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候等温线分解
中国气候等温线分布图怎么画

中国气候等温线分布图怎么画1、下图为中国某区域1月和7月的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6分) (1)描述图示地区气温的分布特点(1)夏季,气温普遍较高;南北温差小;气温大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冬季,普遍低温;南北温差较大;(同纬度地区)中部气温较高,东西两侧气温较低。
(夏季冬季任答2点,每点2分)年较差由南向北增大。
(2分)(2)以平原为主,(2分)地势大致西北高,东南低。
(2分)理由:1、根据等温线的分布,说明有西北部有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分布。
2、图中东部沼泽广布,说明甲所在的地区地势低平。
3、根据河流的流向。
4、根据经纬度判读,西部山脉为大兴安岭。
(任答两点就4分)(3)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年际和季节变化大;长时期降水偏少、气温偏高,易引发旱灾;降水集中且强度较大;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的地区,则易引发洪涝灾害。
(每点2分)2、如何根据等温线分布图判断南北半球与冬夏季气温越往北越冷就是北半球,反之是南半球。
知道南北半球后,若海洋区域的等温线突向低纬度地区则是夏季,因为夏季同纬度地区海洋温度比陆地温度低,反之则是冬季。
综合以上,该图中的情况应是北半球的夏季。
3、武汉气候图怎么画?4、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如下:气候分类是将全球气候按某种标准划分为若干类型的过程。
属同一类型的气候,其气候要素均符合同一规定的范围。
世界气候分类应从发生学的观点出发,综合考虑气候形成的诸因子。
同时也应从生产实践观点出发,采取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建设密切相关的要素来进行分类。
气候带与气候型的名称应以气候条件本身来确定。
(4)中国气候等温线分布图怎么画扩展资料定义气候分类是将全球气候按某种标准划分为若干类型的过程。
属同一类型的气候,其气候要素均符合同一规定的范围。
气候分类方案因目的或学科而又不同的划分方法。
大致可分为两种:①理论分类法(亦称成因分类法)。
其着眼点是根据形成气候的因子来划分,如以气团为基础的阿里索夫(苏联学者)法。
中国气候(气温、温度带)

-20 ℃ 24 ℃
广 州
13 ℃
28 ℃
南方温暖,北方寒冷, (4) 两地1月平均气温相差约 ℃, 这反映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 南北温差大 ; 33
下列是哈尔滨和广州的各月平均气温变化图, 读出两城市的一、七月的平均气温:
一月平 均气温 (℃) 哈 尔 滨 七月平 均气温 (℃)
-20 ℃ 24 ℃
寒温带 温度带
中温带
暖温带 亚热带 热带
分布范围
寒温带 黑龙江北部 内蒙古东北部 <1600 一年一熟, 林业为主
高原气候区
≥10℃ 积温(℃) 作物熟制
3. 温度带的划分:
(1)积温 ≥10℃持续期内的日均温之和 : 积温反映了一个地区气候对农作物所能提供的热量条件。 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寒气候区. (2)温度带:
28°C
2、北方白昼时间 3、夏季风。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北方晴 天多,气温回升快;南方雨季长,阴天多,日 较南方长。 照时间减少。
特点 东部等温线与 海岸线较接近平行, 西部等温线较弯曲, 而且一些地方的等 温线出现闭合。 影响因素 海陆位置作用增 强,特别是东部季 风区受来自海洋的 夏季风控制。 西部地形起伏大, 占主导因素。
四、等温线与季节和海陆分布
陆地
冬 夏
1月 A
7月 B
赤
1月 C 7月 D
道
冬 夏
海洋
7月份 全球陆地等温线向 1月份 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南弯 北弯曲,全球海洋等温线向 曲,全球海洋等温线向北弯曲. 南弯曲.
中国的气候
学习目标
1、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是什么?
2、中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
3、气温---积温---温度带---农业的关系
中国温度带图

中国的温度带分布中国地处亚热带、温带和寒带交界处,拥有多样的气候类型。
在全国地图上描绘中国的温度带分布可以清晰展示中国独特的气候特征。
本文将从不同地域的气候特点出发,分析中国的温度带分布。
东北地区中国的东北地区是典型的寒温带气候区,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暂而温暖。
哈尔滨、长春和沈阳等城市常年被寒冷的气流所影响,冬季气温可达零下30摄氏度以上,夏季也只有短短的几个月。
这里的气候条件对于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都提出了挑战。
华北地区华北地区属于暖温带过渡冷、温带气候区,受温带季风的影响,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北京、天津等城市是典型的代表,冬季寒风凛冽,夏季酷热难耐。
这里的气候条件对于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有一定的优势,也适宜冬小麦的生长。
华东地区华东地区位于暖温带湿润气候区,温暖湿润,降水充沛,四季分明。
上海、南京等城市在这个地区,冬季较为温和,夏季炎热潮湿。
这里适宜种植水稻、蔬菜等农作物,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和人口城市化比较集中的地区。
华南地区华南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常年高温多雨。
广州、深圳等城市是这一气候区的代表,冬季温暖,夏季炎热潮湿。
这里适宜种植水稻、甘蔗、水果等作物,也是中国南方比较发达的地区之一。
西北地区中国的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干旱气候区,气温变化较大,干旱少雨。
西宁、乌鲁木齐等城市位于这个地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高原特点明显。
这里适宜种植青稞、小麦、马铃薯等高原农作物。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拥有多样化的气候类型,从寒带到热带,从干旱到湿润,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对于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都产生着重要影响。
了解中国的温度带分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绚丽文化的国家。
高中地理中国气候

【合作探究】据图分析下列天气现象出 现的原因
①六月江淮地区阴雨连绵的原因
受到江淮准静止锋控制 ②分析七、八月江淮地区晴空万里 锋面雨带北移,该地受副高控制 ③华北地区春旱严重原因 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但雨带未到,降水较 少
【典例5】读“中国东部雨带示 意”图,回答第(1)~(2)题:
规律总结—— 3.等温线的弯曲及其影响因素
(2)地形对等温线的影响:受地形影响等温线发生弯曲,弯 曲规律“凸高为低,凸低为高”。
(3)洋流对等温线的影响:洋流流向和等温线的凸出方向相 同,等温线向低值方向(向高纬)凸出的为暖流,等温线向高值方 向(向低纬)凸出的为寒流。
[典例2] 下图为“某地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 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温度的范围是 ________,说明产生这种 由题干可知,右图 现象的原因。 为某地7月平均气温 (2)依据上题结论结合所学 分布图,应抓住等 知识判断冬季乙、丙两地 温线的特征来解读。 气温高低,并分析原因。 (3)试分析丁地等温线弯曲 的原因。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锋面雨带五月份
五月南部沿海地区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锋面雨带六月份
六月长江中下游地区
梅
雨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锋面雨带七八月份
七月、八月华北、东北地区
伏旱
长江中下游伏旱天气:
时间:七月中旬到八月下旬. 成因:雨带北移后. 受副高 控制.炎热干燥.
A 2.影响甲地区等降水量线走向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海陆位置 C.季节风向 D.纬度位置
【典例4】 :右图是我国 某地年降水量分布图,试 分析图中等值线在B处向 西北凸的原因。
B位于泰山附近,由于处于 泰山迎风坡,该地多地形雨, 等值线向西北凸出
中国的气候剖析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 底斯山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限。
降水类型:华南〔锋面雨、台风雨〕 江淮〔锋面雨、台风雨〕 华北、东北〔锋面雨〕
2、夏秋多,冬春少, 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
(1)缘由:夏季风的进退及势力强弱。 (2)规律(正常年份)
4、5月,雨带位于南部沿海地区(两广); 6、7月,雨带徘徊在江淮之间,形成梅雨; 7、8月,雨带移至华北、东北; 9月开头快速南撤; 10月撤出我国大陆,雨季完毕。
• 夏至 至是最的意思。夏至是夏季昼最长、夜最 短的一天。
• 小暑 进入暑热的时期。 • 大暑 夏季最炎热的时期。 • 立秋 秋季的开头。
• 处暑 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从今以后,暑天将 终止。
白露 秋分 寒露 寒。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表示露色发白,天气渐凉了。 秋季昼夜长短等分的一天。 说明气温下降,露色由外表的白,变
亚热带
秦岭—淮河以南, 青藏高原以东
4500—8000℃
一年两熟到三熟,稻麦 两熟或双季稻,双季稻 加冬油菜或冬小麦、棉花
滇、粤、台的 热带 南部和海南省
一年三熟,水稻、甘蔗、 >8000℃ 自然橡胶等
二、降水特征
空间:从东南向西北内陆递减
时间:夏秋多,冬春少, 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
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缘由:
开头降霜的时候。 冬季的开头。 开头降小雪的时候。 降大雪的时候。 冬季昼最短、夜最长的一天。 进入冬季严寒的时期。 冬季最严寒的时期。
以上二十四节气,是自古以来,我国黄河流域劳 动人民长期摸索一年中气候变化,以及气候与农业生 产的关系而总结出来的。这是很有价值的阅历总结和 制造,始终流传并使用到现在。由于我国疆域宽阔, 不同地区气候和农业生产的状况不一样,但是二十四 节气的演化规律大体相像,各地多因地制宜,从当地 实际状况动身,参照二十四节气的变化,准时安排农 业生产和生活。
初二地理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

云南大旱
梅州五华遭受寒潮侵袭
冬季风和夏季风示意图
我国七月平均气温
最冷、最 热分布在
哪里?
等温线分 布有什么
特点?
读图分析
最热在吐鲁番盆地,最冷在青藏高原
我国七月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原因: 特点: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 原因: ⑴直射北半球,太阳高度角大 ⑵北半球昼长夜短
二、我国的温度带 中国温度带的划分
秦岭—淮河
注意各 区的界
线
温度带的积温和作物熟制
四、中国的气候特征
四、中国气候特征
• 1、气候复杂多样 • 东部为季风气候(温带季风、亚热带季
风、热带季风) • 西北为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 青藏高原为高山气候
四、中国气候特征
• 2、季风气候显著 (图)
• 冬季风:亚洲高压控制,寒冷干燥,从高纬 陆地吹向低纬海洋, 盛行西北风(偏北风)
复杂多样的气候
五、特殊天气现象
• 1、寒潮:图 • 时—秋末、冬季、初春, • 地—源于西伯利亚、蒙古 • 影响—严寒、大风、霜冻。 • 我大部分地区受影响,西藏、云贵地
区影响小
五、特殊天气现象
• 2、台风:图 • 时—夏季 • 地—西北太平洋 • 影响—狂风、暴雨、风暴潮 • 主要影响我国广东、台湾、海南、福建 • 利:缓和长江流域的伏旱 • 3、水旱灾害 图
常用的天气符号
回忆
一、气温分布
我国一月平均气温
秦岭—淮河
最冷、最 热分布在
哪里?
等温线分 布有什么
特点?
读图分析
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位于秦岭——淮河一线 最冷在漠河,最热在南海诸岛 我国一月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原因:
高考地理笔记:中国气候

地理笔记:中国的气候一、气温分布和温度带的划分 1.我国气温分布: 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气温自南向北逐渐降低,南北温差大。
原因:1.北方距离冬季风的源地较近,南方距离冬季风的源地较远2.东西走向的山脉阻挡了冬季风南下 3.北方太阳高度低,南方太阳高度高;北方白昼时间短,南方白昼时间长 我国 1 月 0℃等温线的特点:东段大致与纬线平行(或大致呈东西走向),西段在青藏高原 东南边缘弯曲。
成因:东段受太阳辐射的影响;西段受地形地势的影响,青藏高原东南地区 海拔高,气温较同纬度的东部气温低。
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夏季等温线稀疏,南北温差小,普遍高温。
除青藏高原外。
原因:(1)纬度位置:直射北半球,太阳高度角大(2)夏季北方昼长较南方长 (3)夏季风影响,南方雨季时间长,光照时间短。
北方雨季短,晴天多,增加了 太阳辐射量。
答题模板:影响气温的因素(1)纬度(决定因素):低纬度地区气温大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高度、地势):①海拔高,气温低;②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气温高;③谷地 形状与风向一致,利于暖湿(干冷)气流长驱直入;(狭管效应)④阳坡气温高,阴坡气温 低。
⑤下沉气流:山地背风坡下沉气流增温(焚风效应)。
(3)海陆位置:沿海温差小,内陆温差大。
冬季海风增强海洋性,增温(如盛行西风)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下垫面:城市>郊区,(城市热岛效应),白天:荒地>草地>森林>湖泊河流1(6)天气情况:白天晴天>阴天(原因是晴天大气削弱作用弱)夜晚阴天>晴天(原因是 阴天大气保温作用强) 2.我国温度带: ①温度带划分(生长期和积温):温度是影响农作物生长与发育的主导因素。
当日平均气温 稳定到 10℃以上时,大多数农作物才能活跃生长,因此我们把日均温达到 10℃以上的持续 日期视为作物的生长期。
把作物生长期内,每天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温度总和叫 做积温。
②温度带划分依据——积温多少: 根据≥10℃积温的多少二、降水特征和干湿地的划分21.我国降水空间特征: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原因:我国降水主要是由夏季风带来。
气温与降水量分布中国七月等温线图中国一月等温线图中国年

气温与降水量分布中国七月等温线图中国一月等温线图中国年中國的氣候一、氣溫與降水量分布七月:夏季:時,除了青藏高原和部分高山外,各地普遍高溫,月均溫多在20?以上。
中國七月等溫線圖一月:冬季:愈往北則氣溫愈低,一月分0?等溫線約略通過秦嶺、淮河一帶。
中國一月等溫線圖10 國中社會圖表練習—中國地理中國的年降水量以東南沿海較多,約在1,500毫米以上,且以秦嶺、淮河為750毫米分界線,大致呈現東南向西北遞減現象,新疆與內蒙古西側則不足100毫米。
中國年降水量分布圖二、影響氣候的因素夏季時,歐亞大陸因內部升溫較快,形成低氣壓,暖溼氣流由太平洋與印度洋等相對高壓區吹入陸地,帶來豐沛的降水量,是為夏季季風。
中國夏季風向及氣壓分布圖冬季蒙古高壓則促使乾而冷的氣流,由陸地吹向海洋,形成冬季季風。
中國冬季風向及氣壓分布圖國中社會圖表練習—中國地理 11三、氣候類型西北部距海遙遠,加上地形阻隔,夏季季風不易到達,年降水量多在500毫米以下,氣候乾燥,年、日溫差均大。
依年降水量又可分為草原氣候與沙漠氣候。
青藏高原和新疆等區的山地,氣溫季風氣候主要分布在中國東半部地隨著高度增加而遞減,降水量與植區,又依緯度高低有溫帶、被類型亦隨之呈垂直變化,為高副熱帶及熱帶季風等三大類地氣候。
型。
中國三大氣候類型分布圖氣候分區表氣候類型氣候分區分類依據溫帶季風氣候最冷月均溫,0? 季風氣候副熱帶季風氣候年降水量,500毫米最冷月均溫0?,18?熱帶季風氣候最冷月均溫,18?溫帶草原氣候年降水量250,500毫米最冷月均溫,0? 乾燥氣候溫帶沙漠氣候年降水量,250毫米高地氣候高地氣候高度約3,000公尺以上12 國中社會圖表練習—中國地理四、水文環境乾燥地區的河流,水源以春、夏時期的高山雪水為主,水量本就有限,加上流路所經地區的氣候乾燥,蒸發旺盛,導致河川漸行漸涸而消失於沙漠之中,或注入內陸湖泊,是為內流河。
中國大多數河川皆由西向東流,注入太平洋 ,少數河川向南、向北分別注入印度洋及北極海 ,形成三大外流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在一月等温线图上A、B两处的等温线向 低纬(低纬 或高纬)突出,说明此处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气
温 低 (高或低),说明此处受 地形影响。
山地(山地或平原)
2)在一月等温线图上C处等温线向高纬方向突出,说明 此处气温比其他地区高,说明此处受平原地形的影响。 3)在七月等温线图上C处等温线一处顺着黄河河谷向高 纬方向突出,另一处顺着渭河谷地向西突出,说明 受 河谷低地 地形的影响。
3)如果该区域全部在海洋上,影响气温的因素只有洋流, 则A、B两地可能分别是什么什么洋流?
A是暖流 B是寒流
4)如果该海域在太平洋,则A、B分别是什么洋流?
A是日本暖流 B是加利福尼亚寒流
请同学们阅读区域地理78页图分 析:在一月和七月等温线分布图上, A、B、C三处等温线的分布有什么规 律?并分析原因。 2分钟后检测,比一比哪些同学 表述准确。
A
3、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这是由于: ①北方太阳高度低 ②南方白昼长,北方白昼短 ③寒 冷的冬季风对北方影响大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③ 4、右图为山东丘陵地区等温线图,造成这种分 布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 D.洋流
28℃ 26℃ 24℃
C
B
作业
气温分布规律。
精神准备:请同学们打起精神,以 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课的学习。 物质准备:准备区域地理和地图册。
知识回顾: 1、我国一月气温的分布特点和原因 是什么? 2、我国七月气温的分布特点和原因 是什么?
第四节 中国的气候(等温 线)
学习目标:
1、学会分析影响等温线弯曲的因素。 2、记住我国温度带的地区分布以及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4)在七月等温线图上A、B两地等温线闭合,说明A处可 能是河谷洼地 地形,气温 高于 280C,B处是 山地 地形, 气温 低于 280C。
请同学们阅读地图册163页“温度带”的内容, 并结合中国温度带图和表格,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的三大平原分别属于什么温度带?作 物熟制规律是什么? 2、我国的四大盆地分别属于什么温度带?作 物熟制规律是什么? 4分钟后检查学习成果,比一比谁回答准确。
课后反思
等温线的分布规律学生还是不能从图上理解, “高高低低”不明白,今后要加强锻炼, 同时对于难以理解的要放慢节奏。
积温:
温度带
范围
≥10℃
<1600℃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早熟的春 小麦,大麦、马铃薯
黑龙江省北部、 寒温带 内蒙古东北部
东北和内蒙古大 中温带 部分、新疆北部
一年一熟,春小麦、 1600—3400℃ 大豆、玉米、谷子、 高粱等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黄河中下游大部分 3400—4500℃ 冬小麦复种早熟糜子、 暖温带 荞麦,或冬小麦复种 地区和新疆南部 玉米、谷子、甘薯 一年两熟到三熟,稻麦 亚热带 秦岭—淮河以南, 4500—8000℃ 两熟或双季稻,双季稻 青藏高原以东 加冬油菜或冬小麦 热带
滇、粤、台的 南部和海南省
>8000℃
水稻一年三熟
1、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条主要的地理界线,下列界线与 它大体一致的是 A.半湿润和半干旱的界线 B.一月平均气温0°C等值线 C.400mm等降水量 D.暖湿带与中温带界线
B
2、我国下列地区中,受冬季风影响时间最长、影响 强度最大的是 A.内蒙古高原 B.华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黄土高原
请同学们自主学习“地图 册”25页“影响等温线分布的主 要因素”部分,记忆等温线变化 的基本规律。 3分钟后检测学习效果,比一 比哪一组同学学习效果好。
读右图回答问题:
1)该区域在 北 半球,如果A是陆地, B是海洋,该图可能表示 七 月份等温 线分布图。 2)如果该区域全部在陆地上,影响气 温的因素只有地形,则A、B两地可能 分别是什么地形区? A可能是谷地或平原 B是山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