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政治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2019年中考政治总复习知识点汇总二

2019年中考政治总复习知识点汇总二

2019年中考政治总复习知识点汇总本册所属部分:心理道德第一单元相亲相爱一家人1.家庭的含义、家庭关系的确立、家庭结构。

①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②家庭关系的确立形式:1结婚 2生育 3收养 4再婚。

③家庭的结构:1核心家庭 2主干家庭 3单亲家庭 4联合家庭。

2.为什么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①与父母的家庭关系不可改变:父母子女关系的确立,绝大数基于血缘关系。

生命是父母给予的,这种关系无可选择、无法改变。

②我们与父母的感情,是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一种亲情。

3.家对我们成长的作用?①家庭式我们成长的摇篮;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我们可以尽享家庭的亲情和温暖。

②家是我们的情感栖息地,是我们的物质生活后盾、安全健康的保障、娱乐天地、天然学校和今后发展的大本营。

4.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①.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抚养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

这种恩情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②.父母为家庭作出了贡献,为我们付出了很多,他们应当得到爱的回报,理应受到我们的孝敬。

③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

.④孝敬父母,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义务、法律义务。

5.怎样孝敬父母?①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

其中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

成年子女要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

②孝敬父母要落实到具体行为之中,要从小事做起。

爱父母,心里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

孝敬父母需要付出,但得到的是甜蜜。

6.走出孝敬父母的误区。

①孝敬父母不是愚孝和盲从,是在平等基础上对父母的尊敬和侍奉,是在当代道德和法律基础上对父母辛勤劳动和养育之恩的报答。

②父母做出不道德或触犯法律的事情,我们要批评和制止,要依法办事。

7.正确理解逆反心理。

①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我们对父母的思想观念、管教方法、严格要求,常常产生反感。

人教部编版2019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必考核心观点总结

人教部编版2019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必考核心观点总结

人教部编版2019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必考核心观点总结1.中华民族的奋斗目标:强国富民2.完成新民主义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民族站起来了。

3.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4.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5.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

6.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7.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8.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9.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10.坚定不移地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11.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

12.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13.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5.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16.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国家的中心工作:经济建设;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国家发展的突出位置: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环境)17.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人才是第一资源。

18.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19.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20.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21.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22.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23.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

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2019中考政治重点知识汇总

2019中考政治重点知识汇总

2019中考政治重点知识汇总一、“基本”类1.人的基本情形有四种:喜怒哀惧。

2.我们在竞争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道德和法律。

3.诚信的基本要求: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4.我国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5.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

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8.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9.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10.我国环境的基本状况: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11.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12.实现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立法)、有法必依(守法)、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执法)2017中考政治复习知识点汇总2017中考政治复习知识点汇总。

二、“基础”、“基石”类1.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基础:民主平等。

2.我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四项基本原则。

3.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

4.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发展教育和科学。

5.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教育。

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

6.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宪法。

三、“根本”类1.国家的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3.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根本依据: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4.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019年中考政治必考知识点01人格尊严不可辱

2019年中考政治必考知识点01人格尊严不可辱

人格尊严不可辱聚焦考点☆温习理解一、教材重点回顾:1、人格尊严权的含义及表现:含义:公民都享有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

表现为自尊和他尊。

表现: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2、名誉权的含义及表现:含义:指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表现: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

3、侵犯名誉权的行为①侮辱:指语言、文字或暴力手段贬损他人人格、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分为口头侮辱、文字侮辱和暴力侮辱。

②诽谤:指无中生有、捏造并散布虚假的事实,恶意中伤他人的行为,分为口头诽谤和文字诽谤。

③新闻报道失实。

④诬告。

4、肖像的含义及表现方式:含义:肖像是以容貌为中心的人体形象的再现。

表现方式:肖像可以是绘画(自画像)、雕塑、剪纸、照相、摄像等。

5、肖像权的内容:公民依法享有对自己肖像的支配权,包括肖像制作权、使用权和获酬权。

6、侵害肖像权行为:①未经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广告、杂志封面、挂历等)。

②恶意毁损、玷污、丑化公民肖像。

③利用公民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

7、姓名权的含义及内容:含义:指公民依法享有决定、使用、变更姓名,并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内容: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有权自主决定自己起什么名字,有权决定、使用自己的姓名、笔名、艺名,有权依照规定变更姓名。

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的姓名权由其监护人代为行使。

8、人的姓名包括的内容,姓名的地位内容――姓名包括正式姓名、曾用名、笔名和艺名。

地位——个人人格的基本标志。

9、侵害姓名权的行为①干涉他人决定姓名、使用自己的姓名。

②干涉他人改变自己的名字。

③盗用、冒用他人姓名。

二、中考考点梳理1、人格尊严权包括哪些内容?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2、侵犯名誉权的行为有哪些?①侮辱:指语言、文字或暴力手段贬损他人人格、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分为口头侮辱、文字侮辱和暴力侮辱②诽谤:指无中生有、捏造并散布虚假的事实,恶意中伤他人的行为,分为口头诽谤和文字诽谤。

2019年中考九年级政治教材知识点

2019年中考九年级政治教材知识点

2019年中考九年级政治教材知识点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1.强国富民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2、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3、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改革开放是怎样促发展的?(改革开放的重要性、作用、意义)答:①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②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③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④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⑤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5、我国确立了什么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什么新格局?答: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6、我国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7、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8、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腾飞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答:(1) 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

①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②第一大工业国;③第一大货物贸易国;④第一大外汇储备国;⑤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2)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3)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9.中国的腾飞证明了什么道理?答: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10、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1、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12、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答: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13、我国贯彻以什么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答: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14、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19年中考政治复习:初三全册知识点

2019年中考政治复习:初三全册知识点

2019年中考政治复习:初三全册知识点中考栏目为您准备了《2019年中考政治复习:初三全册知识点》,希望您能有所收获。

相关资讯敬请继续关注更新!2019年中考政治复习:初三全册知识点1、责任的含义及产生:①责任的含义是一个人应该做的事情和不应该做某些事情;②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

这种承诺,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来自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传统习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则等。

2、对于人的成长来说,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须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3、履行社会责任不计较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4、做负责任的公民:5、积极承担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6、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

(关系)如何关爱集体?7、社会公益活动的意义:8、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关系:在对外开放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关系: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既要坚持“引进来”,又要坚持“走出去”,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我国发展的根本基点。

9、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10、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1、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12、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13、建设和谐社会的举措:(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二)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必背知识点分类整理

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必背知识点分类整理

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必背知识点分类整理一、“基础”“基石”类 1.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2.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文化多样性。

3.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生产资料公有制。

4.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公平。

5.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6.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

二、“根本”类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

8.我国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9.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10.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国家安全。

11.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三、“基本”类 12.党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13.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1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个人层面)。

15.我国资源环境的基本状况: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16.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是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短缺。

四、“中心”“核心”类 17.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19.国家核心利益的内容: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2019-中考政治重要的知识点汇总-精选word文档 (5页)

2019-中考政治重要的知识点汇总-精选word文档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中考政治重要的知识点汇总很多初中生在备战中考的时候,都经常为政治的复习感到困扰,因为政治这门课程知识多且碎,考点也比较灵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考政治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用!中考政治必考知识点一、“四主”类1、我国“一国两制”中的国家主体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是公有制。

我国分配制度的主体是按劳分配。

3、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是科学技术。

5、我们参与经济生活的主要表现于日常生活的消费和理财。

6、我国经济大舞台上的主角是公有制经济。

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国有经济。

二、“基本”类1、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我国的基本国策有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

3、最终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4、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5、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

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8、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是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P3710、我国环境的基本状况: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11、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12、“两个基本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中考政治知识点总结
针对国家或地方做某某事情的意义或者作用可参考以下答案:有利于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共同富裕,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有利于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

(注:视情况采用,假若题目说的是某一方面的问题,例如环境保护问题,则在环境方面的意义多着笔墨)
如何树立和坚持科学的发展观?(针对国家或者某地应如何发展的问题均可参考以下答案)
(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同社会发展相适合,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升全民族的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科技进步和提升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注:为使答案更全面可适当加上民主政治建设,法律建设和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
凡是涉及应如何做,如何防止某些不好事情的发生可从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青少年的角度出发组织答案。

(视情况选择某个角度或多个角度)国家——制定完善各种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关于对某事情的理解、看法或体会的问题——可按是什么?为什么?(有何意义)及应怎样做的思路组织答案。

关于某事情(漫画或者图表)说明了什么的问题——简要概括说明的意思后要加上应怎样做的答案。

关于举行某活动的发言提纲:
1、举行此次活动的目的;
2、举行此次活动的意义;
3、我们在此次活动中应做的工作;
4、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应——(根据题意说)
其他一些特别要注意的问题:国家为什么要重视某某问题或国家
在某方面增大力度的原因。

(专题P2“为什么要重视三农问题”)
国家、农村或某地发生巨变或取得某成绩的原因。

(专题P5“家
乡巨变的原因”)对取得某项成绩(如神6、申奥、三峡工程、基因工程)的理解。

(专题P6神州6成功发射的原因)为什么要科技创新?如何科
技创新?为什么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如何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为什
么要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发展?(专题P5)
为什么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怎样建设?如何发展
民主政治?我国的国情问题(主要矛盾、人口、资源、环境)《中华人民
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
保护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相关家庭责任、学校责任、社会责任、国家责任的内容。

相关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与青少年权利相关的法律有:《宪法》
(规定我们所有的权利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婚姻法》(规定父母要抚养、教育
和保护未成年人)
总之,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集体的、社会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要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公民
在履行义务时应做到:法律所鼓励的,积极去做;法律所要求的,必须
去做;法律所禁止的,坚决不做。

知识点二
对2008年奥运会主题的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理解。

1、实行对外开放市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口号体现了世界要和平,人
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的历史潮流。

(同一世界中我们有共同的话题:
和平与发展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经贸交流与合作问题)
3、口号体现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体
现了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福娃”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表现了我们多民族大家庭的文化特点,请你谈发展先进文化与传
统文化的关系。

1、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又植根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感;
2、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要结合时代精神创造性地吸收包括中国传
统文化在内的一切文明成果;
3、任何先进文化总是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血脉相连的。

知识点三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人身权
1、人身自由(生命健康权不受非法侵犯、身体不受非法搜查、不
受非法逮捕和拘禁)
2、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3、住宅不受非法侵犯
4、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我们的权利受侵犯应如何做:
1、提升法律意识,依法自律,听从父母和老师的教育;
2、权利被侵犯,要告知父母和老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