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维修通知单

合集下载

工厂模具维修作业规范标准范本

工厂模具维修作业规范标准范本

编号:QC/RE-KA3326工厂模具维修作业规范标准范本In the collective, in order to make all behaviors have rules and regulations, all people abide by the unified norms, so that each group can play the highest role and create the maximum value.(管理规范示范文本)编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厂模具维修作业规范标准范本使用指南:本管理规范文件适合在集体中为使所有行为都有章可偱,所有人都共同遵守统一的规范,最终创造高效公平公开的的环境,使每个小组发挥的作用最高值与创造的价值最大化。

文件可用word 任意修改,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编辑。

工厂模具维修作业规范目的:为了堤升产能及品质,提高效益,而强化模具管理。

一、各厂商提供给冲压的模具按照模具移交单冲压部指定专职人员对模具定位,脱料状况、外型、模具结构,以及冲制产品是否符合要求等项目进行严格检查。

合格进入模具仓库并随模建立模具档案,对该模具各种使用状况、生产量,维修状况记录在档案卡内。

从而作为对模具考核的重要依据来评估模具质量。

二、模具仓设专人专责管理,对仓库内存放模具都依照合格管理座标定位来摆放各机种模具,并且仓管按需要及时对相关部门提供各种模具状况信息来维护模具良好状态。

三、使用者按照工作单来模具仓领取相应之模具,并在模具档案卡上登记领取人姓名、用途及时间,待模仓管理员确认后予以领出使用。

四、生产课领出模具时应严格按要求选用合适冲床架模具,并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调整好模具并达到作业指导书之相关要求,认真做好首检制品后进行生产。

模具维修保养管理制度

模具维修保养管理制度

Qs/ZX 3023-2004 版号:A 冲压模具使用维护与管理规程文件更改页填表说明:1、此表作为各种文件的更改附页使用;2、根据使用需要空栏行数自由选择冲压模具使用维护与管理规程Qs/ZX 3023-2004 版号:A/0冲压模具是汽车车身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特殊工装,模具的合理使用、维护、保养与管理对延长模具使用寿命、降低冲压件成本、提高制件质量、改善模具的技术状态至关重要,是保证冲压正常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

1、模具的使用见《冲压工艺操作规程》。

2、模具的使用、维护、保养管理:模具的使用、维护、保养管理内容包括:⑴模具技术状态定期鉴定。

⑵模具修理。

⑶模具的保养。

⑷模具技术文件管理。

⑸模具的入库与发放。

⑹模具的保管。

⑺模具的报废处理。

⑻模具易损件的制备与管理。

2.1、模具技术状态鉴定模具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模具零件的自然磨损,模具制造工艺不合理,模具在机床上安装或使用不当以及设备发生故障等原因,都会使模具的主要零部件失去原有的使用性能和精度。

致使模具技术状态日趋恶化,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和效率以及制品的质量。

所以,在模具管理上,必须要主动地掌握模具的这些技术状态变化,并认真地予以处理,使模具能始终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工作。

通过模具技术状态鉴定结果,连同制品的生产数量、质量的缺陷内容,模具的磨损程度、模具损坏的原因等可制定出模具修理方案及维护方法,这对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以及提高模具质量及技术制造水平都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状态鉴定包括模具的工作性能检查、制件质量的检查;要求每冲压一次,检查一次,状态鉴定由模具维修人员实施,检验员和工艺员(包括车间工艺员)负责确认。

鉴定后填写《模具日常检查、保养记录卡》。

并负责将存在问题项及时反馈给工艺科冲压模具使用维护与管理规程Qs/ZX 3023-2004 版号:A/02.1.1模具的工作性能检查在模具使用前、过程中和在使用后,要对模具的性能及工作状态,进行详细的检查,检查内容及检查方法如下:⑴模具工作成形零件的检查在模具工作前、工作中和工作后,结合制件的质量情况,对其凸、凹模进行检查,即凸、凹模是否有裂纹、损坏及严重磨损,凸凹模间隙是否均匀及其大小是否合适,刃口是否锋利(冲裁模)等。

模具管理规范

模具管理规范

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模具的日常管理、使用、维修、保养及事故处理等有关要求。

本文件适应于本公司经调试合格后投入生产的模具的管理工作。

2.定义2.1 模具:指投入生产的车身、车架模具。

3.模具开发3.1 模具开发、外协制造由制造工艺部冲压工艺人员牵头实施完成;现场调试时由模具工艺组配合调试、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使用,并移交模具工艺组管理、维修及定期保养,车间负责日常点检、保养。

4.模具使用管理流程4.1 模具由制造工艺部模具工艺组归口管理,按质量体系文件6.3执行。

4.2 所有投入生产的模具均应建立管理台帐,并按有关规定、要求做好模具的使用及维修记录,起重工在领用模具时与相关模具维修人员确认模具状态,确认完好即可领用。

4.3 模具在发出后,模具维修人员监督操作工按照《模具使用规范》保养、使用模具。

每批量产前,必须在首件经检验员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生产。

4.4模具上线生产时发生故障,由检验员对制件质量判断后,对后序装配影响轻微的如可在机台上短时间(30分钟内)解决的,由模具修理人员立即处理﹔或与车间、质量协商,待生产完成后,返修冲压件,并维修模具。

如必须拆除模具在线下处理的,应立即通知车间起重工,由其带填写、质量检验员签字的《模具维修通知单》,送给模具维修人员,维修人员依据《模具维修通知单》进行维修,并填写《模具管理档案》。

4.5 模具下线前,生产车间必须按《模具使用规范》的要求对模具进行相关处理,起重工再将模具入库、放回原位,排放整齐。

模具应存放在专用的木垫上,木垫高度要一致,允许两层码放,不得超过三层。

待修的模具应送往模具维修区或单独存放。

4.6起重工在吊运模具时,不得同时起吊两副模具。

4.7 模具修理完毕并检查合格后,需班组长确认。

须上机台进行调试的,由维修人员与工段长或车间协商,并由车间安排具体的调试机台及时间。

5.模具日常点检、保养模具使用部门必须按《模具使用规范》对即将生产的模具进行点检、保养。

2023年模具管理制度(九)

2023年模具管理制度(九)

2023年模具管理制度9一、模具领用制度1、模具领用应由生产负责人到模具库登记领取并签字。

登记内容:领用时间、生产单号、生产数量、领用模具名称等(见《模具出库登记表》)。

2、生产时,首件、尾件及过程质量均由注塑科控制(在注塑科无品检员之情况下)。

新产品第一次生产的首件由技术部项目负责人签样,品质部协同确认;进入正常量产的项目首件,由生产自行制作。

3、生产过程中必须对模具的完好负责。

发现模具需要维修的,由生产技术员或主管报模具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模具维修后,由模具维修人员开具《试模通知单》或《工作联络单》至生产进行试模,试模合格后方能生产。

模具维修员必须填写《模具维修记录表》交至到模具管理员处(包含更改模具)。

4、生产计划根据厂内的生产能力,如决定要外协的订单,外协模具调拨由采购负责填写《模具调拨申请单》并办理审批手续,采购、生产部自行装、发、卸模具,模具管理员进行监督。

5、按照谁使用、谁保管、谁保养的原则,模具使用单位有责任做好模具在日常使用中的保护、保养工作、特别是防锈处理,并依照模具生产使用保养制度填写《模具生产保养检查记录表》6、采购部负责监督外协厂的维护保养工作,模具科负责监督本厂内部的所有模具维护保养工作。

二、模具入库制度1、新制模具入库必须具备《模具承认书》和合格样件。

模具应打有产品名称、零件编号或模具编号。

2、模具入库要符合大生产的要求,定位可靠,操作方便安全,送料(注塑)正常:2.1有关模具修模后,由模具维修人员或项目负责人开《试模通知单》至射出进行试模打样确认(新模或产品设变由项目负责人开具)。

2.2在生产中模具出现异常时,由注塑或冲压负责人开具《工作联络单》至模修人员进行维修。

产品经质检部确认OK后,模具方能入库。

3、生产使用过的模具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后才能入库。

生产线最后一个零件(尾件)由生产部注塑科(冲压成型科)自行确认其结构与品质,并在样品上签字确认,再由模具管理员签收并在样品上签字确认。

模具更改流程

模具更改流程
Fra bibliotek模具验证
OK 正常生产
7.检查员应根据《模具更改通知单》中维修的内容,检查模具维 修部位是否合格及与维修部位相关联部位是否合格。 8.模具如果检验合格则上架或正常生产, 《模具维修通知单》 并在 中签字确认。 9.如果经过检查模具不合格,则自行重新修复或返回模具厂修 复。
注意事项
1. 当多付模具需要更改维修时,需在《模具更改通知单》中相应栏中填写需维修的所有模具的模具号。 2. 在填写《模具维修通知单》 “实施情况”栏时,模修工或模具厂家应注明所维修模具的模具号;同理, 检查员在填写“结果确认”栏时,检查员应注明所检查模具的模具号 3. 维修后的模具在初次使用时,必须由模具管理员或模修工通知检查员到场检验并签字确认,合格后方可 生产,如果夜班无检查员时,可由组长以上人员检查签字确认后方可生产,白班及时通知检查员进行复 检确认。 4. 模具在更改维修期间《模具维修通知单》在模修现场保存,以便确认哪付模具可以生产,待所有应维修 模具都维修合格后,将《模具更改通知单》收回存档。
编制/ 日期
审核/ 日期
审定/ 日期
批准/ 日期
流水编号 编制部门 铝压铸车间 2010-11 A/0 共 1 页,第 1 页 制表日期 版本/版次 页 码
模具更改(维修)流程
产品更改 工艺更改 模具损坏修复
1.如果是产品更改,模具管理员应首先根据《模具更改通知单》 确认需更改模具的套数;根据《模具更改通知单》中在制品是否 可用,决定模具是一次全部更改还是分批更改;如果分批更改, 请事先与车间沟通好,以便车间组织生产。 2.如果是工艺更改,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同一产品的模具是一次 全部更改还是分批更改。 3.如果是模具损坏修复,可根据模具损坏程度决定是厂内自行修 复还是由模具厂修复。

冲压模具维修履历表样板

冲压模具维修履历表样板
C依『模具改善评定』之维修F零件寿命到之维修
维修
日期
维修
时机
维修原因
维修对策
修复结果




维修
人员
组长确认Fra bibliotek审核:
表单编号:B648-02
冲压模具维修履历表(B)
模具名称:料号:PH:




A依『维修通知单』之维修(含首检、巡检)D试模异常之维修(含DCN.ECN试模)
B依『质量异常单』之维修(含PQE异常、客服异常)E换模后之维修
冲压模具维修履历表(A)
模具名称:料号:PH:




模具资料
冲压参数
材质及规格
料带形式(排数*Pin数)
底数(pcs/kg)
标准
产能
项目
类别
模高
SPM
气压
油压
振力
日本




A依『维修通知单』之维修(含首检、巡检)D试模异常之维修(含DCN.ECN试模)
B依『质量异常单』之维修(含PQE异常、客服异常) E换模后之维修
C依『模具改善评定』之维修F零件寿命到之维修
维修
日期
维修
时机
维修原因
维修对策
修复结果




维修
人员




审核:
表单编号:F648-02

模具维修通知单

模具维修通知单

□ 模具故障已经修复,可以进行试模或生产。(适用于对模具的故障维修) □ 模具已经修改完毕,可以进行试模或生产。 (适用于对模具非故障修改)
详见:“试模记录”、“产品尺寸检验记录”(必须附于本报告之后)。 □ 已无法修改/修复或存在重大缺陷,建议重新开模(或开备模),理由如下:
模具车间主管:
5.模具报废/重新开模审批:
□ 同意新开模具(备模),相应的“模具指令单”将于
年 月 日下达模具车间主任执行。
□ 不同意新开模具(备模),请将现有模具修复后继续投产;理由如下:
副总经理:
日期:
填表说明: 1)适用于模具的故障维修或修改,不适用于模具的日常维修。 2)当涉及模具损坏赔偿时,应由压铸车间主任报告责任人,由副总经理按公司相关规定执行处罚。 3)模具维修完毕后,模具车间需通知工程部与质量部相关工程师现场确认是否维修到位;确认签字后方可生产。
□ 内部原因导致模具的非故障修改
□ 模具自然损坏,不予追究责任
□ 人为原因造成模具损坏,责任人为:
2、需要维修或修改的项目:
申请部门: 修模责任部门: 会签人员: 工程部 3.修模结果:
Hale Waihona Puke 申请人: □一厂修模组日期: □一厂制模组
要求完成 日期: □二厂修模组
品质部
批准:
修模责任人:
完成日期:
4.模具最终修理结论:
模具维修通知单
模具报修日期:
年月 日
QR/TD-38
模具名称
模具 编号
模具 □铝 □ 产品
类型

名称/图号
修模 类型
□ 模具结构更改 □ 产品结构更改 □模具大修
□量产前
B/1 NO: □量产后

工装模具维护保养规范计划

工装模具维护保养规范计划

工装模具维护保养规范计划工装模具维护保养规范一、目的:使模具能保持最佳的性能状态和延长其使用寿命,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降低生产成本。

二、适用范围:公司所有模具的维修和保养。

三、职责:生产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模具的保养和模具的维修计划;注塑与硫化工段长负责模具的日常保养;上下模职员进行定时模具状态检查。

四、保养细则1.逐日的例行检查和维护:1.1运行中的模具是否处于正常状态:活动部位如导柱、顶杆、行位是否磨损,润滑是否良好,要求至少24小时要加一次油,特殊结构要增加加油次数,模具的固定模板的螺丝和锁模夹是否松动。

1.2生产正常状况:检查产品的缺陷是否与模具有关。

1.3下机时要对模具进行全面检查并进行防锈处理:抹干型腔、型芯、顶出机构和行位等部位喷洒模具防锈剂(防锈剂的喷洒不是越多越好,喷洒较少可能防锈效果不好,喷洒过多导致下次生产时为去除防锈剂而消耗过多的清洗剂,徙增成本)。

1.4下机后的模具要放在指定地址并作好记录:模具状态(完好还是待修)。

2.每季的例行检查:首要是对安排两个月以上没有使用的模具进行清理保护。

2.1打开模具,检查内部防锈效果,有异常情况,须从头进行防锈处理;长期(半年以上)不使用的模具须涂抹黄油。

2.2放回原位并作好记录。

3.使用前模具的检查3.1检查模具的标识是否完好清晰,对照工艺文件检查所使用的模具是否正确;3.2检查模具是否完整、凸凹模是否有裂纹、是否有磕碰、变形、可见部分的螺钉是否有松动等;3.3检查所使用的原材料是否与工艺文件一致,避免因使用不及格的原材料破坏模具和设备;3.4检查所使用的机床是否与模具相配备合理;3.5检查模具在机床上安装是否正确,上、下模压板螺栓是否紧固。

3.6对模具的表面的油污,铁锈清理干净;检查模具的冷却水孔是否有异物,是否有水路不通。

4.出产中模具的保养4.1检查模具的所有导向的导柱,导套是否损伤,定期对模具导柱、行位等部件进行加油保养,检查运动部件是否有异常,顶出机构工作是否顺畅无卡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送部门:
发出部门/人:发出日期:
会 签:要求完成日期:
批 准:客户要求更改: □
相关部门签收:技术部确认:
品质部确认:
生产部确认:
采购部确认: --------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修模/改模通知单
采购、生产、质量、修模技术/XXX
2017.06.07备注:2017.06.10技术部要求更改: ■生产部要求更改:□模具编号:HC-C1410-0187
产品名称&编号:355XXX-1材料:ADC12(ADC3)结果:OK □ NG □备注:结果:OK □ 安排入库 NG □ 退回供应商返工或重做
备注:1、改模要求需写明全部改模内容;
2、生产部(或采购部,委外时)必须全程跟进改模进度;
3、如改模完成时间有问题必须即时通知生产部(或采购部,委外时);
4、维修单位必须确保以上每项的修改,按要求修改到位;
5、由以上相关负责人确认OK后,生产部方可接收模具。

改模原因:生产的0041产品定位基准平面度超差0.15mm,导致加工定位不准确,(位置如图示)毛坯要求尺寸122#要求36.6(+0.1,0)加工尺寸要求:36(+0.1)实测毛坯尺寸36.47--36.64加工余量最小为0.47mm,故对该平面和阀口位置进行降面,加工至平面见光,降面去除量为0.17mm,并消除接刀痕
改模内容:附图 张结果:OK □ NG □备注:结果:OK □ NG □二、该位置整体降面0.17mm ,加工至平面见光,R
角过度消除接刀痕
图A
一、此处有高点,高于平面0.15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