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儿童危重症评价系统
儿科早期预警系统评分

h尿量、意识水平、呼吸支持治疗等7项指标。(3)Dun— PEWS 在儿科临床工作中,儿童的评分系统相对成人来说种类偏 少,且过于复杂,无完善、快捷的评分系统用于快速识别危重症
DOI:10.3760/cma.j.issn.2095—428X.2013.18.001
作者单位:201102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重症医学科
水平的高低往往决定患者的预后。目前国内的院前急救工作
还很不到位。院前急救的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还有所欠缺,很 难又快又准确地对一名危重症或可疑危重症患者进行合理预 判,可能导致患者错失最佳治疗或转运时机,严重影响预后甚 至生命,而且容易造成医疗纠纷。陈锐等【121研究了使用EWS 的试验组与未使用EWS的对照组,将分值≥3—4分的患者设 为潜在危重患者,按要求做好院前和院内急救无缝隙链接,做 到院前和院内信息互通,患者合理转送与安置,急救患者病情 通报以及交接器材与设备,研究显示通过这样的急救链接,试 验组30 d住院病死率(5.13%)和意外事件发生率(4.86%)明 显低于对照组(8.69%、7.82%)。Groarke等¨3。对225例连续 纳入的住院患者进行前瞻性EWS。结果表明,高人院EWS与 入ICU/心脏病监护病房(CCU)风险、死亡风险、住院时问延长 的风险升高有关。EWS的改善预示临床预后的改善。因EWS 应用简单,方便获取临床信息,较少受到硬件设备条件限制,便 于在院前急救系统中展开。以EWS分值t>3~4分作为识别潜 在危重病的界点,及早进行临床干预,建立院前患者急救预报 制度,做到院前与院内急救无缝隙链接,可以提高患者的预后, 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儿童院前急救领域进行量化客观判断 PEWS存在的现状或许较成人更不理想,几乎没有单位实施这 样的评估策略。 4.2急诊 目前国内综合性医院,特别是三级甲等医院,因医
小儿危重症的识别和评估

三、具体内容-二级评估
(5)胃肠梗阻胆汁性呕吐应注意梗阻可能。 (6)黄疸注意黄疸时间、程度、进展情况及危险因素,可疑者查血胆红素水平。 (7)代谢状态如果喂养困难、低张力、代谢性酸中毒、低血糖、高血氨或肝大,
应注意代谢性疾病。 (8)哭闹过度或过度安静可能是严重疾病征象,应仔细观察。 (9)抽搐新生儿抽搐为危急情况,表现轻微或不典型,需要仔细观察。
三、具体内容-一级评估
循环(C):包括①一般状态(面色,呼吸频率、呼吸功,意识、瞳孔等);②心血管直接 体征(心率脉搏、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血压):③末端脏器功能/灌注状况(脑、 皮肤是否发花发凉、尿量等)。
心率过快或过慢,特别是伴灌注不良,应立即连接心电监护,快速识别多种心 律失常并给予相应处理。要特别注意室颤、室速、无脉性电活动和室上速。
三、总结
美国重症医学会儿科基础重症支持课程PFCCS的课程学习和管理理 念,即DIRECT:
观测(Detection,D); 干预(Intervene,I); 重新评估(Re-appraise,R); 有效沟通(Effectivecommunication,E); 团队合作(Teamwork,T)。
三、具体内容-一级评估
呼吸(B):包括呼吸频率、呼吸功、肺部呼吸音和经皮氧饱和度。 正常呼吸频率依年龄而异。 呼吸做功增加表现为鼻翼扇动、三凹征、辅助呼吸肌参与和呼吸节
律不规则。其他评估呼吸的方法包括胸廓是否对称及呼吸时运动幅 度、听诊肺部进气音的强弱。 听诊双侧腋中线的呼吸音,可判断肺部进气多少和有无异常呼吸音 。异常的呼吸音包括:喘鸣、呻吟、咕咕声、哮鸣音和水泡音。 呼吸室内空气时经皮氧饱和度>94% 提示氧合正常,但必须结合有 无呼吸频率增快、呼吸功增加及灌注情况综合分析。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CO中毒虽经皮氧饱和度正常,但仍有缺氧。
危重患儿病情评估与护理课件

记录分析与处理
记录内容:包括 生命体征、病情 变化、治疗措施 等
分析方法:根据 病情变化和治疗 效果进行分析
处理措施:根据 分析结果,调整 治疗方案和护理 措施
记录保存:将记 录和分析结果保 存,以便后续查 阅和参考
4
危重患儿护理案例 分析
案例介绍
患儿基本信息:年龄、 性别、病情等
A
护理难点:遇到的困难 及解决方法
危重患儿病情评估与护理 课件
演讲人
目录
01 危 重 患 儿 病 情 评 估 03 危 重 患 儿 病 情 观 察
与记录
02 危 重 患 儿 护 理 04 危 重 患 儿 护 理 案 例
分析
1
危重患儿病情评估
评估方法
生命体征监测:包括心率、 呼吸、血压、体温等
呼吸系统评估:包括呼吸频 率、呼吸深度、呼吸音等
C
B
护理措施:采取的护理 措施及效果
D
护理效果:患儿病情好 转情况及护理效果评估
护理过程
01
评估病情:对患 儿进行全面的评 估,包括生命体 征、意识状态、 呼吸、循环、消 化等
02
制定护理计划: 根据评估结果, 制定详细的护理 计划,包括护理 目标、护理措施、 护理人员等
03
实施护理措施: 按照护理计划, 实施相应的护理 措施,如吸氧、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患儿病 情变化,及时调 整护理措施,确 保患儿安全。
护理效果评估
评估指标:生 命体征、精神 状态、饮食情
况等
评估方法:观 察、询问、检
查等
评估结果:好 转、稳定、恶
化等
护理措施:调 整护理方案、 加强监护、及
时救治等
谢谢
新生儿危重症评分

新生儿危重评分系统
1.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 2.临床危险指数评分 3. 临床危险指数评分Ⅱ 4. 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
5.新生儿紧急生理学评分Ⅱ
6. 新生儿治疗干预评分系统
7.新生儿转运生理稳定指数
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score for neonatal acute physiology,SNAP)
临床危险指数评分(clinical risk index for babies, CRIB)
优点:资料收集容易 指标容易获得 可靠、准确并且容易使用 患儿生后12小时内进行评估,与其他评 分系统相比CRIB不受太大治疗的影响 郭在晨等提出CRIB在我国使用是完全合适的, 该评分基础上如再增加一些项目,如呼吸指标、 循环指标、体温及血糖浓度等,可能会使该评 分更加实用。
临床危险指数评分(clinical risk index for babies, CRIB)
临床危险指数评分(clinical risk index for babies, CRIB)
分值越高,病死率越高
CRIB分值 0-5 6-10 11-15 >15 存活 196 15 7 0 死亡(死亡率%) 20( 9.3) 19(55.9) 19(73.1) 8(100) 总数(例) 216 34 26 8
于2001年 制定,利用了北美30个新生儿病区 的患儿资料 包含了平均血压、最低体温、血氧分压/吸入氧 浓度的比率、血PH值、多次惊厥发作及尿量 六 个变量
新生儿紧急生理学评分围产期补充Ⅱ ( SNAPPE-Ⅱ )是在SNAPⅡ的基础上增加 了出生体重小于749克、出生5分钟的Apgar评 分小于7分、小于胎龄儿,共九个变量
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 (neonatal critical illness score,NCIS)
危重儿童营养评估及支持治疗

EN禁忌症
提问: 1.腹泻能不能EN? 2.腹部外科手术能不能EN? 3.休克能不能EN? 4.便血能不能EN? 5.胰腺炎能不能EN? 6.腹胀能不能EN? 7.没有肠鸣音能不能EN?
13
2017欧洲重症监护医学会危重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指南(成人)
• 1.休克患者休克尚未控制,同时血流动力学一组织灌注尚未达标患者,建议延迟肠内营养, • 但只要休克可以通过输液和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得到控制,尽早开始低剂量EN • 2.对于低氧/高碳酸血症/或者酸中毒,如果未得到控制,威胁生命,建议延迟肠内营养, • 但对于稳定的低氧血症,代偿性高碳酸,建议早期使用EN • 3.使用肌肉神经阻滞剂,不延迟使用EN • 4.亚低温,使用低剂量的EN,复温后,增加EN剂量 • 5.ECMO,尽早开展EN • 6.俯卧位通气,不延迟开展EN,备注:如果持续胃潴留建议早期使用幽门后喂养和胃肠动力药物。 • 7.创伤性脑损伤,尽早开展EN • 8.对于重症胰腺炎患者建议早期开展EN • 9.对于胃肠道手术患者,建议早期开展EN。 • 10.对于腹部外伤患者,如果肠道的连续性得以确认,建议早期开展EN。ru
重程度,液体限制,临床操作和胃肠道并发症增加EN 延迟的风险,急性胃肠功能衰竭机器接受持续性肾替 代治疗影响En蛋白和能量摄入。 • 问题9 EN免疫增强剂与临床结局 • 推荐意见:不推荐EN常规添加免疫增强剂。(谷氨酰胺) • 问题10: EN并发症 • 推荐意见: EN并发症包括:误吸和吸入性肺炎;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便秘;肠坏死;肠黏膜萎缩; 高血糖低血糖;电解质紊乱,高碳酸血症,再喂养综合征
黄疸及肝功能异常,矿物质,微量元素缺乏或过量,长期TPN可有 肠黏膜萎缩,肠腺分泌减少及胆汁粘稠, 食欲低下,尸体肺病理显示TPN可能与肺纤维化有关。
小儿危重症的识别和评估

小儿危重症的识别和评估在儿童医学中,危重症是一种需要紧急干预的严重疾病或创伤,可能导致生命威胁或重大健康问题的情况。
因此,对小儿危重症的准确识别和及时评估至关重要,可以帮助医务人员迅速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提高患儿的生存率和康复机会。
本文将探讨小儿危重症的识别和评估方法,并介绍有关处理和护理的一些建议。
一、识别1. 注意病史和病情描述:详细了解患儿的病史,包括起病时间、症状的进展等信息,并听取家长或病人的病情描述。
这可以帮助医生建立初步印象,并进一步排除或确诊某些疾病。
2. 观察体征:仔细观察患儿的体征,包括皮肤颜色、呼吸频率、心率、体温、血压、意识状态等。
这些指标通常可以反映患儿的整体健康状况,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危重症的可能。
严重的呼吸困难、心动过速、体温异常或神志改变是警示性的体征。
3. 运用评分系统:一些评分系统能够帮助医生快速评估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
例如,Glasgow昏迷量表用于评估患儿的神经系统功能,Apgar评分用于评估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儿童重症评分(PEWS)则用于评估儿童的全身状况。
这些评分系统可以为医生提供一个客观的参考,促使他们快速行动。
二、评估1. 空气道评估:患儿的呼吸道通畅与否对生命至关重要。
医生应该评估患儿的呼吸频率、呼吸势力、氧饱和度等指标,以确定是否存在呼吸道阻塞或通气不足的情况。
吸入物、呕吐物或分泌物的吸入以及哮喘或窒息等原因都可能导致呼吸道问题。
2. 循环评估:患儿的心血管系统功能也需要被评估。
医生应该检查患儿的心率、血压、心律、皮肤灌注情况等,以判断是否存在心脏异常、出血、休克或其他循环衰竭的迹象。
3. 意识评估:患儿的神经系统功能对评估其病情和危重程度也至关重要。
根据患儿的发育阶段,医生可以通过评估患儿的意识水平、反应性、肌张力等来了解其神经系统的状况。
昏迷、抽搐或意识丧失等情况可能暗示有潜在的神经系统问题。
4. 实验室检查:根据患儿的病情,医生可能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实验室检查,以更全面地评估其生理状况。
小儿危重症评分法

3.0-3.5或5.5-6.5
6
其余
10
Cr umol/l(mg/dl)
>159(1.8)
4
106-159(1.2-1.8)
6
其余
10
或BUN mmol/L
>14.3(40)
4
7.1-14.3(20-40)
6
其余
10
Hb g/L(g/dl)
<60(6)
4
<60-90(6-9)
6
其余
10
胃肠系统
应激性溃疡出现及肠麻痹
<65(8.7)或>150(20.0)
4
55-65(7.3-8.7)或100-130(13.3-17.3)
65-75(8.7-10.0)或130-150(17.3-20.0)
6
其余
其余
10
呼吸(次/分)
<20或>70或明显的节律不齐
<15或>60或明显的节律不齐
4
20-25或40-70
15-20或35-60
自发
服从命令动作
6
因局部疼痛而动
因局部疼痛而动
5
因痛而屈曲回缩
因痛而屈曲回缩
4
因疼痛而呈屈曲反应
(似去皮层强直)
因疼痛而呈屈曲反应
(似去皮层强直)
3
因疼痛而呈伸展反应
(似去大脑强直)
因疼痛而呈伸展反应
(似去大脑强直)
2
无运动反应
无运动反应
1
0-23个月
2-5岁
>5岁
最佳语言反应
微笑,发声
适当的单词,短语
PaO2/FIO2
大于150
150-100
100-75
小儿病情危重程度评分

小儿多器官功能障碍死亡风险评估
Wilkinson 死亡风险
评估
小儿器官 功能障碍 Logistic评
分 (PELOD)
小儿
MO竭评估 (SOFA)
Wilkinson死亡风险评估,小儿器官功能障 碍Logistic评分(PELOD),均为预测死亡的 公式,预测效果好,但临床应用不方便。
Na、K、BUN、Cr、Hb、胃肠系统,各生理指标评 分值均等,满分100分,评分越低、病情越重。 分值>80为非危重;80-71分为危重;≤70分为极危重。 多次评分可反映病情变化,每次评分,应依据最异 常测值评定病情危重程度。 该评分不适于新生儿及慢性疾病的危重状态。
早期预警系统评分(EWS)
序贯气管衰竭评估(SOFA)主要应用于成 人ICU危重患者。
P-MODS评分系统简单,但未选择神经系统 参数,对神经系统患儿预后的评估有影响。
P-MODS评分系统
疗对评估结果的干扰。2.夸大预测死亡的能 力。
PIM
PIM评分也是预测PRISM的评分方法,现已 是PIM3.
包括10个指标。 在入ICU后1小时内首次记录。
PIM3
PCIS
准确判断病情轻重,预测死亡危险,是已种有效的 评估危重患儿病情的方法。
首次评分应在24小时内完成。 指标包括10项:心率、血压、呼吸、PaO2、PH值、
主要是针对患者中药体征的物理状态进行动态 监测,记录变化情况,核心的监测项目包括心 率、血压、呼吸频率、体温、意识状态。
是标准化和量化的指标,对医护人员,特别是 低年资人员快速识别出潜在危重症患者有重要 意义,对于住院的潜在危重症患者监测动态意 义更大。
EWS需要动态的、连续的监测,并与患者基础 水平相比较,才有可能从整体评估患者,了解 变化趋势,做出正确的反应及干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儿童危重症评价系统正确评估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对急诊医学发展有重要意义,医学上有多种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方法,一般可以分为四类。
一、诊断评分法:按疾病主要诊断及分期衡量病情的轻重,多用于成人疾病,有标准的疾病分类(ICD-9码)可参照,其主要缺点为同一类疾病严重程度差别较大,且某些危重患儿病情复杂,入院时诊断不清,无法及时进行评估。
二、危险因素评分法:根据患者症状、体征、事件特点、人口学等与疾病密切相关的因素来判断病情,如创伤分度、烧伤评分等。
这些评分多用于特定器官系统,范围较窄,且危险因素并不等于疾病的严重程度,只能间接反映后者,故其应用有一定局限性。
三、治疗强度评分法:此种评分法是按患者接收治疗手段的不同和强度大小进行评分,如TISS(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scoring system)评分等,该方法使得治疗与病情直接挂钩,较为可靠,但不同医院、不同医师所用治疗方法存在差异性,故所获资料不易进行比较。
四、生理学评分法:该方法的特点是根据患儿生理环境紊乱程度评估病情。
由于不考虑病因及诊断,仅依赖于全身器官系统的生理指标测值决定病情轻重,测值异常程度越大,病情越重,非常适用于临床上急重症抢救生命为目的、对症支持治疗为主要措施的急救特点,故应用广泛,本文主要对这一类常用的评分方法作一介绍。
第一节小儿(非新生儿)危重疾病评分方法生理稳定指数(Physiologic stability index, PSI)是第一个世界公认的儿童危重病例生理学评分方法,在儿童急诊医学史上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虽然由于参数众多,常规应用于临床过于繁琐,近年来已逐渐被其他评分方法所取代,但作为众多儿童危重症评分方法的“鼻祖”,仍值得介绍。
随着PSI应用过程中经验的积累,Pollack等对PSI进行了简化,于1988年提出了小儿死亡危险评分(Pediatric Risk of Mortality score, PRISM),迄今为止已发展到第三代(PRISM Ⅲ),这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儿童危重症评分工具。
而目前国内应用最广泛、有效的危重患儿病情评估方法则是由中华医学会1995年制定的小儿危重病例评分(草案)(pediatric Clinical Illness Score, PCIS),10余年来,其临床效能得到了有效证实。
一、历史背景生理稳定指数(Physiologic stability index, PSI)是Yeh等在1984年根据成人的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APACHE)原则并结合小儿正常生理值制订的。
他们从心血管、呼吸、神经、血液、肾脏、胃肠系统及代谢等7个方面选取了血压、呼吸、心率等有代表性的34项生理变量来评估PICU病人的病情严重度,这种评估依据的是患儿的生理环境紊乱程度,不需考虑病因。
Yeh等对423例年龄1天到254个月的患儿进行试用后发现:存活与死亡患儿相比,PSI评分分值差异显著(P<0.001);与此同时,将PSI与其他两项评分系统――临床分级系统(Clinical classification system, CCS)及治疗干预评分系统(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scoring system, TTSS)进行比较后发现:PSI与这两项评分系统显著相关(P<0.001),有相当好的吻合度,证实用PSI来衡量病情严重程度是可靠的。
小儿死亡危险评分(Pediatric Risk of Mortality score, PRISM)最初由Pollack等于1988年建立并发表,由14个生理参数、23个生理参数范围构成,是在生理稳定指数(physiologic stability index ,PSI)基础上简化发展而来经多年临床实践应用,为适应PICU患儿疾病谱的改变,诊治技术不断进步,重症监护领域新概念的发展,Pollack等于1996年建立并发表了PRISM Ⅲ,这是迄今为止最新的PRISM评分,由17个生理参数、26个生理参数范围构成,经过严格、细致的统计分析和临床应用验证,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
在总结了1984年上海儿童医院等拟定的“危重病例评分法试行方案”使用情况的基础上,参考国际先进经验,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急诊学组及中华医学会急诊学会儿科学组于1995年制订了小儿危重病例评分(草案)(pediatric Clinical Illness Score, PCIS)。
该草案采用生理学评分法,共10项生理学指标,其主要目的是评分法评估患儿疾病严重程度,及时了解患儿病情变化及对治疗的反应,评估预后。
1995~1997年全国12所三级甲等医院组成协作组,对PCIS进行了大规模的临床验证,结果证实:PCIS可准确判断病情轻重和评估ICU的工作效益,并有效地控制医护质量。
10余年来,PCIS在全国各地广泛应用,其临床效能得到了有效证实,同时也总结出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二、方法介绍(一)生理稳定指数(Physiologic stability index, PSI)(表8-1-1)表8-1-1 生理稳定指数评分法(PSI)系统分值1 3 5心血管婴儿(≤12个月,下同)收缩压(mm Hg)心率(次/分)儿童(>12个月,下同) 收缩压(mm Hg)心率(次/分)所有年龄55~65130~16040~54>160<4075~90160~18050~74181~220>220<50 65~75150~20050~64>200<5060~80150~17040~59171~200>200<40舒张压(mm Hg)心脏指数[1/(min·m2)]动静脉血氧含量差(V ol%)中心静脉压(mm Hg)肺毛细血管楔压或左房压(mm Hg)90~110 >1102.0~3.0 1.0~1.9 <1.0 <3.0, 5.5~6.5 >6.5<0或>15<5, 15~25 >25呼吸婴儿呼吸频率(次/分) 儿童呼吸频率(次/分) 所有年龄PaO2 (mm Hg) PaO2/Fi O2 PaCO2 (mm Hg)50~60 61~90 >90 30~50 51~70 >70 50~60 40~49 <40 200~300 <200<30, 45~50 51~65 <65神经所有年龄Glascow评分颅内压(mm Hg) 癫痫双侧瞳孔反应8~11 5~7 <515~20 21~40 >40 局限性发作大发作/持续状态等大、对光反射迟缓不等、对光反射迟缓固定/散大血液所有年龄血红蛋白(g/L)白细胞(10^9/L)血小板(10^9/L)PT/PTT纤维蛋白裂解产物FSP(g/L)180~220 30~50 <30 3~520~40<3>4020~50>1, 000<20>正常值1.5倍>0.04肾脏所有年龄BUN(mmol/L)肌酐(μmol/L)尿量(ml·kg·h-1) 14.28~35.70 >35.70 176.8~884 >884 0.5~1.0 <0.5胃肠所有年龄AST/ALT(IU/l)淀粉酶(U/l)总胆红素(μmol/L) 白蛋白(g/L)>100>500>59.8512~20 <12代谢所有年龄血钠(mmol/L) 血钾(mmol/L) 血钙(mmol/L) 血糖(mmol/L) 渗透压(mosm/l) pH(U)HCO3(mmol/L)115~125150~160<115>1603.0~3.5 2.5~2.9 <2.5 1.75~2.03.0~3.751.25~1.725>3.75<1.252.22~3.3313.88~22.201.11~2.16>22.20<1.11 320~350 >3507.20~7.307.55~7.657.10~7.19<7.65<7.10 <16, >32注:1分表示:测量值异常,应予以关注,但不必改变原治疗方案;3分表示:测量值明显异常,应密切关注,考虑改变治疗方案;5分表示:测量值严重异常,患儿生命受威胁。
以24小时内测得的最大异常值作为评分依据,每天评估一次,总评分越高,病情越重。
(二)第三代小儿死亡危险评分(Pediatric Risk of Mortality Ⅲscore, PRISM Ⅲ)(表8-1-2)表8-1-2 第三代小儿死亡危险评分(PRISM Ⅲ)心血管/神经系统生命指征(1~6)收缩血压(mm Hg)测量值:分值=3 分值=7 新生儿40~55 < 40 婴儿45~65 < 45 儿童55~75 < 55 青少年65~85 < 65心率(次/分)测量值:分值=3 分值=4 新生儿215~225 > 225 婴儿215~225 > 225 儿童185~205 > 205 青少年145~155 > 155体温测量值:分值=3所有年龄<33℃(91.4°F)或>40℃(104.0°F) 瞳孔反射测量值:分值=7 分值=11 所有年龄一侧消失双侧消失神志状态测量值:分值= 5所有年龄昏迷(GCS<8)酸-碱/血气(1 ,2 ,7 ,8)酸中毒[CO2总含量(mmol/L)或pH]测量值:分值=2 分值=6所有年龄pH = 7.0~7.28 pH < 7. 0或总CO2 5-16.9 或总CO2 < 5 CO2总含量(mmol/L) 测量值:分值=4 所有年龄>34.0pH测量值:分值=2 分值=3 所有年龄7.48~7.55 > 7.55 PaO2(mm Hg)测量值:分值=3 分值=6 所有年龄42.0~49.9 < 42.0PCO2(mm Hg)测量值:分值=1 分值=3所有年龄50. 0~75.0 > 75.0生化检测(1 ,2 ,9)血糖测量值:分值=2所有年龄>200mg/dL或>11.1mmol/L 血钾(mmol/L)测量值:分值=3 所有年龄> 6. 9肌酐测量值:分值= 2新生儿>0.85mg/dL或>75μmol/L 婴儿>0.90mg/dL或>80μmol/L 儿童>0.90mg/dL或>80μmol/L 青少年>1.30mg/dL或>115μmol/L血尿素氮(BUN)测量值:分值= 3新生儿>11.9mg/dL或>4.3μmol/L其他年龄>14.9mg/dL或>5.4μmol/L 血液学检测(1 ,2)白细胞计数(10^9/L)测量值:分值=4 所有年龄<3.0 凝血酶原时间(PT)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TT) (s) 测量值:分值=3新生儿PT>22.0或PTT>85.0所有其他年龄PT>22.0或PTT>57.0血小板计数(10^9/L)测量值:分值= 2 分值= 4 分值= 5所有年龄100~200 50~99.999 <50PRISM Ⅲ总分数:其他因素(10):□非手术性心血管疾病□染色体异常□癌症□既往ICU住院□入ICU前心肺复苏□手术后□急性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从其他病房转入(除外术后患者)注:1. PRISM Ⅲ应在患儿入ICU后第1个12和24h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