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垫片的模具设计.pdf
垫片的冲压模具课程设计

冲孔—落料级进冲压,瞎用级进模生产:该方案只需一副模具,生产效率高,操作方便,工件精度也能满足要求;但此工件生产量为中小批量。
15
考核成绩
折合
成绩
任课教师签名
4导向方式的选择6
四.主要设计计算6
1排样设计与计算6
2冲压力的计算7
3零件压力中心的确定8
4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8
五.模具主要零部件的结构与尺寸的选择与确定10
1工作零件的结构尺寸设计10
2卸料、顶料部件设计13
六.压力机的校准与选用14
七.模具装配图15
生产批量:中小批量
材料:Q235A钢
材料厚度:2mm
凸凹模长度: mm
其中, 为凸模固定板厚度, 为弹性卸料板厚度, 为增加高度(包括凸模进如凹模深度,弹性元件安装高度等)。
(3)冲孔凸模
冲孔凸模设计为直通式,一方面加工简单,另一方面便于装配与更换。
图4凸模
2
(
卸料板的周界尺寸与与凹模的周界尺寸相同,厚度为10mm。卸料板采用45钢制造,淬火硬度为 。
3.合理设计模具主要零部件结构
4.正确的模具装配图
设计起止时间
2012年5月17日至2012年6月7日
学生签名
年月日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目录
一、冲裁件工艺分析4
1.垫片零件图4
2.零件工艺性分析5
3零件尺寸精度5
二、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5
三.模具总体设计51模具类Leabharlann 的选择52定位方式的选择6
垫片冲压模具毕业设计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题目名称:垫片冲压模具学生姓名:学号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指导教师:填写时间:摘要本文分析了垫片的成型工艺特点,其中包括利用对工件的尺寸计算、工件的工艺分析、冲裁力的计算、模具设计的难点,确定了级进模的排样方案和模具的总体结构。
该级进模有冲孔、落料、等工位。
详细介绍了凸模、凹模、固定板、卸料装置等零部件的设计和制造,以及压力机的选择。
阐述了模具的工作过程、以及凸模和凹模的装配间隙,并制定典型的零件加工工艺。
关键词: 垫片,级进模,模具设计目录内容摘要 (1)一、绪论 (5)1 课题背景及意义 (5)2 本课题及相关领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5)2.1 国内模具的现状 (5)2.2 国内模具的发展趋势 (6)2.3 国外模具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6)3 垫片级进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方面3.1 垫片级进冲压模具设计的设计思路 (6)二、级进冲压模具设计 (7)1 冲裁件工艺性分析 (7)1.1 产品的结构、形状、精度 (7)1.1.1 零件结构 (7)1.1.2 尺寸精度 (7)1.2 模具结构的确定 (7)1.3 工艺方案的制定和选择 (7)2 工艺与计算 (8)2.1 排样方案分析 (9)2.1.1 条料宽度 (9)2.1.2 步距 (9)2.1.3 材料利用率 (9)2.2 计算冲压力与初选压力机 (10)2.2.1 冲裁力 (10)2.2.2 卸料力 (10)2.2.3 总冲压力 (10)2.2.4 压力机选用 (11)2.3 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及公差 (11)32.3.1尺寸计算的原则 (11)2.3.2尺寸计算(凸、凹模) (13)3 模具的总体设计 (15)3.1模具类型的选择 (15)3.2 卸料方式的选择 (15)3.3 送料形式 (15)3.4 定位零件 (15)4 模架类型及精度 (15)4.1 模架 (15)4.2 精度 (15)5 模具零件的设计 (16)5.1 工作零件的设计 (16)5.2导向零件的设计 (16)5.3 模架的设计 (17)5.4 其他零部件设计 (18)6 模具零件加工工艺过程 (20)6.1 凹模加工工艺过程 (21)6.2 落料凸模加工工艺过程 (22)6.3 冲孔凸模加工工艺过程 (22)6.4 凸模固定板加工工艺过程 (23)7 模具图纸绘制 (24)7.1 模具装配图的设计绘制 (25)参考文献 (26)设计总结 (27)致谢一、绪论1课题背景及意义冲压利用安装在冲压设备(主要是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俗称冲压或冲压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垫片冲压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1. 绪论大学三年的学习即将结束,毕业设计是其中最后一个实践环节,是对以前所学的知识及所掌握的技能的综合运用和检验。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采用模具的生产技术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
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产品的品种和数量不断增加。
换型不断加快。
使模具的需要补断增加。
而对模具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模具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显得更为重要。
模具是制造业的重要工艺基础,在我国,模具制造属于专用设备制造业。
中国虽然很早就开始制造模具和使用模具,但长期未形成产业。
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模具工业才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近年,不仅国有模具企业有了很大发展,三资企业、乡镇(个体)模具企业的发展也相当迅速。
虽然中国模具工业发展迅速,但与需求相比,显然供不应求,其主要缺口集中于精密、大型、复杂、长寿命模具领域。
由于在模具精度、寿命、制造周期及生产能力等方面,中国与国际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因此,每年需要大量进口模具。
中国模具产业除了要继续提高生产能力,今后更要着重于行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和技术发展水平的提高。
结构调整方面,主要是企业结构向专业化调整,产品结构向着中高档模具发展,向进出口结构的改进,中高档汽车覆盖件模具成形分析及结构改进、多功能复合模具和复合加工及激光技术在模具设计制造上的应用、高速切削、超精加工及抛光技术、信息化方向发展。
近年,模具行业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步伐加大,主要表现在,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中高档模具及模具标准件发展速度高于一般模具产品;塑料模和压铸模比例增大;专业模具厂数量及其生产能力增加;“三资”及私营企业发展迅速;股份制改造步伐加快等。
从地区分布来看,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地区发展快于中西部地区,南方的发展快于北方。
目前发展最快、模具生产最为集中的省份是广东和浙江,江苏、上海、安徽和山东等地近几年也有较大发展。
在完成大学三年的课程学习和课程、生产实习,我熟练地掌握了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机械原理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方面的知识,对机械制造、加工的工艺有了一个系统、全面的理解,达到了学习的目的。
案例1 密封垫片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

设计任务书:密封垫片要求表面平整、无毛刺,尺寸精度要求不高。
材料为优质碳素结构钢(如20),料厚1.0mm,属于大批量生产。
一、冲压工艺性分析图1 密封垫片由图1得知,该制件结构简单,形状对称,无狭缝、窄槽,无尖锐角。
制件上孔与边缘的最小距离b1=7mm,大于1.5倍的料厚;孔与孔的最小距离b2=12mm,大于2倍料厚。
该制件上Φ16的孔为后续安装孔,所以精度要求较高(IT12级),其他均为未注公差,精度要求不高,视为IT14级,同时要求表面平整无毛刺。
材料为20钢,具有较好的冲裁性能,适宜采用冲裁加工。
二、冲裁工艺方案制订1.冲裁工艺方案初定该零件包括落料、冲孔两道工序,可以采用以下三种工艺方案:1)采用单一工序的冲压方法:即先落料,再以外形定位冲孔,如图2所示。
a)落外形 b)冲孔图2 单一工序2)采用复合工序的冲压方法:即冲孔和落外形在同一副模具同一工位的一次冲压行程中完成,如图3所示。
图3 复合工序3)采用级进工序的冲压方法:即在同一副模具的不同工位上先后连续完成冲孔→落外形,如图4所示。
图4 级进工序2.冲裁工艺方案分析1)第一种方案的优点是模具结构简单,设计与制造周期短,成本均低。
但需采用两副模具分别进行落料和冲孔,冲压生产率低,不能满足零件大批量生产的需求。
2)第二种方案的优点是冲压的生产效率较高,且制件的平整度较高。
但模具结构较第一种方案复杂,因此设计制造周期较长,模具成本较高。
3)第三种方案的优点是冲压生产过程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效率较高。
但模具结构较第一种方案复杂,因此设计制造周期较长,模具成本较高。
综合以上分析,以满足制件质量和生产纲领为主要因素,第一种方案显然不能满足要求,因此暂定采用第二或第三种方案。
三、排样设计1.排样方法选择经分析该制件可采用直排和斜排的排样形式,如表1所示。
表1 排样方法案例零件图排样方案简图直排竖排横排斜排2.搭边值确定密封垫片料厚为1mm,由表2-12可查得,工件间搭边值a1=1.2mm,沿边搭边值a=1.5mm,如表2所示。
垫片模具设计说明书与案例

垫片模具设计说明书与案例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垫片模具的设计说明书及相关案例分析。
垫片模具是工业领域中常用的一种模具,用于生产各种尺寸和形状的垫片。
设计一个高质量的垫片模具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保证产品质量非常重要。
在本文档中,我们将介绍垫片模具的设计原理和步骤,并通过一个实际案例进行详细说明。
2. 垫片模具设计原理垫片模具的设计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2.1 垫片材料选择垫片通常采用橡胶、塑料或金属等材料制造。
根据具体应用场景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至关重要。
例如,在高温环境下,应选择耐高温的材料,而在耐腐蚀的场景下,应选择耐腐蚀的材料。
2.2 垫片形状设计垫片可以有不同的形状,如圆形、方形、椭圆形等。
根据产品的实际需要和设计要求,确定垫片的形状。
同时,还需考虑垫片与相邻零件的匹配度和密封性。
2.3 模具结构设计垫片模具的结构设计直接影响到模具的使用寿命和生产效率。
关键要素包括模具的尺寸、开槽位置、卡簧设计等。
通过合理的设计,可以提高模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垫片模具设计步骤3.1 模具设计需求分析在进行垫片模具的设计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
明确设计的目标与要求,以及使用场景和性能要求。
3.2 模具设计参数确定根据垫片的材料、尺寸和形状等要求,确定模具的设计参数。
包括模具的外形尺寸、开槽位置、卡簧设计等。
3.3 模具结构设计根据需求和参数,进行模具的结构设计。
优化模具的布局和结构,提高垫片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4 模具制造和调试根据设计图纸和工艺要求,进行模具的制造和调试。
确保模具的质量和使用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4.1 案例背景我们现在以一个汽车发动机垫片模具的设计案例来进行分析。
汽车发动机垫片的主要材料是金属,形状为椭圆形。
4.2.1 模具需求分析根据汽车发动机垫片的使用要求,确定模具需要具备高温和高压的耐受能力,以及良好的密封性能。
4.2.2 模具参数确定根据垫片的尺寸和形状要求,确定模具的外形尺寸和开槽位置。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垫片(完整版)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题目:垫片复合模设计黎明大学机电工程系11模具设计与制造姓名:学号:指导老师:2013.06.18题目:零件名称垫 片 1图 号 材 料Q235料 厚0.5mm生产批量大批量完成图示冲裁件的冲裁工艺性分析并确定其冲裁工艺方案。
已知材料为Q235钢,材料厚度0.5mm ,生产批量为大批量。
一.冲件冲裁工艺性分析1,材料分析Q235为普通碳素结构钢,具有较好的冲裁成形性能。
2,结构分析零件结构简单对称,外形均有圆弧连接过度,对冲裁加工较为有利。
孔与孔之间、孔与零件之间的最小距离满足c>1.5t 要求。
(25.9325.429=--=c 1.5t=0.75) 3,精度分析零件图上所有未注公差的尺寸,属于自由尺寸,可按IT14级确定工件尺寸的公差。
二.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零件为一落料冲孔件,可提出的加工方案如下: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
采用两套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方案三:冲孔—落料连续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由于所设计的零件结构简单,为提高生产效率,主要应采用复合冲裁或级进冲裁方式。
但为了模具制造方便,最后决定采用复合冲裁进行生产。
由工件尺寸可知,为便于操作,所以复合模结构采用倒装复合模。
三.模具设计计算1,材料利用率的计算及排样图的绘制查《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表2.5.2,确定搭边值:两工件间的搭边:a=0.8mm;工件边缘搭边:a1=1mm;歩距为:29.18mm;条料宽度 B=【Dmax+2a1】°-δ=[29+2×1]°-0.4=31°-0.4mm图2排样图确定后排样图如图2所示 一步距内的材料利用率η为: η=(A/ BS )×100%=[620/(31×29.18)]×100% =69%2,冲压力的计算及初选压力机 冲裁力基本计算公式为τKLT F =零件的周长为110 mm (落料周长为96mm ,冲孔周长为14mm ),材料厚度0.5mm ,Q235钢的抗剪强度取350MPa ,则冲裁该零件所需冲裁力为N F 21840N 3505.0963.1=⨯⨯⨯=落 N F 3185N 3505.0143.1=⨯⨯⨯=冲N 25050≈+=落冲F F F卸料力Fx=K Fx =0.055×25050 =1377.75N推料力Ft= nktFp=10×0.63×25050 =157815N 总冲裁力F2=Fp+Ft+F=184242.75N≈184KN则零件所需得冲压力为184KN根据总冲压力F 总=184KN ,模具闭合高度,冲床工作台面尺寸等,并结合现有设备,选用开式双柱可倾冲床,并在工作台面上备制垫块。
垫片的冷冲压模具设计

垫片的冷冲压模具设计摘要本文主要是进行垫片的冷冲压模具设计,首先对冲压件进行工艺性分析,对冲压模具总体结构设计,画装配图。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是进行冲压生产的重要技术准备工作。
模具有很多的优点冲压生产靠模具与设备完成其加工过程,生产率高,操作简便,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可以获得其他加工方法所不能或难以制造的、形状复杂的零件。
冲压产品一般不需要再经过机械加工便可使用,冲压加工过程一般也无需加热毛坯。
所以,冲压生产不但节约金属材料,而且节约能源,冲压产品一般还具有重量轻和刚性好的特点。
这个设计较为简单就是一个简单的落料模,尺寸简单,结构对称,设计计算较为简单。
关键词: 冲压,凸模,凹模,GASKETS OF COLD STAMPING MOULD DESIGNABSTRACTThis paper is mainly for gaskets of cold stamping mould design, first of stamping technology are analyzed, stamping mould structure design, drawing the assembly drawing.Stamping process and stamping mould design is an important technology of the production preparation work. There are many advantages in stamping mold production tools and equipment on to finish its processing process, productivity high, simple operation, easy to realize mechanization and automation, to obtain other processing method can't or difficult to manufacturing, complex shape of parts. Stamping products generally do not need to again by mechanica processing and can use stamping process generally also need not heating blank. So, stamping production not only save metal materials, and save energy, stamping products are also has light weight and rigid good characteristic. This design are relatively simple is a simple blanking model, size is simple, symmetrical struct- -ure, design calculation is simple.KEYWARDS:Stamping, punch, concave die,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绪论 (1)1.1引言 (1)1.2模具工艺发展过程及发展方向 (1)2 冲压件 (2)2.1冲压件零件图 (2)2.2冲压技术要求 (2)3 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3)3.1 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3)3.2冲裁件的精度与粗糙度 (4)3.3确定工艺方案 (4)4 冲压模具总体结构设计 (4)4.1 导向与定位方式 (4)4.2 卸料方式 (5)4.3模架类型及精度 (5)5 冲压模具工艺与设计计算 (5)5.1排样设计与计算 (5)5.1.1排样方式的确定 (5)5.1.2搭边值的确定 (6)5.1.3送料步距的确定 (7)5.1.4条料宽度的确定 (8)5.1.5材料利用率的计算 (9)5.2计算冲压力与压力中心,初选压力机. (9)F的计算 (9)5.2.1冲裁力P5.2.2卸料力F的计算 (9)1q5.2.3推件力F的计算 (10)2q5.2.4总的冲压力F的计算 (10)5.2.5压力机的初选 (10)5.3模具压力中心的确定 (11)6 冲裁模间隙的确定 (13)6.1冲裁间隙Z (13)6.2冲裁间隙分析 (13)7 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 (15)7.1刃口尺寸计算的基本原则 (15)7.2刃口尺寸的计算 (16)7.2.1落料凸、凹模计算: (16)8 主要零部件的设计 (19)8.1工作零件的设计与计算 (19)8.1.1凹模的结构设计和外形尺寸计算 (19)8.1.2凸模的结构设计和外形尺寸计算 (21)8.1.3工作零件材料的选用 (22)8.1.4卸料部分的设计 (23)8.1.5定位零件的设计 (24)8.2模架及其他结构零件的设计 (26)8.2.1模架的选用 (26)8.2.2导柱、导套的选用 (26)8.2.3上、下模座的选用 (27)8.2.4模柄的选用 (27)8.2.5螺钉、销钉的选用 (30)8.3各零件表面粗糙度值、形位公差的确定 (30)8.3.1垂直度公差的确定 (30)8.3.2平行度公差的确定 (30)8.3.3模具零件表面粗糙度的确定 (31)9 校核模具闭合高度及压力机的有关参数 (32)9.1闭合高度的计算 (32)9.2冲压设备的选定 (33)10模具零件图 (33)11模具总装图 (33)12凹模加工工艺过程 (35)12.1 零件的工艺分析 (35)12.2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 (35)12.2.1选择毛坯 (35)12.2.2确定机械加工余量、毛坯尺寸和公差 (35)12.3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 (39)12.3.1定位基准的选择 (39)12.3.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39)12.3.3制定工艺路线 (39)12.4选择加工设备 (41)12.4.1选择机床 (41)12.4.2选择夹具 (41)12.4.3选择刀具 (41)12.5确定切削用量及加工工时 (41)12.5.1工序Ⅳ粗铣及半精铣的切削用量及加工工时 (41)12.5.2孔的切削用量及加工工时 (43)结论 (47)参考文献 (48)致谢 (49)1绪论1.1引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产品的品种和数量的不断增加,更新换代的不断加快,在现代制造业中,企业的生产一方面朝着多品种、小批量和多样式的方向发展,加快换型,采用柔性化加工,以适应不同用户的需要;另一方面朝着大批量,高效率生产的方向发展,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生产规模来创造更多效益,生产上采取专用设备生产的方式。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垫片(完整版)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题目:垫片复合模设计黎明大学机电工程系11模具设计与制造姓名:学号:指导老师:2013。
06。
18 题目:完成图示冲裁件的冲裁工艺性分析并确定其冲裁工艺方案。
已知材料为Q235钢,材料厚度0.5mm,生产批量为大批量。
一。
冲件冲裁工艺性分析1,材料分析Q235为普通碳素结构钢,具有较好的冲裁成形性能。
2,结构分析零件结构简单对称,外形均有圆弧连接过度,对冲裁加工较为有利。
孔与孔之间、孔与零件之间的最小距离满足c〉1.5t要求。
( 1.5t=0.75)3,精度分析零件图上所有未注公差的尺寸,属于自由尺寸,可按IT14级确定工件尺寸的公差。
二。
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零件为一落料冲孔件,可提出的加工方案如下: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采用两套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方案三:冲孔—落料连续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由于所设计的零件结构简单,为提高生产效率,主要应采用复合冲裁或级进冲裁方式。
但为了模具制造方便,最后决定采用复合冲裁进行生产。
由工件尺寸可知,为便于操作,所以复合模结构采用倒装复合模。
三。
模具设计计算1,材料利用率的计算及排样图的绘制查《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表2。
5。
2,确定搭边值:两工件间的搭边:a=0。
8mm;工件边缘搭边:a1=1mm;歩距为:29。
18mm;条料宽度 B=【Dmax+2a1】°—δ=[29+2×1]°—0.4=31°-0。
4mm图2排样图确定后排样图如图2所示一步距内的材料利用率η为:η=(A/ BS)×100%=[620/(31×29.18)]×100%=69%2,冲压力的计算及初选压力机冲裁力基本计算公式为零件的周长为110 mm(落料周长为96mm,冲孔周长为14mm),材料厚度0。
5mm,Q235钢的抗剪强度取350MPa,则冲裁该零件所需冲裁力为卸料力Fx=K Fx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一:垫片的模具设计
图示冲裁件,材料为Q235,厚度为1mm ,大批量生产,试确定冲压工艺方案及设计一套模具。
1.工艺性分析
(1)材料
Q235钢板属于普通碳素钢,查附表1可知,其屈强比小,延伸率较高,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
(2)工件结构形状
该冲件结构简单,转角处有R2的圆角,有利于工作零件的加工及使用寿命。
(3)尺寸精度
零件除孔心距尺寸12 0-0.11的公差为IT11级外,内、外形尺寸均未标注公差,属自由尺寸,可按IT14级确定工件尺寸的公差。
结论:适合冲裁。
二、工艺方案确定
该零件只需一道落料工序即可加工成型。
三、排样
查表:取搭边
a=1 a1=0.8
条料宽度:4.004.000max 05.32)5.0230()2(Z a D B 查有关手册得:Z=0.5 Δ=-0.4
画排样图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