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的我们不再年轻_成长故事
致青春

致青春—莫让青春染暮气似乎在一夜之间,80后一代集体变“老”了。
先是怀旧。
他们唱着“老男孩”,感叹消逝在记忆里穿着海魂衫皮凉鞋的夏天,怀念看过的连环画,还有那些年一起追过的女孩。
再是叹老。
一群在父母看来还是小孩的80后,在比自己更小的小孩面前大叹“老了”“心好累,感觉不会再爱了”为何本该朝气蓬勃的年轻一代变得暮气沉沉。
有许多的年轻人,在刚刚步入社会参加工作的初期,大多怀着极大的抱负,以满腔的热情想展一番拳脚。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往往会被社会的洪流磨得棱角全无,最终随波逐流,甘愿平庸。
任何人在成功的道路上是不会一帆风顺的,难免要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
在困难面前,庸人找理由,勇士找办法,年轻人要始终保持着昂扬向上的积极心态,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来。
工作要敢于拼搏。
有的年轻人因刚参加工作不适应环境,在工作中缩手缩脚,仅限于完成任务,不敢有所创新;有的认为只要搞好关系,当老好人,工作好坏无所谓。
实践证明,有这些想法的人很难真正有所作为。
年轻人只有发扬勇于吃苦、敢于拼搏的精神,扬己之长补己之短,“拼”字当头,迎难而上,敢于超越自己,才能开创出一片新天地。
学习要善于钻研。
年轻人初入社会,对工作比较生疏属正常情况,但绝不能以此甘当外行做观众。
要有一股“钻劲”,下功夫学习,挤时间学习,把书本中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工作中的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以“钻劲”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不断地“充电”,为下一次的拼搏积蓄更加充足的能量。
为人要忠厚老实。
有的年轻人认为只有处事圆滑,八面玲珑,才能在社会上吃得开。
但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实践证明这是长久不了的,也是行不通的。
周恩来总理曾有一句名言:“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
许多用人单位,都把为人忠厚诚实作为提拔使用的一个重要依据。
诚实守信是一个人应具备的首要优良品质,年轻人只有以诚信为本,真诚待人待事,不斤斤计较蝇头小利,才能取得领导和同事的信任,在事业上有所发展。
80后人到中年的感悟

80后人到中年的感悟80 后的我们,曾经是一群怀揣着梦想,奔跑在青春道路上的少年。
如今,却已步入中年,开始在岁月的长河中品味人生的百般滋味。
想起小时候,没有智能手机,没有平板电脑,我们玩的是跳皮筋、弹玻璃球、打弹弓。
那时候,快乐很简单,一颗糖、一本漫画书就能让我们开心一整天。
还记得上小学时,每天背着沉甸甸的书包,里面装满了课本和作业本。
那时候最大的梦想就是放学后能和小伙伴们多玩一会儿,而不是被父母催促着回家写作业。
记得有一次,为了能多看一会儿动画片,我偷偷把电视声音调小,结果还是被妈妈发现了,狠狠批评了一顿。
当时觉得特别委屈,心里想着:“我就看一会儿怎么了嘛。
”中学时代,学业压力逐渐增大。
每天都有做不完的试卷,背不完的知识点。
那时候,我们开始有了自己的小心思,暗恋某个成绩好的同学,或者因为和朋友闹矛盾而暗自伤心。
记得有一次考试没考好,心情特别低落,觉得自己的努力都白费了。
回到家,爸爸没有责备我,而是耐心地和我一起分析错题,鼓励我下次加油。
那一刻,我心里暖暖的,也明白了家人的支持是多么重要。
高中的日子更是紧张忙碌,为了考上理想的大学,每天都在拼命学习。
早上天不亮就起床背单词,晚上还要在台灯下做习题。
那时候,我们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又夹杂着一丝迷茫。
记得有一次,因为压力太大,我在教室里偷偷哭了起来,同桌递给我一张纸巾,拍拍我的肩膀说:“别给自己太大压力,我们一起努力。
”如今,80 后的我们已经人到中年。
曾经的梦想或许没有完全实现,但我们在生活的磨砺中学会了坚强和担当。
我们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冲动和任性,而是多了一份沉稳和成熟。
面对工作的压力,我们努力拼搏,不敢有丝毫懈怠。
为了家庭,我们默默付出,努力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给父母一个安心的晚年。
人到中年,身体也开始出现各种小毛病。
以前熬夜看小说、玩游戏,第二天照样生龙活虎。
现在稍微晚睡一点,第二天就无精打采。
看着镜子里逐渐增多的白发和皱纹,心里难免会有些感慨。
致80后不再年轻的我们

曾经的年少轻狂,早已荡然无存。
曾经的花样年华,早已悄然而逝。
80后已经开始站在了30岁的尾巴上,面对三十而立,还有多少人可以昂着头,信誓旦旦地说,我们依然年轻?是的,年轻就是资本,面对着90后的异军突起,80后是否还年轻?
曾经,骄傲的80后都怀抱着崇高的理想,奔走在陌生的城市,只为寻找内心深处最真的梦想。
曾经,生活得再艰难,都会想着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可以取得成功。
曾经,单纯的认为,就算很小很小的一个房间,都可以经营自己最美的爱情。
当事业依然碌碌无为的时候,当爱情变得虚无缥缈的时候,80后,是不是依然还会说,年轻不怕失败?
1。
【议论文】让青春轻舞飞扬

【议论文】让青春轻舞飞扬有太多的年少在日复一日中随风而逝,有太多的少年在年复一年中行将老去。
但无法否认的是每一个时代的孩子们都怀揣着这个时代所赋予的梦想,在梦的国度里,他们都曾懵懂翱翔,都曾跌倒失望,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所有年少的期待都构成了这样一个梦幻的年代。
他们出生于80年代,沐浴在祖国的春天,接受了一切美好的事物;他们自信但脆弱,有很多朋友但孤独;他们追求与众不同,活在当下,尽情享受生活。
这就是他们。
他们不再是孩子们的80后一代。
他们偶尔会犹豫不决,环顾城市的各个角落。
他们更加成熟,开始了自己的生活,没有遗憾。
80后的青春是一首诗,舒缓流畅,自然生动。
他们走过十六岁的花季,默念着席慕容的那句“十六岁的花只开一季”,叛逆着,亦成长着。
他们走在生命的旅程中,偶尔歌唱,偶尔忧伤,偶尔也会回头张望,思考着一路走来的得与失,最后在匆匆之中,他们中的一些即将奔向而立之年,却依然在无垠的城市旷野随风漂泊,无奈却也成熟稳重了些,没有了青春的际遇与欢喜,更不为似水的流年而悲哀。
他们,拥有过太阳一般滚烫的青春,热情奔放,纯洁真实。
我喜欢这群80后年轻人,他们在斗争中坚持自强不息。
他们在生活、爱情和事业的尴尬面前奋力前行,从不向命运低头。
我相信80后一代一定有麦莉的热情和善良,夏琳的爱情执着,还有陆涛的激情和才华。
这样一群80后应该决定自己的青春。
他们应该有不同的生活,在个性与自由、理性与情感之间来回穿梭。
他们小时候总以为能拯救世界,到头来才发现,整个世界都无法拯救80后的命运。
他们肩上背负的太多,以至于这一路走得有些沉重,有些劳累,他们被世人怀疑着,也不断证明着自己,接受着一路成长的风雨,沐浴风雨后的他们,更加成熟,虽已年少不再,但依旧能用嘻哈的蓝调精神来过二胡一样的生活。
当我在这里写作时,我想起了我80后的表弟。
她在高考中受挫,与大学梦想背道而驰。
毕业后,她独自在城里工作。
我记得她认真地告诉我,她需要自己的努力来创造她想要的生活。
80后尴尬年龄句子

1.80后是个尴尬的年纪,他们成长于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却也享受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可能。
2.80后的我们,身处一个尴尬的年代。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让我们在挣扎中寻找自己的定位。
3.80后的我们,有时候会感到孤独。
因为我们不再年轻,却又尚未老去。
在这个尴尬的年纪,我们学会了与自己为伍。
4.80后的一代人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受瞩目的群体之一,他们在平均水平以上的教育背景让他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知识储备,但同时也在职场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
5.曾经的年少轻狂,已经被岁月打磨得消失殆尽,80后真的不再年轻。
6.80后已不再年轻,岁月已在他们的脸上留下了痕迹。
7.80后已不再年轻,谈谈养老那些事儿。
8.时光匆匆,80后们也开始感叹岁月的流逝和自己的不再年轻。
9.我们这一代80后,正在逐渐步入中年,时间在不经意间流逝,仿佛昨天我们还年轻,今天却已经不再年轻。
10.尴尬的年龄,就像你既不能说自己太年轻,也不能说自己太老。
11.80后是在独生子女政策和网络时代的双重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注重个性张扬,善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但有时会过分强调自我价值而忽略了团队的合作与共赢。
12.时光荏苒,80后也成为了时代的见证者和推动者,但他们也明白自己已经不再年轻。
13.学会放手,不知不觉就到了,这是个令人尴尬的年龄,谈爱己老,谈死太早。
14.岁是个很尴尬的年龄我们终于到了能和父亲碰杯的年纪却没有活成自己期待的样子。
15.人生最尴尬的年龄就是上有老下有小,但这也是我们生命中最美的一段时光,让我们珍惜每一个日出日落,让爱传递下去。
7080后的我们的感言

7080后的我们的感言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已经走过了许多年,成长为7080后的一代人。
回顾过去,我们经历了许多变化和挑战,对此我想分享一些感言。
我们是数字时代的见证者。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是第一批真正意义上长在数字时代的一代人。
我们亲眼目睹了互联网的崛起,见证了社交网络的兴起和移动支付的普及。
技术的发展不仅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也对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交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是时代变革的推动者。
7080后的我们在教育、职业和家庭观念等方面有着与前辈不同的思考和态度。
我们更加注重个人价值和自我实现,追求多元化的生活方式。
我们更加开放和包容,愿意接触和尝试新事物。
我们对传统的束缚和框架有着不同的看法,勇于挑战和改变。
我们在工作中更加注重平衡和自由,追求工作与生活的融合。
我们是时代的思考者和创新者。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需要有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我们要学会辨别真假信息,理性思考问题,不盲从和跟风。
我们要拥抱创新,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我们要有敢于质疑和挑战的精神,不断追求进步和突破。
我们要有开放的心态,与不同的人交流合作,共同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我们是社会责任的践行者。
在7080后的我们眼中,成功不仅仅是个人的成就,更是对社会的贡献。
我们有责任关心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我们要坚守道德底线,遵守法律规定,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们要关爱环境,保护生态,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更美好的家园。
7080后的我们,是一个特殊的时代群体。
我们是数字时代的见证者,是时代变革的推动者,是时代的思考者和创新者,更是社会责任的践行者。
我们肩负着时代赋予的重任,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挑战,勇往直前。
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7080后的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
让我们一起携手前行,创造属于我们的未来!。
80后奋斗故事3个

80后奋斗故事3个“80后”,他们从小就知道竞争、知道效率,更懂得财富的力量。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80后奋斗故事,希望大家喜欢!80后奋斗故事1:五年前魏磊在青岛平度市开了第一家包子店,截至目前已在全国设有加盟店482家,直营店20余家,公司资产上千万元。
卖小家电挖到第一桶金1982年出生的魏磊,家里不是很富裕。
20岁那年,魏磊的父亲下了岗,本就拮据的生活一下子陷入了窘境。
职高毕业的魏磊迫于生计,决定自己做点买卖,替父母分担生活的重担。
他用借来的6000元钱在当地一家商场里租了一个铺子,做起了小家电生意。
靠着拼命三郎般的干劲和不服输的精神,第一年里,家电铺子就给他带来了7万元的收入,成功淘到了第一桶金。
由于行业经验不足,对市场没有准确预见和分析,再加上没有更多的资金,投入的精力也不够,家电铺子第二年经营状况就出现了问题,此后连续几年一直不景气,甚至出现了亏损。
小家电是很难经营下去了,魏磊想到了转行。
研发包子秘方,做独一无二的“明鼎包子”魏磊喜欢吃包子,做小家电生意时,就常常在街上买包子吃。
他观察到,平度街上的包子铺生意很红火,大家都喜欢在路边买上那么两笼。
买过很多次包子以后,他有了新的创业灵感。
经过仔细观察包子店生意后他发现,包子不仅是一种便捷的食品,而且受众范围涵盖各个阶层,市场消费很大。
于是,他毅然决定转行开包子店。
当时,魏磊的三叔在平度开了一家小包子铺,生意红火。
魏磊想到跟三叔一起共同创出独有的包子品牌。
叔侄二人交流了想法后,达成了共识。
虽然包子人人皆知,但真正的品牌包子店却寥寥无几,要想打造品牌包子店,首先就要有一个安全健康营养美味的秘方。
为了研发秘方,他和三叔走访全国各地,品尝各地包子口味,进行潜心研究。
由于全国的包子种类繁多,仅仅和面这个环节他们就进行了无数次试验,最终他们的和面技术得到了国家面点师的称赞,不仅能保证包子的汤料不会渗到面皮当中,而且又能确保包子的新鲜和营养。
用于包子馅料的蔬菜和肉食品等也经过严格的采购,全方位确保了包子的质量。
改革开放40周年演讲稿:“80后”在改革开放中成长

改革开放40周年演讲稿:“80后”在改革开放中成长改革开放40周年演讲稿:“80后”在改革开放中成长。
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
当我们面对众人的目光开场演讲时,提早准备好一份演讲稿就是不错的选择。
演讲稿可以防止临场斟酌词句,那么一篇演讲稿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下面是WTT帮大家编辑的《改革开放40周年演讲稿:“80后”在改革开放中成长》,。
改革开放40周年演讲稿:80后在改革开放中成长有人说,80后这一代人生不逢时,是不太顺心的一代,因为当我们读小学的时候,读大学不要钱;当我们读大学的时候,读小学不要钱;我们还没能工作的时候,工作是分配的;我们可以工作的时候,撞得头破血流才勉强找份饿不死人的工作;当我们不能挣钱的时候,房子是分配的;当我们能挣钱的时候,却发现房子已经买不起了。
是的,可以说80后经历了改革与变革的时代。
还记得小学一年级,教师问我将来要当什么,我满怀豪志地说要当科学家。
那个时候从我爱北京____开场学起,受着正统文化的教育,深深知道在马路边捡的每一分钱都应当交给警察叔叔手里边。
当进入高中阶段,从开场接触《新概念》作文,我才知道语文写作还可以另辟蹊径;再到大学校园,开场接触新思潮新理论,知道了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与交融、知道了垄断与竞争带给市场的影响,也是那个时候知道了郁闷,让自己本来还不结实的价值观快速地承受着挑战,学会了说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个世界变化太快。
我和多少80后一样,在经历了中考、高考和择业等抉择后,在对现实的质疑中梦想着毕业后的美妙生活。
可事实残酷的告诉我们,那是不可能的,如今我们都不再年轻,有的早早成家立业,在社会中体会生活的艰辛和不易;有的仍然一个人在大城市打拼,日子不好不坏;有的已经回到故土,重复着父辈们在田间地头谋生的生活。
我们羡慕着洒脱的生活,但仍然要为每天的柴米油盐操心费心;我们想争分夺秒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时间如同手里的沙,越是拼命握紧越是漏得多。
然而,80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一步一步成长起来,也可以说是经历了最好的时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0后的我们不再年轻
曾经的年少轻狂,早已荡然无存。
曾经的花样年华,早已悄然而逝。
80后的我们已经开始站在了20岁的尾巴上,面对三十而立,还有多少人可以昂着头,信誓旦旦地说,我们依然年轻。
是的,年轻就是资本,面对着90后的异军突起,80后的我们是否还年轻?
曾经,骄傲的我们都怀抱着崇高的理想,奔走在陌生的城市,只为寻找内心深处最真的梦想。
曾经,生活得再艰难,都会想着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可以取得成功。
曾经,单纯地认为,就算很小很小的一个房间,都可以经营自己最美的爱情。
当事业依然碌碌无为的时候,当爱情变得虚无缥缈的时候,80后的我们,是不是依然还会说,年轻不怕失败?
终有一天,我才发现,原来,80后的我们都早已经老去。
已不再轻狂,我们不再潇洒,我们不再坦荡,我们不再微笑,我们有的是对于生活的压力,我们有的是对于婚姻的恐惧,我们有的是对于未来的失
望,我们有的是对于困难的却步……
面对学业:我们已经没有了更多的激情,只希望能够有一份足够安稳的工作。
有风险的工作都已经被排斥了,曾经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走关系找工作的我们,面对着事业的平淡,连收入都无法给予自己温饱的时候,我们不得不选择屈服,放下原本最高傲的脸面,开始寻求人际关系的最大化。
工作的艰辛,于我们无所畏惧,重要的是可以一直将这份工作持续。
面对感情:已经不把婚姻当成爱情的升华,而是把婚姻当作是亲情。
我们不再渴望一份浪漫而刺激的爱情,而是奢望一段幸福而美满的婚姻。
曾经固执地以为,相亲那只不过是70后,或者说更早一代的婚姻方式,然而等到现在才发现,相亲已经成为80后婚姻的主流方式。
一场场地相亲,一次次地绝望,已经对相亲产生了麻木和排斥,但依然奔波在相亲场上。
朋友说:“我不是在相亲,就是在相亲的路上。
”面对穿着:曾经过度讲究品牌感觉的我们,对于品牌已经变得陌生,橱柜里昂贵的衣服,让工薪阶层的我们没有勇气再去试穿。
赚钱之后,
才知道,原来生活是多么的不容易。
我们不再讲究品牌,而更注重衣服的质量以及用途,适合穿着的场合,不再会因为一时的冲动,去血拼那些打折的衣服。
衣服不在于多,而在于体面。
合适的,才是我们所需要的,品牌只不过是一个虚幻的东西。
面对社交:当愈来愈多的朋友有了家庭之后,已经没有多大的勇气再和他们一起聊聊关于生活,因为在他们的口中,都是关于家庭的,而单身的我们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
曾经极度热爱的酒吧、KTV都不再喜欢了,已经忍受不了那种嘈杂、疯狂的环境,更喜欢坐在咖啡厅里或者茶馆里,看看书,听听音乐,享受咖啡的苦涩,或者茶的清香。
面对娱乐:突然发现,手机使用的频率愈来愈少了,短信也愈来愈少了,有的时候甚至不愿意发短信,宁可打个电话,匆匆挂掉。
QQ也不像以前那样拼命地闪个不停,退出了许多的群,有些群碍于面子,一直处于屏蔽,只是偶尔选择几个群聊几句就隐身。
再也不会为了游戏,废寝忘食地玩,更多的时候会捧着一本书,安静地看着。
面对购物:总会想着买东西的时候,是不是有甚么赠品,而不会看着
哪个好看就买哪个。
不再会像以前那样,为了得到某样赠品,去买某样自己不喜欢的东西。
购物早已不是逛街了,而变成了有目的性的行为,买完自己想要的东西,就匆匆离开。
一些漂亮,精致的小摆设,只是在柜台上欣赏完之后,放回去,再也不会带回家之后,塞进箱底。
面对一切的一切,我们都已经学会了深思熟虑,我们的心中,早已没有了童话。
80后的我们,已经开始承认我们老了,没有了90后的靑春,没有90后的激情,我们有的只是为了生活奔波着的疲惫的心。
80后的我们,打一场酣畅淋漓的球,也都心有余而力不足。
很久没有运动,开始显露臃肿的啤酒肚。
90后长大了,开始变得更加有担当,他们的激情和活力,感动着身边无数的人们。
社会的舞台,开始为他们而搭建,偌大的舞台上,有他们的翩翩起舞,还有我们欣赏的目光。
我不禁感叹:原来,80后的我们都早已老去,只是我们一直不愿意服老。
风在树梢鸟在叫,不知怎么睡着了,梦里梦外花落知多少……弹指间,
“80后”已然长大,但80后的我们却仍然怀念童年,那永远不能重来也永远只属于80年代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