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知识梳理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复习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复习知识点总结

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百家争鸣”的含义:“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

《汉书·艺文志》上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所谓“争鸣”,是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

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2、“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政治:社会大变革(宗法分封制和礼乐制崩溃、周天子权威丧失)和争霸战争为百家争鸣提供了历史舞台。

在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经济: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旺,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文化:专业文化阶层的形成、私学的兴起、相对宽松的学术环境、广泛的文化交流与碰撞,为百家争鸣提供了必要的文化背景。

3、“百家争鸣”的主要流派和主要代表二、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

1、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春秋末期,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提出“仁”;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以德治民”。

(2)战国时期初步发展: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主张“仁政”、“民贵君轻”、“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赋,儒家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

(3)西汉的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

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还提出“三纲五常”,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

他的思想集中于《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四单元归纳整理word版本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四单元归纳整理word版本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复习资料重点难点精归纳一、我国四大发明对中西方的不同作用(一)对中国1.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有利于中国古代文化事业的发展和古典文化的保存,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2.指南针的发明早期有利于中国航海事业的发展,后来成为进行迷信活动的工具。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火药、使用火药武器的国家,后来火药却成为搞迷信,敬鬼神所使用的物品。

(二)对西方1.造纸术经阿拉伯传入欧洲,廉价的纸张很快取代了书写材料羊皮和小牛皮,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2.欧洲人借鉴中国的印刷术,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3.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欧洲人的远洋航行,为哥伦布发现美洲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以新航路的开辟为开端人类历史开始形成一个整体。

4.火药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

【特别提醒】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的作用大不相同,说明科技发挥何种效益取决于当时的社会环境。

这对我们今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走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二、古代中国科技的特点、长期繁荣的原因及明清时期走向衰落的原因(一)特点1.科技内容:实用性强,但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

2.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和经验总结的方法,缺少科学实验。

3.科技使用: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的发展需要,缺乏将科技有效的转化为生产力并使生产力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动力的意识。

4.分布领域: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有关的农学、天文、历法及医学等方面。

5.发展程度:在传统科技领域全面繁荣,多项成就领先世界。

(二)长期繁荣的原因1.根本保障: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及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

2.政府重视:统治阶级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对科技发展给与重视及相应支持。

3.技术交流:中国古代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和对外交往频繁,使古代科技在交流中进一步发展。

高中历史必修3《第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知识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3《第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知识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3《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知识总结知识总结知识总结1、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1)地主阶级:抵抗派: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

(2)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改良政治,君主立宪的主张。

康梁维新派: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亡。

孙中山革命派: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

激进民主派:前期——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2、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及作用。

3、新文化运动: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提倡民主与科学,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1)兴起的背景:思想方面: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清朝封建统治,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进一步传播。

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

政治方面:袁世凯专制独裁、复辟帝制,政治黑暗。

(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3)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前期: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后期:(五四运动后),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

(4)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民主和科学思想的弘扬,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并且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后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接受,成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到了宣传动员作用,也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4、近代思想的发展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中国近代思想发展的核心是向西方学习,纵向分析可分成三个阶段和层次:第一个阶段是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其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以坚船利炮为核心的物质文明。

清政府内部的地主阶级改革派本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爱国思想,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引导中国睁眼看世界,面对现实。

洋务派出于镇压农民起义的需要和鉴于民族危机的加深,学习西学,并付诸实践,创办新式学校和近代军事、民用工业。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单元学习小结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单元学习小结 新人教版必修3

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单元学习小结新人教版必修31.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四个问题第一,历史背景:以伽利略为代表的科学家发现的物理学定律奠定了经典力学的理论基础;17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为经典力学体系的诞生奠定了经济基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对人们的思想解放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二,基本内容:牛顿力学体系包括物体运动三大定律(惯性定律、加速度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第三,基本特征:以实验为基础和以数学为表达形式。

第四,历史地位:牛顿力学体系是近代自然科学形成的标志,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意义。

2.相对论与牛顿力学的关系如何?(1)牛顿力学反映的是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相对论反映的是物体高速运动的客观规律,它否定了牛顿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2)相对论也发展了牛顿力学,将牛顿力学概括在相对论之中,相对论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和发展。

(3)总而言之,相对论只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没有否定整个牛顿力学。

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力学在低速状态下的一个特例。

牛顿力学是整个力学的基础,牛顿所创造的概念,至今仍指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想。

相对论发展了牛顿力学,打破了传统的绝对时空观。

3.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分歧的根源从世界观方面说,宗教是建立在唯心主义世界观基础上的,而科学是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的;从方法论方面说,宗教学说没有经过实践检验,而科学是建立在实验和观察研究基础上的;从政治上来说,宗教实际上是统治阶级维护其特权的工具,而科学是要追求民主和平等。

4.生物进化论的影响(1)对欧洲思想界的影响①进化论的提出,是对封建神学创世说的有力挑战。

②其著作事实丰富,论证严密,打破了造物主造人的神话,直刺神创说的要害,说明生物物种是由简单的物质发展演变而来。

③它把发展变化的思想引入生命世界,使人不再把动物和植物之间,动物和人之间的区别看做是绝对的和神圣的。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单元综合四:《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单元学习总结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单元综合四:《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单元学习总结

线索归纳思维整合 第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1)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的 手段改变。 (2)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第三产 业比重上升。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发生了变革。 (3)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各地联系更紧密;强化 了国家资本主义和科技竞争;扩大了发达国家同发展中 国家的经济差距。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 挑战。
知识导图整体架构 线索归纳思维整合 学会解题体验高考
线索归纳思维整合 第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3)思想:思想的解放为科技的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文艺复 兴对人文主义的弘扬,宗教改革对教皇的否定,极大地促进 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打破了封建神学的束缚。启蒙运动提倡 理性,抨击专制等级制度,强调自由平等,为科技的进一步 发展创造了条件。 (4)面向现实,重视试验,崇尚理性的科研精神,也有利于科 技的发明和发展。 (5)科学家群体的不懈努力。
知识导图整体架构 线索归纳思维整合 学会解题体验高考
线索归纳思维整合 第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4)相对论为人们提供了辩证看世界的途径,量子论带来了许 多划时代的技术创新,直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5)信息技术推动了“新经济”的诞生,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 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知识导图整体架构 线索归纳思维整合 学会解题体验高考
线索归纳思维整合 第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典例2】 “成功——只需一个点击”简要而准确地说明了 网络信息化工具的最大特点与优点,高度地概括了它对 人类社会生活及人类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活 动的重大作用和影响。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

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三)

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三)
4、特征
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方式。
5、意义
①标着近代科学的形成,推动了物理 学的发展。 ②牛顿力学和热学引发了第一次工业 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③为法国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 定了科学基础。
(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1、背景
19世纪科学飞速发展,电子、 x射线 等放射线的发现,人们对物质的认识深入 原子内部,经典力学无法解释高速运动的 微观粒子发生的现象和运动规律,引发经 典物理学的危机 1905年狭义相对论和光速不变原理 物体运动时质量会随物体运动速度增大而增加 2、内容 空间和时间也随着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即 尺缩效应和钟慢效应 1916年广义相对论 (最终形式)
3、特点
①界面直观、声像兼备,表现力、感染力较强 ②功能广泛,更主动、更便捷获取有效信息 ③链接灵活、高速传输 ④双向传受、费用低廉
4、影响
①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
积 极
②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互联网可以提供各种服务。
③信息经济在全世界起步,加快了全球化的步伐。
①垃圾信息、网络安全、网络犯罪等影响了社会经 济的发展。 ②各国之间围绕互联网的竞争造成世界更加动荡不 安。 ③虚拟社会对人们生活和学习工作产生消极影响, 尤其对青少年有不良影响。
科 学 成 果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信息时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诞生
20c90s,全球信
息网
20c90s,知识经
济出现
单元知识具体讲解:
一、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一).经典物理学的奠基者-----伽利略
(1)物理学: ①发现自由落体定律; ②确定了匀速运动和加速运动两个物理新概 念; ③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 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2)天文学 ①自制天文望远镜观测天体第一人; ②证明了哥白尼“日心说”

人教版必修三第四单元单元知识串讲:近现代世界科学的发展历史

人教版必修三第四单元单元知识串讲:近现代世界科学的发展历史

蒸汽机应用
电气技术应用
机器 产生 方式
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靠的是生 产实践经验的总结,并非是科 学与技术真正相结合的产物, 这一过程主要在英国完成
电力的开发和利用是以电 磁学理论为基础,由多个 国家的科学家、工程师研 制开发完成
生产 组织 形式
蒸汽时代是由近代工厂代替了 手工工场,实行的是工厂制
人教版必修三第四单元 单元知识串讲:近现代
世界科学的发展历史
2020/8/26
一、大事年表
一、宏观把握
三、知识体系
一、近代科学产生与发展的社会条件
资本主义经济
文艺复兴
二、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爱因斯坦 绝对时空观
普朗克 玻尔
微观世界
三、生物学的发展
工业革命 拉马克
物种起源
适者生存
四、从蒸汽Leabharlann 到互联网电气技术的发展导致生产 和资本越来越集中,最后 形成了垄断组织
生产 导致了普遍的大机器生产,人 导致社会生产发展更为迅
水平 类进入了工业化的第一个发展 速,人类进入工业化的第
提高 阶段——蒸汽时代
二个发展阶段——电气时代
制度 发展 程度
在蒸汽时代,欧美资产阶级基 本上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即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建 立起来
在电气时代,欧美资本主 义制度日趋完善,进入成 熟阶段,垄断资本主义发 展起来
科学成 就上
科学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任何一次科技的飞跃既是 对过去科学成就的超越,也为新的科学成就的出现打 下了基础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三次工业(科技)革命的发生, 经济上 同时,三次工业(科技)革命也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条
解析

思想上
科技的发展为思想解放创造了条件,思想解放又促进 了科技的发展

必修3第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docx

必修3第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docx

必修3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考占八'、近代科学技术(1)经典力学、相对论和量子论(伽利略、牛顿对经典力学建立所作的贡献,经典力学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爱因斯坦相对论及其意义;量子论的提出与发展。

)(2)生物进化论(拉马克和早期的生物进化思想;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3)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蒸汽机的发明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气技术的应用;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4)现代信,息技术(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基本观点1、近代以来西方自然科学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是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期,时间在16世纪, 它以天文学革命为中心,揭开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序幕。

启蒙运动时期是近代科学的正式形成期,时间在17-18世纪,以牛顿力学为标志,以近代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的创立为代表。

两次工业革命时期是近代科学的大发展时期,贯穿整个19世纪,出现了能量守恒、细胞学说和进化论二大发现,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以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为基础的电的发明和广泛运用,把人类推进到电气时代。

20世纪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兴起和发展期,仍然以物理学革命为开端,以相对论创立为标志,并在20世纪中期以第二次科技革命为中心出现高潮,把人类带入到原子能和信息时代。

2、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是科技进步的重要原因。

3、当今世界,科技进步和创新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决定因素。

4、科学技术是双刃剑,由于人类应用科技不当和科技自身的局限,科技发展也对地球生态环境、人类社会生活和伦理道德产生了巨大的负面效应,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重点梳理1、文艺复兴时期代自然科学的诞生期(16~17世纪)[要点]伽利略对经典力学建立的贡献【突破】14-17世纪,随着文艺复兴运动深入发展,以天文学领域的革命为开端的近代自然科学勃然而兴。

波兰科学家哥白尼创立“太阳中心说”,动摇了封建神学的基础;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开始的科学研究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伟大的成就之一,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近代物理学与生物进化论
1. 了解伽利略、牛顿对建立经典力学所作的贡献
(1) 伽利略(意大利)贡献——认识到系统观察和实验的重要;发现自由落体定律;自制望远镜发现许多肉眼看不见的星体||。

意义——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 牛顿(英国)的贡献——创立经典力学体系||。

1687年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内容: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力学三定律||。

海王星的发现是范例||,可以解释潮汐现象||。

经典力学最显著的特征: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

2. 理解普朗克的量子论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1) 量子论:1900年普朗克为了解决热辐射理论上的疑点||,提出量子假说||,宣告量子论的诞生||。

他认为||,辐射像物质一样||,是由具有能量的基本单位量子来实现的||。

意义:量子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的进步||,成为20世纪最深刻、最有成就的科学理论之一||。

(2) 相对论: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速度改变时间、空间和质量;钟慢效应||。

1916年爱因斯坦完成广义相对论的最终形式——物质的分布改变时间、空间||。

意义: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它也发展了牛顿力学||,将其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量子论和相对论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两大支柱)||,推动了物理学的进步||,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3. 理解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及影响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1859年出版《物种起源》||,标志生物进化论的诞生||。

①观点:一切生物都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的发展过程;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生物会发生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②影响:生物进化论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

达尔文被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

对中国的思想界产生巨大影响(严复;《天演论》;宣扬社会进化论)||。

二、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
1. 了解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的发明和运用
(1) 改良:18世纪60年代||,英国人瓦特制成单动式蒸汽机||。

18世纪80年代制成联动式蒸汽机||。

(2) 运用:瓦特改良蒸汽机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19世纪三四十年代||,蒸汽机在欧洲和北美广泛采用||,此后||,纺织业、采矿业、冶金业、造纸业等工业部门||,都先后采用蒸汽机作为动力||。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3) 意义:蒸汽机使工场手工业转变为机器大工业工厂||,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在工业化进程中||,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英、法、美等国成为工业国家;蒸汽动力在交通运输工具上的应用||,使得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2. 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气技术的应用
(1) 1831年英国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2) 电灯、电话、电车、无线电报和电影等电器产品涌现||,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3. 了解二战后计算机的诞生和互联网带来的积极影响
(1) 计算机的诞生:1946年||,美国发明第一台计算机||,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成就||。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出于“冷战”的需要开发研制互联网||。

20世纪90年代后||,互联网发展成全球信息网——第四媒介||。

(2) 积极影响:①信息化社会出现;②促进经济全球化;③生活方式变化;④引起学习革命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