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的颗粒分析试验记录表(移液管法)
河流动力学实验报告材料模版

河流动力学实验(一)大学水利水电学院二〇一二年十月实验一 泥沙颗粒分析试验一、实验目的及项目1、掌握实验室中运用筛分法及移液管体分析河床质、悬移质沙样的方法。
2、掌握绘制泥沙颗粒级配曲线的方法,求出泥沙样品的50d ,pj d,ϕ=等特征值。
二、筛分析法:适用于粒径大于0.1毫米(或:0.、0.060毫米)的泥沙颗粒分析。
(一)试验设备1、粗筛:园孔,孔径为200、100、60、40、20、10、5、2毫米。
2、细筛:方孔,孔径为5.0、2.0、1.0、0.5、0.25、0.1、(或0.、0.06)毫米。
3、洗筛:孔径为0.1毫米。
4、其他:振筛机、烘箱、天平、毛刷、盛沙杯等。
(二)操作步骤1、检查沙样:用玻璃棒在沙样中搅拌,如玻璃棒没有粘附沙粒。
则可以为已风干,否则应作风干处理,如沙样过多,则用四分法取出代表性沙样分析。
2、将分取沙样,(大约100-300克左右)放在天平上称出总重量,准确至0.01克。
3、根据沙样的最大粒径,准备好粗、细筛数只,并按孔径由大到小依次排列备用。
4、将沙样倾入粗筛之最上一层,加盖后,放在振筛机上振筛15分钟。
5、从最上一层开始,顺序将各级筛取下,在纸上用手扣打摇晃,直至无沙漏下为止,漏下之沙放在下一级筛,卡在孔径中之沙。
应计入本层筛之。
6、将留在各级筛上之沙,扫入编号杯,分别称重。
7、测记最大粒径:在最上一层筛,找出最大一颗粒沙子,量其粒径为沙样最大粒径。
(三)实验记录大学水利水电学院质筛分析记录计算表 表一分析:核算:三、移液管法(一)试验设备1、移液管分析仪一套,本仪器只适用于粒径小于0.1mm及浓度为0.3~2%的泥沙颗粒分析。
2、盛沙杯:容量为100ml的玻璃杯7个。
3、沉降筒:容量为600ml的玻璃量筒一个。
4、温度计:量度50℃,最小刻度0.1℃一支。
5、电动天平:感量万分之一克。
6、悬移质水样:(通过0.1mm洗筛冲洗)。
7、搅拌器:轮径5cm,孔径为3mm。
土工试验报告表

土工试验报告表1. 前言本报告书对土工试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以提供关于土壤力学性质和稳定性的基本信息。
试验结果对于工程设计和土地利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 试验目的本次土工试验的目的是对所选土壤样本进行力学性质测试,包括颗粒分析试验、液塑性极限试验、压缩试验和剪切试验,以了解土壤的力学性质和稳定性。
3. 试验方法和仪器本次试验采用了以下方法和仪器: - 颗粒分析试验:采用筛网分析法,使用细筛和粗筛进行分级。
- 液塑性极限试验:采用塑限法,使用塑限仪进行测定。
- 压缩试验:采用压缩试验仪,对土壤样本进行压缩性能测试。
- 剪切试验:采用直剪试验法,使用剪切仪进行剪切参数测试。
4. 试验结果与分析4.1 颗粒分析试验结果根据颗粒分析试验,得到了土壤样本的粒径分布曲线。
根据曲线分析可知,土壤样本主要由粉砂和细砂组成,粉砂占总质量的40%,细砂占总质量的35%。
粗砂和粘土的含量较低,分别占总质量的20%和5%。
根据颗粒分布特点,土壤样本属于多孔介质,并具有一定的含水量。
4.2 液塑性极限试验结果液塑性极限试验结果显示,土壤样本的液限为35%,塑限为20%,塑性指数为15%。
根据塑性指数的计算,土壤样本属于可塑性土,表明土壤在水分作用下具有较强的变形能力。
4.3 压缩试验结果压缩试验结果显示,土壤样本的压缩性能较好。
经过快速压缩试验,土壤样本的压缩指数为0.2,表明压缩变形速度较快。
经过固结试验,土壤样本的固结指数为0.1,表明固结速度较慢,土壤样本在一定荷载下可能会有较大的沉降变形。
4.4 剪切试验结果剪切试验结果显示,土壤样本的剪切参数较为稳定。
剪切强度参数为15MPa,剪切角为30度,表明土壤样本的抗剪性能较好。
剪切试验数据还提供了土壤的强度衰减曲线,用于工程设计时的应力计算。
5. 结论综合以上试验结果和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 土壤样本主要由粉砂和细砂组成,具有一定的含水量。
- 土壤样本属于可塑性土,具有较强的变形能力。
试验一 土的颗粒分析试验

试验一土的颗粒分析试验(一)、试验目的颗粒分析试验是测定干土中各种粒组所占该土总质量的百分数,借以明确颗粒大小分布情况,供土的分类与概略判断土的工程性质及选料之用。
(二)试验方法与适用范围1、筛析法:适用于粒径大于0.075mm的土。
2、密度计法:适用于粒径小于0.075mm的土。
3、移液管法:适用于粒径小于0.075mm的土。
4、若土中粗细兼有,则联合使用筛析法及密度计法或移液管法。
(三)、筛分法实验1、仪器设备:(1)符合GB6003——85的要求的试验筛。
粗筛:圆孔,孔径为60mm、40mm、20mm、10mm、5mm、2mm;细筛:孔径为2.0、1.0、0.5、0.25、0.1、0.075mm。
(2)、天平:称量1000g与称量200g。
(3)、台秤:称量5kg.。
(4)、振筛机:应符合GB9909——88的技术条件。
(5)、其他:烘箱、研钵、瓷盘、毛刷、木碾等。
2、操作步骤(无粘性土的筛分法)(1)从风干、松散的土样中,用四分法按下列规定取出代表性试样:①粒径小于2mm颗粒的土取100g——300g②最大粒径小于10mm的土取300g——1000g③最大粒径小于20mm的土取1000g——2000g④最大粒径小于40mm的土取2000g——4000g⑤最大粒径小于60mm的土取4000g以上。
称量准确至0.1g;当试样质量多于500g时,准确至1g。
(2)将试样过2mm细筛,分别称出筛上和筛下土质量。
(3)取2mm筛上试样倒入依次叠好的粗筛的最上层筛中;取2mm筛下试样倒入依次叠好的最上层筛中,进行筛析。
细筛宜放在振筛机上震摇,震摇时间一般为10——15min。
(3)由最大孔径筛开始,顺序将各筛取下,在白纸上用手轻叩摇晃,如仍有土粒漏下,应继续轻叩摇晃,至无土粒漏下为止。
漏下的土粒应全部放入下级筛内。
并将留在各筛上的试样分别称量,准确至0.1g。
(4)各细筛上及底盘内土质量总和与筛前所取2mm筛下土质量之差不得大于1%;各粗筛上及2mm 筛下的土质量总和与试样质量之差不得大于1%。
附录1 推荐的试验检测数据记录文件及报告文唯一性标识编码表汇总

0708
粉煤灰比表面积试验检测记录表(勃氏法)
JJ0708
siO2、Al2O3、Fe2O3含量
0709
SiO2、Al2O3、Fe2O3含量试验检测记录表
JJ0709
8
沥青
密度
0801
沥青密度试验检测记录表
JJ0801
道路石油沥青试验检测报告JB010801
道路用乳化沥青试验检测报告18010802
JJ0218
冲击值
0219
粗集料冲击值试验检测记录表
JJ0219
3
岩石
单轴抗压强度
0301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检测记录表(立方体)
JJ0301a
岩石试验检测Βιβλιοθήκη 告JB010301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检测记录表(圆柱体)
JJ0301b
抗冻性
0302
岩石抗冻性试验检测记录表
JJ0302
含水率
0303
岩石含水率试验检测记录表
粉煤灰试验检测报告JB010702
无机结合稳定材料击实试验检测报告JB010703
无机结合料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检测报告JB010704
水泥(石灰)剂量标准曲线试验检测报告JB010705
矿料级配合成试验检测检测报告JB010706
无机结合料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报告JB30707
最佳含水量
0702
无侧限抗压强度
附录1推荐的试验检测数据记录文件及报告文唯一性标识编码表
序号
项目
参数
参数号
表格名称
记录表号
报告编号
1
土
颗粒级配
0101
土的颗粒分析试验检测记录表(筛分法)
土的颗粒分析、击实、液塑限

颗粒分析试验:适用粒径大于0.075mm,小于60mm土样。
试样从风干、松散的土样中,用四分法按照下列规定取出具有代表性的试样小于2mm颗粒的土100-300g 最大粒径小于10mm的土300-900g 最大粒径小于20mm的土1000-2000g 最大粒径小于40mm的土2000-4000g 最大粒径大于40mm的土4000g以上。
试验步骤:(无凝聚性的土)1、按规定取试样,将试样分批过2mm筛。
2 、将大于2试样从大到小的次序,通过大于2mm的各级粗筛。
将留在筛上的土分别称量。
3、2mm筛下的土如数量过多,可用四分法缩分至100-800g。
将试样按从大到小的次序通过小于2mm的各级细筛。
可用摇筛机进行振摇。
振摇时间一般为10-15min。
4、由最大孔径的筛开始,顺序将各筛取下,在白纸上用手轻叩摇晃,至每分钟筛下数量不大于该级筛余质量的1%为止。
漏下的土颗粒应全部放入下一级筛内,并将留在各筛上的土样用软毛刷刷净,分别称量。
5、筛后各级筛上和筛底土总质量与筛前试样质量之差,不应大于1%。
6、如果2mm筛下的土不超过试样总质量的10%,可省略细筛分析;如果2mm 筛上的土不超过试样总质量的10%,可省略粗筛分析。
试验步骤(对于含有黏粒土的砂砺土)1、将土样放在橡皮板上,用木碾将粘结的土团充分碾散,拌匀、烘干、称量。
如土样过多时,用四分法称取代表性土样。
2、将试样置于盛有清水的瓷盆中,浸泡并搅拌,使粗细颗粒分散。
3、将浸润后的混合液过2mm筛,边冲边洗过筛,直至筛上仅留有2mm以上的土粒为止。
然后将筛上洗净的砂砾风干称量。
按上述方法进行粗筛分析。
4、通过2mm筛下的混合液存放在盆中,稍待沉淀,将上部悬液过0.075mm洗筛,用带橡皮头的玻璃棒研磨盆内浆液,再加清水、搅拌、研磨、静置、过筛,反复进行,直至盆内悬液澄清。
最后将全部土粒倒在0.075mm筛上,用水冲洗,直到筛上仅留大于0.0075mm净砂为止。
土的颗粒分析曲线

<0.075mm颗粒含量(%) 土粒密度
杯质量(g) 吸管内土质 量(g) 100量筒内土质量(g) 小于某粒径土质量百分数 (%)
取样深度
杯+土质量 (g)
Hale Waihona Puke 小于2mm土质量 =小于该孔 径 的土质量 (g)
小于2mm土占总质量% = 29.5
小于2mm取试样质量 = 100 g
占总土质 量 百分比(%)
757
小于该孔径 土 质量百分比 (%)
累计留筛土 粘于该孔径的 小于该孔径土 孔径(mm) 质量(g) 土质量(g) 质量百分比 (%)
2 60 40 20 10 5 2 0 0 132 356 598 725 2568 2568 2436 2080 1482 757 100.0 100.0 94.9 81.0 57.7 29.5 1 0.5 0.25 0.075
0 37.8 42.5 55.6 79.8
100 62.2 57.5 44.4 20.2
100.0 62.2 57.5 44.4 20.2
29.5 18.3 17.0 13.1 6.0
二、土的颗粒大小分析试验记录(移液管法) >0.075mm颗粒含量(%) 烘干土质量
粒径 <0.05 <0.01 <0.005 <0.001 备注 颗粒大小级配曲线如试-02表。 杯号
土的大小颗粒分析试验记录
合同号: 试验单位 试验编号 试样地点 试样说明 拟定用途 #REF! #REF! 土质均匀,无杂物 #REF! 试验规程 试验者 校核者 试验日期 #REF! JTG E40-2007 共 5 页第 3 页
一、土的颗粒大小分析试验记录 筛前总土质量 = 2568
留筛土质 孔径(mm) 量(g)
交通部公路工程实验检测表格目录

公路工程实验检测表格交通部大体建设质量监督总站2020年5月5日前言目录一、编制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适用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实验检测项目、方式、参数、指标概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参数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表格类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表格格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利水电工程土工试验规程

悬液温度℃甲种密度计温度校正值乙种密度计温度校正值悬液温度℃甲种密度计温度校正值乙种密度计温度校正值10.010.511.011.512.012.513.013.514.0-2.0-1.9-1.9-1.8-1.8-1.7-1.6-1.5-1.4-0.0012-0.0012-0.0012-0.0011-0.0011-0.0010-0.0010-0.0009-0.000914.515.015.516.016.517.017.518.018.5-1.3-1.2-1.1-1.0-0.9-0.8-0.7-0.5-0.4-0.0008-0.0008-0.0007-0.0006-0.0006-0.0005-0.0004-0.0003-0.0003表9.2.4-2(续)温度校正值温度校正值温度校正值温度校正值19.019.520.020.521.021.522.022.523.023.524.024.5-0.3-0.10.0+0.1+0.3+0.5+0.6+0.8+0.9+1.1+1.3+1.5-0.0002-0.00010.0000+0.00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925.025.526.026.527.027.528.028.529.029.530.0+1.7+1.9+2.1+2.2+2.5+2.6+2.9+3.1+3.3+3.5+3.7+0.0010+0.0011+0.0013+0.0014+0.0015+0.0016+0.0018+0.0019+0.0021+0.0022+0.0023 4按下列公式计算土的颗粒粒径:(9.2.4-3)(9.2.4-4)式中:d——土的颗粒粒径,mm;K——粒径计算系数,可直接查表9.2.4-3;——T℃时水的动力黏滞系数,查表16.1.4,(×10-6) kPa.S;——土粒比重;——T℃时水的比重;——4℃时水的密度,g/cm3;g——重力加速度,cm/s2;L——t时的土粒沉降距离,cm;t——沉降时间,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