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助人自助成长小组策划书

大学生助人自助成长小组策划书
大学生助人自助成长小组策划书

大学生助人自助成长小组策划书

一、背景资料

(1)小组工作人员资料

襄樊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大三学生

(2)小组成员资料

通过海报宣传及班级宣讲等形式招募的不同专业的大学生20人

(3)小组名称

拒绝冷漠,温暖你我----大学生助人自助成长小组

二、活动理念

近来小悦悦事件的发生,已引起了国民的普遍关注和深刻反思,一时间被冠于国人头衔的诸如“冷漠”、“冷血”、“见死不救”之类的词语,竟在国内外各个媒介杂志上频频出现。对此,有专家评论说“这是中国人道德沦丧的社会丑态”,也有心理学家指明“中国人已患上了社会恐惧症”,更有法学界人士义正言辞“加强见死不救立法迫在眉睫”,因此,小悦悦事件的发生,无疑是给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敲响了警钟:在这样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敏感时期,加强国人的人文建设和道德修养是至关重要的,刻不容缓!而作为新时期的新生力量,我们这群大学生们,对于小悦悦事件又有何看法呢?当发生此类事件时,我们又应该怎样做呢?通过寝室和班级走访调查,我们了解到,在大学生群体中,并不是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的立场,大家在社会道德认同和行为意识规范方面,存在着很多既不合情又不合理的问题,从而在是否愿意对他人主动施予救助或给予帮助的选择上,大多同学都犹豫了甚至有的同学果断地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对此,本次大学生助人自助成长小组将以互惠模式、埃里克森的自我发展理论、库利的镜中自我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作为小组活动设计的理论基础,旨在通过这样一个成长小组工作帮助组员重新树立正确地道德价值观和社会信仰,深刻认识到助人自助这一核心价值理念的意义及其作用。

1.互惠模式

互惠模式确认人与人之间互惠共存的关系,认为每一个人都与周围的环境形成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个人必须同其他个体互动互助、相互依靠才能达到自我完成。

在小组工作中,小组组员可通过互识、互动相互沟通,分享彼此的意志、情感、价值观,对问题共同决策,并通过进一步的互助来达到目标。

2. 埃里克森的自我发展理论

根据埃里克森自我发展理论,大学阶段是获得亲密感而避免孤独感的时期。亲密的社会意义,是个人能与他人同甘共苦、相互关怀。如果一个人不能与他人分享快乐与痛苦,不能与他人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不能相互关心与帮助,就会陷入孤独寂寞的苦恼情境之中。

在成长小组工作中,通过小组游戏帮助组员深刻认识到相互关怀相互帮助对个人及其他人的人生意义,进而提高组员助人自助的价值观意识。

3.库利的镜中自我理论

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我们通过感知他人对我们的反映和评价,从而建立起我们的自我意识、自我形象和自我评价。他人犹如一面镜子,我们正是从他人这面镜子里发现了我们的自我。

在以促进成员的学习发展为目标的成长小组中,让组员通过密切的互动和真实的反馈建立起正确的自我意识、自我形象和自我评价是十分必要的。组员的自我觉知不仅可以提高组员的自信心而且可以帮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对症下药,得到更好的发展。

4.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着眼于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中的作用,重视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其所强调的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使人们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了示范活动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适当的操作,与我们所说的“身教胜于言教”的原则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小组工作过程中,每个成员都是一个资源库,小组成员会分享各自的想法、经验、感受,这样可以为其他组员提供学习的榜样或者前车之鉴,充分发挥替代强化的作用。组员可以学习别人学习或成长过程中的经验,推动自己的成长进步。

三、小组活动性质及活动简介

(一)小组名称:拒绝冷漠,温暖你我

(二)小组形式:成长小组

(三)小组时间:2011年11月20日(周日下午4点至五点半)

(五)小组地点:系办公楼大厅

(六)小组对象:我校经政院学生

(七)小组规模:20人

四、小组招募

于各班及寝室进行宣传招募

五、小组目标

帮助组员重新树立正确地道德价值观和社会信仰,深刻认识到助人自助这一核心价值理念的意义及其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基本的助人技巧与方法。六、具体活动安排

七、应变计划

八、评估方法

1.组前评估:对小组计划的评估和小组成员的评估

2.过程评估及志愿者信息反馈

3.活动之后,与组员交流来了解他们对小组的感受及意见

4.小组结束后,通过问卷评估

5.结果评估并进行跟进评估

九、财政预算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