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貌4.1常见地貌类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合集下载
4.1常见地貌类型(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一高中地理(共33张PPT)

海蚀拱桥
海蚀崖和海蚀平台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 地貌
海 蚀崖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 地貌
海 蚀 平台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 地貌
海 蚀穴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 地貌
海 蚀 拱桥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 地貌
海 蚀柱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 地貌 1、风力侵蚀地貌
风力侵蚀地貌是由其挟带的沙粒天长日久地冲击和摩擦岩石所形成的,比 如风蚀柱、风蚀蘑菇、雅丹地貌等等。
风蚀蘑菇
雅丹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 地貌
风蚀蘑菇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 地貌
雅丹地貌
由不规则的沟槽和垄脊相间构成,垄脊高度和长 度不一,走向与主风向一致,沟槽内常有沙子堆积
红柳沙包中交替堆积的枯枝落叶层和风沙 层,形成像树木年轮一样的纹层结构,隐含着环境 变化的许多信息。科学家观察和分析红柳沙包的 沉积纹层,进而了解近百年或者近千年来沙漠地 区的气候与环境变化。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 地貌
【课堂训练】
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A 1.该地貌形成的地理环境为( )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 地貌
下图为某海岸地区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5~6题。
C 5.图中①地貌为( )
A.海蚀柱 B.海蚀平台 C.海蚀崖 D.沙堤
A 6.①②两地貌景观分别属于( )
A.海蚀地貌、海蚀地貌 B.海积地貌、河流地貌 C.风蚀地貌、海积地貌 D.河流地貌、海蚀地貌
4.1常见地貌类型(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一高中地理(共45张PPT)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被誉为 “中国天眼”,由我国天文学家南仁东先 生于1994年提出构想,历时22年建成,于 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是具有我国自 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 射电望远镜。综合性能是著名的射电望远 镜阿雷西博的十倍。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活四动章:地“貌天眼”工程选址贵州平塘的原因
第四章 地貌 1、地表喀斯特地貌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 地貌
地表喀斯特类型
溶沟——洼地
Ditch and depression
溶沟呈长条形或网格状, 地面高低不平,崎岖难行。溶 沟进一步发展可形成面积较大 的溶蚀洼地。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 地貌
地表喀斯特类型
溶沟——洼地
第四章
地貌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 地貌
地貌是出露地表的岩石圈在大气圈、水泉、生物圈综合作用下 呈现的形态,是地球演化的结果,且仍然处在变化之中。地貌类型 多样,千姿百态,特点各异。人类总是依托于一定的地貌从事各种 活动,一方面深受不同地貌特点的影响,另一方面也给地貌留下了 深刻的人类活动的印迹。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 地貌
一、喀斯特地貌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 地貌 (一)喀斯特地貌的概念与地区分布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 地貌
1、喀斯特地貌的形成
地壳表层的岩石有一部分是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等。一定条件下, 这类岩石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 形态各异的地貌,统称为喀斯特地貌。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活四动章:地“貌天眼”工程选址贵州平塘的原因
第四章 地貌 1、地表喀斯特地貌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 地貌
地表喀斯特类型
溶沟——洼地
Ditch and depression
溶沟呈长条形或网格状, 地面高低不平,崎岖难行。溶 沟进一步发展可形成面积较大 的溶蚀洼地。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 地貌
地表喀斯特类型
溶沟——洼地
第四章
地貌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 地貌
地貌是出露地表的岩石圈在大气圈、水泉、生物圈综合作用下 呈现的形态,是地球演化的结果,且仍然处在变化之中。地貌类型 多样,千姿百态,特点各异。人类总是依托于一定的地貌从事各种 活动,一方面深受不同地貌特点的影响,另一方面也给地貌留下了 深刻的人类活动的印迹。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 地貌
一、喀斯特地貌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 地貌 (一)喀斯特地貌的概念与地区分布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 地貌
1、喀斯特地貌的形成
地壳表层的岩石有一部分是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等。一定条件下, 这类岩石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 形态各异的地貌,统称为喀斯特地貌。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4.1常见地貌类型课件(31张,内嵌2个视频)

该区东、西部、北部地势较高,中部、南部 地势较低,漓江谷地自北向南纵贯全境 生物生长旺盛和土壤有机质积累,导致土壤 和流水中有机酸的含量较高
问题:3
初期
初期到成熟期的过程
中期
成熟期
地表被流水溶蚀侵蚀发育成喀斯特地貌雏形,发育的喀斯特地貌 裂隙扩大不多,地面河流占据优势,地表继续被溶蚀侵蚀,变得 更加崎岖不平,地下洞穴逐渐发育,崎岖的地表发育成各种喀斯 特地貌地下河逐渐干涸,形成溶洞,进而形成了洞穴喀斯特
常见的地貌类型(第一课时)
喀斯特地貌
课题导入
什么是喀斯特地貌?
通过下面的视频思考四个问题,带着这 四个问题完成本节课学习内容。
课题导入
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课题导入
1
我们该怎样定义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2
3
喀斯特地貌的主体发育过程及地域分布?
喀斯特地貌主要地貌类型有哪些及形成过程
峰丛是一种连座峰林,基部完全相连,顶 部为圆锥状或尖锥状的山峰。峰丛多分布 于碳酸盐岩山区的中部,或靠近高原、山 地的边缘部分。经过强烈和长期的岩溶发 育,特别是在潮湿的热带条件下,只有石 灰岩残留物矗立在下面的不溶岩石之上。 这些遗迹通常呈小而陡峭、洞窟形式的喀 斯特丘陵,称为峰丛.
孤峰是竖立在平原上的孤 立的石灰岩山峰。它是岩 溶平原和溶蚀谷地中常见 的地貌形态之一,相对高 度100米左右。
温带季风气候
河流较多
河流较少
问题:2
资料二
中国植被分布
分布少
分布多
问题:2
西南:地势落差大 北京:地势落差小
问题:2
总结
条件
水文条件 气候条件 岩石条件 地形条件 生物条件
问题:3
初期
初期到成熟期的过程
中期
成熟期
地表被流水溶蚀侵蚀发育成喀斯特地貌雏形,发育的喀斯特地貌 裂隙扩大不多,地面河流占据优势,地表继续被溶蚀侵蚀,变得 更加崎岖不平,地下洞穴逐渐发育,崎岖的地表发育成各种喀斯 特地貌地下河逐渐干涸,形成溶洞,进而形成了洞穴喀斯特
常见的地貌类型(第一课时)
喀斯特地貌
课题导入
什么是喀斯特地貌?
通过下面的视频思考四个问题,带着这 四个问题完成本节课学习内容。
课题导入
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课题导入
1
我们该怎样定义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2
3
喀斯特地貌的主体发育过程及地域分布?
喀斯特地貌主要地貌类型有哪些及形成过程
峰丛是一种连座峰林,基部完全相连,顶 部为圆锥状或尖锥状的山峰。峰丛多分布 于碳酸盐岩山区的中部,或靠近高原、山 地的边缘部分。经过强烈和长期的岩溶发 育,特别是在潮湿的热带条件下,只有石 灰岩残留物矗立在下面的不溶岩石之上。 这些遗迹通常呈小而陡峭、洞窟形式的喀 斯特丘陵,称为峰丛.
孤峰是竖立在平原上的孤 立的石灰岩山峰。它是岩 溶平原和溶蚀谷地中常见 的地貌形态之一,相对高 度100米左右。
温带季风气候
河流较多
河流较少
问题:2
资料二
中国植被分布
分布少
分布多
问题:2
西南:地势落差大 北京:地势落差小
问题:2
总结
条件
水文条件 气候条件 岩石条件 地形条件 生物条件
2019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4章地貌第1节常见地貌类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地 貌
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
学习目标:1.了解常见地貌类型的成因分布。(重点)2.掌握并能 区分常见地貌类型的主要特点。(重难点)
自主预 习 探新知
一、喀斯特地貌 1.形成: 可溶性 岩石在适当条件下,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 新_沉__淀__,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的。 2.我国的分布:广西、贵州、云南等地最为典型,分布最为广 泛。
一、喀斯特地貌
3.主要类型 (1)地表喀斯特地貌:溶沟、洼地、峰林等。 (2)地下喀斯特地貌:以溶洞为主,内有石钟乳、石幔或石帘、 石笋等。
一、喀斯特地貌
[特别提醒] 地表喀斯特地貌主要是因流水侵蚀作用而成的;而地下喀斯特 地貌中的溶洞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溶洞内的石钟乳、石幔、石 帘、石笋等则是因流水沉积作用而形成的。
三、风沙地貌
3.主要分布 西__北__地区以及多沙的 河谷 地带、植被稀少的沙质 湖岸 和海岸。
三、风沙地貌
[特别提醒] 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植被稀疏, 多荒漠、戈壁,风力作用强盛,因此多风沙地貌。
四、海岸地貌 1.含义:海岸在 海浪 等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地貌。 2.主要类型 (1)侵蚀地貌: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柱 等。 (2)堆积地貌:海滩、沙坝等。
2.喀斯特地貌形态
喀斯特地貌可分为地面喀斯特地貌和地下喀斯特地貌。其典型
形态及成因如下表所示:
类型
形态
成因
峰林、峰丛、孤峰
地面喀斯特地貌
溶蚀洼地 落水洞
溶蚀
地下喀斯特地貌
溶洞、地下河 石钟乳、石笋、石柱
淀积
1.2013 年 12 月 9 日,在北京召开的 2013 中国(国际)休闲发展 论坛发布“第三届中国十大休闲城市”榜单,作为国内外知名休闲 度假胜地的桂林位列第二。读图,回答(1)~(3)题。
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
学习目标:1.了解常见地貌类型的成因分布。(重点)2.掌握并能 区分常见地貌类型的主要特点。(重难点)
自主预 习 探新知
一、喀斯特地貌 1.形成: 可溶性 岩石在适当条件下,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 新_沉__淀__,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的。 2.我国的分布:广西、贵州、云南等地最为典型,分布最为广 泛。
一、喀斯特地貌
3.主要类型 (1)地表喀斯特地貌:溶沟、洼地、峰林等。 (2)地下喀斯特地貌:以溶洞为主,内有石钟乳、石幔或石帘、 石笋等。
一、喀斯特地貌
[特别提醒] 地表喀斯特地貌主要是因流水侵蚀作用而成的;而地下喀斯特 地貌中的溶洞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溶洞内的石钟乳、石幔、石 帘、石笋等则是因流水沉积作用而形成的。
三、风沙地貌
3.主要分布 西__北__地区以及多沙的 河谷 地带、植被稀少的沙质 湖岸 和海岸。
三、风沙地貌
[特别提醒] 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植被稀疏, 多荒漠、戈壁,风力作用强盛,因此多风沙地貌。
四、海岸地貌 1.含义:海岸在 海浪 等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地貌。 2.主要类型 (1)侵蚀地貌: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柱 等。 (2)堆积地貌:海滩、沙坝等。
2.喀斯特地貌形态
喀斯特地貌可分为地面喀斯特地貌和地下喀斯特地貌。其典型
形态及成因如下表所示:
类型
形态
成因
峰林、峰丛、孤峰
地面喀斯特地貌
溶蚀洼地 落水洞
溶蚀
地下喀斯特地貌
溶洞、地下河 石钟乳、石笋、石柱
淀积
1.2013 年 12 月 9 日,在北京召开的 2013 中国(国际)休闲发展 论坛发布“第三届中国十大休闲城市”榜单,作为国内外知名休闲 度假胜地的桂林位列第二。读图,回答(1)~(3)题。
人教版必修一4.1常见地貌类型(新教材)(共57张PPT)

河曲:在地势平缓
河流特殊地貌 地区,呈“S”形弯 曲的河道。
牛轭湖:洪水泛滥时,河水可能冲 断河曲的颈部,使弯曲部分与河道 分离,形成牛轭湖。
河口段
河流的河口段是河流的终 段。在河流入海或入湖处, 泥沙淤积,多发育三角洲。
三角洲的平面形态近似三角 形,沉积物颗粒由河口向海 变细,三角洲向海岸一侧延 伸可形成三角洲平原。
风沙地貌
在干旱地区,风力对地表的侵蚀、搬运、堆积形成 的各类地貌称为风沙地貌。 我国的风沙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风沙地貌的类型
风蚀柱
风蚀蘑菇
干旱地区,地表多是沙漠和戈壁,风大而频繁。风及其携带的沙粒冲击和摩擦岩石, 天长日久,就会形成风蚀地貌,如风蚀柱、风蚀蘑菇、雅丹地貌等。
雅丹
雅丹
风蚀雅丹泛指发育在古代河湖相的土状堆积物中,由不规则的沟槽和 垄脊相间构成,垄脊高度和长度不一,走向与主风向一致,沟槽内常 有沙子堆积。
• 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喀斯特地貌
常
见
的 地
河流地貌
貌
类
型
风沙地貌
海岸地貌
喀斯特地貌
在适当条件下,岩石的物质 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从而在 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统称 为喀斯特地貌,又称岩溶地貌。
以上反应为可逆过程,当大气中的CO2向水中浸入时,一部分与水结合 为碳酸溶解固体CaCO3,另一部分保持气体状态。当水中气态的CO2减少 或空气中CO2含量降低,该反应式往左发展以补充CO2 ,则发生CaCO3的 重新沉淀。
河流地貌
地表流水在流动过程中, 不仅侵蚀地面,形成沟谷, 同时将被侵蚀的物质随水 流一起运移、堆积,凡是 地表流水的侵蚀、搬运和 堆积作用所形成的地貌, 统称为河流地貌。 河流地貌与陆地水循环密 不可分。
【2019版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第四章《地貌》全章节PPT课件(4.1-4.2+章末综合)图文

【展】
宏观
面
点 微观
五大地形:山地、高原、 平原、丘陵、盆地
河谷
冲积扇
【学】(限时6分钟)
要求: 1、认真阅读教材和材料,有圈画和标注。 2、独立思考,完成问题。 3、有疑问的问题做好标注。 4、把握好时间。
【议】(限时5分钟)
要求: 1.讨论【学】中有疑问的问题 2.组长做好安排,起立讨论 3.拿起笔,随时记录。 4.注重效率,及时整理落实。
河流地貌
河 概念: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所形成的各种侵蚀、堆积形态的总称。
流 地
分类: 河流侵蚀地貌
貌
河流堆积地貌
河流分段:从源头到河口分为上游、中游、下游、河口段。
对应的河流地貌
河流上游的地貌: 河流中下游的地貌:
河流河口段的地貌:
(1)河流上游---V形谷(侵蚀)
1.类型:峡谷、、v形谷,是河流侵蚀形成的 。 2.地貌特点:河流侵蚀形成深而陡的V形河谷,河谷深度大、岸
【展】
【展】
1.识别三幅图中的宏观地貌类型,如高 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等,并描 述其等高线特征。 2.在图3中识别河谷、三角洲、山峰、 山谷等微观地貌。 3.观察图3等高线的疏密,说出地势起 伏状况。
2019版新教材 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地貌》PPT课件
4.1 常见地貌类型 4.2 地貌的观察 本章综合与测试
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
【课标呈现】 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说明其景观的主
要特点。
【课标解读】 1.识别常见地貌类型。 2.描述常见地貌景观的特点,了解常见地貌景观的分布区。
河曲
牛轭湖
河曲:在地势平 河流特殊地貌 缓地区,呈“S”
宏观
面
点 微观
五大地形:山地、高原、 平原、丘陵、盆地
河谷
冲积扇
【学】(限时6分钟)
要求: 1、认真阅读教材和材料,有圈画和标注。 2、独立思考,完成问题。 3、有疑问的问题做好标注。 4、把握好时间。
【议】(限时5分钟)
要求: 1.讨论【学】中有疑问的问题 2.组长做好安排,起立讨论 3.拿起笔,随时记录。 4.注重效率,及时整理落实。
河流地貌
河 概念: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所形成的各种侵蚀、堆积形态的总称。
流 地
分类: 河流侵蚀地貌
貌
河流堆积地貌
河流分段:从源头到河口分为上游、中游、下游、河口段。
对应的河流地貌
河流上游的地貌: 河流中下游的地貌:
河流河口段的地貌:
(1)河流上游---V形谷(侵蚀)
1.类型:峡谷、、v形谷,是河流侵蚀形成的 。 2.地貌特点:河流侵蚀形成深而陡的V形河谷,河谷深度大、岸
【展】
【展】
1.识别三幅图中的宏观地貌类型,如高 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等,并描 述其等高线特征。 2.在图3中识别河谷、三角洲、山峰、 山谷等微观地貌。 3.观察图3等高线的疏密,说出地势起 伏状况。
2019版新教材 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地貌》PPT课件
4.1 常见地貌类型 4.2 地貌的观察 本章综合与测试
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
【课标呈现】 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说明其景观的主
要特点。
【课标解读】 1.识别常见地貌类型。 2.描述常见地貌景观的特点,了解常见地貌景观的分布区。
河曲
牛轭湖
河曲:在地势平 河流特殊地貌 缓地区,呈“S”
4.1常见的地貌类型-喀斯特地貌 课件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特征
鞍形。
峰林景观特征 基部微微相连或不相连,成群簇立,坡度陡
常见的地貌类型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景观以及演变
常见的地貌类型 喀斯特地貌
观察下列图片,描述其地貌景观特征。
孤峰:挺拔于喀斯
孤峰 特地貌平原之上,
状若石笋,相对高
度数十米至百米,
形态各异。
残丘
残丘:孤峰继续受
侵蚀,逐渐变矮,
形成残丘。
活动探究:分析世界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选址贵州
平塘的原因。
阅读教材68-69活动题材料,思考3个问题
“中国天眼”
1.简述大窝凼的气候和地貌特点
平塘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湿 润气候区,夏无酷暑,冬无严 寒,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无 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7℃,无 霜期312天,年平均降雨量 1259毫米。
观察下列图片,判读其属什么地貌,描述其地貌景观特征。 石林 多针柱状、尖锥状高大耸
岩,且密集如林,崎岖不平。
常见的地貌类型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景观以及演变
地表水不断溶蚀和冲蚀溶沟,石芽不断增高,溶沟加深。
常见的地貌类型 喀斯特地貌
观察下列图片,描述其地貌景观特征。
峰林
峰丛
峰丛景观 基部相连并成簇分布的石灰岩山峰,顶部多呈圆锥状。峰与峰之间多为马
石钟乳、石幔、石帘
溶洞
石笋
受地下水溶蚀作用,溶洞长且呈层状分布; 溶洞顶部有向下发育的石钟乳、石幔、石帘,溶洞底部有向上发育的石笋, 连接顶部和底部的石柱
常见的地貌类型 喀斯特地貌
地下喀斯特地貌的演变
喀斯特地貌景观以及演变
地表水沿石灰岩裂隙 向下渗流和溶蚀,超过 100米深后形成落水洞。
从落水洞下落的 地下水到含水层后发生 横向流动并对灰岩层进 行溶蚀,形成溶洞。
新教材地理必修1人教版第四章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课件

6
2.形成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外力作用主要是A.流水溯源侵蚀 B.流水侧蚀C.流水下切侵蚀 D.冰川侵蚀
解析 流水溯源侵蚀主要在河流的源头和发育初期,会使河流不断加深和延长。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并非河流源头,该河段外力作用以流水下切侵蚀为主,使河谷不断加深,并形成“V”形谷。
1
2
4
5
3
√
6
古往今来,“桂林山水甲天下”不知唤起了多少人对桂林山水的向往。读图,回答3~5题。3.图中属于地表喀斯特地貌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从顶端到边缘沉积物颗粒由粗到细。从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降低,流速变慢,流水搬运能力下降,导致泥沙堆积。颗粒大、密度大的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后沉积,沉积物颗粒由粗到细,具有明显的分选性。
核心归纳
河流堆积地貌
类型
分布
示意图
形成过程
地貌特点
洪积—冲积平原
山前
水流流出山口时,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堆积形成冲(洪)积扇。多个冲 (洪)积扇彼此连接形成洪积—冲积平原
√
探究点三 河流堆积地貌
材料 河流的堆积地貌包括三种常见的类型: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其形成机制和地貌特点各不相同,下面是三种堆积地貌图。1.A、B、C三幅图所示分别是哪三种河流堆积地貌?
探究导引
答案 图A:洪积—冲积平原;图B:河漫滩平原;图C:三角洲。
2.图A所示冲积扇从顶端到边缘,沉积物颗粒大小如何变化?为什么?
地势低平,河网稠密,三角洲以河道分汊处为顶点向海洋形成扇形或三角形
跟踪训练
洪积扇与三角洲是河流作用形成的重要地貌形态。读图回答5~6题。5.对洪积扇、三角洲分布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洪积扇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②三角洲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③洪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附近④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入湖口附近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形成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外力作用主要是A.流水溯源侵蚀 B.流水侧蚀C.流水下切侵蚀 D.冰川侵蚀
解析 流水溯源侵蚀主要在河流的源头和发育初期,会使河流不断加深和延长。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并非河流源头,该河段外力作用以流水下切侵蚀为主,使河谷不断加深,并形成“V”形谷。
1
2
4
5
3
√
6
古往今来,“桂林山水甲天下”不知唤起了多少人对桂林山水的向往。读图,回答3~5题。3.图中属于地表喀斯特地貌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从顶端到边缘沉积物颗粒由粗到细。从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降低,流速变慢,流水搬运能力下降,导致泥沙堆积。颗粒大、密度大的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后沉积,沉积物颗粒由粗到细,具有明显的分选性。
核心归纳
河流堆积地貌
类型
分布
示意图
形成过程
地貌特点
洪积—冲积平原
山前
水流流出山口时,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堆积形成冲(洪)积扇。多个冲 (洪)积扇彼此连接形成洪积—冲积平原
√
探究点三 河流堆积地貌
材料 河流的堆积地貌包括三种常见的类型: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其形成机制和地貌特点各不相同,下面是三种堆积地貌图。1.A、B、C三幅图所示分别是哪三种河流堆积地貌?
探究导引
答案 图A:洪积—冲积平原;图B:河漫滩平原;图C:三角洲。
2.图A所示冲积扇从顶端到边缘,沉积物颗粒大小如何变化?为什么?
地势低平,河网稠密,三角洲以河道分汊处为顶点向海洋形成扇形或三角形
跟踪训练
洪积扇与三角洲是河流作用形成的重要地貌形态。读图回答5~6题。5.对洪积扇、三角洲分布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洪积扇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②三角洲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③洪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附近④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入湖口附近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表 乳 锥状堆积体
CaCO3 后不断沉积在洞顶,
喀斯 由碳酸盐淀积形成的不 不断向下延伸形成石钟乳。
石
特地 断从地面向上长高的类 滴落到洞底的岩溶水,不断
笋
貌
似竹笋的堆积体
沉积,向上伸展形成石笋。
石 石笋和石钟乳连接在一 石钟乳和石笋不断生长连柱Biblioteka 起,形成石柱在一起,形成石柱
【对点跟踪训练】 读图,回答 1~2 题。
答案:1.√ 2.× 3.× 4.× 5.√
二、选择题 6.“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描述的地貌是( ) A.喀斯特地貌 B.河流流水地貌 C.风沙地貌 D.海岸地貌
答案:A
7.雅丹地貌形成的动力是( )
A.流水
B.风力
C.海浪
D.冰川
答案:B
8.下列地貌中,通常在河流入海口处形成的是( )
A.V 形谷
林可演变为孤峰,以至残丘。
4.地下喀斯特地貌 以___溶__洞____为主,常常成层分布,溶洞顶部常见向下发育的 __石__钟__乳___、___石__幔____或石帘;底部常见向上发育的___石__笋____。 石钟乳和石笋连接起来就形成___石__柱____。
二、河流地貌 1.河流上游的地貌——V 形河谷 (1)河谷岸壁较陡,谷底狭窄。 (2)河床底部起伏不平,常见巨大石块和卵石。 2.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 (1)河流中下游多发育___冲__积____平原。 (2)河谷呈宽而浅的槽形。
3.地势平缓地区——河曲 在地势平缓地区,呈“S”形弯曲的河道称为河曲。洪水泛滥时, 河水冲断河曲的颈部,使弯曲部分与河道分离,形成__牛__轭__湖__。 4.河流河口段——三角洲 河流入海或入湖处多形成三角洲
三角洲的形状鸟 扇嘴 形— 状——黄—长 河三 江角三洲角洲 鸟趾状——密西西比河三角洲
3.地表喀斯特地貌 (1)溶沟:呈长条状或网格状,地面高低不平,崎岖难行。 (2) 洼 地 : 溶 沟 进 一 步 发 展 可 形 成 洼 地 ( 坝 子 ) , 是 当 地 重 要 的 __农__耕__区___。 (3)峰丛、峰林、孤峰、残丘 洼地边缘残留的岩体,常常呈锥状耸立,构成峰丛、峰林。峰
(1)材料中描述的是________地貌,该地貌有哪些具体类型? (2)该地貌的形成条件是什么? (3)该地貌类型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些地区?
提示:(1)喀斯特地表喀斯特地貌:溶沟、峰丛、峰林、孤峰、 残丘、洼地等。地下喀斯特地貌:溶洞、地下河及溶洞内的石 钟乳、石幔、石帘、石笋、石柱等。 (2)可溶性岩石;气候温暖湿润,降水充沛。 (3)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区。
第四章 地 貌
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
第四章 地 貌
一、喀斯特地貌 1.形成:__可__溶__性___岩石(如石灰岩),在适当条件下,岩石的 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__重___新__沉__淀___,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 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统称为喀斯特地貌。 2.分布地区:主要分布在___广__西____、贵州、___云__南____等地。
三、风沙地貌 1.定义:在干旱地区,以风力为主形成的各种地貌统称风沙地 貌。我国风沙地貌主要分布在__西__北__地__区____。 2.风沙地貌类型 (1)风蚀地貌:__风__蚀__柱___、风蚀蘑菇、___雅__丹____等地貌。 (2)风积地貌 新月形沙丘固 流定 动沙 沙丘 丘 3.在多沙的河谷地带、植被稀少的沙质湖岸和海岸,也能看到 ___风__沙____地貌。
B.瀑布
C.三角洲
D.冲积扇
答案:C
9.下列地貌中,分布在湿润地区的是( )
A.溶洞
B.沙丘
C.雅丹地貌
D.沙垄
答案:A
10.新月形沙丘一般( )
A.迎风坡较陡
B.背风坡较陡
C.阳坡较陡
D.阴坡较陡
答案:B
喀斯特地貌 【情景导入诱思】 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 桂林山水是对桂林旅游资源的统称,“山青、水秀、洞奇、 石美”是桂林风景的“四绝”。下面是桂林山水组照。
3.喀斯特地貌的类型
定义
形成
溶沟 水溶蚀岩石而形成的沟槽 溶沟是地表水沿岩石
地
洼地 水溶蚀岩石而形成的洼地 裂隙流过,对岩石溶
表
多个喀斯特山峰有明显的基 蚀和侵蚀而成的;溶
喀 峰丛
部相连
蚀和侵蚀面积大的形
斯
成片分布的呈浑圆状的石灰 成洼地;没有被溶蚀
特 峰林
岩山峰
和侵蚀的岩石形成峰
地
孤峰 单个孤立的石灰岩山峰 丛,进一步溶蚀形成
1.影响图中地貌发育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作用 B.冰川作用 C.流水作用 D.海水作用
貌
残丘
单个孤立的石丘
峰林→孤峰→残丘
定义
形成
地表
地下水沿可溶性岩石的裂隙溶蚀扩张而 地下水
溶洞
喀斯
形成的地下洞穴
沿岩石
特地 地下 地下水沿可溶性岩石的裂隙溶蚀形成的 裂隙溶
貌 河 地下河道
蚀而成
定义
形成
石 悬挂在石灰岩洞穴顶部 含有 Ca(HCO3)2 的水沿溶 钟 由碳酸盐淀积形成的倒 洞顶部细小裂隙渗出变成
四、海岸地貌 1.定义:海岸在海浪等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地貌。 2.分类 (1)海岸侵蚀地貌:__海__蚀__崖___、海蚀平台、海蚀穴、海蚀拱桥、 __海__蚀__柱___等。 (2)海岸堆积地貌:海滩、沙坝等。海滩按照沉积物颗粒大小可 分为砾滩、沙滩、泥滩。
一、判断题 1.地表喀斯特地貌演化顺序一般是峰丛→峰林→孤峰→残丘。 () 2.溶洞的顶部常发育石钟乳、石幔、石帘和石笋。( ) 3.从河流的上游到下游,河谷形状都是由深而陡的 V 形河谷 变为宽而浅的槽形谷。( ) 4.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有风蚀柱、风蚀蘑菇、雅丹和沙丘 等地貌。( ) 5.海岸堆积地貌主要有海滩、沙坝等。( )
【核心考点突破】 1.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原理 喀斯特地貌主要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石灰岩的溶蚀和 沉积过程。其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溶蚀作用: CO2+H2O+CaCO3===Ca(HCO3)2 沉积作用: Ca(HCO3)2===CaCO3↓+H2O+CO2↑
2.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条件 (1)岩石:可溶性岩石厚度大,岩性纯,裂隙比较发育,透水性 强。 (2)气候:气候温暖湿润,降水充沛。 (3)水文:地表水和地下水丰富,流动性好,水的溶蚀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