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第六章3数据的表示

合集下载

2024年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 全册教案可打印下载

2024年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 全册教案可打印下载

2024年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可打印一、教学内容1.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1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5.2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5.3 生活中的平行线2.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6.1 数据的收集6.2 数据的整理与表示6.3 概率初步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性质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2. 学会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并能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的理解数据的整理与概率的计算2. 教学重点: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及平行线的应用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方法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直尺、量角器、三角板数据收集表格、统计图表2. 学具:练习题、草稿纸数据收集与整理工具(如计算器、调查问卷等)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相交线和平行线现象,激发学生对本章学习的兴趣。

2. 例题讲解:讲解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和性质,配合实际例题进行分析。

3.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并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引导学生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和表示的实践操作,解释概率初步概念。

六、板书设计1. 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2.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示方法3. 概率初步概念及计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练习题5.1、5.2、6.1、6.2各2题。

附加题:设计一份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并整理成统计图表。

2. 答案:练习题答案将在课后统一发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探索生活中的相交线和平行线现象,以及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实际应用。

推荐相关阅读材料,加深学生对概率概念的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5. 板书设计6. 作业设计及答案解析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确保章节的连贯性和逻辑性,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数据的表示和分析》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共8小题)1.如图,()可以表示下面哪种情况的统计.A.4个学生期末数学考试成绩B.四年级喜欢各项运动的男女生人数C.小明1﹣﹣8岁的身高D.蛋糕店的草莓蛋糕和芒果蛋糕最近5天的销售情况2.如图是小明每天上学走的路程统计图,那么他从家到学校需要走()千米.A.5B.2.5C.103.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研究平均数问题时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B.我们在研究小数的意义时运用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C.28+374+26 此题进行简便运算,我们头脑里可以想a﹣b﹣c=a﹣(b+c)这一运算律4.游泳池平均水深130厘米,小红身高1.35米,她在游泳池里一定不会有危险.这句话对吗?()A.对B.不对C.不知道5.淘气从家去书城,中途休息了几分钟,到书城买完书后直接回家.下面正确描述淘气这一过程的图象是()A.B.C.D.6.下面三幅图是4名学生一分钟内投篮投进个数情况统计图,图()中虚线所指的位置表示平均每人投进的个数.A.B.C.7.淘气家的热水器中有60L水,晚上,爸爸先洗了10min澡,用了一半的水.5min后,淘气也去洗澡,他洗了15min,把热水器中的水刚好用完了.下面能描述热水器中水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的是()A.B.C.D.8.下面是育英小学和西门小学四、五、六年级学生回收电池统计图.根据统计情况估计一下,哪个学校的学生回收的电池更多?()A.西门小学B.育英小学C.两个学校一样多二.填空题(共8小题)9.下面是某学校五(1)班学生拥有课外读物情况,五(1)班共有学生人,平均每人拥有课外读物本.性别人数平均每人拥有课外读物/本男生1625女生243010.刘小兵折的纸飞机前4次飞行的距离如表: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飞行距离/米18122117(1)这架纸飞机前4次飞行的平均距离是米.(2)如果再飞一次,并使平均飞行距离达到18米,第5次飞行的距离至少要达到米.11.看图回答问题.如图是小军从家去图书馆借书的行程图.①小军家到图书馆距离千米.②小军在图书馆待了分钟.③小军去的途中停了分钟.④小军去的时候平均每小时行千米.12.如图是打国际长途电话所需付的电话费与通话时间之间的关系图.(1)打2分钟需要元电话费,3分钟以上每分钟元.(2)打6分钟需要元,10.4元打了分钟.13.五(1)一班有男生20人,平均身高158cm;有女生16人,平均身高140cm,全班学生的平均身高是cm.14.在一幅条形统计图中,用3.5厘米长的直条表示21人,用厘米的直条表示42人.15.如图是希望小学四年级一周内向“我爱祖国”主题活动投稿情况统计图.请根据条形图回答问题.(1)每格代表篇.(2)这一周内,周投稿篇数最多,周投稿篇数最少.(3)周四比周二多投稿篇.(4)这一周一共投稿篇.16.一个长方体容器(如图1)现在以每分钟25升的速度向这个容器注水,容器的底面有一块隔板(垂直于底面,不考虑厚度),将容器隔为A,B部分,B部分的底有一个洞,水按每分钟10升的速度往下漏.(如图2)表示从注水开始A部分水的高度变化情况,观察并思考回答下面的问题:(1)隔板的高度是分米.(2)注水36分钟共漏出水升.(3)如果不让B部分的洞漏水,只要分就能使水箱A部分的水位到达5分米.三.判断题(共5小题)17.四一班的数学平均分是92分,四一班没有不及格的.(判断对错)18.在一幅条形统计图中,用2厘米长的直条表示600吨,那么表示1800吨的直条应画6厘米..(判断对错)19.折线统计图便于直观了解数据的大小及不同数据的差异.(判断对错)20.游泳池平均水深110厘米,小强身高130厘米,下水游泳一定没有危险。

计算机基础及应用(文)课程标准

计算机基础及应用(文)课程标准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标准(文科)课程编号:07010101总学时数:120学时(第一学期90学时(理论36学时,实验34学时,自主上机20学时),第二学期30学时自主上机)学分:7学分(第一学期4学分,第二学期3学分)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要求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全院新生一年级的必修公共基础课程。

本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信息社会中的作用,较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的基本使用方法,具备在计算机的单机和网络操作环境中使用应用程序的能力,并对计算机安全维护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学生必须全面扎实地学习和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基础知识、软件工程基础知识、数据应用基础知识及其相应技能,并通过国家一级MS Office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考试。

在教学中突出本科教育的特点,以掌握技术应用为第一要素使学生“学其所用,用其所学”,同时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实践、学会协作,并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融“教、学、练”为一体,强化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在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的教育,确保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本课程的基本内容教学具体要求是:1.了解操作系统的发展、分类、特点和功能,掌握Win 7基本操作、文件和文件夹概念和管理操作、程序管理和应用。

2.了解Word 2010、Excel 2010、PowerPoint2010的各项功能、菜单工具栏、常用工具栏和格式工具栏的使用。

掌握Word 2010文档的录入、编辑、排版操作,表格的制作、图片插入和图文混排的操作。

掌握Excel 2010数据的运算与输入、常用的工作表函数的应用、公式的输入和公式中单元格的引用;学会制作图表,数据排序、筛选、分类汇总、建立数据透视表等操作。

掌握PowerPoint2010演示文稿视图的使用、幻灯片的制作、文字编排、图片和图表插入及模板的选、幻灯片插入和删除、演示顺序的改变、幻灯片格式的设置、幻灯片放映效果的设置、多媒体对象的插入等操作。

数据结构第六章题目讲解

数据结构第六章题目讲解

数据结构第六章题⽬讲解02⼀选择题: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①树形结构的特点是⼀个结点可以有多个直接前趋②线性结构中的⼀个结点⾄多只有⼀个直接后继③树形结构可以表达(组织)更复杂的数据④树(及⼀切树形结构)是⼀种"分⽀层次"结构⑤任何只含⼀个结点的集合是⼀棵树2.深度为6的⼆叉树最多有( )个结点①64 ②63 ③32 ④31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任何⼀棵⼆叉树中⾄少有⼀个结点的度为2②任何⼀棵⼆叉树中每个结点的度都为2 ⼆叉树可空③任何⼀棵⼆叉树中的度肯定等于2 ④任何⼀棵⼆叉树中的度可以⼩于24 设森林T中有4棵树,第⼀、⼆、三、四棵树的结点个数分别是n1,n2,n3,n4,那么当把森林T转换成⼀棵⼆叉树后,且根结点的右⼦树上有()个结点。

①n1-1 ②n1③n1+n2+n3④n2+n3+n4⼆.名词解释:1 结点的度 3。

叶⼦ 4。

分⽀点 5。

树的度三填空题⼆叉树第i(i>=1)层上⾄多有_____个结点。

1、深度为k(k>=1)的⼆叉树⾄多有_____个结点。

2、如果将⼀棵有n个结点的完全⼆叉树按层编号,则对任⼀编号为i(1<=i<=n)的结点X有:若i=1,则结点X是_ ____;若i〉1,则X的双亲PARENT(X)的编号为__ ____。

若2i>n,则结点X⽆_ _____且⽆_ _____;否则,X的左孩⼦LCHILD(X)的编号为____。

若2i+1>n,则结点X⽆__ ____;否则,X的右孩⼦RCHILD(X)的编号为_____。

4.以下程序段采⽤先根遍历⽅法求⼆叉树的叶⼦数,请在横线处填充适当的语句。

Void countleaf(bitreptr t,int *count)/*根指针为t,假定叶⼦数count的初值为0*/ {if(t!=NULL){if((t->lchild==NULL)&&(t->rchild==NULL))__ __;countleaf(t->lchild,&count);countleaf(t->rchild,&count);}}5 先根遍历树和先根遍历与该树对应的⼆叉树,其结果_____。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5篇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12.1整式1、单项式:由数字和字母乘积组成的式子。

系数,单项式的次数。

单项式指的是数或字母的积的代数式。

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因此,判断代数式是否是单项式,关键要看代数式中数与字母是否是乘积关系,即分母中不含有字母,若式子中含有加、减运算关系,其也不是单项式。

2、单项式的系数:是指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3、单项数的次数:是指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

4、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

判断代数式是否是多项式,关键要看代数式中的每一项是否是单项式。

每个单项式称项,常数项,多项式的次数就是多项式中次数的次数。

多项式的次数是指多项式里次数项的次数,这里ab是次数项,其次数是6;多项式的项是指在多项式中,每一个单项式。

特别注意多项式的项包括它前面的性质符号。

5、它们都是用字母表示数或列式表示数量关系。

注意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6、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2.2整式的加减1、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

与字母前面的系数(≠0)无关。

2、同类项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1)所含字母相同;(2)相同字母的次数相同,二者缺一不可。

同类项与系数大小、字母的排列顺序无关3、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

可以运用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4、合并同类项法则: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的和,且字母部分不变;5、去括号法则:去括号,看符号:是正号,不变号;是负号,全变号。

6、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一去、二找、三合(1)如果遇到括号按去括号法则先去括号。

(2)结合同类项。

(3)合并同类项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2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1、几何图形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2、点、线、面、体(1)几何图形的组成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中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初中数学 七年级上册数学必背概念、定义全部公式总结,新学期用上

初中数学  七年级上册数学必背概念、定义全部公式总结,新学期用上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数学必背概念、定义全部公式总结,新学期用上初中数学 | 七年级上册数学必背概念、定义全部公式总结,新学期用上!_有理数_绝对值_个数人教版第一章有理数概念、定义:1、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positive number)。

2、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negative number)。

3、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rational number)。

4、人们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number axis)。

5、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origin)。

6、一般的,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absolute value)。

7、由绝对值的定义可知: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8、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9、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0、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负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11、有理数的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12、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13、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14、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向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15、有理数中仍然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6、一般的,有理数乘法中,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

17、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18、一般地,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19、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20、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第二章数据的表示优秀课件

第二章数据的表示优秀课件

2、二进制运算(续)
逻辑运算包括与、或、非3种基本运算,具体规 则如下:
或运算(∨):0 ∨ 0 =0 1 ∨ 0 =1 与运算(∧):0 ∧ 0 =0 1 ∧ 0 =0 非运算(!):!0 = 1 !1 = 0
0 ∨ 1 =1 1 ∨ 1 =1 0 ∧ 1 =0 1 ∧ 1 = 1
异或运算(⊕):0⊕0=0 0⊕1=1
2、二进制运算
算术运算包括加、减、乘、除,具体规则如下:
加法:0+0 = 0 1+0 = 1 减法:0-0 = 0 1-0 = 1 乘法:0×0 = 0 1×0 = 0
除法:0÷1 = 0 1÷1 = 1
0+1 = 1 1-1 = 0 0×1 = 0
1+1 = 0 (有进位) 0-1 = 1 (需要借位) 1×1 = 1
第①题,可以通过如下逻辑运算解决: 第②题,可以通过如下逻辑运算解决:
2、二进制运算(续)
由例2.1我们可以得出:
❖ 如果对于需要某些位置1,使用“或”运算,并把需要操 作的对应位置1,其余位置0。
❖ 如果对于需要某些位置0,使用“与”运算,并把需要操 作的对应位置0,其余位置1。
3、二进制数的存贮
1⊕0=1 1⊕1=0
即相同为0,不同为1
2、二进制运算(续)
应用 ❖在计算机编程和外部硬件设备控制的时候, 常常需要把某个字节的某位或某几位置1或0 ,在这个时候可以灵活使用二进制的逻辑运 算来实现。
2、二进制运算(续)
例2.1 有一个字节的二进制数据10001010B,请 完成如下操作:
①把其第3位和第4位置1,其他位保持不变(最右边为第1 位)。 ②把其第8位和第4位置0,其他位保持不变(最右边为第1 位)。
在现实中如何用二进制位表示具体的事物呢?

人教版高中物理书目录全

人教版高中物理书目录全

人教版高中物理书目录全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目录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物体与质点参考系坐标系2. 时间和位移时刻和时间间隔路程和位移矢量和标量 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火花计时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用图像表示速度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加速度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探究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进行实验处理数据做出速度——时间图象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用图象表示位移4.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之间的关系5. 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加速度6.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绵延两千多年的错误逻辑的力量猜想与假设实验验证第三章相互作用 1.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力和力的图示重力四种基本相互作用2. 弹力弹性形变和弹力几种弹力3. 摩擦力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4. 力的合成力的合成共点力5. 力的分解力的分解矢量相加的法则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1. 牛顿第一定律理想实验的魅力牛顿物理学的基石——惯性定律惯性与质量 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制定实验方案时的两个问题怎样由实验结果得出结论3.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单位4. 力学单位制5.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牛顿第三定律物体的受力分析6.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7.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超重和失重从动力学看自由落体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目录第五章曲线运动 1. 曲线运动曲线运动的位移曲线运动的速度运动描述的实例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2. 平抛运动平抛运动的速度平抛运动的位移一般的抛体运动3.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4. 圆周运动线速度角速度角速度的单位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5. 向心加速度6. 向心力向心力变速圆周运动和一般的曲线运动7.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铁路的弯道拱形桥航天器中的失重现象离心运动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1. 行星的运动2.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行星对太阳的引力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3. 万有引力定律月——地检验万有引力定律引力常量4.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科学真是迷人”计算天体的质量发现未知天体5. 宇宙航行宇宙速度梦想成真6.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从低速到高速从宏观到微观从弱引力到强引力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1. 追寻守恒量——能量2. 功功正功和负功3. 功率功率功率与速度 4. 重力势能重力做的功重力势能重力势能的相对性势能是系统所共有的5. 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6. 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探究的思路操作与作图技巧数据的处理7. 动能和动能定理动能的表达式动能定理8. 机械能守恒定律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定律9.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方法要注意的问题速度的测量10.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和能量耗散第一章静电场1 2 3 4 5 6 7 8 9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库仑定律电场强度电势能和电势电势差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静电现象的应用电容器的电容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第二章恒定电流 1 电源和电流 2 电动势 3 欧姆定律 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5 焦耳定律 6 电阻定律 7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8 多用电表 9 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电阻 10 简单的逻辑电路第三章磁场1 磁现象和磁场2 磁感应强度3 几种常见的磁场4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5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6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课题研究霍尔效应附录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第四章电磁感应123456712345 划时代的发现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电磁感应规律的应用互感和自感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交变电流描述交变电流的理量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变压器电能的输送第五章交变电流第六章传感器1 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2 传感器的应用(一)3 传感器的应用(二)4 传感器的应用实验附一些元器件的原理和使用要点课题研究怎样把交流变成直流第七章分子动理论1 2 3 4 5 1 2 3 4 1 2 3 4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的热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力温度和温标内能气体的等温变化气体的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气体热现象的微观意义第八章气体第九章物态和物态变化固体液体饱和汽与饱和汽压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第十章热力学定律1 功和内能2 热和内能3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4 热力学第二定律5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释6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课题研究如何提高煤气灶的烧水效率第十一章机械振动123451234561234567812345 简谐运动简谐运动的描述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单摆外力作用下的振动波的形成和传播波的图象波长、频率和波速波的衍射和干涉多普勒效应惠更斯原理光的反射和折射全反射光的干涉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光的衍射光的偏振光的颜色色散激光电磁波的发现电磁振荡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与信息化社会电磁波谱第十二章机械波第十三章光第十四章电磁波第十五章相对论简介1 相对论的诞生2 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3 狭义相对论的其他结论4 广义相对论简介课题研究:社会生活中的电磁波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1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2 动量守恒定律(一)3 动量守恒定律(二)4 碰撞5 反冲运动火箭6 用动量概念表示牛顿的第二定律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 1 能量量子化:物理学的新纪元 2 科学的转折:光的粒子性 3 崭新的一页:粒子的波动性 4 概率波 5 不确定的关系 1 电子的发现 2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3 氢原子光谱 4 玻尔的原子模型 5 激光第十八章原子结构第十九章原子核 1 原子核的组成 2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3 探测射线的方法 4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5 核力与结合能 6 重核的裂变7 核聚变8 粒子和宇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 页3数据的表示
基础闯关全练
拓展训练
1.某校学生到校方式的统计图如图所示.若该校步行到校的学生有100人,则乘公共汽车到校的
学生有( )
某校学生到校方式统计图
A.75人
B.100人
C.125人
D.200人
2.某市近几年干旱,市政府采取各种措施扩大水资源,措施之一是建水厂,如图是该市目前水源结
构的扇形统计图,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出黄河水在总供水中所占的百分比为( ) A.64% B.60%
C.54%
D.24%
3.一个样本含有10个数据:52,51,49,50,47,48,50,51,58,53,则最大值为 ,
最小值为 ,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是 ,如果组距为2,则应分为组.
4.七年级(3)班全体学生参加了学校举办的安全知识竞赛,如图是该班学生竞赛成绩的频数分布
直方图(满分为100分,成绩均为整数).若将成绩不低于90分的评为优秀,则该班这次竞赛成绩达
到优秀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是 .
5.
某单位对全体职工的学历情况进行了调查,制作成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AOB、∠BOC、∠COD、
∠AOD的度数之比为1∶2∶5∶4.
(1)计算出各类学历的职工人数占总职工人数的百分比; (2)求∠AOD的度数;
(3)若总职工人数为1500,那么大专及以上学历的职工有多少人?
能力提升全练
拓展训练
1.王老师根据七(2)班期中考试数学成绩制成的频数直方图如图所示,根据统计图得到下列信息:
第 2 页①该班的总人数为44;②得分在70~80分之间的人数最多;③50~60分这组数据的频
数是10;④及格(≥60分)的人数是14,其中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在大课间活动中,同学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小红在全校随机抽取一部分同学就“一分钟跳绳”
进行测试,并以测试数据为样本绘制如图所示的部分频数分布直方图(从左到右依次分为六个小
组,每小组含最小值,不含最大值)和扇形统计图,若“一分钟跳绳”次数不低于130次的成绩为优
秀,全校共有1200名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估计该校学生“一分钟跳绳”成绩优秀的人数
为 .
3.体育委员统计了全班同学60秒跳绳的次数,并列出下列频数分布表:
次数60≤x<8080≤x<100100≤x<120120≤x<140140≤x<160160≤x<180180≤x<200
频数242113841
(1)全班有名同学;
(2)组距是 ,组数是 ;
(3)跳绳次数在100≤x<140范围的同学有人,占全班同学总人数的 %;(
精确到0.01%)
(4)画出适当的统计图表示上面的信息; (5)你怎样评价这个班的跳绳成绩?
三年模拟全练
拓展训练
1.(2019甘肃白银期末,26,★★☆)某中学对全校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知识测试,为了解测试结果,随机抽取部分学生的成绩进行分析,将成绩分为三个等级:不合格、一般、优秀,并绘制成两幅统计图(不完整). 请你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请将以上两幅统计图补充完整;
(2)若“一般”和“优秀”均被视为达标成绩,则该校被抽取的学生中有人达标;
(3)若该校有学生 1200人,请你估计此次测试中,全校达标的学生有多少人. 2.(2019广东揭阳揭西期末,21,★★☆)某公司员工上班方式的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 (1)这个公司共有多少名员工?
第 3 页(2)根据条形统计图制作相应的扇形统计图.
拓展训练
1.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将于今年9月1日正式实施,为了了解居民对慈善法的知晓情况,某街道办从辖区居民中随机选取了部分居民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扇形图.若该辖区约有居民9000人,则可以估计其中对慈善法“非常清楚”的居民约有人.
2.某校为了开展读书月活动,对学生最喜爱的图书种类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所有图书分成四类:艺术、文学、科普、其他.随机调查了该校m名学生(每名学生必选且只能选择一类图书),并将调查结果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
学生最喜爱的图书种类的
人数扇形统计图
学生最喜爱的图书种类的
人数条形统计图
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m= ,n= ;
(2)扇形统计图中,“艺术”所对应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是度;
(3)请根据以上信息补全条形统计图;
(4)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请你估计该校600名学生中有多少名学生最喜爱科普类图书.
3.为了解某市市民“绿色出行”方式的情况,某校数学兴趣小组以问卷调查的形式,随机调查了某市部分出行市民的主要出行方式(参与问卷调查的市民都只从以下五个种类中选择一类),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不完整的统计图.
种类A B C D出行方式共享单车步行公交车的士私家车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参与本次问卷调查的市民共有人,其中选择B类出行方式的人数有人;
(2)在扇形统计图中,求A类出行方式对应扇形圆心角α的度数,并补全条形统计图;
第 4 页(3)该市约有12万人出行,若将A,B,C这三类出行方式均视为“绿色出行”方式,
请估计该市选择“绿色出行”方式的人数.
核心素养全练
拓展训练
某市××局对九年级学生的信息技术、物理实验操作、化学实验操作成绩进行抽样调查,成绩评定分为A,B,C,D四个等级.现抽取1000名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其中A,B,C,D分别表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其相关数据统计如图和表所示:
科目人数等级A B C信息技术120120物理实验操作10080化学实验操作1209020
(1)请将上表空缺补充完整;
(2)全市共有40000名学生参加测试,试估计该市九年级学生信息技术成绩合格以上(含合格)的人数; (3)在(2)的条件下,化学实验操作达到优秀的大约有多少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