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语文练习册参考答案
初一上练习册答案语文

初一上练习册答案语文初一上学期的语文练习册答案如下:一、字词理解1. 请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峥嵘:形容山势险峻或事物高耸。
- 踌躇:犹豫不决的样子。
2. 根据上下文,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他站在山巅,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峥嵘)的志向。
二、句子理解1. 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这句话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 答案:这句话描绘了春天到来时,自然界生机勃勃的景象。
2. 请根据句子的语气,判断下列句子的情感色彩:- “你真让我失望。
”(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这句话表达了失望和责备的情感。
三、阅读理解1. 阅读以下段落,回答问题:- 段落内容:(此处假设有一段关于秋天景色的描述)- 问题:作者通过这段文字想要传达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作者通过这段文字传达了对秋天宁静、丰收景象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四、作文1. 题目:《我的梦想》- 要求: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描述你的梦想是什么,以及你打算如何实现它。
- 答案:(此处提供一个作文范文的开头和结尾)- 开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我也不例外。
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医生,因为...- 结尾: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不懈,努力学习,我的梦想终将实现。
梦想是人生的灯塔,照亮我前进的道路。
结束语:以上就是初一上学期语文练习册的部分答案。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这些练习,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和进步的过程,愿你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不断探索,不断成长。
语文练习册七年级上册答案

语文练习册七年级上册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蓑衣(suō yī)B. 踌躇(chóu chú)C. 徜徉(cháng yáng) D. 踟蹰(chí chú)答案:B2.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苏轼答案:D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非常认真地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
B. 他因为生病,所以没有参加考试。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体育也好。
D. 他虽然学习好,但是体育成绩一般。
答案:A二、填空题1. 请填写下列诗句的下一句:- “床前明月光,________。
”答案:疑是地上霜2. “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
”答案:每逢佳节倍思亲三、阅读理解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春》朱自清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七年级语文练习册答案上册

七年级语文练习册答案上册
【课文理解题】
1. 请简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先生对童年的描写。
答案: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通过对百草园的细致描写,展现了童年时的自由与快乐,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封建教育制度下孩子们的束缚与无奈。
2. 请分析《草房子》中主人公桑桑的性格特点。
答案:桑桑在《草房子》中是一个纯真、善良、勇敢的小男孩。
他对待朋友真诚,面对困难时表现出坚强和勇敢,同时也有着孩子特有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词语运用题】
1. 请用“栩栩如生”造句。
答案:这幅画中的鸟儿画得栩栩如生,仿佛随时会从画中飞出来。
2. 解释“朝三暮四”的意思,并造句。
答案:“朝三暮四”形容人行为反复无常,没有定性。
例如:他做事总是朝三暮四,让人难以信任。
【阅读理解题】
1. 阅读下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答案:(此处需根据实际阅读材料填写答案)
2. 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 文章中提到的主要人物是谁?
- 文章中描述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 文章传达了什么样的主题或信息?
【作文题】
1. 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答案:(此处需根据学生个人情况填写答案)
2. 描述一次你难忘的旅行经历。
答案:(此处需根据学生个人情况填写答案)
【结束语】
通过本练习册的学习和练习,同学们应该对七年级上册的语文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希望你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和进步的过程,愿你们在语文的世界里不断探索,不断成长。
七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配套答案

七年级上册练习册配套答案(一)(山东教育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配套练习册七年级上册主要参考答案及提示第一单元1社戏1. 怠撺踊葛眷凫2. cuōduómúdànwǔxǐng3. (1) 翻来覆去地说。
造句略。
(2) 从旁鼓动人做某事。
造句略。
(3) 通常写做“缥缈”或“飘渺”,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造句略。
4. 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
5. 线索是看社戏。
写了戏前波折(开端)、夏夜行船(发展)、船头看戏(发展)、月夜归航(高潮、结局)。
6. 示例:我喜欢六一公公,因为他纯朴善良。
孩子们偷了他的豆,他也不生气,说明他不吝啬;亲自送豆,说明他热情好客;我夸了他一句,他竟感激起来,表现了他老实厚道的农民本色。
7. 不离题。
因为《社戏》主要是通过写看戏反映“我”与农民孩子的美好友情,歌颂农民孩子高尚淳朴的优秀品质和聪明的才干。
8. 略。
9. 盼望着急轻松扫兴欢畅10. 那夜的戏和豆其实都很平常,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却有了一种别样的美好,因为它们代表了作者对天真烂漫、自由快乐的童年的美好回忆,表达了对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
11. 略。
2安塞腰鼓1. 略。
2. 略。
3. (1) 缠住不能脱身,束缚。
造句略。
(2) 声音突然中止。
造句略。
(3) 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造句略。
4. ACBFED5. 示例:“壮阔”“豪放”“火烈”“有力”“惊心动魄”“奇伟磅礴”等。
6. 歌颂了激荡的生命、磅礴的力量和阳刚之美。
7. 略。
8. 略。
9. 略。
10. 一是运用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方法;二是运用短句,使文章节奏紧凑;三是运用奇伟的想像,创造出雄浑的意境。
启示略。
3竹影1. (1)藤chéng(2)惬(3)蹲 tīng cēn cī(4)禅(5) piě2. 丰子恺画散文3. D4. (1) 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院子里的光影越来越暗,由夕阳的金黄变得暗淡了,色泽也由宽广明亮变得越来越阴暗。
七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配套答案

七年级上册练习册配套答案(一)(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配套练习册七年级上册主要参考答案及提示第一单元1社戏1. 怠撺踊葛眷凫2. cuōduïmúdànwǔxǐng3. (1) 翻来覆去地说。
造句略。
(2) 从旁鼓动人做某事。
造句略。
(3) 通常写做“缥缈”或“飘渺”,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造句略。
4. 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
5. 线索是看社戏。
写了戏前波折(开端)、夏夜行船(发展)、船头看戏(发展)、月夜归航(高潮、结局)。
6. 示例:我喜欢六一公公,因为他纯朴善良。
孩子们偷了他的豆,他也不生气,说明他不吝啬;亲自送豆,说明他热情好客;我夸了他一句,他竟感激起来,表现了他老实厚道的农民本色。
7. 不离题。
因为《社戏》主要是通过写看戏反映“我”与农民孩子的美好友情,歌颂农民孩子高尚淳朴的优秀品质和聪明的才干。
8. 略。
9. 盼望着急轻松扫兴欢畅10. 那夜的戏和豆其实都很平常,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却有了一种别样的美好,因为它们代表了作者对天真烂漫、自由快乐的童年的美好回忆,表达了对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
11. 略。
2安塞腰鼓1. 略。
2. 略。
3. (1) 缠住不能脱身,束缚。
造句略。
(2) 声音突然中止。
造句略。
(3) 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造句略。
4. ACBFED5. 示例:“壮阔”“豪放”“火烈”“有力”“惊心动魄”“奇伟磅礴”等。
6. 歌颂了激荡的生命、磅礴的力量和阳刚之美。
7. 略。
8. 略。
9. 略。
10. 一是运用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方法;二是运用短句,使文章节奏紧凑;三是运用奇伟的想像,创造出雄浑的意境。
启示略。
3竹影1. (1)藤chãng(2)惬(3)蹲 tÿng cýn cÿ(4)禅(5) piþ2. 丰子恺画散文3. D4. (1) 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院子里的光影越来越暗,由夕阳的金黄变得暗淡了,色泽也由宽广明亮变得越来越阴暗。
七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习题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习题答案(一)散文诗两首1、A2、(1)偷偷地笑(2)向神祈求保佑3、(1)拟人(2)比喻(3)比喻、反问4、表现一家人对莲的喜爱,同时也为下文中把莲比作自己作了铺垫5、强调雨势之大,更能反衬荷叶对莲的庇护之情重6、作者看到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景象。
从这浓浓的爱意中顺理成章地联想到母亲对子女的呵护及关爱之情7、点明了主旨,深化了中心。
“心中的雨点”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战胜人生路上的坎坷和磨难的人8、第一节:“我”立志做船夫开拓新的世界。
第二节:“我”立志做船夫探索自然,改造自然第三节:“我”立志做船夫为村民服务,报答祖国母亲的养育之恩9、本诗表现了“我”甘愿做一名船夫,为探索大自然、改造大自然的村民服务,报答养育自己的母亲、祖国的深恩的思想感情10、不可以。
“对岸”是诗人追求的目标,要达到理想的对岸,诗人立志从一名普通的船夫做起,甘愿把追求理想对岸的人先送到目的地,同时也实现自己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如果改为“我要做这渡船的船夫”过于直白,缺乏深意和内涵11、“黄昏的时候,长草顶着白花,邀月光在长草的波浪上浮游”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夕阳西下,长草白花与月光一同涌动的画面七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习题答案(二)在塑生命的人1、niǎn;zhàng;zhàn;pēng;pì;jì;cán;qǐ;jǐ2、截;感慨;翼翼;悔;疲倦;混;恍;油3、(1)喜好的情绪(2)领会;理解(3)现在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4)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4、(1)迥然不同;天壤之别;判若云泥;迥乎不同(2)色彩斑斓;五彩缤纷;姹紫嫣红5、略6、莎莉文老师教“我”识字、认识各种事物的过程,赞扬了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表达了“我”对老师的感激之情7、表达了作者焦虑、不安、绝望、迷惘的心情8、正是对“水”的理解启发了海伦,使她认识到宇宙万物都有名称,使海伦有了求知的欲望,一切都豁然开朗起来9、爱海伦,对事业执着;讲求教育方法,做到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而且善于抓住时机,开启思维、智慧和情感10、略11、(1)“我”代数不及格时,老师给“我”关爱(2)老师每天于百忙中抽时间给“我”补课(3)老师激发了“我”解答难题的勇气和灵感(4)老师没有接受母亲给她买的贵重衣料,而接受了我给她买的一只红萝卜(5)“我”坐在老师对面时的那种敬慕和爱恋之情(6)老师对“我”的勉励、安稳“我”为老师翻译些短篇文字12、因为她是我们女教师中间最美丽、最和平、最善诱导的一位......牢记了原理13、T女生是一位品格高尚的人,她热诚地为“我”补习算术,完全是出于对“我”的爱护,因而不肯接受母亲的“报酬”;红萝卜却无疑是童年时的作者对老师的一颗敬爱之心,T女士接受红萝卜,同样是出于对学生真诚的爱14、我对老师的敬爱、敬慕和爱恋以及沉痛而深切的思念。
新人教版初一七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的答案课后习题答案

新人教版初一七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的答案课后习题答案第1课在山的那边一、1.2.略3.⑴将“兴旺〞改为“开展〞⑴将“附和〞改为“赞成〞二、1.“海〞指的是理想的境地,“山〞指的是重重困难。
隐含的道理是:理想的完成是要历尽千辛万苦的。
2.⑴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给予山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山也在冷冷嘲笑我痴心妄想、稚嫩可笑,表达我看不到海的失望、沮丧的心情。
⑴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用大海比喻理想,群山比喻重重困难,用爬山比喻困难奋斗,生动形象地说明历尽千辛万苦,困难奋斗才会完成理想。
3.诗人坚信理想可以完成,这个信念鼓舞着他不懈奋斗,使心灵永远不再枯干,充满活力。
4.黄山位于皖南地区,面积千余平方公里,多为花岗岩山峰。
〔原文以注意抓主要信息,如方圆一百二十公里与面积千余平方公里相比,以后者为重要。
〕三、1.〔1〕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2.冰心(飞鸟集)第2课走一步,再走一步一、 1.略2.莫顿•亨特美我在父亲的引导下,克服困难爬下悬崖的故事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战胜小困难,终将战胜大的困难,赢得最后胜利。
3.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参考答案第1页4.⑴把“根本上〞删去〔或将“铲除〞改为“排除〞〕⑴在“朗诵〞后加“表演〞5.C A B二、1.57年前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费城我和小伙伴们、父亲天气闷热而且大家玩弹子游戏玩厌了我困在悬崖上,伙伴们走光了在爸爸的引导下,我一小步一小步地爬下悬崖2.倒叙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交代事情的起因。
3.略〔运用记叙、描写、议论三种表达方法〕第3课短文两篇一、1.略2.小思香港(承教小记)席慕容画家作家(幻思——席慕容散文赏析)(七里香)(有一首歌)等3.先抑后扬为了生命连续,必须好好活着。
4.⑴删掉“我们选〞⑴删去“原因〞或“等原因造成的〞二、1.⑴秋天一到,蝉就结束了自己短暂的生命,但这短暂的生命完成了生命的连续,因而那烦人的鸣声是可以宽恕的。
语文七年级上册练习册答案

语文七年级上册练习册答案一、字词训练1. 根据题目所给的字词,正确填写下列词语的读音。
- 遨游(áo yóu)- 旖旎(yǐ nǐ)- 踌躇(chóu chú)- 徜徉(cháng yáng)2. 根据题目所给的字词,写出下列词语的同义词。
- 徜徉(徘徊)- 遨游(漫游)- 旖旎(美丽)- 踌躇(犹豫)二、句子理解1. 阅读下列句子,解释划线词语的含义。
- “他踌躇满志地走进了考场。
” 踌躇满志:形容信心十足,充满志气。
- “春天的田野里,旖旎的风光让人心旷神怡。
” 旖旎:形容景色美丽动人。
2. 根据题目所给的句子,改写为反问句。
- 原句:“这难道不是一个美好的时代吗?”- 改写:“难道这不是一个美好的时代吗?”三、阅读理解1. 阅读以下段落,回答后面的问题。
- 段落内容:(此处省略具体段落内容)- 问题一:请概括本段的主要内容。
答案:(根据段落内容给出概括)- 问题二:作者通过这段文字想要传达什么样的情感或信息?答案:(根据段落内容分析作者的情感或信息)四、作文训练1. 根据题目要求,写一篇以“我的梦想”为题的作文。
- 开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我也不例外。
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医生,因为……- 中间:我梦想着能够用我的双手去治愈病痛,给人们带来健康和希望。
我梦想着在医学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发现更多的医学奇迹…… - 结尾:我知道实现梦想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但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不懈,我的梦想终将实现。
结束语:通过本练习册的学习和训练,同学们应该对七年级上册的语文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希望同学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同时,也希望同学们能够保持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和好奇心,不断探索语文的奥秘,享受学习的乐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语文练习册参考答案
在塑生命的人
1、niǎn;zhàng;zhàn;pēng;pì;jì;
cán;qǐ;jǐ
2、截;感慨;翼翼;悔;疲倦;混;恍;油
3、1喜好的情绪
2领会;理解
3现在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
不求深刻了解
4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
4、1迥然不同;天壤之别;判若云泥;迥乎不同
2色彩斑斓;五彩缤纷;姹紫嫣红
5、略
6、莎莉文老师教“我”识字、认识各种事物的过程,赞扬了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表达了“我”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7、表达了作者焦虑、不安、绝望、迷惘的心情
8、正是对“水”的理解启发了海伦,使她认识到宇宙万物都有名称,使海伦有了求知的欲望,
一切都豁然开朗起来
9、爱海伦,对事业执着;讲求教育方法,做到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而且善于抓住时机,
开启思维、智慧和情感
10、略
11、1“我”代数不及格时,老师给“我”关爱
2老师每天于百忙中抽时间给“我”补课
3老师激发了“我”解答难题的勇气和灵感
4老师没有接受母亲给她买的贵重衣料,而接受了我给她买的一只红萝卜5“我”坐在老师对面时的那种敬慕和爱恋之情
6老师对“我”的勉励、安稳“我”为老师翻译些短篇文字
12、因为她是我们女教师中间最美丽、最和平、最善诱导的一位......牢记了原理
13、T女生是一位品格高尚的人,她热诚地为“我”补习算术,完全是出于对“我”
的爱护,
因而不肯接受母亲的“报酬”;红萝卜却无疑是童年时的作者对老师的一颗敬爱之心, T女士接受红萝卜,同样是出于对学生真诚的爱
14、我对老师的敬爱、敬慕和爱恋以及沉痛而深切的思念。
表现了师生之间的深情,
尤其赞美了老师的美丽、和平、善于诱导。
15、示例:“T女士便在这云雾之中,飘进了我的生命中来”。
“飘”字不仅生动形象地突出了T女士的美丽形象,而且巧妙地与“云雾”相对应;
“生命”一词突出T女士的出现,对于童年时代的作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6、略
王几何
1、yú;chuò;bǐng;qiào;cáo;míng
2、徒;谱;承;哄;涨;恒
3、1眉开眼笑
2得意扬扬
3神态描写
4语言描写
5、C
6、不可以。
因为“王几何”这个题目既能概括文章内容又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与文章轻松幽默的语言特点相契合,与之相较,“我的几何老师”这个题目就显得平淡了
7、自报绰号;引生画图;喜爱、敬佩、怀念
8、示例:开心、奇特、无拘无束。
幽默、朴实、专业素养高,教学方法独特,热爱学生,热爱教学工作
9、示例:原文:须臾,一个方头大耳、矮胖结实的中年人夹着一本厚书和一个大圆规、
一个大三角板挤进门,眨眼工夫就站到了讲台上。
批注:作者用“方头大耳、矮胖结实”八个字描绘出了老师的外貌,语言简练传神。
一个“挤”字既写出了老师“胖”的特点,又写出了老师动作的敏捷,令人称奇
10、1华大夫治牙的技术高,但记性差,帮警察抓犯人,认牙不认人
2医术高,为人正直、性子急、有正义感
11、不好。
因为第1段和第2段交代华大夫治牙手艺高和记性差的特点,为下文的认牙擒贼埋下伏笔;
另外用两个“费猜”也可以激发读者的兴趣,增添文章情趣
12、示例:A句虽然有夸张的感觉,却能生动直接地让人感受到华大夫的高超医术。
“赛”“得用”等方言词语的运用,使得文章语言更富表现力
示例:B句运用语言描写,表现了华大夫正直、性子急、有正义感、有责任感的性格特点
13、华大夫认牙识凶艺憾众人
14、略
《世说新语》两则
一、1、fù zhòu nǐ xù yùn cán
2、略
3、1不久,一会儿;快速,急速。
2大致,差不多;相比
3比不上
4约定
5离开
6通“ 否” ,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7丢下,舍弃
8拉
4、C
5、C
6、B
7、略
二、一
8、是个不守信用的人,为下文元方对其的斥责作了铺垫。
9、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10、1描写了友人惭愧的心理活动。
2表现了元方对此人厌恶、不接纳的心理。
11、“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或:言而无信,待人无礼。
12、评价略,言之有理即可。
13、聪明、机智的孩子。
二
14、1称:称赞法:效法,仿效。
15、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16、第一次问话:你贤良的父亲在太丘,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做了些什么?
第二次问话:我曾经也与你父亲做过同样的官职,不知是你父亲学我,还是我学你的
父亲?
17、这个只要写出大概就可以例:元方引经据典,既没有贬低父亲,也无失礼貌。
回答恰到好处。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