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_治未病_思想浅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0-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11 VOL.(3) NO.18

成,哲学是解释自然现象及问题的追问与反思,是万事万物之间各种相关联系的最朴素的诠释,中医的理论在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以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经过长期的实践检验和证明而定型,中药的“五味”的阴阳区分和五行归属,使得中药自然纳入中医体系,关键是用这种方法有能重复之效验,故而中医理论得到固化和确定。从现在看来,中医理论是一种工具,把形似无关的中药和人体疾病联系起来,这种联系也许是一些在宏观层面,或者是从肤浅的视角揭示某种规律或真理存在的苗头和提示,中医就是用一种朴素的哲学观提前发现了人体一些未知的相关,如:心肾相关是根据五行理论提出,在现代医学揭示出两脏器有神经递质相关联时,已在中医发现之后很久了。最后还得指出,中医单药运用非常成熟和系统,中医理论指导下的单药运用疗效很好,中医存药废医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中药是有效地,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中药运用是有效的,中医的效不能独立于中医理论之外。

6 中医“效”的临床实践

古代医家以“效”来指导临床方案的修订,集中表现在:效不更方,即坚持守方守法的原则,在慢性疾病的治疗中尤为重要;效必更方,在外感疾病中,外邪解后获得初步之效,随即换方以治余患,如《伤寒论》条文:“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旋复代赭汤主之”;不效更方,是临床的常识,早在《伤寒论》就有很多诸如“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白虎加人参汤主之”等的条文;不效不更方,是临床真正识得病机的表现,需要的实力和胆识,如《伤寒论》条文:“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抓住了疾病之病机,静待药效的的积累,不贪一日之功,是临床的高境界。综上,古医家驾驭中医的“效”的能力是很强的,并经过了认真思考。

7 中医的发展与阶段性“效”的总结

中医临床是传承、践行“效”,中医科研是归纳、求证“效”。若能循着“效”的轨迹,以“效”为线索,从有效处模仿,从有效处研究,反思中医的理论,优化中医系统,那中医不仅能保持原味,同时中医“效”最终能得到合理、可信、科学的解释。

编号:ER-11090100(修回:2011-09-21)

中医“治未病”思想浅析

Analysis on the thought of treating future disease in TCM

陈忠明

(商丘市中医院,河南商丘,476000)

中图分类号:R2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860(2011)18-0070-02

【摘要】“治未病”是祖国医学防治疾病的重要原则。首先见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明确提出了防重于治的预防思想,对后世预防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宝贵的贡献。所谓“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治未病;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Abstract】Treating future disease is the important principle of TCM disease prevention. The first, Suwen·Siqi Tiaoshen Dalun said that wiseman don’ t treat the patient who had got the disease, but treating future disease. It propose the prevention ideas that preventio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reating, it make a valuable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preventive medicine. Treating future disease included Prevention before getting disease and prevent lesion when getting disease.

【Keywords】Treating future disease; Prevention before getting disease; Prevent lesion when getting disease

1 未病先防的原则是: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饮食有节,适度活动,药物预防

①顺四时而适寒暑:《灵枢·岁露篇》说“人与天地相参应也,与日月相应也”,“天地合气,命之曰人”。自然界的四时气候变化,必然会影响人体,使之发生相应的生理和病理反应。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与自然界息息相关,自然界的四时气候变化,必然会影响人体,使之发生相应的生理和病理反应。根据天地之阳气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所以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丹溪心法》曰“故宜夜卧早起于发陈之春,早起夜卧于蕃秀之夏,以之缓形无怒而遂其志,以之食凉食寒而养其阳,圣人春夏治未病者为此;与鸡俱兴容平之秋,必待日光于闭藏之冬,以之敛神匿志而私其意,以之食温食热而养其阴,圣人秋冬治未病者如此”。人体三阴三阳之气,与在天之风、寒、暑、湿、燥、火是相应的,是上下相因,内外相贯,护于经络之外的,一旦为病邪所伤,气气相干,才入于经络而发病。六淫的产生,一是六气的变化异常;二是人体正气虚弱,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的低下[1]。所以应“顺四时而适寒暑”,才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自然变化固然对人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影响极大,但是“主性命者在乎人”,“修短寿夭,皆自人为”。人类可以通过修身养性来

CJCM 中医临床研究 2011年第3卷第18期-71-

达到与自然界五运六气的协调而延年益寿。

②和喜怒而安居处:人的思想活动与疾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人的精神情志活动可影响机体气机的正常升降出入。“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思伤脾,喜伤心,恐伤肾,怒伤肝,忧伤肺”故在突然强烈的精神刺激或长期反复的精神刺激下,可使人体气机逆乱,气血失和,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而致病。在疾病过程中,情绪波动也能使疾病恶化。减少不良的精神刺激和过度的情志波动,可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而不致发病。阳主动,阴主静,人体常居于“阳动”的状态之中,七情五志最易妄动,耗损阴血;肾主闭藏,肝主疏泄,二脏皆有相火,而其系上属于心,心属君火,为物所感则易动,心动则相火亦动,动则精自走,相火翕然而起,虽不交会,亦暗流而疏泄也。所以圣贤教人收心养心,不使邪火妄动,保持阴平阳秘。

③饮食有节: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认为:“人身之贵,父母遗体。为口伤身,滔滔皆是”。食物的性味有阴阳之别,故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地选择食物,就可起到协调阴阳、补益精气的作用。丹溪翁又曰:“蜷彼味者,因纵口味,五味之过,疾病蜂起”。所以饮食失宜,五味偏盛,可使肠胃受伤,最终导致气血生化无源、阴阳失衡,产生疾病。人的脾胃健运如常,就能营养百骸;失常,就会使四肢枯痿。所以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饮食自倍,脾胃乃伤”,辛辣,油腻,酒酪,臭恶和生冷之物,最易伤脾,过量饮食,最易伤胃。脾胃受伤,则气血乏源,百病由生。雷晋等认为[1]调养脾胃元气,维护后天之本,是防病抗衰,延年益寿的一条重要原则。所以人的饮食要有规律和节制,假若饮食没有规律,而是“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说明饮食起居对人体的正气强弱有很大的关系。

④适度活动:《儒门事亲》说“君子贵流不贵滞,贵平不贵强”就是告诫人们要经常活动和锻炼,不能养尊处优,好逸恶劳。但是活动要适度,不可自恃体强而过劳,包括过度体力活动,过度脑力活动和房事不节。经常锻炼身体,能增强体质,减少或防止疾病的发生。远在春秋战国时代,已应用“导引术”和“吐纳术”来防治疾病。汉代华佗又以“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恒动观,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运动状态演练成“五禽戏”,作为防病强身的运动。随后,健身方法日益发展,创制了“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气功”等。这些方法均能养精,益气,安神,活血,协调精,气,血,神的相互关系,从而调畅气机,平衡阴阳,运行气血,疏通经络,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⑤药物预防:《素问·遗篇·刺法论》有“小金丹……服十粒,无疫干也”的记载,表明我国很早就开始了药物预防。早在16世纪中叶我国就发明了人痘接种法预防天花,成为世界医学“人工免疫法”的先驱。此外,还有雄黄,苍术等烟熏来预防疾病。现在运用中药预防疾病的方法很多,板蓝根,大青叶等预防感冒;大蒜预防肠道疾病和结核;茵陈,山栀预防肝炎,活血化瘀中药预防脑血管疾病等。

2 既病防变:是对已经发病的患者,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

①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说明既病之后,就应及早诊治,防止疾病由小到大,由轻变重,由局部发展到整体,做到防微杜渐,防止传变。《医学源流论》说“盖病之始入,风寒既浅,气血脏腑未伤,自然治之甚易;至于邪气深入,则邪气与正气相乱,欲攻邪则碍正,欲扶正则助邪,即使邪渐去,而正气已不支矣……所以人之患病,在客馆道途得者,往往难治,非所得之病独重也,乃既病之后,不能如在家之安适,而及早治之;又复劳动感冒,致病深入而难治也。故凡人少有不适,必当即时调治,断不可忽为小病,以致渐深;更不可勉强支持,使病更增,以贻无穷之害。此则凡人所当深省,而医者亦必询明其得病之故,更加意体察也”。唐代,医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记有:“消渴之人,愈与未愈,常须思虑有大痈,何者?消渴之人,必于大骨节间发痈疽而卒,所以戒之在大痈也,当预备痈药以防之”。还提及“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指出用药物预防消渴并发疮痈。

②控制疾病的传变:传变,是指脏腑组织病变的转移变化,又称传化。对于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传变途径与发展规律。如外感病多以六经传变,卫气营血传变或三焦传变;而内伤杂病则多以五行生克制化传变,脏腑传变以及经络传变等。掌握了疾病的传变规律,在治疗时就应辨明哪是首先被侵害的部位,采取适当的措施,将疾病控制在早期阶段,以防传变。《金匮要略》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即是说,在临床上治疗肝病时,常须配合健脾和胃之法。李富旺[2]认为通过“实脾”,使脾健运、消化、吸收、运输功能旺盛,确保胃肠通利,有利于胆汁的输送、排泄;胆道通畅,促使“肝之余气”的溢泄并发挥其正常作用,肝病自然易治。现代医家总结的截断扭转疗法就是安抚未病之脏,防止病情传变,阻断疾病发展,使之趋向好转的防治结合疗法。

总结:《丹溪心法》说“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成而后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这些话明确的说明了中医对治未病的高度重视,也说明了治未病是中医在对疾病治疗上的最高原则。治未病,首先强调预防,因为预防好了可以防止疾病的发生;其次就是防微杜渐,因为未能预防疾病于未发之先,但尚能防微杜渐于发病之后,使疾病在渐而未深,微而未甚的阶段,就能及时制止,不至于波及其它未病的器官,也是治病的主要措施。由于如此,所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固然是治未病,从防微杜渐方面来预防其它未病的器官,防止疾病的加深和恶化,也是治未病。

参考文献:

[1]雷晋,王波,等.老年病从脾论治[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11(2):751

[2]李富旺.“肝病实脾”的探讨与应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21(8):511

作者简介:

陈忠明,通讯作者,商丘市中医院,外科主治医师,大专学历。

编号:EA-11063014(修回:2011-09-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