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及应对措施

合集下载

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与防范措施

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与防范措施

严格选拔
选拔具备高度责任心、严 谨工作态度和良好沟通能 力的护理人员进入手术室 工作。
建立奖惩机制
对表现优秀的护理人员给 予奖励,对发生不良事件 的护理人员给予相应的惩 罚。
加强患者沟通和健康教育
术前沟通
在手术前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 了解其病史和身体状况,告知手
术流程和注意事项。
术中沟通
在手术过程中,及时告知患者手 术进展情况,缓解其紧张情绪。
建立设备故障应急预案, 确保在设备故障时能够及 时采取措施,避免影响手 术进程。
加强手术室护士的培训, 提高其对设备操作的熟练 度和安全性。
05
总结与展望
对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总结和反思
事件回顾
首先需要回顾和梳理过去发生的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包 括事件发生的具体情况、涉及的人员、发生的时间、地点 以及造成的后果等。
原因:患者身份识别错误可能是 由于手术室护士疏忽、标识不清 或信息传递错误等原因导致的。
建立完善的信息传递机制,确保 信息准确无误地传递给相关人员 。
案例三:设备故障导致的手术失败
原因:设备故障可能是由 于设备老化、维护不当或 操作不当等原因导致的。
防范措施
定期对手术室设备进行检 查和维护,确保其处于良 好状态。
加强与手术医生的沟通,确保对手术器 械的需求有充分了解。
制定详细的手术器械准备流程,确保每 一步都有明确的责任人和时间要求。
防范措施
加强手术室护士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 责任心和专业素养。
案例二:患者身份识别错误导致的医疗事故
防范措施
严格执行患者身份识别制度,确 保每位患者都有明确的标识和信 息。
加强手术室护士的培训,提高其 对患者身份识别的重视程度。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手术室是医院的关键部门,是整个外科的“心脏”,它不仅是对患者进行有创治疗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担负着重症患者的抢救工作。

随着新的医疗技术及手术方法的不断拓展,手术室护理出现各种意外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发生各类差错事故的几率也增加。

由于护士在工作中忽视不安全因素,可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及潜在的医疗纠纷,因此,为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现结合我院近年来存在的隐患与防范措施总结如下:1 护理安全隐患1.1医务人员少,工作量大,术中离岗(1)巡回护士兼台。

即一人兼两台或三台,不能同时完成两台或三台手术病人的护理工作,从而导致离岗忽视了术中可能随时发生的各种危险因素,危及患者的生命;(2)术中寻找或添加物品材料。

由于术前准备不充分,临时离岗取物也可造成以上潜在危险;(3)术中取血。

因手术大、时间长或术中出血多,需要及时输血,由巡回护士外出取血造成术中离岗也可造成以上潜在危险。

1.2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导致接错病人,摆错体位,开错手术部位出现严重的事故。

1.3用错药或输错血因工作繁忙,未认真执行查对。

1.4物品及器械遗留体腔由于护士责任心不强,在术前、术中、术后未认真检查手术区和清点器械,有时术中添加物品未进行交班登记;最易遗留体腔内的物品有纱布、纱布垫、止血钳、缝针、螺丝钉及吸引器等,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1.5意外伤害如电刀灼伤、坠床,患者从推车上掉下,引流管拔出及体位不当所造成的压疮。

1.6标本丢失,或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报告以电话方式告知有时传达不准确。

1.7手术护理记录单不完善如记录中出现漏记、错记、涂改、巡回护士和洗手护士互相代为签名等。

当发生医疗纠纷时,对护理人员自己辩护过程中的被动举证导致不利。

2 护理安全防范措施2.1针对术中离岗问题我们采取了增加工作人员、采用弹性排班以解决一人兼多台手术所造成的隐患,同时加强业务学习。

要求巡回护士充分了解患者手术方法,将术中有可能用到的物品均备齐。

手术室常见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手术室常见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内蒙古中医药
25 强 责 任 心 教 育 : 士 长要 在 科 会 上 定 期 进 行 强调 , 止输 .加 护 防 错 血 液制 品 , 错药 , 料器 械 遗 留体 腔 及 手术 部 位 弄错 等 这 些 用 敷
21建立 健 全各 项 规章 制 度并 组 织学 习 , . 每月 至 少 1 。强 化风 较 大 的 护 理差 错 事 故 , 小 事 情 上 也要 严 加 防范 , 穿手 术 衣 , 次 在 如 险 意识 , 强法 律 知 识 学 习 , 士 长要 经 常 督促 和检 查 , 加 护 月底 将 鞋 外 出 , 手术 巡 回时接 打 电话 , 摔 伤 , 伤 等小 差 错 , 理 安 病人 灼 护 检 查结 果与 奖 金挂 钩 。 全 要警 钟 长 鸣 , 不能 有 一丝 懈怠 , 屡 教 不改 者 或 者 出现 较 大护 对 2 加 强 “ 基三 严 ” 练 , 至 少 学习 1 , 月 考 核 1 , . 2 三 训 每周 次 每 次 强 理差 错 者 给予 经 济处 罚 , 时 调 离 岗位 。 必要 化无 菌 技术 操 作 , 及套 管 针 技 术 , 穿针 引 线训 练 、 见手 术 配 合 2 常 . 6加强 病 人 观察 , 术前 访 视及 术 后交 班 , 利 于 同病 人 沟通 。 及 有 等有关方面知识 、 抢救知识 、 院感 防控知识 等, 以利 提高手术护 减轻 恐 惧 心理 , 强信 任 , 增 以利术 后 康 复管 理 。
2 1 年第 1 期 0 1 7
l5 6
对 松 必 理人 员 要 根据 患者 的具 体情 况 摆好 下肢 体 位 ,以不 造 成 患膝 内 37预 防 感染 : 于治 疗 部 位 较 多 , 解 面 积 较 大 的 , 要 时 可 . 天 以预 防 手术 部 位感 染 。 侧 副韧 带 紧张体 位 为 主 。 动 与患 者 交流 , 知 患者 引起 疼 痛 的 给 予抗 菌 药 物 口服 3 , 主 告 原 因 , 轻 患者 恐 惧心 理 。 减 如疼 痛 剧烈 可 通知 主 管 医师 给 予 口服 4 护 理 体会 膝 关 节 内侧 副韧 带 陈 旧性 损 伤 属 于 中 医伤 筋 的 范 畴 ,膝关 药物 镇 痛治疗 。 机 粘 钙 骨 3 . 4术后注意事项 : 患者术后 2日内要 卧床休息 , 尽量减少下肢 节 内侧 副 韧 带 损 伤 后 出血 、 化 、 连 、 化 、 撕 脱 等 异 常 现

手术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和干预措施

手术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和干预措施
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管理和监督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确保其具备合格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操作能力。
对新入职的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安全管理和监督的岗前培训和考核。
安全管理和监督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积极引进先进的手术室护理安 全管理和监督技术,提高安全 管理和监督的效率和准确性。
03
安全文化建设和宣传教育
安全文化建设
建立安全意识
通过培训、讲座等形式,提高医 护人员对手术室安全的认识和重 视程度,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
制定安全制度
建立健全手术室安全管理制度和操 作规程,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 ,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
定期安全检查
定期对手术室进行安全检查,及时 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确保手术室 的设备、环境等符合安全要求。
培训不足
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不足,导致其对新的医疗技术 和设备了解不足。
02
不安全因素的干预措施
人员培训和管理
定期开展手术室护理安全培训
01
确保护理人员掌握手术室安全操作规程,提高安全意识。
实施岗前培训和考核
02
对新入职的护理人员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
手术室工作的基本技能和知识。
04
安全管理和监督机制的建立与 完善
安全管理和监督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制定完善的手术室护 理安全管理制度,明 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和 工作流程。
制定手术室护理风险 评估和预防措施,及 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 患。
建立手术室护理安全 监督机制,定期对手 术室护理工作进行评 估和监督。
安全管理和监督人员的培训与考核
加强护理人员沟通技巧培训
03

手术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与防范措施

手术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与防范措施
⑧ 圄 露 孝2年 第. Oamep0. N . 中 衽 繇 0 4 1期h md 1o6 2 1 月 2 ic .0 l 1 o oMA2 v1O n r
手术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与防范措施
马红茹
【 西富平县 医院 陕 西 富 平 7 7 0 陕 1 0 】 1
中 图 分 类 号 :R 7 3 文 献 标 识 码 :D 文 章 编 号 :1 0 - 8 3 2 1 )l - 0 6 0 4 2. 0 7 1 7 ( 0 0 、2 0 5 — 2
手 术 室是 一 个 较 为特 殊 的 职能 部 门, 是 为 患者 通
失。
过外科手术途径解除病痛的场所。由于涉及面广,人员 流动量大、工作节奏快,问时病人病情复杂、意外情况 发生多。无论哪一 环节发生失误,轻者影 响手术的成 ・
功, 重者病 人致 残, 甚至致 死。加 强 安全 治理是 减少质
和药物 敏 感试验 是必 要 的 。 尿潴 留及 感 染严 重者 ,应
【I 3龙建 明 . 经尿道前列腺 电切术并发症防治探讨
J. J 中国医药导报, 0 , ( : 41 . 1 2 81 5 1 -6 0 8) 6 5
1l 4李建新 , 刘致中 , 蒋智涛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后 出 血 原 因 分 析 及 处 理 『 . 头 医 学 院 学 报 J 包 】
: 20 ,524-0 ,09 1 ( 95 . )
留置导尿 管 引流尿液 并应 用敏 感抗生 素控 制感 染后 才考
虑手 术治 疗。
fJ 7 郑俊斌 , 张宝杭 , . 等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及其
并发症 『 . J 中国中西医结 合外科 杂志 ,091( 26 I 20,56 6- )
2 7. 6

手术室护理的不安全因素与防范措施

手术室护理的不安全因素与防范措施

手术室护理的不安全因素与防范措施手术室是医院里最重要的部门之一,是医护人员进行各种手术操作和治疗的地方。

而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直接涉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着很多不安全因素,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风险。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手术室护理人员需要了解不安全因素,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来避免发生意外。

一、手术室护理的不安全因素1. 感染风险:手术室是一个高风险的环境,因为手术操作会导致患者的皮肤和黏膜受到损伤,容易受到细菌和病毒的侵袭。

而手术室内的设备、工具和空气中也可能携带有病原体,如果不严格遵守消毒和无菌操作规程,就容易引发感染,对患者的健康构成威胁。

2. 药物误用:手术室内常常需要使用各种药品来控制患者的疼痛、恢复意识等,如果护士在用药时没有仔细核对药品、用量和患者的个人信息,就容易造成药物误用,导致患者出现药物过敏、药物相互作用等不良反应。

3. 护理操作失误:手术室护理操作繁杂,包括患者的换药、伤口的清洁、输液输血等,护理人员如果由于疏忽大意或者操作不当,就容易导致手术室护理操作失误,给患者带来伤害。

4. 设备故障:手术室内设备设施较为复杂,包括手术台、监护仪、麻醉机、手术灯等,如果这些设备暴露于过量湿气、高温或其它恶劣环境中,将导致设备故障,甚至导致严重后果。

5. 职业暴露:手术室护理人员常常需要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等,而这些液体可能携带有病原体,容易造成职业暴露,对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二、手术室护理的防范措施1.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护理人员在进行手术前,要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包括手消毒、着无菌手术服、佩戴口罩、戴手套等。

手术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手术部位消毒步骤,避免术中交叉感染。

2. 规范用药操作:护理人员在用药前,要认真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和医嘱,确认药品的名称、用量和途径。

在用药过程中要做好药品的标注和记录,避免药物误用。

3. 加强护理操作培训:手术室护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护理操作能力,加强操作规范培训,增强操作技能,提高自觉性和责任感,防范护理操作失误。

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与防范措施

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与防范措施

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与防范措施一、风险因素1. 感染风险手术室内有大量的细菌和病毒,而手术过程中常常需要使用各种刀具和器械,如果操作不当就有可能导致感染的风险。

特别是在一些高危的手术操作中,如器官移植、开放性手术等,感染风险更加突出。

2. 失血风险手术过程中,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失血,而失血过多会导致患者的生命危险。

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采取措施减少失血量,确保患者的安全。

3. 药物过敏风险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多种药物,而患者对某些药物可能存在过敏反应。

护士需要了解患者的过敏史,避免使用有过敏风险的药物,或在使用前做好充分的评估。

4. 误操作风险手术室内的设备繁多,而且操作要求非常严格,如果护士操作不当就有可能发生误操作,导致患者的健康受到威胁。

特别是在一些紧急情况下,护士的应变能力和操作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

5. 急救风险手术过程中,患者的生命体征可能会发生变化,如心跳过快、呼吸困难等,需要及时采取急救措施。

护士需要具备丰富的急救知识和经验,能够在第一时间内进行有效的急救处理。

二、防范措施1. 严格的消毒制度手术室的消毒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确保手术室的环境干净、消毒,才能有效预防感染的风险。

护士需要严格按照消毒制度操作,确保每一次手术都在干净的环境中进行。

3. 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在手术之前,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检查,包括过敏史、疾病史、体格检查等,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避免使用有过敏风险的药物和器械。

4. 加强技能培训和考核手术室护士需要具备专业的技能和操作经验,因此需要经常进行技能培训和考核,确保护士的操作技能和应变能力达到要求,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决定和操作。

5. 规范的急救制度手术室需要建立完善的急救制度,包括急救设备的配备、急救流程的规范、急救人员的培训等,确保在发生急救情况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急救处理,降低患者的生命风险。

手术室护理的风险因素与防范措施是医护工作者必须重视的问题。

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及防范措施

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及防范措施

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及防范措施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合理、不适当的行为或事件,可能会导致患者的安全受到威胁或损害,给医院和医护人员带来恶劣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以及对策。

发生原因:一、护理人员素质不高: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复杂性和专业性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素质。

如果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欠缺,就可能会导致操作不规范、质量不高,从而引发不良事件。

二、手术室环境混乱不安:手术室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医疗场所,需要做好对环境的控制,保证环境整洁,避免有杂物或者器械残留的情况。

手术室工作人员应当及时清理、消毒和处理手术室内的各种废弃物及常规操作和洁净区的垃圾等,保持手术室环境的干净整洁。

三、手术规范不清晰:手术规范是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的一份重要的参考手册,能够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有所指导和规范。

如果规范不够清晰、具体,就容易发生护理不当的情况。

四、沟通协调不畅:医护人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一些信息传递是影响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两者之间的沟通协调不畅,那么在护理过程中就可能出现误操作、疏漏、逾期等问题。

防范措施:一、讲究护理人员素质:手术室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医疗场所,所以护理人员要提高自身素质,及时更新医学常识和技能,从而实现对患者的高质量保护。

二、严格控制手术室的环境:对于手术室的环境控制,必须做到精细化管理,加强物品的定位,确保手术所有物品都是正确使用的,并要及时清除手术室内的物品残留和污染,以保证患者的安全。

三、制定有效的手术规范:要制定针对手术室护理指导性规范和控制性标准,让护理人员按照标准规范化的进行操作,确保每一项操作都是在一种严格控制和监控下完成。

四、加强沟通协调: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强调全员互助,让成员之间形成有效的互动,及时的解决一些人员间出现的问题,保证手术室护理工作正常进行。

同时,需要加强沟通训练,使团队内医护人员之间的交换与沟通更加得到完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及应对措施
发表时间:2018-05-08T09:46:15.870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2月上第3期作者:杨波,叶芙蓉[导读] 医院可以在护理人员考核中,将服务意识、沟通能力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促进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水平。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1医院,广西桂林 541002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三医院临床部,广西贵港 537100 摘要:目的:通过对手术室护理的不安全的因素的分析,探讨手术室不安全因素的应对措施。

方法:通过对本院近三年手术室护理工作回顾性分析总结找出已发生的、潜在和现存的不安全因素并加以分析,为临床手术室的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结果: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包括:护理人员因素、质量管理因素,环境因素,护患沟通因素等等,针对以上的分析,结合本院实际工作提出应对措
施。

结论;在针对手术室护理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提出要严格按照手术室的规章制度进行执行,同时要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责任心,这样在一定程度够规避不安全因素的发生,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应对措施1.绪论
随着护理科学的发展,护理分工越来越细,复杂的护理行为过程与各个专业和个人相关,医疗技术的发展使侵袭性的检查和治疗越来越多,加之各个患者的机体反应也多种多样,造成护理不安全的可能性增大。

加之手术室新业务的拓展新设备的投入使用,安全护理变成手术室管理的核心,是护理质量保证的重要标志。

手术室工作量繁重,工作程序复杂,涉及较多的专业知识,相比之下不安全的因素也随之增加。

因此,对手术室护理中进行安全管理刻不容缓。

本文对三年内手术室护理工作进行回顾分析,找出现有的不安全因素与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探讨相关方法与措施,以减少医疗护理纠纷,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2.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
2.1护理人员因素
2.1.1手术室护理人员长期应激性工作手术室护理工作量大,劳累繁重,所以导致手术室护士长期超负荷的工作,加之手术配合工作要求护士不能有半分差错,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这样的高风险高节奏的工作都会给手术室护士带来巨大的生理心理压力,从而影响护理安全。

2.1.2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不够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高、新手术技术的开展、新仪器设备的使用,使医学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很多手术室护理人员知识水平有限,如果不能及时更新相关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又不足,在上岗前未能参加特定的培训,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难免会出现失误。

很多护理人员分不清手术器械,甚至在中不能很好的与医生进行配合,延误患者最佳手术时机;此外,术前准备不充分,手术中手忙脚乱,影响手术进程,同时会给意识清醒的患者心理焦虑、恐惧、抑郁。

2.2专业技术因素
2.2.1医疗器械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器械准备不完善:与手术所需要的器械不符,未定期保养、性能差、陈旧;手术前仪器未调试,术中出现故障;吸引管道堵塞不通,抢救设备不齐等.
2.2.2 灭菌不当:无菌手术、非无菌手术以及特殊感染手术患者造成医源性感染,同时也对医务人员造成职业性危害.手术室无菌操作不熟练,横跨无菌区域,打开无菌包或无菌盘手法不正确,配液空针污染,未消毒安瓿。

输液流程不正确,输液盘内清污不分,输液前后未用擦手液。

液体开瓶无时间,加液体未消毒。

采血、换药未戴帽子、口罩。

进入一治疗室未戴口罩、帽子,治疗室门及无菌柜门未关,无菌柜内无菌包未按消毒日期先后顺序放置。

治疗车上用物放置不规范或清污不分。

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未飞开放置,使用时容易造成术中感染,影响手术质量。

空气消毒不认真彻底。

未定期采样监测消毒效果,造成交叉感染。

2.2.3接错病人:由于护士责任心不强,没有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加之患者应用镇静药后不能正确回答问题造成接错患者或错放手术间的现象。

2.3管理方面因素
由于医学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大量高尖技术用于临床;手术病人年龄放宽,病情重而复杂,更要求以病人为中心的整理护理;原来的规章制度不够完善,难以适应现代手术室的管理。

质量管理体制是护理安全管理的核心,管理制度不完善,质量监控不力都是造成护理不安全的重要因素。

医护人员缺乏职业道德,比如术前洗手方法多,不按程序洗手,甚至违反无菌操作规程,可导致手术切口感染率的增加。

护士培训不到位,不会使用新的仪器设备,工作不到位,缺乏责任心;手术开始前不知仪器设备是否良好延误手术时机。

2.4环境因素
在手术室密闭的环境中,各种废气的产生,如术中使用各种化学消毒剂、麻醉气体的排放,监护仪、吸引器、麻醉机的噪声干扰,可引起手术护士头痛、头晕、疲劳、困倦及记忆力、理解力和操作能力的下降.
3.应对方法措施
3.1加强手术室相关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与操作能力在手术室的护理中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与操作能力及护理素质对手术室的护理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制定明确的护理培训体系,加强对手术室的护理人员的培训,在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提高其职业素质和操作能力,鼓励护理人员多参加医学讲座及教育活动,从而使护理人员在手术室的护理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运用扎实的专业护理知识水平与熟练的操作能力,有效减少在手术室的护理中技术性护理失误的发生。

[1]
3.2合理优化手术室的护理人员资源配置为了保证手术室护理安全有效,在给手术室配备护理人员时要根据护理人员的是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配比,每一个相关技术的护理人员都要有配备,护理人员数量要适当,实行轮班制,减少护理工作的负担,减少不安全因素。

3.3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提高服务水平
在临床护理中,与患者及时沟通。

询问情况是护理人员实施护理行为前必须要做的事项。

唯有与患者有效地沟通才能及时发现患者术中、术后不适的情况,及时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因此,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中,要树立服务意识,向患者展露微笑,亲切、细心询问患者病情,叮嘱注意事项,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减轻患者的不安全感,减少患者的负面情绪。

医院可以在护理人员考核中,将服务意识、沟通能力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促进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水平。

结语: 手术室通过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强化意识,提高护士自身素质,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把不安全因素扼杀在萌芽状态,以良好的服务态度、高质量的护理水平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舒适的护理,减少患者的痛苦,赢得患者的信赖,提高医院声誉,为医院发展创造一个平安、和谐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邱锦芳,郑灵,邓小嫡,田荣,赵静.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探讨.当代医生,2010(13).
[2] 王立杰. 手术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 .中国伤残医学,2014(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