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9中考政治专题冲刺复习专题06权利与义务含解析
云南省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课时复习六权利与义务课件

映了国家重视维护人身自由权,B符合题意;C错误,生命
健康权是我国公民的最重要的一项权利,是最根本的人身
权利;D错误,材料只是说赔偿金提高,并没有提到其他处
罚将加倍。
【答案】 B
5.(2014·云南)(节选)阅读下述案例,运用《道德与法治》
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据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报道,某职业学校16岁
之际,某初级中学组织了一次对在校学生的普法宣传活
动。作为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
我们应自觉履行的义务有(
①按时入学
)
②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不得中途辍学
③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
④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
【解析】 本题考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的相关知识。
课时六 权利与义务
考点一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命题角度❶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例1 (2016·云南昆明)“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 权利的义务。”
这表明(
)
①权利和义务是完全相同的
②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
③每个公民既是权利的享有者,也是义务的承担者
④不能只享有权利不履行义务,也不能只承担义务而不
生命健康权
例4 (2017·云南)生命健康权是公民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权
利,是公民行使其他权利的前提。下列属于正确行使生命
健康权的是(
)
A.每天抽出时间锻炼身体
B.雷雨天到大树下避雨
C.到无资质的口腔诊所补牙
D.当生命健康受到不法分子侵害时,坚决与其搏斗
【解析】 本题考查生命健康权的相关知识。A正确,积极
法厂商调和各种石化原料生产销售有毒汽油,等等。这些
云南省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课时复习六权利与义务考点全面演练20190121118

课时复习六权利与义务考点全面演练一、选择题1.(2018·湖南邵阳)“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对马克思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②道德义务必须履行,法定义务不必履行③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④我们既要依法行使权利,又要依法履行义务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2.(2018·江苏宿迁)2017年9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印发《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指出,互联网群组建立者、管理者应当履行群组管理责任,即“谁建群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规范群组网络行为和信息发布。
这一规定( )A.说明诚信是一种资源B.体现了权利与义务的统一C.维护了公民的隐私权D.限制了公民言论自由权利3.(2018·山东滨州)邻居小于养的宠物狗经常扰得四邻不安。
小明与小于交涉,小于却理直气壮地说:“养狗是我的权利,谁也管不着”。
小明据理力争,下列理由恰当的是( )A.公民行使权利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B.公民享有广泛而真实的权利C.公民行使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利益D.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不受侵犯4.(2018·广东)2018年3月24日,一名游客在武汉大学校园观赏樱花时,突然跨过护栏用力摇动枝干,霎时“落英缤纷”,下起了“樱花雨”,此举受到在场众人的纷纷指责。
因为该游客( )A.只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B.只承担义务,不享受权利C.有公民意识,没守法观念D.有道德观念,没责任意识5.(2019·改编题)某专卖店员工怀疑小吴偷了店内的衣服,对小吴强行搜身检查。
此举侵犯了小吴的( )A.人身自由权B.财产所有权C.生命健康权D.姓名权6.(2019·改编题)下列行为中,属于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的是( )A.医疗部门按规定隔离传染病患者B.地铁安检人员检查乘客背包C.王某因索债无果,将债务人关在自己家里D.公安机关依法暂时扣押需要受侦查的人7.(2018·浙江湖州)针对校园周边早餐摊点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某市组织多部门开展了集中整治。
中考政治-权利与义务

权利与义务考点:权利与义务。
(能级要求:应用)1. 什么是权利、义务:(1)权利、义务的含义:①公民权利:由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这种权益受国家保护,有物质保障。
②公民义务:广义的义务,既包括法定义务,又包括道德义务。
所谓法定义务,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责任。
所谓道德义务,是指社会成员依据社会道德规范,自觉自愿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
(2)基本权利、基本义务的含义: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权利、义务称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基本义务。
2.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我们既是权利的主体,也是义务的主体。
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以主人翁的责任感,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
3. 如何正确行使权利:(1)公民在行使权利的时候要尊重他人权利;(2)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权益;(3)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4)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
4. 如何履行义务:(1)道德义务:道德义务的范围十分广泛,履行道德义务,每个人责无旁贷。
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积极履行方方面面的道德义务。
(2)法定义务:①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②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③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聚焦热点:权利与义务例1 中学生王某因打架被学校予以警告处分而怨恨在心,于是在学校的网站上,大肆辱骂学校,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王某辱骂的是学校而不是个人,因此并不违法B. 假如王某在公开场合辱骂学校是侵犯了学校名誉,在网上辱骂则没有侵犯学校名誉C. 王某在行使自己的言论自由权D. 王某的做法是错误的,他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损害了集体的利益解析:王某的行为没有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因为他触犯了他人、集体的合法权益,是违法的。
2019中考政治二轮练习考点六权利与义务概况.doc

2019中考政治二轮练习考点六权利与义务概况◆考点六: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权利与义务概况。
【教材链接】教科版七年级下册第十三课《权利与义务》,九年级第十二课《法律的尊严》中《与法同行》【考点解读】知识要点:1.权利的含义:权利是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
注意:我国公民的权利具有平等性、真实性、广泛性的特点。
我国通过建立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2.义务的含义:义务是法律规定、道德规范等要求应尽的责任。
3.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教科版九年级P88: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公民既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又要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任何人都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尽义务,也不能只尽义务而不享受权利。
人教版: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是统一的,具有一致性,二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4、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权利和义务的对等性、一致性,要求我们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义务。
那种只想享受权利、不愿履行义务的观点和行为是错误的;想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的观点和行为也是错误的。
5、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公民在行使自己权利时,要做到:〔1〕要尊重他人的权利;〔2〕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3〕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4〕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
6、如何自觉履行义务?自觉履行义务应做到:〔1〕法律鼓励做的,积极去做;〔2〕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3〕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7、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意义:九年级P88T3。
2019年中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 权利与义务(含解析)

学习资料专题权利与义务一、选择题1.浙江温州,一座温暖之州。
这里有隐善15年的感动中国人物“兰小草”王珏,还有慈善地标“红日亭”;有行走10769公里的“微笑联盟”,更有走遍中西部14个地区的“明眸工程”。
据此回答以下小题。
(1)一个个最美的身影不断接力,最终汇集成爱心之都、尚善之城。
这说明()A. 我们生活的世界不存在假恶丑 B. 社会生活总是绚丽多彩的C. 真善美的行为激发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参与D. 奉献爱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唯一途径(2)“兰小草”捐款30万元,这是在对自己的合法私有财产行使()A. 占有权B. 使用权 C. 收益权 D. 处分权(3)许诺容易践诺难,“兰小草”一诺千金,用马拉松式的善举为城市留下了丰碑,感动了中国。
这告诉我们()①要信守诺言,讲信誉,重信用②无论做出何种承诺,一定要兑现③诚实能使人心悦诚服,守信能赢得别人的赞誉④从现在做起,持之以恒,为构建诚信社会贡献力量A. ①③④B. ①②④C. ①②③④D. ②③【答案】(1)C(2)D(3)A【解析】【分析】(1)本小题题目表明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不计较代价与回报,这种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是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体现,这种行为能激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故C符合题意;ABD都犯了绝对化的错误;(2)财产所有权是公民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题目中的捐款行为是行使对自己财产的处分权,故D符合题意,ABC属于公民财产所有权的内容,但与题目不符;(3)“兰小草”一诺千金,告诉我们要诚信,诚信是为人之本,是与人交往的通行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信守诺言,讲信誉,重信用,要言而有信,信守承诺,做一个诚信的人,从现在做起,持之以恒,为构建诚信社会贡献力量,故①③④符合题意;②犯了绝对化的错误,不符合道德和法律要求的承诺,不能兑现,故错误;故答案为:(1)C;(2)D;(3)A。
精编中考政治常考易错知识点汇总及专题训练专题六 权利与义务

精编中考政治常考易错知识点汇总及专题训练专题六权利与义务易错清单1. 人民与公民的区别2. 在我国,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在我国公民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我国公民权利与义务密不可分、相互依存。
权利和义务在人类历史上最初是不分离的,随着私有制、阶级的出现,权利和义务便开始分离。
这种分离是由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不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决定的。
在人剥削人的社会里,剥削阶级占有生产资料,从而享有各种权利,他们往往只享有权利而不承担义务。
正如马克思所说,“在剥削阶级统治的国家里,几乎把一切权利赋予一个阶级”。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不是分离的,而是一致的、相互依存的。
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1)公民享有权利,同时要履行义务。
权利和义务是不可分离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
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在我国,任何公民不能只享有权利而不履行义务,也不能只履行义务而不享有权利。
每个公民既是权利的享有者,又是义务的履行者。
(2)某些行为具有权利和义务的双重性质。
如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个人的权利,又是社会增加物质财富和提高科学文化水平的需要,是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义务。
(3)权利和义务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可以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人翁责任感,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就能促进公民更自觉地履行自己的义务。
而公民自觉地履行义务,推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也就为享有更多的权利创造了条件。
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是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个根本特点。
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全体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个人和国家、集体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
公民权利和义务都是根据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利益确定的,都是为了实现包括每个人在内的全体人民更大的利益,因而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2019年全国各地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分类汇编专项六、权利与义务

2019年全国各地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分类汇编专项六、权利与义务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关键词: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人身权、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经济权利、消费者的权益【一】选择题〔2018浙江温州〕5.图1中母子的对话说明了未成年人依法享有 A.生命健康权 B.个人隐私权答:B〔2018陕西〕9.实名制越来越广泛地进入我们的生活。
银行开户、购买火车票、网上开微博等都要使用真实的个人身份信息。
实名制的推行〔〕①是为了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秩序②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③需要国家建立健全有关公民信息安全保护的法律法规④需要公民增强自我防范意识,防止个人信息被盗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隐私权的认识及如何维护个人隐私的掌握。
网络世界纷繁复杂,美丑共生,推行实名制有利于遏制利用互联网犯罪,进而有效维护社会秩序,①观点正确。
实名制的推行的另一面是加大了公民隐私泄露的几率,这就需要政府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来保护公民隐私,公民个人也要采取必要错误,加强隐私保护意识,防止信息泄露,故③④观点正确,应入选。
②观点过于偏激,只要公民自身与提供服务的另一方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实名制的推行并不会侵犯公民的隐私权。
〔2018湖州〕8.2018年1月。
在公安部统一部署指挥下,我国首次开展大规模集中打击侵害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活动,这突出变现我国加强对公民__▲__的保护。
A.姓名权B.肖像权C.隐私权D.名誉权答:C〔2018湖州〕9.假设遇旅行社无端多收旅游费用,以下做法不可取的是A.拒绝付款,与之理论B.照单付款,不予追究C.照单付款,然后投诉D.拒绝付款,提起诉讼答:B〔2018湖州〕16.“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自由了,因为其他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
”这段话说明①权力与义务具有一致性②行使权力要受到一定限制③权力与义务都可以放弃④履行义务要受到一定限制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A〔2018天津〕12、人格尊严不可辱。
2019届中考道德与法治总复习考点19权利与义务课件

团结
起,自觉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和主权的统一,维护民族之间平等、团结、
互助、和谐的关系。
维护国家 维护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秘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 安全、荣 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 誉和利益
维护国家的尊严不受侵犯,国家的荣誉不受玷污。
维护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安全等各方面的利益。
依法服兵役
受教育义务
依
依法
法
服兵
纳
役
税
法律要
求做的
必须去
遵交通
做
规则守
遵守 公共
秩序
保护野生动物
5.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关系 理解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1)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2)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 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3)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例如,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 公民的基本义务。
原因
(1)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 (2)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为了保卫祖国,我 们要自觉履行这项义务。
法律 我国兵役法规定,我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 制度 兵役制度。种类 现役和预备Fra bibliotek。职责
①现役军人必须遵守军队的条令和条例,忠于职守,随时为保卫祖国而战斗。 ②预备役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参加军事训练,随时准备参军参战,保卫祖国。
(1)意义: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 (2)要求: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 自身权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6 权利与义务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是;公民参加各种活动享受各种权利的基本保障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是。
A.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人身权利B.人身权利、人身自由、生命健康权C.人格尊严权、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D.人身自由、生命健康权、人身权利【答案】B2.关爱他人,最基本的是A.为他人无私奉献B.倾自己所有帮助有困难的人C.挽救他人的生命D.不侵犯他人的生命健康权利【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关爱他人的知识。
关爱他人是公民的最基本素养,其中最基本的是不侵犯他人的生命健康权,生命健康权是每个公民所享有的最重要的人身权利,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加以侵害,故本题选D。
3.我们每个人都有隐私,隐私受法律保护。
下列对隐私的认识正确的是A.有隐私的人肯定是思想不好的人B.隐私是不危及社会和他人的个人私事C.凡是正派的人都不应该有隐私D.隐私都是见不得人、不健康的东西【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隐私是指公民不愿为人所知,且与公共利益和群体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
故B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
A、C、D说法错误,隐私包括私人信息、个人私事和私人领域,任何一个人都有个人的隐私,以获得内心世界的安宁和做人的尊严。
4.年迈的丁老先生通过律师立下合法遗嘱,将自己仅有的一套住房留给悉心照顾自己15年的女儿。
丁老去世后,从未关心过他的儿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平分房产,法院却依然将住房判给了丁老的女儿。
其主要依据是A.丁老的儿子不是法定继承人B.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C.只有女儿是第一顺序继承人D.因为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答案】B5.父母去世后,同胞弟弟以出嫁的女儿不能继承遗产为由,将父母遗产独自占有,姐姐诉诸法院。
法院依法判决姐弟俩共同继承父母遗产。
法院判决的依据有①第一、二顺序继承人可以一起继承遗产②公民的财产继承权受法律保护③全部法定继承人都能继承遗产④子女都是第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D【解析】根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法定继承人包括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
其中配偶、子女、父母都是第一顺序继承人。
因此弟弟的做法是违法行为。
①错误,继承开始后,第一顺序继承人先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或第一顺序继承人放弃继承的,才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③错误,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
②④说法正确,故选D。
6.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等部门联合举行“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体现了国家对青少年权利的保护,该权利是A.生命健康权B.人身自由权C.受教育权D.智力成果权【答案】A【解析】参加阳光体育运动有利于青少年提高身体素质,维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
故选A。
7.武汉一名16岁的在校高中生凭借“无压痕眼镜架”“世界筷子”“自洁水龙头”等多项发明专利,成为“学生股东”第一人。
这则实例说明未成年人享有A.财产继承权B.财产保障权C.受教育权D.智力成果权【答案】D【解析】小发明和小制作,属于公民的智力成果,因此获得股权,体现了公民享有智力成果权。
故选D。
8.作为一名成熟的消费者,应该①不轻信广告宣传②不买“三无产品”③购物后索要发票或者凭证④尽量不消费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A【解析】解答此题宜采用排除法。
作为一名消费者,应“炼就一双慧眼”,提高自己的判断和选择能力,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消费,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权益可能被侵犯就不消费。
故选A。
9.销售假酒、假烟、劣质发霉粮食、卖“黑心”棉被等以牟取暴利者,侵犯了消费者的①安全权②依法求偿权③知情权④自主选择权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A10.中学生许重宁发明的“新型组合救援医用服”获得专利后,其父母代表她与服装厂协议,每卖掉一套衣服,她可获得2~4元的提成。
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国家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B.许重宁享有合法财产的收益权C.父母侵犯了许重宁的合法权益D.许重宁获得提成的同时还应依法纳税【答案】C【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智力成果权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
我国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材料中中学生的智力成果权由其父母代为行使,C观点错误。
此题属于反向选择题,故选C。
11.老陈将自己在城里买的商品房租给他人,老陈这是对自己的合法财产行使A.使用权B.占有权C.收益权D.处分权【答案】C【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财产所有权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财产所有权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
材料中将房屋租给他人,属于收益权,故选C。
12.照相馆老板孙某在征得王某的同意后,将其照片作为样品摆在柜台上。
某乳品公司发现后,私自将王某的照片印在了该公司产品的外包装上。
在此事中A.不存在侵权问题B.孙某侵犯了王某的肖像权C.孙某和乳制品公司都侵犯了王某的肖像权D.乳制品公司侵犯了王某的肖像权【答案】D13.民法总则强调,公民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收集、利用、加工和传输,也不得非法提供、公开或出售。
这一规定A.表明公民个人信息是无法保护的B.能彻底杜绝侵害公民隐私的行为C.表明公民的隐私只能靠法律保护D.能有效地保护公民的个人隐私权【答案】D【解析】公民的个人信息属于公民的隐私,材料中民法总则的这一规定能有效地保护公民的隐私权,D正确。
A错误,公民的个人信息受到法律的保护;B夸大了这一规定的作用;C 说法不全面,保护公民的隐私,既要靠自己提高隐私意识,也要靠法律的保护。
14.小明看到同学柔弱矮小,于是给他起外号“豆芽菜”,这侵犯了同学的A.姓名权B.名誉权C.荣誉权D.隐私权【答案】B【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名誉权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不受侵犯,侵犯公民名誉权的行为有侮辱行为和诽谤行为,材料中给他人起侮辱性的绰号,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故选B。
15.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一经播出,便引发全民观剧热潮。
而此剧刚播出不久,就有人在网上公开售卖被泄露的全集资源。
这种售卖行为A.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B.是可以让消费者先睹为快的正确做法C.是侵犯他人智力成果权的行为D.没有遵守网络道德,并不违法【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14分,共70分)16.一天放学回家后,一向开朗的小欣闷闷不乐。
妈妈细问之下,才知道小欣的同学昨天因没有遵守交通规则而发生车祸,生命垂危,正在抢救。
这件事引发了班上同学对生命问题的讨论。
(1)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生命的思考。
(6分)(2)为了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你有哪些正确的建议?(8分)【答案】(1)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任何代价都换不来。
生命健康权是人身权利中最重要、最起码的权利。
我们要珍爱生命。
(6分)(2)不闯红灯,不横穿马路,过马路走斑马线;不在道路上嬉闹玩耍,不翻越护栏;骑车靠右,不逆行,不追车,不骑英雄车,不双手离把,不突然猛拐;行人应在人行道上行走,如无人行道,靠路边右侧行走;等等。
(8分)【解析】(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生命健康的认识,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具有一定开放性,难度值一般。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同学发生车祸生命垂危,启示我们要懂得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所有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因此我们应珍爱生命。
学生回答此问时,只要从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健康权的重要性两个角度说明,言之有理即可。
(2)此问属于做法类设问,旨在考查学生的规则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具有很强的开放性,难度值一般。
材料中小欣的同学因为没有遵守交通规则而发生车祸,启示我们应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如按交通信号灯指示穿过道路、走人行道不走机动车道、不跨越隔离护栏、靠右行驶、在马路上不飙车等,答案言之有理,符合交通规则即可。
17.2017年4月18日,网传枣庄市某中学附近发生一起校园欺凌案件。
当地公安分局接报后,高度重视,迅速开展工作。
经初查:近日某中学学生陈某(男,13岁)与同某(女,13岁)因琐事发生纠纷,后王某将此事告知其同某某(男,15岁,系九年级学生),4月17日下午,王某某纠集他人在文檀小区对陈某进行殴打。
(1)欺凌者王某某侵犯了陈某什么权利?(2分)这项权利由哪两部分组成?(4分)(2)公安局为什么重视和保护公民这项权利?(8分)【答案】(1)①王某某侵犯陈某的生命健康权。
(2分)②公民的生命健康权由生命权和健康权两部分组成。
(4分)(2)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参与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前提。
生命一旦失去,任何权利都失去了意义。
生命健康权是首要的人身权利。
因此无论是国家还是社会,都重视和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8分)18.材料:某高校女生李某因嫉妒同寝室的另一名学生林某,用有照相机功能的手机偷拍了林某在寝室内的各种生活照片,在同学中传看,并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中伤林某,给林某造成很大的痛苦。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李某的行为侵犯了林某的哪些权利?(2分)(2)什么是隐私?(2分)(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从道德和法律两方面来尊重和维护隐私权?(4分)(4)还有哪些其他的方法可以维护隐私权?(6分)【答案】(1)隐私权、名誉权、肖像权。
(2分)(2)隐私指公民不愿为人所知、侵扰的秘密,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
(2分)(3)道德:尊重他人隐私,就要树立隐私意识;尊重他人隐私,需要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
法律:我们应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采用自行与侵权人协商、请求司法保护等方式,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若因此造成较大的精神痛苦,还有权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4分)(4)我们在增强法制观念、依法律己、尊重他人隐私的同时,还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在向熟人敞开心扉时,要认真选择倾诉对象;我们在上网时要掌握网上安全运行的知识,以避免个人隐私在网络中被浏览和扩散;保护隐私不等于自我封闭、与世隔绝。
当自己遇到麻烦、产生困惑、出现烦恼时,应学会与值得信任的人沟通和交流,以获得成长所需的理解和帮助。
(6分)19.观察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在我国遗产继承的方式有哪些?(4分)(2)在继承遗产时,漫画中的继承人应该本着什么精神?(4分)(3)漫画告诉我们财产继承权受到侵犯时应该如何做?(6分)【答案】(1)法定继承、遗嘱继承。
(4分)(2)注重情义、互谅互让、和睦团结。
(4分)(3)当财产继承权受到侵害时,不要忍气吞声,要增强维权意识,学会依靠社会力量,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