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国内外网络课程的评价标准

国内外网络课程的评价标准展开全文国内外网络课程的评价标准1.《E-Learning Certification Standards》(在线学习的认证标准)《E-Learning CertificationStandards》是由以LynetteGillis 博士为主创者的著名教学设计与适用专业委员会建立的认证标准,由美国南伊利诺斯大学的测量专家使用Angoff方法协助评分标准的开发,于2001年7月底通过测试并定稿。
这是一种被评价专家认为是确定合格最可靠的标准参照法之一,因为它是基于命题专家们的综合判断。
其要求专家审阅每一项,确定每一项指标的得分概率。
这些概率的平均值乘以项目总数,其结果就是最低限度的得分。
最终的合格线是基于这种综合判断和平均标准误差的计算。
最后,对每项得分计算各种分析和可靠性指数。
这一标准草案从三个方面旨在对在线学习进行评价,分别为:可用性、技术性和教学性。
可用性共包括8个子项,主要针对用户在网上学习时操作的方便性,如导航、界面、帮助、提示信息和素材内容在视觉和听觉方面的质量。
技术性包括6个子项,这部分内容提出了网络课件安装和运行时的技术指标。
教学性在这一标准中所占比重最大,它从教学设计的角度,对目标、内容、策略、媒体、评价等各个方面提出了18个子项。
具体内容参见"附件"。
2.《A Framework for Pedagogical Evaluation of Virtual LearningEnvironments》(虚拟学习环境的教育评价框架)这一报告是由英国Wales Bangor大学的Sandy Britain和OlegLiber共同完成的。
该报告从评价策略的角度介绍了两种不同的模型。
一种是Lanrillard提出的会话模型(The ConversationalFramework),主要把教师和学生、学生之间及学生与环境通过媒体进行交互的活动情况作为评价对象,从所提供的各种学习工具的交互性上考察虚拟环境的优劣,报告从线性的会话程序分析,如WebCT(一种创作网络课程的写作工具)和Virtual University(模拟校园的风格而构建的基于客户终端--服务器的综合学习环境)各自的特性。
网络教学课程信息结构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络课程 的质量。本文在相 关研 究基础上 ,对 网络课程信息结构设 计的评价指标体 系构建进 行深入分析 ,以期对 网络课程设计的优化和评价有所裨 益。
关 键 词 : 网络 课 程 信 息 结 构 设 计 评 价 指 标体 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 ,运用网络推进教育 ,是 当 今世界关注的热 点。网络课程作为网络教 育的载体 ,其质量 好坏和水平高低 ,将直接作用于 网络教学 的诸多重要方面。
本研 究 主要 是 基于 相关 理 论 ,结 合 网络 课程 超媒 体 由于 网络课 程的基本 目标是促 进学生 的发 展 ,所以 ,
网络课程评 价要坚持 发展性原 则。其一 ,发展 性原则要求
5 1
实践与应用
中国信息界 2 1 年第7 00 期 总第17 4 期
注 意总结网络课程的不足 育的独特 品质 。学 生可以根据 自身的 特点选择 网络学 习 ,因而 ,网络课程评 价应采取个性 化评 价 。也就是 说 ,网络课程 评价要 因人 而宜 ,不能搞 “ 刀 一 切”的 “ 准化” ;网络 课程评价既 要重视共性 ,更要重 标 视个性 。
24 向性 原 则 . 双
发 展和网络课程 的完善为本 ;其三 ,发展性原则还要求既
注重终结性评价 ,又重视形成性评价 。
26 于 操 作 性原 则 .易
由于网络技术和 网络教育的复杂性 、特殊性 ,以及学
生 的分 散性 ,使得网络课程评价 的难度 大于传统的学校课 程评价 ,因此 ,网络课程评价尤其要讲究操作性。
中不断 完善 ,才能制作 出符合教学规律 ,体现现代 教育 思
22 视 学 习原 则 -重
根据认知心理 学 ,学 习的发生是学 习者积极主动建构主 观图式的过程 ,他们才是学 习的主体 。因而 ,在对网络课程
谈高等教育网络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豕 口 吧 八 孑= TU
0u uu
1加 、队 ,
1 u1加 ,
谈 高等 教育 网络课 程 评价 指标体 系
靳 丽
( 内蒙古 师 范大 学 传 媒 学院 , 内蒙古 呼和 浩特 0 0 2 ) 1 0 0 [ 摘 要 ] 根据网络教育级别对网络课程的分类, 结合网络课程的设计、 开发和应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采用三个维度
网络 课 程 建 设 的方 向应 当主 要 是 以 We b作 为 主 要 传 输 途 径
图 1 网络 课 程 评 价 体 系构 建 过 程
[ 稿 日期 ]0 7 7 9 收 2 0 —0 —0 [ 者简介 ] 作 靳 丽 (9 8 , , 1 7 ~) 女 内蒙 古 师 范 大 学 教 育 技 术 专 业 , 读 研 究生 。 在
和 2 8个 三 级 指 标 , 用统 计加 权 法 为 指 标 加 权 , 而 保 证 评 价 的 客 观 性 。 从
[ 关键 词 ]网络课程
网络课程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 权重
[ 图分 类 号 ]G 4 文献 标识 码 ]A [ 中 62[ 文章 编号 ]62 17
近 年 随着 网络 课 程 数 量 的 增 长 , 切 需 要 建 立 合 理 的 评 迫 价 体 系 。 笔 者 认 为 根 据 网 络 课 程 的定 义 及 其 相 关 理 论 可 以 设 计 出一 套 综 合 的 指 标 , 是 指 标 的权 重 却 不 能 只 有 一 套 。 但 同样 的 网络 课 程 根 据 其 学 科 性 质 的 不 同 , 重 点 有 所 不 同 , 侧
和 自学 能 力 要 求 相 对 较 高 。 ② 高 校 网 络 课 程 面 向 的 学 习 者
CELTS-22.1:网络课程评价规范(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发布)

课程前需(Course prerequisite) 学习者在开始学习一课程之前必须满足的条件。
课程结构(Course structure) 描述课程的所有要素、它们的相互关系、前需条件和完成要求。
课件(Courseware) 主要用于训练或教学的软件。
4
课程(体系)(Curriculum) 按照一个或多个教育专门方向组合而成的课程集合,或由较小的学习单元组合而成的集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 发布
1
目次
1 概述 ..............................................................................................................................................3 1.1 范围 ...................................................................................................................................3 1.2 目的 ...................................................................................................................................3
网络课程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客户端浏览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
图1系统三层体系结构图
用户层:系统的第一层,系统的用户通过IE浏览器访问系统,主要功能是用户输入登录信息,进行课程浏览,评价人员进行评价,提交评价结果,用户查看评价结果等。
用户通过WEB浏览器访问WEB服务器,向服务器提出申请,WEB服务器用HTTP协议把申请所需的处理页面传输给客户机并在浏览器上输出。
应用层:系统的第二层。
WEB服务器接受来自用户的输入信息并完成用户的各种应用程序。
数据层:系统的第三层。
在数据库服务器上,存储了与课程有关的信息,如课程库,用户基本信息库等。
3系统功能设计
图2系统初始化图3系统控制流程协议原理设计实现。
(上接第55页)个模块,如图2所示。
图2网络课程评价体系功能结构图
4数据库的设计
针对网络课程评价系统的分析设计,可归结出系统数据库的逻辑结构。
系统采用SQL数据库系统存储数据,分为4个方面,说明如下:①用户
用户信息表:存储了所有进入该系统中的用户的基本信息。
管理员表:主要包括用户ID,用户姓名,密码等。
作者表:主要包括用户ID,用户姓名,密码等
普通用户:主要包括用户ID,用户姓名,密码等。
.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网络课程评价指标体系1.总体评价网络课程各建设阶段的评价应遵循以下三个纬度。
维度一:课程内容与教学设计。
课程内容符合课程目标的要求,科学严谨,课程结构的组织和编排合理,并具有开放性和可拓展性。
课程的教学设计良好,教学功能完整,在学习目标、教学过程与策略以及学习测评等方面均设计合理,能促成有效的学习。
维度二:界面设计与创新设计。
界面风格统一,协调美观,易于使用和操作,具有完备的功能。
根据课程特色网络课程建设有自己的特色和创意。
维度三:技术与应用。
符合学院颁布的网络课程制作技术规范的各项要求。
建设完成的网络课程必须应用于教学,具有师生互动环节且保留教学应用数据。
2.评价阶段基于Blackboard平台立项建设的网络课程分为三阶段进行评价。
第一阶段:立项申请。
申请立项学院网络课程为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的,开展过一学期以上的课堂教学的课程;基于学院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或金智教育平台建设的课程;已搭建了网络课程的框架,建设了网络课程基本内容。
第二阶段:立项建设。
申请立项的网络课程经过一个学期的建设后将接受学院“教育技术与资源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组成专家的中期检查。
第三阶段:应用验收。
通过中期检查后的网络课程必须在教学中使用,平台上至少保留一个学期的教学使用数据,方可申请验收。
3.评价指标4.网络课程评价指标说明(一)基本信息1.课程说明:描述:明确说明整个课程的目标、所属领域范围、学习者群体、典型学习时间、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材,参考书等。
评价依据:有明确的课程目标:说明学习者通过该课程所能获得的知识技能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目标说明不过于宽泛。
✧领域范围说明:说明该课程所属的更大的专业或主题领域✧学习者群体说明:包括其年龄特点、知识背景、学习需求等,知识技能水平或职业岗位类型等✧典型学习时间:说明学习该课程一般需要多少小时2.教师简介:描述:教师简历、教师相片、联系电话、e-mail3.学习信息:描述:课程的设计有相应的开课、授课过程信息通知及帮助提示信息4.学习导航:描述:为学习者提供教师讲授与学习者学习过程的导航信息,导航信息合理、查找方便,跳转灵活。
网络课程评价新体系的构建刍议

湖 北广 播 电视 大 学 掌 a ' K
J ur a o n lofHuBe iTV Uni riy ve st
Vo1 . No. 30, 2 Fe r r . b ua y 201 01 0, 3 ̄ 01 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网络课程评价新体系的构建刍议
王正 华
(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 ) 114 36
[ 内容提要] 网络课程评价 是对 网络 课程 价值的重新认识 。本文 从网络课 程评价的基本定义 出发 ,分析 了传 统的网络课程评价 的方法和局 限性 ,探讨 了网络课程评 价的基本 原则,重新 界定了网络 课程的评价对象 ,提出了 网络课程评价指标新体系 。 [ 关键 词] 网络课程 ;评价 ;构建 [ 中图分类号] G 3 4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 —4 7( 0 0 20 1 —2 0 87 2 2 1 )0.0 30 1 网络课程评价 . 教育 部全 国信 息技术标准 化技术 委员会制 定的 网络 课 程标准 ( E T 一2 2 0 )认 为 ,网络课 程 即指 “ 于 C L S2 , 0 2 基 We b的、以超媒体形式表现 的、以异步学习为主 的课程 ,它 是基于 We 传 输的为完成某学科或领域的教学 目标而设计 、 b 组织起来的相对完整的学习经验体系 , 它包括 围绕特 定学习 目标而设计组织的学习 内容、 为实施课程而设计 的交互 性学 习活动 、以及为评价课程效果而进行 的测评等 , 学习 内容 是 与学习活动的复合体 。 ”该标准 所针对的 网络课程主要指 设 计 好的网络课程 资源 ,侧重学习 内容和学习活动 , 从课程 内 容 、教学设计、界面 设计、技术等维度进行评价 网络课程 。 这 为我们 设计和开 发具体 网络课 程教学交 互质量 评价指标 体系提 供了可借 鉴的具体内容 。 课 程评价指 的是研 究一 门课程 某一方 面或全部 的价值 的过程 ,它是一种价值选择和判断。网络课程评价就是判断 网络课程 的价值 。具体地,网络课程评价足指依据一定 的标 准 和方法 ,对 网络课程 的某一方 面或全面 的价值评 定的过 程。 网络课程评价 过程 本质 上是决定网络教师和网络学生通 过 网络课程和教学实 际达 到的 目标程度 的过程 , 它是决定 网 络 、学生身心 两方面 的变化实 际上将达到 的水平 的一个过
高校网络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实证研究

Z1 1 3 4
只
P 1
尸f 1 1
2
1
3
2
系来 解 决 实 际 问题 。
关键 词 : 网络课 程 教 学质 量 指 标 体 系 评 价
中图分类号 : 3 G44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1 70 (0 6 1— 0 0 0 17 — 2 12 0 )0 0 6— 3
在 瞬 息 万 变 的 知 识 经 济 社 会 里 ,人 们 的 素 质 和 能 力 需 要 不 断 地 充 实 和 提 升 , 最 有效 的 途 径 就 是 不 断 地 学 习 。 因 而 , 方 晌 一 面 人 们 对 继 续 教 育 和 终 生 学 习 的 渴 望 和 需 求 日益 迫 切 . 另 一 方
并 且
(, 一 £, : ‘
2( 1n R] [ m+ )- i
rnf +1) / m i
() 1
面 ,信 息 技 术 的 迅 速 发 展 和 在 教 育 领 域 中 的 广 泛 应 用 又 为 人 们 享 受 终 身 教 育 提 供 了 可能 , 是 在 这 种 社 会 背 景 下 . 程 教 育 应 正 远 运 而 生 , 且 得 到 了 飞速 发 展 。 同 时 , 们 也 深 刻 地 认 识 到 远 程 并 人 教 育课 程 教 学 的成 功很 大 程 度 上 依 赖 于 教 学 质 量 和 教 学 水 平 。…
C3 ( x1 —1 ) 2 0 03 .=2 5 0 8 / 0 = .2 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目的和对象:
网络课程是一项多因素的教学系统工程。
为了保证网络课程的开发质量,以及正确地对某个网络课程进行价值性判断,我们特设计了以下网络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项的获得:
通过分解目标的方式,依据构成网络课程的主要因素及其属性,我们把目标分解为两个层次,从而形成指标体系。
其中一级指标分为:教学性、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和人文性五个。
(具体如下表),在一级指标的基础上再细分二级指标。
评价标准的建立:
网络课程是一个既注重“量的要求”又追求“质的水平”的工程,根据它的这个特点,本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了两种标准的描述方式:描述式标准和期望评语量式标准。
权重的确定:
本评价指标体系由两级指标项构成,自重加权和加重加权这两种加权方式并存。
其中一级指标是采用自重加权,将满分(100分)分为5个权数,权数直接作为等级的分值。
二级指标在一级指标的基础上采用加重加权,设立加权重数bi和等级(aj),得分为:Fi=bi.a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