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知识总结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知识总结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知识总结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总结一、中国的地形和地势:(1)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沿36°N地形剖面图如上图)。
(2)阶梯划分的主要依据:海拔高度。
(3)三级阶梯概况:地势阶梯平均海拔主要地形类型主要地形区第一级阶梯4000米以上高原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第二级阶梯1000-2000米之间盆地和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第三级阶梯500米以下丘陵和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4)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占比重最大,为33%,山区为山地、崎岖的高原、丘陵地区的统称,山区占全国总面积的2/3)。
(5)主要的山脉:山脉是构成地形的骨架。
走向山脉名称东西天山①~阴山②昆仑山③~秦岭④南岭⑤东北---西南大兴安岭⑥~太行山⑦~巫山⑧~雪峰山⑨长白山⑩~武夷山11台湾山脉12西北-东南阿尔泰山脉13祁(qí)连山脉14南北走向贺兰山15横断山16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17(最雄伟的山脉)(6)主要地形区及特征:①四大盆地:②四大高原:准噶尔盆地(A):位置最北,纬度最高内蒙古高原(E):广阔坦荡塔里木盆地(B):面积最大,我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黄土高原(F):沟壑(hè)纵横柴达木盆地(C):海拔最高、“聚宝盆”之称云贵高原(G):地势崎岖,石灰岩广布四川盆地(D):内部低山丘陵起伏,有“天府之国”之称青藏高原(H):世界海拔最高,有“世界屋脊”之称,(“远看是山,近看成川”)③三大平原:④三大丘陵:东北平原(I):面积最大,“黑土地”辽东丘陵(L)华北平原(J):主要由黄河冲积形成,也被称为“黄淮海平原”山东丘陵(M)长江中下游平原(K):“鱼米之乡”之称东南丘陵(N)二、气候基本特征(一)气温1、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规律:(1)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总体规律:a、自南向北逐渐降低,南北气温差别很大。
八年级上册地理考点中国的自然环境二

12、我国的河流大多分布在东南部外流区内。
13、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河水主要来自昆仑山、天山等高山冰雪融水。
14、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15、我国五大淡水湖按面积从大到小依次为: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16、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
17、年运输量仅次于长江的河流是京杭运河,它是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全长1800千米自北向南经过京、津2市和冀、鲁、苏、浙4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和一系列湖泊。
18、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呈巨大的“几”字形曲折东流入渤海。其源头称为约古宗列曲,上、中、下游的分界线分别是河口和孟津。
1、南方人爱吃米饭,北方人喜食面。
2、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影响,我国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
3、我国冬季盛行偏北风,影响我国的寒冷干燥的冬季风主要来自西北严寒的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夏季盛行偏南风,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来自东部和南部海洋。
4、习惯上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界,把我国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19、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有“塞上江南”之称。
20、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它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之称。
21、长江源头为沱沱河,上、中、下游分界线为宜昌和湖口。
22、三峡长约200千米,自西向东依次为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23、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水能蕴藏量占全国1/3,可利用水能资源约占全国一半。
5、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主要是由夏季风带来的。
6、我国的灾害性天气有台风、寒潮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知识点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形和地势一.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1.地形类型多样指地形为5样,分别是山地33%,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
2.山区面积广大指山区占全国面积的2/3,山区是山地、丘陵和高原的统称。
其中山地是占1/3。
注意山地与山区的区分。
3.四大高原:【青藏高原】特点第一大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多雪山,多冰川。
【内蒙古高原】特点是第二大高原,地势平坦开阔,多草原和荒漠。
【黄土高原】特点支离破碎,千沟万壑。
【云贵高原】特点地形崎岖。
4.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特点面积最大,我国最大的盆地。
【准噶尔盆地】特点第二大盆地,维度最高的盆地。
【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的盆地,有聚宝盆之称。
【四川盆地】特点又称紫色盆地。
5.三大平原:【东北平原】特点面积最大,黑土面积广大。
【华北平原】特点又称“黄淮海平原”,地势低平。
【长江中下游平原】特点有“鱼米之乡”’之称。
6.三山夹两盆:三山指【阿尔泰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两盆指【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二.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7.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8.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9.第一级阶梯里面的地形是【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海拔在4000米以上。
10.第二级阶梯里面的地形是【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海拔在1000-2000米以上。
11.第三级阶梯里面的地形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海拔在500米以下。
12.【太行山脉】【巫山】既是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又是行政区域的分界线。
太行山脉是山西省和河北省的分界线。
巫山是重庆市和湖北省的分界线。
13.地势西高东低的作用:有利于农业生产,便利东西交通,水能资源丰富,有利于建水电站。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第一节地势和地形】一、地势呈阶梯状分布1、我国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2、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3、我国地形的特征: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4、我国各类地形所占的比例:丘陵百分之十、山地百分之三十三、高原百分之二十六、盆地百分之十九、平原百分之十二5、第一阶梯主要地形区有: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第二阶梯主要地形区有: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第三阶梯主要地形区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6、通常把山地和地表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
我国山区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百分之六十,多集中在西部,其中近一半是难以利用的沙漠、冰川、戈壁、、高寒荒漠等。
总的来说,山区有利于发展旅游业、采矿业及农业多种经营等,部分水热条件好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可以发展种植业。
7、山区常发生的地质灾害有:崩塌、滑坡、泥石流【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一、南北气温的差异1、我国冬季的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温差大2、我国一月的零度等温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相重合3、我国夏季的气温分布特点:除青藏高原外,普遍高温4、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吐鲁番盆地5、通常把大于或等于十摄氏度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气温总和,叫做活动积温。
活动积温反映一个地方气候对农作物所能提供的热量条件,是我国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
6、根据活动积温,把我国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7、由于南北气温的差异,不同的温度带内,生长着不同的果树;物能够成熟的次数也不一样;在建筑上也有一定反映。
二、东西干湿的差异1、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火烧寮;降水最少的地方是托克逊。
3、一个地方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知识点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知识点笔记中国的自然环境2.1 中国的地势地形1、地势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分三级阶梯分界线:第一阶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山脉、雪峰山脉)第三阶梯山势走向: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南北走向: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区。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玉山。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弧形走向:喜马拉雅山脉。
中华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2、地形特征: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纵横交错的山脉和复杂多样的地形(33%山地、26%高原、19%盆地、12%平原、10%丘陵),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又是祖国各地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
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常见的自然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
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内蒙古高原:高原地势平坦开阔,西北部多荒漠、戈壁、东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黄土高原: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云贵高原:高原大部分地区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内中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准噶尔盆地:我国第二大盆地;柴达木盆地:被美誉为“聚宝盆”;四川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称,著名的成都平原位于盆地西部,农业发达,物产丰富“天府之国”之称。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黑土面积广大;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地面坡度很小;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2.2 中国的气候1、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1、气候复杂多样: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
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2、季风气候显著:我国虽然气候类型多样,但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区最为辽阔。
) 我国气候类型分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归纳第一节地势和地形:1.地势总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由西向东依次是第一级阶梯、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一、二级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二、三级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2.主要山脉走向:东西走向:天山―阴山—燕山昆仑山脉――秦岭南岭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脉――-武夷山台湾山脉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脉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脉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2.我国主要地形区:(课本P24)四大高原:青藏高原(最高、最大)、内蒙古高原(最平坦)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云贵高原(地形崎岖)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准噶尔盆地——我国第二大盆地柴达木盆地——地势最高的盆地,矿产资源丰富有“聚宝盆”之称四川盆地——“紫色盆地”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3.我国五种地形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4.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
5.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1.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大,越往北去,气温越低。
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我国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7月平均气温大多在20℃以上。
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纬度因素。
(还有地形因素的影响)1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2.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最热的地方是x疆的吐鲁番。
号称我国“三大火炉”的是重庆、武汉和南京。
3.我国的五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由北往南气温升高)一个高原气候区(见书P33)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也在秦岭—淮河一线4.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主要影响因素—海陆位置)800mm等降水量线即秦岭—淮河一线。
八年级人教版上册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

自然环境是社会环境的基础,而社会环境又是自然环境的发展,我们为 大家收集整理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希望对大家学习本课有帮 助。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 1、我国地势总的特征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2、西部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以平原、丘陵为主。 3、在中国地形图中找出三级阶梯的界线: 1)第一、第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2)第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想要了解更多信息请点击大于大于大于大于大于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地 形和地势知识点 第二节 气候 一、东亚 二、东南亚 三、南亚 四、中亚 五、西亚和北非 想要了解更多信息请点击大于大于大于大于大于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气 候知识点 第三节 河流 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最后注入太平洋。 2.西南地区有些河流向南流入印度洋。
3.在新疆北部,额尔齐斯河向被流入北冰洋。 (A:上面三点为流入海洋的河流,成为外流河) 4.在我国内陆,有些河流最终流入内陆湖泊,有些河流河水沿途蒸发、渗 漏,最总消失于荒漠中。 (B:这些最终未能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内流河) 想要了解更多信息请点击大于大于大于大于大于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河 流知识点 第四节 自然灾害 1.洪涝灾害 2.沙尘暴现象 想要了解更多信息请点击大于大于大于大于大于八年级人教版上册地理自 然灾害知识点 八年级人教版上册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的全部内容就是这 些,大家在掌握知识点之后一定要完成课后的初二地理上册中国的自然环境 测试题及答案,帮助大家更好的巩固学到的知识。
地理-八上-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一、地形和地势1、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⑴地形类型:纵横交错的山脉,气势磅礴的高原,一望无际的平原,群山环抱的盆地,起伏绵延的丘陵。
⑵纵横交错的山脉就像大地隆起的脊梁,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在山脉构成的“网格”中,镶嵌着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
⑶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
2、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⑴我国地势的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我国地势划分为三级阶梯。
⑵陆地海拔最高:珠穆朗玛峰(中国、尼泊尔)是喜马拉雅山脉主峰,海拔8844.43米,世界第一高峰。
陆地海拔最低: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
⑶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落差很大,水能资源极为丰富。
二、气候1、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
⑴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由南向北气温逐渐降低(纬度)。
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只有青藏高原等少数地区气温相对较低。
⑵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省漠河县的北极村。
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
⑶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从北向南我国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另外还有一个青藏高原区。
2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⑴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从东南沿海想西北内陆递减,东南沿海一带年降水量1600mm以上,而西北不足50mm。
⑵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台湾岛东北部的火烧寮。
我国降水量最少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⑶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不均,大多数地区的降水集中在5~9月,这期间的降水占全年的80%,雨季的长短差别很大,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北方相反。
我国降水空间分配不均,南多北少。
⑷气候的干湿状况:湿润(森林)半湿润(森林、草原)半干旱(草原)干旱(荒漠)东南部以湿润、半湿润区为主;西北部以干旱、半干旱区为主。
3、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⑴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⑵我国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
4、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⑴影响我国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知
识点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
节地势和地形
一、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阶梯:青藏高原4000米以上世界屋脊
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第二阶梯: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1000~XX米
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三阶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多低于500米以下
大陆架是第三阶梯自然延伸到海洋中的部分-水深不足200米
二、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地形齐全
山地面积约占全国的1/3
山地、高原两者约占全国近60%
三、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主要山脉
①东-西走向:——三横
A)天山~阴山
B)昆仑山~秦岭
c)南岭
②东北-西南走向:——三纵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B)长白山~武夷山
c)台湾山脉
③西北-东南:
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
④南-北走向:
横断山脉~贺兰山~六盘山
⑤弧形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中国主要山脉
四大高原、四大盆地
①高原: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
云贵高原——地面崎岖
②盆地:准噶尔盆地——北疆
塔里木盆地——南疆
柴达木盆地——青海
四川盆地
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
①平原: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②丘陵:
辽东丘陵
东丘陵
东南丘陵
常见地质灾害
崩塌
滑坡
泥石流
多与环境保护不利,水土流失严重有关中国火山、地震带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