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焦炭热强度的措施
提高焦炭热强度的措施

提高焦炭热强度的措施赵建强,尚建芳,张少华(邯钢焦化厂,河北邯郸056015)[摘要]焦炭的反应性和反应后强度是焦炭热性质的重要指标。
根据邯钢焦化厂现状,从炼焦煤种、配合煤、结焦时间等方面调整,降低了焦炭反应性,提高了反应后强度。
[关键词]焦炭反应性;反应后强度;配合煤;结焦时间[中图分类号] TF 526+.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5095(2008)09-0053-03近年来,高炉炼铁生产正朝着大型化、高效化、长寿和节能环保化方向发展,炉容已达几千立方米,高炉作为生产中的最大的竖炉,直径10~15 m,其料柱高度就高达25~35 m,而支撑如此高的料柱高度,作为透气的支架,高质量的焦炭是必不可少的。
为降低焦炭消耗,增加高炉产量,改善生铁质量,采用了在风囗喷吹煤粉、重油、富氧鼓风等强化冶炼技术。
焦炭的热能源、还原剂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被部分取代,但作为高炉料柱的疏松骨架不能取代,而且随高炉大型化和强化冶炼,该作用更显重要。
邯钢老区这几年不断地升级改造,目前有两座2 000 m3高炉,月耗焦炭约为14万t,而焦炭占整个生铁成本约为25%,因此,生产稳定优质的焦炭,必然会对炼铁的生产、操作和降本增效有直接的影响。
1 焦炭的组成、性质及在高炉中的作用焦炭是一种质地坚硬、多孔、呈银灰色的成分复杂的块状材料,用工业分析和化学分析两种分析方法确定其组成,一般所说的焦炭指标是综合分析的结果,其标准就是对高炉的影响的大小。
焦炭在高炉中起着供热、供碳、还原剂和疏松骨架的作用。
近年来,高炉采用了许多先进的技术,焦炭的供热、供碳、还原剂一些作用一定程度上被取代,但随着高炉大型化和冶炼强度的提高,高炉的料柱骨架作用却被强化,越来越要求高质量的焦炭。
有资料表明:焦炭的反应后强度提高1%,焦比可以降低20 kg;灰分每升高1%,高炉焦比上升2%,石灰石用量增加2.5%,高炉产量下降2.2%。
现在冶炼特种钢材时要求铁水含硫越来越低,焦炭中的硫约占整个入炉料的80%~90%,高炉采用烧结矿后占的比例会更大,而其中只有5%~20%随高炉煤气逸出,其余的硫就靠炉渣排除,这就要增加熔剂,增加炉渣碱度和渣量。
提高焦炭冷强度的方法

提高焦炭冷强度的方法
1. 原料选择,选择合适的焦炭原料是提高冷强度的关键。
优质
的焦炭原料应具有良好的结晶性和机械强度,以及适当的孔隙结构。
通常选择高品质的煤炭作为原料,并严格控制混合比例和配煤工艺,以确保焦炭的质量。
2. 焦炉操作,在焦炉操作中,控制炉内的煤气分布和炉温分布
是提高焦炭冷强度的重要因素。
合理的煤气分布可以减少焦炭的热
应力,有利于提高焦炭的冷强度。
同时,控制炉温分布可以避免焦
炭过热或过冷,对提高冷强度也有积极的作用。
3. 焦炭燃烧控制,在焦炭燃烧过程中,控制燃烧速率和炉内气
氛是提高冷强度的关键。
适当的燃烧速率可以减少焦炭的热应力,
而合适的炉内气氛可以影响焦炭的表面氧化和膨胀,从而影响冷强
度的形成。
4. 焦炭冷却过程,在焦炭冷却过程中,控制冷却速率和冷却方
式对冷强度也有重要影响。
适当的冷却速率可以减少焦炭的内部应力,而合适的冷却方式可以保持焦炭的均匀性,有利于提高冷强度。
综上所述,提高焦炭冷强度需要从原料选择、焦炉操作、焦炭燃烧控制和焦炭冷却过程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优化,以确保焦炭的质量和冷强度达到预期的要求。
如何控制捣固焦炭的热强度

焦炭热强度的控制
焦炭的热强度主要取决于入炉煤性质:
1、挥发分
2.配合煤的灰分
3.水分
4.煤的变质程度,粘结性指数
5、炼焦调火的温度控制,捣固密度,另外还和结焦时间有关,尤其是结焦末期的焖炉时间。
炼焦方面能够控制的就是结焦过程中的温度控制,煤饼捣固密度,而结焦时间是随着产量要求定的,闷炉时间长短和标准温度相关。
1、温度控制控制温度就是要在生产中杜绝出现生焦、过火焦现象。
同时还要有一定的闷炉时间,让焦炭能够充分收缩,这就要求标准温度制定必须要合理。
2、捣固密度捣固密度是炼焦生产中的重要控制参数,它关系到焦炭的致密性,即焦炭密度。
焦炭密度大,说明焦炭内部气孔壁厚,气孔壁厚度是影响焦炭热强度的直接因素。
控制措施:
1、稳定生产节奏,为标准温度的制定、调整、稳定打下基础。
焦炭质量的提高与炼焦工艺的发展探讨

焦炭质量的提高与炼焦工艺的发展探讨关键词:焦炭质量炼焦工艺发展一、前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大型高炉不断出现,高炉冶炼技术不断提高,高炉对焦炭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生产出符合大型高炉要求的高质量焦炭成为焦化厂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本文就焦炭质量和炼焦工艺进行详细探讨,具体内容如下分析。
二、焦炭质量影响因素及提高方法影响因素1.炼焦煤质量炼焦煤的质量直接决定着焦炭质量,炼焦煤中的灰分几乎100%的残留在焦炭中,焦炭的灰分为配合煤灰分的1.3-1.4倍,炼焦煤中的硫分60%-70%转到焦炭中去,焦炭的硫分为配合煤硫分的80%-90%,炼焦煤的粘结性于结焦性直接决定着焦炭强度的好坏。
2.炼焦工艺条件2.1标准温度焦炉炉温的高低直接影响炼焦煤的粘结性和结焦速度,从而对焦炭质量产生影响。
特别是在半焦收缩阶段,如果炉温较低对焦炭的缩聚和最终热分解产生影响,直接影响焦炭气孔率。
温度较高使收缩速度加快,焦炭产生的裂纹较多,不利于焦炭质量的提高,因此合适的标准温度显得尤为重要,提高炼焦终温,结焦终了时采取焖炉等措施,可以使焦炭结构致密,从而降低焦炭反应性。
2.2熄焦方式焦炭的熄焦方式也对焦炭质量起着重要影响,当炼焦煤配比及其它工艺条件都相同时,干熄焦焦炭比湿熄焦焦炭的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都好。
主要原因是采用干熄焦时,焦炭的残余挥发份得到继续释放,焦炭在干熄炉内继续缩聚,使焦炭更加致密,而湿熄焦过程中水汽对焦炭气孔表面起活化反应,该活化反应可以降低焦炭的反应性。
2.3捣固工艺通过捣固煤料,使煤料的堆密度增加,煤粒间的空隙变小,从而减少结焦过程中为填充空隙所需胶质体数量。
所以,较少的胶质体就可以在煤粒之间形成较强的界面结合。
而且随着煤饼堆密度的增加,其透气性变差,结焦过程中产生的干馏气体难以析出,胶质体的膨胀压力变大,促使煤粒受压变实,进一步加强了煤粒间的结合,从而提高煤的黏结性,达到改善焦炭热性能的目的。
三、提高焦炭质量的措施1.采用煤调湿工艺煤调湿是将炼焦煤料在装炉前除掉一部分水分,保持装炉煤水分稳定且相对较低,一般为6%左右。
关于增强焦炭反应后强度的方法探究

生产 焦炭 加氨 水对 比分 析 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 , 节约成本 , 降低焦炭的热反 应 性提 高反 应后 强度 , 我们 研究各 种新 的配 方 。 在 新配 方开 发 中 , 我 们 经 过 小 实 验 箱 对 氨 水 进 行 了初步分析得到加氨水会使反应性 降低 2— 3个百分 点, 为此我们投入资金安装管道将其投入生产 , 期待能 够 达 到预期 效果 , 并 能够 在保 证 焦 炭 质量 的前 提下 , 又 能降低 成 本 。 我们所做的两个 配方的两组对 比分析 , 其数 据如
关于增强焦炭反应后强度的方法探究
宋 武涛 高玉霞 ( 唐 山东方炼焦制气有 限公 司。 河北 唐 山 0 6 3 5 0 0 ) 摘 要: 煤在 隔绝空气 的条件下 , 加热到 9 5 0— 1 0 5 0  ̄ C, 经过干燥 、 热解 、 熔融、 黏结、 固化、 收 缩等阶段 最终制成焦 炭 , 这一过 程叫 高温炼焦( 高温干馏 ) 。现在焦 炭被广 泛使 用在 钢铁 行业 , 我国焦化行业 已基本形成 了以常规机 焦炉生产 高炉炼铁 用冶金焦 、 以热 回 收焦炉生产机械铸造用的铸造焦和以立式炉加工低变质煤生产电石 、 铁合金 、 化肥化 工等 用焦 以及生产超高功率 电极 、 航空航天 和医 用高技术高附加值碳素制品用针状焦等世界上最为完整的独具中国特色的焦化工业体系。焦炭的热反应性是焦炭的一个重要指标 , 影响着焦炭的质量和价格 , 所以如何 提高焦 炭的热 反应 性是焦化行业的工程师们一直追求的 方向。一 直探 究提高焦炭热反应强 度的 方法。本文从两个方面进行试验 , 总 结出了增加循环氨水以及氨水温度对热强度的影响 。 关键词 : 焦炭; 热反应 ; 氨水 ; 常温
浅谈如何提高配煤炼焦技术

浅谈如何提高配煤炼焦技术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极大地刺激了对钢铁的需求,也拉动了炼焦生产的高速发展。
焦炭产能的快速扩张,导致了炼焦煤供应紧张,此外,由于当前高炉的大型化对焦炭质量及其稳定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炼焦煤资源中强粘结性煤却越来越少,这一矛盾在我国尤为突出。
如何合理利用煤资源,满足焦化生产需求是我们长期面临的任务。
一、配煤炼焦技术目前世界各国的焦化行业为稳定提高焦炭质量,合理利用炼焦煤资源降低生产成本,主要采取以下几种配煤炼焦技术:1、捣固炼焦技术,根据中国炼焦行业协会焦炭资源专业委员会的调研,捣固焦炉可以大量配用价格低的气煤、三分之一焦煤、瘦煤,明显降低了炼焦配煤成本,合理利用了煤炭资源,为企业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配型煤炼焦技术:将炼焦装炉煤的一部分从备煤系统切出配加粘结剂后压制成型煤,再与其余散装煤料混合装炉炼焦,此技术由于煤料堆积密度的提高和粘结剂对煤料的改制作用,开显著改善焦炭质量。
3、煤调湿工艺:煤调湿工艺是上世纪80年代开发的技术,旨在降低装炉煤的水分,减少由于洗煤厂脱水工艺及气候影响造成的装炉煤水分波动。
经煤调湿后,配煤水分控制在6%左右。
用此工艺技术有助于提高焦炭质量(包括冷态强度和热态强度)、增加焦炉生产能力、降低炼焦耗能、稳定焦炉操作、减少炼焦污水、延长焦炉寿命。
其缺点是运煤过程易扬尘、炭化室易结石墨、焦油渣量增大。
二、配煤煉焦技术的应用(一)粘结剂添加的技术控制根据相关实验和实际生产经验表明,粘结添加剂的添加,确实可以很好的弥补炼焦煤的粘结性,因此可以通过添加粘结剂和低廉的弱粘煤来代替部分高粘结性煤,同样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炼出优质的焦煤。
实验证明配煤炼焦过程中粘结剂的添加可以提高炼焦过程中的配煤流动度,改善焦炭的结晶组织,提高配煤的粘结性。
实际应用时,可以采用改质沥青作为炼焦添加剂,并适当增加配煤中瘦煤和弱粘煤的比例,这样炼出的焦炭,不但质量不低于高粘结性煤所炼的焦炭,相比之下其冷强度与热性质也有一定的改善。
焦炭反应后强度和热强度

焦炭反应后强度和热强度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焦炭是一种高度含碳的固体燃料,通常用于冶金和煤化工生产中。
在燃烧过程中,焦炭会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这些反应不仅会影响焦炭的强度,还会影响其热强度。
本文将探讨焦炭反应后的强度和热强度,并分析其对焦炭质量和应用的影响。
焦炭在高温下燃烧时,会发生一系列氧化反应,主要包括碳氧化反应和硫氧化反应。
碳氧化反应是指焦炭中的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这些气体会随着燃烧过程释放出来。
硫氧化反应则是指焦炭中的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或三氧化硫,这些气体也会排放到大气中。
这些氧化反应会导致焦炭的质量和强度下降,因为碳和硫的氧化产物会使焦炭失去一定的燃料价值。
除了氧化反应外,焦炭还可能发生其他化学反应,如焦炭的煤化学反应和水解反应。
焦炭的煤化学反应是指焦炭中的有机物质与热解副产物反应,可能生成一些气体和液体产物。
水解反应则是指焦炭中的水分与焦炭中的氢气或氧气反应,可能生成一些氢气和二氧化碳等产物。
这些化学反应会影响焦炭的热强度,因为产生的气体和液体会影响焦炭的热值和燃烧性能。
焦炭的强度主要受其化学成分和结构特征的影响。
一般来说,焦炭的密度越高、孔隙率越低、结晶度越高,其强度也会越高。
焦炭在高温下燃烧时,会发生一些热化学反应,如焦炭的炭化、气化和熔化等反应。
这些热化学反应会改变焦炭的结构和形貌,进而影响其强度。
焦炭的炭化反应是指焦炭中的有机物质被高温裂解生成炭质颗粒,这些颗粒会填充焦炭中的孔隙,增加焦炭的密度和强度。
焦炭的热强度主要由其热值和燃烧性能决定。
热值是指单位质量焦炭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通常以焦炭的高位发热值或低位发热值表示。
高位发热值是指焦炭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不考虑燃烧产物中的水蒸气凝结热。
低位发热值则是指焦炭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考虑了水蒸气凝结热。
燃烧性能主要取决于焦炭的燃烧速度、燃烧温度和热值。
在焦炭生产和应用过程中,焦炭的强度和热强度至关重要。
干熄焦工艺生产焦炭质量影响因素与解决控制方案

干熄焦工艺生产焦炭质量影响因素与解决控制方案一、焦炭质量对干熄焦工艺生产的影响1、挥发分:⑴、在焦炉制造过程中要求用焦挥发分必须小于 1.9%,因为挥发分在此过程中标志着焦炭的成熟度,较高较低都不利于生产过程。
⑵、如果挥发分的含量过高,可燃性气体的含量不符合标准并剧烈燃烧,是炉内的气体体积发生波动,容易产生浮焦现象。
⑶、如果空气的导入量,容易造成锅炉口和锅炉内的温度不平衡,减少锅炉的使用时间。
⑷、采取导入空气法和冲入氮气法结合使用,向系统内冲入适当的氮气,并将空气的导入开关开到小于百分之三十的程度。
这种方法在降低锅炉口温度的同时又避免了可燃气体冲击环形烟道,保证其正常的运行。
2、焦炭膨胀和收缩:⑴、结合对焦炭收缩膨胀的机理进行分析之后可以得到结论,冷却段的温度控制可以对循环风量大小有着接主导作用,如果冷却段温度异常增高或者降低,必定会导致透气性能、膨胀性能、以及循环风量受到很大的影响。
⑵、总之在干熄焦工艺的生产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这一性质,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这也是对循环风量为何会跟随干熄炉的负荷量变化而改变这一问题的解答。
3、焦炭的粒径:⑴、焦炭块度的影响因素:①、焦炭的粒径变化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配煤比、结焦时间以及炼焦温度等。
②、提高炼焦的终止温度,可以提升焦炭的块度。
③、缩短结焦的时间,可以提升炼焦速度同时降低焦炭的块度。
⑵、焦炭平均粒度对干熄焦的影响:①、焦炭的平均粒度对干熄焦有重要的影响,平均粒度大,说明其透气性较好,方便气体循环,可以使焦炭在干熄炉中自然冷却。
②、平均粒度较小即表明其透气性较差,空气循环度较低,干熄炉受到较高的阻力作用,更容易使浮焦等产生,难以保持干熄炉的正常运转。
⑶、焦炭平均粒度的控制:①、干熄焦工艺将会对焦炭的粒径产生一定的影响,想要提升焦炭的平均粒度,可以利用块状物料孔隙连续堆积的原理;②、在填充不同的粒级材料的时候,将最大块状物当中的自由空间让小一点的块状物来填满,这样在干熄焦生产工艺当中可以降低粉焦的产生量,提升焦炭的平均粒度;③、也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对平均粒度的值进行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焦炭热强度的措施赵建强,尚建芳,张少华(邯钢焦化厂,河北邯郸056015)[摘要]焦炭的反应性和反应后强度是焦炭热性质的重要指标。
根据邯钢焦化厂现状,从炼焦煤种、配合煤、结焦时间等方面调整,降低了焦炭反应性,提高了反应后强度。
[关键词]焦炭反应性;反应后强度;配合煤;结焦时间[中图分类号] TF 526+.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5095(2008)09-0053-03近年来,高炉炼铁生产正朝着大型化、高效化、长寿和节能环保化方向发展,炉容已达几千立方米,高炉作为生产中的最大的竖炉,直径10~15 m,其料柱高度就高达25~35 m,而支撑如此高的料柱高度,作为透气的支架,高质量的焦炭是必不可少的。
为降低焦炭消耗,增加高炉产量,改善生铁质量,采用了在风囗喷吹煤粉、重油、富氧鼓风等强化冶炼技术。
焦炭的热能源、还原剂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被部分取代,但作为高炉料柱的疏松骨架不能取代,而且随高炉大型化和强化冶炼,该作用更显重要。
邯钢老区这几年不断地升级改造,目前有两座2 000 m3高炉,月耗焦炭约为14万t,而焦炭占整个生铁成本约为25%,因此,生产稳定优质的焦炭,必然会对炼铁的生产、操作和降本增效有直接的影响。
1 焦炭的组成、性质及在高炉中的作用焦炭是一种质地坚硬、多孔、呈银灰色的成分复杂的块状材料,用工业分析和化学分析两种分析方法确定其组成,一般所说的焦炭指标是综合分析的结果,其标准就是对高炉的影响的大小。
焦炭在高炉中起着供热、供碳、还原剂和疏松骨架的作用。
近年来,高炉采用了许多先进的技术,焦炭的供热、供碳、还原剂一些作用一定程度上被取代,但随着高炉大型化和冶炼强度的提高,高炉的料柱骨架作用却被强化,越来越要求高质量的焦炭。
有资料表明:焦炭的反应后强度提高1%,焦比可以降低20 kg;灰分每升高1%,高炉焦比上升2%,石灰石用量增加2.5%,高炉产量下降2.2%。
现在冶炼特种钢材时要求铁水含硫越来越低,焦炭中的硫约占整个入炉料的80%~90%,高炉采用烧结矿后占的比例会更大,而其中只有5%~20%随高炉煤气逸出,其余的硫就靠炉渣排除,这就要增加熔剂,增加炉渣碱度和渣量。
一般焦炭含硫每增加1%,高炉焦比约增加1.5%~2.0%,石灰石用量增加2%,生铁产量减少2%~2.5%。
焦炭在高炉中承受高温热力作用、化学作用,以及强烈气流和铁水的冲刷、磨损、剪切作用下性能必然降低,其透气性下降、块度减小、气孔壁变薄等影响高炉操作,所以高炉焦要求灰低、硫低、强度高、块度均匀、气孔均匀致密、反应性低、反应后强度高。
入高炉的焦炭的标准逐渐完善、细化。
我国一直将焦炭的机械强度(即冷态强度)作为衡量焦炭质量的重要指标,但在高炉实际生产中,与冷态强度相比,焦炭的反应性(CRI)与反应后强度(CSR)更能反映焦炭的质量。
为了更好地模拟焦炭在高炉中反应过程,新的国家冶金焦炭标准中增加了CRI和CSR两项指标。
为生产合格的焦炭、为高炉炼铁提供有利的指导。
因此必须提高焦炭高温性质量。
2 现状邯钢焦化厂现有焦炉42孔JN 43-80型两座(1#、2#),45孔58-Ⅱ型一座(3#),45孔JN43-80型一座(4#),45孔JN60-6型两座(5#、6#),与六座焦炉配套的备煤系统为南北两个机械化煤场和南北两套核子称自动配煤设施,分别向一炼焦1#、2#、3#、4#焦炉和5#、6#焦炉供煤。
年产焦炭204万t,主要供应炼铁4# 620 m3高炉、5# 1 260 m3高炉、7# 2 000 m3高炉,炼铁5#高炉扩容为2 000 m3后,自产焦炭,全部以混料方式供给5#、7#高炉。
表1为我厂近期内焦炭平均质量,我厂6 m焦炉和4.3 m焦炉均为顶装常规生产方式,没有应用捣固、型煤、煤预热调湿、干熄焦等可以提高焦炭热态性能的先进技术,为了改善大高炉用焦的热态性能,只能从现有的状况进行考虑。
表1 某年6~9月份焦炭平均质量对比月份灰分挥发分硫分CRI CSR6 12.46 1.62 0.62 35.6 48.97 12.52 1.73 0.60 36.3 57.18 12.58 1.65 0.63 34.5 55.69 12.51 1.56 0.65 33.6 56.53 提高、稳定焦炭质量的措施3.1 提高单种煤品质3.1.1 调整采购思路,加强与大矿的直接合作,建立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淘汰供煤量少、煤质波动大的小矿点及供应商,以稳定煤源及质量。
由原来的多矿点并存,改为减少供煤点,优先选用质量优、信誉好的矿点。
指派驻煤厂质量监督员,做到“看煤上车,发运及时”,严格把关进厂精煤质量。
3.1.2 煤堆分类由原来的气、肥、焦、瘦调整为康庄、官庄、两渡肥煤、辛置肥煤、山西矿局焦煤、山西地方焦煤、峰峰焦煤、汽车地方焦煤等。
炼焦煤都有着各自不同结焦特性和作用,单种煤质量变化是影响焦炭热强度变化的根本原因,合理的配煤结构才能保证焦炭质量稳定。
根据单种煤小焦炉试验及工业分析,发现山西省的强黏煤热性质比较好,冷强度稍微差,高灰、高硫;特别对山西主焦煤单独存放,合理储存各单种煤的库存,保证按配比足量供应。
3.1.3 对煤炭供应商在优质炼焦煤中掺混其他煤种,或者将两种以上廉价的变质程度高的和低的煤混配成符合炼焦煤分类中主焦煤牌号的指标,以价格较高的主焦煤出售的现象,常常要面临两次、甚至3次配煤,以应对炼焦煤的供应变化,这给配煤炼焦带来了更大难度。
技术科加大质监力度,充分利用煤岩分析技术,检测煤质,鉴定混煤,并及时进行质量信息反馈,按合同进行质量索赔,以促进进煤厂家自觉改进进煤质量,为稳定炼焦煤质量、提高焦炭质量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3.1.4 充分利用外煤场的辅助作用储备好紧缺煤种,应对煤种不全,库存严重不足的局面。
3.2 优化配煤比3.2.1 强化煤场管理,严格工序操作,禁止堆料、取料时混煤。
按照平铺直取、行走定点堆料、水平回转取料、先到先用的原则进行配煤,有效避免煤种存放时间过长,煤变质氧化,粘结性降低,结焦性变差。
3.2.2 提高配煤比的准确度,对核子称自动配煤系统由每用校验调整为每周校验,对煤盘下料状况,安装报警显示,加强监控,下料超过误差,及时处理。
3.2.3 采用挥发分Vdaf-粘结性指数GR.I.配煤原理,以及应用煤岩理论制定的配煤方案,并利用现有的40 kg小焦炉和铁箱子做试验,进行配煤炼焦试验预测焦炭质量,不但提高焦炭的质量,而且保持焦炭质量稳定。
3.2.4 对两个系统的配比进行了调整(表2)表2 配煤比调整前后对照配比康庄官庄肥煤山西焦煤峰峰焦煤地方焦煤瘦煤调整前 12 16 20 10 20 10 12调整后 10 10 15 35 25 5 103.3 焦炉管理应用“四项技术”我厂利用先进技术对现有设备做技术改进且加强管理。
采用了计算机对焦炉管理现代化的四项自动技术——推焦自动记录、装煤自动记录、测温自动记录及焦炉炉温自动调节加热系统,既降低了煤气消耗、改善了操作条件,又对煤料的结焦过程做全程监控,提高焦炭质量。
对热工人员加强培训,提高其操作水平,减小人为因素对焦炭质量的影响。
加强对焦炉的热修维护,对焦炉炉头破损,炉墙窜漏以及立火道、斜道堵塞、不上火及时处理。
细化操作人员的管理,把推焦电流、推焦计划执行系数等纳入考核范围,规范了操作,保证了焦炉加热均匀和炉温稳定,使焦炭成熟更加均匀。
4 延长结焦时间根据焦炭需求和焦炉生产状况进行调节。
2007年1#~4#焦炉结焦时间共进行了4次调整,10月开始为18 h, 10月15日后为18.5 h, 10月28日后为19 h,11月15日后为20 h。
5#、6#焦炉结焦时间共进行了两次调整, 10月28日后为19 h,11月15日后为19.5 h。
根据延长结焦时间其焦炭CRI和CSR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随着结焦时间延长,CRI呈下降趋势。
当结焦时间从18 h提高到20 h,CRI从31%降低到28.5%,降低了2.5%。
(2)随着结焦时间的延长,焦炭反应后强度CSR呈上升趋势。
当结焦时间从18 h提高到20 h,反应后强度从57%升高到61.5%,上升了4.5%。
5 效果分析通过采取以上4种措施,焦炭的高温反应性有了明显的提高(见表3)。
由表1与表3比较可以看出焦炭的灰分、硫分升高显著,挥发分有所降低,焦炭更加成熟均匀,CRI<30%、CSR>60%,达到了炼铁的要求。
由于山西主焦煤灰分平均为10.7,硫分平均为1.0,在配合煤中配比增加了25%,导致灰分上升0.44,硫分上升了0.16。
表3 采取4项措施后焦炭平均质量对比表2007~2008年灰分挥发分硫分 CRI CSR11月下旬12.89 1.13 0.77 29.1 6012月上旬12.95 1.21 0.79 27.8 62.812月下旬12.98 1.00 0.80 27.6 63.31月上旬13.01 1.10 0.78 28.3 62.96 结束语在目前备煤和炼焦工艺固定的条件下,炼焦煤的性质仍是决定焦炭质量的惟一重要因素。
山西焦煤作为优质主焦煤,对焦炭的热性质发挥着主要作用。
山西省强黏煤的配入量增加能够保障焦炭的热性质,山西省强黏煤的合理搭配,既可以保证焦炭的热强度,又能保证焦炭的冷强度,可为高炉冶炼提供更好的骨架支撑作用。
通过优化配煤,使各个煤种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才能生产出低灰、低硫、冷强度高和CRI<30%、CSR>60%的优质焦炭。
随着资源的紧缺,加上山西焦煤本身的高灰、高硫,促使焦炭灰分、硫分升高。
在目前洗精煤的采购都异常艰难的情况下,今后要想提高焦炭强度,只靠增加优质炼焦煤配比是不现实的,必须采用炼焦配煤新技术。
炼焦煤捣固、配型煤、选择粉碎、煤干燥、煤水分控制、煤干燥风选压块、干法熄焦等配煤炼焦新工艺,都可以作为提高焦炭质量的技术措施。
[参考文献][1]姚昭章.炼焦学[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周师庸,赵俊国.炼焦煤性质与高炉焦炭质量[M].北京:冶金工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