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句读
初中文言文如何断句

文言文如何断句一、由一个故事引出“句读”的概念。
从前,有一位阔少爷,总希望找个漂亮妻子。
某天,他收到媒人寄来的提亲信,并描述那女子的样貌:“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子”。
阔少爷认为自己将会娶到一位“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子。
”的美人,非常高兴。
拜堂之日,阔少爷发现其妻属丑女,便找媒人算帐。
媒人说:“我没有说谎,早就告诉你,这女子:“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子。
”“是你自己断错句,怎可怪我呢?”二、断句的方法:基本方法:读全文,通文意,确定文体。
1、叙述性文章,要弄懂故事的基本情节;若有人物对话,就要弄清谁跟谁对话,讲的什么话。
2、说理性文章,就要弄明白讲了哪些问题,表明了怎样的观点.示例一:有老姥于路遇劫/喝贼/路人为逐擒之/ 贼反诬路人老师支招一:找名词(或代词),标主宾,定句读。
1、名词或代词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例如《陈涉世家》中,“吴广素爱人,……广故数言欲亡”,有时还会承前省略主语。
常用名词和代词:名词有: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代词有:吾、余、予(表示“我”) 予、尔、汝(女) 公、卿、君、若(表示“你”) 彼、此、其、之(表示“他”、他们)例: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做六尺簟(指导:找出句中几个名词、代词,句子基本就断开了。
)王恭从会稽还/ 王大看之/见其做六尺簟例:1、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2、少顷/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3、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老师支招二:看虚词,找位置,定句读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
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常用虚词:1、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文言文的句读与断句

文言文的句读与断句咱们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啊,句读与断句那可是相当重要的一环!这就好比是在走迷宫,找对了路,才能顺顺利利地走出去,要是找错了,那可就晕头转向啦!先来说说句读吧。
其实句读就是咱们给文言文加标点,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加上的,得有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比如说,“句”一般指的是一句话说完了,相当于咱们现在的句号;“读”呢,就是句子中间的短暂停顿,类似于逗号。
我记得有一次,我给学生们讲《论语》中的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的同学不加思索就断成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这看起来好像没什么问题,但是仔细一琢磨,就会发现,如果把“不亦说乎”单独断开,就没办法体现出那种强烈的反问语气,表达的意思也就大打折扣了。
正确的断句应该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样一读,那种对于学习并且时常温习的快乐和自豪就一下子出来了。
再比如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里面如果断句不对,意思可就完全不一样啦。
有的同学断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样断句,就把“好之者”孤立出来了,不太符合句子原本的逻辑。
正确的应该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意思是懂得知识的人不如喜爱知识的人,喜爱知识的人不如以知识为乐的人。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要根据文言文中的虚词来断句。
像“夫、盖、若夫、至若”这些词,往往用在句子开头,表示要发表议论或者引起下文,那在它们前面一般就要断开。
比如说“夫战,勇气也”,“夫”字前面就得断开。
另外,咱们还得注意文言文的句式特点。
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等等,都有它们独特的断句规律。
比如说,“陈胜者,阳城人也”,这是个典型的判断句,“者”“也”后面都要断开。
有时候啊,文言文的断句还得结合上下文的意思。
比如说,“其一犬坐于前”,如果断成“其一犬,坐于前”,那可就闹笑话啦,正确的应该是“其一/犬坐于前”,意思是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前面。
总之,文言文的句读与断句就像是给文言文这个古老的画卷添上清晰的线条,让我们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古人的思想和情感。
江苏省海安县2022届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四文言文阅读之句读停顿

江苏省海安县2022届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四文言文阅读之句读停顿专题四文言文阅读之句读停顿内容概括【学习目标】1. 归纳文言文句读停顿的方法,并能用方法划出句子的准确停顿。
2. 知晓文言文内容概括提炼的注意点,并能在实际解题时运用。
【典型例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崇明老人记[清]陆陇其崇明具有吴姓老人者,年已九十九岁,其妇亦九十七岁矣。
老人生四子,壮年家贫,鬻①子以自给,四子尽为富家奴。
及四子长,咸能自立,各自赎身娶妇,遂同居而共养父母焉。
伯仲叔季②,列肆五间:每户一铺,另辟一间,为出入之所。
四子奉养父母,曲尽孝道。
始拟膳每月一轮,周而复始,其媳日:“翁姑老矣,若一月一轮,则必历三月后,方得侍奉颜色,太疏。
”拟每日一家,周而复始。
媳又日:“翁老矣,若一日一轮,则历三日后,方得侍奉颜色,亦疏。
”乃以一餐为率③,如蚤餐伯,则午餐仲,晚餐叔,则明日蚤餐季,周而复始。
若逢五及十,则四子共设于中堂,父母南向坐,东则四子及诸孙辈,西则四媳及诸孙媳辈。
分伯仲坐定,以次称觞献寿。
率⑤④以为常。
老人饮食之所,后置一橱,橱中每家各置钱一串,每串五十文。
老人每食毕,反手于橱中随意取钱一串,即往市中嬉,买果饼啖之。
橱中钱缺,则其子潜补之,不令老人知也。
老人间往知交游,或对弈,或樗蒲⑥。
四子知其所往,随遣人密嘱其家佯输于老人,老人亦不知也。
老人胜,辄踊跃归。
亦率以为常。
盖数十年无异云。
(选自《明清散文名篇集粹》,有删改)【注】①鬻(yù):卖。
②伯仲叔季:兄弟排行的次序。
③率(lǜ):文中指频次。
④称觞(shāng):举杯。
⑤率(shuài):大致,一般。
⑥樗蒲(chū pú):古代一种游戏。
1.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共两处)遂同居而共养父母焉2.文中两次写到“率以为常”,请依次分别概括所指的两件事。
(1)第②节中“率以为常”指(2)第③节中“率以为常”指3.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崇明老人的子女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继承发扬的中华美德。
中学文言文句读技巧与训练

小试牛刀
阅读语段,为括号中的句子断句并翻译。 曾子之妻 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 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 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 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 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韩非 子》)
(附答案:(1)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 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 为其后可复者也/则其事寡败。 (2)译文:雕刻的技巧,鼻子不如大一些,眼睛不 如小一些。鼻子大可改小,鼻子小不可以改大;眼睛 小可以改大,眼睛大不可以改小。做事情也是这样, 为它想好退路,那么事情将很少失败。)
句读(jù dòu)也称句逗,是句号和逗 号的合称。句读在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 顿处;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须 停顿处为读。书面上用圈(“。”)、点 (“、”)来标志。
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
碰到断句篇段,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 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 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 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 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句子中的“不……乎”这一句式
多管齐下,综合运用
例: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 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 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 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 是贵义于其身也。
断句口诀
“曰”后冒,“哉”后叹, “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间, “矣”“耳”后面画圆圈。 “耶”“乎”经常表疑问, “也”“者”作用要停顿。 或“句”或“逗”看情形
口技注音版原文初中必背文言文

口技注音版原文初中必背文言文《口技》的注音版原文如下:kǒu jì口技qīng清lín sì林嗣huán jīng zhōng环京中yǒu shàn kǒu jì zhě有善口技者huì bīn kè会宾客dà yàn大宴yǐ bì shì jiān已毕,示间yǒu fù zé zhī有抚者yī shēng ér zhī一升而止yòu shēng ér zhī又声而止shào qǐng fàn gōng rù qǔ zhī少顷,幡公入取之fù zé zhī yǐ bì yī shēng ér zhī抚者已毕,一升而执bīn kè zhōng bù wéi yě宾客终,无不违也fán shì zhuān shēng qīng shēng zhuǎn shēng xiáng shēng zhuǎn shēng jiē shēng fù shēng bù wéi yě fán shì xiáng shēng fù shēngxiáng shēng fù shēng bù wéi yě凡声清声转声相声转声复声弗违也,凡声相声复声弗违也。
yǔ zhī xiāng duì yǐ bù wéi yě与之相对,亦不违也。
bīn kè zhī jiān fán shì xiáng shēng fù shēng bù wéi yě fán shì xiáng shēng fù shēng bù wéi yě zhī jiān dài huán dǎo wéi dài fú rán jiān zhuàn qíng zhuàn xiáng zhuàn fù zhī jiān dài fú rán jiān zhuàn qíng zhuàn xiáng zhuàn fù zhī jiān dài fú rán jiān zhuàn qíng zhuàn xiángzhuàn fù zhī jiān dài fú rán jiān zhuàn qíng zhuàn xiáng zhuàn fù zhī jiān dài huán dǎo wéi dài fú rán jiān zhuàn qíng zhuàn xiáng zhuàn fù zhī jiān dài huán dǎo wéi dài fú rán jiān zhuàn qíng zhuàn xián gzhuàn fù zhī jiān dài huán dǎo wéi dài fú rán jiān zhuàn qíng zhuàn xiáng zhuàn fù zhī jiān dài huán dǎo wéi dài fú rán jiān zhuàn qíng zhuàn xiáng zhuàn fù zhī jiān dài huán dǎo wéi dài fú rán jiān zhuàn qíng zhuàn xiáng zhuàn fù zhī jiān dài huán dǎo wéi dài fú rán jiān zhuàn qíng zhuàn xiáng zhuàn fù zhī jiān dài huán dǎo wéi dài fú rán jiān。
中考语文分析之 文言文朗读停顿方法

难点教学方法
1.举例法
2.归纳法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由近几年中考中出现了考察课外文言文句读停顿的题型,遇到这类题型同学们常常犯难,今天就给同学们介绍文言文朗读停顿的方法。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九年级册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期末复习《文言文朗读停顿方法》
难点名称
文言文朗读停顿方法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知识点本身内容复杂:文言文朗读停顿近几年中考中常见题型,虽是句读的考察,但实则也在考察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还有简单语法知识。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小结
本节课的我们共同学习了6种文言文朗读停顿方法,总结归纳了答题技巧,希望同学们能学以致用,温习提示同学们在做题时要综合运用各种方法。
一、方法讲解
(一)句首语气词之后要停顿
例⒈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解析:“若夫”是句首语气词,朗读时其后要停顿,这句话的朗读节奏应划分为: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例⒉盖大苏泛赤壁云。
解析:“盖”是句首语气词,这句话的朗读节奏应划分为:盖╱大苏╱泛赤壁云。
(二)“也”用在句中作语气词,其后应停顿。
例如,余闻之也久。
(四)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词,朗读时须读断。
例1.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解析:“于是”是两个单音词。不得连读,这句话的节奏应该划分: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而不能误读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文言文句读规律

文言文句读规律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它具有独特的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
对于现代人来说,阅读文言文时正确地进行句读(断句)是理解文意的关键。
掌握一定的文言文句读规律,能够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古人的思想和文化。
一、虚词标志虚词在文言文中的使用频率较高,且往往有较为固定的语法功能。
一些常见的虚词可以作为句读的标志。
1、句首发语词:如“夫”“盖”“若夫”“至若”等,其前一般要断开。
例如:“夫战,勇气也。
”(《曹刿论战》)“盖大苏泛赤壁云。
”(《核舟记》)2、句尾语气词:如“也”“矣”“乎”“哉”“耳”“焉”等,其后一般要断开。
比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不可,直不百步耳。
”(《寡人之于国也》)3、句中停顿词:“以”“于”“而”“则”等,在它们前后往往需要停顿。
像“于是饮酒乐甚”(《赤壁赋》),“而山不加增”(《愚公移山》)。
二、实词搭配实词在句子中的组合和搭配也能帮助我们进行句读。
1、主谓结构:主语和谓语之间一般要断开。
例如“吾观之”,“吾”是主语,“观之”是谓语。
2、动宾结构:动词和宾语之间要断开。
如“操蛇之神闻之”,“操蛇之神”是主语,“闻”是动词,“之”是宾语。
三、对话标志文言文中的对话通常有特定的标志,如“曰”“云”“言”等,其后一般要断开。
例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四、修辞技巧文言文常运用一些修辞手法,这些手法也有助于句读。
1、对偶、排比:句式整齐,两两相对,可据此断句。
如“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陋室铭》)2、顶真:上一句的结尾和下一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断句。
如“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五、特殊句式1、判断句:“……者,……也”“……,……也”“……者,……”等形式的判断句,在“者”“也”后断开。
比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陈涉世家》)2、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在调整语序后断句。
如“何陋之有?”(《陋室铭》)应断为“有何陋?”3、省略句:要根据上下文补出省略的成分,再进行断句。
初中八年级必背古诗词文言文范读

初中八年级必背古诗词文言文范读初中八年级必背的古诗词和文言文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范读材料,供学生参考和学习:1.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 《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5. 《滕王阁序》(节选)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6. 《岳阳楼记》(节选)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7. 《醉翁亭记》(节选)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8. 《赤壁赋》(节选)对海而唱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9. 《出师表》(节选)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10. 《桃花源记》(节选)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这些古诗词和文言文作品,不仅在文学上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学生在背诵的同时,也应深入理解其背后的意义和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律探究
两层句意要段 开
文言句中停顿的方法:
正确地将句子翻译出来准确地理解文
意。 借助文言句中停顿的规律进行停顿:
句首表示领起的词语之后,关联词语之 后,应当停顿。 主语和谓语之间要停顿。 谓语和宾语之间要停顿。 “古二今一”词语中间要停顿。 四个字对偶句要两两段开 两层句意要段开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 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 孙,无穷匮也 。 2.畏惧则存想存想则目 虚见。
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 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
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 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 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蜇泣寒蜇 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 (《汉宫秋》 第三折[梅花酒])
请用“/”给下面的句 子断句
规律探究
找名词 或代词 定句读。
匡衡勤学而无烛 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 穿壁引其光,以书映 光而读之
请用“/”给下面的句 子断句
规律探究
和现代汉语一样, 名词或代词一般也 常常作句子的主语 和宾语,因此找出 文中反复出现的名 词或代词,就可以 确定停顿的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文 言文中,人名第一 次出现时往往用全 称,以后再出现就 只提名不提姓了。
请用“/”给下面的句子划 分节奏.(只划一处)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2.仲永生五年 3.恐托付不效
4.荆之地方五千里……
齐大饥。黔敖 为食于路 ,以待 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 ,贸 贸然来 。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 “嗟 !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 “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从而谢焉 ,终不食而死。
塞翁失马
成语典故:
塞:边界险要之处;翁: 老头。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 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 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 成语出处: 《淮南子· 人间训》
1、语句必须符合文言语法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 剑,又不成。(《史记· 项羽本 纪》)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 学剑,又不成。
(1)用“/”给这段话标上句读(断句) (2)在断句的基础上,给这段话标上标点符号。 (3)翻译这段文字。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 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 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 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 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 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 “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 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 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 深不可测也。
掌握文言文的特殊句式。
文言文由于词汇较少、句法要求不严格 和文字工具的限制呈显出凝练的特点,最突 出的特点是有不同于现代汉语语法习惯的四 种特殊句式,这不仅是阅读中的障碍,更是 断句中的易错点。要想准确断句,就必须对 这种语法现象了然于心。
固定结构:
⑴„„者,„„也。陈胜者,阳城人也。 ⑵为„„所„„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⑶何„„之有? 孔子云:“何陋之有?” ⑷孰与„„?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⑸与其„„孰若(不若) 与其坐而待之,孰若起而拯之。 ⑹不亦„„乎?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⑺如„„何? 如太行王屋何? ⑻得无„„乎?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内容必须符合情理
沛公至高阳传舍,使人召郦生。 郦生至,入谒。沛公方居床,使两 女子洗足而见郦生。
沛公至高阳传舍,使人召郦生。郦 生至,入谒。沛公方居床使两女子洗足, 而见郦生。
3、字句必须能讲得通 昼居外次,晨门曰:“有九疑生持一刺 来谒,立西阶以须。”生危冠方袂,浅拱舒 拜,且前致词称。贽其文,颇涉猎前言。 昼居外次,晨门曰:“有九疑生持一刺 来谒,立西阶以须。”生危冠方袂,浅拱舒 拜,且前致词称贽,其文颇涉猎前言。
文言文复习
节奏与句读
请用“/”给下面的句 规律探究 子划分节奏(只划一处) 1.夫战,勇气也。 2.盖大苏泛赤壁云。 3.然胡不已乎?
4.即书诗四句……
句首表示领 起的词语之 后,关联词 语之后,应 当停顿。
请用“/”给下面的句 规律探究 子划分节奏(只划一处)
主语和谓语 1.臣之妻私臣…… 构成单句的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 基本结构, 而食也。 诵读时主谓 3.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之间要停顿。
对话、引文定句读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 “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 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 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 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 以确定使用的标点。
请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
一举子往京赴试﹐仆挑行李随后。 行到旷野,忽狂风大作﹐将担上头 巾吹下。仆大叫曰落地了主人心下 不悦嘱曰今后莫说落地只说及第仆 领之将行李拴好曰如今凭你走上天 去再也不会及第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十 年 春 、 齐 师 伐 我〇
十 年 春 、 齐 师 伐 我 し
趣味断句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 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 引其光,以书映光而 读之
规律探究
根据文段的内容,找出人 名,地名、书名、物名、朝代 名、国名、官职名等,这些名 词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然后 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采用什 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
请用“/”给下面的句 子断句
规律探究
找虚词, 定句读。
1.一鼓作气,再而衰, 三而竭,彼竭我盈故 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 有伏焉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 内自省也
1.阅读下面文言文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 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 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 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 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 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 父子相保 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 可测也
请用“/”给下面的句 子断句
规律探究
据排偶,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故 定句读 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
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 助失道者寡助。 2.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3.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 糟糠之妻不下堂
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 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 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请用“/”给下面的句 规律探究 子划分节奏(只划一处)
请用“/”给下面的句 规律探究 子划分节奏(只划一处) 1.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2 . 苦其心志,
四个字的对 偶句要两两 分开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请用“/”给下面的句 子划分节奏 1.日扳仲永环谒于 邑人 2 . 敢有谏者死 3 .人不知而不愠
刘勰在《文心雕龙· 章句》 中说过:“夫惟盖故者,发端 之首唱,……乎哉矣也者,亦 送末之常科。”
标志开头结尾的词
★发语词 : 盖、且夫、夫 ★时间词: 既而、俄顷 ★虚词:故、是以、然则、何 为 ★欤、邪、乎、哉、也、焉、耳
请用“/”给下面的句 子断句
规律探究
找顶真, 1.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定句读
请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
一举子往京赴试﹐仆挑行李随后。 行到旷野﹐忽狂风大作﹐将担上头巾吹 下。仆大叫曰﹕“落地了﹗”主人心下不 悦﹐嘱曰﹕“今后莫说落地﹐只说及 第。”仆领之﹔将行李拴好,曰﹕“如 今凭你走上天去﹐再也不会及第了。”
断句加标点口诀
“曰”后冒(:),“哉”后叹(!),
“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 后面画圆圈(。) “耶”“乎”经常表疑问(?), “也”“者”作用要停顿。或句(。)或 逗(数言欲亡。
规律探究
谓语中心 语和宾语 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之间一般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 也要停顿。
不染。
有的词语在现 代汉语中是一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个双音节词, 在古汉语中则 2.今天下三分…… 是两个单音节 3. 宁可以急相弃邪? 词,意义也有 所不同,诵读 4 . 今其地方千里。 时中间要稍有 停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