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物理中考试卷分析
中考物理试题分析.docx

2017年成都中考物理试题分析一、试卷的基本结构:A卷(90分)1、单项选择题:14×2分=28分;2、填空题:8×2×2=32分;3、作图与计算4+2×6=16分4、探究与解答题:6+8=14分)B卷(20分)1、不定项选择题:5×2=10分;(三个单选;两个2选1)2、综合题:4+6=10分,一个电学填空,一个力学计算。
A卷侧重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主要考查对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适当考查体验性要求的达成情况和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B卷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二、试题的基本特点1.尊重教材,深度挖掘教材资源。
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①参照教材文字表述。
A卷第1题B选项“在鞋底做上凹凸不平的花纹”;B卷第1题A选项“生物能、地热能、海洋能、太阳能都是新能源”,D选项“节能问题的核心是提高能量利用中的转化效率”。
②引用教材图例。
A卷第15题“近视眼的成像示意图”;A卷第23题“人对箱的拉力”。
③拓展教材探究实验。
A卷第3题“比较尺子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A卷第7题“让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动起来”;A卷第21题“用自己的语言总结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性和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
④改编教材课后练习。
A卷第17题“用伏安法测量电阻”;A卷第21题“控制电磁铁磁性有无”;A卷第23题“画出反射光线”。
⑤选用教材阅读材料。
A卷第4题B选项源自八上64页“奇妙的光纤”;B卷第1题C选项源自九下59页“人类利用能源的历程”。
2.试卷A卷、B卷分工明确本套试卷在题目的设置上,A卷坚持以稳为主,考查学科基本素养,B卷力求稳中有变、稳中有新、变不离本、新在立意;在题目编排顺序、难易梯次及表述方式上,充分考虑学生的答题心理和习惯,力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最大程度展示其真实的学业水平。
3.注重情景创设和素材选取,融入“STS”教学思想①选择学生生活中的情景。
30、2017中考河北物理试卷及分析

2017年河北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物理学科(满分80分,考试时间6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最后结果填在题后括号内.1.(2017河北省,题号11,分值2)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其中合理的是()A.水结成冰,是因为水分子停止了运动B.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来,是由于分子的体积变大C.加入糖的水变甜,是由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1L大豆与1L小米混合后体积小于2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隙【答案】C【解析】A.分子总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水结成冰,分子仍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故A错误;B.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鼓起来,是由于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B错误;C.糖的水变甜,这是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故C正确;D.分子很小用肉眼看不到,1L芝麻与1L大米混合,总体积小于2L,是由于芝麻、大米之间有间隙,而不是分子之间有间隔,故D错误。
【知识点】热和能2.(2017河北省,题号12,分值2)下列四种物质的符合图所示关系的是()A.石墨B.干冰C.沥青D.陶瓷【答案】A【解析】A.石墨既是导体,也是单质,故A正确;B.干冰是晶体,但不是单质,故B错误;C.沥青是非晶体,故C错误;D.陶瓷是绝缘体,故D错误。
【知识点】导体绝缘体3.(2017河北省,题号15,分值2)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乒乓球台高约为760cmB.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50gC.成年人正常行走1.2米用时约1sD.近几年石家庄冬季平均气温约10℃【答案】C【解析】A.乒乓球台的高度约为80cm,故A不符合实际情况;B.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大约5g,故B不符合实际情况;C.成年人正常行走速度1.2m/s,即1.2米用时约1s,故C符合实际情况;D.石家庄冬季平均气温低于0℃,故D不符合实际。
【知识点】机械运动质量和密度物态变化4.(2017河北省,题号16,分值2)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是四幅实验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实验说明同名磁极相互吸引,异名磁极相互排斥B.乙实验说明闭合电路中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C.丙实验说明利用磁场可以产生电流D.丁实验说明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答案】B【解析】A.甲实验说明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故A错误;B.乙图实验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故B正确;C.丙实验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故C错误;D.丁实验是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是电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故D错误。
2017年中考物理试题分析

2017的物理试题分析2017的物理试题依然延续了近几年物理试题的风格,稳中有变,难度稍微下调,能够很好的考查学生的物理知识和物理能力,以及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试题的结构没有任何变化,单选题、多选题、实验探究题和计算题。
选择、填空试题变化很小,物理学史的考查依然没有出现,估测、声学和电磁波、热学、磁学、光的反射、运动和力、电能等作为基础试题的考点,考查形式也基本没有什么变化;透镜成像规律、滑轮组机械效率计算、电路的动态定性分析也在意料之中。
滑轮组机械效率的题目的情景很新,滑轮组出现了全新的绕法,分析的方法相同,分析的难度增加,能力的考查非常突出,可能会成为大多学生的一个失分点。
填空题中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的试题与2016填空题24题的全反射相比,难度要略低一些。
实验探究题题型也基本没有变化,32题仍为设计实验,而且来源于课本,平时练习过程中都有涉及,难度略小。
实验探究题33题考查内容变化很大,由近几年大家习惯的“密度测量”转换为“摩擦力有关因素”的考查,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之外,但考查的知识点大多属于学生应该熟练掌握的范畴。
“拓展”环节非常巧妙的考查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将常以计算形式出现的斜面知识放在了这里,全新的情境中,考查形式的改变,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非常高,题目的难度有所增加;34题的电学综合实验考查知识点中规中矩,变化不多。
“评估”环节中,看似轻松的两个问题,对学生的实验能力考查更加深入,如果对实验的理解不是非常透彻,正确解答很不容易。
其实是对学生今后的实验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计算题仍然是力学和电学的综合计算,与了近几年物理计算的试题特点一样,37题第1、2问和38题第1问难度都相对较小,都在最后一问提升难度,增加了试卷的区分度。
在最后一问,要进行分类讨论,首先要判定是容器装满还是物体完全浸没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最大,然后才能进行准确的计算,但计算难度不大。
2017中考物理试卷分析新

平桌面上,已知报纸的上表面积为 0.25m2,则大气对报纸上表面 的压力为 2.5×104 N;在木尺右端快速施加竖直向下的力 F, 1.25 ×104 N(假设报纸对木
要将报纸掀开,则力 F 至少为
尺的压力全部作用在木尺的最左端,大气压取 1.0×105pa,报纸 和薄木尺的重力忽略不计) 。
出题目的是把学生难道为第一目标,忘记初中物理教学的初衷。
137 25 97 69 651 38.64 36.88 39.73 40.38 37.77 44 8 26 14 179 32.12 32 26.8 20.29 27.5 15 3 9 8 54 10.95 12 9.28 11.59 8.29 42.66 42.59 39.59 39.22 38.01 赤龙 学校 14 33.89 2 14.29 0 0 23.45 朱顶 初中 108 28.82 15 13.89 3 2.78 23.04 武桥 初中
全反射 混联电路 电表改装 电场、磁场强度 …………………
牛顿三个运动定律
各种抛体运动 胡克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及计算 分子动理论
阅卷反馈
2、出试卷像在翻炒剩饭
23. (10 分) 现要组装一个由热敏电阻控制的 21 、 实际测量中所使用的电流表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改装而成的。 报警系统,当要求热敏电阻的温度达到或超过 60° C 图 a 中 G 是满偏电流(即小量程电流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时,系统报警。提供的器材有:热敏电阻,报警器(内 Ig=3mA 的电流表,其内阻 Rg=10 Ω (最 ,要把它改装为一个量程为 3A 阻很小, 流过的电流超过 Ic 时就会报警) , 电阻箱 大阻值为 999.9Ω) ,直流电源(输出电压为 U,内阻 的电流表(如图 b) ,问: 不计) ,滑动变阻器 R1(最大阻值为 1000Ω) ,滑动 (1)当通过小量程电流表的电流为满偏电流时,它两端的电压为 变阻器 R2 (最大阻值为 2000Ω) , 单刀双掷开关一个, 导线若干。 多少; 在室温下对系统进行调节,已知 U 约为 18V,Ic 约为 (2)需要给它并联一个多大的电阻 R0; (计算结果小数点保留两 10mA;流过报警器的电流超过 20mA 时,报警器可能损 们数字) 坏;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在 60° C时 阻值为 650.0Ω . (3)设改装后的电流表的电阻为 R,比较 R 与 R0 的大小关系, (1)在答题卡上完成待调节的报警系统原理电路图的 并简单地说明理由。 连线。 (2)在电路中应选用滑动变阻器________(填“R1”或“R2” ) 。 (3)按照下列步骤调节此报警系统: ①电路接通前,需将电阻箱调到一定的阻值,根据实验要求,这一阻值为______Ω;滑 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______(填“a”或“b”)端附近,不能置于另一端的原因是______。 ②将开关向______(填“c”或“d”)端闭合,缓慢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至______。 (4)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将开关向另一端闭合,报警系统即可正常使用。
2017年安徽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2017年安徽中考物理试卷分析(一)合肥市五十中东校孙雷2017年中考物理继续延续了近年来安徽省中考物理试题的风格。
内容考查比较全面、深刻,对一些重点物理知识的考查也极其相似,体现了“以稳为主,稳中求变”的命题思路,符合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检测功能的基本要求。
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要求较高,特别是运用所学物理知识、物理方法和思想,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的难易梯度明显,难度较大。
具体来说,2017年中考物理试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注重基本知识与技能的考查,突出核心科学素养的培养。
对物理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是一个人最核心的科学素养的体现,同时也是中考考查的重中之重。
例如:第3、4、14题。
“物态变化”在生活中非常常见,此题从分子动理论的角度能够帮助我们从微观上对物质宏观变化来深入的了解;第4小题引导学生学会用电子的得失来认识具体物体的带电本质;用场的观点去认识和看待世界,是高中物理学习的一个观点。
2、注重联系实际,突出物理知识的实用性例如:第1题以音调为载体来考乐音的特性,第11题以生活中浴室镜面模糊后又变得清晰等为背景考查物态变化现象。
这种贴近学生生活的试题,符合学生认知特点,能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养成好的思维习惯。
3、注重对历年考题改编,体现核心知识点反复考如第12题,在2015年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到图像是研究各种物理规律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第13题,在2016年第13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不再同一直线的共点力平衡的一般处理方法,也是为高中学习奠定基础。
第18题,是在2015年第19题的基础上,进行些许改变,学生上手应该很容易。
第17题,是在2014年第16题的基础上改变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位置,再次考查动态电路的相关知识,难度也略有增加。
再比如,今年的压轴题第23题,是在2013年的第20题和2014年的第21题的基础上改编而成,而通过第(3)小问,可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电流表是有内阻的和电流表量程的认识,并且暗含看待问题可从局部和整体两个方面看待问题,而更本质的是对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的具体应用。
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中考物理试卷分析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酒泉市2017年中考物理试卷分析一、试卷的基本情况1.试题数量:试卷共有五大题,共21小题。
2.试卷结构:3.试题难度:主要由常规题组成,大部分题目比较简单,学了就应该会做,部分题目命题比较灵活,全卷也有难、繁的题目。
易、中、难的比例为7:2:1。
二、试题的基本特点1.试题难易适当,区分度不好试题要有较高的区分度才能实现选拔功能,今年中考物理试题的基础题、中档题、难题的比例为7:2:1,没有拉开不同水平学生的档次,从阅卷的情况分析使得各分数段的学生人数分布合理,区分度不好,不利于实现中考的选拔功能。
2.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试题没有偏题、怪题和模棱两可的试题。
但同样也较为繁琐计算题。
本次试题大部分为基础题,以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
3.考查的知识全面试卷中考查的知识面宽,覆盖面大,减小了考查的偶然性和片面性。
试题重视来自学生的生活体验。
穿插刻度尺读数,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及电压表的使用,天平调节,生活中的杠杆使用等实验技能考查,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生活的联系。
多道试题的设计是从日常生活、科学技术和学生实验探究中设置情景,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4.突出了物理学科的特点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今年的实验题进一步突出了对物理能力和方法的考查,通过对仪器的调节、实验现象的分析等过程,考查学生对实验的基本操作能力。
5.试题融入探究性和开放性,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试题充分体现了探究性和开放性,题目的答案极具开放性,如第18题探究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考查图像分析提取解题信息,分析滑动变阻器的选取。
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好物理的积极性。
6.综合题,计算难度较大试卷中的计算题量为两道,计算难度较大,多考查的是基本公式和基本规律的简单应用。
计算繁杂。
注重物理知识的应用,如第21题考查了全自动米糊机工作原理,结合工作过程中电热管和电动机交替工作P-t图象,通过公式W=Pt计算电能,联系比热容的计算对加热效率相关内容的考查。
2017安徽物理中考试卷分析

2017年安徽物理中考试卷分析杨庆山2017年中考物理试卷整体比较平和,没有偏繁难等怪题,学生上手容易,答题顺畅;试卷也没有出现一些具有区域性的新鲜事物,例如VR、二维码、共享单车等,这体现了试卷对于城市和农村孩子同等考查的公平性。
试卷继续延续了近年来安徽省中考物理试题的风格,对初中物理主干知识考查全面,考查知识紧扣考纲同时又兼顾物理教学大纲,考题符合“以稳为主、稳中求变”的命题思路,整体难度与去年持平,虽然有部分题目不好作答,但不影响得分。
细致分析,2017年物理中考试卷有如下几方面的特征:一,侧重对力、电知识的考查,符合中学物理的特征,符合对中学生认知水平考查试卷力学占32分、电磁学占36分、热学占9分、光学占8分、声学占2分、综合运用占3分,力和电几乎占试卷总分百分之八十。
力学是整个物理学的基础,物理现象一些深层次理论大都从力学或者数理结合入手,这体现了物理学的本源,在初中阶段由于孩子的认知水平有限,对宏观的天体物理或者微观的原子物理学学习不够成熟,电学(主要恒定电流)一些基本规律、一些基本公式考查初中生可以接受,并且这部分知识熟练掌握对高中物理学习很有必要。
二,试卷侧重对物理基本知识和实验基本技能的考查,这体现了中考是学生毕业考试的功能试题1、2、3、6、11五小题是考查学生对物理基本概念考查,概念清楚得分较容易;试题4、7、9、10、12、五小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学基本公式和基本规律考查,对于基础扎实孩子较好得分;18、19(1)(2)两道实验题重点考查学生对物理仪器的使用、物理规律探究过程,这些都是基础,对物理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初中生智育的一部分。
三,试卷注重对孩子物理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考查,这体现了中考是选拔性考试的功能当你把老师讲解的所有条条框框忘掉但仍然会做题,这就是学习能力。
有人说数学是自然学科的基础,物理是自然学科的方法论,物理是悟出来的道理,能从基本知识中总结归类,将物理知识归结为方法最终把物理书由厚变“薄”,具备这些能力的学生在物理后续学习中才有意义。
2017年陕西省物理中考试题分析

2017年陕西省物理中考试题分析-----虢军旗2017年7月2日2017 年中考已经落下帷幕,物理试卷分值依然是70 分,整体难度相较于2016 年略有下降,试卷题型无明显变化,但在分值分配以及考察侧重点上略有变化.弱化了传统难点的考察,增强了学生对基本物理现象、对与生活相关的物理学背景的理解,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广泛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学科素养.试卷的学科特点尤为突出,非常注重物理与学技术,生活现象的联系以及物理在生活生产方面的应用.今年的中考题涉及的考点非常全面,几乎涉及到初中物理所有重要知识点,对细节知识的考察比去年更进一步.而现象背后的本质则是对学生物理综合学科素养中背景分析、阅读理解与应用的加强考察.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不能有知识上的盲点,还要将物理基础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学会分析生活现象的物理本质.无论是在第一遍学习过程中还是在考前复习过程中,都要注重知识点和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联系性.今年中考物理试题采用以往的方式,满分70分,选择题(1—8题)16分,填空与作图(24—29题)19分,实验与探究(30—32题)19分,综合题(33—34题)16分。
试题侧重于基本能力的考查,没有超标超纲现象,字母,符号使用规范;作图,文字表述准确,印刷无误。
试题取材和情景创设较为鲜活,语言简洁,阅读量适中。
命题取材,设问能注重从生活和生产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年龄特点,能使学生从各种角度分析问题,并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具有较好的区分度。
试题与《2017年陕西省中考说明》中物理预设的难度相符(0.65左右),容易题较易题较难题难题比例4:3:2:1,试题有新意,不偏不怪,符合中学生的认知层次,即考出了学生的信心,也考出了学生的不足之处,对以后的初中教学起到了较好的导向。
试题充分地考查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能力;注重对学生的物理思想方法、创新意识与综合实践能力的考查,试题难度适中,开放性强,重视探究学习过程的考查,设问细致巧妙,具有很好的效度和区分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13题:每空1分,共计13分,平均分11.41。
所涉及内容,总体来讲试题紧扣考纲,既全面考查了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考查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与实际生活联系,趋向于实际应用的考查,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具体分析如下:11题:此题考查惯性、牛顿第一定律、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简单机械中的杠杆,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但总体难度不大,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
12题:此题考查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学生根据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读取沸点,根据沸点和气压的关系,判断当前大气压是小于标准大气压的,并能根据吸收热量的公式进行运算水吸收的热量。
13题:此题属于综合题目,设计的知识点包括控制噪声的三个途径,简单的速度公式的运用;电磁波,半导体二极管;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整个题目7空7分,分值较大,需要学生仔细审题,细心处理。
1、学生答题得分点:惯性和匀速直线运动,绝大多数学生掌握的较好,基本都能得2分;沸点和气压大多数学生都可得分,噪声、速度、电磁波、半导体基本没失分,可见教师在双基的巩固上扎实到位,学生掌握较好。
2、学生答题失分点:。
省力杠杆,部分学生区分不清楚,做题更改痕迹中在省力和费力中徘徊,这也体现出学生对此知识点理解不透彻,不能区分省力和费力杠杆,没有将生活中的经验和物理知识很好的衔接;平时我们在描述气压的时候用低于,此次试卷中用了小于,学生有的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在热量的计算空中,大多数学生可以计算出来,但是科学计数法运用的不好;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中读题不仔细,用语不严谨,部分学生不能区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造成失分。
其次,书写时大量错别字,物理名词用于不准确,答案在填写时,不能一一对应,数字在填写时单位不准确等,造成失分。
14-17填空题:分值12分,平均分8.09分,考查覆盖了力学中的摩擦力,功和功率,浮力,液体压强,与电学的功率,家庭电路的连接方法,以及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应用的综合习题。
与教学大纲和考核说明的要求相符,无超纲现象,难易程度适中,无偏题、怪题,集中考查了同学们理解分析能力、计算能力、数据处理能力。
1、学生答题得分点是:例如:第14题第1、2空,第15题的3个空,第17题第1、2空,绝大多数学生掌握的较好,基本都能得7分。
这几个空得分较多的原因是同学们对力学的摩擦力,功的要素,家庭电路的连接及电能表的读数及总功率的计算掌握较好。
这说明各学校的物理教师比较重视力学电学的双基知识教学,对学生的指导基本到位。
2、学生答题失分点是:例如:失分较多的第14题的第3空功率为10w,许多学生审题不清,对于功和功率的概念理解不到位,计算时数据乱代。
这个问题说明各学校的物理教师对于功和功率的概念讲解不到位;失分最多的第16题的2个空,大部分同学公式都会但因审题不清,太粗心,把海水的密度当成水的密度来计算,导致数据算错。
失分较多的第17题的第3个空,大部分同学对于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应用的同一性,同段性掌握太差,计算时数据乱代。
这说明各学校的物理教师对于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应用的同一性,同段性讲解不到位。
18题:考查作图题,考查力的示意图、已知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和凸透镜的特殊光路。
分值6分,平均分5.38分,与课标考纲要求一致。
1、学生答题得分点:第1幅图,画重力的示意图,绝大多数学生掌握的较好,都能画出来,得2分。
这说明力的示意图作为中考必考的作图内容,各学校的物理教师在带领学生复习时引起了足够的重视。
第2幅图连接简单电路,题目比较简单得2分的同学也比较多。
第3幅图画出凸透镜的两条特殊光线的折射光线,这道题近一半多的同学能准确画出。
2、学生答题失分点:第1幅图:①重力的符号写错。
②没有标出重力的大小20N。
③画出了其他多余的力。
第2幅图:①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时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连反了。
②识别电路图的能力差,实物连接错误。
第3幅图:①平轴过焦这条线错的最多。
②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画的不规范。
③光线用虚线。
④漏画(两条光线只画了一条)。
由此可以看出部分学生基本的概念记得不熟,在做题时没有认真读题,考试态度不端正(作图不用刻度尺,随意乱画、涂改)19题:本题考查了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
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现象,归纳总结规律。
考察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
分值7分,平均分5.35分,与课标考纲要求基本一致。
学生答题得分点:(需要写出具体的得分知识点及得分原因)例如19题第1小题,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基本都能得3分。
这说明各学校的物理教师比较重视实验教学,学生在动手实验中得到了普遍的实验规律。
学生答题失分点:(需要写出具体的失分知识点及失分原因)例如:19题第2小题,根据实验数据的得出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根据实验现象的得出结论:光路具有可逆性。
主要表现在物理知识与物理现象混淆不清,不关注实验过程,不明确实验过程中各操作步骤的目的和实验方法的应用,不注意观察实验现象,不会正确分析实验数据,答不出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
表述时概念不清,语言组织无层次;对实验中一些步骤的目的说不清楚或答不到关键点上,实验题得出的结论不合逻辑,思维较乱。
例如:结论是“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写的是“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入射角“表述的是“入射光线”。
表述缺乏主语:“光路是可逆的”只写“可逆”二字,显然表述语义有问题的失误较常见。
20题:考查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题,主要考查学生实验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实验方法、综合运用能力。
分值5分,平均分4.31分,难易程度恰当。
1、学生答题得分点:20题第1、3、4小题,对实验的重要操作、原理、根据结论选择图、实验方法,绝大多数学生掌握的较好,都能得分。
这说明各学校的物理教师比较重视实验教学,对整个实验的教学到位,学生成绩显著。
2、学生答题失分点:20题第2小题,学生填写答案是写成:压力,缺少越大字眼的,属于不认真读题,读不全题目,物理语言表达不准确。
写成重力或质量,属于学生对实验基本知识点都不熟悉,掌握不扎实。
21题:考查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牛奶的密度实验题,集中考查了同学们设计实验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数据处理能力。
分值8分,平均分5.5分,与课标考纲要求基本一致。
1、学生答题得分点:(需要写出具体的得分知识点及得分原因)21题第1小题,对实验步骤进行排序,绝大多数学生掌握的较好,基本都能得2分。
这说明各学校的物理教师比较重视实验教学,对学生实验步骤的指导基本到位。
2、学生答题失分点:(需要写出具体的失分知识点及失分原因)21题第2小题,烧杯中牛奶的质量错误的记成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没有减去空烧杯的质量。
牛奶密度的计算一部分同学因为牛奶质量读错,因此密度必然算错;另一部分同学能够计算出密度值,但不注意物理单位将g/cm3 写成㎏/m3。
21题第3小题,用此方法测出的密度值与真实值相比偏大很多同学并不理解。
22题:考查电路连接时的注意事项、电路故障排查及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的实验题,集中考查了同学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数据分析处理能力。
分值9分,平均分7.03分,与课标考纲要求基本一致。
1、学生答题得分点:(需要写出具体的得分知识点及得分原因)22题第1小题,对实验步骤操作的考查,基本都能得3分。
第3小题第1个空,考查对电流表的读数,基本都能拿2分。
这说明各学校的物理教师比较重视实验教学,对学生实验读数时要看清量程分度值的要求基本到位,学生对实验操作及电表的读数问题不大。
2、学生答题失分点:(需要写出具体的失分知识点及失分原因)22题第2小题,“闭合开关,电流示数几乎为零,电压表示数接近于电源电压”,本小题考查学生对电路故障的排查。
近一半学生由于掌握不扎实导致失分。
第3小题,第2个空,学生没有对实验数据好好分析,有众多学生没有分析出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的关系,缺乏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弱。
23题:分值4分,平均分2.30分,难易程度与课标考纲要求基本一致。
主要考查有关重力、固体压强、功的计算、对二力平衡知识的应用以及学生做题的习惯和计算能力。
1、学生答题得分点:(需要写出具体的得分知识点及得分原因)23题第1小题,对重力的计算绝大多数学生掌握的较好,都能得分。
2、学生答题失分点:(需要写出具体的失分知识点及失分原因)23题第1小题的第二步和第2小题,①学生缺少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只知道代入公式,求解,缺少必要的文字说明,对二力平衡条件应用不到位。
②单位不统一就进行计算,或者是公式混淆、乱用、单位忘写、写错。
③学生计算能力太差,指数不会计算、除法计算不过关、科学计数用错的学生较多。
④考生做题习惯差,书写不规范,不整齐,写错修改不按要求修改。
24题:考查考查欧姆定律、电功率内容。
电学计算题一向是中考物理中的常客,分值6分,平均分4.59分。
考查难度不大,是基本公式和基本规律的简单应用。
1、学生答题得分点:大部分学生对欧姆定律及电功率的公式记忆较好,这说明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比较注重对公式的记忆。
2、学生答题失分点:①部分学生对电路串、并联关系判断不清,基础公式不熟悉,公式之间的关系要没有理清,不能熟练掌握计算技巧。
②解题格式不规范,与数学解题格式混淆。
计算功率时写成P=UI=6×0.5=3(W),物理量后面没有带单位,只在计算结果时带了单位。
③计算能力太弱,公式、数据、单位带入完全正确,但最后的计算结果出错。
3、存在的问题:(1)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对学生的基本物理概念掌握和基本的能力训练上不是很重视,练得比较少,方法、规律指导的不到位。
1、没有把能够预见的问题,渗透在实验过程中,应放手让学生评价实验过程,真正理解实验、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及注意事项不够重视。
2、教学过程中缺乏解题格式的规范训练。
3、教师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不够。
试卷中存在的问题说明各学校的物理教师忽视了对学生概念的检查,双基还是没有上扎实,对于力学和电学的基础概念讲解不到位,对于学生审题不清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提醒学生画关键词,多读几遍题。
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杠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讲解不够透彻,对学生书写物理专有名词要求不够严谨,在平时教学中要及时纠正错别字。
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的要求不严,平时计算题解题格式要求少,板书的少。
导致学生不能规范答题。
计算能力训练不够,公式的记忆督促不到位。
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部分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实验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在片面追求中考升学率思想影响下,只重视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科学素质及物理实验教学中的科学方法的训练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