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法玻璃应力
浮法玻璃的退火

浮法玻璃的退火(2008-07-05 08:28:59)分类:专业技术标签:应力玻璃板退火区冷却区杂谈1 浮法玻璃退火的原理和目的玻璃液在锡槽成形后经过退火窑退火,由高温可塑性状态转变为室温固态玻璃的过程是逐步控制的降温过程。
在此过程中,由于玻璃是热的不良导体,其不同部位及内外层会产生温度梯度,造成硬化速度不一样,将引起玻璃板产生不均匀的内应力,这种热应力如果超过了玻璃板的极限强度,便会产生炸裂。
同时,内应力分布不均也易引起切割上的困难。
浮法玻璃退火的目和就是消除和均衡这种内应力,防止玻璃板的炸裂和利于玻璃板的切割。
浮法玻璃的应变点温度即退火下限温度是一个关键的温度点,通常情况下在470℃左右。
退火窑在此温度之前称为退火区,玻璃板处在塑性状态;在此温度之后称为冷却区,玻璃板处于弹性状态。
玻璃板在塑性状态和弹性状态下会产生不同的应力(张应力和压应力),调整方向正好相反。
由于浮法玻璃是连续性的生产,玻璃板是连续运动的玻璃带,其退火与传统退火理论有所不同。
如:玻璃板下由于紧贴辊道,散热空间较板上小,相同的情况下,板上的散热量要高于板下,浮法玻璃的退火我们主要考虑玻璃板横向和上下表面的温度控制,退火后理想的状态是;玻璃板有一定的应力曲线分布(边部受压应力、中部受张应力、板上受张应力、板下受压应力),使其具有一定的强度,又不易破碎和有利于切割。
2 退火窑的主要结构和分区现在浮法退火窑是全钢电加热风冷型,主要的结构有两种:比利时的克纳德冷风工艺和法国的斯坦茵热风工艺。
现在国内大多数采用克纳德结构,我们主要讨论此结构的退火窑。
退火窑一般分力7个区,从前至后分别是A区、B区、C区、D区、E区、Ret区和F区,有的区还可分成几个小区。
A区:又称加热均热区,温度范围在600~550℃,在此区玻璃板尽可能均化开,自动控制达到退火前的温度范围,此区设有上、下电加热抽屉及管束式辐射冷却器,冷却方式为风机抽风,辐射换热冷却。
浮法玻璃退火窑的热机械应力与变形模拟

浮法玻璃退火窑的热机械应力与变形模拟浮法玻璃是当前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等行业的重要材料之一。
在浮法玻璃生产过程中,退火窑是一个关键的环节,用于消除玻璃板的内部应力和变形,以提高其质量和稳定性。
在退火过程中,热机械应力与变形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将对浮法玻璃退火窑的热机械应力与变形进行模拟分析。
热机械应力与变形的产生是由于玻璃在退火过程中受到热膨胀和冷却收缩的影响,导致玻璃板出现内部应力和变形。
在退火窑中,玻璃板首先会经历加热阶段,高温下的热膨胀使得玻璃板产生应力和变形,然后在冷却阶段,玻璃板受到较低温度的影响而收缩,进一步引起内部应力和变形。
因此,了解和控制热机械应力与变形是优化退火过程、提高玻璃品质的关键。
为了模拟浮法玻璃退火窑的热机械应力与变形,首先需要选取合适的数值模型和材料参数。
一般使用有限元方法来模拟退火过程中的应力和变形,将玻璃板分割成小单元,对每个单元进行力学计算。
在建立有限元模型时,需要考虑玻璃板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并通过试验数据得到玻璃的力学参数,如杨氏模量、热膨胀系数等。
在数值模拟过程中,需要考虑热传导、热膨胀和力学应力之间的相互作用。
首先,需要确定退火窑内的温度分布,可以通过热传导方程来模拟热传导过程。
然后,结合玻璃的热膨胀系数和材料参数,计算热膨胀引起的应力和变形。
最后,通过求解力学平衡方程,确定玻璃板在退火过程中的应力状态。
在模拟分析中,还需要考虑一些影响热机械应力与变形的因素。
首先是退火窑的加热速率和降温速率,过快的加热和冷却会导致较大的应力和变形。
另外,退火窑的温度分布不均匀也会导致玻璃板出现应力集中和变形。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优化退火窑的设计和控制,以减小热机械应力与变形的影响。
为了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可以进行实验测量和模拟分析的对比。
通过在实际退火窑中安装应变计和温度传感器,可以测量玻璃板的应力和变形,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
若实验数据与模拟结果吻合较好,则说明数值模拟方法可以用于预测和控制热机械应力与变形。
浮法玻璃退火产生的缺陷及控制

浮法玻璃中退火产生的缺陷及控制河南理工大学张战营一、玻璃的退火玻璃退火的目的是减弱和防止玻璃制品中出现过大的残余内应力和光学不均匀性,稳定玻璃内部的结构。
玻璃的退火可分成两个主要过程:一是玻璃中内应力的减弱或消失,二是防止内应力的重新产生。
玻璃中内应力的减弱和消除是以松弛理论为基础的,所谓内应力松弛是指材料在分子热运动的作用下使内应力消散的过程,内应力的松弛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玻璃所处的温度。
玻璃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由于其导热性较差,在其表面层和内层之间必然产生温度梯度,因而在内外层之间产生应力。
这种由于温度梯度存在而产生的内应力称为温度应力或热应力,此种内应力的大小,既取决于玻璃中的温度梯度,又与玻璃的热膨胀系数有关(玻璃的化学成分决定玻璃的热膨胀系数)。
热应力按其存在的特点可分为暂时应力和永久应力。
暂时应力,当玻璃受不均匀的温度变化时产生的热应力,随着温度差的存在而存在,随温度差的消失而消失,被称为暂时应力。
应力的建立和消失过程。
当制品冷却开始时,因为玻璃的外层冷却速度快,所以外部温度比内部温度低,外层收缩大,而这时内层温度较高,且力求阻碍外层收缩,这样造成玻璃外层产生张应力,内部产生压应力。
在张应力过渡到压应力之间存在着中间层,其应力值为零。
当冷却接近结束时,外层体积几乎不再收缩,但此时玻璃内部仍有一定的温度,其体积力求收缩,此时造成外部受压应力,内层受张应力。
由此可见,在冷却结束时,产生的应力恰好和冷却开始时产生的应力性质相反,两者可以得到部分抵消。
冷却全部结束时,即当玻璃的外层温度和内层温度趋向完全一致时,上述两种应力恰好抵消。
我们称这种应力为暂时应力。
永久应力,当温度消失时(制品的表面和内部温度均等于常温时),残留在玻璃中的热应力称为永久应力,又称为内应力。
玻璃中永久应力的成因,是由于在高温的弹塑性阶段热应力松弛而形成的温度变形被“冻结”下来的缘故。
当玻璃板逐渐冷却到室温均衡时,玻璃中残存的应力实际等于玻璃在高温阶段松弛掉的热弹应力,但方向相反。
浮法玻璃退火应力产生原因及应力的测量

浮法玻璃退火应力产生原因及应力的测量简介:摘要:由于玻璃自身特性决定了它的不良导热性,从而导致玻璃在退火过程中因为温度差必然存在着应力。
本文根据玻璃的退火理论结合示意图论述了浮法玻璃在退火过程中永久应力与暂时应力产生的机理,并结合应力的测量简介了应力对玻璃切割的影响。
关键词退火窑永久应力暂时应力张应力压应力1.永久应力与暂时应力:880°F (470°C)以下,退火窑用于冷却玻璃,这样做的方法是试图保持横向(横越玻璃带)温度曲线良好的均匀性来避免破损。
冷却过程发生的一切都是暂时的,这意味着在冷却的玻璃中找不到暂时过程产生的应力,这就是为什么把这些条件叫暂时应力。
即使当玻璃内外层温度一致时,暂时应力消失也必须注意,因为暂时应力超过抗张强度会使{TodayHot}玻璃破碎。
永久应力不能太大,不然切割或再切割时就会出现许多问题。
注意:暂时应力也不能太,否则玻璃就会破碎。
当玻璃的厚度向和横向还没达到一个相等的温度即环境温度时,暂时和永久应力两者存在,即使永久应力已至一个比较好的值(在切割区1小时测冷却的玻璃)因为暂时应力仍很大,所以仍会遇到切割问题。
退火理论表明永久应力(保持在玻璃内)等于退火中松驰的应力总量,但符号相反。
这意味着在退火中,松驰10毫微米/厘米的压应力,则玻璃在达到外界温度时,就有10毫微米/厘米的张应力。
那么(1)在退火中松驰应力越小,在温度等于周围温度时,存在玻璃中的应力就越小;就是说退火越好。
但出现薄弱区域即结石、夹杂物或粘锡时,玻璃将会炸裂。
因而在退火区后的冷却区必须小心操作。
(2)反过来说:退火不好的玻璃很结实并能承受因冷却区域温度梯度很大的热冲击;但应力太大,切割会很困难。
2. 永久应力与暂时应力产生原因:I.玻璃温度高于880°F (470°C):玻璃是塑性材料。
例如: 图1.如果玻璃温度高于880°F,窄条"a"比窄条"b"热,那么窄条"a就比窄条"b"长;这是因为:窄条"b"不能防止窄条"a"的膨胀(玻璃处于可塑状态){HotTag}。
浮法玻璃应变率相关的动态本构关系_李磊

1
1. 1
试验
试验材料
冲击动态力学通常要计及两类最基本的力学效 [9 ] [10 ] 应, 即惯性效应和应变率效应 . Davies 等 给出 了消除横向和轴向惯性效应的最佳试件尺寸比以及 可忽略试件端面摩擦效应影响的准则. 为了减小惯 性效应的影响, 试件长径比 ( λ ) 的取值应尽量小. 根 据应力波理论, 如果入射波波长相对于试件足够长 时, 在某一时刻后试件内应力可以达到准静态平衡 , 试件的轴向惯性效应就可以被忽略. 当入射波到达 试件时, 其一部分在试件界面处反射, 另一部分则通 过试件形成透射波. 如果加载应力波作用时间比试 那么在加载应力波 件中应力波的传播时间大得多, 作用时间内, 试件中的应力波将发生多次反射和透 射, 从而使其很快趋于均匀化, 因此在分析时就可以 [11 ] 忽略试件内部应力波的传播效应 . 相应地, 为了 减小试件端部摩擦效应的影响, λ 的取值应尽量大, 其最基本的要求是: λ ≥1 /2. 本文根据以上情况, 并 结合建筑玻璃实际情况( 一般其厚度都在 15 mm 以 下) , 选用 λ = 0. 47. 本试验所用浮法玻璃试件由北京洛玻中空公司 提供. 试验 前 先 用 水 刀 将 浮 法 玻 璃 切 割 成 尺 寸 为 31. 69 ( ± 0. 5 ) × 14. 82 mm 的圆形试件, 然后再仔 细打磨, 以保证试件表面无缺陷. 浮法玻璃密度为 2 400 kg / m3 , 弹性模量为 70 GPa, 泊松比为 0. 22 , 化 学组成见表 1. 由于玻璃属脆性材料, 其破坏应变只 有千分之几, 这使得有效测量时间非常短, 试件在应 力没有达到均匀化之前就已破坏. 为了增加试件的 有效加载时间, 保证试件中轴向应力均匀, 本文用黄 油将 2 个橡胶片 ( 16 × 0. 5 mm, 24 × 1. 2 mm ) 按 先大后小顺序贴于入射杆前作为波形整形器 ( pulse shaper) . 为保证试验准确, 所有试件不再作抛光和 打磨处理; 为防止试件破碎飞散, 其径向用双面胶固 . , 定 试件受冲击时 其表面敷以黄油或凡士林, 以防 止摩擦的影响
浮法玻璃的退火

浮法玻璃的退火在确定浮法玻璃退火温度之前,首先要确定浮法玻璃的退火上限温度和退火下限温度。
根据资料介绍浮法玻璃退火上限温度与下限温度差在70~80℃之间。
萍乡浮法玻璃厂浮法玻璃的化学成分:SiO272.1% Al2O3 1.2% CaO 8.4% MgO 4%Na2O 14% Fe2O3≤0.1% 根据Fulcher实验公式:T上限=T0+B/(lg13泊+A)和T下限=T0+B/(lg17.5泊+A)计算,萍玻厂退火上限温度为545.1℃,退火下限温度为427.3℃,温差为72.8℃。
依据不同厚度浮法玻璃设定的永久应力值,确定退火窑B区的降温速度(℃/min)。
B区的降温速度是由拉引速度m/min和每延长米的降温速度(℃/m)决定的。
即B区降温速度℃/min=拉引速度(m/min)×B区每延长米的降温速度(℃/m)。
根据公式δ=K·E2·G,计算其永久应力。
K:常数4.457 E:玻璃厚度(mm)G:B区浮法玻璃的降温(℃/min)。
不同厚度浮法玻璃的永久应力值nm/cm在玻璃熔窑的熔化能力确定之后,即可根据生产的玻璃厚度和原板宽度计算出拉引速度(m/min),由此不难算出B区每延长米的降温速度(℃/m)。
这样就知道了退火窑B区的温降,即B区降温速度(℃/m)×退火窑B区长度(m)。
依此决定退火窑A区出口温度及B区出口温度。
当退火窑A区、B区进出口温度确定之后,根据公式T介=T表-1.25K·C·E×103完全可以计算出测温点处玻璃带及空间介质温度,也就是热电偶显示的温度就确定了。
注:K:玻璃的物性热工参数,由图表查得C:玻璃带在该区段的冷却速度(℃/min)E:玻璃带的厚度(mm)T表:玻璃带在该处的表面温度(℃)T介:玻璃带在该处的炉膛介质温度玻璃带温度(℃)K值玻璃带温度(℃)K值575 0.175 476 0.23550 0.19 430 0.27532 0.2 384 0.31513 0.215 328 0.375495 0.22 272 0.45萍乡浮法玻璃厂熔窑熔化能力(t/d)、生产的玻璃厚度(mm)、拉引速度(m/h)、降温速度(℃/m、℃/min)及永久应力、A、B区玻璃带进出口温度、测点处空间介质温度(℃)如下:由上面计算看,B区出口温度可满足退火要求,对厚玻璃B区出口温度可定为380℃,A区温度以不低于545℃为宜。
浮法玻璃应力检测系统及其应用

p e e t to x r s i s a l a a k o n l tc l ta i g o r s n a i n ofe p e son s we l s l c f a a y i a r c n f
[ 武 汉 建 筑 材 料 工业 学 院 等 编 . 4] 玻璃 工 艺 原 理 【 】 京 : M. 北 中
国建 筑 工业 出版 社,9 1 2 — 2 . 18 , 3 3 3 2 [5 ht:e .iie i. g ii is i—eai 一 (k ei ] t / nw kp da r/ k/ nt n rlt n p/ o w E e o i t n c
中图 分 类号 :T 7 文献 标 识码 :A 文章 编 号 :1 0 Q1 1 0 3—1 8 2 1 4—0 2 0 9 7( 0 1J 0 0 5— 3
玻 璃 退 火 工 艺 是 玻璃 生产 线 中重 要 的生 产 环
节 。平 板玻璃 在生 产过程 中由于温度 的变化会产 生
品质量 和企业 发 出 的光 束经过 透镜 和起偏 片 ,透 过被测 玻璃进
或减 少平板 玻璃 中热 应力 ,使其 达到允 许值 范 围。 热应 力是 由于温度 差造 成 的 ,分 为永久 应力 和暂 时
应 力 。 而 玻 璃 带 在 退 火 过 程 中 出现 横 炸 、纵 炸 及 切
割困难等 与玻 璃表层 平 面应 力 的大小 与分 布密切 相 关 ,因此在 浮法 玻璃 生产线 上通 过安 装在线 应力 检 测设 备系统 ,测 量 出玻璃带 横板 平面综 合应 力 、暂
玻璃应力测试方法

玻璃应力测试方法前言本标准技术内容参考了美国材料试验协会标准ASTMC1279:1994《退火玻璃、半钢化玻璃、钢化玻璃的表面应力和边缘应力无损光弹测量试验方法》,ASTMC1048:1992《热处理平板玻璃一HS类、FT类涂层和非涂层玻璃》和日本工业技术标准71S R3222:1990《半钢化玻璃》起草。
本标准中表面应力的测量程序参照GB 17841-1999((幕墙用钢化玻璃与半钢化玻璃》编写。
本标准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玻璃科学与特种玻璃纤维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玻璃科学与特种玻璃纤维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肖鹏军、张大顺、韩松、王乐、李福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玻璃应力测试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玻璃表面应力和边缘应力测试的方法。
表面应力测试方法适用于浮法玻璃制造的钢化玻璃、半钢化玻璃,化学钢化玻璃可参照使用本方法;边缘应力测试方法适用于钢化玻璃、半钢化玻璃、退火玻璃。
本测试方法为无损测量的测试方法。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7841-1999 幕墙用钢化玻璃与半钢化玻璃(neq ISO 7463:1990)JC/T 632-1996 汽车安全玻璃术语3 定义本标准采用JC/T 632中的相关术语及下列定义。
3.1分析镜analysis一种光学装置,由光轴相互垂直的两个偏振片构成。
放置于被测试样和观测者之间。
4 测试方法4.1 表面应力测试4.1.1 测试原理表面应力仪的测试原理是利用浮法玻璃表面锡扩散层的光波导效应来进行测量。
从光源(白炽灯)发出的发散光经过狭缝,由高折射率柱面棱镜汇聚后变成平行光,通过调节光源位置,使一束平行光以临界角人射至玻璃与棱镜的交界面,由于玻璃表面存在应力,光线分解成为两个振动面相互垂直的矢量光,这两束光在浮法玻璃的锡扩散层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因此以不同的全反射角折射到棱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聚能玻璃技术有限公司浙江省杭州市潮王路43号东方豪园文豪阁706号(邮编310014)Tel: +86-571-85304343 Fax: +86-571-85304359Web: . E-mail: info@浮法玻璃应力检测及一些退火概念退火一直是浮法工艺中较难把握的环节之一. 究其原因, 与工艺人员对退火及应力的一些基本概念理解不透有很大关系. 本文首先对浮法玻璃应力检测作一综合性介绍, 然后对有关退火的几个基本概念进行说明.一、 浮法玻璃中的应力类型从应力产生的原因及对玻璃的影响来分类,可分成二类:1) 平面应力:它是由退火窑横向温度不均引起。
各种在线应力仪测出的就是这种应力。
其大小与退火窑长度无关、即与玻璃带绝对降温速度无关,只取决于玻璃板横向温度分布。
如B区横向温度不均,则产生永久平面应力;C区之后的横向温差则导致暂时平面应力。
横切机前的在线应力仪测出的是永久平面应力和暂时平面应力的代数和,有些在线应力仪通过测当时玻璃板的横向温度分布间接计算出暂时平面应力,从而区分两种应力。
平面应力对玻璃带掰断、掰边影响很大。
掰断去边之后,平面应力大部消失,对玻璃进-步加工影响很小。
2) 厚度应力:又叫端面应力,是由玻璃表面与板芯在冷却时所产生的温度差所引起。
它由退火窑长度所决定,在退火窑长度一定时,各区的进出口温度即冷却速度直接决定了应力的大小。
与平面应力类似,厚度应力也有永久应力及暂时应力之分。
在线应力仪是测不出厚度应力的。
厚度应力不但对玻璃带掰断、掰边有影响,而且对后续深加工也有很大影响。
二、 浮法玻璃在线应力检测方法1. 应力测定的理论基础1.1 偏振光众所周知,光是一种电磁波,其振动方向与前进方向垂直,在所有与前进方向垂直的振动面上振动。
如在光路中引入只允许某一振动方向光线通过的偏振滤片,就可获得偏振光,简称偏光。
1.2 双折射玻璃是各向同性体,各方向的折射率相同。
如玻璃中存在应力,各向同性的性质受到破坏,引起折射率变化,两主应力方向的折射率不再相同,即导致双折射。
折射率与应力值的关糸由下式确定:n x - n y = C B (σx – σy)式中:n x 、n y 分别为x及y方向的折射率。
σx 、σy 分别为x及y方向的应力。
C B 为应力光学常数,它是物性常数,仅与玻璃品种有关。
1.3 光程差当偏光透过厚度为t的有应力玻璃时,光矢会分裂为两个分别在x及y应力方向振动的分量。
如v x、v y分别为两光矢分量的速度,则透过玻璃所需的时间分别为t/v x和t/v y,两分量之间不再同步,而是存在光程差δ:δ = C(t/v x - t/v y) = t (n x - n y)式中C为真空中光速。
结合上述二式,即得如下公式:(σx – σy) = δ / (tC B)即应力与光程差存在一定关系,一般借助光干涉原理测出光程差,从而计算出应力值。
需要强调的是,得出的不是应力的绝对值,而是二主应力之差,有时虽然测出的应力为零,但实际上二主应力均存在,只不过二者相等而已。
典型例子是平板玻璃,从平面上看,存在各向相等的表面压应力及板芯张应力,表面压应力在数值上等于2倍板芯张应力,但采用平面透射光并不能测出应力,原因就是σx = σy。
必须取样,使光透过玻璃端面才能测定。
因此,对不同制品,根据工艺情况,设计适当的应力测试方法是极为重要的。
2 在线应力检测方法2.1在线人工检测:所用仪器是一种大型光学偏光镜,光源放在玻璃板下面,可以是与玻璃带宽等长的长条形灯箱, 也可以是与上部检偏镜随动的方形灯箱,人工操作的检偏镜位于玻璃带宽上方,安装在横跨玻璃带的滑轨上, 移动检偏镜就可检测玻璃宽度上任意一处的应力。
此种方法是一种直观检测方法,优点是能加深对应力及退火的理解,易累积第一手知识,能有针对性地对关键位置作重点检测。
如出现纵裂时,可先根据经验调整有关退火参数,纵裂消失后,重点测原纵裂位置的应力,根据应力状况决定是否进一步调整参数,从而一次性彻底消除隐患。
此仪器价格较低,维护容易。
国外浮法线上通常必备此类仪器, 要求高的生产线另加装-套自动应力仪。
2.2 自动应力仪自动应力仪主要有如下几类∶1)SENARMONT应力仪此类仪器的特征是采用旋转检偏镜检测消光时检偏镜的旋转角度, 即通常所称的应力角, 其原理类似于上述人工检测仪器。
此类仪器最早由美国福特公司研制,具体方法是在测量头内放一个与轴位译码器同步旋转的检偏镜,每旋转-周产生两次消光,这种瞬时消光到达位于检偏镜后面的光电管,触发轴位译码器发出数字信号,相当于透过玻璃的偏振面旋转角,即应力角。
国内秦皇岛院研制了类似的仪器,只不过角度信号的检测处理方法有所不同。
此类仪器精度一般为 +/-0.1度(相当于5毫米玻璃 +/-0.23Kg/cm2),测量范围+/-90度(相当于5毫米玻璃 +/-207Kg/cm2)。
此仪器的缺点是包含高速旋转的光学部件,工业生产现场使用时易出故障,可靠性较差,故已基本遭淘汰。
2)光强比值法应力仪光强比值法的基本原理是透过有应力玻璃的偏振光束的光强I与光程差Δ(光程差Δ=应力S x 玻璃厚度t x 2.6)有如下关糸:I = I0Sin2(πΔ/λ), 式中λ为光波长,I0为原始光强。
因此只要测出I/ I0就能计算出Δ,并得到应力数值。
值得指出的是,I /I0与Δ的关糸是正弦周期函数,一个I 对应无数个Δ,故只能用正弦曲线的一段单值区域,即半波长Δ/2是其最大测量范围,考虑测量光波长(红色激光)为632nm,则最大测量范围为土158nm, 如用其他可见光,则范围要小-些。
此类仪器适宜采用透射光路设计即光源与探头应分别位于玻璃带上下两边,这样对5mm玻璃而言,最大量程可达120Kg/cm2左右,12mm玻璃时能测到50kg/cm2左右,免强够用。
如采用反射光路,5mm玻璃的最大量程只有60Kg/cm2,暂时应力较大时有可能超量程,对6mm以上玻璃,则无法准确计量。
此类仪器由于无活动光学部件,运行相对可靠,对透射光路设计,关键是须保证上下机械扫描机构同步运行,长期运行中易发生传动带伸长,导致上下不同步,探头收不到光束的问题。
3)光谱成分分析法(SCA)应力仪光谱成分分析法应力仪的基本原理与光强比值法应力仪类似,主要区别在于采用混合光取代单色光作光源,。
因采用多种波长,每点测定均得到一组∶I1/I0,I2/I0,I3/I0………..I i/I0,同时满足此组方程的Δ是唯一的,因此量程不受限制。
因量程无限,所以可采用反射光路设计,可测定任意厚度的玻璃。
精度也要高于其他类型的仪器,可达1nm(相当于5毫米玻璃 0.75Kg/cm2)。
此种仪器由美国STI公司研制,精度很高,但在工业现场严酷环境下使用,可靠性不高。
三、暂时平面应力与永久平面应力在线应力仪测的是被测玻璃带当时的总平面应力,它等于暂时应力与永久应力之代数和。
大家都知道,暂时应力是退火窑C区之后各区横向冷却分布的结果,而永久应力只和B 区横向温度有关。
对于在线切割掰断等生产操作,二种平面应力均是重要的,而对于掰断后的玻璃板,二种平面应力几乎均完全消失,对后继深加工没有影响。
影响进一步加工的应力是厚度方向的应力,它不能由在线应力仪测出,只能离线检验。
实用的在线自动应力仪必须能区分暂时平面应力与永久平面应力。
通过检测被测玻璃带的即时横向温度分布,依据弹性力学原理,可精确计算出暂时应力的分布曲线,从而得到永久应力曲线。
有了此二种曲线,就能有效预报大多数退火问题如“荷叶边、纵裂、不沿刀口掰断、掰边困难”等,并可有针对性的调整退火窑参数。
不具备区别两种应力的自动应力仪,只能给出总应力曲线,操作者仍需根据经验判断如何调整退火参数。
在实际使用时,此种应力仪甚至不如人工在线应力仪实用。
四、应力检测与退火工艺的关糸在线应力检测的根本目的是根据不同条件下的应力分布,有目的地调整退火工艺制度。
因此应力检测只是手段,重点应在退火环节上。
遗憾的是,国内外制造应力仪的公司往往与退火脱节,没有一家能提供有关应力分布与退火制度之间关糸的糸统技术,必须靠工厂自行摸索。
由于条件所限,对大多数玻璃厂来说这几乎是无法做到的。
国内己有几家工厂进口了在线应力仪,但至今没有一家厂能用好应力仪,其原因除了应力仪本身可能存在不足之外,关键是对退火本质理解不深,不能在应力与退火之间建立有效的联糸。
许多专家在基本概念方面的错误更对工厂产生了严重的误导,使生产技术人员越听越糊涂,至今未能找准解决问题的方向。
解决此问题需广泛而深入的退火理论及实践知识、应力仪供应商应深入研究退火过程,结合工厂的实践,才有可能真正用好应力仪。
下面简要讨论一下有关退火的一些基本概念,期望能消除某些专家长期以来营造的误区,为用好应力仪提供一些准备知识。
1应力松驰应力松驰是指释放温差应力的过程。
它是产生永久应力(又名残余应力)的根本原因,如果不存在应力松驰,则玻璃就不会有永久应力。
应力松驰取决于二因素:温差与温度。
玻璃温差越小,温差应力就越小, 应力松弛的绝对值也就越少,永久应力当然也就越小。
温度越低,应力松弛越慢,特定时间内应力松弛值越小,永久应力也就越小。
对于厚度应力,减小应力松驰的途径只有一条,即减小玻璃中厚度方向的温差。
退火中B区缓慢冷却玻璃,实际上就是尽可能减小由玻璃表面与板芯的温差产生的温差应力, 使应力松弛的绝对值尽可能少。
对于平面应力,理论上可以消除应力松驰,条件是保持玻璃带横向温度一致。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应避免望文生义,认为退火就是使应力松驰;使应力减小,从而得到较小应力的玻璃。
实际情况恰恰相反,松驰的是当时的温差应力,而松驰的结果是在室温形成永久应力。
2平面应力与表面应力在线应力仪测出的应力不仅存在在玻璃表面,而且存在于整个厚度方向、其值在厚度方向保持恒定,所以应叫作“平面应力”。
许多专家将该应力称为“表面应力”、认为仅存在于玻璃表面,这完全是错误的。
实际工作中,在线应力仪测出的应力值有这样的规律:玻璃越厚、应力值越大。
如果仅在表面存在,不应该出现这种现象。
平面应力的英文名字叫membrane stress 或area stress, 直译应为“薄膜应力”或“面应力”,意思是将玻璃作为二维平板看待时存在的应力。
许多人望文生义,主观地翻译成“表面应力”,以致误导了许多玻璃技术人员。
3 退火区间此区间指退火上限与退火下限之间的温度区域,是人为定义的区间,因为大部分应力松驰发生在此区间内,只要小心通过此区间,就能获理想的退火效果。
退火上限指在此温度下,玻璃中的温差应力松驰特别快,在3分钟内就可松驰95%。
高于此温度,玻璃物性更偏向液体,温度差基本不能建立起温差应力,也就无所谓应力松驰了,这就是为什么锡槽及退火窑A区的冷却速度可以快一些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