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政治知识点大汇总
2019道德与法治中考必背50知识点-(精编版)(可编辑修改word版)

九年级思想品德必熟知识点姓名:班级:1、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四项基本原则立党之本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民族政策)、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我国经济制度的决定因素是: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公有制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毫不动摇地巩固、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国有经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引导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体经济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私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4、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5、长大成人的重要标志是: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具有责任感的最起码的表现是:对自己负责具有责任感的最高表现是:对社会负责6、我国的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有效形式7、地球村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其他原因是:交通工具的飞速发展、通信技术的更新换代、网络技术的全面运用8、中国的国际形象是:和平、合作、负责任9、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10、时代潮流: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11、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世界格局多极化;多极:美、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广大发展中国家12、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13、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是:发展经济14、当今世界的三大问题:人口激增、环境污染、能源短缺15、党的基本路线制定的依据是: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历史任务党的基本路线制定的出发点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16、我国的对内政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2019中考政治重点知识汇总

2019中考政治重点知识汇总一、“基本”类1.人的基本情形有四种:喜怒哀惧。
2.我们在竞争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道德和法律。
3.诚信的基本要求: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4.我国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5.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
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8.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9.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10.我国环境的基本状况: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11.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12.实现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立法)、有法必依(守法)、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执法)2017中考政治复习知识点汇总2017中考政治复习知识点汇总。
二、“基础”、“基石”类1.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基础:民主平等。
2.我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四项基本原则。
3.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
4.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发展教育和科学。
5.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教育。
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
6.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宪法。
三、“根本”类1.国家的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3.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根本依据: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4.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019年中考九年级政治教材知识点

2019年中考九年级政治教材知识点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1.强国富民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2、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3、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改革开放是怎样促发展的?(改革开放的重要性、作用、意义)答:①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②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③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④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⑤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5、我国确立了什么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什么新格局?答: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6、我国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7、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8、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腾飞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答:(1) 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
①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②第一大工业国;③第一大货物贸易国;④第一大外汇储备国;⑤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2)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3)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9.中国的腾飞证明了什么道理?答: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10、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1、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12、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答: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13、我国贯彻以什么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答: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14、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19最新中考政治知识点全面盘点大全_中考政治

2019最新中考政治知识点全面盘点大全_中考政治2019全国时间中招政策答疑50问高分作文技巧中考现代文阅读训练计划中考数理化压轴题中考文科备考指南中考指导手册语文复习周计划中考一轮复习攻略一、关于"一"1.一个中心工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P107/108)2.一个最基本国情: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知124)3.一个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知108)4.一个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知118)【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5.一个最可靠保证(经济快速发展的奥秘):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知123)6.一个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知139)7.一个重要指导方针、重大战略思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知118)【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8.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权利是履行义务的前提,义务是享有权利的基础(知144) 9.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发展(知119) 10.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知3/知) 11.第一继承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知98) 12.依法进行自我保护的第一原则:保护生命(NP29:知12) 13.处理好民族关系的一个总原则:民族平等(NP105:知1) ★一个强国之路:坚持改革开放(知128) ★一个立国之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知129) ★一个出发点和归宿:人民的根本利益(知117) ★一个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知113) ★一个新的战略起点:机遇和挑战同在(知173) ★一个崇高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青春(知183) ★一个共同理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知181)★一个最高理想:共产主义理想(知182) ★一个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知121) ★第一资源:人才资源(P156) 14.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P107) 15.两个治国方略: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知87) 16.两个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知146)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知156) 【社会保障制度(也属于经济制度)】17.人民代表产生的两种方式: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P115) 18.当今时代的两个主题:和平与发展(知168)19.财产继承的两种方式: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遗嘱继承优先)(知96) 20.知识产权同时具有两方面的内容:人身权和财产权(知102) 21.导致挫折的两个方面的因素:外在的客观因素(通常难以控制)和内在的主观因素(多数可以控制)(知32) 22.成才的两种因素:内因和外因(知187) 23.发展先进文化,提高人们的素质,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知116) 24.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两部专门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NP25:知6) ★两个"小康":总体小康(2000年)、全面小康(2020年)(P5) ★两个必由之路:勇于创新是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必由之路(知41) 各民族的团结合作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由之路(NP107:知12)★两个根本途径: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是:艰苦奋斗(知185) 解决其他所有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P107/133) ★违法行为的两层含义: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NP35:知30) ★树立法治观念的两层含义:树立严格遵守法律,以及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合法权益的观念(知89) 25."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知115) 26."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知148)27.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知138) 28.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知25/知164) 29.开放的世界要求我们青少年: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大旗,切实树立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知177) 30.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集体成分(知151) 31.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以及股份制企业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知153) 32.人才,从内涵上说(三要素):一是有知识、有能力;二是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三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作出贡献(P156)【人才的含义(知186)】33.四个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P105) 四个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P4) 34.五个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民族区域自治35.五个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对外开放战略36.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知61) 37.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知81) 38.主体:竞争的主体是:人(知59) 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企业(知60) 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知78) 经济制度中的主体:以公有制为主体、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知146、知156) ★三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P108笔记】(P105知118)(P108知126)(P105知1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知114) ★三大民族政策:民族平等政策、民族团结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NP105:笔记) ★人类文明的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相互促进、全面发展的过程(知2) ★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家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知4) ★法律的三个基本特征: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NP34:问11)★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具有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NP35:知31) 39.基本路线提出的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050年,共同理想)(知122) 40.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领域的奋斗目标和要求分别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41.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知127) 42.2020年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P5) 43.2050年的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P5) 44.长远目标:构建和谐社会(P5) 45.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知125) ★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知121) 46.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P112)47.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134) 48.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民族政策、基本国策)(知137) 49.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知146) 50.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知156) 【社会保障制度(也属于经济制度)】51.党的性质、宗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知109)52.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知13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P113) 53.国家机关的性质:①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知133)【立法机关】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知135)【最高立法机关】③国务院:最高国家行政机关(P114) ④人民政府:行政机关⑤人民法院:审判机关(NP36:知39) ⑥人民检察院: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机关)(NP36:知38) 54.人民民主专政本质上是:人民当家作主(知132) 55.法律的本质: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NP34:知23) 56.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体现人民的意志(P81)(NP34:知23) 57.依法治国的本质: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知79) 58.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制经济(知84) 59.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2019中考道德与法治必背过关知识点

2019中考道德与法治必背过关知识点第一部分成长中的我★1、青春期矛盾心理影响:①有时让我们烦恼,但也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契机。
②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这些心理矛盾,我们才能健康成长。
应对:①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
②通过求助他人,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
③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接纳和调适青春期的心理矛盾。
④自我调节。
★2、克服青春期烦恼、调控心理冲动的方法和技巧①开放自己的内心世界。
主动向老师、家长、同学、亲友以及社会寻求帮助。
②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自己学会当自己的“心理医生”。
可以采取注意转移法、合理发泄法、理智控制法等排解不良情绪。
③保持自我意识完善。
多读健康有益的书籍,多运动,多做好事。
★3、调控情绪的技巧①注意转移法:改变注意焦点,分散注意力;做自己平时感兴趣的事情;改变环境,如到野外去散步等。
②合理发泄法:在适当的场合大哭一场;向他人倾诉;进行剧烈的运动;放声歌唱或大声喊叫等。
③理智控制法:自我解嘲,自我安慰;自我暗示,自己提醒自己;自我激励;心理换位,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学会升华,将不良情绪转化为积极而有益的行动等。
★4、如何正确面对考试,克服考试焦虑?①要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
②要实事求是地调整自我期望。
③要增强自身实力。
增强自身实力是获得成功的重要途径。
④拟订具体的复习计划,掌握一些放松情绪的方法。
★5、有效应对挫折的方法有哪些?①面对挫折,保持积极态度:冷静思考,分析原因,寻找解决办法,不屈不挠;②培养战胜挫折的心理素质,锻炼心理承受能力;③掌握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如:冷静对待、自我疏导、请求帮助、心理换位、精神升华。
应对挫折的关键是战胜自己。
★6、为什么要培养坚强意志(作用、意义)?①坚强意志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和事业成功起着关键作用;②坚强意志是成功的保证;③从小培养自己具有坚强意志,有助于我们战胜困难、克服弱点、成就人生。
★7、怎样磨砺坚强的意志?①明确提出锻炼意志的任务;②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③培养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④持之以恒,善始善终。
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必背知识点分类整理

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必背知识点分类整理一、“基础”“基石”类 1.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2.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文化多样性。
3.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生产资料公有制。
4.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公平。
5.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6.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
二、“根本”类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
8.我国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9.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10.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国家安全。
11.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三、“基本”类 12.党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13.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1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个人层面)。
15.我国资源环境的基本状况: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16.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是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短缺。
四、“中心”“核心”类 17.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19.国家核心利益的内容: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2019年中考政治知识点专题复习汇总(必背知识点)

2019年中考政治知识点专题复习汇总1、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
2、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
3、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
4、国际舞台上的中国是什么样的?当今社会,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
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5、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7、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8、我国的总任务是什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9、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10、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就是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11、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问题的根本途径(或关键)。
13、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14、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15、我们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1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17、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的各民族之间关系(新时代民族关系):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019中考政治知识点汇总

2019中考政治知识点汇总“四主”类1、我国“一国两制”中的国家主体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是公有制。
我国分配制度的主体是按劳分配。
3、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是科学技术。
5、我们参与经济生活的主要表现于日常生活的消费和理财。
6、我国经济大舞台上的主角是公有制经济。
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国有经济。
“基本”类1、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我国的基本国策有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
3、最终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4、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5、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
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8、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是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P3710、我国环境的基本状况: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当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11、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12、“两个基本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3、我国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和必然要求是:中国*要始终代表…P3614、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立法)、有法必依(守法)、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执法)。
“基础”类1、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我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四项基本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 中考政治知识点大汇总1. 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内容:全民所有制(国有经济)、集体所有制(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2. 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内容:公有制经济[全民所有制(国有经济)、集体所有制(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和非公有制(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3. 经济活动的参与者: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4.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其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思想道德建设5.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措施的内容:保障性措施和促进性措施6. 我国宪法的主要内容: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各方面的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
包括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与活动原则以及国家的标志等7. 公民人身权利的内容:生命健康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等8. 公民人身自由权利受法律保护的内容:公民不受非法逮捕和拘禁;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搜查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9. 消费者依法享有合法权益的内容:消费者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和要求赔偿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知悉商品和服务的真实情况,有权自主选择商品和服务;消费者公平交易的权利,享有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10. 劳动者依法享有的合法权利的主要内容: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享有与用人单位平等协商签订劳动合同的权利;享有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享有休息和休假的权利(每天工作不超过8 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 小时的工作制度)11. 我国税收的种类(内容):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12. 公民政治自由权利的内容: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13. 正当防卫的条件的内容:只有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必须是不法侵害行为正在进行时; 只能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正当防卫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14. 深化教育改革的内容: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以及教育质量的评价方式15. 违法行为的种类(内容):违宪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16. 生产关系的具体内容:生产资料归归谁所有;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如何;产品(消费品)如何分配。
17. 生产力要素的内容:劳动者; 生产工具;劳动对象。
18. “一国两制”的主要内容: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19. “三个代表”的基本含义(内容):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0.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内容):第一,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
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内容: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四有”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2. 伟大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23. 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4.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25. 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26. 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27. (繁荣)文化事业的主要内容: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事业28. 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政治力、经济力、科技力、国防力、文教力、外交力、资源力等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一、“主体”、“主要”、“主角”、“主导力量”类1、我国“一国两制”中的国家主体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是公有制。
我国分配制度的主体是按劳分配。
3、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是科学技术。
5、我们参与经济生活的主要表现于日常生活的消费和理财。
6、我国经济大舞台上的主角是公有制经济。
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国有经济。
二、“基本”类1、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我国的基本国策有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
3、最终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4、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5、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
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8、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是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P3710、我国环境的基本状况: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11、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12、“两个基本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3、我国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和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 P3614、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立法)、有法必依(守法)、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执法)。
三、“基础”类1、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我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四项基本原则。
3、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
4、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发展教育和科学。
5、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教育。
6、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自然资源。
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大自然。
7、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基础是工农联盟。
8、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物质文明的发展。
9、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是宪法。
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宪法四、“根本”类1、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在各方面形成与…… 充满生机和活力。
(P38)3、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四项基本原则; 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o4、中国发展的根本基点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5、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教育。
6、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是发展科技、教育。
7、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8、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9、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是宪法。
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
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
10、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有国家性质、根本制度、国家根本任务、基本经济制度等。
11、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
12、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3、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保证是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4、提升广大人民的综合素质和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的根本是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
1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16、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17、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18、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五、“本质”、“实质”、“性质”类1、我国改革的实质(性质):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的本质:发展问题。
3、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是:共同富裕。
4、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的社会性质:社会主义社会。
六、“最”类1、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一国两制。
2、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共同富裕。
4、最富有责任心的人的共有情感: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5、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为了祖国的统一和繁荣结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6、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
7、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8、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效力或最具权威的是:宪法。
9、最能考验公民责任意识的是:国家处在危难时刻。
七、“集中”、“集中体现”类:1、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不言代价与回报地履行责任。
2、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4、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科学技术。
5、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集中体现: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三峡移民精神等。
6、体现共同富裕原则的经济成分:集体经济。
7、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
八、“决定”类1、决定一个国家民族未来的事业是:教育。
决定人们一生命运的事业是:教育。
2、实现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3、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科技创新能力。
4、我国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决定因素是: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
5、我国实行的分配制度的决定因素是:基本经济制度。
九、“制度”类1、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6、我国的两种制度指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
十、“核心”、“中心”类1、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2、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3、我国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的中心:经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