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英国革命和政治思想概况洛克

合集下载

洛克生平及主要思想

洛克生平及主要思想

洛克生平:洛克于1632年出生于英国,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

清教徒的父亲在内战期间为议会军队而战。

1646年洛克在威斯敏斯特学校接受了传统的古典文学基础训练。

1652年克伦威尔主政期间,洛克到牛津大学学习,并在那儿居住了15年。

1656年洛克获得学士学位,1658年获硕士学位。

后来他还担任过牛津大学的希腊语和哲学老师。

在牛津期间洛克对当时盛行于校园内的经院哲学不感兴趣,反而比较喜欢笛卡尔的哲学以及自然科学。

他在36岁时曾被入选英国皇家学会。

也正是由于洛克的哲学观点不受欢迎,他最后决定从事医学研究。

这一时期洛克还结识了著名的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

1666年洛克遇到了莎夫茨伯里伯爵,并成为伯爵的好友兼助手。

在此期间洛克开始了其一生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人类理解论》(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的创作。

1675年洛克离开英国到法国住了三年,结识很多重要的思想家,后来又回到伯爵身边担任秘书。

1682年莎夫茨伯里伯爵因卷入一次失败的叛乱而逃往荷兰,洛克也随行。

伯爵在翌年去世,而洛克则在荷兰一直呆到1688年的光荣革命。

在荷兰期间洛克隐姓埋名,并且完成了包括《人类理解论》在内的多部重要著作。

1688年洛克返回伦敦,并在次年写了两篇十分重要的政治论文。

他的《人类理解论》也在1690年发表。

晚年的洛克大部分的精力都投注在《人类理解论》这部书上,不过此时也认识了包括艾萨克·牛顿在内的几位科学家。

洛克终身未娶,在1704年溘然长逝。

哲学思想:洛克是不列颠经验主义的开创者,虽然他本人并没有完全贯彻这种哲学思想。

洛克认为人类所有的思想和观念都来自或反映了人类的感官经验。

为人的心灵开始时就像一张白纸,而向它提供精神内容的是经验(即他所谓的观念)。

观念分为两种:感觉(sensation)的观念和反省(reflection)的观念。

感觉来源于感官感受外部世界,而反省则来自于心灵观察本身。

论洛克的分权学说

论洛克的分权学说

论洛克的分权学说洛克在继承先辈们分权理论和权利制衡思想的基础上,根据现实政治的变化和需要,创立了资产阶级的分权学说。

洛克的分权学说,突出了权利的分立和制衡,特别是立法权和行政权的分立和相互制约。

它对英国的政治制度的建设、孟德斯鸠对“三权分立”学说的完善以及对当今的政治建设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启示作用。

本文通过对洛克分权学说的阐述,论述了洛克提出的三权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洛克分权学说的历史进步性和它的局限性。

标签:洛克;分权学说分权理论与权利制衡的思想,其源头可追溯到古希腊。

从柏拉图的混合政体理论,到亚里士多德的政体三要素论(议事、行政、审判)和波里比阿提出的权利制衡,这些观点都为后来的分权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

17世纪时,英国著名的思想家约翰洛克就是在前人分权理论的基础上创建了资产阶级国家的分权学说的。

洛克的这一思想主要体现在其著作《政府论》之中。

洛克在书中第一次论述了资产阶级国家的分权理论。

一、洛克的三权学说洛克认为在国家产生之前存在着一种自然状态,它是一种平和、平等的状态。

在自然状态之中,人们享有着在理性支配下生命、健康、自由、和财产不受他人侵犯的权利。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自然状态下的种种缺陷渐渐显露出来,并干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为了维护自身的权益便让渡出部分权利,通过社会契约的形式来组建国家。

洛克认为,契约国家的权利分为三种: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

立法权,是指“享有权利来指导如何运用国家的力量以保障这个社会及其成员的权利”[1];洛克认为,立法权是最高的权力。

他说:“在一切场合,只要政府存在,立法权就是最高权利,因为谁能够对另一个人订立法律就必须是在他之上。

”[2]立法权是人民授予的,因此它的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一定限制的。

这个限制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最高权利对于人民的生命和财产不是、并且也不可能是绝对专断的;第二,最高权利不能以临时的专断命令来进行统治,而是必须以颁布过的经常有效的法律并由有资格的法官来执行司法和判断臣民的权利;第三,最高权利未经本人同意不能取去任何人的财产;第四,立法机关不能把制定法律的权利转让给任何他人,或把它放在不是人民所安排的其他任何地方。

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

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

关于自由主义的阐述自由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哲学,以自由作为主要政治价值的一系列思想流派的集合。

一、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一)革命时期的自由主义1、背景:革命时期的自由主义者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封建专制,争取个人的政治权利,争取民主权利和宪政政府,所以,自由主义最早具备的内涵是政治自由主义。

2、发展过程:17世纪,洛克(英国自由主义思想家)在其着作《政府论》《论宗教宽容》中,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自由主义的政治主张:保障个人自由,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是公民天赋的,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人民尽可以自由行动。

国家的建立基于社会契约,国家权力必须受到限制。

18世纪,欧洲自由主义的大本营从英国转移到法国。

如孟德斯鸠、贡斯当和托克维尔,他们进一步发展了洛克的自由主义思想。

3、内涵:第一,人生而平等,享有不可剥夺的自然权利第二,有限政府论。

政府只是保护个人自由权利和利益的工具。

第三,实行分权制度。

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对外权,有不同的机构行使。

4、理论影响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自由主义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主张人生而平等、自由,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和人身依附关系;主张人具有生命、财产、自由权,反对封建神权和王权的残暴统治;主张社会契约论,反对君权神授,唤起了民众的自我意识;(二)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自由主义1、背景: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随着自由主义思想在政治生活中的不断巩固,它的原则也日益扩大到经济领域,关注政府应以何种方式介入经济,经济自由主义的理论开始形成。

2、主要代表人物及理论内涵亚当·斯密(经济自由主义理论的奠基者)经济自由主义,即国家对私人经济活动不加干预,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

政府的职能仅在于提供必要的保障,使个人追求利益的行为有可靠的外部环境。

杰瑞米·边沁、大卫·李嘉图、詹姆斯·密尔等同样倡导经济自由、契约自由和竞争自由,提出国家应奉行放任主义,赋予个人更大的自由活动余地。

经济自由主义的核心内涵是对经济与财产权利的强调。

洛克生平及主要思想

洛克生平及主要思想

洛克生平:洛克于16‎32年出生‎于英国,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

清教徒的父亲在内‎战期间为议‎会军队而战‎。

1646年‎洛克在威斯敏斯特‎学校接受了传统‎的古典文学‎基础训练。

1652年‎克伦威尔主政期间,洛克到牛津大学学习,并在那儿居‎住了15年‎。

1656年‎洛克获得学‎士学位,1658年‎获硕士学位‎。

后来他还担‎任过牛津大‎学的希腊语和哲学老师‎。

在牛津期间‎洛克对当时‎盛行于校园‎内的经院哲学不感兴趣,反而比较喜‎欢笛卡尔的哲学以及‎自然科学。

他在36岁‎时曾被入选‎英国皇家学‎会。

也正是由于‎洛克的哲学‎观点不受欢‎迎,他最后决定‎从事医学研究。

这一时期洛‎克还结识了‎著名的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

1666年‎洛克遇到了‎莎夫茨伯里‎伯爵,并成为伯爵‎的好友兼助‎手。

在此期间洛‎克开始了其‎一生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人类理解论‎》(Essay‎Conce‎r ning‎Human‎Under‎s tand‎i ng)的创作。

1675年‎洛克离开英‎国到法国住了三年,结识很多重‎要的思想家‎,后来又回到‎伯爵身边担‎任秘书。

1682年‎莎夫茨伯里‎伯爵因卷入‎一次失败的‎叛乱而逃往‎荷兰,洛克也随行‎。

伯爵在翌年‎去世,而洛克则在‎荷兰一直呆‎到1688‎年的光荣革命。

在荷兰期间‎洛克隐姓埋‎名,并且完成了‎包括《人类理解论‎》在内的多部‎重要著作。

1688年‎洛克返回伦敦,并在次年写‎了两篇十分‎重要的政治‎论文。

他的《人类理解论‎》也在169‎0年发表。

晚年的洛克‎大部分的精‎力都投注在‎《人类理解论‎》这部书上,不过此时也‎认识了包括‎艾萨克·牛顿在内的几位‎科学家。

洛克终身未‎娶,在1704‎年溘然长逝‎。

哲学思想:洛克是不列‎颠经验主义‎的开创者,虽然他本人‎并没有完全‎贯彻这种哲‎学思想。

洛克认为人‎类所有的思‎想和观念都‎来自或反映‎了人类的感‎官经验。

洛克政治思想述评

洛克政治思想述评

浅论xx的政治思想xx安徽师范大学世界史硕士生学号:0718摘要约翰·洛克是17世纪英国杰出的哲学家,唯物主义经验论集大成者。

约翰·洛克的社会政治思想对西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他的自然说、社会契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三权分立说”。

当然他的政治思想也带有一定的阶级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

关键词xx政治思想社会xx说三权分立说约翰·洛克是17世纪英国杰出的哲学家,唯物主义经验论的集大成者。

他的思想在我国哲学史界己被广泛研究。

然而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人们对洛克的认识论研究的较多,而对他的社会政治思想研究的文章极少。

研究洛克的政治思想对于研究近代社会资产阶级国家学说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全面了解洛克的哲学思想将有很大益处。

首先洛克政治思想的形成,同他的家庭、教育以及革命时期他的社会关系和政治活动是分不开的。

一洛克出身于一个商人的家庭,他的父亲是小土地所有者,做过律师,是一个清教徒。

在英国革命期间,他的父亲站在议会一边,参加了克伦威尔的革命军队。

1652年,洛克进了牛津大学的基督教会学院,该院的院长箱副校长约翰·欧文(John Ow en)也是一个清教徒。

当时主持牛津大学的都是些独立派的人物,他们是英国最早主张宗教宽容的。

洛克所受的家庭煎陶和教育影响,都是当时资产阶级的思想观点。

1666年洛克结识了艾斯单勋爵(Lord Ashley),亦即后来的谢弗兹伯单伯爵(Earl of Shaftesbury)。

他1667年就做艾斯单的秘书,在这个伯爵家单住过15年之久,关系很深,谢弗兹伯里伯爵做辉格党的领袖时,他们也时常交换对于政治问题的意见,这对洛克的影响很大。

洛克经历了1640 -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全过程。

当时资本主义才初步发展,封建统治和宗教势力比较强,资产阶级力量还比较弱。

然而资产阶级要革命,又害怕人民群众。

正是在这个历史背景下,资产阶级在革命中不是同广大人民结成联盟,而是自始至终同新贵族结成联盟,最后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妥协,通过宫廷政变即所谓“光荣革命”,以建立君主立宪制政府而宣告结束。

洛克的政治思想

洛克的政治思想

《政府论(下篇)》【分类名】西方政治学【书名】政府论(下篇)【著者】[英]洛克【译者】叶启芳/瞿菊农【出版社】商务印书馆196402【标题】论洛克的政治思想论洛克的政治思想吴恩裕一十七世纪的英国革命是第一次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革命。

经过了内战、共和、护国制和复辟的起伏,英国革命以1688年的阶级妥协告终。

洛克(Jlhn Loode,1632-1704)一生经过整个革命时期,他的政治思想是为通过1688年的妥协而奠定的议会制的资产阶级国家辩护的。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洛克是1688年英国封建贵族同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资产阶级化的贵族)妥协的产儿。

《政府论两篇》是洛克主要的政治思想著作。

下篇(即本书)从正面论证了资产阶级议会制;上篇则批判拥护封建王权的菲尔麦的君权神授说。

两篇东西合起来看,就可以了解:洛克反对什么,拥护什么。

事实上,洛克的这两篇论文担负了对十七世纪英国革命期间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和各派政治思想进行清理和总结而使它们“归于一”的任务。

从我们今天研究洛克的政治思想的角度来看,下篇更为重要一些。

洛克政治思想的形成,同他的家庭、教育以及革命时期他的社会关系和政治活动是分不开的。

洛克出身于一个商人的家庭,他的父亲是小土地所有者,做过律师,是一个清教徒。

在英国革命期中,他的父亲站在议会一边,参加了克伦威尔的革命军队。

1652年洛克进了牛津大学的基督教会学院,该院的院长兼校长约翰·欧文(John Owen)也是一个清教徒。

当时主持牛津大学的都是独立派的人物,他们是英国最早主张宗教容忍的。

洛克所受的家庭熏陶和教育影响,都是当时资产阶级的思想观点。

1666年洛克结识了艾希利勋爵(Lord Ashley)亦即后来的沙夫茨伯里伯爵(Earl of Shaftesbury)。

他从1667年开始就做艾希利的秘书。

后来并随沙夫茨伯里做了几次政府其他职位的工作。

他在这个伯爵的家里住过十五年之久,关系很深。

近代国外著名的教育家

近代国外著名的教育家

2.自然教育的培养目标
• 卢梭认为,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即 独立自主、平等自由、道德高尚、能力和智力极高 的人。 • 他认为,“自然人”有以下主要特征:第一,他是 能独立自主的人;第二,在自然的秩序中,所有的 人都是平等的;第三,他是自由的人,他无所不宜、 无所不能;第四,他还是自食其力的人。 • 卢梭的“自然人”是与专制国家的“公民”相对立 的概念,但并不与“社会人”完全对立。
经济、文学和教育等领域。这些著作虽然内容 不同,但相互之间联系密切,构成一个完整的 思想体系。其共同点是抨击法国封建社会的不 平等现象,并寻求克服不平等的方法和途径。
(二)《爱弥儿》简介
• 概况:《爱弥尔——论教育》 写于1757年,1762年第一次在 荷兰阿姆斯特丹出版。该书是
一部半小说体的教育专著,共
近代国外著名的教育家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917年 十月革命
• 洛克(1632——1704)英 国著名哲学家、政治思想 家、教育思想家。教育著 作《教育漫话》。他的绅 士教育理论是概括并深化 了当时先进的大资产阶级 的教育经验而提出来的, 富有现实性和实际意义, 因而在近代教育史上有着 深远的影响,成为资产阶 级教育思想发展的一个新 的里程碑。
著,其中所论述的自然教育理论在教育思想上 引起了伟大的革命。 • 当然,《爱弥尔》一书所反映的卢梭的教育思 想还具有一些不足。
(三)论人的天性
1.性善论
• 在卢梭关于人的天性的理论中,与教育 有密切联系的是性善论。 • 他认为,原始时代,每个人都没有任何 社会性,是最初自然状态下的自然人。 虽然过着一种动物的生活,但他们是 “高贵的野人”,互不欺压。人类之所 以变得如此坏,是由于后来人们战胜了 生活上的各种困难,学会了利用自然的 一些技能,组成社会,继而有了私有财 产,特别是发展到暴君专制阶段,就到 了不平等的顶点。可见,自然是善的, 人性是善的,是社会把人变坏了。

17世纪英国政治思想

17世纪英国政治思想



保皇派 长老派 独立派 平均派 掘土派
第二节
霍布斯的政治思想
托马斯· 霍布斯 (1588-1679):英国唯 物主义哲学家、政治思想 家;西方近代政治理论系 统阐发者;被誉为“现代 人之父”;著作:《论公 民》、《利维坦》,其中, 《利维坦》是其最重要的 著作。
霍布斯政治思想体系 (一)理论基础:机械唯物论
⑵ 分权理论,第一次为资产阶级用民主形式组织国 家提供了论证;特别是对自由的理解以及法治、自由 与分权关系的阐释,为以后西方自由主义的发展提供 了理论基础。 ⑶ 分权学说对法国启蒙运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孟 德斯鸠将之改造为立法、行政、司法的三权分立说。 ⑷ 分权学说经由孟德斯鸠影响了美国的政治思想、 政治制度并进而影响了整个西方政治思想的历史,当 代,分权原则已经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原则。
“我承认这个人或这个集体,并 放弃我管理自己的权利,把它授与这 个人或这个集体,但条件是你也把自 己的权利拿出来授与他,并以同样的 方式承认他的一切行为。这一点办到 之后,像这样统一在一个人格之中的 一群人就称为国家。”
——霍布斯
(五)主权与政体理论
1.主权是国家的“灵魂”。 2.霍布斯的政体分类 : 霍布斯根据主权的归属,将国家分为三种 政体形式:君主政体、贵族政体、民主政 体。并认为,君主政体最好。 3.拥护集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于一身 的君主专制制度。
二、自然权利理论
(一)自然状态 1.自然状态是”完备无缺的自由状态“; 2.自然法,即人的理性指导着全人类; 3.任何人都不得侵犯他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 (二)自然权利说 1.生命、自由和财产是自然法为人类规定的基本 权利是不可让与、不可剥夺的自然权利。 2.个 人财产权是自然权利中最基本的权利,其他权利 都以它为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程序约束:正式颁布和经常有效
2.法治的内涵
内容约束:目的不是为了废除或限制自由, 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
3.政府权力的分类与归属(如何实现法治)
立法权:制定法律 政府权力 执行权:执行法律
对外权:外交事务
国会 君主 君主
4.政) 自然权利限制(生命、自由与财产)
——洛克《政府论下篇》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
终极限制:人民始终拥有重建政府的权利——革命权
处决查理一世(1649) 英国长期议会(1640-1653)
詹姆斯二世下台(1689)
玛丽回国(1689)
“无论是绝对任意的权力,抑或是没有稳固不变的法律的 统治都与社会和政府的目的相左。如果社会和政府不去保护 人们的生命、自由和财产,不借助于宣布了的权力和财产规 章去保护他们的和平与安宁,那么人们也就不会为了它们而 丢弃自己的自然状态下的自由并在它们的统治下联合为一 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