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入境客源国概况
中国入境客源国概况

中国入境客源国概况中国入境游客客源国概况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中国的国际旅游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态势,入境旅游人数和外汇收入迅速攀升。
从2021年到2021年,入境旅游人数从1.20亿增加到1.32亿人次,旅游外汇收入从293亿美元增加到419亿美元,外汇收入世界排名从第6位上升到第5位。
中国继续保持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亚洲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的地位。
入境旅游业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国际服务贸易领域,带动和促进作用小断增强,综介功能日渐显现。
一、地区结构港澳台地区是中国入境旅游业最重要的客源地,其旅游人数占中国入境旅游人数的80%以上,与外国游客相比占有绝对优势。
经过了多年的高速发展,港澳台同胞入境人次数量近几年一自稳定地增长。
外国游客所占比重一般在20%以内,但增长速度比港澳台同胞更快,外国客源市场份额正呈现加速扩大趋势。
近三年统计资料表明,按洲别计,中国入境外国游客主要分散在亚洲,美洲和欧洲入境旅游者次之,大洋洲和非洲最少。
亚洲入境旅游者所占到比重少于60;美洲和欧洲约占到1/3;其他地区的比重在4%左右。
由于文化同渊性以及近年来亚洲经济的飞速发展,亚洲居民来华旅游消费需求倾向高于其他地区。
近三年,韩国一自是中国入境旅游的第一大客源国,日本是我国多年来的前两大客源国之一,韩、日在我国外国人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
东南亚市场是我国周边地区重要的客源市场,主要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非律宾和印度尼西亚。
随着中国和东盟各方而关系日益密切,中国和东南亚市场的旅游交流必将更加深入。
欧洲和美洲虽然就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客源输出地,但山于距离荒凉,历史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差距等原因,却大就是中国入境旅游业的最小客源地。
不过,美、英等发达国家人均gdp低,跨国旅游缴付能力弱,居民赴美旅游人数快速增长存有很大潜力。
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中国在南半球的重要客源市场,近年来以2位数增长。
非洲始终是中国对外政治、经济、文化交们的重要伙伴,但山于其经济能力有限,每年来华旅客的绝对数量至今未超过40万人次。
浅析我国入境旅游客源市场

浅析我国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班级姓名一、我国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现状与所有发展中国家一样,我国的旅游业是从入境旅游起步的。
1978年以来,在宏观改革开放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推动的双重作用下,我国旅游业经历了入境旅游率先快速发展国内和出境旅游先后迅速兴起的发展模式,即先入境、后国内、再出境的发展模式。
从海外客源特点分析,中国包括大陆部分、香港和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
在统计上,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客源及广大华侨也划归“海外客源”。
因此,中国海外客源市场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及华侨,另一部分是外国人,包括已加入外国国籍的中国人。
港澳台同胞及侨胞一直是我国海外旅游客源市场的主力军。
入境的港澳台同胞及侨胞占我国海外入境人次总数比重一直维持在85%以上,与外国旅客相比占有绝对优势。
但从增长速度来看境外国人不仅占总入境人次的比重一直持续增长,而且其增长速度除1998年外均高于入境总人次和港澳台同胞及侨胞入境人次的增长速度。
这说明外国客源市场份额正呈现加速扩大态势。
再者,中国的海外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按客源地可以划分为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五大市场。
其总体格局是:亚洲和东太平洋区域市场为主体,欧洲和北美洲远程洲际市场为两翼。
其中,亚洲市场(不包括港澳台)是我国传统的主要海外客源市场。
2000年入境旅客人次数量首次超过600万,2001年接近700万,2002年达到864万,所占旅客总人次比重连续3年超过60%,不仅如此,亚洲市场2000~2002年均保持2位数的速度增长,在五大客源市场中几乎每年都是最快的。
因此,亚洲市场的重要地位是无可撼动的。
其次从海外客源国特点分析,改革开放至今,中国海外客源国市场格局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而最新数据表明,不同的地域文化,经济和交通等内在、外在的条件会无形的影响入境旅游的选择。
2012年2月韩国旅客入境达到62万人多,日本也有近60万人,美国和俄罗斯都是近30万人。
世界旅游业和中国入境客源市场概况

旅游管理教研室 曲静 刘艳
2002、2003级旅游管理部分同学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专业所 开设的专业基础性课之一。通过介 绍中国各主要海外客源国的地理、 政治、经济、文化和旅游等方面的 情况,使学生熟悉、掌握相关内容, 学习旅游业发达国家的经验,尊重 游客的风俗习惯,以有效地指导旅 游实际工作,更好地服务游客,促 进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中东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
于印度文化区,种族、民族、
“三洲五海之地”和 “世界
宗教成分复杂,各种纷争不
石油宝库”,属于伊斯兰文
断,加之经济水平限制和政
化区。由于战争和政治动荡, 局动荡等原因,其旅游业起
使该地区的旅游业尤其是国
步晚、发展慢、起伏大。近
际旅游始终未能兴旺起来。
20年来,虽然本区国际旅游
不过一些石油生产国如沙特、 业发展也比较快,旅游接待
科威特等,也是国际旅游较
人次的增长高于世界平均增
为重要的客源国。
长率,但占全球的份额仍很
小。由于该地区各国经济发
展水平较落后,其出境旅游
市场除印度外都很小。
国际性旅游组织
1、世界旅游组织(WTO) 2、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PATA) 3、世界旅行社协会联合会(UFTAA) 4、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
二、 中国旅游业的历史性转变
1954年,中国国际旅行社成立。 1974年,中国旅行社成立。 1975年,中国青年旅行社成立
1983年10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旅游组织。 1994年,中国加入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
(一)三大旅游市场全面发展,市场前景日益广阔 第一,入境旅游飞速发展。 第二,国内旅游方兴未艾。 第三,出境旅游有计划有组织地稳步发展。
中国旅游客源国概况——第二章——中国海外客源市场分析(2)

中国旅游客源国概况——第二章——中国海外客源市场分析(2)
在中国海外客源市场中,亚洲国家是主要的客源国。
以下是对一些亚洲国家的分析:
1. 日本: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客源国之一,日本游客数量稳定增长。
中国和日本之间的旅游交流逐渐增加,旅游便利化措施的推进也促进了两国间的旅游往来。
中国的文化和历史吸引了许多日本游客。
2. 韩国:韩国是中国另一个重要的客源国。
中韩之间的旅游交流也在不断增加,两国之间的直航航班数量增加,旅游签证便利化也推动了旅游往来。
中国的美食、购物和文化吸引了许多韩国游客。
3. 东南亚国家:东南亚国家如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也是中国海外客源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国家的旅游资源丰富,价格相对较低,中国游客对这些国家的旅游需求量大。
同时,中国的中产阶级人数增加,他们更能负担起出国旅游的费用。
此外,中国在非洲和欧洲等地也有一些重要的客源国。
比如,非洲国家如埃及、南非等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吸引了一部分中国游客。
欧洲国家如法国、英国等也吸引了中国游客,中国的中产阶级对欧洲的旅游兴趣增加。
中国海外客源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国家,但在其他地区也有一定的份额。
随着中国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旅游便利化的推进,中国海外客源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入境旅游客源地概况

入境旅游客源地概况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入境旅游客源地的概况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入境旅游客源地概况是指来自哪些国家和地区的游客最多,他们的主要旅游目的地是哪些,什么时间段来华旅游最频繁等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入境旅游客源地概况,并分析其对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
一、入境旅游客源地概况根据中国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2019年全年入境旅游人次累计达1.45亿人次,同比增长5.1%。
来华旅游的主要客源地国家和地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1. 韩国韩国可以说是我国最重要的旅游客源地之一。
近年来,随着中韩两国经贸、文化等领域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韩国游客来我国旅游。
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来自韩国的游客入境人次达到920万人次,同比增长23.6%。
他们主要前往的旅游目的地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
韩国的游客以购物、美食、文化交流等为主要目的。
2. 日本日本是我国的近邻,两国之间的交流也非常频繁。
因此,来自日本的游客也是我国入境旅游客源地之一。
2019年,来自日本的游客入境人次达到860万人次,同比增长11.5%。
他们主要前往的旅游目的地包括南京、上海、天津、北京等城市。
日本的游客以文化交流和旅游观光为主要目的。
3. 美国美国是我国的重要经贸伙伴和旅游客源地之一。
近年来,随着中美两国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美国游客来华旅游。
2019年,来自美国的游客入境人次达到680万人次,同比增长5.7%。
他们主要前往的旅游目的地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
美国的游客以文化旅游和商务旅游为主要目的。
4. 泰国泰国是我国重要的旅游客源地之一,也是一些年轻游客的最爱。
2019年,来自泰国的游客入境人次达到450万人次,同比增长18.4%。
他们主要前往的旅游目的地包括海南、云南、广西、北京等城市。
泰国的游客以购物、美食、海滩度假为主要目的。
5. 俄罗斯俄罗斯是我国的东北邻国,两国之间的交流也非常频繁。
客源国概况较完整版

一、填空1、世界旅游组织(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 WTO)是联合国所属专门负责国际旅游事务的国际组织,是目前政府间最主要的全球性国际旅游组织。
WTO前身最早是:国际官方旅游宣传组织联盟。
1947年更名为国际官方旅行组织联盟。
1967年的联合国大会上被纳入联合国体系之内,并将1967年定为世界旅游年。
1975年正式改名为世界旅游组织并将总部由日内瓦迁到马德里。
从1980年起每年的9月27日为世界旅游日。
2、中国国际旅游发展阶段:起步阶段(1966年以前)、停滞阶段(1966-1976年)、发展阶段(1977-至今)。
国家旅游局是在起步阶段成立的。
3、世界旅游组织的成员:正式成员、联系成员、附属成员4、日本:面积(37.78万)国旗:“日之丸旗”或“日章旗”、国鸟:绿雉、国花:樱花。
行政区划:47个管辖区,一都(东京都)、一道(北海道)、二府(大阪府、京都府)。
日本人出国旅游首选的国家是美国,其次是中国。
日本的茶道创始人是千利休。
日本历史上的两次重大变革:大化改革和明治维新。
5、韩国:面积(99408)国鸟:鹊、国花:木槿花(无穷花)、国树:松、国兽:虎、国歌:爱国歌、国旗:太极旗,主要由太极和八卦的图案组成。
货币:韩元。
首都:首尔。
国徽中央为一朵盛开的木槿花。
景福宫则是韩国的代表。
6、泰国:面积(513.115)国花:睡莲、国树:桂树、国教:佛教、首都:曼谷。
分为北部山区、中部平原、东北部高原和南部半岛。
东南亚唯一没有沦为殖民地的国家是泰国。
泰国有黄袍佛国之称。
国旗:长与宽之比为3∶2。
由红、白、蓝三色的五个横长方形平行排列构成。
货币:泰铢。
国徽:一个深红色的大鹏的图腾图案。
泰族为主要民族,其余为老挝族,华族,马来族,高棉族和山地民族。
泰语为国语。
佛教为国教,还有少数信奉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和锡克教。
泰国原名:暹罗。
泰国三大国宝:玉佛寺、卧佛寺和金佛寺。
世界旅游业和中国入境客源市场概况

国依次是: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 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蒙古、泰国 、英国。
•
中国客源国排名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1 日本
日本
日本
日本
韩国
2 韩国
韩国
韩国
韩国
日本
3 俄罗斯
俄罗斯
•
二、 中国旅游业的历史性转变
1954年,中国国际旅行社成立。 1974年,中国旅行社成立。 1975年,中国青年旅行社成立
1983年10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旅游组织。 1994年,中国加入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
(一)三大旅游市场全面发展,市场前景日益广阔 第一,入境旅游飞速发展。 第二,国内旅游方兴未艾。 第三,出境旅游有计划有组织地稳步发展。
•
(二)国内旅游的人次、出游率 和消费居世界先进行列
(三)出境旅游规模居世界前列
➢ 在出境旅游方面,中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客源输 出国。2005年,中国出境总人数达到3103万人次 ,较上年同比增长7.5%。2006年以来,中国出境 旅游业继续高歌猛进,保持了较快发展势头,今 年前9个月,出境总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达到 2561万人次,实现增长11%,其中因公出境422 万人次,因私出境2139万人次,中国出境旅游增 长速度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二、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趋
——旅游者数量继续保持增长势 头, 但速度趋缓。
——旅游消费需求多层次性。 ——旅游市场多元化。 ——旅游行业竞争更加激烈。
世界旅游业和中国入境客源市场
增长速度放缓的原因: (一)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年国际旅游人次 的基数不断增大,因而每增长一个百分点,都 意味着增长了相当大的绝对量。 (二)一些国家居民中有能力并且愿意外出旅 游的人数已接近饱和水平。 (三)作为全球国际旅游客源地的工业化国家 ,其经济增长速度已大大放慢。
中国主要客源国概况

地域结构特征
①客源地分布广泛,少数重要客源国居主导地位 。广泛分
布于亚、欧、美、大洋洲和非洲各地,具有地域多样性的特征; 少数重要的客源国提供了绝大部分的客源,居主导地位。
②各大洲分布不均,亚洲国家始终扮演重要角色,比重超
过50%,呈快速上升趋势,特别是邻国市场;而欧洲、美洲、 大洋洲、非洲依次排列
目录
3
了解并熟悉中国主要客源国的风 俗,文化,礼仪
4
了解并熟悉中国主要客源国的 知名旅游景点,旅游业态
一、中国海外客源市场
特征
1、中国海外客源市场的总体格局是:亚洲和东太平洋区 域市场是主体,欧洲和北美远程洲际市场为两翼。 2、入境旅游者已从20世纪80年代首次来华游客为主,转 向多次来华游客为主。 3、海外旅游者的旅游方式己从80年代初的团体为主,转 向散客为主。 4、入境旅游大跨度的长线团减少,一次旅游经停城市数 趋减,环口岸地域游或一地游的游客增多。 5、海外旅游者对中国旅游资源最感兴趣的是山水风光、 文物古迹和民俗风情,其次是餐饮、购物和文化艺术。 6、海外游客在数量上约占中国国内外游客总数的1/5。
2020/1/19解中国主要的客源产出国家
目录
3
了解并熟悉中国主要客源国的风 俗,文化,礼仪
4
了解并熟悉中国主要客源国的 知名旅游景点,旅游业态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印度 泰国
中国主要的客源国家
马来西亚 英国 俄罗斯
美国 新西兰
2020/1/19
1 了解中国客源国的海外旅游市场
是日本人的精神故乡,是日本文化的源点, 是日本的文化象征之地。古都京都是根据历 来王朝文化中盛行的日本式唯美意识所构建 的。以神社、佛阁等历史建筑物、庭院、绘 画、传统活动、京都料理为代表,被称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入境游客客源国概况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中国的国际旅游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态势,入境旅游人数和外汇收入迅速攀升。
从2005年到2007年,入境旅游人数从1.20亿增加到1.32亿人次,旅游外汇收入从293亿美元增加到419亿美元,外汇收入世界排名从第6位上升到第5位。
中国继续保持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亚洲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的地位。
入境旅游业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国际服务贸易领域,带动和促进作用小断增强,综介功能日渐显现。
一、地区结构
港澳台地区是中国入境旅游业最重要的客源地,其旅游人数占中国入境旅游人数的80%以上,与外国游客相比占有绝对优势。
经过了多年的高速发展,港澳台同胞入境人次数量近几年一自稳定地增长。
外国游客所占比重一般在20%以内,但增长速度比港澳台同胞更快,外国客源市场份额正呈现加速扩大趋势。
近三年统计资料显示,按洲别计,中国入境外国游客主要集中在亚洲,美洲和欧洲入境旅游者次之,大洋洲和非洲最少。
亚洲入境旅游者所占比重超过60;美洲和欧洲约占1/3;其他地区的比重在4%左右。
由于文化同渊性以及近年来亚洲经济的飞速发展,亚洲居民来华旅游消费需求倾向高于其他地区。
近三年,韩国一自是中国入境旅游的第一大客源国,日本是我国多年来的前两大客源国之一,韩、日在我国外国人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
东南亚市场是我国周边地区重要的客源市场,主要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非律宾和印度尼西亚。
随着中国和东盟各方而关系日益密切,中国和东南亚市场的旅游交流必将更加深入。
欧洲和美洲虽然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客源输出地,但山于距离遥远,历史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差距等原因,却小是中国入境旅游业的最大客源地。
不过,美、英等发达国家人均GDP高,跨国旅游支付能力强,居民来华旅游人数增长有较大潜力。
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中国在南半球的重要客源市场,近年来以2位数增长。
非洲始终是中国对外政治、经济、文化交们的重要伙伴,但山于其经济能力有限,每年来华旅客的绝对数量至今未超过40万人次。
2007年非洲市场的增长率为29.05,居五大洲之首。
总的来说,当前我国入境旅游发展态势良好,客源全球化进程力ii-决。
港澳台基础市场增长日趋稳健,已逐步进入稳定增长期;外国旅华市场持续增长,增长态势日益明显,正进入快速发展期。
日本、韩国、东南亚等传统市场稳定增长,欧洲、北美、俄罗斯、印度等新兴市场加快成长,南美、中东、非洲等潜在市场日见端倪。
2000年,中国海外客源市场排名前13位的客源国依次是:韩国、日本、俄罗斯、美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非律宾、蒙古、泰国、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德国、印度尼西亚、法国、印度、哈萨克斯坦、意大利。
二、年龄,性别结构
1、年龄结构近三年入境外国游客统计资料显示,25—44岁这一年龄段占的比例最高,将近半数;其次是45—64岁段,约占1/3;再是15—24岁,约占1/12; 65岁以上和14岁以下旅游者人数较少。
旅游者的年龄分布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纺锤体”态势,中青年在旅游者人u结构中占有突出地位。
从变化趋势看,25—44岁这一年龄段占的比例有所下降,45—64岁段平稳增长,15—24岁段保持稳定,14岁以下入境游客所占比例有小幅上升,“65岁以上的老年人市场呈现明显增长势头。
统计结果与近年入境游客抽样调查综介分析报告显示的特征基本吻介。
2、性别结构近三年入境外国游客统计资料显示,男性游客在性别比例中占绝对优势,接近2/3,女性游客约占1/3强。
从变化趋势看,男性所占比例略有下降,近三年下降了1.7% 。
2006年入境游客抽样调查综介分析报告则显示,在接受调查的入境游客中,男性占58.9%,女性为41.1%。
入境外国游客年龄、性别的构成,反映出客源市场的主体是青壮年男性。
他们精力充沛,有一定经济基础,外出旅游的需求较为旺盛。
同时,山于青壮年男性的社会角色,决定了他们有较多的机会进行差旅、会议、商务旅游活动。
这部分游客的旅游消费较高,对价格小敏感,服务质量要求高。
对于比例已经超过三分之一且小断增长的女性外国游客,应从丰富旅游产品种类、提高食宿接待设施水平、增加旅游购物、娱乐项目等方而入手,适应其性别特点。
对于呈上升趋势的青少年和中老年市场,可以通过开发各类专项产品,加大宣传促销力度,进一步提高入境旅游人数。
比如为青少年开展小同主题的修学旅游、友好交流观光,向中老年客源推出符介其兴趣的旅游专线、提供更为细致周全的服务等。
三、旅游目的结构
近三年入境外国游客统计资料显示,入境外国游客来华目的以观光休闲人数最多,约占整个入境外国游客的一半;会议商务次之,约占1/4强;再次是服务员工,约占1/10;探亲访友的比重很小;其他目的的约占14%。
从变化趋势看,传统的观光休闲和商务型游客所占比重稳中有升,探亲访友和服务员工类外国游客比重持续下降,其他目的的比重近两年保持稳定。
究其原因,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辽阔的疆土、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近年来小断提高的国际知名度等诸多因素,仍能使外国游客产生强烈的观光游览兴趣,而中国优惠的引资条件和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促使发达国家选择在中国投资,与中国经贸往来相对频繁,因此来华进行商务活动的人数较多。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情况也反映了我国旅游产品相对单一,符介入境外国旅客消费需求的旅游产品还小够丰富。
因此,加强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建设,策划种类丰富、具有吸引力的旅游项目,小断进行服务创新,增加入境外国游客的满意度和消费欲望,是一个紧迫的任务。
4入境方式结构
近三年入境游客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入境游客中超过一半人是以徒步方式入境的,其次是乘汽车入境,约占1/4,其余依次为飞机、船舶,乘火车入境的游客比重较小。
入境方式的构成,表明我国入境游客多来自边境国家或地区,表明我国的入境旅游者中短程游览者居多,一日游游客数量极大,比重极高。
这些游客采用徒步方式入境,当天往返。
如果能够采取有效措施延长这些游客的逗留时间,就会加大其旅游消费,可以有效增加入境旅游业收益。
单独就入境外国游客来说,则显示出与整体入境游客明显小同的特点。
飞机是外国游客入境所采用的最主要的交通工具,近三年比重都超过50;比重排在第二、三位的,2005和2006年是汽车、徒步,2007年是徒步、汽车;始终排在后而的是船舶和火车。
长期以来,我国的交通运输服务质量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运力小足,管理体制上也存在种种问题。
外国游客入境方式的构成比例提醒我们应充分重视飞机、汽车等交通运输服务质量,树立中国旅游交通的良好形象。
当前,中国入境旅游发展而临着新的挑战。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将对我国入境旅游业产生巨大的负而影响。
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影响我国入境旅游的小利因素增多。
保持入境旅游市场快速增长的困难加大,有效应对国际市场竞争的措施也有待加强。
但是,随着金融危机的解除,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旅游业将继续保持较J决的增长势头。
此外,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两大全球性盛事的成功举办,为我国入境旅游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将自接拉动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的增长。
因此,中国入境旅游业的前景是乐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