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评价

第十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评价本章提要:本章包括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概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指标体系、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方式等三方面的内容。
主要学习要求:理解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概念、意义和内容;掌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方法;初步学习运用所学理论设计及实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方案。
本章重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内容和标准、方式;难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方式。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概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是以科学教育为对象,根据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现象及其效果进行测定,分析目标实现程度,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是控制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质量的手段、是积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经验的重要途径、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它对于教师的教学和学前儿童的学习两方面都是至关重要的。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指标体系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指标和标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教师科学教育工作和效果的评价,包括对科学教育计划的评价和对科学教育活动进行的评价;二是对学前儿童通过科学学习其发展状况的评价。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方式明确了科学教育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后,还需要采用合适的评价方式,评价方式实质上也就是收集资料信息的方法,包括如何将资料信息进行记录的方法。
可用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方式有很多种,目前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常用的评价方式有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试法和作品分析法等。
(1)观察法观察法: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被评价者行为进行现场观察或测量,并对观测结果做出评定的一种方法。
观察法包括自然观察、情境观察、行为核对等三种类型。
自然观察:是评价者对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自然状态下的行为进行观察及评价的方式。
自然观察法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中运用时,往往在观察前就明确好所需观察行为和事件的类型,观察时只需等候行为或事件的发生,并作详细的记录。
第七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 ppt课件

第七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
❖ 1.了解学生 ❖ 2.改进教学
第七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
❖ 1.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各个要素 进行鉴别
❖ 2.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作出诊断 ❖ 3.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加以改进 ❖ 4.更好地实施个别教育,因材施教
第七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
❖ 1.确定评价目标 ❖ 2.制定评价方案 ❖ 3.实施评价方案 ❖ 4.处理评价结果
第七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
❖ (3)乐于思考
❖ 不断思考; ❖ 其他人已经报告结果,还能探究,推迟判断; ❖ 反思,将新的发现与预想的结果比较。
❖ (4)求实与批判精神
❖ 使用证据作为结论和解释的理由,不为权威的想法 所左右;
❖ 敢于一句证据改变自己的想法; ❖ 指出实验和操作中矛盾的地方; ❖ 为深入理解的目的,敢向一般的观点和解释反问。来自第七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
❖ (6)表达与交流
❖ 叙述 ❖ 报告自己的做饭、发现和想法 ❖ 能清楚表达 ❖ 有条理描述 ❖ 对他人发言作出反应,提出新问题,新想法。
第七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
❖ 一、评价的主要方式和基本原则 ❖ 坚持以经常性的教师自评和教师间的互
评为主,以检查性的他评为辅的评价原则。
第七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
❖ (5)吸收精神
❖ 认可、倾听同伴不同想法; ❖ 接纳、吸收同伴意见,修正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 尝试使用别人的想法和做法解决问题; ❖ 必要时需求帮助。
第七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
❖ (6)坚持性
❖ 不怕失败不断尝试; ❖ 别人早已做完,但仍坚持做完整个操作; ❖ 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能坚持很长时间。
第七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评价的内容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评价的内容1.教育目标的达成程度:评价教育活动是否能够实现预定的教育目标,例如培养儿童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观察和实验的能力等。
可以通过观察儿童的行为和言语表达来评估目标的达成程度。
2.学习内容的合适性:评价教育活动所提供的学习内容是否适合学前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兴趣。
教育活动应该关注儿童的发展需要,提供容易理解和吸引人的内容,激发其学习兴趣。
3.学习方法的有效性:评价教育活动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
例如,是否通过亲身参与、探索和实验来促进儿童的学习。
评价时可以观察教师的指导方式、儿童的参与程度以及学习成果。
4.教学资源的充分性和适用性:评价教育活动所提供的教学资源是否充足和适用。
教学资源可以包括教具、图书、实验器材等。
评价时可以考察资源的种类和数量是否满足教学需要,以及是否能够激发儿童的兴趣。
5.教师的角色和能力:评价教育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和能力。
教师应该具备科学知识和教育能力,能够提供科学问题和方法的引导,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进行科学探究。
6.儿童参与与满意度评价:评价儿童在教育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满意度。
教育活动应该关注儿童的需求和意见,让他们主动参与,提高满意度。
评价时可以通过观察和采访儿童来了解他们的喜好和意见。
7.教育活动的延续性评价:评价教育活动的延续性和持久性。
教育活动应该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思维方式,为进一步的科学学习奠定基础。
评价时可以考察教育活动是否对儿童长期产生影响。
总体来说,评价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需要综合考虑教育目标的达成、学习内容的合适性、学习方法的有效性、教学资源的充分性和适用性、教师的角色和能力、儿童的参与程度和满意度,以及教育活动的延续性。
评价应该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结合多种评估方法,以全面了解教育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关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各种评价中采用最多的评价是什么的评价

关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各种评价中采用最多的评价是什么的评价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幼儿认知发展的重要阶段,对幼儿的科学教育评价是保障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
目前,我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中采用最多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幼儿自我评价、同伴评价、观察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等。
一、教师评价教师评价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最常用的评价方法。
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直接参与幼儿的学习和成长,对幼儿的表现有深入了解。
教师评价的优点在于评价的直接性和真实性,能够深入了解幼儿在科学教育活动中的实际表现。
然而,教师评价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主观性强、评价标准不一致等问题。
二、家长评价家长作为幼儿的监护人,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注。
家长评价可以从一个多元化的角度对幼儿的科学教育进行评价,有利于全面了解幼儿在家庭和社会环境中的表现。
然而,家长评价受家庭教育观念、教育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评价标准不易统一。
三、幼儿自我评价幼儿自我评价是培养幼儿自我认知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自我评价,幼儿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但幼儿自我评价的准确性较低,容易受情绪波动的影响。
四、同伴评价同伴评价是幼儿在相互合作、互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的评价。
同伴评价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然而,同伴评价的评价标准不易统一,部分幼儿可能存在评价不准确的现象。
五、观察法观察法是通过对幼儿在科学教育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进行实时观察,对幼儿的科学素养进行评价。
观察法的优点在于评价的实时性和客观性,但评价标准不易制定,耗时较长。
六、实验法实验法是通过设计科学实验,对幼儿的科学素养进行评价。
实验法具有科学性强、可重复性等优点,但操作复杂、成本较高,不适合在所有场合使用。
七、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通过广泛征求家长、教师等人士的意见,对幼儿的科学教育进行评价。
问卷调查法具有参与度高、数据量化等优点,但反馈滞后,受填写者主观意识影响。
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步骤

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步骤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是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方式、效果等进行系统和综合的评判和鉴定。
下面将从目标设定、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结果汇报四个步骤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具体步骤进行简述。
一、目标设定目标设定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第一步,其主要目的是明确评价的方向和重点。
在目标设定阶段,需要考虑评价的内容、评价的目的以及评价的参与者等因素。
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评价的范围和内容:明确评价的范围,包括评价的主体、评价的学科内容、评价的教学活动等。
2.明确评价的目的:评价的目的可以包括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等。
3.确定评价的参与者:评价的参与者包括教师、家长、学生以及专家等。
二、数据收集数据收集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第二步,其目的是收集与评价目标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数据收集的方法可以包括观察、访谈、问卷调查、测试、记录等。
具体步骤如下:1.观察:通过观察儿童在科学教育活动中的表现,如观察他们的参与程度、表达能力、观察力等。
2.访谈:与教师、家长、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访谈,了解他们对科学教育的认识、观点和体验。
3.问卷调查:设计并发放问卷,收集评价对象的态度、知识水平、学习动机等。
4.测试:设计科学知识测试、实验操作能力测试等,通过测试结果来评估学前儿童的科学教育水平。
5.记录:通过录像、录音等方式记录学前儿童在科学教育活动中的表现和学习成果。
三、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第三步,其目的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具有参考意义的结论。
数据分析的方法可以包括描述性分析、统计分析、比较分析等。
具体步骤如下:1.整理数据: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类,建立数据库或数据表。
2.描述性分析: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如计算平均值、标准差、频数分布等。
3.统计分析:通过比较不同样本之间的差异,进行统计推断,如t检验、方差分析等。
4.比较分析:对不同评价对象的数据进行比较,找出差异和共性,分析影响因素。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

利用科学教育活动中的要素来分析针对于学前儿童来说,科学教育评价的意义何在。
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泰勒指出,目标教育进程和冯强三者之间就形成了一个闭环结构,目标决定了教育活动,同时,目标是评价的依据,而评价是达到目标的一个重要手段。那么我们就可以从学校儿童科学教育质量以及积累学习儿童科学教育经验和改进学校儿童科学教育三方面来介绍有关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意义。(学生与教师针对这三方面进共同分析)
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方式
明确的科学教育评价的内容和标准,需要采用合适的评价方式,即给资料信息的方法也包括如何将资料信息进行记录的方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常用的评价方式有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试法和作品分析法。(针对于每一种方法进行分类,并举例说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回答。)
(1)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被评价者行为进行现场观测或测量,并对观测结果作出评定的一种方法。包括自然观察,情景观察,行为核对等三种类型。
课后反思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教学内容与设计过程
备注与后记
一、问题导入
教育评价是教育评价中的一部分是对于学前教育活动有关的各个方面进行科学的价值判断过程。
什么是评价?什么是教育评价?什么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学生进行回答)
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评析,并举例进行说明。比如,评价教师在进行科学教育时是否把握教学原则,方法以及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和指导,是否适当等。评价幼儿园科学教育计划的制定情况,评价幼儿的科学素质,总体或某方面的发展水平等。
三、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内容和标准
让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就构成了评价的指标体系。内容是指对学习儿童科学教育的哪些方面进行评价,即评价什么,而标准就是对科学教育质量要求的具体规定,即针对于内容怎么评价或者说是评价的尺度。那么以下针对于学校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内容来进行介绍。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方法及其分类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方法及其分类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是指对学前儿童进行科学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估和判断的过程。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儿童的学习情况、发展水平以及对教育方法的适应性,从而为科学教育的改进提供依据。
本文将介绍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方法及其分类。
一、定性评价方法1. 观察法观察法是通过观察儿童在科学教育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来评价其学习情况和发展水平。
观察的内容可以包括儿童对实验现象的理解、操作技能的掌握以及对问题的思考等。
观察法可以通过直接观察、记录观察和反思观察等方式进行。
2. 访谈法访谈法是通过与儿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其对科学知识和实验现象的理解情况。
访谈可以采取问答形式,也可以采取自由谈话的方式,让儿童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理解。
通过访谈可以获取儿童的思维方式、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对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组织法组织法是通过组织儿童进行科学实验、观察和探究活动,评价其对科学活动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通过组织儿童进行实际的科学实验,可以了解儿童的实验技能、实验设计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解释能力。
二、定量评价方法1. 测验法测验法是通过给儿童进行一系列的科学知识测试,评价其对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测验可以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不同形式,通过测验可以客观地评价儿童的学习成果。
2.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通过向儿童及其家长发放问卷,了解儿童在科学教育中的学习情况和家庭环境对其学习的影响。
问卷可以包括对儿童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调查,通过统计和分析问卷数据,可以客观地评价儿童的科学教育效果。
3. 实验法实验法是通过设计实验,观察和比较不同教育方法对儿童学习效果的影响。
在实验中,可以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进行教学,然后通过对比不同组的学习成绩和表现,评价不同教育方法的有效性。
三、综合评价方法综合评价方法是将定性评价方法和定量评价方法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儿童的学习情况和发展水平。
综合评价方法可以通过对学前儿童进行多种评估方式的综合分析,得出全面的评价结果。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特点主要有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特点主要有
1、全面性: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注重综合评价,包括认知、情感、社交等多个方面的发展。
不仅关注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还强调儿童对科学的态度和兴趣!
2、游戏性: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注重通过游戏和探究活动来进行,强调儿童的主动参与和积极体验。
评价过程应该是寓教于乐的,以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3、观察性: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强调观察和记录儿童的科学表现。
教师和评价者通过观察儿童在实际科学活动中的行为、言语和表达等方式,了解儿童对科学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4、个别性: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注重每个儿童的个体差异和发展水平。
评价应根据儿童的兴趣、实际操作能力等因素进行个别化的评估,以促进每个儿童的科学发展。
5、综合性: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需要综合考虑不同方面的观察和评估结果,包括教师观察、家长反馈等多种信息来源。
综合评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儿童的科学能力和发展情况。
这些特点共同构成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基本特征,旨在促进儿童对科学的兴趣与探索意识的培养,并为其未来的科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