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认识综合探究题
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反思——一道综合探究题的几点思考

2013-11课堂内外“综合探究题”作为高考题型是近几年江苏卷的一大特色,分值为18分,占全卷分值比重为15%。
近期全市进行了一次摸底考试,试卷中的探究题以“爱国”为主题,试题如下:今年国庆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推出了国庆特别节目“走基层百姓心声:爱国让你想起什么”。
节目播出后,在全社会引起了巨大反响。
某校高三(1)班团支部召开了以“爱国大家谈”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参与其中。
◆环节一:畅谈爱国班会课上,同学们纷纷表达了自己对爱国的理解。
其中学生李某说:“当前,全球经济持续低迷,我国出口受阻,内需不足,因此,我们消费就是爱国,消费越多,就越爱国。
”(1)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学生李某“消费就是爱国,消费越多,就越爱国”观点的看法。
◆环节二:提出倡议团支部书记在班会课总结时指出,在不同的年代,爱国有不同的方式,爱国要与时俱进、切实可行;爱国要重在行动,不尚空谈;爱国要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
(2)该团支部书记的话语蕴含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道理?◆环节三:自觉行动为了更好地弘扬爱国精神。
班级打算以此次班会为契机,组织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进社区活动。
(3)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定两个具体的主题,并从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指出其理论依据。
这道题以时事热点“爱国”为主题,设置了三个环节,贴近生活是一道质量很高的探究题。
从试题本身以及学生的答题情况等方面做了几点思考。
一、环节二的思考◆环节二:提出倡议团支部书记在班会课总结时指出,在不同的年代,爱国有不同的方式,有不同的内涵,爱国要与时俱进、切实可行;爱国要重在行动,不尚空谈;爱国要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
(2)该团支部书记的话语蕴含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道理?(6分)参考答案:①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②事物是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③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其他原理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这个环节的背景材料与给出的参考答案出现了不对称,我认为可以从两个角度对其进行修改。
2020年中考数学压轴解答题15 新定义与创新型综合探究问题(学生版)

备战2020中考数学之解密压轴解答题命题规律专题15 新定义与创新型综合探究问题【类型综述】阅读理解型问题一般都是先提供一个解题思路,或介绍一种解题方法,或展示一个数学结论的推导过程等文字或图表材料,然后要求大家自主探索,理解其内容、思想方法,把握本质,解答试题中提出的问题.对于这类题求解步骤是“阅读——分析——理解——创新应用”,其中最关键的是理解材料的作用和用意,一般是启发你如何解决问题或为了解决问题为你提供工具及素材.因此这种试题是考查大家随机应变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方法揭秘】阅读理解问题在中考中的常考点有新定义学习型,新公式应用型,纠错补全型;图表信息问题在中考中的常考点有表格类信息题,函数图象信息题,图形语言信息题,统计图表信息题等。
解决阅读理解与图表信息问题常用的数学思想是方程思想,类比思想,化归思想;常用的数学方法有分析法,比较法等.【典例分析】【例1】在求1+3+32+34+35+36+37+38的值时,张红发现:从第二个加数起每一个加数都是前一个加数的3倍,于是她假设:S=1+3+32+33+34+35+36+37+38①,然后在①式的两边都乘以3,得:3S=3+32+33+34+35+36+37+38+39②,②﹣①得:3S ﹣S=39﹣1,即2S=39﹣1,∴S=9312-.请阅读张红发现的规律,并帮张红解决下列问题:(1)爱动脑筋的张红想:如果把“3”换成字母m (m≠0且m≠1),应该能用类比的方法求出1+m+m 2+m 3+m 4+…+m 2018的值,对该式的值,你的猜想是______(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 (2)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 【例2】阅读材料,解答相应的问题:如果一个正整数能表示为两个正整数的平方差,那么称这个正整数为“智慧数”,否则,称这个正整数为“非慧数”。
例如:222222222222213;325;318;437;4212;4115-=-=-=-=-=-=… 因此:3,5,8,……都是“智慧数”;而1,2,4……都是“非智慧数”。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探究

0
450W
450
450
A B 300 150 00 150 300
东经 45 (dōngjīng) 0 450E
第十八页,共三十七页。
东、西半球的划分:
• 东半球和西半球是以西经20度、东经160度 (或20°W、160°E)组成(zǔ chénɡ)的经线圈来划
分的。
西半球
西经 20 (xī jīnɡ) 度
纬度
度数 赤道 (0º纬线) 起点线
度数 划分
赤道以北为北 纬(用字母 N 表示) 赤道以南为南 纬(用字母 S 表示) 赤道到南北极各分成 90 度。
半球
划分
12/9/2021
赤道划分(huà fēn)南、北半球。
第九页,共三十七页。
地理 趣闻 (dìlǐ)
某一考察小组前往某一地区进行 实地考察,途径某一位置时,发生了 一个奇怪的地理现象。科考(kē 队员 kǎo) 的四面八方居然都是南面。你知道是 怎么回事吗?他们到底站在了什么位 置呢?
• ④利用经纬网,还可以分析一个国家地理 位置的特点
12/9/2021
第三十四页,共三十七页。
某地北侧是中纬度,南侧是低纬度,
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该地 地理位置是( )
A、北纬30º、东经(dōngjīng)160º B、南纬30º、东经160º C、北纬30º、西经20º
D、南纬30º、西经20º
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的划分(huà fēn)
低纬度
中纬度
高纬度
0°-30°N 30°N -60°N 60°N -90°N 0°-30°S 30°S -60°S 60°S-90°S
请你根据(gēnjù)地图,说说地球上高、中、低纬 是怎么划分的?
1综合探究:求真务实 与时俱进】

(五)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及方法论
方法论要求: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一定要自觉树立正确 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重视 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质是要树 立一种正确的思想意识,用于指导我国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充分发挥正确的 思想意识对客观事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建设)的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是统一的 (1)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 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与时俱进,就 是我们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 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2)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 内在要求和前提; 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目 标和归宿。
党的思想路线哲学依据(世界观依据)
——为什么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如此强调求真务实精神? 其哲学依据是什么? 求真务实,是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 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人们要达到预想的 工作目标,必须使自己的思想符合客观实际,坚持一切从实际 出发。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最大的实际就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只有坚持求真务实,党的理论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实 践的要求,才能引导党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 问题,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坚持求真务实, 才能真正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认识规律、把 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正确 认识国情,按照国情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和开展工作,是坚 持求真务实的根本依据。 其哲学依据: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② 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 律,而不能违背规律。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真理的唯一 标准。
实事求是
在实践中检验 和发展真理 求真务实
中考数学解答题压轴题突破 重难点突破八 几何综合探究题 类型一:类比拓展型探究问题

(2)【问题解决】如图②,在任意直角三角形 ABC 内,找一点 D,过点 D 作正方形 DECF,分别交 BC,AC 于点 E,F,若 AB=BE+AF,求∠ADB 的 度数;
如答图,延长 AC,使 FM=BE,连接 DM, ∵四边形 DECF 是正方形, ∴DF=DE,∠DFC=∠DEC=90°, ∵BE=FM,∠DFC=∠DEB=90°,DF=DE, ∴△DFM≌△DEB(SAS),∴DM=DB, ∵AB=AF+BE,AM=AF+FM,FM=BE, ∴AM=AB,又∵DM=DB,AD=AD,
重难点突破八 几何综 合探究题
类型一 类比拓展型探究 问题
(2022·贵阳)小红根据学习轴对称的经验,对线段之间、角之间的关 系进行了拓展探究.如图,在▱ ABCD 中,AN 为 BC 边上的高,AADN=m,点 M 在 AD 边上,且 BA=BM,点 E 是线段 AM 上任意一点,连接 BE,将△ABE 沿 BE 翻折得△FBE.
解:∵∠BAD=45°,BA=BM,∴△AM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MBC=∠AMB=∠BAM=45°,∵EF∥BM,∴∠FEM=∠AMB=45°, ∴∠AEB=∠FEB=12(180°+45°)=112.5°, ∴∠ABE=180°-∠AEB-∠BAE=22.5°, ∵AADN=m,△AM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N 为底边上的高,则 AN=12AM, ∵点 M 在 AD 边上,∴当 AD=AM 时,m 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 AAMN=2,
2
2.(2022·铜仁)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对角线 AC 与 BD 相交于点 O, 记△COD 的面积为 S1,△AOB 的面积为 S2.
(1)问题解决:
如图①,若 AB∥CD,求证:SS21=OOCA··OODB; (1)证明:过点 D 作 DE⊥AC 于点 E,过点 B 作 BF⊥AC 于点 F,如图①所
最新部编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探索 综合复习试题

最新部编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探索综合复习试题一、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材料辨析综合题1.探究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一五计划”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在工业发展中,中央还提出了“沿海地区的工业一般不扩建和不新建”的方针,对内地的基本建设投资在投资总额中比重不断上升;在引进苏联技术的基础上开始对自己的科研体系和技术人才的培养。
——摘编自郑有贵《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材料二“一五计划”是我们党编制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
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7月才结束,苏联援助的156个项目1954年10月才全部确定,这些因素使计划编制受到很大制约,且中国共产党首次编制中长期建设规划,没有经验,材料缺乏,国家大,情况复杂,又处于新旧社会变迁、新民主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一五计划”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我国“一五计划”编制过程长的原因。
【答案】(1)优先发展重工业;加大对内地的建设投资;注重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
(2)当时抗美援朝战争还在继续;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缺乏认识;缺乏编制长期计划的经验;资料不全;基础设施薄弱等。
【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可知我国“一五计划”的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根据“沿海地区的工业一般不扩建和不新建”“对内地的基本建设投资在投资总额中比重不断上升”可知我国“一五计划”的特点是加大对内地的建设投资;根据“在引进苏联技术的基础上开始对自己的科研体系和技术人才的培养”可知我国“一五计划”的特点是引进苏联技术的同时也注重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
(2)根据材料二“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7月才结束,苏联援助的156个项目1954年10月才全部确定,这些因素使计划编制受到很大制约”可见当时抗美援朝战争还在继续;根据“中国共产党首次编制中长期建设规划,没有经验,材料缺乏,国家大,情况复杂”可见当时缺乏编制长期计划的经验,资料不全;根据“又处于新旧社会变迁、新民主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可见当时处于建国初期,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缺乏认识,再结合所学知识,还有基础设施薄弱等因素。
八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探究综合题汇编经典和答案解析

八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探究综合题汇编经典和答案解析一、实验探究综合题1.某生物小组同学在一次实地考察中,观察到了以下几种动物。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帮助他们解决问题:(1)A用_______呼吸,E特有的______可以辅助呼吸。
(2)A、B与C、D、E、F的主要区别是身体背部没有_____。
(3)F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是_________;它与植食性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①_______②_______。
(4)E的身体结构和生理适于飞行生活,其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体壁气囊脊柱胎生、哺乳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消化道上有发达的盲肠如骨骼轻而坚固,有龙骨突体温高而恒定【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的解析:体壁气囊脊柱胎生、哺乳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消化道上有发达的盲肠如骨骼轻而坚固,有龙骨突体温高而恒定【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的分类,识图可知,A是蚯蚓,属于环节动物;B是螃蟹,属于节肢动物;C是青蛙,属于两栖动物;D是蜥蜴,属于爬行动物;E是家鸽,属于鸟类;F 是家兔,属于哺乳动物。
可以从动物不同的特征方面来解答。
【详解】(1) A是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无专门的呼吸系统,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 E是家鸽,属于鸟类,体内有气囊,与肺相通,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
(2)A蚯蚓的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B是螃蟹,属于节肢动物,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C是青蛙,D是蜥蜴,E是家鸽,F是家兔,它们的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
(3)F是家兔,属于哺乳动物,其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家兔是草食性动物,与其食性相适应,家兔的牙齿分为门齿和臼齿,无犬齿,门齿长在上下颌的中央部分,形状像凿子,适于切断食物;臼齿长在上下颌的两侧,有宽阔的咀嚼面,适于磨碎食物;家兔的消化管很长,并且有特别发达的盲肠,消化食物的面积很大,适于消化植物纤维。
(4)E是家鸽,属于鸟类,多数鸟类会飞行,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
最新化学综合实验探究题(100题)

历年全国各地中考化学真题汇编——综合实验探究题(100题)(原卷版)1.水产养殖的速效增氧剂“鱼浮灵”的主要成分是过氧碳酸钠(2322aNa CO bH O )。
某化学研究小组对“鱼浮灵”的制备、成分测定及增氧原理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过氧碳酸钠有23Na CO 和22H O 的双重性质;50℃开始分解。
②过氧碳酸钠在异丙醇(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较低。
Ⅰ.“鱼浮灵”的制备。
实验室用23Na CO 与稳定剂的混合溶液和30%的22H O 溶液反应制备过氧碳酸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反应温度不能超过20℃的原因是_____。
(2)反应结束后,停止搅拌,向反应液中加入异丙醇,静置过滤、洗涤、干燥,获得过氧碳酸钠固体。
加入异丙醇的目的_____。
Ⅱ.“鱼浮灵”的成分测定。
(定性检测)检测过氧碳酸钠溶液中的成分。
(3)请补充完成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相关内容。
(定量研究)测定“鱼浮灵”中过氧碳酸钠的组成。
实验③:称取一定质量的“鱼浮灵”样品于小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向小烧杯中加入足量2Ba(OH),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碳酸钡(3BaCO )固体3.94g 。
实验④:另称取相同质量的“鱼浮灵”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再逐滴加入高锰酸钾溶液,充分反应,消耗4KMnO 的质量为1.896g ,该反应的原理是:42224244222KMnO 5H O 3H SO K SO 2MnSO 5O 8H O ++=++↑+。
(4)计算确定过氧碳酸钠(2322aNa CO bH O ⋅)的化学式_____(写出计算过程)。
Ⅲ.“鱼浮灵”的增氧原理。
研究小组通过测定常温下相同时间内水溶液中溶解氧的变化,探究23CO -、OH -对22H O 分解速率的影响,设计了对比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5)由实验②可知,常温下,过氧化氢水溶液呈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6)过氧碳酸钠可以速效增氧的原理是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散思维,多角度思考
?
2021/2/2
7
三、综合探究题模拟训练
[模拟试题1] 2006年1月9日,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发表了题为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奋斗》的讲话。某校高三年级 部分同学在学习“讲话”的基础上,成立探究学习小组,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展开探究学习。
假如你是该班学生,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确定这一研究课题的依据。
2021/2/2
10
⑵通过调查,同学们发现,该市许多企业都是科技含量不高的加工型企业,耗 水量大。有的企业无节制地抽取地下水,且管理不善,浪费严重。有的企业将未经 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到河里,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污染。另外,据该市市政公用局的有 关人员反映,该市水价多年来未作调整,这不仅影响了自来水公司设备的更新,也 使一些人节约用水的意识淡薄。
2021/2/2
1
一、认识综合探究题
二、综合探究题的一般特点及应对措施
三、综合探究题模拟训练
2021/2/2
2
一、认识综合探究题
1、什么是综合探究题?
综合探究题或称探究与实践题,是以探究性学习和实践活动为背 景,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有关理论或现实问题进 行探索和研究。
2、综合探究题是不是我们完全陌生的题型?
根据不同设问,合理组织答案
1、确定研究课题并说明理由(见例1) ①相关性; ②重要性
?
2、确定研究目的及方法(见例3)
目的:明确;表明积极意义
方法:有选择地运用
3、提出解决方案(提建议等)(见例7)
…… ①明确问题; ②具有可行性; ③综合运用知识
2021/2/2
6
二、综合探究题的一般特点及应对措施
(3)经过探究,同学们达成这样一种共识:增强自主创 新能力不仅是国家和企业的事,也是青年学生的责任,青 年学生应该为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而努力。
请你从哲学角度谈谈青年学生应当如何增强自身的创 新能力。
2021/2/2
9
[模拟试题2] 材料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 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 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
2021/2/2
11
[模拟试题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 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1)苏北某县中高三(8)班学生围绕“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这一课题, 开展探究学习,收集到以下数据:
农业生产经营状况
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农村社会事业
农业科技 贡献率
30%
农产品 劳动力平均受 懂技术的农民 占 参加各类社会 患病就医
加工率 教育年限
农民比重
保险比重
率
20%
6年
10%
5%
60%
注:在“十五”期间,该县农民收入增长幅度有较大提高,但仍远低于该县城市 居民收入增长水平。
假如你是该班学生,请你谈谈收集上述材料的一般方法,并结合上述材料简要说 明确定这一研究课题的理由。
似曾相识?
2021/2/2
3
二、综合探究题的一般特点及应对措施
探讨1:从情境材料设置看,此类题有何特点? 丰富
(1)关注校园生活
观察生活,发现问题
(2)关注社会热点 (3)关注地区热点
关注热点,多角度思考
(4)体现人文关怀
?
增强人文意识,提高人文素质
2021/2/2
4
二、综合探究题的一般特点特点? 多样
(1)确定研究课题并说明理由
(确定探究课题)
(2)制定研究计划、确定研究目的及方法 (制定探究方案)
(3)确定调查对象、收集资料、提出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实施探究过程)
(4)研究成果形式
(形成探究成果)
?
根据不同设问,合理组织答案
2021/2/2
5
二、综合探究题的一般特点及应对措施
资源、环境相协调。
材料二:人均拥有水资源及每万元GDP耗水量比较 (单位:平方米)
人均拥有的水资源 每万元GDP耗水量
中国 2200 5045
美国 8952 514
澳大利亚 18245 387
法国 3357 288
世界平均水平 8900 1344
⑴根据上述材料,某市二中高三⑷班同学决定围绕“水资源的节约使用”这一 课题展开探究学习。
(3)针对该县情况,请你用所学经济常识知识,为该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1/2/2
13
谢谢大家!
2021/2/2
14
请你针对上述情况,从经济学角度,就如何节约水资源向政府有关部门提三条 合理化建议。
⑶在调查中同学们也了解到,当地一家大型企业,采取适当措施,使原先的 “废水”得到充分利用,水的重复利用率达到90%以上,大大节约了水资源。
请你说明,“废水不废”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⑷节约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应尽职责。请你就制定“家庭节约用水计划”提两 项措施,并分析说明这些措施的哲学依据。
(1)在探究中,同学们收集到下列图表:
请你说明该图表反映了什么现象?这一现象对江苏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
2021/2/2
8
(2)在研究中,同学们了解到,有位企业负责人认为: 企业自己研究开发技术不如从国外引进技术,因为引进技 术不仅节约资金,而且不需要花费研究时间。
请你运用所学的经济学知识对这种观点进行评析。
2021/2/2
12
(2)该班同学深入该县某村,采访村长关于建设新农村的设想,村长谈到: 本村农民虽然年人均收入还只有1500元,但村委会决定在2006年按照社会主义新 农村“村容整洁”的要求,用一年的时间按统一标准改造农民旧房,修建村庄大 道,率先建成新农村。
请你用所学哲学知识对村长的设想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