

[内容提要]会展业从发展之初,就和城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会展业的发展必须依托城市的现实基础,城市发展会展业有其必须具备的客观条件。会展经济为城市带来的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得会展业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我们要:立足城市发展定位会展经济,把会展业的发展和城市发展战略密切相结合;城市政府要做会展经济宏观战略管理者,而不是主导者;将会展经济与城市结构功能的完善相结合;将会展经济与城市的社会、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发展相结合;将会展经济与城市对外开放相结合,走国际化、品牌化的道路。 [关键词] 会展;会展经济;城市;城市发展 一、会展经济及其在我国的发展格局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展览活动由最简单的直接交易演进到现在的展(博)览会、交易会、洽谈会等多种形式,成为生产消费领域的桥梁和纽带。展览的功能也越来越多,不仅限于贸易和经济,还涉及到社会、文化、外交、政治的发展,其影响面和产业关联度随之增强,进而推动了以展览和会议为主、涉及行业广泛的综合性经济形态的发展,从而形成会展产业。会展业是指通过举办各种集会和展览展销会,能够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经济现象和行为的产业。在宏观经济部门中,会展业属于服务业。由于会展业本身是一种无污染产业,且对整个城市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因此对那些本身地域狭小,但在交通、通讯和对外开放度方面具有较大优势的国家或地区来说,发展会展业常常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首选发展战略之一。经过一个半世纪的发展,现代会展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新生力量。会展经济是指通过举办大型会议、展览活动,带来源源不断的商流、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直接推动商贸、旅游的发展,不断创造商机,吸引投资,进而拉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并形成一个以会展活动为核心的经济群体。会展经济从内容上可分为会议与展览两个基本组成部分,二者融为一体,即国际性会议一般以会议为主,但在会议的同期总要结合一些商业化的展览活动;而国际性展览会虽以展览为主,但展出期间各种研讨会、专题会等也越来越多。因而会展经济中的会议与展览两部分不能截然分开。会展业从发展之初,就和城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城市作为人口与经济的聚集中心,也是会展经济的发源地与集中地。从1851年首届世界博览会开幕之日起,现代会展业就开始向城市展现自己独特的魅力,它深刻地影响着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面貌。会展经济为城市带来的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得会展业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欧洲作为世界会展业的发源地,经过一百多年的积累和发展,会展经济整体实力最强,规模最大,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都是世界级的会展业大国。近年来,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阿联酋的会展业也迅速发展,成为本地区的会展大国。纵观世界会展经济在全球发展情况,不难看出,一国会展经济实力和发展

网红经济行业分析报告

网红经济行业分析报告2020年7月

1. 红人广告预算占比约 5%,高转化率吸引广告主预算倾斜 红人广告市场处于起步期,广告主的红人广告预算占比预计在 5%左右。红人广告市场处于 起步期,广告主投在网红相关广告预算占比很低。2018 年我国广告整体经营额约 8000 亿, 其中 KOL 投放市场规模约 300 亿,占比仅 3.75%。2019 年 KOL 相关投放市场规模提升至 490 亿元,相较于 2018 年同比增长 63%,但预计在整体广告经营额中占比不足 5%。 图 1:2013-2018 年我国广告经营额及增速 图 2:2018 -2019 年 KOL 整体投放市场规模变化(亿元) 600 10000 18% 490 7991.5 16% 15.9%14% 500 8000 11.7% 6489 6896.4 5973.4 5605.6 12% 10% 8% 6000 400 5019.8 300 8.6% 4000 2000 300 6.6% 6.3% 6% 4% 2% 0% 200 100 0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中国广告经营额(亿元) 同比增长率 2018 2019 资料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市场研究部 资料来源:克劳锐,市场研究部 红人广告具有相对较低的流量成本,ROI 和转化率远高于传统广告,未来广告主预算将向 红人广告倾斜。根据克劳锐报告,淘宝直播进店转化率超过 65%,顶级网红电商转化率约 20%,传统电商转化率仅 0.37%。《2020 年中国数据营销趋势》显示,71%的广告主将增加社 会化营销预算,社会化营销预算增长幅度超过数字营销。广告主社会化营销中,KOL 推广 是投入重点,分别有 83%、70%、43%的广告主认为社交平台、视频平台、电商平台是移动 端投放重点,较 19 年分别+14%、+20、+6%。 假设 2022 年我国广告整体经营额超过 1 万亿,预计未来三年红人广告市场规模占比将提 升至 20%,则红人广告市场规模将达到 2000 亿,相较于 2019 年 490 亿的市场规模,有 4 倍以上的成长空间。 红人广告市场目前处于起步期,新媒体营销景气高企,怎样的公司是最大的市场参与者? 我们从人和平台解构红人经济。 图 3:红人广告和传统电商转化率对比 图 4:社会化营销预算 vs 数字化营销预算变化 >65% 29% 70% 60% 50% 40% 30% 20% 10% 0% 27% 26%25%24% 22% 12% 12% 6%6% 20% 5%5% 8% 0.37% 社会化营销预算 数字化营销预算 资料来源:克劳锐,市场研究部 资料来源:秒针系统×AdMaster ×GDMS 《2020 中国数字营销趋势》,天风证 券研究所 图 5:广告主社会化营销重点 图 6:广告主移动端投放重点

会展行业调查报告

大连会展业发展调查报告 摘要:会展业,包括会议业、展览业和会展旅游业,是世界上一个非常巨大的产业,根据国际展览业权威人士估算,国际展览业的产值约占全世界各国GDP总和的1%,如果加上相关行业从展览中的获益,展览业对全球经济的贡献则达到8%的水平。国际会议同样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根据国际会议协会(ICCA)统计,每年国际会议的产值约为2800亿美元。在香港、德国等会展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会展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达到1:9的水平。从目前情况来看,会展业已经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关键词:会展业,展览业,国际会议,产值,增长点

绪论 (2) 一、会展业市场概述 (2) 二、大连会展业中存在的问题 (2) 1.市场化不够 (2) 2.外部条件不健全 (3) 3.重硬件轻软件,重展轻会 (3) 4.国际品牌的会展少 (3) 5.对会展业缺乏科学研究 (3) 三、大连会展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3) 四、大连会展业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4) 1.总体上要构建会展旅游发展优化模式 (4) 2.管理上要完善行业管理机制 (4) 3.培育会展专业人才,不断提高行业服务和管理水平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5) 绪论

国际会展是集政治、经济、科技、商业于一身的活动场所。自展览会与博览会问世以来,国际展览业有了极大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定期举行的大型展览会与博览会达4000多个。这些展览会、博览会涉及社会各个领域,与经济生活息息相关,为促进世界经济、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的相互了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国际展览业作为世界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每年不仅直接创经济效益2800亿美元,还对其它行业(旅游、交通等)的着强大的拉动作用。正是这种对世界经济的推动作用,使国际展览业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一、会展业市场概述 自展览会与博览会问世以来,国际展览业有了极大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定期举行的大型展览会与博览会达4000多个。这些展览会、博览会涉及社会各个领域,与经济生活息息相关,为促进世界经济、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的相互了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国际展览业作为世界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每年不仅直接创经济效益2800亿美元,还对其它行业(旅游、交通等)的着强大的拉动作用。正是这种对世界经济的推动作用,使国际展览业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会展所带来的巨大收益还远不止这些,它给相关行业带来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会展活动具有组团规模大、消费档次高、客人停留时间长、涉及相关行业多等特点,它能将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观光等串成一条旅游消费链,经济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对此项产业,国际上有1比9之说,即如果会展本身赚一元的话,拉动相关行业可赚9元钱,会展经济已经成为当今全球最有前途的十大产业中的“老大”,会展带来的市场潜力和丰厚的回报,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政府部门及民间组织加入到国际会展的原因就在于这之中蕴含着巨大的商机。 会展经济被认为是高收入、高赢利的行业,其利润率大约20%至25%以上。据专家测算,国际会议的产业带动系数大约为1:9,即会议展览场馆的收入如果是1,相关的社会收入为9。正因为其盈利且又是无烟的绿色产业,不仅可以培育新兴产业群,而且可以带动服务、交通、旅游、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正因为如此,国内许多城市都盯上了这块诱人的“蛋糕”,北京、上海、大连等城市都把会展业列为当地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会展带来的社会效益也被世人所共睹。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仅投资场馆建设就达16亿元,而相关基础设施和环境治理的投资多达200余亿元,新建和扩建城市街道690条,建成20多座立交桥和10座行人天桥,超前10年至20年完成了昆明市城市网络规划。至于城市居民所受的潜移默化的精神陶冶,增进文明素养,更是无法计算。 据上海会展行业协会统计,2005年在上海举办的国际展览项目达到276个,与2004年相比,项目数量虽然减少了%,但总展出面积达到376万平方米,比2004年增长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