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水坑布筋

合集下载

电梯间集水坑钢筋施工方案

电梯间集水坑钢筋施工方案

电梯间集水坑钢筋施工补充方案本工程钢筋等级为HRB400(三级钢筋),采用钢筋直径为8-20,其中底板钢筋为14,墙体钢筋为8、12、16、20。

电梯间底板标高-1.70m,集水坑板面标高-3.00m(图纸标高),实际标高-2.95m,墙宽300mm,底板、墙与土接触部位为50mm,内墙为20mm。

一、基底、墙钢筋绑扎1、工艺流程:清理、基础放线→验线→弹放钢筋分档线→南北向下筋敷设→东西向下筋敷设→绑扎下铁→下铁保护层支垫→绑扎地梁钢筋→敷设马凳→东西向上筋敷设→南北向上筋敷设→绑扎上筋→墙边轴线标识→墙插筋→墙水平筋绑扎→挂垫圈→插筋固定→绑扎墙拉钩→自检→报验→隐检验收→转入下道工序。

2、依据施工图纸弹出墙体位置线,并弹好钢筋间距标识线,以便于墙插筋施工。

3、下层钢筋网片应先从集水坑布置,再电梯井敷设。

底板下层钢筋的长向钢筋放在短向钢筋之上,上层钢筋的长向钢筋放在短向钢筋之下。

4、上层钢筋网片敷设完后,先将底板上墙体线垂吊至上层钢筋并作好标识,再插墙钢筋。

根据墙标识留好保护层(外墙外侧50mm,内侧及内墙20mm),固定一道钢筋与上层网片钢筋连接稳固,不偏移,不松动。

插墙筋时先距板面50mm内设置第一道起步筋,分出竖向筋间距。

插好插筋后并设置二道水平筋,并固定好水平梯子筋。

附加斜向支撑,保证插筋不位移、偏差。

5、绑扎墙体筋时水平筋在外侧,竖向筋在内侧,并按450mm线画好搭接错开标志;双排钢筋之间设置拉结筋,拉结筋必须勾在内、外横竖钢筋交叉点上。

二、本工程采用二次施工,在浇捣主楼前,把电梯间、集水坑、底板、墙梁相关的钢筋按图纸尺寸、规格、间距预先插出,接头率50%,以便下次施工。

筏板钢筋绑扎技术交底

筏板钢筋绑扎技术交底

筏板钢筋绑扎技术交底一.作业条件:1.钢筋绑扎前,核对下料单是否正确,并检查有无锈蚀现象,除锈后再运至绑扎部位。

2.做好放线工作,弹出柱、墙的位置线,并弹号钢筋位置线。

3.Φ22、Φ25钢筋接头提前焊接,采用单面搭接焊,焊缝长度10d。

二.操作工艺:1.绑集水坑钢筋:1.1.按图纸要求间距,绑扎下层双向Φ22@200网,要求每扣绑扎。

1.2.绑扎上层钢筋网,在已绑好的下层铁上划好钢筋位置线,然后依此绑扎。

2.绑筏板下层钢筋:2.1.根据在防水保护层弹好的钢筋位置线,先铺南北向下铁下Φ22@200,要求在同一截面相互错开50%,相邻焊接接头必须错开800mm(从两个焊接接头中心之间计算),同一根钢筋尽量减少接头。

2.2.后铺东西向下铁上Φ22@200钢筋,同样要求在同一截面相互错开50%,相邻焊接接头必须错开800mm(从两个焊接接头中心之间计算),所有扣不得漏绑。

3.钢筋DL梁:3.1.在放平的梁水平主钢筋上,用粉笔画出箍筋间距。

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交错绑扎。

箍筋的接头,即弯勾叠合处沿梁水平筋交错布置绑扎。

3.2.DL梁在槽上预先绑扎好后,根据已划好的DL梁位置线用塔吊直接吊装到位。

4.绑扎筏板上层铁:4.1.铺设上层铁马凳:马凳用剩余短料焊制成,马凳高660mm,马凳南北向放置,间距1.2-1.5m。

4.2.绑扎上层下铁:根据在马凳上划好的钢筋位置线,顺序放置Φ22@200钢筋,接头50%错开。

4.3.绑扎上层上铁:根据在上层下铁上划好的钢筋位置线,顺序放置Φ22@200钢筋,接头50%错开,要求扣不得漏绑。

5.绑扎加强筋:根据图示位置依此Φ14@200-Φ20@200加强筋。

6.绑扎暗柱和墙体插筋:根据放好的柱和墙体位置线,将暗柱和墙体插筋绑扎就位,并和筏板钢筋点焊固定,要求接头均50%错开,甩出筏板面的最短长度40d,暗柱绑扎一道两道箍筋,墙体绑扎一道水平筋。

板底加腋集水坑的钢筋处理技巧

板底加腋集水坑的钢筋处理技巧

板底加腋集水坑的钢筋处理技巧
发布时间:2015-11-30 来源:广联达作者:匿名点击次数 342
分享到:
下图是洋房工程常见的板底加腋集水坑,也是软件目前不能直接建模的特殊集水坑
我们对该集水坑进行分析,
1、首先定义基础筏板;
2、定义集水坑,坡度改为90度;
3、上口定义现浇板;
4、出入口定义板洞布置到上口现浇板上;
5、以上四步只要能用软件的朋友都知道该怎么处理,不需要详细介绍,我们要巧妙处理的是加腋部分的钢筋。

很多用户的处理方式是:第一个,使用自定义线处理,此方法可以计算出钢筋工程量,单转角位置不能准确计算;第二个,是使用异形圈梁定义,也可以计算钢筋工程量,但不能三维查看钢筋形状,而且计算的钢筋是不能和图示完全一致的,这是众多用户使用的处理方法。

下面我们给大家介绍一种使用基础图元进行巧妙组合的处理方式,既能准确计算工程量,还能三维查看钢筋布置情况,最大的优点是导入算量后还可不用二次处理,直接处理土建算量的相关工程量,比如垫层和土方等。

我们使用桩承台建模,通过修改钢筋参数,直接取消上下钢筋的计算,让软件仅仅计算侧壁斜钢筋
通过汇总计算,桩承台的侧壁斜钢筋计算三维如下
接下来就是处理集水坑的设置,因为集水坑使用了承台处理板底加腋,导致集水坑竖向钢筋计算时,不能自动伸到筏板顶面去弯锚,需要通过修改集水坑节点设置来完成集水坑的钢筋计算
这样再汇总计算,得到的集水坑钢筋才是设计要求的钢筋工程量
筏板我们就不再演示了,这样通过筏板,现浇板,板洞,集水坑,桩承台进行组合,完美地处理了板底加腋的集水坑钢筋算量。

而且可以直接导入图形算量去布置垫层和土方
这就是我们最终完成的三维组合处理的板底加腋集水坑的处理结果。

集水坑配筋结构图纸

集水坑配筋结构图纸
注\P1、本图尺寸均以毫米计。\P2、管身采用C30防水砼,抗渗等级为P6。\P3、图中数字有括号并列者,括号内数字适用于K1+370~K1+615段标准段,括号外适用于其他段落标准段。\P4、顶、底板上、下层钢筋施工时按规范要求设置架立支撑钢筋,井壁设置拉结筋,纵横向布置间距均为60cm。\P\P 图 号第 页共 页补充设计设计阶段项目名称审 核设 计项目负责人图 号审 定复 核专业负责人综合管廊工程分项工程图 名2018.5日 期金寨现代产业园金刚台路(原华山路)(沿河路-响洪路)道排工程ANHUI TRANSPORT CONSULTING & DESIGN INSTITUTE CO.,LTD.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专 业签 名第 页共 页集水坑配筋图施工图设计设计阶段项目名称审 核设 计项目负责人图 号审 定复 核专业负责人综合管廊工程分项工程图 名2022.04日 期ANHUI TRANSPORT CONSULTING & DESIGN INSTITUTE CO.,LTD.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SG-GL-JG-20-1专 业签 名金寨县金刚台路(天堂湖路至金岭路段)工程项目11第 页共 页集水坑平面配筋图1:501:503-3配筋与集水坑钢筋搭接应满足搭接要求原断面配筋不变,钢筋遇洞口截断4-4配筋1:50与集水坑钢筋搭接应满足搭接要求原断面配筋不变,钢筋遇洞口截断4433注\P1、本图尺寸均以毫米计。\P2、管身采用C35防水砼,抗渗等级为P6。\P3、本图为井体底部集水坑钢筋构造通用图,集水坑具体尺寸需结合工艺图进行调整。\P 4 2016@15016@1004 2016@15020@10016@10016@15016@10016@1504 204 204 204 204 204 2016@10016@10020@10020@10016@15016@1504 204 204 204 2016@10016@10016@15016@15016@15016@100bh300100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18001003001200300h4001001001800100300120030012003003001200300LaLaLaLaD1.2La1.2LaLaLaLaLa1.2La1.2LaLaLaLaLaLaLaLaLaD

集水坑钢筋

集水坑钢筋

一、可以用绘图法和单构件输入法相结合使用1、在筏板基础里按连体集水坑的水平投影尺寸绘制上集水坑,厚度就按筏板的厚度(因为软件不允许集水坑厚度超过筏板)然后按照图纸绘制筏板的钢筋。

筏板遇到集水坑会自动截断,然后弯折(面筋12d,底筋15d)。

然后在单构件里处理集水坑的其他底部侧壁钢筋。

在计算侧壁竖向钢筋的时候,注意扣减筏板面筋弯折的长度(面筋12d,底筋15d)2、还是先在筏板里按集水坑的水平投影绘制上集水坑。

为了在不在单构件里计算集水坑侧壁竖向钢筋的时候扣减筏板钢筋的弯折长度,可以按照集水坑四周的长度先按自定义范围布置筏板钢筋,然后在选中四周布置的钢筋点击右键在“构件属性编辑器里”单根调整一下钢筋长度(有放坡的集水坑自己手动计算一下,因为一般的筏板面筋都是伸入到集水坑底部)。

布置好了之后再布置筏板其他地方的钢筋。

此时在单构件里处理集水坑的时候,只需要处理底部和侧壁横向钢筋。

竖向的就不用管了。

二、如果在钢筋软件中没有标准图形时,可以利用两种处理方法,第一种,利用钢筋软件中的单构输入,选择相同及相似的构件,输入后,利用修改锁定构件处理。

第二种方法,利用CAD软件绘制集水坑的断截面形状。

然后,把绘制好的构件图形导入到钢筋标准图形。

直接输入参数计算的方法。

这种图形可以在其它工程中应用。

三、回答“集水坑钢筋在单构件输入中没有所需要的钢筋图形,是否自已画一图形”如果集水坑钢筋在单构件输入中没有相应的图形时,建议你通过手工计算输入或者通过相近的钢筋形状进行输入。

对于软件的操作,应该灵活运用。

四、没有相同的类型可以直接编辑钢筋计算即可。

五、没有坡度的集水坑钢筋只能手算吗?软件参数图集没有答:可以不用手算。

在筏板里按图纸绘制上集水坑的水平投影尺寸。

筏板的钢筋照样布置,筏板钢筋里的面筋和底筋遇到集水坑的时候是自动截断,然后算一个弯折:面筋12*d,底筋15*d.如果你的集水坑没坡度,在单构件里处理集水坑的时候,你只需要计算集水坑底板和侧壁的钢筋,一般筏板的面筋都是直接伸入到筏板底部,这个时候你注意在计算侧壁竖向钢筋的时候,减去筏板遇到集水坑自动弯折计算的长度。

钢筋施工方案

钢筋施工方案

一、基础钢筋绑扎1.底板钢筋绑扎时,先绑扎集水坑、电梯基坑的底部钢筋,然后绑扎其线,基础底板的下部先铺短向,后铺长向。

2.摆放底板下部钢筋时,第一根钢筋应距离筏板边40mm ,摆完第一根钢筋后再按照底板钢筋的间距摆放其它钢筋,排到最后不够一个钢筋间距时要另加一根钢筋,且要与最后一根钢筋把间距均分。

基础底板的弯钩,下部钢筋弯钩向上.上部钢筋弯钩向下。

弯钩搭接长度150mm ,构造筋φ12@200。

3.底板钢筋绑扎时,钢筋接头采用闪光对焊连接,接头按不大于50%错开连接。

下部的接头位置在跨中1/3范围内连接,上部在支座1/4处连接。

基础梁钢筋,直径小于20的采用对焊,直径大于20的采用滚轧螺纹套筒连接。

底板钢筋不进入从与之平行的梁,从距梁角筋1/2板间距开始绑扎;底板钢筋进入与之垂直的梁≥12d 且至少伸至梁中线。

4.绑完基础底板下层钢筋后,先绑扎基础短向的梁,基础短向梁钢筋与受力钢筋交叉。

再绑扎基础长向的梁钢筋。

摆放钢筋马凳,马凳放在下层钢筋上方,采用φ14规格的钢筋焊接,每1.4m 放一排。

绑扎底板上层钢筋及拉钩,受力钢筋所有交叉点均应绑扎。

5.钢筋绑扎时,双向钢筋必须将钢筋交叉点全部用兜扣倒八字全部绑扎,不得跳扣绑扎,底板砼保护层用60㎜×60㎜×40㎜厚水泥砂浆垫块,垫块厚度等于钢筋保护层厚度40mm,按每0.6m距离梅花型摆放。

6.四周剪力墙、柱一次插到-0.007m;中间剪力墙、柱预留插筋。

柱插筋按04G101-3第32页柱插筋构造(一)作、剪力墙插按04G101-3第32页墙竖向钢筋插筋构造中(基础梁底与基础板底一平)。

根据弹好的墙柱位置线,将伸入基础的插筋绑扎牢固,插入基础的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其上端绑扎定位筋以保证甩筋垂直,不歪斜、倾倒、移位。

第一根墙筋距离柱或暗柱边50mm,在浇筑砼时及时调整钢筋使之垂直度及位置符合要求。

7.先绑扎墙体暗柱钢筋,再绑扎墙体钢筋,暗柱绑扎时先在距地50㎜开始在柱四角划点绑扎箍筋,箍筋四角要绑扎到位,绑扎完毕后按照位置线用线坠吊垂直,绑扎完后校正再绑连梁钢筋。

集水坑底筋计算公式

集水坑底筋计算公式

集水坑底筋计算公式在土木工程中,集水坑底筋是一种常见的结构设计要素,它用于加固和支撑集水坑的底部,以确保其能够承受各种荷载和压力。

集水坑底筋的设计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包括土壤的承载能力、集水坑的尺寸和形状、以及预期的使用条件等。

为了确保集水坑底筋的设计符合工程要求,工程师们需要使用一些特定的计算公式来进行计算和分析。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集水坑底筋的基本设计原理,并提供一些常用的计算公式,以帮助工程师们进行集水坑底筋的设计和分析工作。

集水坑底筋的基本设计原理。

集水坑底筋的设计旨在确保集水坑的底部能够承受来自土壤和水压的各种荷载。

通常情况下,集水坑底筋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 土壤承载能力,集水坑底部的土壤承载能力是集水坑底筋设计的关键因素之一。

工程师们需要对集水坑底部的土壤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测和分析,以确定土壤的承载能力和变形特性,从而确定集水坑底筋的尺寸和布置方式。

2. 集水坑的尺寸和形状,集水坑的尺寸和形状也会影响集水坑底筋的设计。

通常情况下,较大和较深的集水坑需要更多和更密集的底筋来支撑其底部,而较小和较浅的集水坑则需要较少和较稀疏的底筋。

3. 使用条件,集水坑的使用条件也会影响底筋的设计。

例如,如果集水坑需要承受大量的水压或者频繁的车辆行驶,那么底筋的设计需要更加谨慎和严格,以确保其能够承受这些额外的荷载和压力。

基于以上几个因素,工程师们需要使用一些特定的计算公式来进行集水坑底筋的设计和分析。

常用的集水坑底筋计算公式。

在集水坑底筋的设计和分析中,有一些常用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工程师们进行相关的计算和分析工作。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集水坑底筋计算公式,并对其进行详细的说明。

1. 底筋的最小面积计算公式。

底筋的最小面积计算公式通常可以使用以下的经验公式进行计算:A_min = (P_max L) / (f d)。

其中,A_min表示底筋的最小面积,P_max表示集水坑的最大设计荷载,L表示底筋的长度,f表示土壤的承载能力系数,d表示底筋的直径或者宽度。

集水坑施工方案方案

集水坑施工方案方案

集水坑施工方案方案集水坑施工方案一、引言集水坑是一种用于收集和储存雨水的设施,广泛应用于城市排水系统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集水坑施工方案,包括设计要求、施工步骤、材料选用和质量控制等内容。

二、设计要求1. 容量要求:根据工程规模和降雨量,确定集水坑的容量,确保能够有效收集雨水并满足排水系统的需求。

2. 结构要求:集水坑应采用坚固耐用的材料,如混凝土或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以确保其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 排水要求:集水坑应设置合适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确保雨水能够顺利进入和排出,并防止堵塞和积水。

4. 安全要求:集水坑周围应设置防护措施,如栏杆或防护网,以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三、施工步骤1. 前期准备:确定施工范围和位置,并清理施工区域,确保施工现场整洁。

2. 地基处理: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处理工作,包括挖掘、填土和夯实等。

3. 模板安装:根据设计图纸和尺寸要求,安装集水坑的模板,确保模板的平整和稳固。

4. 钢筋布置:按照设计要求,在模板内部布置钢筋,确保钢筋的位置准确和连接牢固。

5. 灌浆浇筑:在模板内部进行灌浆浇筑,使用高强度混凝土,确保集水坑的强度和密实性。

6. 后续处理:待混凝土凝固后,拆除模板,并进行养护和表面处理,确保集水坑的平整和美观。

四、材料选用1. 混凝土: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高强度混凝土,保证集水坑的强度和耐久性。

2. 钢筋: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钢筋,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布置和连接,确保集水坑的承载能力。

3. 模板:选择耐用的模板材料,如钢板或胶合板,确保模板的平整和稳固性。

4. 灌浆材料:选择高性能的灌浆材料,如水泥浆或聚合物浆料,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耐久性。

五、质量控制1. 施工人员: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施工经验和技能,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操作。

2. 施工现场:施工现场应保持整洁,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和安全。

3. 施工过程:施工过程中应进行质量检查和监控,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4. 试验检测:对集水坑的混凝土强度、密实性和排水性能进行试验检测,确保其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为每个工程的要求都不一样,而广联达的基坑图元也只能够处理普通的基坑构件,我这里以一个工程为实例来叙述一下我自己的处理方法,其中也不可避免的要用到手工处理的方式。

该工程的底板厚度是400,而基坑的厚度跟底板一样也是400,基坑不放坡,在与底板交界处有一点点的斜坡,因为影响确实小,所以在这里忽略不计,喜欢完美的同学不妨把自己的经验分享。

具体的配筋要求可以看截图,
1、按照广联达的集水坑构件的配筋顺序,首先处理X方向的钢筋,从截图上面看,可以看出X方向的钢筋是基坑底板横向的配筋,分面筋和底筋,这时可能有人会问,怎么分开底筋很面筋,因为该工程的图纸恰好底筋和面筋的配筋间距不同,以工程实例的钢筋为例,处理方法是用“/”号来分开:(B12@100/B12@150),同理,Y向钢筋一样这么处理,从图纸上来看,这个基坑的侧面钢筋是B12@150,照输进去就可以了,然后是斜面钢筋B12@100,那么钢筋就全部输入完了,但是这只是第一步,这一步只要记住这个符号“/”就可以轻松处理。

2、从图纸上来看,斜面钢筋还有一根分布筋,这个分布筋是无法用软件来处理的,这时我们可以利用两种方法来处理,一种是直接量出基坑的长宽,然后计算出根数,在其他钢筋里面处理,一种就是画个自定义线来处理,画自定义线的好处就是不用自己去计算根数,这个在负责一点的构件比较实用。

3、输入完这些钢筋之后的下一步就是进行节点的设置了,从图纸的显示看,这个基坑适用于筏板遇基坑的第二个节点,只要选中基坑然后点击节点设置,在里面的筏板遇集水坑节点选择第二个节点即可,不过选择之后还必须根据图纸的要求,对钢筋的弯折进行调整,这个工程的弯折是300,所以把里面的15d都改成300,而底板底筋到坑壁的长度节点上是设置了1000,这个可以根据实际案例来实际处理,这个工程的壁厚是250,那么伸进来的长度就是250-保护层,我这里暂按照220处理。

设置筏板平板式筏板顶部高差节点为节点2,
4、上一步处理完了之后可能有些人会以为完成了,其实还没有,因为还要调整
筏板钢筋,从图纸上看,筏板的面筋直接伸入到基坑底,而基坑的底筋直接伸入到筏板顶,所以这个就需要到筏板主筋里面设置筏板平板式筏板顶部高差节点为节点2,筏板遇基坑的节点与集水坑一样设置为2并且该弯折。

5、做完上面的步骤之后我认为就能够比较准确的计算这种类型的集水坑了,希望大家指出不对之处和相对应的处理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