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晒我在美国留学打工的苦逼日子
一个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的打工经历

一个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的打工经历转眼又快到暑假,又快到许多留学生找工作的季节。
这让我想起我曾经的打工岁月。
写下这篇回忆,给正在找工作的朋友们打打气。
现在回想起来,过去十年,我几乎没有什么时候只干一项工作的。
只要有机会,我就会去做,没机会就创造机会去做。
这些工作虽然不都与我的专业有关,但都是我后来申请博士和求职中的亮点。
来美国后,我平时在学校当助教。
第一个暑假经妹妹介绍,为某NGO打了两个月杂,后来应聘到学校夏令营做接待员,一半的时间是夜班。
虽然只有我一个外国学生,虽然年纪也最大,我却常常听不懂客人的话,为此也挨过一些批评,受过一些委屈……嗨,不要太在意,就什么都能挺过来。
打工挣的钱拿在手里,去交学费和房租,这才是真实的。
在国外的人,对各种各样的留学生打工逸事耳熟能详,送比萨、餐馆招待、洗盘子等岗位,都有不少前辈辛勤耕耘过。
奖学金总是紧巴巴的,这些体力工作,当可补贴家用。
国内的天之骄子们,到了国外,就不能再高高在上了,只要放下“面子”,绝对有钱可赚。
其实,美国法律规定,持学生签证的留学生,并不能在学校以外打工。
打黑工被逮住,可不是开玩笑的哦,雇主与雇员都要受罚,甚至会被遣返。
暑期可以在外打工,但必须得到学校的批准。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我并不考虑打黑工。
校内也有很多打工机会,图书馆、饭堂甚至办公室打杂,工资虽然只有七八美元一个小时,好在上班时间机动。
不过,因为博士、研究生一般都有助教或者助研奖学金,这些杂七杂八的工作机会,一般都优先本科生了。
我曾经都申请过,全部杳无音信。
究其原因,是因为我没有积极与经理搭讪——美国和中国一样,如果脸皮不厚,最简单的工作,也不那么容易争取到的。
前年暑假,我的父母来美探亲,我发愁去哪儿弄来陪他们游玩的旅游费(其实他们也不需要我的旅费,只不过手头宽裕,总是方便些)。
如果暑期能拿到助教助研当然最好,不过我所在的系根本没这种机会。
正好学校夏令营招接待员(也就是前台),我投了简历,正儿八经地面试了一回,没啥培训我就上岗。
我在美国留学打工经历

我在美国留学打工经历美国是世界上最先确定国鸟的国家。
白头雕最早出现于美国的旗帜上是在独立战争期间。
1776年7月4日第二次大陆会议发表了《独立宣言》并决定新生的美国必须有一个特殊的国徽。
下面整理的美国留学生打工日记相关资料,欢迎参考!到了美国我们就成了最穷的那一拨人了,光花国内带去的钱肯定是吃不消的。
我知道一些自费的同学早就打算到了美国以后在校内打工来贴补一下花销,这里我就结合自己的情况介绍一下在美国留学打工的情况和利弊。
我自身的情况:拿的奖学金只免掉了学费,每个学期还要交1000美元左右的杂费,生活费自己掏。
房租每个月235,网络每个月16. 吃的每个月一百多。
(我是住校外的,因为来的时候学校的宿舍已经满了,所以只好住外头了,学校也不强迫我们住校。
我住的地方离学校食堂太远,所以没有买meal plan 平时自己烧着吃)每个月的花费在400美元左右。
9月底收到了Job Offer并办好了SSN,帮一个教授做research assistant.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打杂的。
主要在实验室里头工作。
每个小时7块钱。
起初事情不多,一个礼拜就五六个小时。
十月中旬开始工作量猛增,经常是整个下午泡在实验室里,每个礼拜做18个小时左右。
我算了一下一个月挣的钱基本可以搞定我的生活费还能多几十块的零花钱了……首先要提醒大家的是,美国留学生不要指望在美国的花销全部靠打工挣钱来搞定,根本不现实的。
撑死了你一年靠打工能挣到五六千美元就超级不错了。
打工挣的钱塞塞牙缝或者挣点零花钱倒是差不多。
一个礼拜总共就24*7=168个小时,减去你睡觉的时间,上课的时间,吃饭的时间,晚上复习功课做作业的时间,加上美国规定的“国际学生每周最多工作20小时”,你算算看你一年能挣多少?一般来说,美国留学生打工找第一份工作都非常困难。
因为如果打工挣钱就要交税(事实上每年前5000美元的收入免税)所以必须要办个SSN(Social security number)才能正式工作,而外国人办理SSN 的条件则是必须要有收入。
留学过来人在美国读书、找工作的心路历程

留学过来人在美国读书、找工作的心路历程在美国留学和工作了4年的作者Nick Hsu用他的亲身经历告诉你在美国的读书和找工作的心路历程。
到美国念书工作已经进入了第四个年头,从当初准备店铺时的杂乱无章,到后来初到美国时的懵懂无知,然后惊觉竞争的压力然后开始绷紧神经,最后如愿找到工作却又因为种种原因被迫离开工作,然后再度回到学校,重新经历一次这些恼人却又无力的循环。
时间不长,但该经历的该跌倒的过程,却一样也不缺。
最近这几个月,开始有很多以前在大学的同学,毕业后工作了几年,想要来美国念书。
来念书的原因,不外乎是想要放松心情,逃离原本那艰难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则是想要尝试在美国找到一份工作,体验一下国外的生活。
我接待他们或者在网上聊天时,他们问我的问题,不外乎就是出国念书的价值,以及选校的建议还有找工作的难易;能给的建议不多,而能听的人也不多,通常是要自己摸索、失败之后,才能够有所觉悟。
1、你还有名校迷思吗?选校的指标该是地点学校的名气大,不代表这间学校一定比较好,也不代表这间学校比较好找工作。
当我们还在国内申请学校的时候,通常是根据学校的排名先做初步的筛选,然后那些在国内比较没名气的学校,我们也倾向把他们放在候补名单;最后被录取之后,我们才再去做研究,研究哪间学校比较适合我们。
假设你想要留在美国工作,那你就要先确定一件事情,就是你想要留在美国的「哪里」工作。
纽约市的工作机会多,但相对地竞争非常激烈;中西部的工作机会也许比较少,但那里生活环境好,竞争也比较小。
确定好了自己以后想要工作的地点,然后再去看那个地方的学校;然后在看学校时,排名和名气固然重要,那间学校在业界的校友数量也是一项非常重大的指标。
美国的地域观念很重,很多当地人可能只听过自己州或自己城市里的大学,所以你选学校前,一定不要有名校迷思,甚至不要过度沉浸在自己过去的学经历,把钱花在刀口上,因为这里是一个实力和人脉统治的世界。
2、国外工作真的比较好?工作环境有时候跟一个地方的文化息息相关,国内的工作环境有它的艰难之处,但对某些人来说,却很适合他们;相对地,美国的工作环境虽然很多人向往,但其中也有他们的困难之处。
美国留学生活及打工的经历分享

美国留学生活及打工的经历分享很多人对美国留学生活怀有不切实际的憧憬,认为美国是一个完全自由的花花世界,也有很多人对美国留学避如蛇蝎,认为去美国留学造成了中国人才和财富的流失。
那么,真实的美国留学生活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是86店铺小编整理的留学经验,欢迎阅读!本人算是80后,在国内读了算是重点大学的本科和研究生,其实一直以来都没有想到出国,最后出来也完全是学校的一次交流机会,本质上就是拿着所谓“访问学者”的签证来给这儿的老板做“廉价”的工作。
来到美国已经2年半了,回顾这2年半,在美国主要做的事情还就是调整身份,也就是把以前的J1签证调整成 H1B工作身份,因为H1B是移民的第一步。
很多事情出现总是出乎我们的预测,正如我来美国之前,其实我是打算待最多1年就回国的,抱着来看看美国的山水,然后学学英文这样单纯的想法,至于后来为什么想要留下来,原因是复杂的,用一个老移民的说法就是:去了美国,就等于上了贼船,想下来也难了。
其实现在海归也越来越多,但是即使是最新的统计表明,从美国读书就业工作以后海归的人群大概只有10%,这里面有很多因素,大家都是权衡以后考虑的结果,以移民来看待一个人的爱国心,是并不正确的。
美国的生活在美国生活到底怎样呢?其实对男人来说,美国的生活很空虚,对女人来说,她们会喜欢美国的生活。
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我刚过来一个朋友说的,他来读书,同时他太太陪读。
说这句话的原因是,美国其实没那么多娱乐活动,尤其到了晚上,跟南京,上海,北京,重庆这些一般的省会城市比,这儿的夜晚很萧条,是的,也有酒吧,但你并不喜欢去。
这儿没有小吃街,没有拥挤的人群,有的只是规划的非常漂亮的商城,但总是缺乏国内那种气氛。
女人之所以喜欢美国,是因为男人到了晚上就不会出去,只会在家陪着老婆。
我那朋友,以前是在国内的大公司做销售,那时天天在外忙,到了美国,却突然发现实在没事情做,只能开始享受美国式的安宁了。
美国的物价怎样?我想很多人也许很有兴趣,在我看来,美国除了租房子和吃饭馆外,其他都便宜。
留学生分享:在美国经历的酸甜苦辣

留学生分享:在美国经历的酸甜苦辣不知不觉,那些我们眼中的孩子已经在美国度过了他们最初几个月的时光。
我们只能从他们朋友圈里流露出来的只言片语里推测他的喜怒哀乐,不知这些时间,他们过得是不是真的像朋友圈里的那些笑脸一样美好。
下面小编就来分享留学生在美国生活和学习了一年经历的那些冷热,和酸甜。
在前往机场的路上,那时的我如喝了一杯4 shot的Americano 一样兴奋异常。
“前往一个没有雾霾的新大陆读四年书,自由而美好的日子在向我招手!”这样的情绪一直弥漫在我的脑海以至于我完全的忽视了身旁眼圈泛红的母亲正在轻轻摩挲着我的手背。
新环境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副本,从新手套装开始升级打怪,我低估了它的难度。
降落,搬进宿舍,接受舍友的拥抱,度过在异国他乡的第一夜。
这一切看起来自然流畅但是带给我的,却是来自骨子里的冰冷,是带着冰碴的那种冷。
这个国度没有亲人也没有一点点我熟悉的人情味道,说实话,我开始慌了。
开学第一天抱着课本穿山越岭的找不知在何处的XXX Hall的XXXB教室。
上课时一脸懵逼不知所云的看着讲台上侃侃而谈的教授,最终还要在众人善意的注视下结结巴巴的做了干的不能再简短的自我介绍。
这一天折腾下来,看着眼前餐盘里的沙拉和披萨,点餐时剩下的那一点胃口也鸿飞冥冥了。
新朋友去图书馆刷夜不再是一个人,吃饭也能碰到三两个好友,有个陪伴,乏味的披萨也变得美味了起来,留学生的生活就这样多了无数的色彩。
但与此同时,你会发现,你再也放不下对朋友的依赖了。
一个人的孤独,被放大成了茫茫雪原上的万丈冰渊。
与此同时,在学业上和语言上的巨大压力往往会把人折磨的敏感又易怒,换个说法,也就是“撕逼”这种事在留学生圈子里很常见。
因此在留学生圈里,有的人或许会没有那种“铁瓷”级别的朋友,但是几乎所有人都可以数出那些与自己撕逼决裂的所谓“贱人”。
这是必然的,想要不让自己收到伤害,也不想让别人因我而受到伤害,所以只能选择孤独。
也正是这样我们学会了一个人上课,一个人看书,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午夜场电影,一个人去超市,一个人逛街,一个人压马路,一个人旅游……当你开始习惯一个人并享受孤独带来的自由的时候,你会忽然意识到原来孤独也可以过得有味道。
海外奋斗者的工作感言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在海外的工作生涯已走过了数个春秋。
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我从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年,逐渐成长为一名成熟的职场人。
回首这段历程,心中充满了感慨与收获。
在此,我想以这篇工作感言,与大家分享我的海外奋斗经历和感悟。
一、初来乍到的迷茫记得刚踏上这片土地时,我心中充满了期待和憧憬。
然而,面对陌生的环境、不同的文化和工作方式,我很快就感到了迷茫。
语言不通、文化差异、工作压力等问题接踵而至,让我倍感压力。
在那段日子里,我常常独自坐在办公室的角落里,默默地思考着自己的未来。
二、融入团队的力量为了尽快融入这个团队,我努力学习当地的语言和文化,积极参加各种社交活动。
在这个过程中,我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给了我很多帮助和支持。
我开始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逐渐适应了这里的工作环境。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
当我遇到困难时,团队成员总是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当我取得成绩时,大家都会为我欢呼鼓劲。
这种团结互助的氛围让我倍感温暖,也让我更加坚定了在海外奋斗的决心。
三、挑战与机遇并存在海外工作,挑战与机遇并存。
一方面,我需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复杂的工作环境以及不断变化的技术要求;另一方面,这里也为我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丰富的学习资源。
在挑战中,我学会了如何面对压力,如何克服困难。
我深知,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立足。
同时,我也珍惜每一次机遇,努力抓住每一个提升自己的机会。
四、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海外工作让我深刻体会到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在这里,我遇到了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同事。
我们在一起工作、生活,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尊重和理解他人,也学会了如何将不同的文化元素融合在一起。
这种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让我更加开阔了眼界,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文化传统。
我深知,只有不断学习和借鉴,才能在多元化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五、收获与感悟经过几年的海外奋斗,我收获颇丰。
美国留学打工的辛酸泪

美国留学打工的辛酸泪曾经在美国“八年抗战”的留学生何地近日接受采访时,对留美生活感慨良多。
他说,从一个懵懂的高中生到地道“纽约客”,当中经历十分艰辛,为求生计,最先是从打黑工开始。
盘缠不足支持一月美国的秋季学期一般是8月底开学,而何地是6月中旬到的纽约,这就留下了两个月去先熟悉一下环境。
熟悉一个城市有很多种方法,比如观光一下游览点、名胜古迹,或去博物馆等。
但对于何地来说,首要的事情是“抓经济”。
“拿着全奖的同学留美生活是浪漫的,但对于我这样的自费生来说,在学费、生活费的重担下,生活得并不潇洒。
每个学期的学费是2700美金,书本费大概200美金;表哥告诉我生活费大概包括住房300美金,吃饭200美金,交通100美金,其它50美金。
“也就是说,我带来的钱,在交完第一学期学费后连一个月都支持不了,所以当务之急是赚钱!”作为留学生,赚钱的方法也基本只有一种,就是打黑工。
拿着报纸餐馆找工作为外国留学生,法律规定每周最多只能打20个小时的工,而且是在校内。
但校内的工作机会很少,一般排不上,即使碰巧轮到,也是咖啡厅收银员、图书整理员等工作,工资非常低,顶多每小时四块半,还要上税。
所以,只要有精力,不少留学生们都会选择打“黑工”。
纽约中文报纸里面最出名的是《世界日报》,当时的售价是50美分一份。
每天的报纸大概有几十版,厚厚的一大摞。
每每想到一元美金就是八元人民币,就觉得贵。
但工作还是要找的,报纸上专门有找工作的广告版面,通常有三、四版之多。
刚到纽约,什么经验都没有,也只能从餐馆入手。
何地当年的运气相当不错的,第一次买了报纸,打了几个电话,就有一个餐馆让过去看看。
何地精心准备,特意穿了一身干净朴实的衣服,让人家觉得自己是个干活的。
但是,穿得干干净净、体体面面,却招来朋友的挖苦,“你穿那么整齐谁敢用你啊,又不是让你当老板!”后来才明白,在该地待过一段时间的人都会入乡随俗,大裤衩子加t恤凉鞋就可以了。
打黑工每天提心吊胆打工时,何地提心吊胆,怕被移民局抓去,一旦被抓,惩罚极为严厉,留学生活也可能要就此结束。
美国打工有点苦,第一个月就哭两次

美国打工有点苦,第一个月就哭两次荆楚网报道去美国的快餐店炸薯条;在土耳其的夏令营中教英语;与各国实习生探讨全球热点问题……暑期里,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走出国门进行社会实践。
他们说:在国外的生活有苦有甜,而成长是无价的。
在美国打工有点苦第一个月就哭了两次“工作很累,累了就想家,梦里都在吃奶奶做的饭。
”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学院09级的朱丽颖在日志中写道。
目前,她正在美国阿拉巴马州一家快餐店实习。
今年初,朱丽颖在一家英语培训机构报名参加了赴美带薪实习项目,在美打工三个月后可留美旅行一个月。
7月,她踏上了赴美国的旅程。
每天7点不到朱丽颖就要起床,去快餐店做汉堡、炸薯条、在窗口送餐……每天得站着忙碌8小时。
“比起清闲的暑假生活,在这里有些苦。
”朱丽颖说,刚到美国的一个月里,她就哭了两次,一次是因为不适应,另一次则是遇到了一连串的麻烦事。
尽管辛苦,朱丽颖还是觉得这段日子是她成长最快的时光。
“不管发生什么,都只有靠自己去解决。
”在土耳其教英文很新奇最难忘当地人的友好照顾“世界很大,人生很长。
不求安稳,但求多姿多彩的人生。
”8月3日,身在土耳其的李莹莹兴致勃勃地给记者在网上留言。
10天后,她圆满地结束实习,返回国内。
李莹莹是湖北大学国际文化交流专业应届毕业生,经过国际经济学商学学生联合会的三轮筛选,她于今年6月底,踏上土耳其之旅。
李莹莹介绍,此次参加的是为期50天的文化展示发展类实习,住在当地居民家中,并在当地高中生夏令营中教授英语和中国文化。
工作之余,她同来自世界各地的实习生一起讨论全球热点问题。
她用“三个难忘”形容这次文化之旅:难忘自己在孩子们的手臂上写他们喜欢的中文名字;难忘那些豪放热情又酷爱唱歌的朋友;难忘土耳其式的见面亲吻礼……李莹莹到土耳其不到20天,就发生了一个小意外——在电梯里把手卡伤了。
寄宿家庭的主人给了她家人般的照顾,“还有土耳其医生,给我包扎后还送来一份妻子做的冰淇淋蛋糕。
”李莹莹感动地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到了美国我们就成了最穷的那一拨人了,光花国内带去的钱肯定是吃不消的。
我知道一些自费的同学早就打算到了美国以后在校内打工来贴补一下花销,这里我就结合自己的情况介绍一下在美国打工的情况和利弊。
我自身的情况:拿的奖学金只免掉了学费,每个学期还要交1000美元左右的杂费,生活费自己掏。
房租每个月235,网络每个月16. 吃的每个月一百多。
(我是住校外的,因为来的时候学校的宿舍已经满了,所以只好住外头了,学校也不强迫我们住校。
我住的地方离学校食堂太远,所以没有买meal plan 平时自己烧着吃)每个月的花费在400美元左右。
9月底收到了Job Offer并办好了SSN,帮一个教授做research assistant.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打杂的。
主要在实验室里头工作。
每个小时7块钱。
起初事情不多,一个礼拜就五六个小时。
十月中旬开始工作量猛增,经常是整个下午泡在实验室里,每个礼拜做18个小时左右。
我算了一下一个月挣的钱基本可以搞定我的生活费还能多几十块的零花钱了。
首先要提醒大家的是,不要指望在美国的花销全部靠打工挣钱来搞定,根本不现实的。
撑死了你一年靠打工能挣到五六千美元就超级不错了。
打工挣的钱塞塞牙缝或者挣点零花钱倒是差不多。
一个礼拜总共就24*7=168个小时,减去你睡觉的时间,上课的时间,吃饭的时间,晚上复习功课做作业的时间,加上美国规定的“国际学生每周最多工作20小时”,你算算看你一年能挣多少?
一般来说,我们国际学生找第一份工作都非常困难。
因为如果打工挣钱就要交税(事实上每年前5000美元的收入免税)所以必须要办个SSN(Social security number)才能正式工作,而外国人办理SSN的条件则是必须要有收入。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死循环:找工作需要有SSN,办SSN又需要有一份工作。
这有点像那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唯一成立的条件就是——二者同时存在。
即有人愿意雇你,提供job offer letter让你去办了SSN再工作。
美国的学校一般不会雇没有SSN的学生,他们很怕麻烦,因为办SSN还需要时间,你如果没有SSN,再怎么qualify他们也不会考虑。
总之他们没那么好心。
幸好我遇到了一个非常NICE的教授,他毫不犹豫地收留了我,并且很快帮我办好了SSN。
才让我有了第一份工作。
相比较而言,有了SSN以后再去找工作会容易很多。
全文查看地址:/thread-425456-1-1.html
美国的最低工资标准是每小时6.55元。
校内打工肯定比这个价要高,但一般也不会高哪去。
校内工作学生普遍的工资水平在7块到8块之间。
偶尔有每小时10块钱的工作,但
申请起来竞争非常大。
我之前看到一份网管的工作就是10块钱一小时,但我没有SSN所以对方明确说不考虑。
工资高的竞争必然很大,会有很多人申请,最后还要面试,总之这种工自从我工作以来最大的体会就是非常非常累。
我礼拜二礼拜四礼拜五每天下午都在实验室里头连续做上四五个小时,周三和周一一般只做两三个小时(下午有课)。
其实我感觉在实验室里头还是蛮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的,至少到现在我接触了N多从来没见过的仪器,也做了不少的实验。
20个小时看似不多,但实际做起来简直要人命。
我一般早上都有课,下课了骑车飞奔回去,自己匆匆忙忙地烧好饭菜,吃上两口就出门飞奔去实验室上班。
每天晚上回来的时候都累的不行,连烧饭烧菜的劲都没有了。
但晚上我还不能休息,除了烧饭烧菜,有时候还和同学约好了去图书馆自习,自习到十点多回来自己还要写作业,然后洗碗筷,洗澡,再上网逛逛,和同学聊聊QQ,一下子就到凌晨了。
我每天早上7点半的课,6点多就要爬起来。
每天早上我要用两个手机闹铃加上一个闹钟才能迫使自己起床。
人都是有惰性的,有时候早上实在起不来,想翘课又不敢。
想想看我现在过的日子一点不比高三轻松,什么都要自己弄,吃完了上顿还要愁下顿吃啥。
有时候上完上午的课回来后头昏眼花,又饿又困真的想躺床上好好睡一下,但又不能睡太久,在床上躺个半个小时就要起来。
不然中饭就没得吃了。
而且美国的大学有个特点,考试特别多,我这段时间平均每周两次考试,每次考试都与期末等级挂钩(占20%左右),平时那么忙还要抽空学习。
记得有一次第二天要考数学,我一点没看,头一天下午实在急的不行,就在实验室里边用二氯乙烷做萃取实验边看数学,结果弄了一手的二氯乙烷(还好带手套的)。
我的奖学金是和GPA挂钩的,GPA低于3.0下一年的奖学金就没有了。
所以两头一起抓才行。
前段时间期中考试,我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发疯努力了一段时间,期中过后五门课四个A一个B。
我写这段就是想告诉大家,打工挣钱真的非常非常辛苦,钱不是那么好挣的。
尤其是对于一些女生来说,有些工作根本让人受不了,轻松的工作也不会轮到让学生去做。
关于OFF CAMPUS的工作,那些工作工资都比较高,每小时十几二十的。
但是平时我们应该没啥时间,而且法律也不允许。
不过我们入学九个月以后就可以申请OFF CAMPUS工作许可了,正好如果第一个暑假不回国的话可以做FULL TIME工作,一个暑假下来能小赚一笔。
千万不要去打黑工,万一被抓了是要驱逐出境的。
我知道有些中国学生在当地的中国餐馆里打黑工,万一被人举报了就惨了。
首先因为你是黑工,工资肯定很低(除非那个老板非常好),再者即使你工作了,工资也可能被拖欠,因为你是非法工,拿不到工资你也不敢去投诉。
最后,想打黑工的人家未必敢要你。
因为一旦出事,不仅你要倒霉,雇主也要倒霉,要罚好几万甚至要打官司坐牢。
所以OFF CAMPUS之类的大家就暂时别考虑了。
最后,关于找什么样的工作,我觉得我们打工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是一种工作经验的
积累,是对自己以后写简历的一种储备。
如果你在学校找的是在餐馆洗盘子之类的工,以后叫你写简历你好意思写进去么?相反我这种工作,再怎么也算是个research assistant,以后写简历的时候可以堂而皇之写上去,以后要是申请研究生也可以写我以前当过research assistant做过某个project...这样对自己未来的发展也有好处。
所以我建议大家,还是找比较“高级”一点的工作,不要单单为了挣钱而打工。
我的感想是,到了美国,如果可能,一定要什么工作都做一做,这样你会更加了解美国。
全文查看地址:/thread-42545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