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化湿地生态恢复

合集下载

退化湿地保护修复工程方案

退化湿地保护修复工程方案

退化湿地保护修复工程方案湿地是地球上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不仅能够维持生物多样性,还能够防治自然灾害、净化水质、改善气候等,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化等活动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湿地面临退化和破坏的危险。

因此,对于退化湿地的保护和修复工程已经变得尤为重要。

本项目旨在保护和修复一处退化的湿地,恢复其原有的生态功能和生态价值,促进区域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二、现状分析1. 湿地退化原因(1)土地开发利用不当。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一些湿地被用作房地产开发、农田耕种、工业厂区建设等,导致湿地生态系统破坏加剧,湿地退化严重。

(2)生态环境污染。

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湿地,导致湿地水质受到严重污染,湿地植被生长状况恶化,湿地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3)生物入侵。

一些外来入侵物种侵入湿地,破坏了湿地的生态平衡,对湿地植被和野生动物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加速了湿地的退化。

2. 湿地退化现状(1)湿地植被减少。

原有的湿地植被面积减少,植被种类单一,湿地生态系统受到破坏。

(2)水质恶化。

湿地水域受到严重的污染,水质差,无法满足生物生存的需要。

(3)湿地生物多样性减少。

由于生态环境恶化,湿地生态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湿地生物种群数量减少和种类减少。

三、项目目标1. 保护湿地退化区域,减缓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

2. 恢复湿地原有的生态功能和生态价值,促进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3. 提高湿地保护和管理水平,促进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

四、项目内容1. 湿地植被恢复(1)在湿地退化区域进行植被调查,确定湿地退化区域植被恢复的目标。

(2)确定湿地退化区域植被恢复的栽植物种类和数量,确保恢复的植被能够适应湿地生长条件。

(3)进行湿地植被的种植和管理工作,保证植被生长的顺利。

2. 水质改善(1)建立湿地水质监测网,对湿地水质进行定期、全面的监测。

(2)对湿地水质差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确定针对性的水质改善措施。

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

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

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湿地是连接陆地和水体的重要环境过渡带,对于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和水文循环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发展,湿地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退化。

为了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少人类活动的影响,增强湿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了解湿地生态系统在制定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策略之前,首先需要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全面的了解。

湿地生态系统包括沼泽、河口、湖泊、河流和洪水平原等不同类型的湿地。

每个湿地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生物多样性。

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包括鸟类、鱼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昆虫和植物等。

湿地还提供了许多重要的生态服务,如水资源调节、水质净化、海岸防护和碳储存等。

了解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和功能,有助于制定科学有效的保护和恢复措施。

二、保护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是确保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以下是一些保护湿地的关键措施:1. 制定湿地保护政策:政府部门应该采取措施制定湿地保护政策,并确保其得到有效实施。

政策应包括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指导和经济激励措施等。

2. 建立保护区网络:建立湿地保护区网络是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

保护区网络应覆盖各种湿地类型,并涵盖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

3. 加强监测和管理:加强湿地的监测和管理是确保其保护的关键。

监测应涵盖湿地的水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等方面。

管理工作应包括湿地的规划、巡逻和执法等。

4. 提高公众意识:提高公众对湿地的认识和关注是保护湿地的重要环节。

通过开展湿地教育和宣传活动,可以增强公众对湿地保护的支持和参与。

三、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对于已经遭受破坏和退化的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工作尤为重要。

以下是一些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的方法:1. 水文恢复:恢复湿地的水文状况是重要的一步。

通过调整水位、修复河道和改善排水系统等手段,可以恢复湿地的水文环境,促进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

2. 植被恢复:植被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方法

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方法

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方法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破坏,许多生态系统也因此遭受退化。

退化的生态系统给人类社会和生物多样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因此急需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修复退化的生态系统。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退化生态系统修复方法,希望能够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一、植被恢复植被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植被恢复是修复退化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之一。

植被恢复可以通过人工造林、植树种草等方式来实现。

在进行植被恢复时,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和植被特点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确保植被能够顺利生长并逐渐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

二、湿地修复湿地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水文循环、净化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许多湿地面临退化的问题。

湿地修复是修复退化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之一。

湿地修复可以通过恢复湿地的水文条件、植被恢复、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式来实现。

通过湿地修复,可以有效改善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提高湿地的生态服务价值。

三、水体治理水体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水体污染、水资源过度开发等问题,许多水体面临退化的情况。

水体治理是修复退化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之一。

水体治理可以通过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水体水质、恢复水体生态系统等方式来实现。

通过水体治理,可以有效改善水体环境质量,保护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

四、土壤改良土壤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植被生长、保持水分和养分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土壤侵蚀、土地退化等问题,许多土壤面临退化的情况。

土壤改良是修复退化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之一。

土壤改良可以通过施加有机肥料、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等方式来实现。

通过土壤改良,可以有效改善土壤质量,促进植被生长,恢复土壤生态系统的功能。

五、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特征,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第六章湿地生态恢复与重建

第六章湿地生态恢复与重建

第六章湿地生态恢复与重建一、湿地生态恢复的概念湿地生态恢复指在退化或丧失的湿地通过生态技术或生态工程进行生态系统结构的修复或重建,使其发挥原有的或预设的生态服务功能。

在湿地生态恢复中,应明确以下概念(1)湿地恢复:把受损湿地或由于人类活动而发生改变的湿地恢复到干扰前的状况。

(2)湿地改进:指将生态系统现有状态进行改善,增加了人类所期望的某些特点。

高强度的影响和管理,包括改变湿地的物理性质,比如将一个本没有明水面的湿地中修建一个池塘作为水禽的栖息地。

管理活动不改变湿地的土壤和水文情势,比如安装水禽的鸟巢,控制外来种的传播,维持环湿地的绿带等。

(3)湿地建造:通过人工措施把非湿地区域转变为湿地。

(4)湿地改建:是将恢复与改进(重建)措施有机结合起来,使不良状态得到改造。

改建结果是重新获得一个既包括原有特征,又包括对人类有益的新特性的状态。

二、起源与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范围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增强,有越来越多的基金资助濒危湿地的保护与恢复,同时国际上有关受损湿地植被恢复与改建的研究大量涌现,相关专著和专题论文集相继出版,掀起了湿地恢复研究的热潮。

近年来,国际上形成了湿地恢复研究的两大中心: 一是欧洲(含加拿大北部),主要以贫营养沼泽的恢复为主。

一是北美(含加拿大南部),主要以富营养沼泽为主。

美国自殖民时期以来,已经有50%的湿地消失。

美国于1977年颁布了第一部专门的湿地保护法规。

1995年,美国开始实施一项总投资6. 85亿美元的湿地项目,旨在重建佛罗里达州大沼泽地,该项目计划到2010年完成。

在美国明尼苏达的北部地区,通过筑坝重建和恢复湿地,湿地而积已从1940年的2183hm2增加到1988年的3687hm2。

加拿大湿地而积12700万hm2,为了有效地保护湿地资源,加拿大于1992年颁布了联邦湿地保护政策在瑞典,30%的地表为湿地、湖泊和河流。

由于大量水生植物芦苇的入侵,许多湿地和湖泊已经迅速老龄化。

常见的湿地修复方法

常见的湿地修复方法

1、自然恢复方法
湿地恢复的过程就是消除导致湿地退化或丧失的威胁因素,从而通过自然过程恢复湿地的功能和价值通常自然恢复方法的成功依赖于以下几个因素:稳定的能够获取的水源、最大限度地接近湿地动植物种源地被动恢复的优势在于低成本以及恢复的湿地与周围景观的协调一致。

2、人工促进恢复方法
人工促进自然恢复涉及到自然干预,即人类直接控制湿地恢复的过程,以恢复、新建或改进湿地生态系统当一个湿地严重退化,或者只有通过湿地建造和最大程度的改进才能完成预定的目标时,人工促进恢复方法是一个最佳的恢复模式人工促进恢复方法的设计、监督、建设和花费都是可观的。

扩展资料:
中国的湿地状况令人担忧。

从沿海潮间带,到淡水湖和沼泽地,中国至关重要的湿地都在迅速消失。

1994-2010年期间,渤海湾的原始潮间带消失了约三分之一。

在北戴河,滨海湿地正受到新建高速公路和新河拦水坝的威胁。

最低限度而言,湿地迅速消失的情况令人担忧。

湿地是地球生命支持功能的关键组成部分。

湿地能帮助我们抵御风暴、控制洪水、清洁空气和水,是地球上最具多样性,也最有生命力的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恢复实验报告(3篇)

湿地生态恢复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湿地作为地球上最为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被誉为“地球之肾”。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湿地生态系统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和退化。

为了探讨湿地生态恢复的有效方法,本实验针对某退化湿地进行了生态恢复实验,以期为湿地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和影响。

2. 探讨湿地生态恢复的有效方法和技术。

3. 评估湿地生态恢复的效果。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1)退化湿地:选择某退化湿地作为实验场地,该湿地位于我国某地区,面积约为10公顷。

(2)恢复材料:包括植物种子、土壤改良剂、有机肥料等。

2. 实验方法(1)现场调查:对退化湿地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其地理位置、面积、土壤类型、植被类型、水质状况等。

(2)样品采集:采集土壤、植物、水质等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

(3)生态恢复技术:a. 土壤改良:施用土壤改良剂,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b. 植被恢复: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进行种植,包括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

c. 水质改善:采取水质净化措施,如设置人工湿地、生物膜反应器等。

d. 生态工程:建立生态缓冲带、生态廊道等,提高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4)效果评估:a. 植被恢复情况:定期调查植物种类、数量、覆盖率等指标。

b. 土壤质量:分析土壤肥力、pH值、有机质含量等指标。

c. 水质状况:监测水质指标,如溶解氧、化学需氧量、重金属含量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植被恢复情况经过3年的生态恢复,退化湿地植被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覆盖率由实验前的30%提高到80%。

主要恢复植物包括芦苇、菖蒲、香蒲、柳树等。

2. 土壤质量经过土壤改良,退化湿地土壤肥力、pH值、有机质含量等指标得到明显改善。

土壤有机质含量由实验前的1.2%提高到2.8%,pH值由6.5提高到7.0。

3. 水质状况通过水质净化措施,退化湿地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溶解氧含量由实验前的2.5mg/L 提高到5.0mg/L,化学需氧量由实验前的100mg/L降低到30mg/L。

生态保护湿地保护后期的区域恢复措施

生态保护湿地保护后期的区域恢复措施

生态保护湿地保护后期的区域恢复措施为了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减少人类活动的干扰和破坏,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后期区域恢复措施。

本文将从湿地恢复的原则、方法和案例三个方面分析。

一、湿地恢复的原则1.还原湿地生态系统湿地恢复的目标是还原湿地的自然状态,还原湿地的生态系统。

这需要遵循自然演替的原则,尽量减少人为干扰。

2.保护和修复湿地生物多样性湿地是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恢复湿地需要保护湿地中的濒危物种和栖息地,促进湿地的生物多样性。

3.改善湿地水质湿地恢复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改善湿地的水质。

这可以通过减少农业和工业的污染、处理废水、提高水体循环等措施来实现。

二、湿地恢复的方法1.湿地植被恢复恢复湿地的植被是湿地恢复的关键一环。

可以通过引入适应湿地环境的植被,例如芦苇、蒲草等,来恢复湿地的植被群落。

2.湿地水体恢复湿地生态系统中的水体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恢复湿地的水体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通过拆除围堰,恢复自然水体循环,减少人工排水等方式来改善湿地的水体状况。

3.改善湿地土壤质地湿地的土壤状况对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有着重要的影响。

可以通过增加有机质,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水分保持能力,促进湿地植物的生长。

4.控制入侵物种许多湿地都受到外来入侵物种的影响,这些入侵物种会对湿地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因此,在湿地恢复过程中,需要采取措施控制和清除入侵物种。

三、湿地恢复案例1.美国恢复伊利湖湿地伊利湖湿地是北美最大的淡水沼泽湿地。

由于农业和城市的发展,湿地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破坏。

为了恢复湿地,美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湿地植被恢复、水体治理、控制入侵物种等。

通过这些措施,伊利湖湿地生态系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

2.中国恢复滨海湿地中国的滨海湿地也面临严重的破坏和退化。

为了恢复湿地生态系统,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禁止围垦、加强海岸线保护、恢复海岸植被、控制污染等。

通过这些措施,中国的滨海湿地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

总之,湿地保护和区域恢复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任务。

退化湿地生态恢复PPT课件

退化湿地生态恢复PPT课件

湿地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蓄洪防旱、控制土壤侵
蚀、促淤造陆、净化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等 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地球之肾”之称。
中国是世界上湿地类型多、面积大、分布广的国家之 一,涵盖了全球39个湿地类型,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 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原山区均有湿地分布,包括沼泽、泥 炭地、湿草甸、浅水湖泊、高原咸水湖泊、盐沼和海岸滩 涂等多种类型,其中,青藏高原湿地属高寒湿地,在世界 上为中国独有,它具有独特生态功能,通过涵养水源,孕 育了长江、雅鲁藏布江等亚洲主要江河。我国湿地面积约 260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加拿大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
3 构建指数。针对湿地的各种功能和生态要素, 构建合理的指数,通过长期的跟踪监测从而对这些 功能和要素进行评分。
白龟山库区湿地生态退化 分析与恢复探讨
白龟山水库
一 湿地保护区概况
1 地理位置及土地利用状况
白龟山库区湿地位于平顶山市区中心西 南约6 km处,地理坐标在北纬33°42′14″— 33°46′16″、东经113°02′31″—113°14′45″之 间,地处淮河流域沙颍河水系沙河支流上,由 库区河汊、河滩湿地组成。保护区总面积为 7 790 hm2,东西长20. 9 km,南北跨度7. 4 km,其 中有林地420 hm2、滩地1 170 hm2、水域6 200hm2。
三、湿地生态系统恢复
1、目标 湿地生态恢复的总体目标是采用适当的
生物、生态及工程技术,逐步恢复退化湿 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最终达到湿地 生态系统的自我持续状态。但对于不同的 退化湿地生态系统,其侧重点和要求也会 有所不同。总体而言,湿地生态恢复的基 本目标和要求如下:
1 实现生态系统地表基底的稳定性 2 恢复湿地良好的水状况 3 恢复植被和土壤,保证一定的植被概 率和土壤肥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湿地的概念
湿地是分布于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具 有独特水文、土壤、植被与生物特征的生态系统。拉姆 萨尔公约,湿地的定义为:“湿地是指不问其为天然或 者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水域地带, 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 不超过6m的水域。”
湿地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蓄洪防旱、控制土壤侵 蚀、促淤造陆、净化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等 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地球之肾”之称。 中国是世界上湿地类型多、面积大、分布广的国家之 一,涵盖了全球39个湿地类型,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 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原山区均有湿地分布,包括沼泽、泥 炭地、湿草甸、浅水湖泊、高原咸水湖泊、盐沼和海岸滩 涂等多种类型,其中,青藏高原湿地属高寒湿地,在世界 上为中国独有,它具有独特生态功能,通过涵养水源,孕 育了长江、雅鲁藏布江等亚洲主要江河。我国湿地面积约 260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加拿大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
2.2 湿地的生物治理 生物治理的第一步是植被恢复,只有植 被恢复了,才有可能招引来动物,逐步形 成稳定的群落和生态系统。植被恢复包括 恢复不合理开垦的耕地,通过自然恢复和 人工种植两种途径,对退耕还湿区域内的 耕地进行因地制宜的恢复植被,并为动物 栖息提供适宜的条件。同时根据湿地植物 的生长特点,在适合湿地植物生长地区种 植湿地物种,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 样性。

评价之后再将恢复之前湿地的状态与恢复之后 的状态或者与参照湿地进行比较,就可以评价湿地 恢复的效果。具体说来,该方法有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研究对象。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生态要 素有:水文、土壤、植被、碳素和养分循环以及动 物群落。 2 确定参照系。由于存在不同程度的干扰和实 际情况的差异,参照系会产生一定的变动。 3 构建指数。针对湿地的各种功能和生态要素, 构建合理的指数,通过长期的跟踪监测从而对这些 功能和要素进行评分。
2.5 退化湿地恢复的评价 在湿地的生态恢复过程中,人们较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是以什么指标衡量湿地恢复和达到何种程度可算湿地恢复 成功。这就要求我们建立湿地恢复的评价体系。 通常,各种方法都试图通过生物的或非生物的因素去 度量或构建湿地功能的评价指数。按照最初的恢复目标建 立相应的评价体系,这些评价体系要么聚焦于水文学和土 壤学等自然学科,要么聚焦于生物科学,这是湿地恢复评 价关注的第一个方面。湿地恢复评价关注的第二个方面是 在评价技术中使用参照系作为退化湿地的比较标准。湿地 恢复的目标是对退化或消失的湿地进行修复或重建,再现 干扰前的结构和功能。因此,选择合理的参照系对于湿地 恢复评价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湿地恢复评价关注的第三个 方面是构建评价指数,从而对湿地多种功能的恢复情况进 行定量的评价。
2 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 气候特征:保护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 候区, 6—8月份盛行南风或偏南风,其他月份 均为东北风、西北风,年平均风速2. 5 m /s。 年平均气温14. 9℃,极端最高温度43. 4℃,极 端最低温度-19. 7℃,年均降水量650~800 mm, 无霜期214 d。 地势:白龟山水库北侧和西北侧为低山丘 陵,东侧为平原,水库由北侧的低山、西部的 丘陵、南部的顺河坝(长16. 2 km)、东部的拦 河坝(长1. 46 km)围成,整个地势西北高、东 南低。
2、湿地生态恢复的方法
湿地恢复方法通常包括工程治理和生物治 理部分,大多数工作都采取工程治理与生 物治理相结合的方针。
2.1 湿地的工程治理 根据引起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采 取人工设计的工程,进行无害化处理,减 少不利因素的影响,从而改善环境基质和 环境条件,为生物生长创造条件。因此, 工程治理是生物治理的前提和条件。采取 适当的工程措施,可以大大加速生态恢复 的时间。常见的湿地恢复工程治理措施有: 1 退耕还湿工程 2 兴建保护区水源补给工程 3 水质改善工程
白龟山库区湿地生态退化 分析与恢复探讨
白龟山水库
一 湿地保护区概况 1 地理位置及土地利用状况 白龟山库区湿地位于平顶山市区中心西 南约6 km处,地理坐标在北纬33°42′14″— 33°46′16″、东经113°02′31″—113°14′45″之 间,地处淮河流域沙颍河水系沙河支流上,由 库区河汊、河滩湿地组成。保护区总面积为 7 790 hm2,东西长20. 9 km,南北跨度7. 4 km,其 中有林地420 hm2、滩地1 170 hm2、水域6 200hm2。
2.3 退化湿地恢复的策略 不同的湿地类型,其生态恢复的策略亦有 所不同。见下表
2.4 退化湿地恢复的技术 根据国内外对各类湿地恢复项目研究的 进展来看,可概括出以下几项技术:废水处 理技术,包括物理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 氧化塘处理技术;点源、非点源控制技术; 土地处理技术;光化学处理技术;沉积物抽 取技术;先锋物种引入技术;土壤种子库引 入技术;生物技术:包括生物操纵、生物控 制和生物收获等技术;种群动态调控与行为 控制技术;物种保护技术等。
三、湿地生态系统恢复
1、目标 湿地生态恢复的总体目标是采用适当的 生物、生态及工程技术,逐步恢复退化湿 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最终达到湿地 生态系统的自我持续状态。但对于不同的 退化湿地生态系统,其侧重点和要求也会 有所不同。总体而言,湿地生态恢复的基 本目标和要求如下:
1 实现生态系统地表基底的稳定性 2 恢复湿地良好的水状况 3 恢复植被和土壤,保证一定的植被概 率和土壤肥力 4 增加物种组成和生物多样性 5 实现生物群落的恢复,提高生态系统 的生产力和自我维持能力 6 恢复湿地景观,增加视觉和美学享受 7 实现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安徽湿地自然保护区
三江自然湿地保护区
黑龙江湿地自然保护区
二、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
湿地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其在调节气候与 水文情势、净化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和 生态平衡、提供资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功 能。因此,对湿地进行生态恢复研究时, 应充分考虑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和功能。
尽管湿地有着如此多的功能和价值,但由于 对其缺乏足够的认识,过去人们大多将湿地视为 荒地,是开发与拓荒的对象,对它只是索取,而 缺乏有效的保护。加之,湿地受到一些自然因素 如植被演替与沉积作用等的影响,导致湿地生态 系统遭到破坏,湿地迅速消失,湿地环境发生很 大改变,灾害频繁。全球湿地退化问题变得非常 突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更为严重。这严重地威 胁着人类社会、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