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TF16949-2016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不合格控制程序(IATF16949)

1. 目的:对可疑和不合格的产品或材料进行标识、记录、评审、隔离和处置,使生产过程中各阶段所产生的不合格品得到有效控制,防止不合格产品被误用,确保不合格品不流入下一流程或交付至顾客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从产品进厂到制造、交付全过程的不合格品控制,包括可疑产品的控制。
3. 引用文件:《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控制程序》《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4.术语和定义:不合格品: 不符合顾客要求和规范的产品或材料。
一般性不合格品: 指显著性返工品、只能报废的不合格品以及需退回供应商部门的不合格器材。
可疑的产品或材料:任何检验和试验状态不确定的产品或材料。
返工: 对不合格品采取的措施,以满足规定要求。
返修: 对不合格品采取的措施,以达到预期的使用目的(尽管产品可能不符合原始要求)。
让步接收: 指对使用或放行未能满足顾客和/或规定要求的产品和/或服务的授权。
降级: 指对不合格品改变等级,以使其满足不同的规定要求。
严重不合格:经检验判定的批量不合格,或直接影响产品的使用和安全性能的不合格;一般不合格:个别或少量非严重影响产品质量的不合格。
5. 职责:5.1各车间:(1)负责生产过程发现不合格品的记录、标识、隔离、审理。
(2)负责交付产品不合格品的记录、标识、隔离、审理。
(3)负责生产过程发现的不合格品向顾客提出让步接收申请。
(4)负责对生产过程及交付产品不合格品制定并实施优先减少计划。
5.2 综合部:(1)负责加工过程中产生废品时,负责采购产品的补充。
(2)负责采购产品入厂检验中发现的不合格品的控制;(3)负责办理采购产品让步接收手续;(4)负责进货检验时发现的不合格品的记录、标识、隔离、审理;(5)负责所管范围采购产品不合格品纠正措施的跟踪验证。
5.3质量部:(1)负责监控公司各单位就生产过程及不合格品的统计分析及其优先减少计划的实施。
(2)负责及顾客抱怨的不合格品纠正措施的跟踪验证。
6. 工作流程和内容:6.1通则6.1.1 不合格品包括:返工品、返修品、让步接收产品、废品以及可疑产品。
iatf16949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含乌龟图)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IATF16949-2016/ISO9001-2015)
1.0目的
建立并保持对不合格品的有效控制机制,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或交付。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原材料、过程产品、成品及交付后发现的不合格品。
3.0职责
3.1 质保部负责不合格品的识别,并负责组织对不合格品的处理工作;
3.2 采购部负责与供应商的联络和协调工作,并将拒收零件退给供应商;
3.3 生产部负责车间生产的不合格品的返工;
3.4 生产部负责顾客退换、返修回来的产品维修工作。
4.0过程质量目标的监视
5.0过程中的风险控制(风险应对计划)
6.0作业程序与控制要求
8.0过程流程图
8.1进料检验不合格品处理流程图
8.2过程产品检验不合格品处理流程图
8.3成品出厂检验不合格品处理流程图
8.4客户返修或退换产品处理流程图
9.0相关文件
9.1 《文件控制程序》
9.2 《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9.3 《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10.0相关记录
10.1 《进货检验不合格记录》
10.2 《原材料不合格品退库单》
10.3 《外部质量反馈单》
10.4 《首件检验不合格记录》
10.5 《过程不合格品及维修记录》
10.6 《纠正措施处理单》
10.7 《产品检验及维修记录》
10.8 《控制器不合格品报告及维修记录》
10.9 《报废申请单》
10.10《不合格品标签》(让步接收、不合格品、拒收、需挑选或修复等)。
IATF16949不合格控制程序

文件制修订记录1.目的;对不合格的物料、产品进行控制,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交付和使用。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对所有不合格品的判定、标识、记录、评审、隔离和处置。
3.权责;3.1品质部:组织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和处置,并跟踪和验证和记录;3.2管理者代表:负责批准对严重不合格品的处置;3.4资材部、生产部;对不合格品的标识、记录和隔离工作,参与不合格品的评审工作;3.5各相关部门:按本程序规定要求进行作业。
4.定义:无5.工作程序;5.1不合格品的识别、隔离和处理。
5.1.1对于外购物资发现的不合格品,由检验员在『进料检验报告』上做好记录,仓管员对物资做出“不合格”标识,将其放置于不合格区;5.1.2对于生产过程中,作业员发现的外购不合格品,由作业员做好“不合格”标识,将其隔离到不合格品区,检验员进行确认;5.1.3对于制程巡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由检验员在『IPQC巡检报告』上做好记录,并对其做出“不合格”标识,将不合格品隔离放置在不合格品区。
5.1.4处于未经标识或可疑状态下的产品,应归类为不合格品5.2不合格品的处理;5.2.1公司各相关部门对不合格产品进行评审,并对不合格品提出相应处理方式。
5.2.2我司不合格品的处理方式有以下几种:1)让步接收2)报废3)退回供应商5.2.3对于外购物资中的不合格品由资材部、工程部、品质部、生产部进行评审,做出是否让步接收、退货的评审,资材部采购人员按评审的结果与供应商接洽解决;品质部发出『供应商品质异常联络单』,经管代表审批后,又采购人员发至供应商对该不符合项进行原因分析以及制定纠正与预防措施,由品质部负责跟踪、验证;5.2.4对制程产品和最终产品中的不合格品由工程部、品质部、生产部进行评审,做出让步接收、报废申请,由品质部填写『纠正与预防措施报告』,并要求生产部相关生产车间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经管代表审批后,由品质部负责跟踪、验证;5.2.5若出现严重不合格或同一问题出现次数(数量)较多则由技术质检部主管评审后提出处置方案,生产部按方案处置,并将处理结果填写在《不合格品评审表》。
IATF16949-2016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IATF16949-2016/ISO9001-2015)1.目的:对不合格品进行有效管控(识别、标识、记录、隔离、处置),以防止不合格品的误用或交付。
对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活动及事项等的控制及处理,防止其再发生。
2.范围:适用于品质体系各过程、活动的控制,不合格品包括:进料、委外、制程、出货及客户处发生的不合格品。
3.定义:3.1MRB:MaterialReviewBoard(材料审查小组)3.2外协件:指本公司成品或半成品因设备或技术上的不足,需借助外供应商协助一起完成其中一部分零部件或半成品,称之外协件。
3.3外构件:指本公司订购外来的成品或半成品(原物料)。
4.权责:4.1采购课、开发部:协助质量部进行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理工作。
4.2开发部:负责相关工程之技术支持和机构功能的确认。
4.3生产课:负责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的标示、隔离、重工等处理措施等。
4.4质量部:负责对进货检验、半成品检验和最终(交收)检验中不合格品的控制,对所有不合格的判定,并组织相关部门召开MRB的评审和处理等工作。
4.5总经办:对环境运行不符合的主导处理,要求责任单位进行改善并验证等。
5.0作业流程:5.1不合格品处理流程:6.作业内容:6.1进料(含委外)不合格品:6.1.1IQC贴上“不合格产品”标示票,放在不合格品区域,并立即作确认库存品及在制品,如有不合格则标示隔离。
及时将不良信息知会采购。
如为外协件且有发至厂商处的产品,则须知会厂商立即确认其厂内状况。
6.1.2同时开出〈供应商品质异常改善报告〉至供应商要求改善不良原因。
6.1.3对进料不合格品作如下处理方式:6.1.3.1退货:经质量部长确定后,退货供应商;6.1.3.2重工(含挑选)采购联络到生产、研发、质量、物流等此批不良在厂内重工,由供应商安排人员进行处理;6.1.3.3特采:符合以下条件(生产急需、不影响产品性能/功能),由采购开MRB单,会签至质量、生产、研发等单位,并由质量部长核准后,方可进行特采。
IATF16949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含流程表格)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IATF16949-2016/ISO9001-2015)1.0目的对不合格品及可疑产品迅速加以处理,并予以识别、隔离、记录、评审、处置,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或出厂。
2.0范围适用于所有的不合格品及可疑产品,包含供方提供的材料和顾客退货。
3.0职责3.1 质检部负责不合格材料、过程产品和成品的评审、处置。
3.2 生产部车间负责对不合格品采取相应的纠正或纠正措施。
4.0程序内容4.1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4.2 其他管理要求4.2.1 不合格品的分类a)严重不合格品:经监测的批量(半成品达到50件,成品达到20件)不合格,或造成较大经济损失(超过2000元),或出现严重影响两个或以上产品重要特性、主要功能、性能指标等的不合格;b)一般不合格品:个别或少量不影响成批产品质量的不合格。
4.2.2 无论是生产部门生产或质检部检验时发现不合格品,发现者均应首先进行标识、隔离,标识可采用产品标识卡、标识牌、区域、容器等方式方法,或按《生产管理程序》的标识规定。
4.2.3 对在各工序发现的无状态标识或标识不清的可疑产品,以及过期产品,发现人应立即通知检验员予以标识,并与合格产品区分隔离。
检验员应对此类产品进行重新检验或验证,以判定其为合格品或不合格品,同时填写相应的检验记录。
合格品可流入下一工序,不合格品的处理参见4.1条3款。
4.2.4 生产各阶段出现的一般不合格品,由质检员负责评审和处置,填写《不合格品处置记录》;当生产过程中操作者或质检员发现程度严重的批不合格品时,应立即报告给质量负责人(质量代表)和车间负责人,质量代表根据不合格性质、紧急情况及对随后的影响,决定并采取是否停止生产,停产采用断电或关机的方式进行。
对已出现的严重不合格品,生产部应会同质检部共同进行评审处置,必要时总经理参加,填写《不合格品处置记录》。
并组织分析原因,落实责任,并责成有关部门采取纠正措施,具体执行《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管理程序》。
IATF16949汽车质量管理体系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 TY.B.ZL-03
版本 A4
页次 5/10
5、程序
5.1 概述
设计数据的不符合性应该根据本章节的程序处理。如果发现不合格品,质检员
需要确保不确定因素能正确地追踪(例如:通过故障清单,标识等),然后通过不合
格品审理澄清。仅当不确定因素被澄清之后,相关的部件质检员才可以无条件的放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 XXXXXXXXX
制订单位: 技术质量部
版 本: A5 版 页次:1/8 页
制订日期: 2017 年 4 月 1 日
发行日期: 2022 年 8 月 3 日
管制类别:□受控 □一般 □机密
□非受控
分发部门:
□总经理 □管理者代表 □销售部 □生产部
□管理部 □采购部 □质检部 □财务部
对于审理结论为返工、报废或者按照批准的设计数据中的标准返修程序进行的 返修不需要提交设计人员审理。
对于审理结论为让步接收或非标准返修程序返修需要设计人员批准。研制阶段 的不合格品审理,由技术员给出审理意见。
不合格品审理单的编号如下: 年月日+钉钉系统自动生成的流水号,这里“年月日”代表不合格品审理单提报 的时间,流水号是多位连续的阿拉伯数字。 5.7.2 供应商的不合格品 采购部使用不合格品审理单对供应的零部件的不符合性进行记录并为其编号。
限于:挑选、退(换)货、
报废、返工、返修、代用、
总经理、总工、专家、顾客代 表
让步放行和偏离许可 范围:进货检验、过程检 验、成品检验、库存复验
和已交付后发现的不合
格品。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5.2 生产过程的不合格品处理流程
文件编号 TY.B.ZL-03
IATF16949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含表格)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IATF16949-2016/ISO9001-2015)1.0目的:对可疑和不符合要求的产品或材料进行标识、记录、评审、隔离和处置,使生产过程中各阶段所产生的不合格的产品得到识别和控制,以防止不合格产品非预期的使用或交付,确保不合格品不流入下一过程或交付至顾客。
2.0范围:适用于从原辅材料或产品进厂到制造、交付全过程的不合格品控制,包括可疑产品的控制;也适用于在产品交付之后,以及在服务提供期间或之后发现的不合格产品或服务。
3.0术语和定义:3.1不合格品: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或材料,即指不满足规定要求的活动和过程的结果。
3.2缺陷:未满足与以预期或规定用途有关的要求。
3.4 废品:按规定要求不能使用或不能经济地进行返修的不合格品。
3.5 不合格品管理:对不合格品进行的鉴别、标识、隔离、审理、处置、记录等一系列活动。
3.6 不合格品审理系统:由不合格品判定的质量管理部门、不合格品审理小组和审理员等组成的分级审理不合格品的系统。
不合格品审理系统应独立行使职权。
如果要改变其审理结论时,需由最高管理者签署书面决定。
参与不合格品审理的人员,须经资格确认,并征得顾客的同意,由最高管理者授权。
3.7 偏离许可:产品实现前,偏离原规定要求的许可。
通常是在限定的产品数量或期限内并针对特定的用途。
3.8让步:对使用或放行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的许可。
让步通常仅限于在商定的时间或数量内,对含有不合格特性的产品的交付。
3.9 放行:对进入一个过程的下一阶段的许可。
3.10返工: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要求而对其采取的措施。
3.11返修:为使不合格产品满足预期用途而对其采取的措施。
返修包括对以前是合格的产品,为重新使用所采取的修复措施,如作为维修的一部分。
返修与返工不同,返修可影响或改变不合格产品的某些部分。
3.12降级: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不同于原有的要求而对其等级的变更。
3.13报废:为避免不合格产品原有的预期用途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IATF16949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含乌龟图)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IATF16949-2016/ISO9001-2015)
1.0目的
建立并保持对不合格品的有效控制机制,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或交付。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原材料、过程产品、成品及交付后发现的不合格品。
3.0职责
3.1 质保部负责不合格品的识别,并负责组织对不合格品的处理工作;
3.2 采购部负责与供应商的联络和协调工作,并将拒收零件退给供应商;
3.3 生产部负责车间生产的不合格品的返工;
3.4 生产部负责顾客退换、返修回来的产品维修工作。
4.0过程质量目标的监视
5.0过程中的风险控制(风险应对计划)
6.0作业程序与控制要求
8.0过程流程图
8.1进料检验不合格品处理流程图
8.2过程产品检验不合格品处理流程图
8.3成品出厂检验不合格品处理流程图
8.4客户返修或退换产品处理流程图
9.0相关文件
9.1 《文件控制程序》
9.2 《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9.3 《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10.0相关记录
10.1 《进货检验不合格记录》
10.2 《原材料不合格品退库单》
10.3 《外部质量反馈单》
10.4 《首件检验不合格记录》
10.5 《过程不合格品及维修记录》
10.6 《纠正措施处理单》
10.7 《产品检验及维修记录》
10.8 《控制器不合格品报告及维修记录》
10.9 《报废申请单》
10.10《不合格品标签》(让步接收、不合格品、拒收、需挑选或修复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
为了确保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得到识别和控制,以防止非预期的使用或交付。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不合格的原辅材料、外协件、半成品、成品的标识、隔离、评审、处置和记录的控制和管理。
3.职责和权限
3.1.品质保证部
3.1.1 负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的标识、隔离;
3.1.2负责生产过程中发现批量物料不良时,提出不合格申请并组织不合格评审;
3.1.3 负责现场不合格品的确认;
3.1.4协助不合格品的分析并追踪改善效果。
3.2 供应链管理部
3.2.1 负责入库后的不合格品的标识、隔离及后续处理;
3.2.2 参与不合格品的评审;
3.2.3 对仓库中发现的不合格品予以及时反馈品质保证部处理;
3.2.4采购工程师负责来料不良原材料的处理。
3.3制造ⅠⅡⅢⅣ部
3.3.1各制造部负责对发现的不合格品进行标识,隔离并及时反馈品质保证部;
3.3.2生产过程中批量不合格,提出不合格申请并参与不合格品的MRB评审;
3.4 动力电池开发部及小型电池开发部
3.4.1 负责协助不合格品的原因分析及改善措施的制定;
3.4.2 参与不合格品的评审。
3.5计划管理部
3.5.1 负责确认不良品数量及对生产进度影响;
3.5.2 参与不合格品的的MRB评审。
3.6 营销管理部
3.6.1定期联系外部专业处理公司对报废品进行处理;
3.6.2 与客户沟通确认。
3.7 工艺设备部
3.7.1负责制造部不合格品分析及改善措施的制定;
3.7.2参与不合格品的评审。
3.8不合格(MRB)小组:负责评审不合格品,根据物料仓储情况、采购信息以及不合格品对工序或成品
的质量影响程度,对不合格品的处置作出决定。
3.9不合格(MRB)小组成员、职责:
组长:品质保证部部长或经理 - 负责对最终结果进行确认
组员:品质工程师 - 负责不良品的核实
各制造部部长或经理 - 负责现场不良品的标识、区分
工艺工程师 - 负责现场不良品的原因分析、改善措施
研发工程师 - 协助不良品的原因分析、改善措施
采购工程师 - 负责原材料不良问题的客户沟通(原因、措施、退货、换货等)
计划管理部经理 - 确认不良数量及对生产进度影响
4.术语和定义
FG:成品(Final Goods)
WIP:半成品(Working In Progress)
MRB:物料评审委员会(Material Review Board);
Concession:让步(或者叫特采)
RTV:退货给供应商(Return To Vendor)(只适用于不合格来料)
Scrap:报废
Salvage:可作为原材料回收利用
Rework:返工
Repair: 返修
Sorting:筛选
Regrade: 降级
On hold:需静置一段时间
IQC: 来料质量控制(Incoming Quality Control)
PQC:过程质量控制(Process Quality Control)
OQC: 出货质量控制(Outgoing Quality Control)
5.内容
5.1 不合格品的处理流程见流程图,
5.2 根据相应的检查判断标准,不合格品来源及处理期限如下:
注:当处理方案及处理期限超出上述要求、或者其他特殊情况,由管理者代表进行裁决。
5.3 生产现场发现的不合格品,发现不合格的部门应负责通知相关制造部标识、隔离不合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