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1 2005年-2014年中国网民人数及互联网普及率变化图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突破5亿,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增长势头趋缓。
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38.3%。
此外,我国家庭电脑上网宽带网民规模为3.92亿,占家庭电脑上网网民比例为98.9%,与上一年基本持平。
总结过去五年中国网民增长情况,从2006年互联网普及率升至10.5%开始,网民规模迎来一轮快速增长,平均每年普及率提升约6个百分点,尤其在2008年和2009年,网民年增长量接近9000万。
在2011年,这一增长势头出现减缓迹象。
图1中国网民规模与普及率当前互联网在全民中的普及率不到四成,网民增长还有十分广阔的空间,但是考虑年龄、受教育水平、收入水平等种种因素,目前我国居民中具备上网条件和技能的人已经基本转化为网民,接下来网民规模增长的难度加大。
年龄方面,过去五年内10-29岁群体互联网使用率保持高速增长,目前已接近高位,未来在这一人群的提升空间有限;而50岁以上人群的互联网使用率变化幅度很小;30-39岁群体的互联网使用率逐步攀升,目前还有一定增长空间,将成为下一阶段网民增长的主要群体。
学历方面,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中互联网使用率在2011年已达96.1%,目前基本饱和;过去五年内高中学历人群的渗透率增长最为明显,2011年网民比重也已经超过九成,达到90.9%;而在小学及以下学历人群中,互联网渗透率增长始终缓慢。
总之,过去五年内助推网民规模快速增长的几类人群中,互联网普及率即将触顶,而其他年龄段和教育水平的人群对互联网的接受速度很难达到年轻和高学历群体的水平,未来中国整体网民规模的增速会进入平台期。
由此可见,降低互联网接入和使用门槛,鼓励高龄人群、低学历人群等新技术的晚期接受者尝试使用互联网工具,将是下一阶段推动我国网民规模进一步扩大的重要条件。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分析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分析报告目录一、中国互联网络宏观状况上网计算机数、上网用户人数、CN下注册的域名数、网站数、网络的国际出口带宽、以及IP地址数等信息可以从整体上反映互联网络在我国的发展程度和普及程度。
对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历次调查中这些基础性统计数据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我们从宏观的角度更深刻地认识互联网络在中国的发展状况。
1.上网计算机数截止到2005年6月30日,我国的上网计算机总数已达4560万台,同半年前的调查结果相比,我国的上网计算机总数半年增加了400万台,增长率为9.6%,和上年同期相比增长25.6%(如图7.1所示)。
可见我国上网计算机总数仍然保持增长态势。
图7.1 历次调查上网计算机总数其中专线上网计算机数为670万台,同半年前的调查结果相比,专线上网计算机数半年内减少了30万台,增长率为-4.3%,和上年同期相比增长2.8%;拨号上网计算机数为2070万台,同半年前的调查结果相比,拨号上网计算机数半年内减少了70万台,增长率为-3.3%,和上年同期相比下降1.3%;其他方式上网计算机数为1820万台,同半年前的调查结果相比,其他方式上网计算机数半年内增加了500万台,增长率为37.9%,和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06.6%(如图7.2所示)。
可见,虽然上网计算机总数保持增长,但专线上网计算机数、拨号上网计算机数首次出现了负增长,只有其他方式上网计算机数则依然呈现出较快的增长态势。
图7.2 历次调查不同方式上网计算机数同半年前的调查结果相比,本次调查结果中上网计算机总数、专线上网计算机数、拨号上网计算机数、其他方式上网计算机数的增长率均呈下降趋势,其中专线上网计算机数、拨号上网计算机数首次出现了负增长(如图7.3所示)。
图7.3 历次调查上网计算机数增长率2.上网用户人数截止到2005年6月30日,我国的上网用户总人数为10300万人,同半年前的调查相比,我国上网用户总人数半年增加了900万人,增长率为9.6%,和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8.4%(如图7.4所示)。
我国网络招聘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络招聘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我国⽹络招聘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随着⽹络的普及,我国⽹络招聘也进⼊了快速发展期,相⽐传统招聘⽹络招聘具有招聘范围⼴、⽆地域限制、⾼效快捷、费⽤低等优势。
与此同时,⽹络招聘过程中也出现了⼀系列的问题亟需研究。
本⽂以⽹上搜索普查和Spss数据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法,兼以⽂献分析,概述国内外⽹络招聘的产⽣、发展及现状,总结归纳出⽹络招聘作为⼀种新兴的招聘⽅式存在的问题,即⽹络提供的信息真实度低;⽹络招聘甄选⼈才困难;应⽤范围狭窄与基础环境薄弱;技术和服务体系不完善:政府部门缺乏有效的管理招聘⽹站的制度和机构经营与管理:信息处理的难度⼤和⽹络招聘的成功率较低等。
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络招聘⼯作经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提⾼⽹络安全系统;完善电⼦⾯试;细分市场,强化服务意识;技术上进⾏⾰新和创造;完善⽹络招聘法规制度:采取适当收费的服务形式等。
通过分析⽹络招聘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解决对策,对于之后认识和规范⽹络招聘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络招聘;问题;对策China's Online Recruitment Problems andCountermeasures ResearchAbstractAlong with the network popularization, the network recruitment also entered into a rapid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recruitment has a wide range of recruitment, recruitment network without regional restrictions, high effect, low cost advantage. At the same time, the network also appears a series of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hiring in urgent need of research.Based on Internet search and Spss data analysis as the main research methods, and literature analysis, an overview of the emergence, development and status quo of network recruitment at home and abroad, summarized the network as a new recruitment recruitment problems,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real degree is low; Network recruitment selection difficulties; Application range is narrow and basic environment is weak; Technology and service system is not perfect, the government department recruitment website system and the lack of effective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of operation: the difficulty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network recruitment's chances of success were low.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network recruitment work experience,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improve the network security system; Perfect electronic interview; Segment of the market, strengthen the service consciousness; On the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creativity; Improve the system of network recruitment regulations: take appropriate charge service form, etc.By analyzing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network recruitment and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for after understanding and standardize network recruitment has reference and guiding significance.Key words:Internet Recruitment;Question;Countermeasures⽬录1 绪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和意义 (3)1.2.1 研究的⽬的 (3)1.2.2 研究的意义 (4)1.3 研究对象和⽅法 (4)1.3.1 研究对象 (4)1.3.2 研究⽅法 (4)1.3.3 研究内容 (5)1.4 技术路线图 (6)2 ⽂献综述 (7)2.1 ⽹络招聘相关解析 (7)2.1.1 ⽹络招聘的概念 (7)2.1.2 ⽹络招聘的主要内容 (7)2.1.3 ⽹络招聘⾏业特点 (8)2.1.4 ⽹络招聘的优势 (9)2.1.5 ⽹络招聘与传统招聘的⽐较分析 (10)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2.2.1 国外研究现状 (11)2.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络招聘中存在的问题 (16)3.1 问卷设计与发放 (16)3.2 问卷调查 (16)3.3 问卷质量 (17)3.3.1 信度分析 (17)3.3.2 效度分析 (17)3.4 基本情况介绍 (18)3.5 ⽹络招聘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9)3.5.1 信息真实度低 (19)3.5.2 互动程度低,甄选⼈才困难 (20)3.5.3 应⽤范围狭窄与基础环境薄弱 (20)3.5.4 技术和服务体系不完善 (21)3.5.5 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经营机制 (22)3.5.6 信息处理的难度⼤,⽹络招聘的成功率较低 (22)4 ⽹络招聘的对策和建议 (24)4.1 ⽹络招聘的对策 (24)4.1.1 提⾼⽹络安全系统 (24)4.1.2 完善电⼦⾯试 (24)4.1.3 细分市场,强化服务意识 (25)4.1.4 技术上进⾏⾰新和创造 (25)4.1.5 建⽴规范的⽹络招聘管理制度 (26)4.1.6 采取适当收费的服务形式 (26)4.2 企业如何有效进⾏⽹络招聘 (27)4.2.1 选择适合的招聘⽹站 (27)4.2.2 提⾼招聘团队专业⽔平和招聘效率 (27)4.2.3 确保⽹络招聘信息的全⾯性和真实性 (28)4.2.4 注意招聘细节 (28)4.3 求职者如何有效进⾏⽹络应聘 (28)4.3.1 ⽹上投简历不能盲⽬ (28)4.3.2 将常⽤关键词全写⼊简历 (29)4.3.3 经常更新简历,别让简历沉底 (29)4.3.4 找到⼯作后及时屏蔽或者注销⾃⼰的简历 (29)4.3.5 严防简历上的信息被⼈利⽤ (29)5 结束语 (30)参考⽂献 (31)致谢 (33)附录1 (34)附录2 (36)1 绪论1.1研究背景随着互联⽹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组织开始采⽤⽹络招聘⼈才。
2014年7月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第一章调查介绍一、调查方法(一)网民个人调查1.1调查总体中国有住宅固定电话(家庭电话、小灵通、宿舍电话)或者手机的6岁及以上常住居民。
◇样本规模调查总体样本30,000个,其中,住宅固定电话用户、手机用户各15,000个,样本覆盖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调查总体细分调查总体划分如下:子总体A:被住宅固话覆盖人群【包括:住宅固定电话覆盖的居民+小灵通用户+学生宿舍电话覆盖用户+其他宿舍电话覆盖用户】;子总体B:被手机覆盖人群;子总体C:手机和住宅固话共同覆盖人群【住宅固话覆盖人群和手机覆盖人群有重合,重合处为子总体C】,C=A∩B。
1.2抽样方式CNNIC针对子总体A、B、C进行调查,为最大限度地覆盖网民群体,采用双重抽样框方式进行调研。
采用的第一个抽样框是固定住宅电话名单,调查子总体A。
采用的第二个抽样框是移动电话名单,调查子总体B。
对于固定电话覆盖群体,采用分层二阶段抽样方式。
为保证所抽取的样本具有足够的代表性,将全国按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分为31层,各层独立抽取样本。
省内采取样本自加权的抽样方式。
各地市州(包括所辖区、县)样本量根据该城市固定住宅电话覆盖的6周岁以上人口数占全省总覆盖人口数的比例分配。
对于手机覆盖群体,抽样方式与固定电话群体类似,也将全国按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分为31层,各层独立抽取样本。
省内按照各地市居民人口所占比例分配样本,使省内样本分配符合自加权。
为了保证每个地市州内的住宅电话号码被抽中的机会近似相同,使住宅电话多的局号被抽中的机会多,同时也考虑到了访问实施工作的操作性,在各地市州内住宅电话号码的抽取按以下步骤进行:手机群体调研方式是,在每个地市州中,抽取全部手机局号;结合每个地市州的有效样本量,生成一定数量的四位随机数,与每个地市州的手机局号相结合,构成号码库(局号+4位随机数);对所生成的号码库进行随机排序;拨打访问随机排序后的号码库。
固定电话群体调研方式与手机群体相似,同样是生成随机数与局号组成电话号码,拨打访问这些电话号码。
我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我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作者:蒋玉衡来源:《商情》2015年第05期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互联网络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
网民规模持续增长,网民生活全面“网络化。
其中,手机旅行预订以194.6%的年度用户增长率领跑移动商务类应用。
我国互联网在整体环境、互联网应用普及和热点行业发展方面取得长足进步。
一、我国互联网的使用率根据报告,截至2014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较2013年底增加5672万人。
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5.8% 。
手机端即时通信使用保持稳步增长趋势,使用率为91.2%。
手机网络游戏从爆发式增长变为稳步增长,预计2015年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
手机旅行预订用户增长达到194.6%,是增长最快的移动商务类应用。
手机网购、手机支付、手机银行等手机商务应用用户年增长分别为63.5%、73.2%和69.2%,高于其他手机应用增长幅度。
在移动互联网的推动下,个人互联网应用呈上升态势。
即时通信作为第一大应用,使用率达到90.6%。
平板电脑凭借娱乐性和便捷性成为网民的重要娱乐设备,2014年底使用率达到34.8%。
二、互联网的使用人群据悉10~39岁网民近八成,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以10~39岁年龄段为主要群体,比例合计达到78.1%。
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1.5%。
与2013年底相比,40岁及以上年龄段的网民比例有所增加,19岁及以下青少年儿童网民的比例有所降。
有意思的是,CNNIC还对网民收入做了调查,结果发现:截至2014年12月,网民中月收入在2001~3000、3001~5000元的群体占比最高,分别为18.8%和20.2%。
而月收入在8000元以上的网民占了5.7%,仅次于无收入网民的2.2%。
一个明显的趋势是,网民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在加深。
中国互联网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第十九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解析

网站数 、P I地址 数等一路飙 升, 普遍 上扬数据 折射 强劲发展势头
在关注 网 民总数 和 宽带 用户数 这 些重 要 数据 的 同时,
均 突破 2 %以 上 自 O
实的 全面提 速期 。
从 国 际 惯 例 来 看 , 个 新 生 事 物 如 果 发 展 到 l% 的 一 O 普及 率 速 度 就 会 明 显 加 快 。 然 我 国 的 网民 普及 率 距 离 虽 全 球 l%的 普及 率还 有 一定 差 距 , 是 l .%的普 及率 也 6 但 O5 给了 我 们 迅 速 赶 超 的 信 心 。 时 , .7 网民 也 意 味 着 同 13 亿
中国的 网 民 巳超 过 亚 洲 网 民的 1 3 普 及率接 近 亚 洲 网 民 / ,
网站数 、 P I 地址 数 等来自数 目的 快速 增长 成 为人们 进 一步 判 断 互 联 网强劲 发展势 头 的重要 依据 。 调 查 显 示 , 至 2 0 年底 , 截 06 中国的 网站 总数 是8 - 43 万 个, 同期 增 长 率为2 .%。 地 域 分布看 , 北 、 14 从 华 华东 、 南 华 的网站 数 比例 占N8 . 仍 占据 主要 地位 。 中广东 省 的 51 %, 其
年 增 长 量 是2 0 万 人 , 历 次调 查 中 网民 人 数 增 长 最 多 60 是 的 一 年。
的发 展势 头 , 网民 人数 的 增 加加 大了社 会对 域 名需 求 量 的 提 升, 一方面也体 现 了我国 C 另 名的 安全 性 能及 服务 质 N域 量 正 在得 到更 为广 泛 的认可, 来将 会 有越 来 越 多的 应 用 未 基于 CN 名展 开。 着C 域 随 N域 名在 网民中影响 的加 大 , 中国
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历史概述

❖
五 中国互联网现状
❖ 1.截至2005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人数达到1.11亿, 宽带上网网民人数为6430万人,比2004年增加了 2150万人,增长率为50.2%;
❖ 2.宽带上网计算机发展迅速,专线、拨号上网计算 机数出现负增长,宽带上网计算机数首次超拨号计 算机数;
❖ 下注册域名首次破百万大关,达到1,096, 924个。与上年同期相比增153.9%,成国内用户注 册域名首选;截止到2005年12月31日,我国网站数 为694,200个,一年增加25,300个,增长率为 3.8%;
网络为我们带来更多的财富
快人一步 成就未来
美女哇~ _ ~
结论:
❖ 我们需要脚踏实地,务实的走好每一步,做 好每一件事情。每个人每天都需要不断地进 步。互联网还有很大的机会,命运掌握自己 的手中.创新和专注是互联网企业发展的核心。
❖ 3、实时交互性:你可以随时通过网络和你的网友、你的 朋友进行及时的互动。
❖ 4、个性化:何一个有个性的人,有奇怪创意的人都可以 在互联网上得到很好的生存和发展,也就是说每一个人可 以在网上发表你自己独到的,希奇古怪的创意。
❖ 5、人性化:互联网之所以这么快的普及,是因为它很多 方面都是按人性化标准来进行的。
❖
5、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Charles Chaplin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Thursday, June 17, 2021June 21Thursday, June 17, 20216/17/2021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 。21.7.1221.7.1222:46:0022:46:00Jul y 12, 2021
2010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前言为全面了解和掌握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状况,1997年,经国家主管部门研究决定,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牵头组织有关互联网络单位共同开展互联网行业发展状况调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同年11月发布了第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从1998年起,为了使调查工作正规化、制度化,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于每年1月和7月定期发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报告》对我国网民规模、结构特征、网络应用和互联网安全环境进行了连续的调查研究,严谨客观地反映了我国互联网行业发展现状,为政府部门、企业等掌握互联网络发展动态和制定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受到各个方面的重视,被国内外广泛引用。
截至目前,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连续发布了26次全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本报告是根据第27次全国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撰写。
在延续以往《报告》内容和风格的基础上,第27次报告加入了对中小企业互联网应用的调查,如中小企业的互联网接入比例、互联网应用水平及应用意向等,反映互联网对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
本年度《报告》的数据采集工作得到了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国家主管部门指导下,各项调查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在各互联网单位、调查支持网站以及媒体等的密切下配合,基础资源数据采集及时完成。
其中,网易有道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腾讯搜索技术研发中心对网页数据获取方面提供了帮助;康普科纬软件服务(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博睿宏远发展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迅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迅雷)协助我们完成了各省互联网下载速度的测试工作;北京东方网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万网志成科技有限公司(中国万网)、北京信诺立兴业网络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新网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新网数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企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时代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原珠海市时代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厦门中资源网络服务有限公司、厦门东南融通在线科技有限公司(原厦门华商盛世网络有限公司)、厦门三五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厦门三五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在域名和网站数据提供方面给予了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