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出牙顺序

合集下载

到底宝宝长牙有什么说法

到底宝宝长牙有什么说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到底宝宝长牙有什么说法
导语:中国现在向国际化发展,可是仍有许多地区,一阶段的老人有封建迷信的想法。

对于新手妈妈来说,由于没有带过孩子,经验不足,这个时候家里的
中国现在向国际化发展,可是仍有许多地区,一阶段的老人有封建迷信的想法。

对于新手妈妈来说,由于没有带过孩子,经验不足,这个时候家里的老人或多或少,会用一些封建迷信的思想感染新手妈妈。

宝宝长牙长得早晚,在老人家那里都是有说法的,其实这完全没有科学依据,妈妈们完全不必介怀。

那么到底宝宝长牙有什么说法?
婴儿出牙的时间早晚不同,最早有4个月乳牙开始萌出的,但大部分婴儿是从6个月以后开始长牙。

牙齿通常是一对一对长出。

最早出现的是下方的门牙(前牙),之后是上门牙,然后是侧门牙,再后是前磨牙和犬齿,最后是后磨牙。

一般到3岁时,20颗乳牙全部出齐。

婴儿的第一颗牙出现早晚不同,一般是4—12个月之间出来都算正常。

如果1岁时还未长牙,只要其他发育都正常,也不必太担心,只有极个别情况是由于代谢紊乱而出牙迟,但通常这不会只表现在牙齿上,也会在其他方面表现出来。

长牙的次序与遗传、体内钙含量、是否乳牙缺损等情况有关。

观察宝宝是否有其他异常表现,比如夜啼、出汗、枕秃、生长发育情况等,如有这些现象出现,建议去医院检查血钙。

宝宝不出牙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可能是缺钙另一方面宝宝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有些出牙早有些出牙晚.还有可能就是因为咀嚼不够所以牙还没有顶出来.你可以给宝宝补点钙和鱼肝油,再给他买点磨牙棒吃吃.。

新生儿十二个月医学顺口溜

新生儿十二个月医学顺口溜

在医学领域,有一段关于新生儿十二个月顺口溜的口诀,用于概括和描述新生儿在每个月的生长发育特点和注意事项。

以下是对这段顺口溜的详细解释:1月睡:新生儿刚出生一个月,主要的任务就是睡觉。

良好的睡眠对于他们的生长和发育非常重要。

在睡眠中,他们的身体得以恢复和修复,为接下来的生长发育打下基础。

2月闹:新生儿在第二个月开始,可能会因为肠胃问题或者身体其他方面的不适而哭闹。

这个月需要家长特别关注孩子的饮食和排泄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任何问题。

3月认人:三个月大的宝宝开始认得他们的主要照顾者,会根据声音、视觉和触觉等来识别熟悉的人。

这也是建立亲子关系的关键时期。

4月翻身:四个月大的宝宝开始学习翻身,这是他们运动发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家长可以引导和帮助他们进行这个动作,促进他们的运动发育。

5月出牙:五个月大的宝宝开始出牙,这是他们口腔发育的一个重要阶段。

出牙期间,宝宝可能会有些烦躁和不适,家长可以给他们一些安全的牙胶或者磨牙玩具来帮助他们缓解不适。

6月辅食:六个月的宝宝可以开始尝试添加辅食,这是他们接触新食物和学习吞咽技巧的重要时期。

辅食的添加要循序渐进,从单一食物开始,慢慢增加食物的种类和量。

7月坐坐:七个月大的宝宝可以开始学习坐立,这是他们脊柱发育的一个重要阶段。

家长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些支撑和引导,帮助他们练习这个动作。

8月爬爬:八个月大的宝宝开始学习爬行,这是他们探索和发现新事物的重要方式。

家长可以设置一个安全的环境,让他们自由地探索和学习。

9-12月顺口溜:九个月会站立扶着东西走,十个月能自己站立片刻,十一月能自己扶着东西走,十二个月就能独立地走。

总的来说,这段顺口溜概括了新生儿在每个月的生长发育特点和注意事项,帮助家长了解和关注孩子的发展。

同时,也提醒家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要给予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育儿知识:宝宝几时开始出牙,出牙的注意事项

育儿知识:宝宝几时开始出牙,出牙的注意事项

宝宝几时开始出牙,出牙的注意事项要想了解出牙晚的原因,首先应明白牙齿的发育过程。

牙齿是有牙胚形成,牙胚从胚胎2个月开始发育,因此,牙齿的发育和生长有一个长的、复杂的过程。

每个牙齿的发育大体分为3个时期,就是生长期、钙化期和萌出期。

这种复杂的发育过程是身体其他器官所没有的。

如内脏只有生长期,骨骼系统有生长和钙化期;而牙齿不但要钙化,而且还要萌出,才能行使功能。

牙齿发育的过程和机体内外环境有密切关系。

在牙胚形成阶段,机体本身的影响,特别是物种演化、遗传因素、母体孕期严重代谢障碍和其他目前尚不清楚的因素,都可能影响牙胚的形成。

因此,出牙晚的原因并非单纯缺钙造成的。

正常婴儿一般约在6个月左右萌出第一乳牙,但有的婴儿出牙稍晚,甚至相差3、4个月也不算异常。

临床上,1岁左右才出第一乳牙的,仍可以认为属于生理范围。

一般临床上将10个月仍未出牙诊断为出牙延迟。

有不少家长见到宝宝长到8个月尚未出牙就着急,擅自给宝宝增加鱼肝油和钙的剂量。

其用心虽好,但这种做法对宝宝的健康有害无益。

宝宝出牙时间的早晚主要由于遗传因素决定的,正常情况下,出牙早的宝宝生后4个月就有乳牙萌出,而出牙晚的,却要到10个月时才萌出。

如果宝宝超过10个月尚未长出第一个乳牙,应考虑有无全身性疾病,如佝偻病,呆小病,极度营养缺乏,或先天性梅毒。

长期不长第一颗乳牙是否有无牙畸形的可能,可借X线拍片查明。

家长发现小儿出牙延迟时,应到医院全面查体而不是盲目地增加鱼肝油和钙片的剂量,以免事与愿违。

宝宝长牙时要注意口腔卫生,养成饭前、奶后以及早晚喝白开水的习惯,代替漱口。

睡前不要吃糖果、点心,还要注意饮食和营养,多吃豆制品、新鲜蔬菜等,保证食物中的钙、维生素含量充分,以促进牙齿的正常发育。

0到6岁儿童出牙颗数标准

0到6岁儿童出牙颗数标准

0到6岁儿童出牙颗数标准
儿童出牙的顺序和时间是有一定的标准范围的,但每个儿童的生长发育都有一些个体差异。

以下是关于0到6岁儿童出牙的一般标准:一、乳牙(初乳齿):
6-10个月:通常是下颚中央切牙(下中切牙)首先出现。

8-12个月:上颚中央切牙(上中切牙)跟着出现。

9-13个月:下颚侧切牙(下侧切牙)开始出现。

10-16个月:上颚侧切牙(上侧切牙)跟着出现。

二、磨牙(臼齿):
13-19个月:第一个下颚第一乳磨牙(下一乳臼齿)开始出现。

16-22个月:第一个上颚第一乳磨牙(上一乳臼齿)出现。

在儿童的生长过程中,上述时间范围仅为一般参考,实际情况可能有所不同。

有的儿童可能更早或更晚出牙,而这仍然被认为是正常的。

如果你对你的孩子的牙齿生长感到担忧,建议咨询儿科医生或儿童牙科医生的意见。

他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为你提供更详细的信息和建议。

乳牙萌出顺序

乳牙萌出顺序

乳牙萌出顺序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一共会长出20颗乳牙,上下颚各10颗。

从出生6个月开始到2岁半,乳牙基本上生长完毕。

特别要注意乳牙生长过程中的龋齿现象,不仅影响恒牙萌出,导致恒牙生长不牢固。

由于龋齿会导致乳牙提早脱落,会使恒牙生长不周正,排列不齐。

另外,还会导致因为咀嚼受限而产生的营养摄入不良情况。

而龋齿的诱因就是牙齿没有彻底刷干净。

因此,关注乳牙萌出的同时,也要做好正确的清洁工作。

当孩子到6-8个月的时候,下齿槽长出两颗中间的门牙,跟着上齿槽又长出两颗门牙。

这时候可以用指刷帮孩子轻轻地刷,一定要小心。

当孩子8-12个月的时候,上齿槽长出外面两颗门牙,然后下齿槽的两颗外侧门牙冒出牙龈。

这个阶段,还是继续用指刷。

到了12-16个月的时候,孩子先后在上下齿槽出现第一乳磨牙。

这时候孩子的牙齿也比原来坚固了,饮食也比以前更为丰富。

此时很多含糖量高的食物残渣、口腔内的繁殖细菌,都有可能让齿质脆弱的乳牙发生龋齿现象。

此时想要将孩子的牙齿彻底刷干净,就可以开始使用儿童声波震动电动牙刷来刷牙,这时候孩子的牙齿比较脆弱,所以选择电动牙刷时一定要选择有品质保障的、对孩子牙刷不会造成伤害的,例如,飞利浦之类的。

16-20个月,上下齿槽先后长出犬牙。

这时候牙缝隙变小,两牙邻接面的接触部位开始不容易清洁。

到了20-30个月,长出下齿槽的两颗第二乳磨牙,上齿槽的两颗第二乳磨牙,至此20颗乳牙长齐了。

孩子口中的大牙有很多凹凸不平的窝沟,容易积聚导致龋齿的细菌,而牙釉质与牙龈交接的牙颈部位也容易滞留食物产生细菌。

这时候就要更加注意乳牙的清洁,只有用高速震动带动液体产生冲力,将缝隙间的残留和牙菌斑冲出来才能防止龋齿,例如声波震动牙刷。

但孩子通常只在一两个部位来回刷,无法彻底净齿,所以为了尽可能地培养孩子刷牙的习惯,需要挑选一把合适的儿童电动牙刷。

比如飞利浦儿童牙刷,不但有音乐提示刷牙顺序,还有手柄贴纸等奖励机制和寓教于乐的刷牙APP,帮助孩子养成早晚刷牙好习惯。

宝宝正常的长牙时间表及注意事项

宝宝正常的长牙时间表及注意事项

宝宝长牙的时间和顺序1、乳牙萌出的时间和顺序中切牙:下颌6个月,上颌7个半月。

侧切牙:下颌7个月,上颌9个月。

第一乳磨牙:下颌12个月,上颌14个月。

犬牙:下颌16个月,上颌18个月。

第二乳磨牙:下颌20个月,上颌2岁。

有的宝宝牙齿萌出的顺序可能有所颠倒,但这并不会影响牙齿的排列,爸妈不要特别处理。

2、恒牙萌出的时间和顺序第一恒磨牙(六龄齿)、下颌中切牙(下门牙):5-8岁下颌侧切牙、上颌中切牙(上门牙):6-9岁上颌侧切牙(上门牙):7-11岁第一前磨牙、下颌尖牙(下虎牙):9-12岁第二前磨牙、上颌尖牙(上虎牙):9.5-14岁下颌第二磨牙:10.5-14.5岁上颌第二磨牙:11-15岁第三磨牙:16.5-26岁宝宝长牙注意事项1、长牙早宝宝有时可能会长牙比较早,在3-4个月就开始长牙了,不少部门都担心宝宝长牙太早会不会影响牙齿的发育,其实宝宝长牙早是因为妈妈在怀孕的时候比较注意补钙,宝宝钙质充足,长牙就会早一些,这是正常的情况,爸妈不用过于担心。

2、长牙晚宝宝也可能会长牙较晚,有的宝宝一岁才开始长牙。

其实宝宝长牙的周期并不相同,虽然说六个月应长出第一颗牙,但就乳牙而言,出牙的时间差距在半年以内都是属于正常的。

因此,爸妈也不要过于担心,长牙的快慢并不会影响牙齿的功能。

3、需要检查的情况宝宝在4-12个月长牙都是正常的情况,但若是巴伯超过一岁还没有长牙,爸妈就需要带宝宝去医院检查一下,看宝宝是否是缺钙。

宝宝长牙的症状长牙期间宝宝是会有一些异常表现,不同的宝宝表现也不同,总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九个方面:1、疼痛:你的宝宝可能表现出疼痛和不舒服的迹象。

2、暴躁:牙齿带来的不适会让宝宝脾气暴躁和爱哭闹,在出牙前一两天尤其明显。

3、脸颊发红:你可能留意到宝宝的脸颊上出现了红色的斑点。

4、流口水:出牙时产生的过多唾液会让宝宝经常流口水。

5、啃、嚼或咬东西:把任何东西放到宝宝嘴巴附近,他可能会出现以上动作。

6、牙龈肿胀:检查一下他的嘴巴,看看牙龈上是否有点红肿或肿胀。

宝宝乳牙健康的知识

宝宝乳牙健康的知识

宝宝乳牙健康的知识有关宝宝乳牙健康的知识乳牙照护得好坏,不仅对日后恒牙的生长与美观有直接的影响,还会关系到咀嚼能力的强弱,这对于摄取营养至关重要。

所以,绝对不可忽略对乳牙的照护,只有从小养成正确的照顾方式,才能确保牙齿健康。

PART 1乳牙成长篇请注意,如果宝宝在满1周岁时仍未长出一颗乳牙,建议请专业牙科医师诊断及评估。

乳牙成长的顺序乳牙的成长大致有一定的顺序,下颚前门牙首先会萌发出来,然后是上颚前门牙,接着是下颚侧门牙及上颚侧门牙,然后会跳过犬齿先长出第一乳臼齿,再长出犬齿,最后才会长出第二乳臼齿。

一般而言,大约在3岁时,20颗乳牙就会全部长出。

TIPS:留意对称牙齿的成长虽然乳牙有一定的成长顺序,但是,每个宝宝仍然有个别的差异,需要特别留意的是对称两颗牙齿的成长。

乳牙的成长原则是左右对称(而非上下对称),如果对称的那一颗牙齿在3~6个月内仍未长出,应该及时请医师诊断及评估。

乳牙成长时间表乳牙名称前门牙侧门牙犬齿第一乳臼齿第二乳臼齿上颚 8~12个月 9~13个月 16~22个月 13~19个月 25~33个月大下颚 6~10个月 10~16个月 17~23个月 14~18个月 23~31个月大乳牙成长3个提醒需要耐心等待有些宝宝的牙肉结缔组织太厚,这就如同土壤太结实、使得嫩芽不容易萌发,所以牙齿冒出来的时间会比较晚,建议家长耐心等待一下。

当然,如果家长坚持的话,医师也可通过手术切开牙龈组织,让乳牙早点冒出来。

缝隙大好处多乳牙缝隙大,看起来不美观,但是好处却很多。

比如很容易清洁,因此也不容易蛀牙。

此外,宝宝在第二次长出新牙时,恒牙排列整齐的机会比乳牙整齐的宝宝还高,这是因为恒牙的体积比乳牙大,需要更多的成长空间。

对于乳牙排列整齐的宝宝来说,反而可能因为恒牙的空间不足会造成拥挤,进而影响美观。

脱钙不是缺钙在宝宝的牙齿有脱钙现象时,父母往往以为是因为钙质不足造成的。

其实,牙齿脱钙并不表示宝宝的钙质摄取不足,这只是蛀牙的前兆。

早出牙竟有这么大伤害,别再羡慕别人家的孩子 - 婴儿成长

早出牙竟有这么大伤害,别再羡慕别人家的孩子 - 婴儿成长

早出牙竟有这么大伤害,别再羡慕别人家的孩子 - 婴儿成长在育儿的路上,妈妈总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整合起来分分钟能出一本妈妈版的十万个为什么。

随着宝宝的健康成长,很多妈妈开始产生新的疑问:我的宝宝过了6个月怎么还不长牙?宝宝出牙晚是不是因为缺钙?一起来看看是怎么回事吧!宝宝长牙,参考"四四规律"一般来说,宝宝的第一颗牙会在6个月左右萌出,全部长完通常要等到两岁半。

由于每一个宝宝都是独特的存在,出牙时间也会有个体差异,有些宝宝会出得早一些,当然也会有更晚的,这都是正常的!事实上,宝宝一出生就已经有20颗完整的乳牙埋在牙龈里了,每一颗小乳牙都在等待合适的时机"破土而出"。

除了出牙时间,每一颗乳牙的萌出顺序也是有规律的。

一般上下排牙齿是成对出现的,但通常下排牙齿会早于上排,而女宝宝又会比男宝宝更早。

妈妈可以参考长牙的"四四规律",意思是从6个月开始,每4个月长出4颗新乳牙。

早出牙对宝宝竟有这么大伤害,别再羡慕别人家的孩子了!别再错了!宝宝出牙慢不是缺钙!都说婴儿会在6个月会长牙,所以很多妈妈看到自家宝宝7、8个月还没出牙,心里就特别着急:宝宝还没出牙是不是身体有什么问题?缺钙吗?还是有什么发育障碍别方!所有这些成长发育指标都是仅供参考的,长牙较晚不代表TA的发育出现什么问题。

无论是出牙时间还是长牙顺序,每个宝宝都可能会有自己独特的方式,妈妈们没必要照着葫芦画瓢,放宽心让宝宝自由发挥吧~有些妈妈认为宝宝出牙慢可能是因为缺钙,于是拼命给宝宝吃鱼肝油和钙片,这都是错误的!实际上宝宝通过母乳喂养或喝配方奶,完全能达到身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完全没必要给宝宝补钙。

如果给宝宝服用过量的钙,不仅会影响钙的吸收率,还可能会增加结石病和心脏损伤等风险。

其实影响宝宝长牙时间最重要的因素是遗传,妈妈可以结合自己跟老公小时候长牙的时间,来推测宝宝长牙的时间哦!除了先天的遗传因素,一些疾病因素也会引起宝宝出牙慢,比如营养不良、佝偻病、唐氏综合征、脑下垂体分泌异常、外胚层发育不全综合征等,但是这些疾病通常会伴有全身性的发育异常,如特殊面容、体格发育障碍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宝的出牙顺序(图宝宝现在不长牙怎么办?究竟宝宝几个月长牙算是正常呢?中国教育文摘本文将为妈妈介绍宝宝长牙的时间以及宝宝长牙顺序(图)。

我们每个人的牙齿是从婴儿时期开始长起来的,宝宝长牙是一个温长的过程,因为牙齿一般是两颗两颗长的,一口牙齿要全部长完需要的时间差不多要两年左右呢?宝宝几个月长牙算正常呢?育儿专家告诉我们,宝宝一般在出生后六、七个月就开始出牙。

但有的孩子出牙较晚,甚至相差3—4个月,也不能算异常,有的小儿1岁左右才出第一颗牙,仍可以认为属于生理范围。

有些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八、九个月还没出牙,心里非常着急,认为孩子可能缺钙,牙长不出来。

于是,有些家长就给孩子服鱼肝油和钙粉,并且加量地服用。

这种做法是不妥的,往往有损孩子的健康。

仅仅根据小儿出牙时间的早晚,并不能断定是否缺钙。

即使是缺钙引起出牙晚,也不能盲目补钙,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如果家长擅自给婴儿大量服用鱼肝油、维生素D、注射钙剂,很容易引起中毒,给孩子带来痛苦。

儿出牙多数情况是自然萌出,没有什么感觉,也有部分小儿伴有局部发红、发痒、流口水、咬硬东西或手指,哺乳时咬奶头等现象,这些大都在出牙后自然消失。

宝宝妈不要太过于担心,再过上一段时间观察,您就会发现宝宝已经长出第一颗,第二颗....... (下一页附宝宝长牙顺序图)正常的宝宝平均六个月大开始长牙,以每个月增加一颗的速度,大约一岁大(十二个月)有六颗牙。

在两岁半左右二十颗乳牙会都长全。

但是每一个宝宝长牙的时间是不是都是那么一致,时常看的到的是很多宝宝不一定。

时常有母亲会问:我的宝宝怎么到九个月大还不长牙?我的宝宝长牙的次序怎么与别人不一样?我的宝宝怎么长了两颗牙就不长了?但是反观就们所接触、所认识的所有人,没有长牙的真的很少见(除了非常少数所谓"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的病例以外)。

宝宝乳牙的萌出遵循着这样一个生理规律:一定时间萌出、一定顺序长处、左右牙齿对称发育。

一般来讲,宝宝小乳牙是在6~7个月时开始萌出。

可有的宝宝会在出生后4个月就长处小乳牙,有的宝宝缺晚到出生后10个月,这都属于正常现象。

尽管宝宝出牙的时间有早有晚,但不应相差得太远。

如果到了1周岁,宝宝还没有长处乳牙,可能是身体里有某种异常。

乳牙过晚萌出,可能是两种原因引起1)可能是外伤引起牙龈肥厚增生,使乳牙难以穿透;(2)可能是宝宝患有佝偻病,由于维生素D的不足使体内钙磷代谢异常,导致牙胚发育迟缓,乳牙萌出延迟。

此外,宝宝患甲状腺功能低下、内分泌障碍、缺乏生长激素也会使乳牙萌出受到影响。

您还应当注意宝宝乳牙萌出过晚是不是先天缺牙,可带宝宝到医院拍X射线片。

如果是乳牙肥厚引起,可手术切开牙龈,帮助乳牙萌出。

若是全身性疾病引起的乳牙萌出过晚,应该在医生的帮助下,尽早查明病因,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促进乳牙的萌出。

中国教育文摘()独家稿件请勿转载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路径!儿童换牙顺序图乳牙牙根吸收时间表牙位牙根完成牙根吸收脱落乳中切牙 1岁6个月 4岁 6-7岁乳侧切牙 1岁6个月-2岁 5岁 7-8岁乳尖牙 3岁3个月 7岁 9-12岁第一乳磨牙 2岁6个月 8岁 9-11岁第二乳磨牙 3岁 8岁 10-12岁宝宝的成长过程中有很多里程碑,每一个都会给父母带来惊喜。

宝宝的第一次胎动,第一声啼哭,第一次睁开眼睛,第一次笑,第一次翻身,第一次坐起来,第一次爬,第一次站立,第一次走路,第一次说话,第一次。

都是值得纪念的时刻。

还记得绿宝宝第一次长乳牙的时候,我们用手电筒照着他的牙床,看到牙肉里面那隐隐约约的一点乳白色,牙齿都还没有冒出来呢,就已经够我们兴奋半天。

现在宝宝开始换牙了,又是一个里程碑,开心之余,开始在网上留意一些有关宝宝换牙的资料,并总结整理出来跟大家分享。

牙齿健康的重要性不必多说,而宝宝在换牙期间恒牙是否长得好,对于孩子将来的牙齿健康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另外恒牙的成长情况对于宝宝颌骨和面部的发育也有很大影响,所以不可掉以轻心哦。

言归正传,下面分几点来说说宝宝换牙期间的方方面面。

一。

换牙是生理性需求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小小的乳牙已经无法适应颌骨的发育和日益增强的咀嚼力, 乳牙便开始生理性脱落,换上更强壮的几乎陪伴我们一辈子的恒牙。

二。

换牙的时间和顺序人的一生中都要长两次牙齿,即乳牙和恒牙。

乳牙20只,通常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2-3岁长齐,恒牙28-32只(智齿的数目0-4),通常6岁前后开始长出,12-13岁长齐28只(智齿因人而异),那么换牙期通常是在宝宝6-12岁期间。

换牙有一定的规律,简单来讲就是“一定时间,一定顺序,左右对称,先下后上”, 左右对称先下后上是对于同名牙而言的。

第一颗乳牙的生理性脱落多数发生在6岁左右,但也有早在4岁多,或者迟至7-8岁的,不必担心。

自然脱落的乳牙没有根,脱落面呈蚕食状,父母应该注意观察,不要跟乳牙牙根折断相混淆。

宝宝最先长出的恒牙到底是哪颗,有两种不同说法,一种是说,通常6岁左右长出的第一个恒磨牙是紧靠最后一个乳磨牙长出来的,叫做六龄磨牙,比下中切牙的萌出稍早或同时。

另一种说法是宝宝先换的是下排正中间的两颗门牙,我问过牙医,他说每个宝宝可能会有不同。

我家宝宝是先长的两颗六龄磨牙,位于下排牙齿的最里面,左右各一颗,很大。

这两颗恒牙不是换出来的,也就是说没有相对应的乳牙。

然后呢,宝宝7-8岁时长上中切牙和下侧切牙,8-9岁长上侧切牙,9-12岁长第一,二双尖牙,10-12岁长恒尖牙。

三。

换牙期间常见问题及其解决1。

乳牙滞留如果宝宝的恒牙已经萌出,乳牙却不肯“让位”脱落,就叫做乳牙滞留。

乳牙滞留的原因通常有两个,一个是恒牙先天缺失(通过照X光片发现宝宝没有恒牙),导致乳牙到期不脱落。

这种滞留的乳牙如果没有松动,也没有龋坏,而且其它恒牙的咬合关系良好的话,是可以保留使用的,因为临床经验表明它到成人期仍能担负咀嚼功能。

乳牙滞留的第二个原因是恒牙萌出方向异常,或者萌出不够力,导致乳牙根没有受到恒牙萌出的压迫因而未发生吸收或者吸收不全造成滞留。

一般认为,如果宝宝缺钙,或者由于平时咀嚼的食物过于精细而没有充分发挥牙齿的生理性刺激,就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这种情况的后果是宝宝出现“双排牙”,应尽早带宝宝去看牙医,通常是要拔掉乳牙的。

2。

乳牙早失乳牙早失是指乳牙在恒牙尚未形成的时候提早脱落,会影响宝宝的咀嚼,不利于宝宝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还会造成邻近的牙齿向缺牙空隙移位,使缺牙间隙变小,导致换牙的时候相应的恒牙因为没有足够的空间萌出而错位。

解决办法是预防为主,教育宝宝爱护自己的牙齿,并通过安全教育减少外伤。

如果已经发生乳牙早失,就要去看牙医,看是否要戴缺隙保持器。

3。

乳恒磨牙龋齿宝宝换牙期间乳恒磨牙容易患龋齿病,因为乳牙与恒牙共存,作为体积大、咬合面窝沟多的磨牙常常滞留食物残渣,宝宝刷牙又往往不够彻底,不容易把磨牙清洁干净。

解决办法是教宝宝提高刷牙技巧,或者在比较重要的时期由父母亲自帮宝宝刷牙。

龋齿会引起根尖病,影响继发恒牙的生长,需要高度重视,如果已经发生龋齿,就要看牙医了。

就算只是乳磨牙患龋齿,也要及时医治,不能认为乳牙迟早要换而不去理会,那样会影响恒牙的萌出和生长。

4。

牙齿错位咬合宝宝换牙期间,除了牙齿替换以外,颌骨也在发育,慢慢地就建立了咬合关系。

乳恒牙交替时期,牙齿的排列常常不是那么好看的,会有歪斜的情形,恒牙也很少一步到位长到该长的位置,医学上称为暂时性错位咬合,家长们不必担心,因为人体的牙齿有排列整齐的倾向,会在牙齿发育的过程中自行调整而令错位恢复正常。

即使需要矫正,也通常是在乳恒牙交替完成以后才能进行的。

但是如果出现牙齿无法自行调整的错位咬合(这个要由牙医来诊断),就要及时诊治,以免影响宝宝的容貌。

5。

多生牙俗语“贼牙”,就是不受欢迎长多出来的牙,父母亲要随时留意,如发现可疑牙齿要及时看牙医,确定是否多生牙,如果未能及时铲除多生牙,会影响正常恒牙的萌出。

6。

门牙间隙宝宝长出的上下中切牙(门牙) 之间往往会有空隙,有的甚至呈八字形,通常情况下,等宝宝长了侧切牙以后间隙就会自然消失,不必担心。

当然也有少数的例子,是由于两颗门牙之间存在多生牙而导致门牙间隙,这个要通过照X光片检查确定后拔除多生牙来解决。

7。

虎牙恒尖牙最晚萌出,萌出时可能会因为前牙区牙槽骨的地盘被其它牙齿占据了,只能偏唇侧长出,形成虎牙。

要注意的是,虎牙不能轻易拔除,因为尖牙是全口牙齿中牙根最长最粗壮的,它对食物的撕裂作用独一无二,如果没了它,孩子的咀嚼力下降,将来可能吃不了排骨甘蔗之类的东西。

如果需要矫正,医生也会选择拔掉第一或第二双尖牙来达到矫正的目的,家长千万不要为了好看而擅自处理虎牙噢,有时候小虎牙也蛮可爱的嘛:)四。

换牙期间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1.要经常关注宝宝的乳牙和恒牙的生长情况,定期带宝宝看牙医,以便随时发现问题,及早解决。

2.要每天督促宝宝刷牙,夜晚临睡前的那次最好由大人帮忙刷,特别是双排牙比较难清洁,最容易导致龋齿。

还有六龄磨牙也不容易刷到,因为长在口腔的最里面. 要选用儿童专用的牙膏和牙刷, 牙刷头要尽量小一点,要不然伸到最里面的时候宝宝容易呕吐。

除了刷牙,宝宝每次吃完食物最好漱一下口,以保持口腔卫生。

3.宝宝换牙期间要多吃含纤维素高,有一定硬度的食物,比如水果,胡萝卜,豆类,玉米等等,以保持对乳牙良好的刺激作用,促使乳牙按时脱落,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通过咀嚼运动牵动面部及眼肌运动,加速血液循环,促进牙床,颌骨和面骨的发育,既健康又美容。

我觉得这一点不光是适用于宝宝,不知大家有没有留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吃的食物日趋精细,其实对于牙齿的健康是不利的,智慧齿(也叫第三磨牙) 的退化就是一个例子,所以我们要时不时吃些坚硬耐磨的食物,让牙齿和口腔及其附近的肌肉得到应有的锻炼。

4。

要加强宝宝的钙质吸收,督促宝宝多吃含钙质高的食物,比如牛奶,芝士,豆腐,罐头鱼等等,同时要摄取足够的维他命C和D,因为这两种维他命对于钙质的吸收有帮助。

5。

要尽量避免宝宝睡觉时用口呼吸(通常是由于扁桃体肥大或者鼻腔疾病引起鼻子呼吸不畅造成) ,因为气流从口腔通过时,上颚受到向上的压力而不能正常向下发育,导致上颚向上隆起,上牙弓的左右两侧随之变窄,前部向前突出,结果萌出的门牙不仅向前倾斜,还会排列错乱,形成豁牙。

6。

要及时纠正宝宝的一些不良习惯,比如吐舌咬舌,咬手指头或铅笔,用舌头舔牙齿等等,这些坏习惯都会影响宝宝牙齿的生长,导致牙齿变形。

7。

要特别保护宝宝6岁左右长出的第一颗恒磨牙—六龄磨牙,因为它对整个口腔的牙齿有定位和定高的作用,对宝宝颌骨和面部的发育有很大影响,对于其它恒牙的萌出以及排列整齐与否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8。

要经常对宝宝进行安全教育,尽量防止外伤导致牙齿缺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