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电子封装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合集下载

led封装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市场应用

led封装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市场应用

LED封装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市场应用一、引言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光源,近年来在照明、电子显示、汽车照明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而LED封装技术作为LED产业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发展趋势和市场应用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LED封装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市场应用两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和探讨,以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LED封装技术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商业应用。

二、LED封装技术的发展趋势1. 现状分析目前,LED封装技术已经实现了从无封装、普通封装到高端封装的跨越式发展。

从最早期的DIP封装到SMD封装再到COB、CSP等封装技术的不断涌现,LED封装技术在尺寸、亮度、热散发、可靠性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然而,随着LED行业的不断发展,LED封装技术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2. 发展趋势(1)微型化:LED产品呈现微型化趋势,封装技术将更加注重尺寸的缩小和功率密度的提升,以满足高端应用对于体积和功率的需求;(2)模块化:LED封装将更加趋向模块化,不同功能的模块将能够实现快速组装,提高生产效率和灵活性;(3)多功能化:LED封装不再单一追求亮度,而是结合色温调节、光学设计等多功能需求,为各种场景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4)智能化:LED封装产品将更加智能化,融合无线通信、传感器等功能,为智慧照明、智能家居等领域提供更多可能。

三、LED封装技术在市场的应用1. 现状分析LED封装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推动了LED应用市场的蓬勃发展。

从室内照明到户外照明,从电视显示到汽车照明,LED封装技术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

LED封装产品的差异化和个性化需求也在市场中愈发显现。

2. 应用市场(1)照明领域:LED封装产品在室内照明、商业照明、景观照明等各个领域均有广泛应用,高亮度、高色温、调光、色彩丰富等特点成为LED封装产品在照明市场的竞争优势;(2)显示领域:LED封装产品在电视、手机、显示屏等领域的应用也日益普及,高对比度、高刷新率、柔性化等成为LED封装产品的市场吸引点;(3)汽车领域:LED封装产品在汽车大灯、尾灯、仪表盘等照明系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欢迎,高可靠性、防水防尘、多功能化等成为市场需求的重点。

2024年LTCC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LTCC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LTCC市场发展现状概述LTCC(Low-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是一种低温共烧陶瓷材料,具有良好的电性能和高度集成的能力。

在过去几年中,LTCC市场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并且在各种应用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探讨LTCC市场的发展现状,并对未来的趋势进行展望。

市场规模目前,LTCC市场正在稳步增长。

该市场的增长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推动:1.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和需求的增加,LTCC材料作为一种高性能电子封装材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电子行业中,LTCC材料可以用于制造微波模块、射频天线、功率模块等。

2.通信行业的需求增加:随着5G通信技术的发展,对高频率封装材料的需求也在增加。

LTCC材料具有优异的高频特性和低损耗特性,因此在5G通信设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3.汽车电子行业的快速增长:近年来,汽车电子市场持续增长。

LTCC材料在汽车电子模块中的应用显著增加,如传感器、雷达、无线通信模块等。

汽车电子行业的发展将继续推动LTCC市场的增长。

根据市场研究,预计LTCC市场规模将在未来几年内继续扩大,并实现更高的增长率。

技术进步LTCC技术在过去几年中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和创新。

以下是几个关键的技术进步:1.高频特性的改进:LTCC材料的高频特性一直是研究的重点。

近年来,研究人员通过改进材料的成分和处理工艺,进一步提高了LTCC材料的高频特性,使其可以适应更广泛的应用需求。

2.高密度集成的实现:LTCC技术具有高度集成的能力,可以在一个封装中集成多个功能组件。

近年来,通过改进制造工艺和设计方法,实现了更高的器件集成度和更小的封装尺寸。

3.新型应用的开发:除了传统的电子领域,LTCC技术还被应用到一些新兴领域,如医疗设备、物联网和航天航空等。

在这些领域中,LTCC材料的高频特性和高温性能被广泛应用。

技术进步的不断推动,为LTCC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和潜力。

中国封装材料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封装材料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封装材料行业发展现状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中国封装材料行业发展现状随着智能手机、电脑、电视等电子产品的普及,封装材料行业在中国市场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封装材料是电子产品的核心组件之一,起到了保护元器件、连接元器件、导热散热等重要作用。

在中国,封装材料行业已经经历了多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发展现状1.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随着智能手机、5G通信、物联网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封装材料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封装材料市场规模达到了数百亿元,预计未来几年还将持续增长。

2. 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在封装材料行业,技术是核心竞争力。

中国的封装材料企业在材料研发、工艺创新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有些企业甚至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3. 产业链日趋完善中国的封装材料产业链辐射面广,涉及到材料研发、生产,设备制造等多个环节。

不仅有大型企业,还有很多中小型企业,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圈。

4. 国内外市场并重中国的封装材料制造商既服务国内市场,也出口到国际市场。

目前,中国封装材料在东南亚、欧美等地区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二、存在问题及挑战1. 技术创新不足尽管中国封装材料行业在技术水平上取得了进步,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当前,追赶国际先进技术、加快自主创新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 行业集中度不高目前,中国封装材料市场上的竞争激烈,但很多企业规模较小,生产技术和产能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行业整合是未来的趋势,需要优胜略汰,形成规模效应。

3. 环保问题尚未得到重视封装材料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目前,很多企业在环保方面投入不足,环保问题也亟待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加大监管力度。

4. 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封装材料是一个全球性的产业,国际市场竞争十分激烈。

国外企业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规模优势,中国企业需要提高自身竞争力,拓展国际市场份额。

三、发展方向和建议1. 加强技术研发投入封装材料行业是高技术含量的产业,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电子封装总结报告范文

电子封装总结报告范文

一、报告背景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的性能和功能不断提升,对电子封装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电子封装技术作为电子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电子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总结近年来电子封装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发展趋势。

二、电子封装技术发展现状1. 3D封装技术近年来,3D封装技术成为电子封装领域的研究热点。

3D封装技术通过垂直堆叠多个芯片,提高了芯片的集成度和性能。

目前,3D封装技术主要分为硅通孔(TSV)、倒装芯片(FC)和异构集成(Heterogeneous Integration)等类型。

2. 基于纳米技术的封装技术纳米技术在电子封装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纳米压印、纳米自组装等。

这些技术可以提高封装的精度和性能,降低制造成本。

3. 新型封装材料新型封装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为电子封装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例如,聚酰亚胺(PI)、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材料在高温、高压、高频等环境下具有优异的性能。

4. 封装测试与可靠性随着电子封装技术的不断发展,封装测试与可靠性研究成为重点关注领域。

通过测试和评估封装性能,确保电子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三、存在的问题1. 封装成本较高随着封装技术的不断发展,封装成本逐渐提高。

如何降低封装成本,提高性价比成为电子封装领域的重要课题。

2. 封装可靠性问题电子封装技术在高温、高压等恶劣环境下容易产生可靠性问题。

如何提高封装的可靠性,延长产品使用寿命成为研究重点。

3. 封装工艺复杂电子封装工艺复杂,涉及多个环节。

如何优化封装工艺,提高生产效率成为电子封装领域的一大挑战。

四、未来发展趋势1. 高性能封装技术未来电子封装技术将朝着高性能、低功耗、小型化方向发展。

例如,硅通孔(TSV)技术将继续发展,以满足更高集成度的需求。

2. 绿色封装技术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绿色封装技术将成为电子封装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例如,可回收、可降解的封装材料将得到广泛应用。

微电子封装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展望

微电子封装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展望

微电子封装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展望近年来,随着电子产品的快速普及和电子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微电子封装技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微电子封装技术主要是将电子器件、芯片及其他微型电子元器件封装在合适的封装材料中以保护它们免受机械损伤和外部环境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现有微电子封装技术的研究现状,并探讨其未来的应用前景。

一、微电子封装技术的研究现状随着电子元器件不断地微型化、多功能化、高集成化和高可靠化,微电子封装技术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在微电子封装技术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常用的封装方式:1. 线路板封装技术线路板封装技术(PCB)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微电子封装技术。

这种方式主要利用印刷板制成印刷电路板,并通过它与芯片之间实现联系,使其具有一定能力。

通常,PCB 封装技术可用于集成电路和大多数微型传感器中的有效信号接口。

2. QFP 封装技术QFP 封装技术指的是方形封装技术,它是一种常见的微电子封装技术,这种技术的特点在于其实现方式非常灵活,具有高密度、高可靠的特点。

这种技术可以用于各种芯片、集成电路、传感器和其他各种微型电子元器件的封装。

3. BGA 封装技术BGA 封装技术指的是球格阵列封装技术,这种技术主要利用钎接技术将芯片连接到小球上。

BGA 封装技术常用于高密度封装尺寸的芯片和集成电路中,并具有高可靠和高信号性能等特点。

它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芯片、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无人机和航空电子等领域中。

4. CSP 封装技术CSP 封装技术指的是芯片级封装技术,该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微电子封装技术,主要是使用钎接工艺将芯片封装在封装材料上。

CSP 封装技术具有极小的尺寸和高密度、高可靠性、高信号性能和高互连和生产效率等优点,因此,它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中。

二、微电子封装技术的应用展望微电子封装技术具有比传统封装技术更高的密度、高速度、高可靠性和多功能的优点,因此,它的应用前景是广阔的。

电子封装技术

电子封装技术

电子封装技术电子封装是将半导体的芯片包装在一种外壳中的技术,它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芯片元件并实现它们多家之间的电气连接以及与外部系统之间的接口。

1. 电子封装技术的历史电子封装技术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就发展起来,最初使用木制和金属封装。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不同类型的封装,特别是基于塑料的封装,逐渐成为主流。

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是可插拔封装(pin grid array),比如我们熟悉的DIP(dual in-line package)和QFP(quad flat package)。

2. 电子封装的优点电子封装技术给芯片带来的优点有很多,包括:(1)保护芯片元件:封装可以帮助防止电子芯片的静电放电,防止机械损伤,可以有效保护内部的元件。

(2)提供多家电气连接:其中最重要的是连接芯片元件。

它提供了多道连接,使电子元件可以彼此连接使用。

(3)实现与外部系统的接口:封装包括可插拔连接,可以方便地与外部设备或系统连接,可以实现这些外部系统功能的应用。

3. 常见的电子封装方式以下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电子封装方式:(1)DIP封装:DIP(Dual In-line Package)是DIP外壳类型,多用于数字集成电路,采用长条形插件,不容易损坏,便于维修和安装简单。

(2)SMD封装:SMD(Surface Mount Device)外壳也是常见的封装方式,它采用小型、低成本单位,在全局上可以提高安装效率,通常用于敏感型元件,如放大器和滤波器。

(3)BGA封装:BGA(Ball Grid Array)是基于阵列球状焊盘的封装,具有极高的封装密度,可以承受更高的功耗和更低的噪声,适用于芯片级封装。

(4)QFP封装:QFP(Quad Flat Package)这种封装方式采用四边形平面封装,具有极高的小型化、多家相连性和可靠性,适用于MCU等芯片的封装。

4. 用途封装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从超小型的可穿戴电子设备到巨型机械设备,都会使用封装技术。

集成电路封装技术的发展方向

集成电路封装技术的发展方向

集成电路封装技术的发展方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高性能电子器件的需求不断增长,集成电路封装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改进。

本文将分析集成电路封装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集成电路封装技术的现状随着电子产品使用场景的不断扩大,对封装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尤其是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性能电子器件的出现,集成电路封装技术变得更加重要。

现代封装技术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包括:1. 高密度封装随着电路尺寸的缩小,半导体晶体管的密度和数量的增加,同样面积的集成电路上需要容纳更多的电路和元器件。

因此,封装技术的发展需要满足更高的密度要求。

2. 多功能封装电子产品产品不断发展,用户对产品的功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一个封装器件要满足多种功能,如散热、脱焊、防水等。

3. 可重用封装传统的封装技术是一次性的,因此难以适应快速迭代的电子产品市场的需求,造成浪费和效益低下。

二、集成电路封装技术的未来发展为了应对上述挑战,并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集成电路封装技术需要进一步发展。

1. 引入新的材料新材料的引入是提高封装性能和开发高级封装的关键。

例如,硅酸盐玻璃可以制成高质量的二层封装,以改善散热和崩裂问题;有机基板通过提高介电常数,提高信号速度和抑制互相干扰效果。

2. 工艺的优化工艺的优化可以很好的解决集成电路封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例如,薄膜制程、金属ELP等制程的应用可以提高封装公差、拼接和可重用性。

3. 创新的封装结构创新的封装结构能够为集成电路提供更多的功能和易于纳入微小装置的能力。

例如,球网阵列封装结构能够实现紧凑型、轻量化、低成本和高可靠性的优势。

4. 智能化封装智能化封装是未来集成电路封装的趋势。

通过智能化设计,可以实现更高的产品精度、智能化质检功能以及让封装适应更多的场景。

结语本文从集成电路封装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对集成电路封装技术进行了分析。

未来集成电路封装技术的不断发展,必将为自动驾驶、5G通信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带来更加稳定的基础条件。

电子封装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电子封装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电子封装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龙乐【摘要】The current IC wafer ling width characteristics is micronanoelectronic scale. The microminiaturization process of electronic products and electronic systems will depend on the advanced packaging technology .It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a focus of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Novel packaging technology with larger market value around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 years are introduced. Basic structures and fabrication processes of some typical packaging are bescribed in detail. Furthermore, it is pointed out curr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packaging technology.In the recent years, endless varieties of packagings are proposed. It implements a new and higher level of packaging integration with higher assemble density, more strong features, better performance, smalles size, lower power consumption, faster speed, smaller delay, cost reduction,etc. Researches and process of packaging cannot be ignored. It has a great market potential and development in the days to come. Advanced packaging technology are forcing semiconductor industry access the More-than-Moore era .%现今集成电路晶圆的特征线宽进入微纳电子时代,而电子产品和电子系统的微小型化依赖先进电子封装技术的进步,封装技术已成为半导体行业关注的焦点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9 -收稿日期:2011-08-15电子封装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龙 乐(龙泉天生路205号1栋208室,成都 610100)摘 要:现今集成电路晶圆的特征线宽进入微纳电子时代,而电子产品和电子系统的微小型化依赖先进电子封装技术的进步,封装技术已成为半导体行业关注的焦点之一。

主要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出现的有市场价值的封装技术,详细描述了一些典型封装的基本结构和组装工艺,并指出了其发展现状及趋势。

各种封装方法近年来层出不穷,实现了更高层次的封装集成,因而封装具有更高的密度、更强的功能、更优的性能、更小的体积、更低的功耗、更快的速度、更小的延迟、成本不断降低等优势,其技术研究和生产工艺不可忽视,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将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与发展空间,推动半导体行业进入后摩尔时代。

关键词:高密度封装;3D 封装;封装技术;封装结构;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TN305.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81-1070(2012)01-0039-05Curr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Electronic Packaging TechnologyLONG Le(Tiansheng Road 205,1-208, Longquan ,Chengdu 610100,China )Abstract: The current IC wafer ling width characteristics is micronanoelectronic scale. The microminiaturization process of electronic products and electronic systems will depend on the advanced packaging technology .It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a focus of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Novel packaging technology with larger market value around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 years are introduced. Basic structures and fabrication processes of some typical packaging are bescribed in detail. Furthermore, it is pointed out current status a nd development trend of packaging technology.In the recent years, endless varieties of packagings are proposed. It implements a new and higher level of packaging integration with higher assemble density,more strong features, better performance, smalles size, lower power consumption, faster speed, smaller delay, cost reduction,etc. Researches and process of packaging cannot be ignored. It has a great market potential and development in the days to come. Advanced packaging technology are forcing semiconductor industry access the More-than-Moore era.Key words: high density packaging; 3D packaging; packaging technology; packaging structure; development trend1 引言创新与变革是IC (集成电路)发展的主旋律,“新摩尔定律”、“超摩尔定律”、“后摩尔定律”等新概念引领IC 行业从追求工艺技术节点的时代,发展到转向投资市场应用及其解决方案,转向封装、混合信号、微系统、微结构、微组装等综合第12卷第1期电 子 与 封 装- 40 -技术创新,转向与客户建立紧密战略联盟的大生态系统,转向更多地依赖于芯片封装技术发展的全新时代。

封装已承担起越来越多的集成化、多元化、规模化功能,芯片的设计、制造和封装这三大环节直接互动更为频繁,其联系也更加密切,从DFM “可制造性设计”的基础上,提出DFP 、MFP 等全新标志性理念。

由此可见,加快发展芯片封装技术的重要性、紧迫性是不言而喻的,并将为这一产业带来新的市场和机遇的对接,对半导体技术产业化具有强大的推动力。

2 封装产业发展现状国内封装产业随半导体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与此同时,IC 设计、芯片制造和封装测试三业的格局也正不断优化,形成了三业并举、协调发展的格局。

作为半导体产业的重要部分,封装产业及技术在近年来稳定而高速地发展,特别是随着国内本土封装企业的快速成长和国外半导体公司向国内转移封装测试业务,其重要性有增无减,仍是IC 产业强项。

境外半导体制造商以及封装代工业纷纷将其封装产能转移至中国,近年来,飞思卡尔、英特尔、意法半导体、英飞凌、瑞萨、东芝、三星、日月光、快捷、国家半导体等众多国际大型半导体企业在上海、无锡、苏州、深圳、成都、西安等地建立封测基地,全球前20大半导体厂商中已有14家在中国建立了封测企业,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仍然是封测业者最看好的地区,拉动了封装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大。

另一方面,国内芯片制造规模的不断扩大,也极大地推动封装产业的高速成长。

为了降低成本,近年来许多封测企业选择中西部地区新建工厂。

英特尔成都封测厂拥有国际最先进的晶圆预处理流程技术,制造周期可缩短30%~50%,英特尔全球50%以上的处理器都出自成都工厂。

一部分集成器件制造商及封测代工企业将产能转移至中西部地区,这种趋势将会持续数年。

尽管如此,IC 产业仍喜忧参半。

在2010年,国内IC 市场规模扩大到7 350亿元,其产业规模与市场规模之比始终未超过20%,如扣除接受境外委托代工的销售额,则实际国内自给率还不足10%,IC 已连续多年超过石油和钢铁进口额的总和,成为国内最大宗的进口商品。

美欧日韩等凭借技术领先战略,主导着产业和技术发展方向,CPU 、存储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等量大面广的通用IC 产品基本依赖进口。

国内IC 设计、制造、封测在核心技术与产品的研发和商品化方面,其竞争实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在超大规模IC 方面,需要对封装、引线精密制造、芯片引线键合、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和冷却手段等进行技术创新。

封装环节技术竞争是以市场规模化为主的,目前,国内整个IC 产业还属于幼嫩时期,产业规模小,竞争力弱,抵御市场波动能力差,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原创新体系尚未建立,多渠道的投融资环境尚未形成,封测产业也毫不例外,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近10年差距。

在整体产业化技术水平上,国内封测业仍以DIP (双列直插封装)、SOP (小外形封装)、QFP (四边引脚扁平封装)等传统的中低端封装形式为主,近年来企业销售量大幅增长,有多家企业封装能力达数十亿块,但销售额却停滞不前,效益大幅下滑,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趋于同质化竞争,主要体现在市场、技术、成本、资金、人才等方面。

产业链不够完善,难以满足国内设计和芯片制造发展的要求,需要持续稳步扩大产业规模,加强技术创新,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加速人才培育,加大对外合作交流。

3 封装技术发展现状ITRS (国际半导体技术路线图组织)针对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挑战,提出“新摩尔定律”概念的基本内涵是功能翻番,为IC 芯片和封装带来了层出不穷的创新空间。

随着封装技术的不断发展, MCP 、SiP 、SoP 、PoP 、SCSP 、SDP 、WLP 等封装结构成为主流,并为趋于Z 方向封装发展的3D (三维)集成封装、TVS (硅通孔)集成等技术研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解决芯片技术发展的一些瓶颈问题,有可能引发半导体技术发展方式的根本性改变。

3.1 国内封装技术发展现状经过企业积极进取和艰苦努力,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封装技术以及多年的技术沉淀与持续研发,封装产业近年来涌现出很多半导体创新产品和技术,通过行业顶级评选、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封装测试技术与市场专题研讨会、中国半导体市场年会等活动,可以从中管窥封装技术发展现状。

以技术创新性为代表的国内本土封测企业快第12卷第1期- 41 -速成长,生产经营规模较大,在技术水平上开始向国际先进水平靠拢。

25家产业链相关单位组建了产学研合作“中国集成电路封测产业链技术创新联盟”,建立高密度IC 封装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切入封测产业量广面大、完全依赖进口或者是国外垄断的技术创新项目课题立项,积极推进项目的组织实施和基础管理工作,“大兵团作战”发挥封测应用工程对整个产业链及关联产业产生的辐射作用。

依据国际化战略、品牌战略的实施,BGA 、CSP 、MCP 等新型封装技术已在部分生产线应用。

MIS 、sQFN 和FBP 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取得成功,基本掌握部分国际封测主流核心技术,如TSV 、射频SiP 、圆片级三维再布线封装、铜凸点互连、高密度FC-BGA 封测、50μm 以下超薄芯片三维堆叠封装等先进技术,QFN 系列产品方面品种齐全,并具有良好的生产经验。

MIS 倒装封装技术可用于替代高成本BGA 封装,内脚密度达到25μm 脚宽及25μm 的脚间距,能够将目前IC 封装主流技术QFN/DFN 系列产品工艺提升至新水平,拓展至新领域,使产品实现小外形高密度,扇入扇出内外引脚互联技术,可节约成本30%以上,并配合以基板为基础的SiP 封测服务,工艺制程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与自主知识产权铜凸柱封装结合堪称完美,实现技术的转型升级。

重大专项给力引领,自主创新抢占制高点,产业环境日臻完善,高密度BUMP 实现产业化,先进封装WLP 成功起步,QFN/LQFP 量产化进展迅速,MIS-PP 技术独创封装巅峰之作,经过积极进取和艰苦努力,涌现出很多封装创新技术与产品,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项目实施产业化取得一定进展,打造一流封测企业,推动了行业的技术更新,有力提升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