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宝宝出牙顺序及数量

合集下载

0-6岁儿童出牙数标准表

0-6岁儿童出牙数标准表

0-6岁儿童出牙数标准表
0-6岁儿童牙齿数标准:
0-6岁儿童乳牙牙齿数量标准为20颗,6岁开始脱落更换为恒牙,持续到12岁,一共有28-32颗牙齿。

牙齿萌出顺序存在个体差异,萌出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营养、地区差异、遗传因素等。

如果0-6岁儿童乳牙牙齿全部萌出,牙齿的标准数量则为20颗,一般在6岁的时候,儿童开始牙齿脱落更换为恒牙,一直持续到12岁,一共有28-32颗牙齿。

儿童牙齿萌出的顺序存在个体差异,且萌出的时间也并非一成不变,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比如营养、地区差异、遗传因素等。

如果乳牙更换时间较晚,可能会影响恒牙萌出,需要及时到口腔科进行检查。

恒牙会影响面部美观,并且可以决定咀嚼能力,所以儿童应该加强牙齿的维护,需要从小养成刷牙的好习惯。

儿童刚开始生长的牙齿为乳牙,随后会替换为恒牙。

正常情况下4-6个月时开始出现乳牙,一直到2-3岁牙齿全部长出,整体数量为20颗。

其中包括4颗乳中切牙、4颗乳侧切牙、4颗乳尖牙、8颗乳磨牙,在儿童长到6岁左右时,乳牙开始脱落更换为恒牙,一般持续到12岁左右,会出现28颗恒牙。

随着年龄增长部分人会出现智齿,如果4颗智齿全部生长,总共可以有32颗牙齿。

幼儿长牙时间图表

幼儿长牙时间图表

家长注意:孩子的长牙时间表 核心提示:
人的一生共出两套牙,一套是乳牙,一套是恒牙。

宝宝8个月后开始长乳牙,一般长够20颗,6岁后乳牙开始被恒牙替换,12岁左右替换完。

人的一生共出两套牙,一套是乳牙,一套是恒牙。

宝宝8个月后开始长乳牙,一般长够20颗,6岁后乳牙开始被恒牙替换,12岁左右替换完。

乳牙大约长出时间:
1.中切牙:8—12月龄
2.侧切牙:9—13月龄
3.尖牙:16—22月龄
4.第一磨牙:13—19月龄
5.第二磨牙:25—33月龄
乳牙大约脱落时间为:
1.中切牙:6—7岁
2.侧切牙:7—8岁
3.尖牙:10—12岁
4.第一磨牙:9—12岁
5.第二磨牙:10—12岁。

儿童出牙及换牙顺序图

儿童出牙及换牙顺序图

儿童出牙时间及顺序图一、换牙的时间和顺序人的一生中都要长两次牙齿,即乳牙和恒牙。

乳牙20只,通常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2-3岁长齐,恒牙28-32只(智齿的数目0-4),通常6岁前后开始长出,12-13岁长齐28只(智齿因人而异),那么换牙期通常是在宝宝6-12岁期间。

换牙有一定的规律,简单来讲就是“一定时间,一定顺序,左右对称,先下后上”,左右对称先下后上是对于同名牙而言的。

第一颗乳牙的生理性脱落多数发生在6岁左右,但也有早在4岁多,或者迟至7-8岁的,不必担心。

自然脱落的乳牙没有根,脱落面呈蚕食状,父母应该注意观察,不要跟乳牙牙根折断相混淆。

宝宝最先长出的恒牙到底是哪颗,有两种不同说法,一种是说,通常6岁左右长出的第一个恒磨牙是紧靠最后一个乳磨牙长出来的,叫做六龄磨牙,比下中切牙的萌出稍早或同时。

另一种说法是宝宝先换的是下排正中间的两颗门牙,牙医说每个宝宝可能会有不同。

然后呢,宝宝7-8岁时长上中切牙和下侧切牙,8-9岁长上侧切牙,9-12岁长第一,二双尖牙,10-12岁长恒尖牙。

二、换牙期间常见问题及其解决1、乳牙滞留如果宝宝的恒牙已经萌出,乳牙却不肯“让位”脱落,就叫做乳牙滞留。

乳牙滞留的原因通常有两个,一个是恒牙先天缺失(通过照X光片发现宝宝没有恒牙),导致乳牙到期不脱落。

这种滞留的乳牙如果没有松动,也没有龋坏,而且其它恒牙的咬合关系良好的话,是可以保留使用的,因为临床经验表明它到成人期仍能担负咀嚼功能。

乳牙滞留的第二个原因是恒牙萌出方向异常,或者萌出不够力,导致乳牙根没有受到恒牙萌出的压迫因而未发生吸收或者吸收不全造成滞留。

一般认为,如果宝宝缺钙,或者由于平时咀嚼的食物过于精细而没有充分发挥牙齿的生理性刺激,就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这种情况的后果是宝宝出现“双排牙”,应尽早带宝宝去看牙医,通常是要拔掉乳牙的。

2、乳牙早失乳牙早失是指乳牙在恒牙尚未形成的时候提早脱落,会影响宝宝的咀嚼,不利于宝宝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还会造成邻近的牙齿向缺牙空隙移位,使缺牙间隙变小,导致换牙的时候相应的恒牙因为没有足够的空间萌出而错位。

小宝宝长牙的5大阶段

小宝宝长牙的5大阶段

小宝宝长牙的5大阶段
长牙的5大阶段需注意
其实在宝宝长出第一颗之前牙齿之前,妈妈可根据宝宝的发育个别情况,给予糊状的食物,比如牛奶麦片和稀粥,这样不但可以脂肪酸增加宝宝的碳水化合物,还能促进宝宝萌牙。

下面按照长牙不同的时期,根据妈咪的摄食习惯习惯和成长发育需要,跟大家一些宝宝长牙阶段的注意事项。

第一阶段——2颗牙期
宝宝一般在4-8个月时,下颌的一对乳中切齿悄悄萌出,从此宝宝就脱离没有牙齿消亡的行列。

这个时期的宝宝很喜欢将任何他拿得到的物品放到口中咀嚼,让人因很是哭笑不得,有时更会模仿大人的动作咀嚼汤匙手帕和汤匙。

妈妈在这个时期可以试着给予宝宝一些半固态的食物,比如马铃薯泥、蛋黄泥、麦片粥等等,让小孩体验由水状饮食到糊状饮食的过度。

稍有稠度的辅食,可以让宝宝意识到他的食物开始有所,为日后添加固态食物让宝宝锻炼用牙齿咀嚼打基础。

第二阶段——4颗牙期
大概8~12 个月之时,宝宝的上颌又会长出两颗牙齿甚至更加多。

此时宝宝的资金需求营养融资需求越发的高,在这个时期妈妈应该给予宝宝更多的选择,比如肉泥、肉末、西红柿、豆腐等等。

但是宝宝如果咀嚼能力不好,宝宝的消化功能又薄弱,块状的食物没有经过牙齿的进入消化系统,营养物质是不容易被分解利用的。

因此同学在这个时期,要有意识的用固态食物来引导宝宝练球咀嚼。

儿童乳牙有几颗呢?

儿童乳牙有几颗呢?

儿童乳牙有几颗呢?很多妈妈都会发现,宝宝在三四岁的时候还在出牙,并且在出牙的时候,宝宝也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安,有时候还很容易流口水,出现上火的症状,但是很多妈妈都不知道宝宝的乳牙到底需要长到多少颗才算正常。

下面来介绍关于儿童乳牙的生长顺序以及在出牙时候的一些不适。

乳牙在出生后约半岁左右开始萌出,两岁半左右出齐,共20个。

7~12岁,乳牙先后脱落;恒牙28~32个,自6岁起,渐次与乳牙更换,至12岁前后除第三磨牙(智齿)外,全部萌出,第三磨牙一般在20岁以后萌出,也有人终生不出。

1.通常宝宝乳牙有其特定的生长顺序。

平时安静的宝宝突然开始变得烦躁不安,哭个不停,两颊发红,喜欢咬坚硬的东西或总是啃拳头,还特别爱流口水,妈妈怎么哄也没有用,严重时还会出现低烧或腹泻。

妈妈此时就应注意观察宝宝的牙床,长新牙齿的位置通常会有小小的突起或肿大,这表明宝宝要长乳牙了。

2.如何减轻宝宝的疼痛妈妈洗净自己的双手,用一根手指轻轻来回按摩宝宝的牙床,这对减轻宝宝的疼痛非常有效。

如果妈妈没有时间这么做,使用磨牙玩具或磨牙食品也是很有帮助的。

不要给宝宝使用专门治疗牙痛的产品,它们既不安全,也通常无效。

3.磨牙玩具的使用市场上销售的磨牙玩具种类很多,用安全坚硬的橡胶制成的磨牙玩具非常有效。

有一种中间注水的磨牙环也很有用,它可以放入冰箱稍加冷却后使用,冰镇宝宝的牙床,能减轻疼痛。

但要注意不能冰冻这种磨牙环,以防其过于坚硬而伤害宝宝的牙床。

购买磨牙玩具要注意玩具不应含有容易被宝宝咬下的小部件,同时应选择宝宝可以两手轻松掌握的磨牙玩具。

在宝宝出牙的时候,可以适当的给他使用一些磨牙棒,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宝宝,兔牙时期口腔的一些不适,同时对于宝宝焦虑不安的情绪也能够得到一定的改善。

选择合适的磨牙棒对于牙齿的生长,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2024宝宝乳牙长牙知识科普

2024宝宝乳牙长牙知识科普

2024宝宝乳牙长牙知识科普宝宝乳牙的萌出遵循着这样一个生理规律:一定时间萌出、一定顺序长出、左右牙齿对称发育。

T殳来讲,宝宝小乳牙是在6~7个月时开始萌出。

可有的宝宝会在出生后4个月就长出小乳牙,有的宝宝却晚到出生后10个月,这都属于正常现象。

正常的宝宝平均六个月大开始长牙,以每个月增加一颗的速度,大约一岁大(十二个月)有六颗牙。

在两岁半左右二十颗乳牙会都长全。

但是如果宝宝到了1周岁,宝宝还没有长出乳牙,就有可能是身体里有某种异常。

宝宝长牙晚的原因宝宝长牙的早晚和宝宝自身因素有关。

有的宝宝长牙晚,在一岁时候才开始长牙。

宝宝的长牙周期都不尽相同,虽说应在约6个月大时长出第一颗牙齿,不过就乳牙而言,出牙的时间差距在半年之内都算正常,而恒牙萌出时间的合理差距甚至可延长至1年。

所以,一般无需过度担心,通常只是长牙时间的快慢不同,并不会影响到牙齿的功能。

一般宝宝长牙晚的原因有:1、先天遗传宝宝长牙较慢的主要原因来自遗传,包括家庭病史、种族等,甚至连性别也会有所差异。

根据多数研究报告来看,女宝宝的长牙时间会比男宝宝早一些。

2、后天环境除了先天遗传因素之外,后天环境也可能间接造成长牙缓慢。

就拿早产儿来说他的长牙时间就必须先扣除早产时间,这样得出的结论才比较准确。

如果是胎龄30周就出生的早产儿,那么长出第一颗牙的时间就必须延后10周(通常是出生后6-8个月时)。

另外,凡是出生体重过轻的宝宝,也很可能出现长牙较慢的问题。

3、系统性疾病唐氏症、脑下垂体分泌异常、外胚层发育不全症候群等,都有可能造成宝宝长牙的速度有所差异,必须通过抽血检查才能确定真正的病因。

4、外伤与感染如果宝宝的乳牙出现高低不一的情况则很有可能是牙齿受到过外力撞击,导致与牙齿相连的韧带坏死,而以新生骨头取代(骨粘连),从外观看来只是某颗牙齿生长较慢,实际上却会影响到恒牙的萌发。

如果宝宝乳牙提早丧失,牙龈表面便会生成结缔组织,一旦恒牙此时还未充分成长,就会受到压迫而导致恒牙出牙较慢。

1-2岁儿童牙齿数量标准

1-2岁儿童牙齿数量标准

1-2岁儿童牙齿数量标准牙齿是人体中重要的消化器官之一,对于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口腔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儿童发育的早期阶段,特别是1-2岁的宝宝,他们的牙齿数量是非常有规律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1-2岁儿童牙齿数量的标准,以及如何保持儿童的口腔健康。

一岁到两岁是儿童牙齿生长的关键时期,一般情况下,这个时期的儿童会长出20颗乳牙。

儿童的乳牙分为上下颌的门牙、犬牙和第一磨牙,每颌有10颗。

这些乳牙将在儿童长大后逐渐被恒牙所替代。

儿童的乳牙在出生时已经开始形成,出生后6-12个月开始长出,到两岁左右,乳牙会基本长齐。

具体来说,1岁时,一般情况下,儿童已经长出了4颗上下颌的门牙和2颗犬牙,共计6颗牙齿。

这些门牙和犬牙对于儿童的咀嚼能力和语言表达起着重要的作用。

到了1岁半,儿童一般会具有10颗乳牙,包括上下颌的门牙、犬牙和第一磨牙。

最后,在两岁左右,儿童的乳牙一般会长齐,包括20颗乳牙。

儿童牙齿的生长过程中,家长需要关注儿童的口腔健康,保持乳牙的整洁和牙齿的健康。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保持儿童口腔健康的方法。

首先,家长应该在儿童出生后就开始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比如,可以使用湿纱布或者婴儿牙刷为儿童擦拭牙齿和牙龈。

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细菌滋生和牙齿出现腐蚀。

其次,在儿童长出第一颗牙齿后,家长可以开始使用低氟儿童牙膏帮助儿童刷牙。

低氟儿童牙膏不仅能清洁牙齿,还有助于预防龋齿的发生。

家长需要注意,儿童的牙膏使用量应该适量,不宜过多,避免儿童吞下过多的牙膏。

此外,家长还可以给儿童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以及定期带儿童到口腔专科医生那里进行口腔保健。

医生可以检查儿童的牙齿和口腔健康状况,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

除了口腔保健,儿童的饮食也对牙齿的生长和健康有一定影响。

家长应该避免让儿童吃过多的含糖食物和饮料。

含糖食物容易滋生细菌,并导致牙齿腐蚀。

同时,家长还应该鼓励儿童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这样有助于保持牙齿的健康和口腔清洁。

总结起来,1-2岁儿童的牙齿数量标准是20颗乳牙,包括上下颌的门牙、犬牙和第一磨牙。

0-6岁儿童出牙数标准表

0-6岁儿童出牙数标准表

0-6岁儿童出牙数标准表
以下是0-6岁儿童出牙数的标准表:
0-6个月:无牙齿
6-10个月:出现下颌中央切牙2颗
8-12个月:出现上颌中央切牙2颗
9-13个月:出现下颌侧切牙4颗(中央切牙旁边的牙)10-16个月:出现上颌侧切牙4颗(中央切牙旁边的牙)13-19个月:出现下颌第一磨牙4颗
16-22个月:出现上颌第一磨牙4颗
16-24个月:出现下颌第二磨牙4颗
17-23个月:出现上颌第二磨牙4颗
23-31个月:出现下颌尖牙4颗(侧切牙旁边的牙)
25-33个月:出现上颌尖牙4颗(侧切牙旁边的牙)
2.5-
3.5岁:出现下颌第一大臼齿4颗
2.5-
3.5岁:出现上颌第一大臼齿4颗
3-4岁:出现下颌第二大臼齿4颗3-4岁:出现上颌第二大臼齿4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详解宝宝出牙顺序及数量
出牙护理
有的婴儿早在两个月前就已经有乳牙萌出了,但大多婴儿会在生后6个月有乳牙萌出,先萌出一对下乳中切牙;到8月龄,萌出一对上乳中切牙;此后其他乳牙由前向后,左右相继成对萌出,一般是左右对称,同时萌出,先出下牙,后出上牙。

到了9个月,萌出一对下乳侧切牙,再萌出一对上乳侧切牙;到了一岁零两个月,先萌出一对下第一乳磨牙,再萌出一对上第一乳磨牙;到了一岁半,先萌出一对下乳尖牙,再萌出一对上乳尖牙;到了两周岁,先萌出一对下第二乳磨牙,再萌出一对上第二乳磨牙。

这样,到了两周岁,20颗乳牙就出齐了。

乳牙数计算的方法是:两周岁以前的婴儿,月数减4~6。

如8个月婴儿乳牙数是:8-(4~6)=4~2。

8个月婴儿应该萌出乳牙2~4颗。

但并不是所有的婴儿都如此规律地萌出乳牙,有的婴儿早在生后4个月就开始有乳牙萌出了,可有的婴儿迟到生后一岁才开始长牙。

妈妈如果因为宝宝乳牙萌出迟了,就认为宝宝缺钙,给宝宝喂钙片钙水,是没有必要的,如果宝宝吸收不了这些钙,会使宝宝大便干燥。

如果宝宝吸收了过多的钙,对宝宝的身体同样是有害的。

况且乳牙早在胎儿期就开始生长了,只是没有萌出牙床,妈妈看不到而已。

还没有见过不出乳牙的个例报道,父母尽管放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