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交换钙、镁及有效锌含量(精)
土壤水解氮,速效钾,速效磷的测定方法总结

一、土壤水解性氮的测定(一)方法原理土壤水解性氮或称碱解氮包括无机态氮(铵态氮、硝态氮)及易水解的有机态氮(氨基酸、酰铵和易水解蛋白质)。
用碱液处理土壤时,易水解的有机氮及铵态氮转化为氨,硝态氮则先经硫酸亚铁转化为铵。
以硼酸吸收氨,再用标准酸滴定,计算水解性氮含量。
(二)操作步骤称取通过1毫米筛的风干土样2克(精确到0.01克)和硫酸亚铁粉剂0.2克均匀铺在扩散皿外室,水平地轻轻旋转扩散皿,使土样铺平。
在扩散皿的内室中,加入2毫升2%含指示剂的硼酸溶液,然后在皿的外室边缘涂上碱性甘油,盖上毛玻璃,并旋转之,使毛玻璃与扩散皿边缘完全粘合,再慢慢转开毛玻璃的一边,使扩散皿露出一条狭缝,迅速加入10毫升1.07molL-1NaOH液于扩散皿的外室中,立即将毛玻璃旋转盖严,在实验台上水平地轻轻旋转扩散皿,使溶液与土壤充分混匀,并用橡皮筋固定;随后小心放入40℃的恒温箱中。
24小时后取出,用微量滴定管以0.005molL-1的H2SO4标准液滴定扩散皿内室硼酸液吸收的氨量,其终点为紫红色。
另取一扩散皿,做空白试验,不加土壤,其他步骤与有土壤的相同。
(三)结果计算C×(V-V0) ×14土壤中水解氮(mgkg-1)=——-----------------———×1000WC——H2S04标准液的浓度V——样品测定时用去H2S04标准液的体积V0——空白测定时用去H2S04标准液的体积14——氮的摩尔质量1000——换算系数W——土壤重量(克)(四)注意事项在测定过程中碱的种类和浓度、土液比例、水解的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测得值的高低,都有一定的影响。
为了要得到可靠的、能相互比较的结果,必须严格按照所规定的条件进行测定。
(五)主要仪器及试剂配制1、仪器:扩散皿、半微量滴定管(5毫升)和恒温箱。
2、试剂:(1)1.07molL-1Na0H:称取42.8克NaOH溶于水中,冷却后稀释至1升。
猕猴桃园土壤状况与果树叶片叶绿素和铁素质量分数的通径分析

猕猴桃园土壤状况与果树叶片叶绿素和铁素质量分数的通径分析刘文国;王锋;赵强;马志峰;党战平【摘要】以黄化果树和正常果树根部土壤及叶片为研究对象,通过土壤立体采样后,测定树体根部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pH 5个土壤指标和叶片叶绿素、铁素质量分数,采用通径分析方法,研究各土壤指标对叶片叶绿素和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速效钾质量分数对叶片总叶绿素质量分数影响最大,且表现为负效应.土壤中碱解氮对黄化叶片叶绿素质量分数呈正效应,适当增加碱解氮质量分数,可增加猕猴桃叶片中总叶绿素质量分数,减轻黄化病的发生.土壤有机质对叶片叶绿素质量分数的直接作用为正效应,部分效应会被钾素的负效应所掩盖,碱解氮与有机质在增加叶片叶绿素的作用为协同作用,生产中,增施有机肥料是防治猕猴桃黄化病发生的重要措施.速效磷和pH对叶绿素质量分数总影响和直接作用均为负效应,均会引起猕猴桃叶片中叶绿素质量分数降低,导致黄化的发生.正常绿叶和黄化叶片的总铁质量分数差异不显著,平均值相差不大,二者盐酸浸提铁的质量分数差异也不显著,但二者总铁与盐酸浸提铁质量分数的比值(总铁/浸铁)差异显著,且比值越大,黄化越严重.因此可以用总铁/浸铁比作为研究果树黄化严重程度的指标.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数量增加,均能降低叶片总铁/浸铁比值,缓解猕猴桃叶片黄化.%To study the effects soil organic matter,available nitrogen,available phosphorus,available potassium and pH on kiwifruit chlorosis,yellow and normal leaves of kiwifruit and root soil were used as research material through three-dimensional soil sampling,to determine the influence of soil indexes on chlorophyll mass fraction and ferrite by the method of path analysis.The results showed that:the mass fraction of available potassiumin soil performed the greatest but negative influence on the total chlorophyll mass fraction of the leaves.The alkali-hydrolyzale nitrogen in soil showed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chlorophyll mass fraction of etiolated leaves,therefore increasing the alkali-hydrolyzale nitrogen mass fraction would increase the total chlorophyll mass fraction in the leaves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hlorosis.The organic matter in soil showed directly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chlorophyl1 mass fraction in leaves,while some of the effects was covered up by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potassium.The alkali-hydrolyzale nitrogen and the organic matter synergically increased the mass fraction of chlorophyll,thus,more organic fertilizer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control chlorosis of kiwi trees.Both available phosphorus and pH value performed directly negative effects on the total chlorophyll mass fraction and reduced the chlorophyll mass fraction of kiwi treeleaves,resulting in the occurrence of chlorosis.Total iron mass fraction and iron extracted with hydrochloric acid were in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normal and etiolated leaves of kiwi tree leaves.However,the ratio of total iron to extracted iron with hydrochloric acid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kinds of leaves.i.e.,higher ratio was regularly related to more serious chlorosis.So the ratio of total iron to extracted iron can be used as an indicator for seriousness of fruit tree chlorosis.More organic matter and alkali-hydrolyzale nitrogen in soil can decrease the ratio of total iron to that extracted with hydrochloric acid from the leaves and alleviate the etiolation of kiwifruit tree leaves.【期刊名称】《西北农业学报》【年(卷),期】2017(026)011【总页数】8页(P1664-1671)【关键词】土壤养分;叶绿素;铁素;通径分析【作者】刘文国;王锋;赵强;马志峰;党战平【作者单位】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杨凌712100;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杨凌712100;甘肃省镇原县农技中心,甘肃镇原744500;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杨凌712100;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杨凌712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8.3黄化病是叶绿素质量分数降低引起的植物叶片呈现浅绿色或黄绿色的一种病状。
完整版土壤肥力等级区分

一、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介绍的土壤肥力分级狭义的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供应给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养分的能力,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及有关标准,将土壤主要养分含量分为以下级别(见下表)。
表 1 土壤主要养分分级标准项目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缓效钾级别含量% % PPM PPM(P2 5 20)0 ) PPM(K1 >4 >150 >40 >200 >5002 3~4 120~150 20~40 150~200 400-5003 2~3 90~120 10~20 100~150 300-4004 1~2 60~90 5~10 50~100 200-3005 0.6~1 30~60 3~5 30~50 100-2006 < 30 < 3 < 30 <100土壤主要养分分级标准主要针对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缓效钾(二者合称有效钾)的含量进行分级,每种级别对不同样成分的含量不同样。
而在本质工作中,我们可以比较或若参照这个标准,对要进行施肥的土地进行测试解析,以认识土壤的真实肥力状况。
而土壤养分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索。
包括碳(C)、氮(N)、氧(O)、氢(H)、磷(P)、钾(K)、钙(Ca)、镁(Mg)、硫(S)、铁(Fe)、锰(Mn)、钼( Mo)、锌( Zn)、铜( Cu)、硼( B)、氯( Cl )等 16 种。
在自然土壤中,除前三种外,土壤养分主要本源于土壤矿物质和土壤有机质、其次是大气降水、坡渗水和地下水。
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标志性物质,其含有丰富的植物所需要的养分,调治土壤的理化性状,是衡量土壤养分的重要指标。
它主要本源于有机肥和植物的根、茎、枝、叶的腐化变质及各种微生物等,基本成分主要为纤维素、木质素、淀粉、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等,为植物供应丰富的C、H、O、S 及微量元索,可以直接被植物所吸取利用。
有机质的分级可作为土壤养分分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主要养分分级标准共六级,且六级为最低,一级为最高。
土壤碱解氮、速效钾、速效磷测定

一.试剂:
1.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0.099g溴甲酚绿和0.066g甲基红放到玛瑙研钵中混合加入100mL乙醇(95%乙醇),研磨至指示剂全部溶解。(装滴瓶)
2. 2%硼酸溶液:20g硼酸溶于1L水中(PH4.5—5.5之间)。
3. 1.07N氢氧化钠:42.8g氢氧化钠溶于1L水中。
吸取滤液10mL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少量水,再加2,6一二硝基酚指示剂2滴,用4N氢氧化钠和2N硫酸调至微黄色,加钼锑抗溶液5mL,用水定溶。摇匀,同时做空白试验。在300C的条件下放置半小时后,在分光光度计上波长700nm处和1cm光径的比色杯进行比色测定。
三 .工作曲线绘制:
准确吸取5PPm磷标准溶液0 0.5 1 2 34 56mL分别吸入50mL容量瓶里,加少量水,加2,6一二硝基酚指示剂2滴,用4N氢氧化钠和2N硫酸调至微黄色,加钼锑抗溶液5mL,用水定溶。
8. 0.01139N硫酸氮标液:吸取0.2279N硫酸氮标液50mL置于1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一般用这个浓度的滴定)
9. 0.02279N硫酸氮标液:吸取0.2279N硫酸氮标液100mL置于1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这个浓度的一般不需要配)
二.标准溶液的计算公式:
m
(V1-V2) × 0.05299
二.工作曲线的绘制:
准确吸取100PPm钾标准溶液2 2.5 5 7.5 10 15 20mL分别吸入50mL容量瓶中,用1N中性醋酸铵定容。
四.仪器:
50mL容量瓶火焰光度计塑料瓶或三角瓶漏斗滤纸振荡机
五.计算:
测得显色液中钾质量浓度×加入浸体剂ml数×水分系数
风干样品重
测得显色液中磷质量浓度×50×水分系数
(完整版)土壤中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交换钙、镁及有效锌含量测定方法

土壤水解氮的测定碱解扩散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土壤中水解氮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所测各类土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6003.1-1997 金属丝纺织网试验筛HG/T 2843 化肥产品化学分析常用标准滴定溶液、标准溶液、试剂溶液和指示剂溶液3 方法提要加入还原剂,使土壤中的硝态氮还原,再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土样,在扩散皿中,土样于碱性条件下水解,使易水解氮经碱解转化为氨态氮,由硼酸溶液吸收,以标准酸滴定,计算碱解氮的含量。
4 仪器通常实验室用仪器及:4.1 恒温培养箱;4.2 扩散皿;4.3 微量滴定管。
5 试剂本标准中所用试剂、水和溶液的配制,在未注明规格和配制方法时,均应符合HG/T2843的要求。
5.1 1.8mol L-1氢氧化钠溶液:称取72.0g氢氧化钠,溶解于水,稀释至1L;5.2 锌-硫酸亚铁还原剂:称取50.0g磨细并通过0.25mm孔径的硫酸亚铁(Fe S O4.7H 2O)及10.0g 锌粉混匀,贮于棕色瓶中;5.3 碱性胶液:称取40g阿拉伯胶放入装有50ml水的烧杯中,加热至70-80℃,搅拌促溶,约1h后放冷。
加入20ml甘油和20ml饱和碳酸钾水溶液,搅匀,放冷。
离心除去泡沫和不溶物,将清液贮于玻璃瓶中备用。
5.4 硫酸标准溶液C(1/2H2SO4)=0.01 mol L-1;先配成C(1/2H2SO4)=0.1 mol L-1,用Na2CO3标定,再稀释10倍。
5.5 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溶解0.1g溴甲酚绿和0.07g甲基红的乙醇中。
5.6 2%(m/V)硼酸溶液:溶解20g硼酸于1000ml蒸馏水中。
土壤肥力等级区分

一、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推荐的土壤肥力分级狭义的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供应给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养分的能力,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及有关标准,将土壤主要养分含量分为以下级别(见下表)。
表1 土壤主要养分分级标准土壤主要养分分级标准主要针对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缓效钾(二者合称有效钾)的含量进行分级,每种级别对不同成分的含量不同。
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对照或若参考这个标准,对要进行施肥的土地进行测试分析,以了解土壤的真实肥力状况。
而土壤养分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索。
包括碳(C)、氮(N)、氧(O)、氢(H)、磷(P)、钾(K)、钙(Ca)、镁(Mg)、硫(S)、铁(Fe)、锰(Mn)、钼(Mo)、锌(Zn)、铜(Cu)、硼(B)、氯(Cl)等16种。
在自然土壤中,除前三种外,土壤养分主要来源于土壤矿物质和土壤有机质、其次是大气降水、坡渗水和地下水。
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标志性物质,其含有丰富的植物所需要的养分,调节土壤的理化性状,是衡量土壤养分的重要指标。
它主要来源于有机肥和植物的根、茎、枝、叶的腐化变质及各种微生物等,基本成分主要为纤维素、木质素、淀粉、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等,为植物提供丰富的C、H、O、S及微量元索,可以直接被植物所吸收利用。
有机质的分级可作为土壤养分分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主要养分分级标准共六级,且六级为最低,一级为最高。
有效态的钙(Ca)、镁(Mg)、硫(S)为土壤中存在的,为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而且能够被吸收利用的中量元素养分,其分级标准共有五级,且五级为最低,一级为最高:表2 土壤中量元素养分分级标准土壤中微量元素养分分级如下:表3 土壤中微量元素养分分级标准广义的土壤肥力就是土壤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同时不断地供应和协调植物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及其它生活条件的能力(扎根条件和无毒害物质的能力),所以把水、肥、气、热称为四大肥力要素。
因此土壤肥力除了养分指标之外,还包括其它物理、化学指标,部分指标分级标准如下:二、北京市土壤养分分等定级评价1、北京市土壤养分指标评分规则北京市土壤养分分等定级评价选择土壤有机质、全氮(N)或碱解氮(N)、有效磷(P)和速效钾(K)共4个指标,各指标的评分规则如表1所示。
土壤中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交换钙、镁与有效锌含量测定方法

土壤水解氮的测定碱解扩散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土壤中水解氮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所测各类土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6003.1-1997 金属丝纺织网试验筛HG/T 2843 化肥产品化学分析常用标准滴定溶液、标准溶液、试剂溶液和指示剂溶液3 方法提要加入还原剂,使土壤中的硝态氮还原,再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土样,在扩散皿中,土样于碱性条件下水解,使易水解氮经碱解转化为氨态氮,由硼酸溶液吸收,以标准酸滴定,计算碱解氮的含量。
4 仪器通常实验室用仪器及:4.1 恒温培养箱;4.2 扩散皿;4.3 微量滴定管。
5 试剂本标准中所用试剂、水和溶液的配制,在未注明规格和配制方法时,均应符合HG/T2843的要求。
5.1 1.8mol L-1氢氧化钠溶液:称取72.0g氢氧化钠,溶解于水,稀释至1L;5.2 锌-硫酸亚铁还原剂:称取50.0g磨细并通过0.25mm孔径的硫酸亚铁(Fe S O4.7H 2O)及10.0g 锌粉混匀,贮于棕色瓶中;5.3 碱性胶液:称取40g阿拉伯胶放入装有50ml水的烧杯中,加热至70-80℃,搅拌促溶,约1h后放冷。
加入20ml甘油和20ml饱和碳酸钾水溶液,搅匀,放冷。
离心除去泡沫和不溶物,将清液贮于玻璃瓶中备用。
5.4 硫酸标准溶液C(1/2H2SO4)=0.01 mol L-1;先配成C(1/2H2SO4)=0.1 mol L-1,用Na2CO3标定,再稀释10倍。
5.5 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溶解0.1g溴甲酚绿和0.07g甲基红的乙醇中。
5.6 2%(m/V)硼酸溶液:溶解20g硼酸于1000ml蒸馏水中。
(完整版)土壤肥力等级区分

一、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推荐的土壤肥力分级狭义的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供应给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养分的能力,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及有关标准,将土壤主要养分含量分为以下级别(见下表)。
表1 土壤主要养分分级标准土壤主要养分分级标准主要针对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缓效钾(二者合称有效钾)的含量进行分级,每种级别对不同成分的含量不同。
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对照或若参考这个标准,对要进行施肥的土地进行测试分析,以了解土壤的真实肥力状况。
而土壤养分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索。
包括碳(C)、氮(N)、氧(O)、氢(H)、磷(P)、钾(K)、钙(Ca)、镁(Mg)、硫(S)、铁(Fe)、锰(Mn)、钼(Mo)、锌(Zn)、铜(Cu)、硼(B)、氯(Cl)等16种。
在自然土壤中,除前三种外,土壤养分主要来源于土壤矿物质和土壤有机质、其次是大气降水、坡渗水和地下水。
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标志性物质,其含有丰富的植物所需要的养分,调节土壤的理化性状,是衡量土壤养分的重要指标。
它主要来源于有机肥和植物的根、茎、枝、叶的腐化变质及各种微生物等,基本成分主要为纤维素、木质素、淀粉、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等,为植物提供丰富的C、H、O、S及微量元索,可以直接被植物所吸收利用。
有机质的分级可作为土壤养分分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主要养分分级标准共六级,且六级为最低,一级为最高。
有效态的钙(Ca)、镁(Mg)、硫(S)为土壤中存在的,为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而且能够被吸收利用的中量元素养分,其分级标准共有五级,且五级为最低,一级为最高:表2 土壤中量元素养分分级标准土壤中微量元素养分分级如下:表3 土壤中微量元素养分分级标准广义的土壤肥力就是土壤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同时不断地供应和协调植物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及其它生活条件的能力(扎根条件和无毒害物质的能力),所以把水、肥、气、热称为四大肥力要素。
因此土壤肥力除了养分指标之外,还包括其它物理、化学指标,部分指标分级标准如下:二、北京市土壤养分分等定级评价1、北京市土壤养分指标评分规则北京市土壤养分分等定级评价选择土壤有机质、全氮(N)或碱解氮(N)、有效磷(P)和速效钾(K)共4个指标,各指标的评分规则如表1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水解氮的测定碱解扩散法1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土壤中水解氮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所测各类土壤。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6003.1-1997 金属丝纺织网试验筛HG/T 2843 化肥产品化学分析常用标准滴定溶液、标准溶液、试剂溶液和指示剂溶液13 方法提要加入还原剂,使土壤中的硝态氮还原,再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土样,在扩散皿中,土样于碱性条件下水解,使易水解氮经碱解转化为氨态氮,由硼酸溶液吸收,以标准酸滴定,计算碱解氮的含量。
14 仪器通常实验室用仪器及:14.1 恒温培养箱;14.2 扩散皿;14.3 微量滴定管。
15 试剂本标准中所用试剂、水和溶液的配制,在未注明规格和配制方法时,均应符合HG/T2843的要求。
15.1 1.8mol L-1氢氧化钠溶液:称取72.0g氢氧化钠,溶解于水,稀释至1L;15.2 锌-硫酸亚铁还原剂:称取50.0g磨细并通过0.25mm孔径的硫酸亚铁(Fe S O4.7H2O)及10.0g锌粉混匀,贮于棕色瓶中;15.3 碱性胶液:称取40g阿拉伯胶放入装有50ml水的烧杯中,加热至70-80℃,搅拌促溶,约1h后放冷。
加入20ml甘油和20ml饱和碳酸钾水溶液,搅匀,放冷。
离心除去泡沫和不溶物,将清液贮于玻璃瓶中备用。
15.4 硫酸标准溶液C(1/2H2SO4)=0.01 mol L-1;先配成C(1/2H2SO4)=0.1 mol L-1,用Na2CO3标定,再稀释10倍。
15.5 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溶解0.1g溴甲酚绿和0.07g甲基红的乙醇中。
15.6 2%(m/V)硼酸溶液:溶解20g硼酸于1000ml蒸馏水中。
16 分析步骤称取通过2mm孔径筛的风干试样2g(精确至0.01g)和1g锌-硫酸亚铁还原剂,均匀平铺于扩散皿外室内。
在扩散皿内室加入2ml 2%硼酸溶液,并滴加1滴定氮混合指示剂。
在皿的外室边缘涂上碱性胶液,盖上毛玻璃,旋转数次,使毛玻璃与皿边完全粘合,再慢慢转开毛玻璃的一边,使扩散皿外室露出一条狭缝,迅速加入10ml 1.8mol L-1氢氧化钠溶液于扩散皿外室,立即用毛玻璃盖严。
水平地轻轻转动扩散皿,使氢氧化钠溶液与土样充分混合,然后小心地用橡皮筋二根交叉成十字形圈紧,使毛玻璃固定。
放在恒温培养箱中于40℃保温24h。
将扩散皿取出,用0.01 mol L-1硫酸标准溶液滴定内室硼酸中吸收的氨量,颜色由蓝色刚变紫红色即达终点。
滴定时应用细玻璃棒搅动内室溶液,不宜摇动扩散皿,以免溢出。
在样品测定同时进行空白试验,校正试剂和滴定误差。
17 分析结果的表述水解氮,mg kg-1= (V-V0)×c×14 ×1000m式中:V——滴定待测液消耗酸标准液体积,ml;V0——滴定空白消耗酸标准溶液体积,ml;c——准溶液浓度,mol L-1;m——试样质量,g;14——氮的摩尔质量,mg;1000——换算成每千克含量。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所得结果表示至整数。
18 允许差平行测定结果允许相对相差≤10%。
土壤有效磷的测定碳酸氢钠提取-钼锑抗比色法19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土壤中有效磷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所测碳酸盐土壤、中性土壤及水稻土。
110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6003.1-1997 金属丝纺织网试验筛GB 9837-88 土壤全磷测定法GB 12297-90 石灰性土壤有效磷测定方法HG/T 2843 化肥产品化学分析常用标准滴定溶液、标准溶液、试剂溶液和指示剂溶液111 方法提要碳酸氢钠溶液除可提取水溶性磷外,尚可以抑制Ca2+的活性,使一定量活性较大的Ca-P 盐类中的磷被浸提出,也可使一定量比较活性的Fe-P和Al-P盐类中的磷通过水解作用而被提出。
土壤被浸提出的磷量与土液比、液温、振荡时间及方式有关。
本法严格规定土液比为1:20,浸提液温度为25℃,振荡提取时间为30min。
浸出液中的磷以钼锑抗比色法测定。
112 仪器通常实验室用仪器及:112.1 恒温室;112.2 具塞三角瓶,150ml;112.3 往复式振荡机;112.4 分光光度计;112.5 比色管,25ml。
113 试剂本标准中所用试剂、水和溶液的配制,在未注明规格和配制方法时,均应符合HG/T2843的要求。
113.1 无磷活性炭粉:如所用活性炭含磷,应先用1+1盐酸溶液浸泡24h,然后移至平板漏斗上抽气过滤,用水淋洗4~5次,再用浸提剂浸泡24h,在平板漏斗上抽气过滤,用水洗尽碳酸氢钠,并至无磷为止,烘干备用。
113.2 0.5mol/L碳酸氢钠浸提剂(pH=8.5):称取42.0g碳酸氢钠溶于约950ml水中,用1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8.5(用酸度计测定),用水稀释至1L。
贮存于聚乙烯或玻璃瓶中备用。
如贮存期超过20天,使用时须重新校正PH值。
113.3 0.3%(m/V酒石酸锑钾溶液;称取0.3g酒石酸锑钾溶于100mL水中。
113.4 钼锑贮备液;称取10.0g钼酸铵[(NH46Mo7O24.4H2O]溶于300mL约60℃的水中,冷却。
另取181mL浓硫酸,缓缓注入约800ml水中,搅匀,冷却。
然后将稀硫酸注入钼酸铵溶液中,搅匀,冷却。
再加入100ml 0.3%酒石酸锑钾溶液,最后用水稀释至2L,盛于棕色瓶中备用。
113.5 显色剂;称取1.50g抗坏血酸(左旋,旋光度+21~22℃),溶于100ml钼锑贮备液中。
此试剂有效期在室温下为24h,在2~8℃冰箱中可贮存7d。
113.6 100mg/L磷标准贮备溶液:称取105℃烘干的磷酸二氢钾0.4394g溶于200mL水中,加入5mL硫酸,转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
113.7 5mg/L磷标准工作溶液;将磷标准贮备溶液(5.6用浸提剂准确稀释20倍。
114 分析步骤称取通过2mm孔径筛的风干试样2.5g(精确至0.01g)于150ml具塞三角瓶中,加入约1g无磷活性炭,加入24~26℃的浸提剂50.0ml ,在24~26℃的室温下,于往复式振荡机上用160~200r/min的频率振荡30min,立即过滤于干燥的150ml具塞三角瓶中。
准确吸取滤液10.00mL(含5~10ug磷)于25ml比色管中,加入显色剂5.00ml,慢慢摇动,使CO2逸出,再以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动,逐尽CO2,加水定容。
在室温高于20℃处放置30min后,用空白溶液(以10.00ml浸提剂代替土壤浸提液同上处理)为参比,用2cm光径比色皿在波长700nm处比色,测量吸光度。
显色后的样品溶液在分光光度计上,用700nm波长、2cm光径比色皿,以空白试验溶液为参比调零,进行比色,读取吸光度。
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相应的含磷量或通过回归方程计算出样品显色液中含磷量。
标准曲线绘制或线性回归方程的计算:在土样测定的同时,吸取磷标准工作溶液0,1.50,2.50,5.00,10.00,15.00,20.00,25.00mL放入50mL容量瓶中,并用浸提剂定容。
此标准系列溶液中磷的浓度依次为0,0.15,0.25,0.50,1.00,1.50,2.00,2.50ug/mL,同上述步骤进行显色并定容,测定吸收值后绘制工作曲线。
1注:如果土壤有效磷含量较高,应吸取较少量的样品浸出液,并加浸提剂补充至10.00ml后显色,计算时按所取浸提液的分取倍数计算。
115 结果计算有效磷,mg kg-1= c×V×D ×1000m×1000式中:c——从标准曲线上查得或从线性回归方程求得显色液中磷的浓度,ug ml-1;V——显色液体积,本试验为25ml;D——分取倍数,即试样提取液体积/显色时分取体积,本试验为50/10;m——风干试样质量,g。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所得结果保留至一位小数。
116 允许差平行测定结果允许相对相差:测定值(P,mg/kg)<1010-20>20 允许差(P,mg/kg)≤绝对值0.5≤绝对值1.0≤相对相差5%土壤速效钾的测定乙酸铵提取-火焰光度法117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土壤中速效钾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所测各类土壤。
118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6003.1-1997 金属丝纺织网试验筛HG/T 2843 化肥产品化学分析常用标准滴定溶液、标准溶液、试剂溶液和指示剂溶液119 方法提要以中性1 mol/ L乙酸铵溶液为浸提剂时,NH4+与土壤胶体表面的K+进行交换,连同水溶性钾一起进入溶液。
浸出液中的钾可直接用火焰光度计测定。
120 仪器通常实验室用仪器及:120.1 火焰光度计;120.2 往复式振荡机;120.3 塑料瓶:200ml。
121 试剂本标准中所用试剂、水和溶液的配制,在未注明规格和配制方法时,均应符合HG/T2843的要求。
121.1 1mol/L中性乙酸铵溶液;称取77.08g乙酸铵溶于近1水中,用稀乙酸或氨水调至pH 值为7.0,然后定容至1L。
121.2 钾标准贮备溶液:称取1.907克氯化钾(110℃烘2h)溶于水中,定容至1L,即为1000ug/mL钾标准溶液。
5.3 100ug/ml钾标准溶液:取10.00ml钾标准贮备溶液(5.2)用水稀释至100ml。
分别吸取100ug ml-1钾标准溶液0,1.00,2.00,5.00,10.00,15.00mL放入50ml容量瓶中,用1mol.L-1乙酸铵定容,即得0,2,4,10,20,30ug/ml钾标准系列溶液。
用火焰光度计测定。
绘制标准曲线或求出线性回归方程。
122 分析步骤称取通过2mm孔径筛的风干试样5g(精确至0.01g)于200ml塑料瓶中,加50ml 1mol L-1中性乙酸铵溶液,用橡皮塞塞紧,在20-25℃下振荡30min,过滤,用滤液直接在火焰光度计上测定钾,同时做空白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