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
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

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地理”一词最早见于中国《易经》。
古代的地理学主要探索关于地球形状、大小有关的测量方法,或对已知的地区和国家进行描述。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中国的地形1、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并呈三级阶梯状分布三级阶梯界线的山脉: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2、构成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第一阶梯主要由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构成;第二阶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等;第三阶梯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3、地势对我国的影响:①气候: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较为丰富的降水;②河流: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了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入海洋。
古诗云“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③交通: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4、我国的主要山脉:(落实到地图上)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南北走向: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区。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玉山。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弧形走向:喜马拉雅山脉。
弧形山系:是世界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为世界最高山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
5、中华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衡山;中岳嵩山6、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
内蒙古高原:高原地势平坦开阔,西北部多荒漠、戈壁、东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
黄土高原: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
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知识点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知识点1.地形是指陆地表面各种各样的形态。
2.地势是指陆地表面高低起伏的趋势。
3.地形类型:山地、平原、高原、盆地和丘陵五种基本类型。
4.地形区:地名+地形类型如四川盆地青藏高原辽东丘陵华北平原5.中国地形总的特点:①山脉纵横交织②.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③.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类型高原山地盆地平原丘陵面积比例26℅33℅19℅12℅10℅7.山脉的位置你能指出来吗,走向你能说出来吗序号山脉走向1 喜马拉雅山脉弧形山脉2 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峰8844.43米3 横断山脉南北走向4 雪峰山东北—西南走向5 南岭东西走向6 武夷山脉东北---西南走向7 台湾山脉东北---西南走向8 巫山东北---西南走向9 秦岭东西走向10 昆仑山脉东西走向11 天山山脉东西走向12 祁连山脉西北---东南走向13 太行山脉东北---西南走向14 长白山脉东北---西南走向15 大兴安岭东北---西南走向16 阴山山脉东西走向17 阿尔泰山脉西北---东南走向18 贺兰山(在哪呢)南北走向19 六盘山(在哪呢)南北走向序号地形区特点1 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2 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一望无际3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hè)支离破碎4 云贵高原地形崎岖石灰岩广布坝子错落其中5 东北平原黑土广布沃野千里面积最大(中国)6 华北平原也叫黄淮海平原7 长江中下游平原湖泊众多河网稠密鱼米之乡8 塔里木盆地三最最大盆地有最大的内流河和最大的沙漠9 准噶尔盆地纬度最高的盆地西北部受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畜牧业发达10 柴达木盆地有“聚宝盆”之称地势最高11 四川盆地有“红色盆地”“紫色盆地”“天府之国”之称;都江堰灌溉工程位于其中沿32°N线中国地形剖面序号 1 2 3 4地理事物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序号 A B C D a地理事物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黄海太行山脉山脉两侧的地理事物北侧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湖南甘肃山脉天山昆仑山南岭祁连山南侧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广东青海西侧山脉东侧内蒙古高原大兴安岭东北平原黄土高原太行山脉华北平原四川盆地巫山长江中下游平原山西太行山河北气候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2.我国气温的分布规律: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越往北气温越低;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中国的地形第一课:知识点一第十西高东低1、我国的地势的主要特征是,。
2、我国的地势可分成级阶梯,青藏高原位于第级阶梯上,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第级阶梯上。
知识点二山脉纵横交错1、构成我国地形骨架的是。
2、东西走向的山脉有三列,靠北的一列是和,中间的一列是和靠南的一列是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中,最西侧的一列是基础巩固1、我国的大江大河大多自西向东注入海洋,主要原因是()A 地形多种多样B山区面积广大C地势西高东低D降水西多东少2、我国地势三级划分的依据是()A山脉的高度B地形类型C地面起伏及坡度D平均海拔3、我国地势第二阶梯上的类型是()A高原、山地B、高原、盆地 C 平原、丘陵D高原、平原4、我国地势第一阶梯的平均海拔在()A、4000米以上B1000—2000米C500—1000米 D 200米以下5、下列山脉中,是我国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A大兴安岭B秦岭C横断山D昆仑山6下列哪一组构成了我国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A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B大兴安岭——太行上——巫山——雪峰山C大兴安岭——困了南山——横断山脉D大兴安岭——太行山——祁连山——雪峰山7、构成我国地形分布股价的是()A河流B山脉C高原D盆地8、我国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有()A祁连山B昆仑山C武夷山D喜马拉雅山9、我国东西走向的三列山脉,中间的一列是()A、天山——阴山B昆仑山——秦岭C祁连山D天山——秦岭10、下列山脉中,既是成为省级分界线的,有事阶梯分界线的是()A天山B大兴安岭C长白山D祁连山第二课知识点一地形复杂多样1、纵横交错的和复杂多样的,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
2、我国的四大高原是、、、3、我国的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高原是。
由于长期水土流失形成了“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的高原4、我国的四大盆地是5、我国最大的盆地是素有聚宝盆之称的是,有“紫色盆地”之称的是6、我国的三大平原是7、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是,有“水乡”“鱼米之乡”称号的平原是。
地理PPT中国的自然环境气候

22.该地最有可能是( D )
A.海口 B.上海 C.乌鲁木齐 D.北京
读下图及下表,完成 23~25 题。
23.图中 A、B、C 与表中①、②、③对应正确的是( A )
A.A——①、B——③、C——② B.A——①、B——②、C——③ C.A——②、B——③、C——① D.A——③、B——①、C——②
高温 ,
夏
比南方低,但北方 白
除 青藏
季
天时间较南方要长,得到
高原等地区
的 太阳热量 与南方
外
差不多
青藏 高原
吐鲁番 盆地
知识点二 比较我国温度带的分布
温度带
作物熟制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寒温带 中温带
一年一熟
春 小麦 春小麦、玉米
甜菜 甜菜、大豆
暖温带
两年三熟或一 年两熟
棉花、苹果、 冬 小麦
花生
亚热带 热带
A.春小麦、甜菜、玉米 B.水稻、大豆、玉米 C.冬小麦、棉花、玉米 D.甘蔗、香蕉、椰子
读下面“我国东部地区四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分配示意 图”,完成第 4~5 题。
4.四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D )
A.甲
B.乙
C.丙
D.丁
5.根据气温曲线可知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城市是( C )
A.甲和丙
4.表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的图是( C )
A
B
C
D
5.(2017·广东)西宁供暖时间比太原约早 15 天,主要影响因素是( D )
A.纬度位置
B.经济水平
C.海陆位置
D.地形地势
二、综合题 26.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据新华社报道,今年我国南方广大地区多次遭遇强降雨袭击, 持续时间较长,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 重庆、四川、贵州等 10 省份受灾严重。
2024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气候

气候第1课时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设计说明气候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候特征是通过气温和降水两大基本要素表现出来的。
因此,教材先介绍了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及特点。
气温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本节课通过与气温有关的两个情境故事引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带着好奇心进行学习。
学习目标1.阅读我国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图,说出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2.结合温度带分布图,说出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依据及分布。
3.结合实例,说明气温南北差异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重点难点重点:1.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2.我国温度带的分布。
难点:气温南北差异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对比分析法、概括归纳法。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要素,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受这些因素的影响,气温的分布有什么规律?二、学习任务教学模块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教师:PPT 展示与气温相关的两则小故事。
故事一:小明酷爱旅游,暑假他去了我国一个很热的地方。
在那里,如果把鸡蛋埋在沙子里,几十分钟后鸡蛋就熟了。
故事二:寒假,小明去了一个冰天雪地的地方。
南方长大的他还未见过这么厚的雪,于是大清早就匆忙通过展示奇闻轶事,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带着兴趣学习新知识。
走出去看雪,可还没走多远,就觉得鼻子痒痒的,还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他忍不住捏了捏鼻子,鼻子里居然结冰了。
“埋沙熟蛋”“鼻内结冰”是真是假?1.冬季南北温差大教师:这些现象都与气温有关,气温是气候的两大要素之一。
了解了我国气温分布的特征,大家自然就会知道答案。
我们通过阅读等温线图,了解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的分布特征。
学生:(1)阅读教材第31页图2.13,分别描出16℃、8℃、0℃、-8℃、-16℃、-24℃、-28℃等温线。
总结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
(2)观察0℃等温线经过哪些山脉、河流的附近: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第一节地势和地形】一、地势呈阶梯状分布1、我国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2、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3、我国地形的特征: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4、我国各类地形所占的比例:丘陵百分之十、山地百分之三十三、高原百分之二十六、盆地百分之十九、平原百分之十二5、第一阶梯主要地形区有: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第二阶梯主要地形区有: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第三阶梯主要地形区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6、通常把山地和地表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
我国山区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百分之六十,多集中在西部,其中近一半是难以利用的沙漠、冰川、戈壁、、高寒荒漠等。
总的来说,山区有利于发展旅游业、采矿业及农业多种经营等,部分水热条件好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可以发展种植业。
7、山区常发生的地质灾害有:崩塌、滑坡、泥石流【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一、南北气温的差异1、我国冬季的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温差大2、我国一月的零度等温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相重合3、我国夏季的气温分布特点:除青藏高原外,普遍高温4、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吐鲁番盆地5、通常把大于或等于十摄氏度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气温总和,叫做活动积温。
活动积温反映一个地方气候对农作物所能提供的热量条件,是我国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
6、根据活动积温,把我国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7、由于南北气温的差异,不同的温度带内,生长着不同的果树;物能够成熟的次数也不一样;在建筑上也有一定反映。
二、东西干湿的差异1、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火烧寮;降水最少的地方是托克逊。
3、一个地方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
初中地理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

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考点一:中国的地形1.山脉纵横交织:(1)我国主要山脉及走向山脉纵横交织东西走向的山脉北列:天山-阴山中列:昆仑山-秦岭南列:南岭南北走向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西列: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列:长白山-武夷山最东列:台湾山脉(其主峰是玉山)(2)中华“五岳”东岳—泰山——山东省(鲁)西岳—华山——陕西省(陕或秦)南岳—衡山——湖南省(湘)北岳—恒山——山西省(晋)中岳—嵩山——河南省(豫)少林寺1.地形复杂多样(1)主要地形区四大高原:____(“世界屋脊”,雪山连绵、冰川广布)____(地面坦荡,一望无际)____(黄土广布,千沟万壑、支离破碎)____(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不平)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的盆地,盆地内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准噶尔盆地(我国纬度最高的盆地,沙漠广布;西北相对湿润,牧场广阔)柴达木盆地(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矿产资源丰富“聚宝盆”)四川盆地(“红色盆地”、“紫色盆地”,气候湿润、土壤肥沃“天府之国”)三大平原:东北平原(我国最大的平原,黑土广布,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土壤肥沃,小麦种植面积广)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湖泊众多,水田连片,“鱼米之乡”)三大丘陵:东南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2)山区面积广阔对我国的影响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合称为山区,中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山区面积广阔。
不利影响: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较大,且不利于发展种植业;山区生态环境脆弱,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山洪、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有利影响:山区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流经山区的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为发展林业、旅游业、采矿业等提供了有利条件3.地势西高东低(1)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2)三级阶梯主要地形和分界山脉:(3)地势对我国的影响:①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②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这些大江大河沟通了东西部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③地势西高东低,在阶梯交界处,落差很大、水流急,可以提供巨大的水能。
我国自然环境的知识点总结

我国自然环境的知识点总结中国位于东亚大陆的东部,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第四大的国家。
中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包括高山、平原、河流、湖泊、草原、沙漠等多种自然地貌。
中国的自然环境对其经济发展和国民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关于中国自然环境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
1. 地形地貌中国地形多样,包括高山、平原、丘陵、盆地、沙漠、草原等多种地貌类型。
中国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位于西藏自治区,海拔8848米。
其次是喜马拉雅山脉和横断山脉,它们横贯中国西部和南部。
中国的平原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如华北平原、华中平原、江南平原等。
中国的地形地貌对气候和生态环境产生着重要影响。
2. 气候中国气候多样,从寒带到热带都有涵盖。
主要气候类型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等。
中国大部分地区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南方地区降雨较多,北方地区降雨较少。
中国的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和自然资源开发都产生着重要影响。
3. 河流湖泊中国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主要河流有黄河、长江、珠江、辽河等。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的河流,被称为中华文明的母亲河,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流经中国东部地区。
中国还有众多湖泊,主要有洞庭湖、鄱阳湖、太湖等。
中国的河流湖泊资源对灌溉农田和发电都具有重要作用。
4. 森林草原中国的森林面积较大,主要分布在西南和东北地区,主要森林类型包括针叶林、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等。
中国的草原地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甘肃、青海等地区,是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中国的森林和草原资源对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畜牧业都有着重要作用。
5. 自然灾害中国常常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主要包括洪涝、旱灾、地震、台风等。
中国经常发生洪涝灾害,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地震是中国常见的自然灾害,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如四川、云南等地。
中国政府通过建设防洪工程、地震监测等手段来减少自然灾害对人们的影响。
6. 生物多样性中国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包括植物和动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点1】地形与地势
1、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⑴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西部多为山地、高原和盆地,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
为主。
⑵三级阶梯概况
费国地菇三艰阶糕示童團
⑶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
状分布对我国气候、河流、
交通产生的影响:
①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
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丰沛的降水。
②
对河流的影响:
西高东低的地势,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入海洋; 河流从高一级
阶梯向低一级阶梯流动时,落差大,产生巨大的水能。
③对交通的影响: 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
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 但阶
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2、地形复杂多样
⑴四大高原的特点 青藏高原:世界屋脊,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黄土高原:世界上面积最广的黄土分布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 布,地表崎岖不平。
内蒙古高原:我国第二大高原,地面坦荡、一望无垠。
⑵三大平原特点
东北平原: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地势坦荡,黑土广布。
华北平原:我国最完整的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最低平的平原,河湖密布,著名的“鱼米之乡”。
⑶四大盆地特点 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盆地,有我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我国最大内流
河 ――塔里木河。
准噶尔盆地:我国面积第二大盆地,相对湿润。
■户
山
J 1
山
*
山內
山
Ji
曲 ■
拉
"I
關
5
I
I) lr<
Dtp
柴达木盆地:我国地势最高的盆地,有“聚宝盆”之称。
四川盆地:也称“紫色盆地”,西部有面积较大的成都平原,农业发达,物产丰富,有“天 府之国”的美誉。
⑷主要山脉
① 东西走向的三列
北列:天山 阴山 中列:昆仑山 秦岭 南列:南岭
② 东北一一西南走向的三列
西列: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中列:长白山——武夷山 东列:台湾山脉
③ 西北一一东南走向的三列 北列:阿尔泰山 中列:祁连山
南列:巴颜喀拉山
④ 南北走向的三列 北列:贺兰山
中列:六盘山
南列:横断山区
⑤ 弧形走向:喜马拉雅山脉,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 8844米,是世界第一高峰,位于中国
和尼泊尔边境。
⑥ 中国五岳: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南岳衡山(湖南),北岳恒山(河北) 中岳嵩山(河南)。
⑸主要丘陵:自北向南依次是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申国卞嗖山脉的分布
山
北京
di
li
iij
ill
4.耳3
%
3、山区面积广大
⑴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当2/3。
⑵山区的开发利用
有利条件:山区在发展旅游、采矿和农业多种经营等方面优势较大,森林、矿产、生物资源、山区水能丰富。
不利条件:地形崎岖,交通不便,易发生自然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
开发利用山区时
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建设,预防和避免山地灾害的发生。
【知识点2】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1南北气温的差异
⑴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
原因:主要受纬度影响,北方比南方获得的太阳热量少,气温低;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
严寒,而南方由于山岭的阻挡,受到的影响较小。
一月0C等温线:大致沿秦岭一一淮河一线分布。
⑵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在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全国普遍高温,大多数地方南北相差不大。
原因:主要受纬度影响,南北获得的太阳热量差不多。
⑶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最热的地方:新疆的吐鲁番。
⑷我国温度带的划分
①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
2、东西干湿的差异
⑴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⑵我国降水最多地方是台湾省的火烧寮;最少地方是新疆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⑶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可划分为四类干湿地区类型。
3、我国气候主要特征⑴季风气候显著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大兴安岭一一阴山一一贺兰山。
⑤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区别:季风区降水丰富,主要集中于夏季;非季风区夏季风难以到达, 降水稀少,全年都比较干旱。
⑵气候复杂多样
①东部: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②西北部:温带大陆性气候。
③西南部(青藏高原地区):高原山地气候。
4、我国气候的影响
①气候复杂多样,有利于发展多种农业经济,使我国的农作物和各种动植资源极其丰富。
②季风区最突出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降水量最多的时候,也是气温最高的时候,这时也
正是农作物生长时期,雨热搭配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③容易带来各种灾害性天气。
冬季风活动强烈,会爆发寒潮;夏季风活动不稳定,也会导致
水旱灾害的发生。
主要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寒潮、台风、旱灾、洪涝等。
其中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
5、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
【知识点3】河流与湖泊
1.以外流河为主
⑴外流河、外流区:最后流入海洋的河流为外流河,所在的区域为外流区。
⑵内流河、内流区: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为内流河,所在的区域为内流区。
⑶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的比较:
⑷外流河与内流河水文特征的比较:
①外流河大多分布在东南部外流区内,受季风气候影响,河流水量大,河水主要来源于大气
降水,河流汛期自南向北越来越短,秦岭一一淮河以北的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
②内流河分布在西北内陆,水量较小,季节变化大,河水主要来源于山地降水和高山冰雪融
水。
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
2
3、主要的湖泊
我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青海),是咸水湖。
我国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苏)、洪泽湖(江苏)、巢湖(安徽)
【知识点4】自然灾害
一、常见的自然灾害
1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
2、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山区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较高。
二、防灾减灾
1加强监测与预报
2、修建防灾工程
3、建设救灾物资储备中心
了解避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