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报告编写要求

合集下载

《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确定方法》(gb37243-2019)编制说明

《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确定方法》(gb37243-2019)编制说明

《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确定方法》(GB/T 37243-2019)标准解读材料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一、编制过程(一)编制背景2014年12月23日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在《关于下达2014年第二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标委综合〔2014〕89号)文件中下达了《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确定方法》(以下简称《确定方法》)的制定计划,项目编号为20141867-T-450,由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等3家单位共同起草编制,由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担任主编。

本标准通过比较借鉴国内外先进做法,综合考虑我国危险化学品企业监管现状和装置自身危险特性,在近年来开展的专题研究和大量试点验证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的外部安全防护距离计算方法,通过进一步规范相关方法的使用,提高确定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二)起草过程2010年8月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正式启动《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外部安全防护距离》课题研究工作,历时两年科研攻关,多次组织相关行业专家以及重点企业代表进行研讨,相关成果于2014年5月7日以《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个人可接受风险标准和社会可接受风险标准(试行)》(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公告(2014年第13号),以下简称13号公告)的形式予以公布。

13号公告发布后,经过3年多的应用,相关方法在多个大型危化项目搬迁,新建大型危化项目选址规划进行了实际应用。

标准编制组收集了实际应用中的反馈意见,在原公告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形成了《确定方法》(征求意见稿)。

2017年7月27日,《确定方法》(征求意见稿)通过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化学品协会网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此次公开征求意见共收到意见118条,采纳49条,部分采纳9条,标准修改完善后形成《确定方法》(送审稿)。

2017年10月28日,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品安全分技术委员会针对《确定方法》(送审稿)组织召开了标准审查会,根据会上委员和专家意见修改后形成《确定方法》(报批稿)。

《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确定方法》(gb37243-2019)编制说明

《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确定方法》(gb37243-2019)编制说明

《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确定方法》(GB/T 37243-2019)标准解读材料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一、编制过程(一)编制背景2014年12月23日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在《关于下达2014年第二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标委综合〔2014〕89号)文件中下达了《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确定方法》(以下简称《确定方法》)的制定计划,项目编号为20141867-T-450,由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等3家单位共同起草编制,由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担任主编。

本标准通过比较借鉴国内外先进做法,综合考虑我国危险化学品企业监管现状和装置自身危险特性,在近年来开展的专题研究和大量试点验证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的外部安全防护距离计算方法,通过进一步规范相关方法的使用,提高确定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二)起草过程2010年8月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正式启动《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外部安全防护距离》课题研究工作,历时两年科研攻关,多次组织相关行业专家以及重点企业代表进行研讨,相关成果于2014年5月7日以《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个人可接受风险标准和社会可接受风险标准(试行)》(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公告(2014年第13号),以下简称13号公告)的形式予以公布。

13号公告发布后,经过3年多的应用,相关方法在多个大型危化项目搬迁,新建大型危化项目选址规划进行了实际应用。

标准编制组收集了实际应用中的反馈意见,在原公告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形成了《确定方法》(征求意见稿)。

2017年7月27日,《确定方法》(征求意见稿)通过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化学品协会网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此次公开征求意见共收到意见118条,采纳49条,部分采纳9条,标准修改完善后形成《确定方法》(送审稿)。

2017年10月28日,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品安全分技术委员会针对《确定方法》(送审稿)组织召开了标准审查会,根据会上委员和专家意见修改后形成《确定方法》(报批稿)。

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报告编写要求

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报告编写要求

《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报告》编写要求涉及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的陆上危险化学品企业均应聘请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进行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

评价机构应依据《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化工企业定量风险评价导则》(AQ/T 3046-2013)、《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个人可接受风险标准和社会可接受风险标准(试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公告2014年第13号,以下简称“13号公告”)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的有关要求,出具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报告,并对评价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报告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评价目的、评价范围、评价依据。

2、被评价单位概况介绍。

(1)简述被评价单位建厂时间、地理位置、占地面积、职工人数、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情况、安全评价情况、重大危险源评估情况、安全管理现状等内容,明确生产或者储存规模。

(2)详细介绍周边环境及平面布置情况,特别是被评价单位周边敏感点情况(村庄、学校、影剧院等“13号公告”中要求的防护目标),应阐述厂区周边1km以内各防护目标情况,涉及高毒及以上气体的企业应阐述厂区周边2km以内的防护目标情况。

(3)简述气象条件、水文条件、地质条件等自然条件,气象条件应包含十六风向的风速风频,年均温度,年均风速,大气稳定度等必要参数。

(4)简述被评价单位涉及的属于危险化学品的原辅材料、产品、中间产品的包装、储存、运输情况。

(5)简述生产工艺流程和选用的主要装置(设备)和设施,明确危险化工工艺、重大危险源分级、采取的安全控制措施、探测系统、隔离系统等情况。

(6)简述重要的公用工程情况。

3、风险辨识。

通过物质辨识和生产、储存装置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为安全防护距离计算打下基础。

运用风险分析方法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进行分析,辨识出潜在的危害事件,确定可能产生的事故后果类型,并对潜在的火灾、爆炸、毒物泄漏等事故场景进行分析和描述;利用事故统计、设备可靠性分析以及相关模型等进行事故发生基础概率分析;结合企业安全防护措施进行事故发生概率分析以使风险评价的结果更加接近企业实际。

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报告编写要求

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报告编写要求

《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报告》编写要求涉及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得陆上危险化学品企业均应聘请具备相应资质得安全评价机构进行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

评价机构应依据《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化工企业定量风险评价导则》(AQ/T 3046—2013)、《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个人可接受风险标准与社会可接受风险标准(试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公告2014年第13号,以下简称“13号公告”)与《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得有关要求,出具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报告,并对评价内容得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报告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评价目得、评价范围、评价依据.2、被评价单位概况介绍。

(1)简述被评价单位建厂时间、地理位置、占地面积、职工人数、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情况、安全评价情况、重大危险源评估情况、安全管理现状等内容,明确生产或者储存规模。

(2)详细介绍周边环境及平面布置情况,特别就是被评价单位周边敏感点情况(村庄、学校、影剧院等“13号公告”中要求得防护目标),应阐述厂区周边1km以内各防护目标情况,涉及高毒及以上气体得企业应阐述厂区周边2km以内得防护目标情况。

(3)简述气象条件、水文条件、地质条件等自然条件,气象条件应包含十六风向得风速风频,年均温度,年均风速,大气稳定度等必要参数.(4)简述被评价单位涉及得属于危险化学品得原辅材料、产品、中间产品得包装、储存、运输情况。

(5)简述生产工艺流程与选用得主要装置(设备)与设施,明确危险化工工艺、重大危险源分级、采取得安全控制措施、探测系统、隔离系统等情况。

(6)简述重要得公用工程情况。

3、风险辨识.通过物质辨识与生产、储存装置得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为安全防护距离计算打下基础。

运用风险分析方法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进行分析,辨识出潜在得危害事件,确定可能产生得事故后果类型,并对潜在得火灾、爆炸、毒物泄漏等事故场景进行分析与描述;利用事故统计、设备可靠性分析以及相关模型等进行事故发生基础概率分析;结合企业安全防护措施进行事故发生概率分析以使风险评价得结果更加接近企业实际。

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报告编写要求(精选多篇)

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报告编写要求(精选多篇)

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报告编写要求(精选多篇)第一篇: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报告编写要求《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报告》编写要求涉及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臵的陆上危险化学品企业均应聘请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进行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

评价机构应依据《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化工企业定量风险评价导则》(AQ/T 3046-2013)、《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臵个人可接受风险标准和社会可接受风险标准(试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公告2014年第13号,以下简称“13号公告”)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的有关要求,出具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报告,并对评价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报告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评价目的、评价范围、评价依据。

2、被评价单位概况介绍。

(1)简述被评价单位建厂时间、地理位臵、占地面积、职工人数、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情况、安全评价情况、重大危险源评估情况、安全管理现状等内容,明确生产或者储存规模。

(2)详细介绍周边环境及平面布臵情况,特别是被评价单位周边敏感点情况(村庄、学校、影剧院等“13号公告”中要求的防护目标),应阐述厂区周边1km以内各防护目标情况,涉及高毒及以上气体的企业应阐述厂区周边2km以内的防护目标情况。

(3)简述气象条件、水文条件、地质条件等自然条件,气象条件应包含十六风向的风速风频,年均温度,年均风速,大气稳定度等必要参数。

(4)简述被评价单位涉及的属于危险化学品的原辅材料、产品、中间产品的包装、储存、运输情况。

(5)简述生产工艺流程和选用的主要装臵(设备)和设施,明确危险化工工艺、重大危险源分级、采取的安全控制措施、探测系统、隔离系统等情况。

(6)简述重要的公用工程情况。

3、风险辨识。

通过物质辨识和生产、储存装臵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为安全防护距离计算打下基础。

危化品生产企业外部安全防护距离评估

危化品生产企业外部安全防护距离评估

危化品生产企业外部安全防护距离评估发布时间:2021-09-06T15:54:41.083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9月下作者:刘伟1 高楠2 李东3 高鹏4[导读] 石油化工企业做为高危行业,其安全生产问题一直是人们持续关注的重点。

确定的外部安全防护距离是指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危险源在发生火灾、爆炸、有毒气体泄漏时,为避免事故造成防护目标处人员伤亡而设定的安全防护距离。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安石油化工厂刘伟1 高楠2 高鹏4 陕西延安 727406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炼化公司李东3 陕西延安 727406摘要:石油化工企业做为高危行业,其安全生产问题一直是人们持续关注的重点。

确定的外部安全防护距离是指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危险源在发生火灾、爆炸、有毒气体泄漏时,为避免事故造成防护目标处人员伤亡而设定的安全防护距离。

关键词:危化品生产企业外部安全防护距离评估一、评估背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应急管理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专项检查督导工作方案>的通知》(应急厅[2020]23号)及《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确定方法》(GB⁄T 37243-2019)、《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风险基准》(GB 36894-2018)要求,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外部安全防护距离必须符合安全规范要求。

二、评估对象本次假定企业外部防护距离评估对象是某石油化工厂现有贮运设施及辅助设施和公用工程。

评价范围包括:储运车间5个罐区。

该厂储运设施主要有五个罐区,分别为:重整、柴油加氢原料罐区,气分和聚丙烯原料罐区,精制丙烯和液化气罐区,甲醇、MTBE、石脑油及柴油罐区,汽油精制、柴油精制装置中间罐区。

重整、柴油加氢原料罐区,甲醇、MTBE、石脑油及柴油罐区设高度为1.0m防火堤,汽油精制、柴油精制装置中间罐区四周设高度为1.4m防火堤;气分和聚丙烯原料罐区、精制丙烯和液化气罐区四周设0.6m高防火堤。

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报告编写要求

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报告编写要求

《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报告》编写要求涉及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的陆上危险化学品企业均应聘请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进行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

评价机构应依据《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化工企业定量风险评价导则》(AQ/T 3046-2013)、《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个人可接受风险标准和社会可接受风险标准(试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公告2014年第13号,以下简称“13号公告”)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的有关要求,出具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报告,并对评价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报告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评价目的、评价范围、评价依据。

2、被评价单位概况介绍。

(1)简述被评价单位建厂时间、地理位置、占地面积、职工人数、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情况、安全评价情况、重大危险源评估情况、安全管理现状等内容,明确生产或者储存规模。

(2)详细介绍周边环境及平面布置情况,特别是被评价单位周边敏感点情况(村庄、学校、影剧院等“13号公告”中要求的防护目标),应阐述厂区周边1km以内各防护目标情况,涉及高毒及以上气体的企业应阐述厂区周边2km以内的防护目标情况。

(3)简述气象条件、水文条件、地质条件等自然条件,气象条件应包含十六风向的风速风频,年均温度,年均风速,大气稳定度等必要参数。

(4)简述被评价单位涉及的属于危险化学品的原辅材料、产品、中间产品的包装、储存、运输情况。

(5)简述生产工艺流程和选用的主要装置(设备)和设施,明确危险化工工艺、重大危险源分级、采取的安全控制措施、探测系统、隔离系统等情况。

(6)简述重要的公用工程情况。

3、风险辨识。

通过物质辨识和生产、储存装置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为安全防护距离计算打下基础。

运用风险分析方法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进行分析,辨识出潜在的危害事件,确定可能产生的事故后果类型,并对潜在的火灾、爆炸、毒物泄漏等事故场景进行分析和描述;利用事故统计、设备可靠性分析以及相关模型等进行事故发生基础概率分析;结合企业安全防护措施进行事故发生概率分析以使风险评价的结果更加接近企业实际。

安全评价报告的内容及其编写要求

安全评价报告的内容及其编写要求

安全评价报告的内容及其编写要求1. 什么是安全评价报告?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安全评价报告。

你可能会想:“这是什么东东?”其实啊,安全评价报告就像是一份关于安全的‘体检报告’,能告诉我们某个项目或场所是否安全。

就像咱们吃东西之前要看看保质期一样,这份报告可以让我们知道潜在的风险,确保一切都在安全的范围内。

1.1 安全评价报告的作用说到作用,这报告可是个大忙人。

首先,它能帮助企业识别潜在的安全隐患,就像我们在马路上走,突然发现有个坑,不跳过去就可能摔跤。

其次,这份报告还能为决策提供依据,企业可以根据报告的内容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最后,它还有助于提升公众对项目的信任度,毕竟,大家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安全的环境里,对吧?1.2 报告的基本结构那么,这份报告到底长什么样呢?一般来说,安全评价报告主要分为几个部分:引言、项目概况、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结论与建议。

你想啊,这就像是一本书,有开头,有正文,还有一个完美的结尾。

引言就相当于导语,先给大家讲讲这个项目的来龙去脉;项目概况则是介绍这个项目是干啥的;接着,风险识别部分就像是一个“侦探”,把潜在的风险一一找出来;风险评估则是对这些风险的“体检”,看它们有多严重;最后的结论与建议部分就是给大家一个总结,告诉我们该怎么办,如何保障安全。

2. 安全评价报告的具体内容接下来,咱们细聊聊安全评价报告的具体内容。

其实,每一部分都有它的重要性,不容小觑。

2.1 引言部分引言部分,简单来说就是“前言”。

在这里,评价团队会简单介绍一下安全评价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嘿,这就像是给大家吃个开胃菜,激发一下兴趣。

这里可以提到一些法律法规,告诉大家,为啥这报告是必须的,不能马虎了事。

2.2 风险识别和评估然后是风险识别和评估。

这可是报告的“重头戏”!在风险识别中,团队会通过现场勘查、专家访谈等方式,把所有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都列出来,真是像是在寻找“危险信号”啊。

而在风险评估中,他们会根据每个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给出一个分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报告》编写要求
涉及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的陆上危险化学品企业均应聘请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进行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

评价机构应依据《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化工企业定量风险评价导则》(AQ/T 3046-2013)、《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个人可接受风险标准和社会可接受风险标准(试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公告2014年第13号,以下简称“13号公告”)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的有关要求,出具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报告,并对评价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报告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评价目的、评价范围、评价依据。

2、被评价单位概况介绍。

(1)简述被评价单位建厂时间、地理位置、占地面积、职工人数、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情况、安全评价情况、重大危险源评估情况、安全管理现状等内容,明确生产或者储存规模。

(2)详细介绍周边环境及平面布置情况,特别是被评价单位周边敏感点情况(村庄、学校、影剧院等“13号公告”中要求的防护目标),应阐述厂区周边1km以内各防护目标情况,涉及高毒及以上气体的企业应阐述厂区周边2km以内的防护目标情况。

(3)简述气象条件、水文条件、地质条件等自然条件,气象
条件应包含十六风向的风速风频,年均温度,年均风速,大气稳定度等必要参数。

(4)简述被评价单位涉及的属于危险化学品的原辅材料、产品、中间产品的包装、储存、运输情况。

(5)简述生产工艺流程和选用的主要装置(设备)和设施,明确危险化工工艺、重大危险源分级、采取的安全控制措施、探测系统、隔离系统等情况。

(6)简述重要的公用工程情况。

3、风险辨识。

通过物质辨识和生产、储存装置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为安全防护距离计算打下基础。

运用风险分析方法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进行分析,辨识出潜在的危害事件,确定可能产生的事故后果类型,并对潜在的火灾、爆炸、毒物泄漏等事故场景进行分析和描述;利用事故统计、设备可靠性分析以及相关模型等进行事故发生基础概率分析;结合企业安全防护措施进行事故发生概率分析以使风险评价的结果更加接近企业实际。

可依据《化工企业定量风险评价导则》(AQ/T 3046-2013)和《基于风险检验的基础方法》(SY/T 6714-2008)对发生事故的概率进行判定,泄漏场景发生的频率小于10-8/年或事故场景造成的死亡概率小于1%时,在定量风险评价时可不考虑这种场景。

4、外部安全防护距离计算。

依据“13号公告”、《化工企业定量风险评价导则》(AQ/T
3046-2013)等进行外部安全防护距离计算。

A 确定计算方法
(1)涉及爆炸品类危险化学品(如:硝酸铵、三硝基甲苯、硝基胍)的生产、储存装置时采用事故后果计算法。

(2)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选用定量风险评价法确定外部安全防护距离:
①涉及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公布的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的;
②构成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且涉及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公布的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的;
③构成重大危险源,且涉及毒性气体的。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符合《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第九条规定情形的,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中规定的风险标准执行。

(3)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同时符合下列所有情形的,应当选用危险指数法确定外部安全防护距离:
①未列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公布的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的;
②不涉及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公布的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或涉及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但不构成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的;
③涉及毒性气体但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不构成重大危险源的。

B采用选择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C汇总计算结果,准确描述被评价单位(装置)的外部安全防护距离(注明不同方位的安全防护距离值)
5、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符合性分析。

采用检查表方法逐一检查防护目标与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的满足性,详细阐述安全防护距离范围内是否存在防护目标,其社会风险是否可以接受。

对不能满足安全防护距离的企业采取的降低风险的控制措施进行分析评价。

6、专项安全评价结论及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根据上述评价结果和国家现行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及标准的规定和要求,从以下几方面作出结论及建议:(1)明确危险物质、危险化工工艺、重大危险源;
(2)明确外部安全防护距离及满足性;
(3)从周边条件的保持、安全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等方面提出措施建议
(4)对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不能满足要求的企业,评价单位要提出具体可行的措施建议。

7、与危险化学品企业交换意见。

评价单位与危险化学品企业就专项评价报告的客观、真实及对策措施的可行性交换意见。

8、定量计算应注意的问题说明。

(1)应收集安全防护距离评价所需的各种基础资料,如企业
周边土地使用状况、地形状况、水文气象、居民与人口分布、潜在的点火源资料及全厂总平面布置图(设计院绘制的,与现场一致的电子版图纸)、计算所需的装置、储罐和气瓶的详细基础数据资料等。

(2)风险标准的选取。

①满足“13号公告”不满足“40号令”要求时全厂按照公告内要求的个人可接受风险标准和社会风险标准确定;
②满足“13号公告”且满足“40号令”中第九条要求的,全厂按照“40号令”要求的个人可接受风险标准和社会风险标准确定。

(3)底图要求。

①选用Google Earth上保存的最近一次拍摄的卫星地图;
②地图中应能完整显示厂区周边1km以内各防护目标,涉及高毒以上气体的企业应能完整显示厂区周边2km以内的防护目标(无法正常显示结果时应选取更大范围地图);
③图片格式应为.jpg或.bmp格式;
④地图应为垂直俯视图,地图北垂直朝向图片上边缘;
⑤应由明确标示物显示实际距离;
⑥地图中应明确显示各敏感点位置并标注名称和区域范围;
⑦厂区尽量位于图纸中心位置。

(4)数据输入及场景选取要求。

①如实准确的录入收集的各项数据,不得随意更改数据;
②不得擅自去除事故场景;
③各危险源选取的位置应与现场位置应基本一致,几个相同
储罐可按其区域中心点确定;
④各敏感点区域在图中应明确标定;
⑤当泄漏场景发生的频率小于10-8/年或事故场景造成的死亡概率小于1%时,在定量风险评价时可不考虑这种场景;
⑥各输入数据最终需进行截图放在报告中。

(5)评价结果的输出和分析。

A评价结果输出要求
①输出个人风险等值线时曲线线宽均设定为3,3×10-7曲线颜色为红色,3×10-6曲线颜色为橘色,1×10-6曲线颜色为紫色,1×10-5曲线颜色为粉色,3×10-5曲线颜色为浅蓝色。

②输出的个人风险等值线必须为一个闭合图形。

③输出事故后果模拟时应选取中孔泄漏模拟结果,有毒气体泄漏场景应选取平均风速时中孔泄漏模拟结果。

④输出事故后果模拟图时曲线线宽均设定为2,死亡半径曲线颜色为红色,重伤半径曲线颜色为橘色,轻伤半径曲线颜色为绿色,多米诺半径曲线颜色为浅蓝色。

B评价结果分析
①个人风险等值线范围内存在相应保护目标时,应采取措施降低个人风险至满足要求或对保护目标进行搬迁。

②社会风险曲线分析:
a.若社会风险曲线落在不可容许区,除特殊情况外,该风险无论如何不能被接受,应立即采取措施降低其风险。

b.若落在可容许区,风险处于很低的水平,该风险是可以被接
受的,无需采取安全改进措施。

c.若落在尽可能降低区,则需要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减少风险,即对各种风险处理措施方案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等,以决定是否采取这些措施。

③事故后果模拟分析
死亡半径、重伤半径内不应存在社会保护目标、厂外道路和厂内人员密集场所、控制室等厂内重要保护物;轻伤半径范围超出厂界时可采用构筑2.2m以上实体墙的方式降低对厂外的影响;多米诺半径范围内不应存在厂内、外生产储存装置或社会保护目标,当涉及厂内、外生产储存装置或社会保护目标时,应加大间距,间距至少应为计算的多米诺半径,无法增加间距时应采取3m 以上防爆墙隔离(间距至少满足防火间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