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村旅游发展的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乡镇乡村旅游调研报告

乡镇乡村旅游调研报告

乡镇乡村旅游调研报告乡镇乡村旅游调研报告1为全面提升新农村建设内涵,转变农业发展模式,适应乡村旅游市场的需求,xx镇深入挖掘整合镇域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以“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理念为指导,科学规划和渐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区的休闲农业和乡村黄金旅游景区。

一、主要做法及进展情况(一)高起点规划。

定位于黄河三角洲旅游圈中集生态高效、休闲观光、旅游度假于一体的知名生态休闲观光农业景区,依据我镇东临寿光林海生态博览园,北承东营区六户镇生态观光旅游区,南接孙武湖度假区的实际,依托显著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新农村建设的丰硕成果,我镇聘请了青岛同创设计院和东营新汇设计公司实地调研、充分论证,制定我镇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规划,细化20xx年重点建设工程,做到了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建设与全镇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发展规划的有机结合。

我镇休闲观光工程建设重点围绕位于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南部、长10公里的溢洪河观光路打造溢洪河农业生态休闲观光旅游项目。

综合分析观光路各功能分区的资源差异,因地制宜,在观光路西侧规划迎宾景门入口区,在入口处设置景门和“五谷丰登”小型广场;利用唐王东征典故,突出地方历史文化,规划唐王撷果采摘区,主要包括万亩冬枣采摘园和千亩苹果采摘园两个采摘园区;依托我镇“赛夷”水产品品牌,发挥水产资源优势,规划建设王道养殖垂钓区和清怡湖水上休闲区,即赛夷垂钓休闲区;在济青河王道闸处,经营农家特色小吃,规划建设田园牧歌餐饮区;在田园牧歌餐饮区附近打造一个民俗特色村,规划“私属菜园”,建设农耕劳作体验区;在观光路适当地段建设文化长廊,打造xx人文展示区共六大景区。

该项目计划总投资2844.9万元,主要通过社会集资、大户承包、银行贷款、上级财政扶持等渠道筹措资金,计划3-5年建设完成,今年3月份开始已投入200余万元,全面启动观光项目的建设。

项目建成后将产生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对我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产生推动作用。

乡村旅游发展调研报告

乡村旅游发展调研报告

乡村旅游发展调研报告一、引言乡村旅游发展是近年来中国旅游业的热点之一,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报告通过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调研,旨在分析目前的发展现状、问题和前景,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的方法。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乡村旅游从业者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乡村旅游发展水平、旅游资源开发、客源市场分析、乡村旅游产品特色等方面。

实地走访则是对具体乡村旅游景区进行现场观察和交流。

三、乡村旅游发展现状1. 发展水平:目前,乡村旅游在全国范围内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大量的农村闲置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乡村旅游业不断发展壮大。

2. 旅游资源开发: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包括自然风景、人文历史、民俗文化等方面。

不少地方通过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3. 客源市场分析: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主要包括城市居民、自驾游客、外国游客等。

其中,城市居民占据了较大比例,他们愿意远离城市喧嚣,寻找乡村的宁静和自然之美。

四、乡村旅游发展问题1. 乡村资源保护问题: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一些地方对资源保护意识不强,盲目开发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

2. 服务质量问题:乡村旅游发展较快,但一些地方的旅游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如旅游景区的设施不完善、员工素质较低等问题。

3. 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部分地方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独特的特色和创新。

五、乡村旅游发展前景1. 潜力巨大:乡村旅游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尤其是在人们追求休闲、健康和绿色生活方式的当下。

2. 创新发展:乡村旅游应注重创新发展,提升产品特色和质量,推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旅游项目。

3. 提高服务质量:提高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非常重要,如加强员工培训、提升景区设施等,提升游客体验。

六、结论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和旅游业新的增长点,发展潜力巨大。

然而,也需要注重资源保护、提高服务质量和创新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调研报告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调研报告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调研报告一、引言近年来,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迅速,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改善农民生活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中国乡村旅游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乡村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背景分析乡村旅游作为一种融合了农村生态、人文和观光等多种元素的旅游形态,越来越受到游客的关注和喜爱。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丰富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的国家,拥有巨大的乡村旅游潜力。

然而,在迅猛的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三、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1. 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中国乡村拥有各具特色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历史遗迹,具备吸引游客的优势。

2. 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近年来,中国政府在乡村旅游发展方面加大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道路、酒店、厕所等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3. 市场需求旺盛:随着人们对休闲度假需求的不断增加,乡村旅游逐渐成为城市居民放松心情、感受大自然的理想选择。

四、中国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 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不平衡:一些地区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不足,另一些地区开发过度,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2. 服务质量有待提高:部分农家乐和旅游景区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不高,存在卫生环境差、价格不透明等问题,影响游客体验。

3. 乡村旅游品牌缺乏:相比于国内外一些知名度较高的旅游目的地,中国乡村旅游品牌的宣传和推广还存在较大差距。

五、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对策和建议1. 深化资源开发和保护:在资源开发上,做到分类推进,注重生态建设,并加强与当地居民的合作,形成共建共享机制。

同时,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修复工作,确保长期可持续发展。

2. 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农家乐和旅游景区的管理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完善价格规范和信息公示制度,确保游客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3. 推进乡村旅游品牌建设:加大对乡村旅游品牌的宣传力度,通过形象广告和线上线下推广活动,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加强与知名旅游企业和旅行社的合作,共同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一、引言乡村旅游是指游客到农村地区参观、游玩和休闲度假等旅游活动。

近年来,乡村旅游逐渐受到政府和游客的关注,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报告旨在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为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调研目的和方法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乡村旅游的发展情况,包括政策支持、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情况。

调研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文献研究等。

三、乡村旅游政策支持乡村旅游的发展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根据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结果,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鼓励农民将农村闲置土地和房屋改建成农家乐、农庄等旅游设施。

政府还组织了培训班和推广活动,帮助农民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四、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乡村旅游因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根据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的结果,乡村旅游资源主要包括自然景观、传统农耕文化和民俗活动等。

这些资源既是乡村旅游的优势,也是需要进一步开发和保护的关键。

五、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是确保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根据问卷调查和文献研究的结果,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通信、供水、卫生和安全等方面。

调研发现,目前乡村旅游的交通和通信设施较为完善,但仍存在一些供水和安全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

六、乡村旅游的发展问题与对策在调研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缺乏专业人才、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以及环境保护不到位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对策建议:加强培训和人才引进,提高服务质量;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基础设施;加强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等。

七、结论通过对乡村旅游的调研,我们发现乡村旅游受到了政府和游客的关注,得到了政策支持。

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基础设施逐渐完善,但仍需进一步改善。

乡村旅游的发展面临一些问题,但通过加强培训、提高服务质量、改善基础设施以及加强环境保护,乡村旅游的发展前景仍然较为广阔。

旅游调研报告15篇

旅游调研报告15篇

旅游调研报告15篇旅游调研报告1思考之一:系统认识xx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1、乡村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消费形式。

乡村旅游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城市居民。

2、xx乡村旅游资源丰富。

按照国家分类标准,xx旅游度假区的乡村旅游资源涵盖了地理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遗址遗物、建筑与设施和人文活动6个主类、14个亚类、24个基本类型和48个资源单体。

3、xx发展乡村旅游的两个游客资源。

一是本地客源。

拥有60万人口的武陵、鼎城城区周边,离城市中心不过20公里路程,同时,以乡村旅游景区为中心的“一小时交通圈”内,覆盖了约200万城镇人口。

二是外地客源。

xx作为xx旅游业的龙头,目前正在朝打造大湘西休闲度假旅游的龙头而努力。

4、发展乡村旅游既能拓展xx旅游产业的发展前景,更能促进新农村建设,有助于解决“三农”问题。

5、发展xx乡村旅游有待解决的四个基本问题:一是对乡村旅游内涵的认识有待提高;二是对乡村旅游资源的认识有待拓宽;三是对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四是对乡村旅游的系统开发思路还有待进一步确立。

思考之二:xx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思路1、树立“科学保护即开发”的乡村旅游开发理念。

2、以促进新农村建设为发展乡村旅游的目的。

3、政府主导整体规划xx乡村旅游发展战略是首要工作。

4、建立多元化互利共赢的合作开发经营模式。

思考之三:发展xx乡村旅游必须的配套措施1、培育人才,提升素质,夯实xx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第一,开展村民环保素养和文明素养培训,改善村民的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培养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新农民;第二,开展旅游经营管理职业道德与基本常识培训,造就一批守法纪、懂技术、会经营、讲诚信的乡村旅游经营人才,进而扶持一批经营信用好、经营效益高、经济实力强、发展后劲足的乡村旅游户和企业组织;第三,开展新型农业技术知识培训,促进农业生产的改良与改进,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提高农业生产的收益水平。

2、制定标准,规范管理,塑造xx乡村旅游良好品牌。

乡村旅游发展优势及前景调研报告

乡村旅游发展优势及前景调研报告

乡村旅游发展优势及前景调研报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对于乡村旅游的需求越来越高。

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还可以让人们体验到不同于城市的生活方式和文化风情。

本文将从乡村旅游的发展优势和前景两个方面进行解析。

一、乡村旅游的发展优势1.丰富的自然资源乡村地区相对于城市,自然环境要更加优美和自然。

如江南水乡的自然水景、雅鲁藏布江边的峡谷和怒江的壮美等等,这些独特的自然资源可以成为旅游的资源,吸引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2.丰富的文化资源乡村地区传承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如四川汶川的“嘎藏节”、江苏全椒的“洛阳花鼓戏”等等,这些文化资源可以进行挖掘和利用,成为旅游的资源,吸引游客到乡村地区来寻找传统文化的魅力。

3.低成本的管理和开发相较于城市旅游的开发和管理成本更高,乡村旅游则更加简单和低成本。

因为乡村地区相对来说规模较小,农村人均收入一般较低,这使得乡村旅游开发成本相比城市旅游要低得多。

二、乡村旅游的发展前景1.政府支持力度的逐渐加大乡村旅游是国家加强城乡经济联系的有力手段之一。

中国政府近年来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推动全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这也促进了整个乡村旅游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2.市场需求程度的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加速,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厌倦城市的生活方式,开始向往乡村风情的生活方式。

同时,随着旅游行业的发展,游客对旅游产品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希望能够在旅游中获得新鲜感、休闲感和体验感,这些都成为了乡村旅游所能提供的优势。

3.乡村旅游的产业链逐渐完整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还需要配套产业的逐步完善。

如,餐饮、住宿、交通等。

当前,各地正纷纷开展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建设。

目前,乡村旅游已逐渐形成从旅游产品设计、生产、销售、营销等全产业链的发展态势。

总之,乡村旅游作为一个新兴的旅游形式,在现代旅游业中具有巨大的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虽然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解决,但总的来说,乡村旅游是一个朝阳产业,不仅安置农民就业,同时也开创了旅游业的新局面。

兰考乡村旅游调研报告

兰考乡村旅游调研报告

兰考乡村旅游调研报告根据调研结果,现将兰考乡村旅游调研报告如下:一、背景介绍兰考乡村位于河南省南部平原地区,自然环境优越,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独特的乡村风貌。

为了发展乡村旅游,吸引更多游客,提升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一系列调研活动。

二、乡村旅游资源概况1. 自然景观资源:兰考乡村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资源,包括山水田园风光、绿色植被和清新空气等。

2. 历史文化资源:兰考乡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古老的建筑、传统工艺品和民俗文化等为乡村旅游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3. 特色农业资源:兰考乡村农业发达,农田里种植着各种特色农产品,包括水稻、小麦、果树等,为游客提供旅游观光和参与农耕体验的机会。

三、发展现状分析1. 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挑战:兰考乡村旅游目前存在着交通不便、旅游设施不完善以及宣传推广不充分等问题,限制了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2. 乡村旅游的发展机遇:兰考乡村地理位置优势明显,交通网络逐渐完善,并且具备巨大的旅游市场潜力。

四、发展策略建议1. 改善基础设施: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优质的交通、住宿、餐饮等服务。

2. 开展市场推广活动:加大对兰考乡村旅游的宣传推广力度,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展示兰考乡村风貌和旅游资源特色。

3. 加强产业链整合:兰考乡村应通过整合本地农产品资源,发展生态农业、农家乐等产业链,提升乡村旅游综合实力。

五、总结与展望兰考乡村旅游具备良好的自然和人文条件,发展潜力巨大。

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市场推广和产业链整合,兰考乡村旅游将取得更好的发展,为当地经济增长和乡村振兴做出积极贡献。

以上为兰考乡村旅游调研报告,希望能为兰考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五篇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五篇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五篇)(篇一)近年来,我县利用农业资源,充分发挥农业的休闲、观光等功能,通过多种方式开发旅游资源,策划包装休闲农业旅游项目,以现代农业示范园为示范和引领,努力打造以田园风光为背景,以生态农业为内涵,以旅游观光为主题的现代休闲农业旅游产业,为我县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和农业效益提升带来了助推力。

一、我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我县目前已建成省、市、县、镇四级示范园区14个,分别为:襄河镇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1个;荒草圩现代农业示范区、石沛现代农业示范区、六镇现代农业示范区、大墅现代农业示范区、十字百子现代农业示范区、二郎口(曹埠)现代农业示范区6个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马厂镇现代农业示范区、西王镇现代农业示范区、二郎口(峨嵋)现代农业示范区、十字镇金坝特色水产示范区4个县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古河镇林农现代农业示范园、武岗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十字镇花山湖现代农业示范园3个乡镇级现代农业示范园;正在申报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2个,分别为:西王镇现代农业示范区、马厂镇现代农业示范区。

**年1月,全椒县被农业部认定为第三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通过近几年不断完善,同时加强对示范点的投资、改造,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已逐步成为我县旅游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亮点。

二、我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主要做法及成效一是坚持政府引导。

立足我县农业生产特点、历史文化底蕴和自然生态环境等基础条件,结合我县“十三五”规划和旅游总体规划,明确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作为一项战略性新兴产业来打造。

同时建立服务机制,成立由政府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协调联动工作机制,指导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开发建设,做好农村土地流转管理、项目规划等服务,鼓励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参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开发。

二是创建推介品牌结硕果。

以传承耕读文化、展示民俗风情、保护传统民居、建设美丽家园、发展休闲农业为重点,深入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品牌创建,打造出一批天蓝、地绿、水净,安居、乐业、增收的美丽休闲乡村(镇),培育出一批生态环境优、产业优势大、发展势头好现代农业产业园、示范带动能力强的省级休闲农业示范县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乡村旅游发展的调研报告
乡村旅游是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族民俗文化为载体,满足人们回归大自然、享受田园风光愿望的一种旅游形式。

我县乡村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对于产业调整,解决农民就业,统筹城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加快推进我县乡村旅游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我们深入乡村,走访业主,就如何加快乡村旅游发展步伐,广泛地听取意见,研讨乡村旅游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有效措施,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乡村旅游现状
桐梓地处黔北门户,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交通便捷,气候宜人,素有“天然氧吧”、“绿色空调”之美誉。

近年来,我县利用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气候等优势,依托“四在农家”创建,对接重庆发展乡村旅游;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找到了一条“四在农家”创建的新路子,较好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为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强大活力。

随着崇遵高速公路建成,对接重庆发展旅游业特别是乡村旅游市场前景广阔,我县迎来了发展乡村旅游的黄金时期。

据统计,2016年,全县依托“四在农家”创建,集中打造了一批集生态、休闲、漂流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景点,共
接待游客2万人,长住客人逾6000人,乡村旅游总收入超过2400万元,绝大多数乡村旅馆爆满。

2016年“五一”黄金周,全县共接待游客万余人,旅游收入达750万元。

目前,桐梓已先后在全县规划建设256个“四在农家”创建点,覆盖农户5万多户,每个创建点都正在成为吸引重庆客人休闲避暑的乐园。

二、目前我县乡村旅游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功能单一,档次不高,带动能力弱。

近几年来,我县乡村旅游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体上乡村旅游特色不明显,形式单一,各景点大都以棋牌、垂钓、喝茶、吃农家饭等内容为主,况且,这种项目均是农户以少量资本投入进行开发建设,具有重量级、品牌特色的旅游项目还很少,规模小、档次低,辐射、带动作用较弱。

2、经营管理粗放,不谙市场运作。

从业人员服务技能素质较低,卫生习惯差缺少健康安全保证。

重眼前经济效益轻环境效益。

难以满足不断提高的品质要求。

3、公共产品的滞后。

道路建设、自驾车停车场、给排水、卫生防疫、污水垃圾处理系统等滞后。

使乡村脆弱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自发的盲目的发展是一种破坏性的力量。

4、宣传乏力,管理欠佳,服务水平不高。

通过几年的努力,我县乡村旅游已初见成效,但因缺乏对外宣传,
有些景区或项目无客源,没有影响力,显得比较冷落;有的独家独门,各自为政,缺乏整合,显得没人气,未能形成产业链。

三、对我县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几点建议
我县的乡村旅游要发展,还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在发展初期,单靠农民自己投入的资金远远不够,这就要求大力招商引资,积极引入企业和民间资本,按照现代服务理念,将农家乐和休闲度假设施结合起来,开发建设更高档次的乡村旅游。

1、科学编制规划。

目前乡村旅游的主体“农家乐”,是由市场需求的拉动而自发发展起来,大都没有进入规划层面。

规划的缺失使处于成长阶段的“农家乐”,受制于各种因素难以摆脱低层次徘徊并提升到乡村旅游的更高层面。

要做大做强我县乡村旅游,就要在充分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旅游资源特点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因地制宜,高标准、高起点编制景区规划和项目规划,用规划指导乡村旅游建设。

2、积极筹集资金。

旅游产业开发必须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而场运作的原则,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走多渠道筹资的路子。

重点拓宽资金渠道,对外开放、对内开放一起抓,外资,内资一起引,多层次、多门路、多渠道地内引外联,争取旅游开发形成外商、政府、部门、集体、个人
3/ 5
五个一起上的局面。

一是要把招商工作与旅游项目前期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抓好景区规划与项目策划、开展各项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搞好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项目储备,这是旅游招商工作能否收到成效的关键性的第一步,对全局工作有决定意义。

二是要把招商工作与旅游促销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旅游促销既要宣传旅游产品,又要推介桐梓形象,既要推介资源,又要宣传政策,借势造市,乘势而上,尽可能地拓宽招商渠道。

三是要把招商工作与旅游制度创新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掌握投资主体的利益关注点,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制度创新,机制创新,优惠建设,让利经营等,吸引投资者,加快招商工作。

3、加强包装宣传。

我县的资源、景点很多是有高质量的,但很多却知名度不高,重要原因就是缺少包装宣传。

因此,加强包装宣传十分重要。

精心策划能反映和提升乡村旅游景区(点)知名度的主题形象。

创新旅游宣传促销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积极举办或参加各种形式的旅游推荐会、说明会、展览会等活动,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好整体形象宣传和联合促销,营造健康浓郁的特色旅游氛围,拓展省内外旅游客源市场。

鼓励新闻媒体配合乡村旅游的建设进行系列宣传,开设专题宣传节目和栏目,加强新闻媒体对乡村旅游开发建设的宣传报道。

4、优化投资软环境。

软硬环境建设是一个不断深
化、永不停止的课题,必须常抓不懈。

?要营造良好氛围,增强宣传意识、市场意识和服务意识,为投资主体办实事,解决实际困难,提供切实帮助,使投资者进得来,留得住,有发展,能赚钱。

同时,树立我县良好的招商引资形象。

5/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