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碳纤维的发展现状及建议

合集下载

碳纤维的发展现状

碳纤维的发展现状

碳纤维的发展现状碳纤维(carbon fiber),它不仅具有碳材料的固有本征特性,乂兼具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是新一代增强纤维碳,是纤维状的碳素材料,含碳量在90% 以上,其中含碳量高于99%的称石墨纤维。

与传统的玻璃纤维(GF)相比,氏模量是其3倍多;它与凯芙拉纤维(KF-49)相比,不仅氏模量是其2倍左右,而且在有机溶剂、酸、碱中不溶不胀,耐蚀性出类拔萃。

有学者在1981年将聚丙烯膳(PAN)基碳纤维浸泡在强碱洛液中,时间已过去20多年,它至今仍保持纤维形态。

图1碳纤维碳纤维最早山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和美国空军材料实验室于1959年投产,原丝采用粘胶纤维。

1962年,日本碳公司进行了通用级聚丙烯睹基碳纤维的生产。

1971年,曰本东丽公司的高性能聚内•烯月青基碳纤维投产。

沥青基碳纤维是日本吴羽化学工业公司于1973年投产的。

联合碳化物公司生产了高模量沥青基碳纤维,1985年,美国、日本及西欧的聚丙烯月青基碳纤维年生产能力共约有7.25kt,沥青基碳纤维为1.28kto碳纤维一般以力学性能和制造原材料来进行分类。

按力学性能一般可分为两类:a)通用型(GP)碳纤维;b)高性能型(HP)碳纤维。

通用型碳纤维强度lOOOMPa、模量lOOGPa左右,高性能型碳纤维乂可分为高强型(强度2000MPa、模量250GPa)和高模型(模量在300GPa以上)。

强度大于4000MPa者称为超高强型;模量大于450GPa者称为超高模型。

按原材料可分为3类:a)聚丙烯膳基(PAN)碳纤维;b)沥青基碳纤维;c)粘胶基(纤维素)碳纤维。

3种原料碳纤维的主要性能见表1。

表1 3种原料碳纤维的主要性能种类抗拉强度/MPa 抗拉模量/GPa密度/g ■ cm_3断后延伸率,%PAN基碳纤维>3 500>230 1.76 ~ 1.940.6-L2沥青基碳纤维1 600379 1.7 1.0粘胶基碳纤维2 100 ~2 800414 ~552 2.00.7碳纤维按照一束纤维中根数的多少分为小丝束和大丝束碳纤维。

我国碳纤维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我国碳纤维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企业
2 0 1 1年 2 0 1 2年 2 0 1 3年 2 0 1 4年 2 0 1 5年
维、 酚 醛树 脂 基 碳纤 维 、 聚 酰亚 胺 基碳 纤 维 、 其 他
有机 纤维 基碳 纤维 等 。 目前 , 主要 以 P A N基碳 纤
维 和沥青 基碳 纤 维为 主 。 1 碳纤 维生 产现 状 1 . 1 世 界碳 纤维 生产 现状 P A N纤 维 被 认 为是 制 造 碳 纤 维 的最 重 要 的
性的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评价认证机构 , : 碳纤维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
生产现状
消费
发展
中 图分 类 号 : T Q 3 4 2 .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1 — 0 0 4 1 ( 2 0 1 3 ) 0 2 . 0 0 4 1 — 0 5
注: 数据来 自J E C复合材料杂志 2 0 1 2年第 7 2期 。 1 )小丝束 : 1 K / 3 K / 6 K, 1 2 K / 2 4 K。
2 )大 丝 束 : 大于 2 4 K。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 1 2 一 l 1 ; 修 改稿 收 到 日期 : 2 0 1 3 — 0 2 - 2 0 。
摘 要 : 综述 了国内外碳纤维生产及 消费情况 , 碳纤维 已发展成 以美 国为代 表的大丝束碳 纤维生产 和以 日
本为代表的小丝束生产两大类 ; 碳纤 维的消费主要 在北美 、 欧洲 和亚洲 (日本 ) , 主要应 用在航 空和 国防 、 工 业及体育休闲领域 ; 我国碳纤维发展缓慢 , 产品品种及质量均不能满足需求 , 但消费量与 E t 俱增 ; 详述 了上海 石化碳纤维新材料开发的情况 , 与科研院校合作 , 整合了产学研的技术资源 ; 提 出了我 国碳纤维发展 的建议 , 指出应尽快制订我国碳纤维发展的整体规划 , 建立重点产业基地 , 发挥 区域 合作优势 , 并 建立 国家级 或地区

我国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发展现状

我国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发展现状

我国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发展现状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我国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发展现状1. 概述近年来,我国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迅猛发展,成为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中国碳纤维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碳纤维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碳纤维行业发展现状内容概要:受国外对我国碳纤维行业技术、设备封锁,长期以来国内碳纤维产品主要依赖进口。

随着碳纤维相关技术不断创新升级,我国碳纤维生产能力不断提高,2022年我国碳纤维产量及需求量分别为4.43万吨和7.7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77.2%和24.2%,行业自给率提升,产品国产化进程持续加快。

关键词:碳纤维、碳纤维市场供需、碳纤维进出口情况、碳纤维成本结构一、行业产能不断扩张,国产化进程持续加快(一)原材料供给充足,行业采购成本有所下降碳纤维上游为原油化工行业,需从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中提取制备丙烯,然后通过氨氧化后得到丙烯腈。

碳纤维企业以丙烯腈为原材料进行聚合反应生成聚丙烯腈,再以其纺丝获得聚丙烯腈原丝,进行加工生产后得到碳纤维。

2022年以来,受俄乌政策冲突等因素影响,全球能源供应偏紧,为了保障我国能源供应安全,国家及企业不断加大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

2022年,我国生产原油20466.7万吨,同比增长2.9%;生产天然气2177.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4%,我国能源供应整体安全稳定。

2022年,利华益集团、江苏斯尔邦、辽宁金发等企业相继扩产,我国丙烯腈新增产能52万吨,产能同比增长16.5%。

随着产品产能不断增加,丙烯腈产量也在不断增加。

2022年我国丙烯腈产量约300万吨,同比增长14.81%,行业供给充足。

从丙烯腈市场价格走势看,2022年上半年,受多地疫情反复及国际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影响,原油价格高位大幅波动,叠加疫情对物流供需影响,丙烯腈市场价格震荡下行。

其中,山东市场价格从年初的1.33万元/吨下降至6月底的1.08万元/吨,跌幅达到18.80%。

2022年下半年,丙烯腈市场价格呈先涨后降态势。

受上半年长时间亏损使得丙烯腈工厂采取限制措施,产品供给相对减少,丙烯腈市场价格有所回升。

进入11月,多地扩能项目相继投产,行业供应增加,下游市场需求整体平稳,丙烯腈市场价格持续下降。

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展现状

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展现状

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展现状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具有轻质、高强度、高刚度、耐腐蚀等优点的材料,因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航空航天、汽车、体育用品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目前,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展势头强劲,下面将从材料配方、生产工艺和应用领域三个方面探讨其发展现状。

首先,材料配方是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展的基础。

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进步,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配方也在不断改进。

传统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由碳纤维和树脂基体组成,而现在则有更多的材料被引入其中,例如陶瓷颗粒、金属纤维等,以增强其性能。

此外,纳米技术的应用也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配方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次,生产工艺是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展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生产方法主要是手工层叠,虽然能够获得优秀的性能,但是生产周期长、效率低。

随着机器人技术和3D打印技术的发展,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生产工艺也发生了很大地变革。

现在,自动化生产线已经能够实现连续生产,并且可以根据产品设计进行定制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的一致性。

最后,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在不断扩大。

在航空航天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飞机的机身、翅膀等关键部件,以减轻飞机重量,提高燃油经济性能。

在汽车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可以用于汽车车身、底盘等部件,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节能性。

在体育用品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逐渐取代传统材料,成为高档的高尔夫球杆、网球拍等产品的制造材料。

总的来说,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展现状良好。

通过不断优化配方和改进生产工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同时,各个领域对该材料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推动了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

然而,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成本仍然较高,且在大规模生产中尚存在技术难题,这些都是需要攻克的挑战。

但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的推广,相信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未来会更加广阔。

国内外碳纤维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国内外碳纤维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国内外碳纤维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碳纤维是一种具有轻质、高强度、高刚度等优良性能的纤维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体育用品等领域。

在当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限制的背景下,碳纤维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国内外碳纤维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首先,从国内碳纤维产业现状来看,我国碳纤维产业起步较晚,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

目前,国内碳纤维产业主要集中在碳纤维预浸料生产和产品加工环节,而碳纤维纤丝的制备技术仍然面临一定的挑战。

同时,国内碳纤维产业的产品主要集中在低端市场,高端市场份额较小。

其次,国际碳纤维产业的发展较为迅速,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国家。

这些国家在碳纤维纤丝制备、加工技术和产品创新方面具有较大优势,能够生产出高性能、高质量的碳纤维产品。

此外,国际碳纤维产业还在努力提高碳纤维的可持续性,研发出更环保的碳纤维材料。

为了促进国内碳纤维产业的发展,以下是一些建议:首先,加强碳纤维纤丝制备技术研发。

碳纤维纤丝的制备技术是碳纤维产业的核心关键技术,目前我们国内的碳纤维纤丝制备技术相对滞后,需要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核心竞争力。

此外,还应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等的合作,共同攻克关键技术难题。

其次,加强碳纤维应用领域的研发和创新。

目前,我国碳纤维产品主要集中在低端市场,需要加大对高端市场的开拓力度。

应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推动碳纤维在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应用,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第三,加强碳纤维产业的标准化建设。

碳纤维产业的发展需要建立健全的产业标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的一致性,同时也有助于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

应加强国内外产业标准的学习借鉴,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

第四,加强碳纤维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碳纤维产业是一个复杂的产业链,需要各个环节的协同发展。

政府应加强对碳纤维产业链的整体规划和统筹,促进供需双方的合作,形成产业协同效应,提升整体竞争力。

最后,加强碳纤维产业的国际合作。

《我国碳纤维工业现状和碳纤维应用》

《我国碳纤维工业现状和碳纤维应用》

《我国碳纤维工业现状和碳纤维应用》以下是中国碳纤维工业的一些现状和碳纤维应用的主要领域:一、碳纤维工业现状:1.生产能力增加:中国的碳纤维生产能力在过去几年中不断增加,成为全球最大的碳纤维生产国之一。

中国拥有多家大型碳纤维生产企业,提供多种类型和规格的碳纤维产品。

2.技术进步:中国的碳纤维工业经历了技术进步,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中国的碳纤维制造商在材料性能、纤维质量和成本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改进。

3.应用领域扩展:碳纤维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体育用品、建筑材料、能源储存等领域。

中国的碳纤维制造商不断寻求新的应用领域,如新能源汽车、风能和船舶制造。

二、碳纤维应用领域:1.航空航天:碳纤维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用于制造飞机机身、机翼、飞行控制部件等,以提高飞行器的轻量化和燃油效率。

2.汽车制造:汽车制造业采用碳纤维来减轻汽车重量,提高燃油效率和碰撞安全性。

中国的汽车制造商正在积极采用碳纤维材料,特别是在电动汽车领域。

3.体育用品:碳纤维在制造高级体育用品如高尔夫球杆、自行车、滑雪板和网球拍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因其轻量化和高强度。

4.建筑材料:碳纤维在建筑领域用于加固和维修混凝土结构,提高建筑物的耐用性和抗震性。

5.能源储存:碳纤维在制造风力涡轮机叶片和储能设备中有应用,有助于提高能源生产和储存效率。

6.船舶制造:碳纤维在轻型船舶制造中用于提高船体强度和降低燃油消耗。

需要注意的是,碳纤维是一种高性能材料,但其制造成本相对较高,这在一些应用中可能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规模效益的实现,碳纤维的成本可能会下降,从而推动更多领域的应用。

此外,随着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意识的增强,碳纤维的可再生和可回收性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我国碳纤维的发展现状及建议

我国碳纤维的发展现状及建议

咖咖咖咖咖咖咖咖咖o ∞∞∞∞∞蚰∞∞∞o
较 高未 得 到大 规模 发展 。由聚 丙烯 腈 纤 维原 丝 可制 得 高性 能 的碳纤 维 , 生 产工 艺 较其 他 方法 简 单 , 其 且产 品
的力学 性 能优 良, 途 广 泛 。 因而 自碳 纤 维 问世 以来 用
取 得 了长 足 的发展 , 为 当今碳 纤 维 工业 生 产 的 主流 。 成 根 据产 品规格 的不 同 聚丙烯 腈 ( AN) 碳 纤维 分 两 大 P 基
图 2 20-20 0 5 0 9年 世 界碳 纤 维 的 生产 能 力
表 1是 近几 年 世 界 碳 纤 维 的 主要 应 用 领 域 分 布 ,
2 0 年 工业 领 域 、 空 航 天 、 育 休 闲三 大领 域 的 应 08 航 体
用量 比为 5 3 1 。 6: 0: 4
初 步 统计 2 0 09年小 丝 束 生 产 能 力 5 1 , 丝 64 5t大 束 生产 能 力 2 0 , 计生 产能 力 达 到 8 1 。图 450t总 095t
如 表 2所 示 。
表 1 世 界 碳 纤 维 应 用 领 域 分 布 单位 : t
潜 力 的应 用领域 [ 。 7 ]
1 3 1 风 能领 域 ..
鉴于 全球 能源 紧缺 的影 响及 人 们 对 环境 保 护 意 识 的提高 , 始把 眼光 投 向风 力 发 电 。每 生 产 1千 瓦 时 开 风 电较 火 力发 电少 排 放 约 6 0g二 氧 化 碳 , 0 因此 风 力
力 学性 能 , 同时兼具 其他 多 种优 良性 能如 低 密度 、 高 耐
温 、 腐蚀 、 耐 耐摩 擦 、 疲 劳 、 抗 电及 热 传 导性 高 、 膨 胀 热 系数低 、 穿透 性 高 、 磁 体 但 有 电磁 屏 蔽 性 等 性 能 。 光 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美国占 全 球 产 能 的 2 7. 5% 2 。 图 1 列 出 了 2 0 0 9年世
图 2 2 0 0 5-2 0 0 9 年世界碳纤维的生产能力
表1 是 近 几 年 世 界 碳 纤 维 的 主 要 应 用 领 域 分 布, 航 空 航 天、 体育休闲三大领域的应 2 0 0 8 年工业 领 域 、 用量比为 5 6∶3 0∶1 4。 1. 2 国内的碳纤维产能 国内自 2 进 0世纪6 0 年 代 开 始 碳 纤 维 研 究 开 发, 展一直很缓慢 , 但“ 十 五” 以来我国碳纤维产业得到了 空前的发展 , 在低等级碳纤维方面取得了突破 , 形成了
1 2 K DMS O K, 1 2 K 6 DMS O K, 1 2 K 6 DMS O K~1 2 K 1 1 2 K DMS O K, 1 2 K 6 DMS O K, 1 2 K 6 DMS O DMS O DMS O 1 K, 3 K 1 2 K 1 2 K DMS O
表 2 国内 P AN 碳纤维原丝和碳纤维主要生产厂产能
单 位 江苏恒神材料有限公司 连云港中复神鹰碳纤维公司 上海金山石化 蓝星集团 吉林奇峰化纤公司 沈阳中恒新材料有限公司 吉林奇峰化纤公司 威海拓展碳纤维有限公司 河北硅谷化工有限公司 含已建和在建 ) 总计 ( 原丝 ( 碳纤维 ) / t 7 5 0 0( 3 0 0 0) ( 3 0 0 0 1 2 2 0) 3 0 0 0( 1 0 0 0) 3 0 0 0( 1 0 0 0) 2 0 0 3 0 0 0( 1 0 0 0) 2 5 0( 1 7 5) 1 5 0 0( 5 0 0) 2 0 0 3 0 0 0( 1 0 0 0) 1 3 0( 5 0) 2 5 0 0( 1 0 0 0) 1 5 0 0( 6 0 0) 2 9 5 4 5( 1 1 9 1 5) 方 法 DMS O DMS O N a S CN N a S CN 规 格 1 2 K 1 2 K 1 2 K 备 注 在建 已建 在建 在建 已建 在建 已建 在建 已建 在建 已建 在建 在建
·5· 0 1 2 年第 1 期 进展与述评 2
我国碳纤维的发展现状及建议
冯 丽1, 闻艳萍2
( 天津工业大学 , 天津 3 1. 0 0 3 8 7; ) 天津纺织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天津3 2. 0 0 3 0 8 摘 要: 介绍了国内外碳纤维的发展现状 , 综述了碳纤维的主要发展应用领域 , 针对碳纤维的发展趋势和国内外 存 在 的差距 , 提出了发展我国碳纤维的一些建议 。 关键词 : 碳纤维 ; 产能 ; 应用 ; 发展差距 ; 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 : T S 1 0 2 . 4 文献标识码 : A ( ) 文章编号 : 1 6 7 3-0 3 5 6 2 0 1 2 0 1-0 0 0 5-0 4
0% 碳纤维是指在化学组成中碳元素质量分数在 9 以上的纤维材料 。 它是利用各种有机纤维在惰性气 体 中、 高温状态下 碳 化 制 得 的 。 碳 纤 维 具 有 十 分 优 异 的 同时兼具其他多种优良性能如低密度 、 耐高 力学性能 , 温、 耐 腐 蚀、 耐 摩 擦、 抗 疲 劳、 电 及 热 传 导 性 高、 热膨胀 系数低 、 光穿透 性 高 、 非 磁 体 但 有 电 磁 屏 蔽 性 等 性 能。 碳纤维按工业化生产原料路线可分为聚丙烯腈基碳纤 沥青基碳纤 维 和 粘 胶 基 碳 纤 维 三 大 类 。 从 粘 胶 纤 维、 维、 沥青制取碳 纤 维 技 术 难 度 大 , 设 备 复 杂, 产品成本 较高未得到大规模发展 。 由聚丙烯腈纤维原丝可制 得 高性能的碳纤维 , 其生产工艺较其他方法简单 , 且产 品 的力学性能优 良 , 用 途 广 泛。 因 而 自 碳 纤 维 问 世 以 来 成为当今碳纤维工业生产的主 流 。 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 根据产品规格的不同聚丙烯腈 ( 基碳纤维分两大 P AN) 。通 类, 即小丝束碳 纤 维 ( 和大丝束碳纤维( C T) L T) 常把 4 包括4 8 K 以 上 碳 纤 维 称 为 大 丝 束 碳 纤 维, 8 K、 小丝束碳纤维初期以 6 0 K、 1 2 0 K、 3 6 0 K 和4 8 0 K 等; 后来逐渐发展到 1 主要应 1 K、 3 K、 6 K 为主 , 2 K 和2 4 K,
·7· 0 1 2 年第 1 期 进展与述评 2 1 5% , A 3 2 2 则在 1 5% ~1 6% 。2 1世纪以来美国波音 公司大力 开 展 先 进 复 合 材 料 在 民 用 飞 机 上 的 应 用 研 究, 取得了很大成 绩 , 如B 7 8 7先进复合材料的用量高 达5 0% 。 同期欧洲空中客车公司大型客机 A 3 8 0上先 进复合材料的用量也在 2 5% 左右 。 1 . 3 . 3 建筑加固领域 目前 对 工 程 建 筑 的 要 求 越 来 越 高 , 在有些条件下 传统建筑材料很 难 满 足 这 种 发 展 要 求 , 混凝土材料建 筑物在 2 0~3 0 年就必须进行大修或维修加固 。 此 外 , 随着国家抗震要 求 和 设 防 标 准 的 提 高 , 许多地区的现 有建筑不能满足 新 设 防 的 抗 震 要 求 , 需要进行加固或 重建 。 在欧美发 达 国 家 中 , 目前用于建筑加固改造的 / 投资已占国家建筑业总投资的 1 2 以上 。 由于土 建 结 使得它 构常用的几种传 统 加 固 方 法 存 在 某 些 局 限 性 , 们不能满足一些 耐 久 性 和 美 观 方 面 的 需 求 , 或受到施 工条件制约而无法实施 。 纤维 增 强 复 合 材 料 的 比 强 度 远 高 于 钢 材 , 比模量 大多数也高于钢材 。 这一优良的力学性能使其作为 土 美国 、 欧洲等国 家 木工程结构加固和修补材料在日本 、 和地区得到了大量的推广应用 。 碳纤维材料具有与 钢 材相当的弹性模 量 , 同时表现出比普通钢材高十倍的 抗拉强度 , 其耐 腐 蚀 性 能 和 耐 久 性 能 也 很 优 异 。 因 此 用碳纤维补强混凝土结构时不需要增加螺栓和铆钉固 定, 抗蚀和耐久性能也很优异 , 对原混凝土结构扰动 较 施工工艺简便 。 小, 抗 度的离散系数从当初的 7% 降低到目前的 2% 左 右 , 拉弹 性 模 量 的 离 散 系 数 从 4% 降 到 目 前 的 1% 。 因 此 未来碳纤维技术指标的逐步升级及产品系列化发展 是 其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 由于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 、 设 计 性 好、 结 构尺寸稳定性好 、 抗疲劳断裂性好和可大面积整体成 型, 以及特殊的电磁性能和吸波隐身的特点 , 可大 量 用 于生产军用 、 民用飞机及战略导弹和运载火箭上 , 因此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需求量稳步增长 。
界主要公司的碳纤维产能分布 。 , 初步统计 2 大丝 0 0 9 年小丝 束 生 产 能 力 5 6 4 1 5t , 。图 束生产能力 2 总计生产能力达到 8 4 5 0 0t 0 9 1 5t
; 收稿日期 : 修回日期 : 2 0 1 2 0 1 0 9 2 0 1 2 0 1 1 7 - - - - , 作者简介 : 冯 丽( 女, 高级工程师 , 主要从事纺织科技及科研项目 1 9 6 5 -) : 管理 , E-m a i l z f z k 6 3. c o m。 @1 g j j
] 3-5 , 全国十多个省 市 [ 据统计2 0 0 9年国内的产量在1 7] 。 潜力的应用领域 [
1 . 3 . 1
风能领域
鉴于全球能源紧缺的影响及人们对环境保 护 意 识 的提高 , 开始把 眼 光 投 向 风 力 发 电 。 每 生 产 1 千 瓦 时 风电较火力发 电 少 排 放 约 6 因此风力 0 0g 二 氧 化 碳 , 发电越来越受到 世 界 各 国 的 重 视 , 已成为人类开发新 能源的重要领域 。 在 2 全球风电总装 机 容 量 达 0 1 0年, 发电量超过 4 占世界电 1 9 9 5 2 0 MW , 0 9 9 亿 kW ·h, 力总发电量 的 1. 9 2% 。2 0 1 0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 量达到 1 比2 占全球 8 9 2 8 MW , 0 0 9 年提高了 3 7. 7% , 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风电市 新增装机容量 4 8% , 场 。 如何提高发电效率 , 以获得更大的风能 , 一直是风 力发电追求 的 目 标 。 捕 风 能 力 的 提 高 与 叶 片 的 形 状 、 长度和面积有着 密 切 的 关 系 , 叶片尺寸的大小则主要 依赖于制造叶 片 的 材 料 。 叶 片 的 材 料 越 轻 、 强度和刚 度越高 , 叶片抵御载荷的能力就越强 , 叶片就可以 做 得 越大 , 它的捕风能力也就越强 。 过去 , 人们大量 使 用 玻 制造叶片 。 璃纤维增强塑料 ( G F R P) 随着超大型叶片的出现 , 叶片长度不断 增 加 , 叶片 对增强材料的 强 度 和 刚 度 等 性 能 也 提 出 了 新 的 要 求 , 玻璃纤维在大型复合材料叶片制造中逐渐显现出性 能 方面的不足 , 因而轻质高强 、 耐久性好的碳纤维复 合 材 料就成为了目前大型风力发电叶片的首选材料 。 据 分 / 析, 采用 C 叶片可减重 2 F G F R P 混杂增强的方案 , 0% 0% 。 国内正在研发于 2 MW 以上的风力发电叶片 ~4 上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 。 1 . 3 . 2 航空领域 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 、 比模量高 , 耐疲劳和 尺寸稳定性好等 系 列 优 点 , 是新一代武器装备发展的 基础材料 , 被广泛用作飞机和飞船的结构材 料 。 例 如 , 飞机的主翼 、 尾翼和机体一次构造材料 ; 副翼 、 方 向 舵、 升降舵 、 内装材料 、 地板材 、 桁梁 、 刹车片等二次 构 造 材 料, 以及直升飞 机 的 叶 片 ; 火 箭 的 排 气 锥 体、 发动机盖 等; 人造卫星结构体 、 太阳能电池板和天线 、 运 载 火 箭、 导弹壳体等 。 从民用飞机发展来看 , 美国波音公司 B 7 0 7 上没有 采用复合材料 , 7 5 7 先进复合材料的用量 为 3% ~4% , B 7 6 7 达到 4% ~5% , B 7 7 7则达到1 0% ~1 1% 。 欧 洲 空中客车公司 的 复 合 材 料 用 量 比 美 国 波 音 公 司 的 高 , 到A A 3 0 0-6 0 0 达 5% ~6% , A 3 1 0接近1 0% ; 3 2 1、 A 3 3 0和 A 3 4 0的先进复合材料用量都增长到 1 3%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