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第七章1

合集下载

成本管理会计学第7章

成本管理会计学第7章
利润总额
(12000)
10200
在亏损产品停产后,闲置的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可以出租时,只要出租净收入(指租金收入扣除合 同规定的应由出租者负担的某些费用后的余额)大于亏损产品所提供的贡献毛益额,这时也应考虑停止
亏损产品生产而采用出租的方案。
综上所述,在不改变生产能力的短期决策中,固定成本一般不变,因而可以把固定成本排除在决策考虑 因素外(但专属固定成本必须考虑),只需要比较各方案的贡献毛益额即可选择最优方案。
(3)在生产、销售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大力发展能够提供贡献毛益额的亏损 产品,也会扭亏为盈,并使企业的利润大大增加。 【例7-6】依【例7-5】,假定光华公司将甲产品的销售收入由1800元提高到 3600元(假设固定成本分摊额不变),则企业将盈利3000元(其中甲产品将盈利100 元),有关计算如表7—13所示。
丁产品剩余贡献毛益总额的计算如下: 丁产品销售收入=500×150=75000(元) 丁产品变动成本=500×110=55000(元) 丁产品贡献毛益额=75000-55000=20000(元) 丁产品专属固定成本=12000(元) 丁产品剩余贡献毛益额=20000-12000=8000(元) 从上述计算可以看出,丁产品提供的剩余贡献毛益额大于甲产品提供的贡 献毛益额7600元(8000-400),说明转产丁产品比继续生产甲产品更加有利可图, 此时企业利润总额将增至10200元,增加利润7600元(如表7—12所示)。
丁 240 9 5 4
项目产品名称 预计销售数量(件) 售价 单位变动成本 单位贡献毛益
贡献毛益总额
540
960
丁产品的贡献毛益额大于丙产品的贡献毛益额420元(960-
540)。可见,生产丁产品优于丙产品。

上海海事大学肖康元管理会计第7章存货管理

上海海事大学肖康元管理会计第7章存货管理
16
例:企业每年需要耗用某种标准件3000只,该标准件外 购单位成本20元,除年固定成本订货和储存成本400元 外,该标准件每次订货成本为10元,每只年储存成本为 0.8元。 1.试确定经济订货量, 根据公式Q*= 2 10 3000/ 0.8 =273.86(只/次) 该数据同样可以按列表的方法来计算。 2.每年采购次数= 3000/273.86=10.95次 3.订货间隔期= 365/10.95=33.33天 4.经济订货量下的年变动成本= =273.86×0.8/2+10×3000/273.86
3
7.2经济订购批量(也叫最佳订货量,用 EOQ表示) 基本概念: 1、存货储备量 为使销售(或者)生产活动能持续不断地正 常进行,企业必须保持一定量的商品储备, 其储备的数量,既存货储备量。
4
2、订货间隔期 企业两次订货的时间间隔,即订货间隔期。也叫 “供应间隔期” =年度日历天数÷订货次数=365÷(A/Q) =365· Q/A 订货次数=A/Q A为全年的销售量 Q为经济订货量
租T*=21908.9+3000=24908.9元
39
不租的成本较低,所以选择不租仓库为宜。
7.4不确定情况下的存货决策
7.4.1安全库存量与库存耗竭成本 通常的存货决策都确定了存货耗用率及发出 订单到订货达到之间的时间(即订货间隔 期)。 若存货耗用率不可预测,或变化不知时,应 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决策。 同时库存耗竭也是不定时,则会是企业带来 意想不到的成本开支。
8
反之,当每次订货数量减少时,订货次数就 会相应增加,使订货成本增加,储存成本减 少,缺货成本则因为缺货的可能性上升而增 加。
9

第七章 全面预算 一、全面预算的基本体系:要点

第七章 全面预算 一、全面预算的基本体系:要点

定的目标,将企业未来的销售、生产、
成本、现金流入与流出等,以计划的形
式具体、系统地反映出来,以便有效地
组织与协调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
完成企业的既定目标。整个全面预算是
一个数字相互衔接的整体。
预算是计划工作的成果,它既是决
策的具体化,又是控制生产经营活动的
依据。预算在传统上被看成是控制支出
的工具,但新的观念是将其看成“使企
(2)基本假定:
企业现有的每项活动都是企业不断 发展所必须的;在未来预算期内,企业 至少必须以现有的费用水平继续存在; 现有费用已得到有效的利用。
(3)优缺点:比较简便。预算容易偏高 或偏低,不利于进行预算控制。 (4)适用范围:适用于比较稳定的老企 业预算的编制。
2、零基预算(Zero-base Planning and Budget) : (1)含义:
销售预算是年度预算(企业生产经营 的全面预算)的编制起点;产品成本预算 和现金预算是有关预算的汇总;利润表预
算、资产负债表预算是全部预算的综合;
整个预算体系是以财务报表预算作为终结。
(四)全面预算的作用:
1、是各级各部门工作的奋斗目标; 2、是各级各部门工作的协调工具; 3、是各级各部门工作的控制标准; 4、是各级各部门工作的考核依据。

适用范围:
只有在业务量水平变化不大且预测
较为准确的前提下可以采用。
制造费用预算(多水平法)
业务量(直接人工工时) 占正常生产能力百分比 变动成本: 运输(b=0.2) 电力(b=1.0) 消耗材料(b=0.1) 合计: 混合成本: 修理费 油料 合计: 固定成本: 折旧费 管理人员工资 合计: 总计: 420 70% 84 420 42 546 440 180 620 300 100 400 1566 480 80% 96 480 48 624 490 220 710 300 100 400 1734 540 90% 108 540 54 702 544 220 764 300 100 400 1866 600 100% 120 600 60 780 600 220 820 300 100 400 2000 660 110% 132 660 66 858 746 240 986 300 100 400 2244

管理会计学 第7章 投资决策

管理会计学 第7章 投资决策

可见,延期付款52万元,比现 付40万元更为有利。这就说明,今 年年初的40万元,五年以后就提高 到60万元了。(我国金融系统是如何 计算利息的?)
于是,资金在周转使用中由于时间 因素而形成的差额价值(即资金在生 产经营中带来的增值额),称为资金 的时间价值。
资金周转使用为什么 会产生时间价值呢?
普通年金终值图
A(1 i)0 A(1 i)1 A(1 i)2
A(1 i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n2 A(1 i)n1
s
S A[(1 i)n 1] i
A [(1 i)n 1] / i A (S / A, i, n)
年金终值系数 , 查阅年金终值系数表
(本书附录三)
一俏皮女孩每年得压岁钱3000元,其母逗她 : 钱先帮她攒着,留她上大学用。正常上大学时 年满18岁,如该期间投 资报酬率为5%,而大 学期间总支出10万元。上大学时该女孩向其父 母索要,试问其父母应补她多少钱 ?
现金 流入量
是指能够使投资方案现 实货币资金增加的项目,包 括:营业收入、回收的固定 资产余值、回收的流动资金 及其他现金流入等。
现金 净流量
是指在项目计算期内由 每年现金流入量与同年现金 流出量之间的差额所形成的 序列指标,它是计算项目投 资决策评价指标的重要依据。
2、现金流量的计算
建设期
老王的儿子为此计划在未来10年每年在银行等额存入一笔钱。
问:小王每年应拿多少钱才能满足老王退休养老的愿望?
7.1 7.2 7.3
投资决策基础 投资决策指标 投资决策的应用
7.1 投资决策基础
7.1
货币时间价值
1、货币时间价值
是指的是货币经 过一定时间的投资与 再投资后,所增加的 价值。

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
解:依题意编制差别损益分析表,如表7-12所示。
魏能俊
主讲教师:唐云波
管理会计
第七章、确定型决策的基本方法(1.生产决策)
表7-12
方案
差别损益分析表
单位:元
项目 相关收入 相关成本合计 其中:增量成本 机会成本
接受追加订货 拒绝追加订货
3 600 000 3 650 000 3 200 000 450 000
差异额
3 600 000 3 650 000 - - - 50 000
0 0 0 0
差别损益
魏能俊
主讲教师:唐云波
管理会计
第七章、确定型决策的基本方法(1.生产决策) 由于差别损益为-50 000元,故不应接受此项订货, 否则,将使企业多损失50 000元的利润
魏能俊
主讲教师:唐云波
管理会计
第七章、确定型决策的基本方法(1.生产决策)
• 解:(1)、企业的绝对剩余生产能力=24000-20000 • 常任务 • • • • (2)、相关收入=3 600 000 (3)、相关成本=3 200 000 (4)、由于相关收入3 600 000大于相关成本 3 200 000 ,相关损益为400 000元 ,应接受 =4000件大于追加订货量2000件,不会冲击正
表7-10
方案
差别损益分析表
单位:元
项目
相关收入 相关成本 其中:增量成本
接受追加订货 拒绝追加订货
3 600 000 3 200 000 3 200 000 0 0 0
差异额
+3 600 000 +3 200 000

400 000
差别损益
魏能俊
主讲教师:唐云波

管理会计课件7-1

管理会计课件7-1

要求:作出该商店究竟经营哪种商品较为有利 的决策。
第一步,计算差量收入: 经营甲商品与经营乙商品的差量收入= (11.5×1000)-(26.8×500)=-1900(元) 第二步,计算差量成本: 经营甲商品与经营乙商品的差量成本=(8.5×1000) -(22.6×500)=-3100(元)
第三步, 计算差量损益:
(一)零部件自制不需要增加固定成本
自制总成本=10000×8 =80000(元) 外购总成本=10000×10 =100000(元) 企业应选择自制方案可节约成本20000元。
四、以市场为导向的定价决策
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定价决策 非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定价决策 公式法 列表法
五、以需求为导向的定价策略
需求的价格弹性定价策略 需求心理定价策略 差别对待定价策略
第三节 产品生产决策
一、生产决策的主要方法 二、生产产品的组合决策 三、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决策 四、产品是否应进一步深加工决策 五、生产工艺方案的选择决策 六、亏损产品是否停产的决策 七、是否接受特殊订货的决策
例题7——3:某厂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其有 关数据如下表:
机器工时定额 电力消耗定 (工时) 额(度) 甲产品 乙产品 最大可用量 1 2 800 6 4 2400 单位边际贡献 (元) 8 10
要求:用线性规划分析法确定两种产品的最优组合。
设x1 为甲产品产量,x2 为乙产品产量,p为最大的边际 贡献 则目标函数为:P=8x1+10x2 约束条件为:
当差量损益确定后,我们就可以进行方 案的选择:
如果差量损益为正(即为差量收益), 说明比较方案可取; 如果差量损益为负(即为差量损失), 说明被比较方案可取。
A方案

会计实务第七章第一节管理会计概述

会计实务第七章第一节管理会计概述

第七章管理会计基础第一节管理会计概述考点1:管理会计概念和目标1.概念:管理会计是会计的重要分支,主要服务于单位(包括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下同)内部管理需要,是通过利用相关信息,有机融合财务与业务活动,在单位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管理活动。

管理会计工作是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目标:管理会计的目标是通过运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参与单位规划、决策、控制、评价活动,并为之提供有用信息,推动单位实现战略规划。

考点2:管理会计体系根据《指导意见》,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是一个由理论(基础)、指引(保障)、人才(关键)、信息化(支撑)加服务市场(外部支持)构成“4+1”的会计管理有机系统。

【提示】“4+1”系统之间的关系:“理论体系”是基础,“指引体系”是保障,“人才队伍”是关键,“信息系统”是支撑,“咨询服务”是确保四大任务顺利实施推进的外部支持,为单位提供更为科学、规范的管理会计实务解决方案。

管理会计指引体系是在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可操作性的系列标准。

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包括(一)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在管理会计指引体系中起统领作用,是制定应用指引和建设案例库的基础。

【提示】不同于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只是对管理会计普遍规律和基本认识的总结升华,并不对应用指引中未做出描述的新问题提供处理依据。

(二)管理会计应用指引在管理会计指引体系中,应用指引居于主体地位,是对单位管理会计工作的具体指导。

(三)管理会计案例库案例库是对国内外管理会计经验的总结提炼,是对如何运用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的实例示范。

是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区别于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建设的一大特色。

考点3:管理会计要素及具体内容单位应用管理会计,应包括应用环境、管理会计活动、工具方法、信息与报告四项管理会计要素。

这四项要素构成了管理会计应用的有机体系,单位应在分析管理会计应用环境的基础上,合理运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全面开展管理会计活动,并提供有用信息,生成管理会计报告,支持单位决策,推动单位实现战略规划。

管理会计.第七章+生产经营的全面预算

管理会计.第七章+生产经营的全面预算

第七章 生产经营的全面预算一、 全面预算的意义全面预算的意义主要体现在:(1) 明确企业各级各部门工作的目标。

(2) 是企业内部各部门间工作的协调工具。

(3) 有助于收入提升与成本节约。

(4) 提供了企业进行工作业绩评价的标准。

二、全面预算的特点(1) 全员参与。

(2) 全额预算。

(3) 全程实施。

三、全面预算的内容1.营业预算的内容(1) 商业企业营业预算的内容包括:① 根据销售预测编制销售的预算。

② 销售成本和存货预算。

③ 购货预算。

④ 预计损益表。

(2)制造业的营业预算内容① 销售预算。

②生产预算:包括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期末产成品存货预算。

③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

④销售成本预算。

⑤预计损益表。

2.财务预算的内容财务预算是一系列专门反映企业未来一定预算期内有关投资和筹资、预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收支等价值指标的各种预箅的总称,具体包括资本支出预算、现金预算、预计资产负债表等内容。

财务预算是建立在营业预算基础上的,内容包括:(1)资本支出预算。

(2)现金预算。

(3)预计资产负债表。

2018-5-24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四、全面预算的编制程序全面预算涉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是在销售预测和可靠的销售计划的基础上编制的。

编制通常应遵循以下程序:(1) 明确的战略规划。

(2) 预算委员会提出预算期的企业生产经营总体目标及各部门的具体任务,确定预算的总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方针和原则。

(3) 编制分项预算草案。

(4) 汇总上报分项预算草案,编制全面预算草案。

(5) 确定全面预算。

(6) 审议批准。

(7) 下达执行。

(7) 下达执行。

(8) 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取得反馈信息用于监控及决策。

五、全面预算的编制原理1. 销售预算的编制销售预算主要列示全年和分季度的预计销售量和销售收入,确定了未来期间预计的销售量和销售单价后,即可求出预计的销售收入 :预计的销售收入=预计销售量╳预计销售单价2. 生产预算的编制生产预算的编制要以预计销售量和预计产成品存货为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耗甲材料的消耗定额为6千克/台。 开发新品种不需要追加专属成本。
要求:作出开发何种新品种的决策。
第七章 短期经营决策(分析与决策)
第一节 产品的生产决策
解: ∵A品种的单位边际贡献=200-160=40(万元/件)
B品种的单位边际贡献=100-70=30(万元/台) ∴ 开发A品种时可获得的单位资源边际贡献
对于新产品是否投产,要明确两个问题: ①能不能投产———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社会的可行性 ②该不该投产———经济上的可行性
分析方法:本、量、利分析的方法
P116-117例7—1:
第七章 短期经营决策(分析与决策)
第一节 产品的生产决策
P116-117例7—1: 光明公司开发一种新产品,预计年销售量18000件,预计
全年固定成本72000元,预计单位变动成本48元,预计单位售 价72元,目标利润为120000元。
根据这些资料,该产品是否应该投产? 解:
根据上述资料,分别计算新产品若投产其盈亏临界点的销 售量和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
盈亏临界点销售量=72000/(72-48)=3000(件) 计算结果表明:新产品如果投产,其销售量必须达到3000 件,企业才能保本;否则,就会发生亏损。 实现目标利润销售量=(72000+120000)/(72-48)=8000 (件)
产经营能力,现有A,B两个品种可供选择。 A品种的预计单价为200万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160万元/件
,消耗甲材料的单耗定额为10千克/件; B品种的预计单价为100万元/台,单位变动成本为70万元/台,
消耗甲材料的消耗定额为6千克/台。 假定企业现有甲材料60000千克。 要求:
(1)计算利用A材料分别开发A,B品种方案的相关业务量。 (2)用边际贡献总额法作出开发何种新品种的决策。
770000
+200000 +198000
70×10000
= 700000 -
70000
-
+2000
由表可见,评价指标差别损益为+2000万元,大于零,可以 据此断定应当开发A品种,这样可以使企业多获2000万元的利润 。
第七章 短期经营决策(分析与决策)
第一节 产品的生产决策
第一节 产品的生产决策
单位资源边际贡献分析法在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中的应用
例题: 已知:某企业具备利用某种数量有限的甲材料开发新产品的生
产经营能力,现有A,B两个品种可供选择。 A品种的预计单价为200万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160万元/件
,消耗甲材料的单耗定额为10千克/件; B品种的预计单价为100万元/台,单位变动成本为70万元/台,
件,消耗甲材料的单耗定额为10千克/件; B品种的预计单价为100万元/台,单位变动成本为70万元/台
,消耗甲材料的消耗定额为6千克/台。 假定企业现有甲材料60000千克。 并假定开发过程中需要装备不同的专用模具,相应分别需要
追加专属成本8 000万元和70 000万元。 要求:用差别损益分析法作出开发新产品的品种决策。
当需要压缩现有产品的产销量,才能满足新产品开发需要时,被压缩现的原有产
品生产所能带来的边际贡献,就构成了机会成本。也可以使用边际贡献总额分析法进
行决策。
新 产 品 品种 的 决 策
决策条件
决策方法
不追加专属成本
单位资源边际贡献法和边际贡献总额法
追加专属成本
差别损益分析法
第七章 短期经营决策(分析与决策)
第一节 产品的生产决策
第七章 短期经营决策(分析与决策)
(二)对投产何种新产品的决策方案的分析评价 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是指企业在利用现有剩余生产能力开发新产品的过程中
,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可供选择的多个新品种中选择一个最优品种的决策。这种决策分 为以下三种情况: 1.不追加专属成本,也不存在机会成本
《管理会计》第七章1
2020年5月28日星期四
第七章 短期经营决策(分析与决策)
•学习要点
开发新产品决策 产品品种决策 生产数量决策 生产组织决策 亏损产品是否停产或转产的决策 影响价格的基本因素 产品价格制定的目标 产品定价的方法
第七章 短期经营决策(分析与决策)
第一节 产品的生产决策
一、开发新产品的决策 (一)对于新产品是否投产的决策方案的分析评价
在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中,如果有关方案均不涉及不追加专属成本,并且也不 存在机会成本,就可以用单位资源边际贡献法直接进行决策。 2.涉及追加专属成本
当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方案涉及追加专属成本时,可使用差量分析法(差别损
益分析法)或边际贡献总额分析法进行决策。
3.生产新产品需要压缩现有产品的生产,从而产生机会成本
=40/10=4(万元/千克) 开发B品种时可获得的单位资源边际贡献
=30/6=5(万元/千克) ∵5>4 ∴开发B品种比开发A品种更有利
第七章 短期经营决策(分析与决策)
第一节 产品的生产决策
边际贡献总额法在开发何种新品种的决策中的应用
例题: 已知:某企业具备利用某种数量有限的甲材料开发新产品的生
第七章 短期经营决策(分析与决策)
第一节 产品的生产决策
解: (1)开发A品种的相关业务量 = 60000/10=6000(件)
开发B品种的相关业务量 = 60000/6=10000(台) (2)开发A品种方案可获得的边际贡献总额 = (200-160)×6000
= 240000(万元) 开发B品种方案可获得的边际贡献总额 = (100-70)×10000
第一节 产品的生产决策
解: 依题意,编制的差别损益分析表如表所示:
第七章 短期经营决策(分析与决策)
方案 项目 相关收入
相关成本合计 其中: 变动成本
专属成本 差别损益
开发A品种
200×6000 =1200000
968000
160×6000 = 960000
8000
开发B品种
差异额
100×10000 =1000000
= 300000(万元) ∵300000>240000 ∴开发B品种比开发A品种更有利
第七章 短期经营决策(分析与决策)
第一节 产品的生产决策差别损ຫໍສະໝຸດ 分析法在开发新产品的品种决策中的应用
例题: 已知:开发A品种和开发B品种的相关产销量、单价与单位变
动成本等资料均同前例: A品种的预计单价为200万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160万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