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物理第五章习题与解答说课讲解
高分子物理何曼君版课后思考题答案解析

第二章1、假若聚丙烯的等规度不高,能不能用改变构象的办法提高等规度?说明理由。
不能。
全同立构和间同立构是两种不同的立体构型。
构型是分子中由化学键解:所固定的原子在空间的几何排列。
这种排列是稳定的,要改变构型必须经过化学键的断裂和重组。
构象是围绕单键内旋转所引起的排列变化,改变构象只需克服单键内旋转位垒即可实现。
2、末端距是高分子链的一端到另一端达到的直线距离,解:因为柔性的高分子链在不断的热运动,它的形态是瞬息万变的,所以只能用它们的平均值来表示,又因为末端距和高分子链的质心到第i个链单元的距离是矢量。
它们是矢量,其平均值趋近于零。
因此,要取均方末端距和均方回转半径;轮廓长度是高分子链的伸直长度,高分子链有柔顺性,不是刚性链,因此,用轮廓长度描述高分子尺度不能体现其蜷曲的特点。
5、解:无论是均方末端距还是均方回转半径,都只是平均量,获得的只是高分子链的平均尺寸信息。
要确切知道高分子的具体形态尺寸,从原则上来说,只知道一个均值往往是不够的。
最好的办法是知道末端距的分布函数,也就是处在不同末端距时所对应的高分子构象实现概率大小或构象数比例,这样任何与链尺寸有关的平均物理量和链的具体形状都可由这个分布函数求出。
所以需要推导高斯链的构象统计理论。
第三章1、高分子与溶剂分子的尺寸相差悬殊,两者的分子运动速度差别很大,溶剂分子能较快渗入聚合物,而高分子向溶剂的扩散缓慢。
(1)聚合物的溶解过程要经过两个阶段,先是溶剂分子渗入聚合物内部,使聚合物体积膨胀,称为溶胀;然后才是高分子均匀分散在溶剂中,形成完全溶解的分子分散的均相体系。
对于交联的聚合物,在与溶剂接触时也会发生溶胀,但因有交联的化学键束缚,不能再进一步使交联的分子拆散,只能停留在溶胀阶段,不会溶解。
(2)溶解度与聚合物分子量有关,分子量越大,溶解度越大。
对交联聚合物来说,交联度大的溶胀度小,交联度小的溶胀度大。
(3)非晶态聚合物的分子堆砌比较松散,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较弱,因此溶剂分子比较容易渗入聚合物内部使之溶胀和溶解。
高分子物理——第五章 聚合物的结晶态说课材料

三方晶系 正交晶系
单斜晶系 三斜晶系
α = β = γ = 90°α = β = γ = 90° α = γ = 90° α = β = γ = 90°
a=b=c
a=b=c
a=b=c
a=b=c
其中,
高分子结晶中正交晶系和单斜晶系占了60%左右。
高聚物有各向异性,合成高聚物的晶格中无立方晶系。
球晶的形成
球晶对性能的影响:
其大小直接影响聚合物的力学强度,球晶越大, 材料的冲击强度↓,越容易破裂。
对透明性有很大影响:使聚合物呈现乳白色而不 透明,球晶尺寸越大,透明性越差;如果晶相和非晶 相密度非常接近,则仍然透明;如果球晶尺寸或晶粒 尺寸<可见光波长,材料也是透明的。
(三)、伸直链晶体 [如图2-29(a).(b)所示]
每个几何点代表的具体内容称为晶体的结构单元
晶格:组成晶体的 质点在空间呈有规 则的排列,并每隔 一定距离重复出现, 有明显的周期性, 这种排列情况称为 晶格,晶格是由晶 胞构成的。
(3)试验证明,在晶体中可以找到一个个大小 和形状一样的平行六面体,以代表晶体结构的基本
重复单元,这种在空间中具有周期排列的最小单元
Flory认为,分子链做近邻折叠的可能很小。 此模型实质为一种非折叠模型 此模型得到了许多中子散射实验的支持。
第二节 聚合物结晶形态和结构
一、 聚合物的结晶形态
晶型:结晶的微观结构,由晶体中高分 子链的构象及其排布所决定。
高聚物结晶的形态学
• 研究对象:单个晶粒的大小,形状以及他们的 聚集方式。
• 主要研究工具: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 • 高聚物的主要结晶形态:单晶、球晶、树枝状
在高压高温下结晶 由完全伸展的分子链平行规整排列而成 其晶体Tm最高 被认为是高分子热力学最稳定的一种聚集态结构。
高分子物理第章五

高分子物理第章五第五章聚合物的转变与松弛1.以分子运动观点和分子间物理缠结概念说明非晶态聚合物随着温度升高粘弹行为的4个区域.并讨论分子量对应力松弛模量—温度曲线的影响规律。
答:①玻璃态区:在此区域内聚合物类似玻璃通常是脆性的分子运动主要限于振动和短程的旋转运动②玻璃-橡胶转变区:此区域内在20~30℃范围模量下降了近1000倍聚合物的行为与皮革相似。
玻璃化转变温度(Tg )通常取作模量下降速度最大处的温度。
③橡胶-弹性平台区:在此区域内由于分子间存在物理缠结、聚合物呈现远程橡胶弹性④橡胶流动区:在这个区域内聚合物既呈现橡胶弹性又呈现流动性。
2. 讨论结晶、交联聚合物的模量-温度曲线和结晶度、交联度对曲线的影响规律。
答:在轻度结晶的高聚物中微晶体起着类似交联点的作用这种试样仍然存在明显的玻璃化转变随着结晶度的增加相当于交联度的增加非晶部分处在高弹态的结晶高聚物的硬度将逐渐增加到结晶度大于40%后微晶体彼此衔接形成贯穿整个材料的连续晶相宏观上不易察觉明显的玻璃化转变其曲线在熔点以前不出现明显的转。
3. 写出四种测定聚合物玻璃化温度的方法简述其基本原理。
不同实验方法所得结果是否相同?为什么?答:①膨胀计法原理:Tg前后试样比容发生突变膨胀计内的水银高度发生偏;②量热法(DSC法)原理:给基准物和样品相同的热量(仪器采用两侧等速升温或降温进行控制)基准物是热惰性的而样品在温度改变时会出现各种转变会吸热或放热与基准物的温度有一差值(通过热电偶测出)将温度差值—温度作一图线就可以得到差热曲线。
曲线上的转对应于Tg;③温度-形变法(热机械法)原理:动态模量和力学损耗一温度的变化制成样品在仪器上进测试得到内耗-温度曲线最高损耗峰的峰位对应的温度就是Tg;④核磁共振法(NMR) 原理:在Tg变化前后核磁共振谱线的宽度有很大变化根据线宽的变化就可以得到Tg。
不同的测试方法所得结果不同因为实验速率不同4.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是否是热力学相变?为什么?答:玻璃化温度与测定过程的冷却速度有关不是热力学的平衡过程而是属于力学松弛过程。
何曼君《高分子物理》(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5章 聚合物的非晶态【圣才出品】

第5章聚合物的非晶态5.1复习笔记一、高分子的凝聚态结构高分子的凝聚态结构:分子链之间的几何排列和堆砌结构,包括非晶态结构、晶态结构、液晶态结构、取向态结构和共混聚合物的织态结构等。
高分子链结构是决定聚合物基本性质的内在因素,凝聚态结构随着形成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是直接决定聚合物本体性质的关键因素。
二、非晶态聚合物的结构模型目前对非晶态高聚物结构的争论交点,主要集中在完全无序还是局部有序。
1.无规线团模型(1)1949年,Flory从统计热力学理论出发推导出“无规线团模型”。
该模型认为:在非晶态聚合物中,高分子链无论在 溶剂或者是本体中,均具有相同的旋转半径,呈现无扰的高斯线团状态。
(2)实验证据①橡胶弹性理论;②在非晶聚合物的本体和溶液中,分别用高能辐射使高分子发生交联。
未发现本体体系中发生分子内交联的倾向比溶液中大;③用X光小角散射测定含有标记分子的聚苯乙烯本体试样中聚苯乙烯分子的旋转半径,与在溶液中聚苯乙烯分子的回转半径相近。
2.两相球粒模型(1)1972年,Yeh 提出两相球粒模型。
该模型认为:非晶态聚合物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局部有序。
包含粒子相和粒间相两个部分,一根分子链可以通过几个粒子和粒间相。
(2)支持该模型的事实①橡胶弹性的回缩力;②聚合物的非晶和结晶密度比为96.0~85.0/≈c a ρρ,按分子链成无规线团形态的完全无序的模型计算65.0/<c a ρρ,实际密度比偏高;③聚合物结晶速度很快;④某些非晶态聚合物缓慢冷却或热处理后密度增加,球粒增大。
二、非晶态聚合物的力学状态和热转变图5-1非晶态聚合物温度形变曲线“三态两区”:玻璃态、高弹态、黏流态、玻璃化转变(玻璃态与高弹态之间的转变)、粘流转变(高弹态与黏流态之间的转变)。
玻璃态:键长和键角的运动,形变小,模量大。
外力除去后,形变立刻回复,是普弹性。
玻璃化转变:链段开始发生运动,模量下降。
对应的转变温度T g为玻璃化温度。
物理学简明教程第五章课后习题答案 高等教出版社

物理学简明教程第五章课后习题答案高等教出版社第五章 气体动理论和热力学5-1 图示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在相同温度下氧气和氢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如果2O P )(v 和2H P )(v 分别表示氧气和氢气的最概然速率,则( )(A) 图中a 表示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且4)()(22H P O P =v v (B) 图中a 表示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且41)()(22H P O P =v v (C) 图中b 表示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且41)()(22H P O P =v v (D) 图中b 表示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且4)()(22HP O P =v v分析与解 由MRTv 2P =可知,在相同温度下,由于不同气体的摩尔质量不同,它们的最概然速率P v 也就不同.因22O H M M <,故氧气比氢气的P v 要小,由此可判定图中曲线a 应是对应于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又因16122OH =M M ,所以=22HP O P )()(v v 4122OH =M M .故选(B).题 5-1图5-2 在一个体积不变的容器中,储有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温度为0T 时,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为0v ,分子平均碰撞次数为0Z ,平均自由程为0λ,当气体温度升高为04T 时,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v 、平均碰撞频率Z 和平均自由程λ分别为()(A) 004,4,4λλZ Z ===0v v (B) 0022λλ===,,Z Z 0v v (C)00422λλ===,,Z Z 0v v (D)00,2,4λλ===Z Z 0v v分析与解 理想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M RT π/8=v ,温度由0T 升至04T ,则平均速率变为0v 2;又平均碰撞频率v n d Z 2π2=,由于容器体积不变,即分子数密度n 不变,则平均碰撞频率变为0Z 2;而平均自由程nd 2π21=λ,n 不变,则λ也不变.因此正确答案为(B).5 -3 处于平衡状态的一瓶氦气和一瓶氮气的分子数密度相同,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也相同,则它们( )(A) 温度,压强均不相同 (B) 温度相同,但氦气压强大于氮气的压强 (C) 温度,压强都相同 (D) 温度相同,但氦气压强小于氮气的压强 分析与解 理想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23k /kT =ε,仅与温度有关.因此当氦气和氮气的平均平动动能相同时,温度也相同.又由物态方程,当两者分子数密度n 相同时,它们压强也相同.故选(C).5—4 一物质系统从外界吸收一定的热量,则( )。
上海交大 高分子物理课件 第五章

• 高弹形变的热效应
原因——高弹形变的本质 高弹形变的本质——熵弹性 原因 高弹形变的本质 熵弹性
§2
高聚物高弹形变的统计理论
橡胶弹性理论
• 橡胶弹性的热力学分析 • 统计方法计算分子链的末端距和熵变 • 交联网状结构高弹行为的定量描述 ——橡胶高弹形变的状态方程 橡胶高弹形变的状态方程
2—1 橡胶弹性的热力学分析
1 2 2 KNT λ + − 3 2 λ
《3》交联网的状态方程
应变关系) (应力~应变关系) 应力 应变关系
形变功微分:dW = fd l = fdλ 形变功微分 λ
∂W ∴f = ∂l T , V NKT 1 ∂W ∂λ = = λ − 2 l0 ∂λ T , V ∂l T , V λ
∂S 3KT 2 f = − T = 2KTβ l = ⋅l 2 n e le ∂l
上式表明: 一定时 上式表明:l一定时 f ∝ T、T一定时 f∝ l 、 一定时 ∝ 这一结果与实验相符
《1》孤立柔性高分子链的构象熵 》
• 扩展到三维的情况 其构象熵应为: 其构象熵应为:
S=C-
伸长率 (%) ) 伸长热 千焦/公 (千焦 公 斤)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2.1
4.2
7.5 11.1 14.6 18.2 22.2 27.2
2—2平衡态高弹形变 2 的统计理论
目的:研究高弹形变应力 应变 目的:研究高弹形变应力~应变 定量关系
• • • • 孤立柔高分子链的构象熵 橡胶交联网形变过程的熵变 交联网的状态方程 状态方程的偏差及其修正
2(x2+y2+z2) Kβ β
高分子物理第五章

高分子物理第五章聚合物的溶液性质5.1 概述5.2 聚合物的溶解与溶胀5.3 聚合物溶液的热力学性质5.4 聚合物溶液的黏度5.5 聚合物稀溶液的光散射5.6 聚合物的浓溶液1、定义高聚物以分子状态分散在溶剂中所形成的均相混合物,热力学上稳定的二元或多元体系。
例如:未硫化NR+汽油,苯,甲苯HDPE+四氢萘加热T m=135 ℃聚乙烯醇+水,乙醇聚合物和聚合物组成的溶液聚合物和小分子溶剂组成的溶液热力学性质动力学性质光学性质2、聚合物溶液的特点①与小分子溶液共同的特征溶解是自发进行的溶液都是热力学稳定体系,真溶液平衡态具有可逆性,服从相平衡规律②与小分子溶液的区别溶解过程不同聚合物溶于小分子溶剂分两个阶段:溶剂分子进入聚合物与高分子链段结合—“溶胀”高分子链中所有链段摆脱其它高分子的相互用,高分子向溶剂中扩散运动—“溶解”聚合物溶液溶解度与分子量有关同一种聚合物,分子量大的溶解度小,分子量小的溶解度大。
黏度同浓度的聚合物溶液黏度比小分子溶液的大。
浓度1%~2%的高分子溶液黏度为纯溶剂的15 ~20倍。
浓度增大,粘度急剧升高。
偏离理想溶液性质的程度聚合物稀溶液热力学性质偏离理想溶液的程度比小分子稀溶液的大。
一般的聚合物浓溶液可以抽丝、成膜高分子物理第五章聚合物的溶液性质5.1 概述5.2 聚合物的溶解与溶胀5.3 聚合物溶液的热力学性质5.4 聚合物溶液的黏度5.5 聚合物稀溶液的光散射5.6 聚合物的浓溶液1、聚合物溶解过程的特点溶解过程缓慢,且先溶胀再溶解溶解过程一般为溶剂小分子先渗透、扩散到大分子之间,削弱大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使体积膨胀,称为溶胀。
然后链段和分子整链的运动加速,分子链松动、解缠结;再达到双向扩散均匀,完成溶解。
结晶聚合物比非晶态聚合物难于溶解非晶态聚合物分子链堆砌比较疏松,分子间相互作用较弱,因此溶剂分子较容易渗入聚合物内部使其溶胀和溶解。
结晶聚合物的晶区部分分子链排列规整,堆砌紧密,分子间作用力强,溶剂分子很难渗入其内部,因此其溶解比非晶态聚合物困难。
何曼君第三版高分子物理答案讲解

第一章2、W1=250/(250+280+300+350+400+450+500+600)=250/3130=0.0799 W2=0.0895 W3=0.0958 W4=0.1118 W5=0.1278 W6=0.1438 W7=0.1597 W8=0.1917Mn 111 391i0.002556M250280300350400450500600i22 Mn(Mw wiMi 424; nMw 1) 12903; MnVw Mw(d 1) 15173 224、粘度法测定分子量,得到的数据为不同浓度的溶液流经乌氏粘度计的两到标志线所需的时间。
粘度一方面与聚合物的分子量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聚合物分子的结构、形态和在溶剂中的扩张程度有关。
因此,粘度法测得的分子量为相对分子量。
渗透压法测定分子量,得到的数据为不同浓度的溶液对应的平衡渗透压,与溶液中溶剂和溶质的摩尔分数有关,因此测得的是数均分子量。
光散射法测定分子量,是将固定波长的光线通过不同浓度的溶液,而散射光的强度是由各种大小不同的分子所贡献的。
因此测得的分子量为重均分子量。
5、如知道分子量的数量微分分布函数N(m)和质量微分分布函数W(m),则可通过下式求出Mn和Mw.Mn0N(m)MdM 1 W(N) 0MdMMw 0W(m)MdM2ii6、 Mw nM nMiiii WM WM WiiiiiiiiMn nM niiiii Wii Miii 1 i iMin M ( WM ) ;以为α值在-1到1之间,因此M1/iii M Mw7、今有一混合物,有1克聚合物A和2 克同样类型的聚合物B组成,A的分子量MA= 1×105 g .mol-1; B的分子量MB= 2×105 g .mol-1。
计算该混合物的数均分子量Mn,重均分子量MW和多分散指数d。
解:W1=1/(1+2)=1/3 W2=2/(1+2)=1/3Mn 121*1052*10512 Mw WiMi *1*105 *2*105 1.67*105 33Mw1.67*510 1.1 1 d 51.5*10Mn1 W2 M21 1.5*1058、高分子溶液的热力学性质与理想溶液的偏差很大,只有在无限稀释的情况下才符合理想溶液的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分子物理第五章习题与解答一.选择题1.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偏二氯乙烯(PVDC)三种聚合物的结晶能力的强弱顺序为()(a)PE>PVC>PVDC (b)PVDC>PE>PVC(c)PE>PVDC>PVC (d)PVDC>PVC>PE2.退火处理使得聚合物的结晶度()(a)增加(b)减小(c)不变3.聚丙烯的熔融过程和聚苯乙烯的玻璃化转变过程分别是:()。
A. 都是力学状态转变过程;B. 都是热力学相变过程;C. 前者是热力学相变过程,后者是力学状态转变过程4. 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不能用以下哪个方法测定?()A.差示量热扫描仪;B. 膨胀计;C. 熔融指数仪5.玻璃态高聚物和结晶高聚物的拉伸情况的区别在于:()A.前者只发生分子链的取向,不发生相变;而后者还包含有结晶的破坏、取向和再结晶等过程;B.两者都只发生分子链的取向,不发生相变;C.两者都发生结晶的破坏、取向和再结晶等过程6.结晶高聚物的熔点与其结晶温度的关系是()A. 在越低温度下结晶,熔点越低,而且熔限越窄;B. 在越低温度下结晶,熔点越高,而且熔限越宽;C. 在越高温度下结晶,熔点越高,而且熔限越窄;7.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通常是()A.低;B.高;C.介于两者之间8.下列聚合物结晶能力从大到小的顺序是:()A.高密度聚乙烯>聚异丁烯>自由基聚合得到的聚苯乙烯B.自由基聚合得到的聚苯乙烯>聚异丁烯>高密度聚乙烯C.聚异丁烯>高密度聚乙烯>自由基聚合得到的聚苯乙烯9.下列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从高到低的顺序是:()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丁酯>聚丙烯酸甲酯B.聚丙烯酸丁酯>聚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丁酯10.聚合物在结晶过程中,体积()A.变大B.变小C.不变11.下列方法中不能测定玻璃化温度的是:()A.体膨胀计B. 差示扫描量热法C. 动态机械分析仪D. X 射线衍射仪12.下列聚合物中,熔点最高的是()A.尼龙10B.尼龙11C.尼龙1213.下列聚合物中,玻璃化温度最高的是()A.PDMSB.PEC.PSD.PP14.测定熔点的方法有()A.偏光显微镜B.DSCC.DMAD.密度法15.非晶态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即玻璃-橡胶转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 g是塑料的最低使用温度,又是橡胶的最高使用温度。
B、玻璃态是高分子链段运动的状态。
C、玻璃态可以看作是等自由体积分数状态。
D、玻璃化转变是热力学平衡的一级相转变,不是一个松驰过程16.下列四种方法中,测定T g比其它方法得到的高,并且灵敏度较高的是()。
A、热分析(DSC),B、动态力学分析仪(DMA),C、热机械法(TMA),D、膨胀计法17.聚合物处于橡胶态,高分子的运动单元是:A链段B链段和比链段小的运动单元C比链段小的运动单元D整链18.下列哪些元素是玻璃化转变温度下降A降低温度速率B提高压力C加入增塑剂D降低分子间力19.下列哪些元素使熔点升高?A主链引入芳环B共聚C提高结晶温度D高倍拉伸20.所有聚合物在玻璃化转变时,其自由体积份数为()。
A. 0.5%B. 1.5%C. 2.5%21.下列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从高到低的顺序是:()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丁酯>聚丙烯酸甲酯B.聚丙烯酸丁酯>聚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丁酯22.结晶聚合物的熔融过程是:()。
A. 放热过程;B. 力学状态转变过程;C. 热力学相变过程23.下列聚合物中,玻璃化转变温度从高到低的正确次序是()A.PE、PS、PP、PC;B.PE、PC、PP、PS;C.PP、PC、PE、PS;D. PC、PS、PP、PE。
24.玻璃态高聚物和结晶高聚物的拉伸情况的区别在于:()A. 前者只发生分子链的取向,不发生相变;而后者还包含有结晶的破坏、取向和再结晶等过程;B.两者都只发生分子链的取向,不发生相变;C.两者都发生结晶的破坏、取向和再结晶等过程。
25.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通常是()A.低;B.高;C.介于两者之间。
26.玻璃化转变温度不能由以下哪种仪器测定?()A、膨胀计B、熔融指数仪C、NMRD、DSC27.下列聚合物中,Tg最高的是()。
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B、聚丙烯酸甲酯C、聚丙烯酸丁酯28.下列方法,能使玻璃化温度提高的是()A适当交联 B引入刚性基团 C引入极性基团 D加入增塑剂29.橡胶制品可使用的最低温度()A.TgB.Tg-20~30℃C.Tg+20~30℃30.确定高聚物成型加工方法和工艺条件的重要参数是()A .ηa B.Tf C.MI D.分子量31.下列通用塑料中,使用温度上限为Tm的是( )A.聚苯乙烯;B.聚甲醛;C.聚氯乙烯;D有机玻璃32.试样中透明度最高的是( )A.全同立构聚丙烯;B.聚乙烯;C.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D.ABS33对于同一种聚合物,在相同的条件下,流动性越好,熔融指数MI越();材料的耐热性越好,则维卡软化点越()。
A、高、高B、低、低C、高、低D、低、高34.下列聚合物的结晶能力最强的为()。
A、高密度聚乙烯,B、尼龙66,C、聚异丁烯,D、等规聚苯乙烯35.示差扫描量热仪(DSC)是高分子材料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常用来研究。
⑴T g,⑵T m和平衡熔点,⑶分解温度T d,⑷结晶温度T c,⑸维卡软化温度,⑹结晶度,⑺结晶速度,⑻结晶动力学A、⑴⑵⑶⑷⑸⑹⑺⑻B、⑴⑵⑶⑷⑹⑺⑻C、⑴⑵⑶⑷⑸D、⑴⑵⑷⑹36.结晶聚合物的熔融过程是:。
A. 放热过程;B. 力学状态转变过程;C. 热力学相变过程37.下列方法中可以降低熔点的是:A.主链上引入芳杂环 B. 降低结晶度 C. 提高分子量 D. 加入增塑剂38.下列方法中不能测定玻璃化温度的是:A.体膨胀计 B. 差示扫描量热法 C. 动态机械分析仪 D. X 射线衍射仪39.聚癸二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中,以的Tg最高。
A、聚癸二酸乙二酯B、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C、聚萘二甲酸乙二酯40.聚合物的多重转变是由于A. 相对分子质量的多分散性B. 分子链的不同构型C. 高分子运动单元具有多重性41.分别将下列高聚物熔体在冰水中淬火,所得固体试样中透明度最高的是。
A全同立构聚丙烯;B聚乙烯;C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D.ABS=210℃,其结晶速度最快的温度42.某一结构对称的结晶聚合物,其Tm在。
A.170℃ B.115℃C.-25℃ D.210℃43.下列那种方法可以降低熔点:。
A. 主链上引入芳环;B. 提高结晶度;C. 提高分子量;D. 加入增塑剂。
44.高分子热运动是一个松弛过程,松弛时间的大小取决于()。
A、材料固有性质B、温度C、外力大小D、以上三者都有关系。
45.下列聚合物的结晶能力最强的为()。
A、高密度聚乙烯,B、尼龙66,C、聚异丁烯,D、等规聚苯乙烯46.非晶态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即玻璃-橡胶转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是塑料的最低使用温度,又是橡胶的最高使用温度。
gB、玻璃态是高分子链段运动的状态。
C、玻璃态可以看作是等自由体积分数状态。
D、玻璃化转变是热力学平衡的一级相转变,不是一个松驰过程。
47.聚合物的等温结晶过程可以用()方程来描述。
A、Avrami,B、Boltzmann,C、Mark-Houwink,D、WLF48.下列四种聚合物中,熔点最高的是()。
A.聚乙烯,B、聚丙烯,C、聚己内酰胺,D、聚己二酸乙二醇酯49.Tg 是表征聚合物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因素会使Tg降低。
A、引入刚性基团B、引入极性基团C、交联D、加入增塑剂50.下列四种方法中,测定Tg比其它方法得到的高,并且灵敏度较高的是()。
A、热分析(DSC),B、动态力学分析仪(DMA),C、热机械法(TMA),D、膨胀计法51.示差扫描量热仪(DSC)是高分子材料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可得到很多信息,如研究结晶度、结晶速度、固化反应等,但下面的温度()不用它来测量。
A、玻璃化转变温度B、熔点C、分解温度D、维卡软化温度52.下列各组聚合物的Tg高低比较正确的是()。
A、聚二甲基硅氧烷>顺式聚1,4-丁二烯,B、聚丙稀>聚己内酰胺,C、聚己二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D、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二、.画出非结晶聚合物的温度—形变曲线,并从分子运动的观点说明非结晶聚合物的三种力学状态和两种转变。
三 .画出结晶聚合物的温度—形变曲线,并解释为什么结晶可以提高聚合物的使用温度四、从聚合物的结构的出发,简要说明下列问题。
(每题4分,共12分)(1)聚四氟乙烯结晶速度快,结晶度高;(2)重复单元中碳原子数相同时,聚脲比聚酰胺的熔点高;(3)碳纤维具有高强度五、聚乙烯(P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苯乙烯(PS)从熔融态淬冷到室温。
(1)PE是不透明的,而PET和PS是透明的,为什么?(2)上述的PET试样,在接近其玻璃化温度下进行拉伸,发现试样的外观由透明变浑浊,试解释上述现象。
(3)在室温下,将上述的PS透明试样进行拉伸,发现试样内部出现很多明亮条纹,为什么?(10分)度,高耐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