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恢复及其绿色开发探析_以七里海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合集下载

天津市七里海湿地生态评价指标体系

天津市七里海湿地生态评价指标体系

天津市七里海湿地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天津市七里海湿地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滨海湿地之一,也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为了保护和管理这一重要的生态资源,天津市政府制定了七里海湿地生态评价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包括三个方面:生态系统结构、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系统服务。

其中,生态系统结构指标包括湿地类型、湿地面积、植被类型和覆盖度等;生态系统功能指标包括水质、土壤质量、气候调节和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系统服务指标包括景观价值、旅游价值和生态经济价值等。

在评价七里海湿地生态系统结构时,需要考虑湿地类型的多样性和面积的大小。

七里海湿地包括河口湿地、滨海湿地、沼泽湿地和海滩湿地等多种类型,面积达到了近3000公顷。

同时,植被类型和覆盖度也是评价湿地结构的重要指标。

七里海湿地的植被类型包括芦苇、蒲草、红树林等,覆盖度较高,有利于维持湿地的生态平衡。

在评价七里海湿地生态系统功能时,需要考虑水质、土壤质量、气候调节和生物多样性等指标。

七里海湿地的水质较好,能够净化水体,维持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

土壤质量也较高,有利于植物生长和土壤保持。

此外,七里海湿地还具有良好的气候调节功能,能够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和降低气温。

生物多样性也是评价湿地功能的重要指标,七里海湿地是许多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具有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价值。

在评价七里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时,需要考虑景观价值、旅游价值和生态经济价值等指标。

七里海湿地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是天津市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具有重要的旅游价值。

此外,七里海湿地还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价值,如渔业、海带养殖等,为当地居民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来源。

综上所述,天津市七里海湿地生态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价体系,能够全面评价湿地的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服务,为湿地保护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同时,该指标体系也为其他湿地的评价提供了参考。

天津七里海湿地核心区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估

天津七里海湿地核心区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估

第47卷第5期2021年5月水力发电天津七里海湿地核心区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估仝磊1,熊红霞#,王晓丽1,彭士涛1!2(1$天津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安全工程学院,天津300384;2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天津300456)摘要:在总结国内外生态恢复成效评估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天津七里海湿地核心区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前后的水环境、沉积物、生物群落等进行现场监测和景观地貌的卫星影像遥感解译,对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七里海湿地核心区修复工程完成后,核心区水域面积较修复前扩大10km2;水环境质量好转,沉积物质量也有了改善,各项指标均达到了I类标准;浮游动物群落密度大幅升高,浮游植物群落丰富度、均匀度、多样性指数较2017年均有所提升,水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水鸟的种类由2017年的135种增加到2019年的176种;野生植被恢复较好,野生草本植物覆盖度增加#关键词:湿地核心区;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估;七里海湿地;天津Effect Evaluation of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oject on the Core Area of Qilihai Wetland in TianjinTONG Lei1,XIONG Hongxia2,WANG Xiaoli1,PENG Shitao1'2(1.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afety Engineering,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300384,Chino;2.Tianjin Reseerch Instituta for Wates Transpost Engineering,Ministro of Transport,Tianjin300456,China)Abstract:To scientifically evvluate the ccmprehensivv effectiveness of the restoration projeci in the core area of Qilihai Wetland,the changes[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storation project are ccmpared about the wates environment, sediment,biologicai ccmmunities and landscape features through the on-site monitoring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sateeite images.Furthee more,the ecologicai restoration effectiveness is evvluated systematically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domestic and foreign studies on the effectiveness evvluation of ecclogical restoration.As shown in the results,aftee the ccmpletion of the restoration project of the c cre area of Qilihai Wetland,the watee area of the ccre area is expanded by10km2;the quality of watee environment is improved and the sediment qualita is enhanccd with al indicators reaching the standard of Class I;the densita of zooplankton communita i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and the richness,uniformita and diversita index of the phytoplankton communita are irnproved i n ccmparison with those in2017,representing the ccntinuous improvement of watee ccc I ovs;the species of waterfowi is increased from135in2017to176in2019;and the wild vegetation exhibits a cleae reccvery,and the coveraae of wild herbs is increased.Key Wordt:core a rea of wetland;ecclovicat restoration project;effect evvluation;Qilihai Wetland;Tianjin中图分类号:X1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59-9342%2021)05-0001-060引言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其生态系统具有独特的水文地位,在干旱天气保水、降解污染物、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11#湿地恢复是指利用生态系统原理或生态修复工程的手段,对发生退化或已经消失的湿地进行恢复和重建,恢复其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面的相关特性,使其重新向良性方向演进,重新发挥应有的功能*2-+。

天津市七里海湿地水资源修复规划研究

天津市七里海湿地水资源修复规划研究

科技视界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上接第162页)[1]邹韬奋.韬奋新闻出版文选[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289,225,344-345,352,341,347,303,340,338.[2]韬奋全集[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2):391.[责任编辑:程龙]0前言七里海是自全新世晚期以来的海退过程在天津平原残留下来的众多泻湖之一,后演化为淡水沼泽,属沼泽湿地。

七里海地域辽阔,地势低洼,海拔1.7-2.4米,为常年性蓄水洼淀。

中间及东西两侧有潮白、蓟运、永定三条大河流过,另有二级河道三条纵横海内。

全年降雨量600-900毫米,蒸发量1000余毫米。

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在此建立了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现状存在问题历史上七里海蓄滞洪区为天然湿地,人类活动较少,河网纵横,坑塘洼淀星罗棋布,水草丰美,盛产鱼虾。

在大洪水期间,起缓洪削峰、蓄存水量的作用,在干旱年份起到水源的作用。

然而由于多年没有来水,水资源匮乏,加上人口增长的巨大压力,蓄滞洪区内的土地部分被开垦利用,区内社会经济发生了变化。

2生态修复规划概况七里海湿地生态修复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必须采取积极的保护态度,紧紧围绕生态修复搞好开发,以生态系统的全面修复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取得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综合成果。

保护的第一项措施是解决好水源问题。

湿地除了种植芦苇外,还可以种植一些既有经济价值,又有观赏价值的水生植物,如莲、藕等;可以养殖既可食用又有观赏价值的鱼类,如彩鲤等;适当开发旅游资源。

建立湿地生态植物园、湿地博物馆,参观贝壳堤。

建立芦苇加工基地,开发芦苇工艺品。

限制规划区内的开发活动,使开发活动向有利于湿地生态保护方面倾斜。

七里海湿地修复规划范围包括现在的西七里海临时滞洪区一、二区和东七里海,2020年规划总面积107平方公里。

天津七里海地区开展湿地生态旅游SWOT分析

天津七里海地区开展湿地生态旅游SWOT分析

天津七里海地区开展湿地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摘要:通过swot分析法对天津七里海湿地开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分别进行分析。

七里海湿地优、劣势,机会与威胁并存,全面认识七里海湿地,在开展生态旅游时才能认清自己,做到扬长避短。

关键词:生态旅游;湿地;swot;七里海生态旅游主要是以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针,以自然生态环境和相关文化区域为场所,为体验、了解、认识、欣赏、研究自然和文化而开展的一种对环境负有真正保护责任的旅游活动。

目前,利用湿地的生态资源开发旅游业已经成为了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湿地(wetland)被定义为: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源、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的或流动的、或为淡水、微咸水或咸水的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 的浅水区域。

在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七里海地处天津宁河县西南部,海拔在1.7-2.4米之间,历史上曾为常年性的蓄水洼淀,总面积约850平方公里,距离渤海15公里。

七里海是自全新世晚期以来海退过程在天津平原残留下来的众多泻湖之一,现已经演变为以芦苇群落为主的滨海盐沼湿地。

一、七里海开展湿地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最早用于企业战略管理,后来扩展应用到社会经济管理的各个层面。

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

整体上看swot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sw,用来分析内部条件,着眼于自身实力及其与竞争对手的比较;第二部分是ot,用来分析外部条件,强调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其对自身可能产生的影响。

利用这种方法可以从中找出对自己有利的、值得发扬的因素,以及对自己不利的、应该避开的东西,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和采取相应战略,以”己”之长,克”敌”之短。

本文下面利用swot分析法对天津七里海湿地开展生态旅游进行分析。

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

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

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不断加剧,湿地生态遭到破坏和威胁,呼吁开发科学的保护措施以保护湿地。

一、湿地保护措施1.园区建设:通过建设湿地公园等景点,鼓励市民进入湿地区域,提高公众的湿地认知和环保意识,激发群众保护湿地的热情。

2.建立保护制度:加强湿地生态环境的监测与评估,制定相关的湿地保护政策和法规,采取强有力的保护措施,切实保障湿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生态修复:通过人为干预和生态技术手段,恢复和改善湿地的生态环境,提高湿地的生态功能,使湿地生态系统再次实现可持续发展。

4.加强科研:湿地保护需要科学的研究支撑,及时总结湿地生态环境变化的趋势和规律,为切实制定科学的保护措施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2.湿地保护区划设:划定湿地保护区后,在保护区内进行湿地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有效防止非法活动对湿地资源的破坏,使之成为湿地生态系统全面保护的利器。

3.湿地土地利用管理:加强湿地土地利用管制,探索科学的湿地土地利用方式和管理机制,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可持续发展。

4.人类活动控制:湿地生态系统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不良影响,如不规范的草原放牧,无序的湖泊补水,无序的湖岸开发,对其环境有很大的伤害。

对于这些活动,必须加强科学调控,保持湿地生态系统的完美状态。

5.引导公众保护湿地:对群众进行科普和教育,提高公众保护湿地的环保意识,形成人人保护湿地、保护生态的良好风尚。

三、结语湿地是人类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湿地保护和恢复,是实现国家环境建设目标的必然要求。

为了实现湿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保护和修复措施,同时,需加强科学研究,完善湿地生态保护机制,提高公众的湿地环保意识,共同实现湿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外部性及生态补偿问题研究——以七里海湿地为例

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外部性及生态补偿问题研究——以七里海湿地为例
标准 。
关键 词 : 外部 性 ; 态补偿 ; 生 补偿 标 准 ; 湿地 自然保 护 区
中图分 类号 :0 2 2 F6.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 章编号 :0 85 3 (0 0)60 1 -6 10 —8 1 2 1 0 - 00 0
湿 地 , 为 地 球 上 三 大 生 态 系 统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之 一 , 挥 着 巨 大 和 无 可 替 代 作 发
重 庆大 学 学 报 ( 会 科 学 版 ) 社
2 1 第 1 第 6期 0 0年 6卷
J U N LO H NG IG U I E ST Sc ̄ SineE io )V 11 o62 1 O R A FC O QN N V R IY( oi c c dtn o 6N . 0 0 e i .


外 部 性 理 论 和 现 象 分 析
由 于 人 类 的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对 资 源 环 境 产 生 了 一 定 的 负 面 作 用 , 府 建 立 了 政
许 多 自然 保 护 区 , 大 了 对 资 源 环 境 的 保 护 力 度 , 进 了 资 源 环 境 的 可 持 续 利 加 促
摘要 : 出于对 湿地 资源 的保 护 , 中国政 府将许 多湿地 划 为 自然保护 区 , 禁止 农 民对 其进 行 开发 和 利 用。文 章 从外部 性理 论 出发 , 出解决 湿地保 护 区外部 性 问题 的有 效手段— — 生 态补偿 。 同时 以 天津七 里 海 湿地 为 提 例进行 了实证研 究 , 先 , 首 分析 了在该 地 区建立 自然保 护 区所 产 生的 外部性 问题 , 即建 立 湿地保 护 区对 当地 农 民的发展 空 间、 生存 空 间和 环境权 力具有 一定 的限制 , 对其心 理产 生 了很 大的冲 击 ; 次 , 其 明确提 出当地 生 态补偿 的主 体 为市县政 府、 边地 区及 当地 受益企 业和机 构 ; 周 最后 , 对其 价值进 行 了货 币化表 示 , 定 了补偿 确

昌黎黄金海岸自然保护区七里海潟湖湿地生态系统退化分析与修复对策

昌黎黄金海岸自然保护区七里海潟湖湿地生态系统退化分析与修复对策

鲆鱼 、 铜罗鱼等渤海经济鱼类的产卵场 ,在沿海湿 地 中具有 较强 的典 型性和 代表 性 。 由于七 里 海涡 湖 夹 于海 、陆之 间 ,沿 岸到 处是杂 草 丛生 、树林 密 布 的湿地 和 沼泽 ,自然 生态 环境 比较优 越 ,历来 为诸 多旅 鸟 、夏 候 鸟的最佳 过 往或 栖居 之地 。每 年春秋
第2 卷 第2 9 期
2 1年 0 月 00 6
吉 林
地 质
Vo1 9 NO 2 . 2 .
J n 2Ol u 0
J LI GE0LOGY I N
文章 编 号 :1 0 - 2 2 2 1 0 0 1 4 7( 0 0) 2—1 7— 3 2
昌黎黄 金海岸 自然保护 区七里海溻湖湿地 生态系 统退化分析 与修 复对策
年 七 里 海 治 理 工程 修 建 了 2 m 长 的 围堤 和 6 5k 0m
宽 的 十 孑 挡 潮 闸 ,七 里 海 面积 缩 小 为 85k 。2 L . m 0
世纪 8 年代 以来围湖养虾 ,使七里海产生了极剧 0
收 缩 (图 1 。经 18 ) 97年 20 00年 卫 星影 像 对 比 :
渴湖由咸变淡的主要原因是海与溻湖之间的砂丘封 等地貌 体组成 。湖 内有 滦河 古入海 汊 道形成 的 5条 闭了 潮汐 通道 ,海 水不 能随 潮涌 入 。 民国二 十一年 河流注入,属半封闭式溺湖 ,是国内仅存的现代溻 修 《 昌黎县志 》 又记载了溻湖 由淡变成得过程 :迟 “
湖之一 ,因水 域宽 七里 而得 名 ,东 北 隅有潮 汐通 道 与海 相连 , 这里 曾是带 鱼 、 黄鱼 、 鳞 鱼 、 小 青 梭鱼 、
收稿日期 :2 1—40 ; 修订 日期:2 1.53 0 00 4 0 00—0

基于鸟类栖息地营建的湿地景观设计——以北戴河七里海潟湖湿地为例

基于鸟类栖息地营建的湿地景观设计——以北戴河七里海潟湖湿地为例

渤海湾湿地是东亚—澳大利亚水鸟南北迁徙的重要驿站,每年广阔的滨海湿地为上百种、数量超过百万只的迁徙水鸟提供优良的中途停歇地和觅食地,使其得以补充继续飞行所需的能量储备[1]。

伴随着天津、河北等地区的人类围海造田等建设活动,天然滨海湿地的数量及面积逐年减少,给湿地鸟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北戴河七里海潟湖湿地作为国内仅存的现代潟湖湿地之一,面临着诸多严峻问题。

本文以七里海潟湖湿地生态修复研究为例,阐述为鸟类营造良好的栖息地环境的湿地景观设计方法。

姜婧怡1992年生/女/天津人/硕士/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景观设计师/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天津 300051)张月明1992年生/女/河北石家庄人/硕士/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景观设计师/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天津 300051)高煜童1994年生/女/天津人/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景观设计师/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天津 300051)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与人类活动的干扰,天然滨海湿地的数量及面积逐年减少、生态环境失调,湿地中鸟类栖息地急剧减少,因而营建湿地中鸟类栖息地,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本研究以北戴河七里海潟湖湿地为例,通过调查湿地鸟类的生活习性等基础资料,以为鸟类营造良好的栖息地环境为出发点,从鸟类栖息地营建的准备工作、鸟类栖息地重要环境因素的设计等方面提出湿地环境下鸟类栖息地营建的策略与原则,为湿地鸟类栖息地的营建提供可借鉴的湿地景观设计方法。

关键词湿地;鸟类栖息地;景观设计;潟湖AbstractWith the interference of urbanization and human activities, the number and area of natural coastal wetland are decreasing year by year, which cause the ecological imbalance and the reduction of bird habitats in wetland. Therefore, it is vital to build the bird habitats and maintain the biodiversity and ecological balance of wetland. Taking the Qilihai lagoonal wetland as an example, this research provides the strategies and principles of wetland bird habitats and methods of wetland landscape design aiming at creating a good environment for birds and the well preparing for the of construction bird habitats .Key wordswetland; bird habitat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Lagoon基于鸟类栖息地营建的湿地景观设计——以北戴河七里海潟湖湿地为例姜婧怡 张月明 高煜童Wetland Design Based on Bird Habitats Creation—A Case Study of Qilihai Lagoonal Wetland, BeidaiheJiang Jingyi Zhang Yueming Gao Yutong1 七里海潟湖湿地概况七里海潟湖湿地位于秦皇岛北戴河新区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面积约为20 km2,多年来因筑堤、围垦、养殖等人类活动导致湿地水面不断萎缩,目前潟湖湖盆面积仅存2.3 km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8-06-12作者简介:白丽萍(1981-),女,陕西韩城人,助理规划师。

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恢复及其绿色开发探析以七里海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Analysis o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Nature Wetland Reserve and Its Green Exploration . Taking Qilihai Nation al N atu re Wetlan d Reserve as Example白丽萍 李 影 兰 旭 魏彤岳(天津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天津 300201)摘要 七里海湿地是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著名三大古海岸之一。

近几十年出现了严重的生态危机,本文借鉴众多湿地保护与开发经验,就七里海湿地生态恢复与绿色开发利用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措施:依据自然保护区的相关法律法规对其进行切实保护与管理,通过恢复河流生态补水、翻耕苇地、禁捕鸟类等生态修复措施恢复其生态功能,进而发展湿地绿色产业、开展项目建设环评等绿色开发活动发挥其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

关键词 湿地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湿地恢复 城市湿地公园Abstract Q ilihai W etland,a national natura l r eser ve in China,is o ne of the 3famo us lar gest Palecoast in the w or ld.Ho wever ,ther e a re some eco lo gica l crisis emer ged in Q ilihai recent decades.M aking refer ence of many ex periences o f w et land pro tect ion,r eco ver ing and develo pment,this paper g ives some r atio nal sugg est ions of eco lo gical r esto ration and gr een development in w etland:pro tect ing and manag ing it accor ding to law and r ules of r eser ve firstly;recov er ing natur e functio n of the riv er w hich had compensated fo r eco lo gical water supply,tur ning o ver the reed,banning bird fow ling and so o n to r e habilitating it secondly;further more,develo ping g reen economy of wetland and item enviro nmental impact evaluation.T hen,it can play an impor tant role in biolog y,eco no my and societ y.Key words Wetl and National Natur al Reserve Wetl and Res torati on City Wetland Park1 引言湿地是地球上多功能的生态系统,具有丰富而不可忽视的生态效益,被誉为 自然之肾!。

∀湿地公约#中定义湿地:天然的或人工的、长久的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 的水域。

我国是世界上湿地类型齐全、数量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的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浅海、滩涂湿地、人工湿地等主要湿地类型的面积总计约6594万hm 2,占世界湿地的10%,位居世界第四位[1]。

但由于人口众多,资源长期过度消耗,出现了泥沙淤积严重使天然湿地急剧减少;湿地污染加剧使水质恶化,危害湿地生物多样性、降低湿地功能和效益等问题。

因此亟需寻求各类湿地的保护方法,对受损退化湿地进行生态恢复与重建,在不对其产生负面影响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利用。

2 七里海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2.1 七里海湿地自然概况七里海湿地由5000年前渤海退水而成,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海盐资源、地下卤水资源及石油、天然气、地热资源及牡蛎滩和贝壳堤。

牡蛎滩和贝壳堤是海陆变迁、地质变化的自然遗迹,对研究古海洋、古生物、古海岸及古黄河、派河的三角洲阶段性向海滩推进造陆的过程等72 环境保护科学 第35卷 第1期 2009年2月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92年,七里海湿地经国务院批准为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唯一的古海岸与湿地同处一地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著名三大古海岸之一。

目前七里海核心区和缓冲区面积共95km 2,经历缺水、干库,最大蓄水量由建国初期3亿多m 3降至0 8~1亿m 3。

与津唐运河、潮白河、蓟运河、曾口河等河流相连,潮白新河从北至南穿流而过,将七里海分为东海和西海。

图1 七里海湿地现状示意七里海是生物物种多样化的基因库。

七里海水生野生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

水生植物有苇、蒲、蓼、藻等挺水、沉水性植物50余种。

野生鱼类有草、鲤、鲫、鲇、鳅、鳝等30多种。

有中华绒鳌蟹、虾等,历来享有 银鱼紫蟹!之誉。

野生兽类有狐、貉、獾、兔等10余种。

鸟类200多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东方白鹳、白尾海雕、金雕等11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大天鹅、小天鹅、鸳鸯等20种。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七里海水产品自然捕捞量每年达500余万kg 。

产芦苇、蒲草每年达2500余万kg 。

众多的水生动植物资源,对于维持大自然生态平衡,做出重要贡献。

2.2 七里海湿地存在的生态问题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受人为影响,对湿地内的水体、生物等资源的开发强度较大,其生物多样性处于一般水平[2]。

近年来七里海湿地面临的最严重问题是水源枯竭:潮白新河开挖后,上游客水直泻入海,加之年降水量减少到蒸发量的1/3,使七里海湿地的水循环严重失衡。

气候干旱、毁海垦田、上游修建水库等使七里海湿地面积缩小。

此外潮白新河一河两堤宽千米,占地9km 2,加之乡镇用堤埝对其零碎分割造成对七里海整体性的人为破坏。

七里海湿地面积缩小、土质退化和干旱无水造成植物群落严重衰颓。

潮白河防潮闸的建立切断了降海性、溯河性鱼虾蟹类由七里海到渤海湾生殖洄游的必由之路,使生物数量逐年减少直至70年代中期完全灭绝。

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和人类的狂捕滥杀,使珍稀鸟类绝大部分已很难见到,甚至有的已经绝迹。

野兔、狐狸等常见的10余种哺乳动物也已基本绝迹[2]。

可见七里海湿地面临一定的生态危机,应通过生态技术、工程对其进行修复或重建,再现干扰前的结构和生态功能。

3 七里海湿地的生态恢复对策3.1 七里海湿地保护与恢复的重要性∀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明确提出对湿地和生态敏感区要进行保护,使其发挥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地方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保持天津 水乡!文化特色等综合功能。

七里海湿地保护区的核心区,属于特殊生境,应加以严格保护。

十七!大报告也强调要建设生态文明的和谐社会。

可见当前社会充分认识到湿地对保持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将对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列入经济发展规划之中,使湿地生态保护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具有了依据。

七里海湿地位于天津市东部宁河县西南部,与滨海新区接壤,其良好的生态系统有利于为市区及滨海新区营造宜人的周边环境并防止外围土地荒漠化。

此外,七里海处于城市北片区域生态湿地连绵带上,其湿地生态功能的恢复有利于构建连通渤海-黄港水库-七里海湿地-大黄堡湿地生态走廊,为百余种候鸟及旅鸟的迁徙提供绿色路径和驿站,也为绿色廊道周边能量的流通提供通道。

3.2 七里海湿地生态恢复对策自然保护区内部功能区的合理划分是自然资源保护和科学管理的基础[3],也是实现七里海湿地生态恢复进而开展绿色开发的前提。

因此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和∀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中关于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三个功能区的合理划分及管理规定。

在明确标示各功能区界线的基础上对保护区的生态开发进行统一规划,在保持其湿地属性不变的前提下根据 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渔则渔、宜牧则牧!的原则进行,避免单一模式的开发。

湿地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水,保护、恢复七里海73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恢复及其绿色开发探析 白丽萍首先要解决水源问题。

潮白新河的开挖、分割围埝对七里海湿地造成了水源切断和严重分割,破坏了七里海的湿地生态和整体效应。

因此应取消七里海的分割围埝并消除潮白新河七里海段的左右两堤,恢复潮白河原天然河流的生态补水功能,或控制潮白新河左、右堤路的修建高度、路宽,设过水、过鱼设施,保持东、西海连通,恢复东西海的整体性。

其次,通过翻耕苇地;禁捕、保护鸟类;鱼蟹产殖回游期开通防潮闸;人工增殖放流等措施逐步恢复七里海的植物群落、野生鱼蟹和鸟类群落等宝贵生物资源,重新构建起七里海完整、丰富的生态系统。

再次,保护湿地及周边环境。

按照规定在自然保护区的核、缓区内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在缓冲区禁止开展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在实验区内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破坏资源或者景观的生产设施。

在试验区及湿地周边推广生态农业,施用农家肥,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加强对机动船只的管理;加强对湿地及周边地区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

最后应加强湿地保护及恢复的宣传教育,增加人们对湿地资源的认识,提高保护意识。

同时加紧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使七里海湿地的保护和绿色开发利用走上法制轨道。

4 七里海湿地绿色开发建议4.1 七里海湿地绿色开发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在保护、修复与开发七里海的同时,要特别注重其生态子系统与所处城市生态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

因此应在城市规划中合理调配和利用水资源,把湿地生态用水纳入计划进行统筹安排,减少上游不合理拦截客水的建设,为湿地留出生态用水。

此外加强水利设施和疏浚、浇灌工程建设,掌握好雨季的有利时机,将地表径流引入库区湿地,补充生态用水,使其逐渐恢复并具备可持续绿色开发的潜能。

4.2 七里海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各功能区范围的绿色标识在七里海湿地核、缓区边界设置界碑和警示牌,向人们警示功能区边界,避免保护区内部野生环境受到人为活动的干扰。

开展绿色开发,首先应在三区边界设绿色防护带,起隔离功能区、生态保护、水源涵养、改善功能区小气候的作用。

边界防护林的种植必须适地适树,避免发生外来物种对湿地本土物种 芦苇沼泽植物群落生存空间的生态侵占,造成苇地萎缩退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