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选集(幼儿园小班)电子教案

合集下载

古诗教案模板幼儿园小班

古诗教案模板幼儿园小班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古诗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2. 让幼儿学会朗诵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 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静夜思》——李白三、教学重点1. 学会朗诵《静夜思》。

2. 了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四、教学难点1. 理解诗中的关键词汇。

2. 体会诗人的情感。

五、教学准备1. 《静夜思》诗歌文本。

2. 彩色卡片,用于制作诗歌场景。

3. 播放《静夜思》的音频。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静夜思》的音频,引导幼儿聆听。

2. 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二)学习诗歌1.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诵《静夜思》,注意节奏和韵律。

2. 解释诗中的关键词汇,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等。

3. 教师示范朗读,幼儿跟读。

(三)制作诗歌场景1. 发给幼儿彩色卡片,引导他们根据诗歌内容制作相应的场景。

2. 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

(四)情感体验1.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诗人的情感,如孤独、寂寞、思念等。

2. 幼儿分享自己对诗歌的感受。

(五)总结1. 教师总结《静夜思》的主要内容,强调诗歌的韵律美。

2. 鼓励幼儿课后多读古诗,感受古诗的魅力。

七、教学反思1. 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2. 幼儿是否掌握了诗歌的朗诵技巧?3. 教学过程中是否激发了幼儿的兴趣?4. 如何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八、课后作业1. 家长陪同幼儿一起朗诵《静夜思》。

2. 家长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九、教学评价1. 幼儿是否能够正确朗诵《静夜思》。

2. 幼儿是否能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 幼儿是否对古诗产生了兴趣。

幼儿园小班语文课《唐诗三百首》教案

幼儿园小班语文课《唐诗三百首》教案

幼儿园小班语文课《唐诗三百首》教案教学目标:1.能准确朗读其中几首短诗2.了解唐代文化,领悟其中所蕴含的情感3.通过对唐诗的学习,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掌握的字词教学步骤:一、导入(约5分钟)1.播放《唐诗三百首》背景音乐,富有中国古典风韵,让幼儿感受到美好的氛围。

2.首先让幼儿们看一看唐代皇宫的图片,进一步引发他们的想象和思考。

二、巧学唐诗(约40分钟)1.老师分别读几首简短的唐诗,呈现出情感和画面,让幼儿们感受其中的意境和韵味。

例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唐诗中较短的且具有较高唱腔的几首,一方面易于幼儿吸收,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幼儿逐步更加熟悉和享受唱腔。

2.分成小组,每组先选一个诗歌,组员分别训练朗读,并选出其中的关键词或诗句,表演出来。

表演时该诗的节奏、吟诵应该是根据节拍、韵律进行演唱。

例如:组A选中《静夜思》。

成员分别训练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讲述,一起表演时先齐声朗读这句话,再朝外跑一步,同时用手指点一下,体现出月光,然后齐声高呼“嗨!”,表示对月光的欢迎。

3.再让每组训练另一首诗,此时不规定要唱腔,而是让幼儿自己编乐谱,用自己的方式演奏。

例如:组B选中《望庐山瀑布》。

成员分别训练将“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格律诗朗读,再协商如何用手弹、拍、捏、拉等动作演奏乐曲,完成后再齐声朗读。

通过朗诵和表演,让幼儿逐步掌握每首诗的重点,领悟其中所含的情感和意境。

三、互动抢答(约10分钟)请幼儿自愿回答,教师可根据情况指定名字。

教师先提出问题,子女抢答。

例如:问幼儿有关此类题目:“李白所写的诗最喜欢写。

有的孩子可能回答关于自然和人物,也有可能回答关于文学、哲学等。

老师应该引导他们将思考从个人经验扩展到更广泛的课题领域,以拓宽文化知识领域。

幼儿园小班中华经典诗词教案

幼儿园小班中华经典诗词教案

幼儿园小班中华经典诗词教案教案名称: 小班幼儿中华经典诗词教学教学目标:1. 掌握中华经典诗词的基本特点和韵律。

2. 培养幼儿对中华经典诗词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3. 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和艺术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中华经典诗词选辑教学准备:1. 中华经典诗词选集2. 讲台/白板和书写工具3. 幼儿绘本、图片或相关资料(非网络资源)4. 音韵节奏感强的中华经典诗词CD或音频5. 幼儿图画纸、彩笔、图画册教学过程:步骤1: 导入 (5分钟)教师打招呼,与幼儿们亲切互动,并引入今天的主题:“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华经典诗词,听听大家最喜欢的诗句是什么!”步骤2: 引发学习兴趣 (10分钟)教师展示一张带有生动插图的中华经典诗词绘本,向幼儿们介绍诗词的美丽和韵律的奥妙,提问激发幼儿对诗词的兴趣。

问题示例:- 你们小时候听过哪些中华经典诗词?你们觉得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 中华经典诗词有什么和其他文学作品不同的地方?步骤3: 诗词欣赏 (15分钟)教师播放CD或音频,让幼儿们仔细聆听中华经典诗词的节奏和韵律。

同时,教师展示相关的绘本或图片,向幼儿们展示中华经典诗词的内容和意境。

鼓励幼儿们积极参与互动,表达他们对诗词的感受和理解。

示例作品: 《蝉》、《咏鹅》、《画鸡》等。

步骤4: 诵读训练 (15分钟)教师将所选的中华经典诗词分成片段,为幼儿们分发卡片或小纸条,上面分别写有诗词的片段。

引导幼儿们阅读诗词片段并进行反复朗读,培养幼儿们的诵读和语感。

教师指导幼儿们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节奏进行诵读训练,并引导幼儿们理解诗词的意义。

关注小班幼儿的表达能力,鼓励幼儿们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词所描绘的景物和情感。

步骤5: 艺术创作 (15分钟)教师将幼儿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提供一首中华经典诗词,鼓励幼儿们在图画纸上绘制与诗词内容相关的图画。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提示问题,例如:- 这首诗词是在描绘什么场景?- 你们能用图画表达诗词中的情感吗?步骤6: 分享和总结 (10分钟)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展示他们的艺术创作,并分享他们对中华经典诗词的理解和感受。

幼儿园小班唐诗教案.doc

幼儿园小班唐诗教案.doc

幼儿园小班唐诗教案【篇一:小班语言活动:古诗《悯农》】小班语言活动:古诗(悯农)设计意图: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适合小班幼儿朗读和背诵,本首古诗读背并不难,关键是要从中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从小要爱惜粮食。

为此,在设计时围绕一个“辛苦”,从谈话引出古诗,看图了解“辛苦”,读诗句感受“辛苦”,到情景中演绎“辛苦”。

从而把幼儿并不容易体会到的“辛苦”突破了。

活动目标:1.指导幼儿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

2.通过诵读,让幼儿感受农民劳动辛苦,粮食来之不易。

3.渗透爱惜粮食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培养读诗兴趣,感受农民劳动辛苦,懂得粮食来之不易。

教学难点:感受诗的节奏美,韵律美,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活动准备:1.古诗悯农图一张,小朋友吃饭图一张(做成幻灯片)2.古诗《悯农》朗读视频3.适量的米和面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课题1、提问:宝宝们每天肚子饿了,都吃什么呀?引导幼儿说出米饭和馒头等;2、出示米和面,让幼儿观察和体验,区分米和面。

然后提问:(1)、香喷喷的米饭和馒头是用什么做的?(米和面)(2)、粮食是从哪里来的?鼓励幼儿大胆发言(3)、教师总结: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我们要爱惜粮食,珍惜每一粒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悯农》。

二、学习古诗《悯农》,感受古诗特点,理解古诗内容。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后说说图片上的内容。

2.帮助幼儿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意思。

3.教师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解释古诗的含义,中午的太阳,红红的照在地上,农民在地里松土除草,汗水一点一点落在禾苗下面的土地里,可有谁知道碗里的饭呀,颗颗粒粒都是农民辛辛苦苦的劳动得来的。

4.播放古诗朗读视频,让幼儿完整欣赏一遍,感受古诗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5.出示古诗图片,让幼儿看着图片,跟着教师朗读古诗。

6.指导幼儿有感情的、完整的朗读古诗。

三、背诵古诗,情景表演1、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背诵古诗。

幼儿小班古诗教案4篇

幼儿小班古诗教案4篇

幼儿小班古诗教案4篇幼儿小班古诗教案篇一《绝句》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在给诗配画的基础上理解古诗的内容,学会整首吟诵。

3.采用字图搭配的方法理解动词鸣、上、含、泊的含义。

活动准备:课件、挂图、画有古诗内容的小图片、字卡:鸣、上、含、泊。

活动过程:一、导入1.师幼自由交流认识的飞禽引入课题。

2.教师利用课件引导幼儿简单了解黄鹂和白鹭:黄鹂:羽毛的颜色非常好看,经常站在树枝上展示它动听的歌喉。

白鹭:是一种水鸟,会用嘴捉鱼,当它们成群的飞上天空的时候,经常是排成一行。

3.师幼一起或请个别幼儿朗诵这首关于黄鹂和白鹭的古诗《绝句》。

二、展开1.前两句采用幼儿给诗配画的方式,引导幼儿理解内容。

老师朗诵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请幼儿根据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和想象画出这两句的意思,并请幼儿解释其含义。

(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上鸣叫,白鹭排成一行飞上晴朗的蓝色的天空。

)@@我是分割线@@2.后两句采用看大挂图的形式,理解其诗句的内容。

(1)窗含西岭千秋雪。

西岭:是一个地方的名字;千秋雪:一年1mi又一年,几千年都化不了的雪;窗含:从窗户里向外望去,这些景色好像含在窗户里一样。

幼儿用手势当作小窗户,看一看西岭的千秋雪是不是含在你的小窗户里了。

(2)门泊东吴万里船。

东吴:是一个地方的名字,离这里有几万里路,这些船有将要驶向东吴的,也有从东吴来的,都停在这里;停也叫停泊,或者直接叫一个字泊;门外停着将要驶向几万里外东吴的船和从万里东吴驶来的船。

3.老师示范朗诵并演示操作活动教具,请幼儿完整欣赏古诗。

4.教师采用字图搭配的方法,帮助幼儿理解古诗中的动词。

鸣:鸟的叫声;上:飞上;含:向外望去,西岭的景色好像含在窗户里一样;泊:停泊、停靠。

5.知识拓展:古诗是描写人物的还是描写景色的?哪个季节的景色?你是从哪里知道的?作者是谁?他为什么要写这首古诗?三、结束幼儿自由朗诵学过的古诗。

幼儿园小班古诗教案设计方案篇二【活动目标】1、在初步了解诗意的基础上学习有表情地朗诵古诗。

小班古诗教案大全10篇

小班古诗教案大全10篇

小班古诗教案大全10篇教案一:《静夜思》教学目标:通过教授《静夜思》古诗,使学生能够理解与描述自然风景,并能够运用基本的描写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静夜思》古诗•黑板、粉笔教学过程:1.导入:介绍《静夜思》的背景和作者李白。

2.朗读诗歌:教师朗读整首《静夜思》古诗,引导学生聆听。

3.学习诗句:将《静夜思》分成若干段,逐段带领学生齐读并理解每一段的意思。

4.练习朗读:学生单独或分组朗读《静夜思》,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诗歌的理解。

5.描写练习:学生根据《静夜思》的描写方法,选择一个他们喜欢的场景进行描写,可以是自然景色或者周围的事物。

6.分享与展示:学生将自己的描写结果进行分享和展示,教师对学生的表达给予肯定和指导。

教案二:《登鹳雀楼》教学目标:通过教授《登鹳雀楼》古诗,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描述高处的景色,并启发学生对美的感知和表达的兴趣。

教学准备:•《登鹳雀楼》古诗•黑板、粉笔教学过程:1.导入:介绍《登鹳雀楼》的背景和作者王之涣。

2.朗读诗歌:教师朗读整首《登鹳雀楼》古诗,引导学生聆听。

3.学习诗句:将《登鹳雀楼》分段,逐段带领学生齐读并理解每一段的意思。

4.练习朗读:学生单独或分组朗读《登鹳雀楼》,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诗歌的理解。

5.观察练习:学生观察周围的景色,选择一个高处进行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看到的事物和感受。

6.分享与展示:学生将自己的观察和描述结果进行分享和展示,教师对学生的表达给予肯定和指导。

(接下来的教案以此类推,每篇介绍一个古诗的教学过程和目标)。

幼儿园小班唐诗三百首教学设计

幼儿园小班唐诗三百首教学设计

幼儿园小班唐诗三百首教学设计幼儿园小班唐诗三百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并培养幼儿欣赏与朗读唐诗的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音韵感知能力。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感受力,提高幼儿的艺术修养。

二、教学内容:1. 热身活动:唐诗拾趣——教师朗读几首简短有趣的唐诗,引出唐诗的韵律和美感。

2. 小组合作游戏: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熟读并朗诵一首唐诗,通过集体合作培养团队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分组朗读: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唐诗进行朗读比赛,提高幼儿的语音语调感知能力。

4. 创意表演:每个小组选择一首唐诗进行表演,可以使用手势、面部表情、身体语言等方式,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和情景感知能力。

5. 感受绘画:通过欣赏名家绘画作品中的唐诗,引导幼儿借助绘画感受唐诗的意境和美感,培养幼儿的艺术修养。

6. 制作手工:教师指导幼儿制作与唐诗相关的手工作品,如剪纸、折纸、拼图等,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过程:1. 每周选择一首唐诗,以故事的形式向幼儿介绍该诗的背景、作者和意境,让幼儿感受和理解诗歌的美。

2. 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游戏和活动,让幼儿在玩乐中学习,如“找韵脚”,给幼儿展示两个字,让幼儿找出与之韵脚相同的字等。

3. 在活动中逐步引导幼儿进行朗读训练,教师可以朗读一句,幼儿跟读一遍,然后逐渐增加朗读的难度,让幼儿逐渐掌握韵律和语音语调。

4. 分组活动中,教师可以为每个小组准备一些鲜花和奖章作为奖励,增强幼儿学习唐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 创意表演阶段,教师可以教授幼儿一些基本的表演技巧,如肢体语言的运用、台词的表达等,同时可以组织一些小剧场演出,让幼儿通过表演进一步理解和感受唐诗的意境。

6. 感受绘画环节,教师可以先给幼儿欣赏一些名家绘画作品中的唐诗,然后让幼儿尝试在纸上用画笔或彩笔描绘出他们对唐诗意境的理解和表达,督促幼儿进行艺术创作。

古诗教案小班

古诗教案小班

古诗教案小班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的基本特点,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学习《春晓》这首古诗,理解诗句的含义。

3.培养学生正确朗读、背诵古诗的能力。

4.通过古诗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古诗《春晓》2.古诗朗读、背诵技巧3.古诗欣赏与分析三、教学重点1.学习《春晓》这首古诗,理解诗句含义。

2.培养学生正确朗读、背诵古诗的能力。

四、教学难点1.理解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和意境。

2.如何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的美。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教师带领学生唱一首古诗歌曲,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古诗的了解。

二、新课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春晓》这首古诗的背景。

2.学生自读古诗,感受诗句的韵律美。

三、诗句解析1.教师逐句解析诗句,引导学生理解诗句含义。

2.学生跟读诗句,体会诗句的意境。

四、朗读技巧1.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朗读技巧。

2.学生分组练习朗读,教师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学生背诵《春晓》。

2.学生分享背诵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二、诗句欣赏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诗句中的修辞手法。

2.学生举例说明诗句中的修辞手法。

三、古诗背诵1.教师示范背诵,学生跟读。

2.学生分组比赛背诵,教师评选最佳背诵者。

四、课堂小结2.学生谈谈学习古诗的感受。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学生背诵《春晓》。

2.学生分享背诵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二、古诗欣赏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春晓》的意境。

2.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古诗中的画面。

三、课堂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古诗进行欣赏。

2.各组分享欣赏心得,全班交流。

四、课堂小结2.学生谈谈学习古诗的感受。

第四课时一、复习导入1.学生背诵《春晓》。

2.学生分享背诵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二、古诗创作1.教师引导学生创作一首关于春天的古诗。

2.学生分组讨论,创作古诗。

三、古诗展示1.各组展示创作的古诗。

2.全班评选最佳创作奖。

四、课堂小结2.学生谈谈学习古诗的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选集(幼儿园小
班)
古诗词选集(小班) 必读篇目:
1、山村咏怀(邵康宋代理学家)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2、咏鹅(唐骆宾王七岁所作)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3、七步诗(魏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4、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5、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咏雪诗(清郑燮)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总不见。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7、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画(唐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选读篇目:
1、咏梧桐(唐薛涛)
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

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

2、塞下曲(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小班第二学期
必读篇目:
1、江上渔者(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2、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悯农二首(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5、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6、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7、风(唐李桥)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8、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选读篇目:
1、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2、画鸡 (明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生平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