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开题-11成型

冷轧开题-11成型
冷轧开题-11成型

河北联合大学

本科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年产230万吨2050冷轧板带车间设计

学院:冶金与能源学院

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班级:11成型(1)班

姓名:李宾宾

学号:201114660111

指导教师:董福涛

2015年03 月20 日

认识快速成型技术

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 《产品逆向工程技术》教案 共 页 第 页 授课教师: 教研室: 备课日期: 年 月 日 课 题: 教 学 准 备: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授 课 方 式: 项目四 快速成型技术认识 任务一 认识快速成型技术 PPT 掌握快速成型技术的原理、工作流程和特点。 讲授(90') 重点:快速成型技术的原理、工作流程和特点。 教 学 过 程: 上节课回顾→讲授课题→课堂小结

“ “ 张家界航院教案 第 页 上节课回顾: 讲授课题: 项目四 快速成型技术认识 通过前面的几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逆向工程。通过逆向工程技术, 企业可以迅速的设计出符合当前流行趋势,以及符合人们消费需求的产品, 快速抢占市场。市场这块蛋糕就那么大,谁先抢到谁先吃,后来的就只能 看别人吃。现在的企业发展战略已经从以前的“如何做的更多、更好、更 便宜”转变成了“如何做的更快”。所以快速的响应市场需求,已经是制 造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但是一件产品是不是设计出来就完事了?从设计到产品,中间还有一 个制造的过程,逆向工程解决了快速设计的问题,但是如果在制造加工阶 段耗费太长的时间,最后依然是无法快速的响应市场。尤其是在加工复杂 薄壁零件的时候,往往加工一件零件的周期要好几周,甚至几个月才能完 成,比如飞机发动机上的涡轮,加工周期要 90 天。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这就要用到今天我们这节课要讲的内容:快速 成型技术。快速成型技术就是在这种背景需求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数字 化制造技术,利用这项技术可以快速的将设计思想转化为具有结构和功能 的原型或者是直接制造出零部件,以便可以对设计的产品进行快速评价、 修改。按照以往的技术,在生产一件样品的时候,要么开模、要么通过复 杂的机加工艺来生产,这样不管是从成本的角度还是时间的角度来讲,都 会带来成本的提高。而快速成型技术可以极大地缩短新产品的开发周期, 降低开发成本,最大程度避免产品研发失败的风险,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任务一 认识快速成型技术 快速成型技术(Rapid Prototype ,简称 RP)有许多不同的叫法,比如 “3D 打印”( 3D printing)、分层制造”( layered manufacturing ,LM) 、增材制 造”( additive manufacturing ,AM) 等。同学们最熟悉的应该就是“3D 打 印”,其实刚开始的时候,3D 打印本是特指一种采用喷墨打印头的快速成 型技术,演变至今,3D 打印成了所有快速成型技术的通俗叫法,但是现在 在学术界被统一称为“增材制造”。 增材制造是一种能够不使用任何工具(模具、各种机床),直接从三 维模型快速地制作产品物理原型也就是样件的技术,可以使设计者在产品 的设计过程中很少甚至不需要考虑制造工艺技术的问题。使用传统机加的 方法来加工零件时,在设计阶段设计师就需要考虑到零件的工艺性,是不 是能够加工出来。对于快速成型技术来讲,任意复杂的结构都可以利用它 的三维设计数据快速而精确的制造出来,解决了许多过去难以制造的复杂 结构零件的成型问题,实现了“自由设计,快速制造”。 一、物体成型的方式 之所以叫“增材制造”很好理解就是通过“堆积”材料的方式进行制 造。与之相应的还有“减材制造”和“等材制造”。在现代成型学的观点 中,物体的成型方式可分以下几类:

冷轧带钢设计

1.1发展冷轧带钢的意义 冷轧带钢的用途极广。低碳镇静钢和沸腾钢的冷轧薄板,可以制作汽车车身,冰箱外壳以及许多其它冲压件及深冲件;低碳镇静钢和沸腾钢的冷轧镀锡板可以制造罐头盒,喷雾器筒及类似产品;经冷轧和随后退火的电工硅钢带,可用于制造如电动机,变压器,发电机和各种其它电器设备的电磁回路中的铁心叠片。高碳冷轧调质带钢及其它经热处理的带钢,可用来制造可淬硬的部件如弹簧板或锯片。 电镀锌,热镀锌,镀镍,镀铬,镀铜,镀铝或涂塑料的带钢比例不断增加。它们有着多方面的用途。例如热镀锌钢板(有一部分涂漆或塑料),在建筑工程中用作建筑物的外墙皮;而镀镍,镀铬和镀铜带钢,则多用来制作装饰件。 当前,大力发展冷轧带钢生产,逐步提高冷轧带钢在轧钢产品中的比重,迅速提高冷轧带钢的质量,不断增加冷轧带钢的品种,满足各个生产部门,特别是与人民密切相关的民用工业等,以及外贸出口对冷轧带钢急剧增长的需要,是重型机械制造和钢铁生产部门面临的一项重要而又十分紧迫的任务。 21世纪中国钢铁工业已经迈入了一个新台阶,中国的冷轧带钢的生产能力提高很快,但是,还是满足不了汽车等工业对冷轧材料的需求,尤其是对冷轧钢板的质量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因此,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创新理论,改善轧钢生产流程,进而改变带钢的力学性能,更好的满足国民生产的需要,为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实的保障。 1.2冷轧薄钢板生产的发展历史 1.2.1 国际冷轧发展史 钢的冷轧是在19世纪中叶始于德国,当时只能生产宽度20-25mm的冷轧钢带。美国1859年建立了25mm冷轧机,1887年生产出宽度为150mm的低碳钢带。1880年以后冷轧钢带生产在美国、德国发展很快,产品宽度不断扩大,并逐步建立了附属设备,如剪切、矫直,平整和热处理设备等,产品质量也有了提高。

开题报告研究的五个方法

开题报告研究的五个方法 第一类调查法与实验法 1、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2、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

第二类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 实证研究方法排斥价值判断,规范研究方法却以价值判断为基础。 1、规范研究方法 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说明经济现象及其运行 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规范研究方法研究客观现象的目的在于:提出一定的标准作为经济理论的前提,并以该标准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以及研究如何使经济现象的运行符合或实现这些标准。 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解决客观经济现象“应 该是什么”的问题,即要说明所要研究的对象本身是好还是坏,对社会具有积极意义还是具有消极意义。规范研究方法研究经济现象的出发点和归宿离不开价值判断。规范研究方法,就是从价值判断出发来研究经济现象,并研究如何实现上述标准。 2、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 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 实证研究法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 精确的知识的研究方法,其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

常用钢板带常识

常用钢板(带)常识 (一)钢板及其分类 钢板(钢带)是一种宽厚的比和表面积都很大的矩形截面钢材,通常成张交货的称为钢板,也称平板;长度很长、成卷交货的称为钢带,也称卷板。钢板有很大的覆盖和包容能力,可作屋面板、苫盖材料以及制造容器、储油罐、包装箱、火车车箱、汽车外壳、工业炉窑壳体等;可按使用要求进行剪裁与组合,制成各种结构件和机械零件,还可制成焊接型钢,进一步扩大钢板的使用范围;可以进行弯曲和冲压成型,制成锅炉、容器、冲制外壳、民用器皿、器具、还可用作焊接钢管、冷弯型钢坯料。由于上述特点,使钢板成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应用最广泛的钢材。 钢板成张交货,钢带成卷交货。成张钢板的规格以厚度*宽度*长度的毫米数表示。钢带的规格以厚度*宽度*C(卷)的毫米数表示。 1 按厚度分 1) 薄钢板:根据GB/T15574-1995《钢产品分类》的规定,厚度小于或等于3mm的钢板称为薄钢板(但按照我国传统的分法,一般是小于或等于4mm)。 2) 厚钢板:厚度大于3(4)mm的钢板。在实际工作中,厚钢板又称中厚钢板,其划分是:(1)中板:厚度3(4)-20mm的钢板。 3)厚板:厚度20-60mm的钢板。 4)特厚板:厚度60-600mm的钢板(国外最厚达700mm)。 2 按生产加工(轧制)方法分 1) 热轧钢板:经加热(加热温度在再结晶温度以上,一般都超过临界点A C1以上)以后轧制的钢板。 2)冷轧钢板:不经加热,在常温下(严格地讲是指在再结晶温度以下)轧制的钢板。 3)剪边钢板:钢板最后宽度经剪切决定,钢板边缘较整齐,质量好。 4)齐边钢板:钢板纵边由带立辊的钢板轧机轧出,轧后不剪纵边,钢板边缘常有裂纹及其他缺陷。

快速成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快速成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摘要:快速成型技术是一项多学科交叉多技术集成的先进制造技术,本文简要介绍该技术的原理、特点,并重点研究阐述该技术在国内外应用和发展状况,并结合实际指出了该技术开发方向。 关键词:快速成型;原理;应用;开发 一引言 最近英国经济学人指出:快速成型技术(简称RP技术)市场潜力巨大,必将引领未来制造业,它将使工厂彻底告别车床、钻床等传统工具,改由更加灵巧的电脑软件主宰,这便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到来的标志。虽然究竟谁能够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目前我们要下这个结论,显得时机过早。但重视这被西方媒体誉为将带来“第三次工业革命” 的“RP技术”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这一技术的原理及发展应用情况予以介绍。 二快速成型技术原理及特点 RP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笼统地讲,RP技术属于堆积成形;严格地讲,它是基于离散和堆积原理,将零件的CAD模型按一定方式离散,成为可加工的离散面、离散线、离散点,而后采用物理或化学手段,将这些离散的面、线段和点堆积而形成零件的整体形状。RP技术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其主要工艺方法有:SLA、SLS、FDM、TDP,具体见下表: 用粉末材料为原料,按照分层信息铺好一层粉末材料计算机控制喷头有选择性地喷射粘接剂,使部分粉末粘接形成截面层。一层完成后,工作台下降一个层厚,如此循环形成三维产品。 三快速成型技术的发展现状 3.1国外的快速成型技术的发展现状 这种为现代社会带来强大冲击和震撼的新技术起源于1988年,美国3D System 公司推出的SLA-250液态光敏树脂选择性固化成形机,标志着RP技术的诞生。目前,RP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航天航空、医疗、军工、艺术设计等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是航空零部件的快速制造,包括快速精铸技术、金属直接制造零部件、风洞模型的制造。 国外主要的航空企业都在应用RP技术研制新型航空器。例如,美国军用和商用航空发动机制造商Sundstrand公司使用RP技术制作新型燃气轮发动机进风口外壳原型(φ300×250,壁厚仅1.5),节省了4个多月的加工制造时间和超过8.8万美元的费用。

年产量240万吨冷轧带钢车间设计

年产量240万吨冷轧带钢车间设计 摘要 由于冷轧薄板具有很高的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和优良的综合性能,因此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成为国民经济中各生产建设领域所必须的材料,尤其是在家电板和汽车板的应用。本文结合鞍钢冷轧薄板厂的相关资料,同时参考了多家现代冷轧厂的资料,设计了年产240万吨1700冷轧车间。设计内容包括选择轧钢机形式、确定布置形式、根据典型品种(厚度为0.8mm)进行压下规程设计和有关计算(轧制力参数计算、轧辊强度校核和电机生产能力校核等)。主设备采用了酸轧联合机组,退火炉选择连续退火炉。本设计力图设计出能生产高档家电板和汽车板的冷轧薄板厂,所采用的设备都是经参考相关资料对比后选取的最佳设备,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的顺利进行,从而实现优质、高产、低消耗、环保的目标。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关键词:冷轧薄板;酸轧联合机组;冷轧工艺与设备;压下规程

Annual production of 2.4 million tons cold-rolled strip steel plant design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ABSTRACT As Cold-rolled sheet with high dimensional accuracy, surface quality and excellent overall performance, so it has been more widely used, as the national economy of the production field of construction materials necessary, especially in the home plate and car plates application. In this paper, Anshan Iron and Steel Cold Rolling Mill of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while making reference to a number of modern cold rolling mill data, designed annual production capacity of 2.4 million tons 1700 cold rolling workshop. Design elements include select mill forms, determine the form layout, according to the typical varieties (thickness 0.8mm) for rolling schedule design and related calculations (calculation of parameters of the rolling force, roll strength check and motor production capacity check, etc.). The master device uses a rolling acid combined unit, select a continuous annealing furnace. The design seeks to design a board capable of producing high-end appliances and car plate Cold-rolled sheet plant, equipment used with reference to relevant information are selected after comparing the best equipment to ensure product quality and smooth production, in order to achieve high quality, low consump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oals.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 Keywords:Cold-rolled sheet; Acid rolled joint unit;Cold rolling process and equipment;Rolling schedule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

课题开题报告包括何些内容

课题开题报告包括何些内容 一个完美的课题研究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课题名称 2、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3、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本课题与之联系及区别 4、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5、完成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6、课题界定及支撑性理论 7、研究目标、内容、过程、方法设计 8、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障措施 9、预期研究成果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课题提出的背景主要指特定的时代背景,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要进行该课题的研究,该课题的研究是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确定的。一般从现实需要角度去论述。例如国家、教育部新近出台的政策法规,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对教育教学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现行学校教育、学科教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差距。例《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的操作性研究》这个课题提出的背景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新课程理念的呼唤,二是新课程实施中的“盲区”。因为新课程理念与教师课堂教学设计间出现了问题,所以就有了这个课题。课题的研究就是要建构新理念与新设计间的立体桥梁。

因为新要求、新标准、新政策、新理念与现实存在问题,课题研究就是奔着问题而来,为问题的解决而研究。问题是教育科研的支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这是课题研究的生命力所在。解决的重要问题与提出的背景间有着必然的、照应的联系,不能游离或架空。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阐述本课题与之联系及区别 阐述这部分内容必须采用文献资料研究的方法,通过查阅资料、搜索发现国内外近似或界于同一课题研究的历史、现状与趋势。 历史背景方面的内容:按时间顺序,简述本课题的来龙去脉,着重说明本课题前人研究过没有?哪些方面已有人作过研究?取得了 哪些成果?这些研究成果所表达出来的观点是否一致?如有分歧,那么他们的分歧是什么?存在什么不足,通过历史对比,说明各阶段的研究水平。 现状评述,重点论述当前本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着重评述本课题目前存在的争论焦点,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阐述本课题与之联系及区别,力求表现出自己课题研究的个性及特色。这一部分的内容应力求精当,力求体现自身研究的价值。 发展方向方面的内容:通过纵(向)横(向)对比,肯定本课题目前国内外已达到的研究水平,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能的发展趋势,指明研究方向,提出可能解决的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年产量155万吨冷轧带钢的车间设计毕业论文

年产量155万吨冷轧带钢的车间设计毕业 论文 目录 1综述 (1) 1.1 我国冷轧板带生产现状 (1) 1.1.1 冷轧设备的发展概况 (2) 1.1.2 冷轧生产技术的发展过程 (2) 1.1.2 冷轧生产技术的发展 (3) 1.1.3 冷轧技术的发展 (4) 1.1.4 冷轧板带生产的新技术及发展趋势 (5) 1.1.5 结论 (7) 1.2 板型控制的方法 (7) 1.3 带钢产生厚度不均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9) 1.4 冷轧带钢表面质量自动检测系统的在线应用研究 (13) 1.4.1系统设计 (13) 1.4.2 系统的功能模块和使用情况 (15) 2产品方案和金属平衡 (18) 2.1 产品方案的制定 (18) 2.1.1 产品方案 (18) 2.1.1 生产方案 (18) 2.2 坯料的确定 (19) 2.2.1 坯料的选择 (19)

2.3 金属平衡表的制定 (20) 2.3.1 金属平衡 (20) 3轧制工艺流程 (22) 3.1 冷轧板带钢生产的工艺流程 (22) 3.2 酸洗设备 (23) 3.2.1 酸洗设备原理 (23) 3.2.2 酸洗设备选择 (24) 3.2.3 酸洗设备参数 (25) 4主要设备选择 (26) 4.1 设备组成 (26) 4.2 酸轧联合机组 (26) 4.3 罩式退火机组 (30) 4.4 平整机组 (31) 4.5 横剪机组 (32) 4.6 纵剪机组 (34) 4.7 重卷机组 (35) 4.8 热镀锌机组 (35) 5轧制制度的制定 (37) 5.1 压下制度(规程)概述 (37) 5.2 压下量的分配 (37) 5.3 速度制度 (37) 5.4 力制度的制定 (38)

最全的冷轧知识(材质牌号分类及生产工艺)

冷轧知识 一、普通冷轧板材简介 是由热轧薄板通过冷压力加工而得到的产品。由于经过多道次的冷轧,其表面质量优于热轧薄板,经过热处理后,可得到良好的力学性能。 1、普通冷轧板材的用途分类 根据生产企业的不同需求,通常将冷轧板分为:一般用冷轧板、冲压级冷轧板、深冲、特深冲及超深冲级冷轧板,一般以卷材和平板交货,厚度以毫米表示,宽度一般为:1000mm和1250mm,长度一般为2000mm和2500mm。 2、普通冷轧板材的牌号 常用牌号为:Q195、Q215、Q235、08AL、SPCC、SPCD、SPCE、SPCEN、ST12、ST13、ST14、ST15、ST16、DC01、DC03、DC04、DC05、DC06等; ST12:表示为最普通的钢号,与Q195、SPCC、DC01牌号材质基本相同; ST13/14:表示为冲压级的钢号,与08AL、SPCD、DC03/04牌号材质基本相同; ST15/16:表示为冲压级的钢号,与08AL、SPCE、SPCEN、DC05/06牌号材质基本相同。 3、普通冷轧板材的牌号尺寸表示方法 例如鞍钢产ST12,1*1250*2500/C,表示为:牌号ST12普通冷板,厚度为1mm,宽度为1250mm,长度为2500mm或C 卷材。外观为白铁皮精包装,机械性能为最普通的,最基础的钢号,只能用于折弯成型,不能用于冲压。使用于机械咬口用,例如冰箱的外壳,车辆油箱等。 ST13以上产品,用在需要深冲的行业,如汽车制造,柴油机的油箱等,具体要用哪一种,看其拉深的要求而定。 ST12与SPCC的差别:其两种产品的机械性能相差无几,只是退货方式不同,ST12材质的产品拉伸性能相对比SPCC 要强。 日本JIS标准材质含义 SPCC---S表示为钢(Steel),P表示为板(Plate),C表示冷(Cold),C表示商业(Commercial),为日本JIS 标准。 如需保证抗拉强度,在牌号末尾加T,为:SPCCT。SPCD---表示冲压用冷轧碳素钢薄板及钢带,相当于中国08AL (13237)优质碳素结构钢。SPCE---表示深冲用冷轧碳素钢薄板及钢带,相当于中国08AL(5213)深冲钢。如需保证非时效性,在牌号末尾加N为SPCEN。冷轧碳素钢薄板及钢带调质代号:退火状态为A,标准调质为S,1/8硬度为8,1/4硬度为4,1/2硬度为2,全硬度为1.表面加工代号:无光泽精轧为D,光亮精轧为B。例如SPCC-SD表示标准调质、无光泽精轧的一般用冷轧碳素薄板。再如SPCCT-SB表示标准调质、光亮加工,要求保证机械性能的冷轧碳素薄板。再如SPCC-1D表示硬的无光泽精轧冷轧碳素钢薄板。机械结构用钢牌号的表示方法为:S+含碳量+字母代号(C、CK),其中含碳量用中间值*100表示,字母C表示碳,字母K表示渗碳用钢。如碳结卷板S20C其含碳量为 0.18-0.23%。 中国GB标准材质含义 从牌号上基本上分为:Q195、Q215、Q235、Q255、Q275等。Q表示钢材屈服点“屈”字的汉语拼音首位字母,195、215等表示屈服点的数值,从化学成分上分,低碳钢牌号Q195、Q215、Q235、Q255、Q275牌号越大,含碳量、含锰量越高,其塑性就越稳定。 冷轧产品牌号与含义 冷轧产品 品名材质 碳结板SPCC、St12、DC01、Q235AB 优结钢板20-45#、08-15# 优质碳素钢08AL 低碳深冲板SC1、SPCE、ST14、DC04 超深冲板SC2、St15、DC05、SC3、St16、DC06、St17 耐腐蚀钢05CuPCrNi、09CuPCrNi、Q345GNHL 低碳冲压钢SPCD、ST13、DC03 深冲板SPCEN

2020年工厂设计开题报告

工厂设计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对很多人来说都还是一个十分陌生的东西,很多学生 在撰写毕业论文的时候为开题报告头痛了许久。下面是收集的工厂设计开题报告,欢迎阅读参考! 一、课题意义及培养目标 1、课题意义 益生菌,又称为益生素、促生素、活性菌、微生态制剂,是指 那些具有维持人体内菌群平衡,对人体健康产生有益作用的活菌制品或含有菌体组分及代谢产物的死菌制品。我国公布了10种可用于保 健食品的益生菌,即两歧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干酪亚种、嗜热链球菌、罗伊氏乳杆菌。 益生菌具备营养特性和免疫特性等功能。 (1)营养特性 益生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能够产生很高的维生素和各种氨基酸,为生物肠道提供维生素营养、蛋白质及核酸。益生菌在其生长繁殖过程中能够产生乙酸、丙酸、丁酸等挥发性脂肪酸,这些酸类能够降低动物肠道的pH值,提高钙、磷、铁的利用率,并促进铁和维生素D 的吸收;肠道pH值的降低可有效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益生菌对生物 本身具有产生营养物质的特性,也能通过对生物消化道菌群和消化酶的影响提高营养物质在体内的消化吸收。 (2)增加生物机体免疫功能

益生菌和肠道正常菌群共同对外袭菌、病原菌具有定植抵抗作用,即通过生物拮抗和免疫作用而使病原菌难以在生物肠道内定植和繁殖。益生菌和肠道原籍菌群本身具有较强的抗感染作用。 (3)抗感染作用 使用益生菌可使动物肠道黏膜底层细胞增加,出现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巨噬细胞和浆细胞浸润,细胞吞噬功能增强,机体免疫特别是局部免疫功能提高,分泌型IgA的分泌增加,从而抵御感染。 本设计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益生菌粉剂。喷雾干燥法是以单一工序将溶液、乳液、悬浮液或浆状物加工成粉状干燥制品的一种干燥法。将被干燥的液体经雾化器作用,喷成非常细微的雾滴,并依靠干燥介质(热空气、冷空气、烟道气或惰性气体)与雾滴均匀混合,进行热交换和质交换,使得溶剂气化或使得熔融物固化。 2、培养目标 此次课题研究,可以综合运用大学四年学到的理论知识,对于生物发酵、喷雾干燥等内容有了更深入客观的认识,掌握食品工厂设计的基础。通过此次设计,将学习的理论知识综合应用于生产实践中。 二、设计所需收集的原始数据与资料 1、益生菌发酵培养条件方面的资料与数据 2、益生菌活性以及成活率的检测方法 3、喷雾干燥技术方面的资料,及提高益生菌生物活性的方法 4、食品工厂设计方面的资料与数据 三、课题的主要任务

快速成型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快速成型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 快速成型技术的基本成型原理 近十几年来,随着全球市场一体化的形成,制造业的竞争十分激烈。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迅速普遍和CAD/CAM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快速成型技术 (Rapid Prototyping简称RP)得到了异乎寻常的高速发展,表现出很强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传统的加工技术是采用去材料的加工方式,在毛坯上把多余的材料去除,得到我们想要的产品。而快速成型技术基本原理是:借助计算机或三维扫描系统构建目标零件的三维数字化模型,之后将该信息传输到计算机控制的机电控制系统,计算机将模型按一定厚度进行“切片”处理,即将零件的3D数据信息离散成一系列2D轮廓信息,通过逐点逐面的增材制造方法将材料逐层堆积,获得实体零件,最后进行必要的少量加工和热处理,使零件性能、尺寸等满足设计要求。。它集机械工程、CAD、逆向工程技术、分层制造技术、数控技术、材料科学、激光技术于一身,可以自动、直接、快速、精确地将设计思想转变为具有一定功能的原型或直接制造零件,从而为零件原型制作、新设计思想的校验等方面提供了一种高效低成本的实现手段。 目前,快速成形的工艺方法已有几十种之多,大致可分为7大类,包括立体印刷、叠层实体制造、选择性激光烧结、熔融沉积成型、三维焊接、三维打印、数码累积成型等。其基本的原理如下图所示。 图1 快速成型原理示意图 2 快速成型技术在产品开发中的应用 不断提高RP技术的应用水平是推动RP技术发展的重要方面。目前,交通大学机械学院,快速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快速成型工程研究中心快速成

型技术已在工业造型、机械制造、航空航天、军事、建筑、影视、家电、轻工、医学、考古、文化艺术、雕刻、首饰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随着这一技术本身的发展,其应用领域将不断拓展。RP技术的实际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用于新产品的设计与试制。 (1)CAID应用: 工业设计师在短时间得到精确的原型与业者作造形研讨。 (2)机构设计应用: 进行干涉验证,及提早发现设计错误以减少后面模具修改工作。 (3)CAE功效:快速模具技术以功能性材料制作功能性模具,以进行产品功能性测试与研讨。 (4)视觉效果:设计人員能在短时间之便能看到设计的雛型,可作为进一步研发的基石。 (5)设计确认:可在短时间即可完成原型的制作,使设计人员有充分的时间对于设计的产品做详细的检证。 (6)复制于最佳化设计:可一次制作多个元件,可使每个元件针对不同的设计要求同时进行测试的工作,以在最短时间完成设计的最佳化。 (7)直接生产: 直接生产小型工具,或作为翻模工具 2.2 快速制模及快速铸造 快速模具制造传统的模具生产时间长,成本高。将快速成型技术与传统的模具制造技术相结合,可以大大缩短模具制造的开发周期,提高生产率,是解决模具设计与制造薄弱环节的有效途径。快速成形技术在模具制造方面的应用可分为直接制模和间接制模两种,直接制模是指采用RP技术直接堆积制造出模具,间接制模是先制出快速成型零件,再由零件复制得到所需要的模具 2.3 机械制造 由于RP技术自身的特点,使得其在机械制造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多用于制造单件、小批量金属零件的制造。有些特殊复杂制件,由于只需单件生产,或少于50件的小批量,一般均可用RP技术直接进行成型,成本低,周期短。2.4 医疗中的快速成形技术 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近几年来,人们对RP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较多。以医学影像数据为基础,利用RP技术制作人体器官模型,对外科手术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2.5 三维复制 快速成形制造技术多用于艺术创作、文物复制、数字雕塑等。 2.6 航空航天技术领域 航空航天产品具有形状复杂、批量小、零件规格差异大、可靠性要求高等特点,产品的定型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过程,往往需要多次的设计、测试和改进,耗资大、耗时长,而快速成型技术以其灵活多样的工艺方法和技术优势而在现代航空航天产品的研制与开发中具有独特的应用前景。

开题报告的内容

开题报告的内容 1、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3、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4、研究方案及进度安排,预期达到的目标; 5、为完成课题已具备和所需的条件和经费; 6、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及解决的措施; 7、主要参考文献; 下面是详细的看人家如何叙述什么是开题报告以及怎么写: 1.什么是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开题报告一般为表格式,它把要报告的每一项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栏目,这样做,既便于开题报告按目填写,避免遗漏;又便于评审者一目了然,把握要点。 2.撰写开题报告有什么意义? 撰写开题报告,作为多层次科研工作的第一个写作环节,非常重要,这是因为: 通过它,开题者可以把自己对课题的认识理解程度和准备工作情况加以整理、概括,以便使具体的研究目标、步骤、方法、措施、进度、条件等得到更明确的表达; 通过它,开题者可以为评审者提供一种较为确定的开题依据。“言而无文,其行不远”,以书面开题报告取代昔日广为运用的口头开题报告形式,无疑要切实可靠得多; 如果开题一旦被批准,课题得以正式确立,则还可以通过它,对立题后的研究工作发生直接的影响:或者作为课题研究工作展开时的一种暂时性指导;或者作为课题修正时的重要依据等。 总之,科研开题报告是选题阶段的主要文字表现,它实际上成了连接选题过程中备题、开题、审题及立题这四大环节的强有力的纽带。 在当今世界搞科学研究,必须重视开题报告的写作。如果不重视开题报告的写作,即使是有名望的研究者,也不免有科研课题告吹的命运。在美国有这样一个实例:美国科学基金会曾同时收到关于同一科研课题的两份开题报告,一份是获得过诺贝尔奖金的西博格写的;另一份是由名不见经传的一位青年研究者写的。经过专家们的认真评议,结果批准了那位无名小卒的申请,把这一课题的研究经费拨给了他。所以,在美国,许多科学家每年几乎要用两个多月的时间从事课题建议书(即开题报告)的起草工作。就我国情况看,关于科技工作者要写“科研开题报告”,大学研究生、本科生申请学位要写“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等规定,都已经处于实施之中。今后,随着科研管理的加强,在开题报告写作方面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3.开题报告的各个栏目怎样填写? 3.1开题报告封面各栏目的填写方法 封页各栏目由开题者(学生)填写。 其中“ 年月日”栏目:在开题报告封面下方,应填写开题报告实际完成的日期。实际完成日期一般应学校规定的时间段内完成此项工作。逾期即被视为未按时完成开题报告工作。

钢板基础知识讲解

钢号 (1) 电解板 (4) 电锡钢板 (5) 冷轧钢板 (6) 镀锌板 (8) 钢号 中国GB标准钢号:10;我国台湾CNS标准钢号S10C;日本JIS标准钢号S10C/S12C;美国AISI/ASTM标准钢号1010/1012;德国DIN标准钢号CK10/C10;英国BS标准钢号040A10/040A12;法国NF标准钢号XC10/C10;国际标准组织ISO标准钢号C101。

电解板 SECC电解亚铅镀锌钢板。 是一种冲压材料,就是在冷轧板表面镀上了锌层。防锈耐腐蚀。价钱比较高。 通用板厚在0.4~3.2mm。 日本电镀锌薄钢板适用牌号:SECC(原板SPCC)、SECD(原板SPCD)、SECE(原板SPCE) 锌层代号:E8、E16、E24、E32 符号:S-钢(Steel)、E-电镀(Electrodeposition)、C-冷轧(Cold)、第四位C-普通级(common)、D-冲压级(Draw)、E-深冲级(Elongation)。

锌层代号:E-电镀锌层。8、16、24、32表示锌附着量,单位为g/m2。镀层厚度(单面)1.4μ、4.2μ、7.0μ。 表面处理代号:C-铬酸系处理、O-涂油、P-磷酸系处理、S-铬酸系处理+涂油、Q-磷酸系处理+涂油、M-不处理。 标记:产品名称(钢板或钢带),本产品标准号、牌号、表面处理类别、锌层代号、规格及尺寸、外形精度。 标记示例:钢板,标准号Q/BQB430,牌号SECC,表面铬酸钝化处理(C),锌层代号20/20,厚度0.80mm,宽度1000mm,普通精度(A),长度2000mm,不平度按普通不平度精度PF.A,则标记为:Q/BQB 430 SECC-C-20/20 钢板:0.80B×1000A×2000A-PF.A 产地:宝钢、南韩浦项、日本神户制钢、德国克虏伯钢厂、比利时CKRM等 SECC表面分涂油SECC-O,SECC-N5耐指纹,SECC-P磷化。 电锡钢板 Q/BQB450-2009表示电镀锡钢板及钢带09年标准 MR是原版型类型 T-3是调质度代号表示一次冷轧硬度为57±3 CA表示连续退火 S表示一次冷轧银色表面

钢结构农厂机械厂生产车间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钢结构农厂机械厂生产车间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课题:方强农场机械厂生产车间设计 专业土木工程(建筑工程)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1 本课题所涉及的问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综述 钢结构厂房在我国工业建筑中应用越来越普遍,并逐渐向复杂化、大型化、多功能化方向发展,实际工程中出现的一批下部为框架上部为门式刚架混合结构形式的钢结构厂房就是其中代表之一。这类厂房综合了框架结构和门式刚架的特点:下部由于布置设备、仓储、办公等的需要,往往做成框架结构;而上部结构只需承担屋面荷载(有时承受起重量较小的吊车荷载),并需要大空间,因而可布置成门式刚架。 方强农场机械厂生产车间就是这样一个结构形式,下部钢框架,顶层门式刚架,为四类金工车间,总建筑面积6000m2左右,建筑层数4层,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第二组,设计地震加速度0.15g,场地为Ⅳ类,地面粗糙度B类。该地区常年多东南风,基本风压0.45kN/m2,基本雪压0.35kN/m2,平均年降水量1000mm左右。 在1855年英国人发明贝氏转炉炼钢法后,强度高且韧性好的钢材在建筑材料领域迅速发展,并发展成为金属结构的主要材料。20世纪初焊接技术以及1943年高强度螺栓连接的出现,更极大地促进了钢结构的发展,使其成为土木工程领域最重要的结构体系之一。 传统的工业厂房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但这类厂房施工周期长、抗震性能差、对基础的要求高,且较难做成大跨度车间。而相比之下,钢结构厂房具有刚度大、承载力高、自重轻、抗震性能好等优越的结构性能以及工业化制作程度高、施工周期短、环境污染少、大空间分隔灵活、易于改造和加固以及钢材可回收等优点。从而在现代大型工业建筑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关于钢结构厂房的设计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国外钢铁工业的发展及对钢结构体系本身的研究起步较早,钢结构厂房的出现远早于国内。中国古代在金属结构方面虽有卓越成就,但由于长期受封建制度的束缚及近代帝国主义的侵略,钢结构发展缓慢。钢结构厂房在我国的应用则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钢材生产量的不断扩大而慢慢发展起来的。建国以前,国民经济落后,冶金工业基础薄弱,规模很小,只有鞍山、本溪和大冶等地的极少数的冶金厂是采用钢结构体系。到了20世纪50年代,仍然由于冶金技术的限制造成钢材短缺,致使钢材一般只用在钢筋混凝土不能替代的地方。虽然钢结构厂房发展缓慢,但是它所展示出的优势却非常明显,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它的应用。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期间,在包头、鞍山、武汉等等这些地方逐渐建成了一系列跨度大、吨位大的全钢厂房,这替钢结构厂房的发展积累了许多珍贵的经验。到了20世纪80~90年代,国家的冶钢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我国钢结构厂房的发展同样随着大批复杂大型的全钢厂房的破土而出迈入了新阶段。 钢结构厂房具有以下共同特点:大跨度、大开间,空间布置灵活;承载能力高,抗

(整理)快速成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快速成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一.什么是快速成型技术 快速成形技术又称快速原型制造(Rapid Prototyping Manufacturing,简称RPM)技术,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是基于材料堆积法的一种高新制造技术,被认为是近20年来制造领域的一个重大成果。它集机械工程、CAD、逆向工程技术、分层制造技术、数控技术、材料科学、激光技术于一身,可以自动、直接、快速、精确地将设计思想转变为具有一定功能的原型或直接制造零件,从而为零件原型制作、新设计思想的校验等方面提供了一种高效低成本的实现手段。即,快速成形技术就是利用三维CAD的数据,通过快速成型机,将一层层的材料堆积成实体原型。 二.快速成型技术的产生背景 (1)随着全球市场一体化的形成,制造业的竞争十分激烈,产品的开发速度日益成为主要矛盾。在这种情况下,自主快速产品开发(快速设计和快速工模具)的能力(周期和成本)成为制造业全球竞争的实力基础。 (2)制造业为满足日益变化的用户需求,要求制造技术有较强的灵活性,能够以小批量甚至单件生产而不增加产品的成本。因此,产品的开发速度和制造技术的柔性就十分关键。 (3)从技术发展角度看,计算机科学、CAD技术、材料科学、激光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为新的制造技术的产生奠定了技术物质基础。 三.快速成形技术的特点 快速成型技术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征: l )可以制造任意复杂的三维几何实体。由于采用离散/堆积成型的原理.它将一个十分复杂的三维制造过程简化为二维过程的叠加,可实现对任意复杂形状零件的加工。越是复杂的零件越能显示出 RP 技术的优越性此外, RP 技术特别适合于复杂型腔、复杂型面等传统方法难以制造甚至无法制造的零件。 2 )快速性。通过对一个 CAD 模型的修改或重组就可获得一个新零件的设计和加工信息。从几个小时到几十个小时就可制造出零件,具有快速制造的突出特点。 3 )高度柔性。无需任何专用夹具或工具即可完成复杂的制造过程,快速制造工模具、原型或零件。 4)技术高度集成性。RP技术是计算机、数控、激光、材料和机械等技术的综合集成。CAD技术通过计算机进行精确的离散运算和繁杂的数据转换,实现零件的曲面或实体造型,数控技术为高速精确的二维扫描提供必要的基础,这又是以精确高效堆积材料为前提的,激光器件和功率控制技术使材料的固化、烧结、切割成为现实。快速扫描的高分辨率喷头为材料精密堆积提供了技术保证术产生背景。 5)快速响应性。快速原型零件制造从CAD设计到原型 (或零件 )的加工完毕,只需几个小时至几十个小时,复杂、较大的零部件也可能达到几百小时,但从总体上看,速度比传统成形方法要快得多。尤其适合于新产品的开发,RP技术已成为支持并行工程和快速反求设计及快速模具制造系统的重要技术之一

材料工程的开题报告范文

材料工程的开题报告范文 材料工程是研究、开发、生产和应用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的工程领域。对现在的建筑行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论文题目:高聚物对水泥抗蚀性能的影响 1、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建筑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一种新型化学建材正悄悄的却又以飞快的速度在中国建筑界得到应用和发展,这就是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材料。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材料通常按其化学构成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聚合物为基、水泥作为填充料组合成的,最常见的如目前大量应用于工程防水的“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另一类是以水泥为基,以聚合物单体或数种聚合物对水泥进行改性而组合成的材料,如各种聚合物水泥混凝土及各种聚合物水泥砂浆等[1]。原则上讲,聚合物水泥是聚合物改性水泥,它保持了水泥水化物的一系列优点,并用聚合物的优点弥补了水泥制品的不足。因此,聚合物水泥显示出了较大的抗压、抗冲击、抗穿刺能力及耐磨性,优良的抗渗性、抗腐蚀性及抗老化性,适当的弹性模量,而不需要刻意追求高的断裂延伸率[2]。 1923 年克莱森(Cresson)首次申请了有关聚合物硬化水泥体系的专利。他把天然橡胶乳液作为填料加入道路路面建筑材料中。1924年,Lefebure申请了用天然橡胶乳液使水泥砂浆及水泥混凝土改性的专利,第一次提出了用聚合物对水泥砂浆及混凝土进行改性的概念。

从此,拉开了混凝土中添加聚合物的历史性序幕。1932年,Band第一个提出了利用人造橡胶改性水泥砂浆及水泥混凝土,也获得了专利。20世纪40 年代,人们先后尝试了用合成聚合物乳胶改性,以及把聚乙烯乙酸酯也用于改性的方法。50年代,这一领域的研究与尝试开始受到各国材料界专家学者的重视,并获得了很多项研究成果,许多成果在工程上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60-70年代,人们开始研究用液态和固态的聚合物,诸如聚合物单体、树脂、聚合物乳胶粉等对水泥砂浆及水泥混凝土进行改性。80年代,各国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混凝土改性进行了研究,随着科研成果的不断出现,这一领域也得到了极大的推动,研究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美国是世界上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材料研究开发的先行国家,最早于50年代就开始了对其进行实际应用的尝试。 由于我国在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材料方面的研究起步比较晚,所以,至今还没有出台相关方面的行业标准与测试方法。多数学者认为聚合物水泥基材料的增强机理主要是由于剔除了粗骨料,降低了细集料的粒径,从而提高匀质性,使集料所得集配曲线为非连续性的;另外聚合物在水泥浆内部聚结成网络结构,起到了很好的阻裂增韧作用。近年来,人们逐渐开始从微观结构方面对聚合物改性水泥基材料进行研究,认为聚合物颗粒的分散和聚合物薄膜的形成是聚合物水泥改性的主要原因。研究认为聚合物从两方面影响了改性水泥浆的结构: (1)混合后一部分聚合物粒子吸附在水泥颗粒表面,形成薄膜;(2)另一部分聚合物分散在孔中的液相中,当自由水完全被水化和蒸发消耗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