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生态系统退化与恢复

合集下载

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

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

与生态恢复和恢复生态学的相关概念
§7-2 恢复生态学
二、恢复生态学的理论
自我设计与人为设计理论
自我设计理论认为,只要有足够的时间,随着时间推 移,退化生态系统将根据环境条件合理地实现自我组 织并会最终改变其组分;(生态恢复→生态系统层次上) 人为设计理论则认为,通过工程方法和植物重建,可直 接恢复退化生态系统,但恢复的类型可能是多样的。 这一理论把物种的生活史作为植被恢复的重要因子, 并认为通过调整物种生活史的方法可加快植被的恢 复。(生态恢复→个体与种群层次上)
二、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 重建的基本原则
基本 原则
后盾与支持 以美的享受
§7-3 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
三、生态恢复的方法
§7-3 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
四、退化生态系统恢复 与重建的程序
接受恢复项目 明确被恢复的 对象与边界 生态系统退 化的诊断 退化生态系 统健康评估
结合恢复目标和 原则进行决策 实地实验、 示范与推广 过程调整与 改进 后续监测与 评价
§7
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
-恢复生态学
§7 -1
退化生态系统
§7 - 2
§7 -3
恢复生态学
退化生态生系统的恢复
§7 -1
退化生态系统
一、 退化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诊断特征
二、 退化生态系统形成的原因
三、 退化生态系统的分布状况
§7-1 退化生态系统
一、 退化生态系统的定义及其诊断特征
1. 退化 生态 系统 的概 念
2.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机理是什么?
3. 以Bradsaw(1987)为例,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
标准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7-3 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

生态环境的退化与恢复

生态环境的退化与恢复
5.4 态系统多样性的维持
单击添加副标题
5.4.3 生态系统的退化
退化生态系统是指生态系统在自然或人为干扰下形成的偏离自然演替序列的生态系统。
01
表现:生态系统基本结构和功能的破坏或丧失,生物多样性下降,稳定性和抗逆能力下降,生产力下降。
02
1.退化生态系统的定义
2.退化生态系统形成的原因
生态系统形成的直接原因是人类活动,部分由于自然灾害,有时两者叠加发生作用。 自然干扰中外来入侵后泛滥成灾,火灾及水灾也是重要退化形态系统的因素。
生态系统的恢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07年11月11日凌晨,一艘载有4000多吨重油的俄罗斯油轮遭遇暴风雨后发生断裂,导致至少1300吨重油流入黑海和亚速海之间的刻赤海峡。
这些变化最终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物种灭绝,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丧失,进而加剧种类的丧失。
01
所以生态系统的恢复显得越来越重要
02
生态系统的恢复
人类进行生态恢复是非常必要的,原因基于以下四个:
生物多样性依赖于人类保护和生境恢复;4.土地退化限制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需要增加作物产量满足人类需求;2.人类活动已对地球的大气循环和能量流动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那人类进行生态恢复是不是必要呢?
生态系统的恢复
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地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自然造成负面影响,比如:油轮的泄油,核电站事故等;另外人类活动影响直接引起变化。比如长期的工业污染,大规模的森林砍伐。
针对不同程度退化的生态系统提出不同的恢复措施
01
极度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 次生林地生态系统的恢复; 废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 荒漠植被的恢复与重建;
02
Thank You !
感谢观赏

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的评估与修复

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的评估与修复

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的评估与修复生态系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它为我们提供了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丰富的食物以及舒适的居住环境。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和自然因素的影响,生态系统的功能正在逐渐退化。

这不仅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威胁,也影响着人类的福祉和可持续发展。

因此,对生态系统功能退化进行评估和修复至关重要。

一、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的表现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的表现多种多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面:1、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特征之一。

当生态系统功能退化时,许多物种可能面临灭绝的危险,物种的数量和种类会逐渐减少。

这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降低其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

2、土壤质量下降过度开垦、不合理的施肥和使用农药等人类活动会导致土壤结构破坏、肥力下降、水土流失等问题。

土壤质量的下降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进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3、水资源短缺和污染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水的排放,使得水资源受到污染,水质恶化。

同时,不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导致水资源短缺,河流断流、湖泊干涸等现象时有发生。

4、气候变化生态系统功能退化会影响碳循环、水循环等过程,从而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

例如,森林的减少会导致二氧化碳吸收量减少,加剧温室效应。

5、生态服务功能降低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许多重要的服务功能,如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和水、防风固沙等。

当生态系统功能退化时,这些服务功能也会随之减弱,给人类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二、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的评估方法为了有效地进行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的修复,首先需要对其进行准确的评估。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评估方法:1、指标体系法通过建立一系列反映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过程的指标,如物种丰富度、植被覆盖率、土壤有机质含量、水质指标等,来综合评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和功能退化程度。

2、模型模拟法利用生态模型,如生态系统过程模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模型等,模拟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预测生态系统功能的发展趋势,从而评估其退化程度。

陆地生态系统退化与恢复

陆地生态系统退化与恢复

陆地生态系统退化与恢复陆地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

然而,近年来,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陆地生态系统面临着严重的退化问题,这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威胁。

本文将探讨陆地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影响以及可行的恢复措施,以期引起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重视。

一、陆地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1. 过度开发和城市化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土地被用于兴建城市和工业园区,导致原本生态系统完好的自然土地被破坏。

土地的混凝土覆盖剥夺了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破坏了动植物的栖息地,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2. 过度放牧和过度采伐农牧业作为人类的重要经济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生存需求。

然而,过度放牧和过度采伐导致了土地的沙漠化和森林的破坏。

过度放牧引发了土地的平衡失调,破坏了土地的养分循环;而过度采伐导致了树木的大量减少,进而引发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3. 水土流失和污染不合理的农业耕作和土地利用方式导致了水土流失现象的加剧。

大量的农药和化肥被施用在农田上,污染了土壤和水源。

同时,人类活动中排出的废水和工业废料也直接或间接地导致水体的污染,破坏了陆地生态系统。

二、陆地生态系统退化的影响1. 生物多样性丧失陆地生态系统是许多生物的家园,当生态系统退化时,许多物种的栖息地被破坏,进而导致了许多物种的灭绝。

这对于生态平衡是一大威胁,也会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2. 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陆地生态系统的退化会削弱地球的自然调节能力,使得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频发。

林地的破坏导致了土壤的流失,削弱了土地的吸水能力,进而带来了洪涝和干旱等极端天气条件。

3. 食物安全问题退化的陆地生态系统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产生了负面影响,进而对人类的食物安全构成了威胁。

当农田被污染或者失去了养分,种植作物的质量和产量会下降,导致了经济和社会问题的出现。

三、恢复退化的陆地生态系统1. 生态修复生态修复是恢复退化的陆地生态系统的有效手段之一。

生态系统退化的指标及恢复技术

生态系统退化的指标及恢复技术

生态系统退化的指标及恢复技术随着人类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不断扩大,导致了生态系统的退化。

生态系统退化是指生物多样性下降,生态过程中断,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等现象,严重影响到自然环境的稳定和人类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生态系统退化的指标及恢复技术。

一、生态系统退化的指标1.物种多样性的下降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种多样性的下降是生态系统退化的重要指标。

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很多生态系统中的物种逐渐减少,生态系统中的生态服务能力也随之下降。

2.生态过程的中断生态过程如日光、水循环、营养循环等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因素,其中断是生态系统退化的重要指标。

例如,城市化过程中,人类对水循环的破坏导致城市洪涝频发,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威胁人类生存,也给生态系统带来巨大的损失。

3.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改变生态系统的结构用来描述生态系统中物种、群落、环境等的种类、数量、分布和相互作用。

而生态系统的功能则是指生态系统在维持生物多样性、水、土壤、气候等诸多方面的重要性能。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改变是生态系统退化的重要指标。

例如陆地上沙漠化的区域,由于土地荒漠化,水源短缺,风沙频发,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大大改变。

二、生态系统恢复技术1.生物多样性恢复技术生物多样性恢复技术旨在恢复退化的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多样性。

该技术包括保护区的建立、物种保护、生态系统修复等,通过建立保护区可以降低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物种的多样性。

2.生态过程恢复技术生态过程恢复技术旨在恢复生态过程,如日光、水循环、营养循环等。

该技术包括水污染治理、城市森林等,通过水污染治理可以减少水资源浪费,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而城市森林则可以提高城市普通公众的居住环境,降低城市热岛效应、降低气温等。

3.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恢复技术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恢复技术旨在恢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如修复退化的土壤、植被、水资源等。

生态系统的退化与恢复

生态系统的退化与恢复

生态系统的退化与恢复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迅速增长,全球范围内的生态系统退化问题日益凸显。

生态系统是指一定地理范围内的生物群落、环境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综合体系。

然而,人类的活动以及环境污染日益增加,导致了生态系统的退化,进而对人类社会和经济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恢复退化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退化是指生物多样性丧失、生态过程紊乱以及生态系统功能丧失的现象。

这种退化可以通过多种因素来引起,例如过度的土地利用、森林破坏、水资源过度开采、气候变化等。

这些因素相互交织,产生了连锁反应,加速了生态系统的退化过程。

然而,面对生态系统的退化问题,我们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来恢复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首先,我们应该采取保护自然资源的政策和措施,例如建立自然保护区、限制土地开发、加强生态环境管理等。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其次,我们还应该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改变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减少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

例如,发展可再生能源、促进循环经济、推广低碳生活等,可以有效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压力,为生态系统的恢复创造良好的环境。

此外,我们还需要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推动生态系统恢复的技术和方法的研发应用。

例如,生物修复技术、土地整治技术、水资源管理技术等,可以有效地恢复退化的生态系统,并提高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总之,生态系统的退化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对人类社会和经济造成了巨大影响。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我们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来恢复退化的生态系统。

通过加强保护自然资源、推动可持续发展、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努力,我们可以为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目标,构建美丽的地球家园。

论述生态系统的退化原因与恢复途径

论述生态系统的退化原因与恢复途径

论述生态系统的退化原因与恢复途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物种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等许多方面,而生态系统的退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可能涉及生物、化学、地理等许多因素。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生态系统的退化原因以及恢复途径。

一、退化原因1.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森林砍伐、建筑、工业生产、农业、畜牧业等。

这些人类活动导致了土地的过度利用、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以及环境质量的下降,从而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2.气候变化气候变化也是生态系统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全球气温升高导致了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和水资源不足等问题。

这些因素可以影响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和物种的适应力,并影响种群数量和分布。

3.自然灾害自然灾害也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退化,如大面积洪灾、干旱、风暴和地质灾害等。

这些自然灾害破坏了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和物种群落,对土地资源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从而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二、恢复途径1.减少人类破坏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

减少人类破坏生态环境所采取的措施包括生态旅游、公园建设、环保宣传等,可以有效地缓解生态系统的退化和恢复其平衡。

2.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野生动植物是生态系统恢复和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

野生动植物是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的损失往往会对生态系统产生较大的影响。

因此,应加强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力度,特别是那些处于濒临灭绝状态的物种。

3.加强科学研究与管理科学研究可以深入了解生态系统的特征和变化。

研究成果可以启示我们如何恢复生态系统的平衡并预测未来的走向。

同时,对生态系统进行有效管理可以减少生态系统的退化,从源头上制止事态的恶化。

总结:生态系统的退化是一种客观存在,但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来恢复生态平衡,我们可以保持生物多样性、提高环境质量,并使人类和自然环境共存。

我们每个人都应参与到生态恢复工作中来,这样人类才能永久生存下去。

生态系统退化与恢复的机制与方法研究

生态系统退化与恢复的机制与方法研究

生态系统退化与恢复的机制与方法研究生态系统是指包括生物、物理和化学因素在内相互联系作用的系统,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和非生物要素的集合。

生态系统是人类生产、生活和发展的基础,对于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和人类社会的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人类的快速发展和不合理利用,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退化,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成为了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

本文将探讨生态系统退化和恢复的机制与方法的研究。

一、生态系统退化机制1.人类活动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工业污染、城市化建设、大规模的开垦和开采等活动,使得大量的生态资源被破坏或者消失。

一些极端的案例比如亚马逊雨林砍伐和中国的荒漠化问题,对于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害。

2.生物入侵生物入侵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导致原生地区和生态系统被外来物种所占领。

入侵生物会对于本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造成影响,常见的入侵物种比如美洲虎和莫卧儿飞蝗都是入侵物种。

3.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对于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影响。

气候变化使得陆地和海洋的生态系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包括干旱、海平面上升等,对于整个生态系统的存续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二、生态系统恢复机制1.自然恢复自然恢复指的是在没有或者极少干预的情况下,生态系统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得以恢复到合理的状态。

自然恢复常见于一些小规模的、较为简单的生态系统,如湿地、森林等。

2.人工恢复人工恢复是指通过人工干预和修复生态系统,使其得到恢复的一种方法。

人工恢复包括重建森林、湿地、珊瑚礁等,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

人工恢复实际上已经成为生态环境修复的重要手段。

3.物理和化学恢复物理和化学恢复手段是指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对于生态系统进行修复。

物理和化学恢复手段包括土地改良、河流、海洋环境的修复等,能够对于生态系统起到直接的影响。

三、生态系统恢复方法1.生态工程修复生态工程是指通过人工造林、湿地建设、栽种草坪等方法,改善土地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系统的恢复及环境保护的一种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
第二节 生态系统退化与恢复
一、生态退化 二、生态恢复
42
生态退化研究的意义
现今,各类生态系统广泛存在着退化现象。干扰作用是引 起退化的最主要原因。
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过度及不合理的利用,造成一系列 生态恶化现象,愈演愈烈。
自然生态系统一旦遭到破坏,其能量、物质交换、信息流 均发生改变,其恢复非常艰难。
28
四、生态系统的功能
2、物质循环:生物 ← →环境,双向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三大类型 : 水循环:主要存储库是水圈。 气体型循环:主要存储库是大气圈,其次为海洋。属于气体
型循环的物质主要O、CO2、N、Cl、Br和F等。 沉积型循环:主要存储库是岩石圈和土壤圈。主要物质有P、
S、 Ca 、Na、Mg、Fe等。
5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四大基本成分
气候因子 无机物质 有机物质 土壤
①非生物成分
②生产者
(producer)
③消费者
(consumer)
④分解者
(还原者) (decomposer)
生物成分 (生物群落)
三大功能群
②生产者:自养生物,主要是各 种绿色植物,也包括蓝绿藻和一 些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菌。
课内思考:
5.金龟子遇敌害后装死,从植株上滚落地下,属于( )
信息C。 A.物理信息
B.化学信息
C.行为信息 D.其他信息
6.牧草生长旺盛时,兔的繁殖也会加快,数量增加。牧草
与兔之间传递的是( )D A.物理信息 B.化学信息 C.行为信息 D.营养信息
36
五、生态平衡(ecological balance)
当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的时候,它必然会引起 其他成分出现一系列的响应变化,这些变化最终又反过 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这个过程就叫反馈。
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 :
是生态系统在受到一定干扰后恢复和保持其稳定平衡状态。
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 :
2、生态恢复的原则
50
三、生态恢复
(二)生态恢复的程序与技术体系
1、生态恢复的程序 确定系统边界 生态系统状况调查 生态系统退化诊断 确定目标、原则、方案 实施生态恢复 生态恢复示范和推广 预测、监测与评价
2、生态恢复的技术体系(表11-1)
51
第三节 自然生态系统的退化与恢复
③消费者:异养生物,主要指以 其他生物为食的各种动物,包括 植食动物、肉食动物、寄生动物、 腐生生物和杂食动物。
④分解者:异养生物,以动物残 体为生的异养微生物,包括细菌、 真菌、放线菌和一些原生动物等6。
7
屎壳郎出国记
8
澳大利亚进口屎克螂
因牛粪覆盖每年损毁牧场3600万亩 。60年代,澳大利 亚引入了羚羊粪蜣(Onthophagus gazella)和 神农蜣螂(Catharsius molossus)等,对分解牛粪发挥了 明显的作用。
一、海岸带生态系统的退化与恢复 二、农业生态系统的退化与恢复 三、草地生态系统的退化与恢复 四、森林生态系统的退化与恢复
52
一、海岸带生态系统的退化与恢复
海岸带生态系统:是指海岸线向海陆两侧扩展一定距 离的海岸带区域和附近的海域。
53
一、海岸带生态系统的退化
海岸带生态系统面临的压力:
29
碳循环(carbon cycle)
大气中CO2 扩散 ①
光合 作用

水生植物 光合作用
CO2 腐烂
呼吸 作用

腐烂 碳化作用 泥碳 煤化 石油
燃料
30
四、生态系统的功能
3、信息传递
一只蜜蜂在找到蜜 源之后,如何告诉 巢中其他同伴蜜源 的位置?
31
问题探讨
32
33
课内思考:
1.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C
A. 照射到该生态系统内所有植物体叶面上的太阳能
B. 射进该系统的全部太阳能
C. 该系统全部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
D. 生产者传递给消费者塔基的一般是( )B
A.初级消费者
B.生产者
C.次级消费者
D.分解者
34
课内思考:
3.初级消费者体内能量的去路不包括( B)
A.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B.被第一营养级的其他生物所获得 C.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D.被分解者分解释放到环境中去
4.根据生态学原理,要使能量流经食物链总消耗最少,
人们应采用哪种食物结构( C) A.以禽类、蛋类为主 B.以淡水养殖的鱼、虾为主 C.以谷物和植物蛋白为主 D.以猪肉等家畜肉类为主 35
37
五、生态平衡
自然状态下,生态系统的演替总是自动地向着物种多样化、结构 复杂化、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
如果没有外来因素的干扰,生态系统最终必将达到成熟稳定阶段。 此时生物种类最多,种群比例最适宜,总生物量最大,系统内稳 定性最强。
生态平衡是靠一系列反馈机制维持的。
38
反馈机制(feedback)
兔兔 吃饿 饱死
兔↑ 兔↓
植物↓ 植物↑
吃了 大量 的草
吃了 较少 的草
40
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
自然因素:指自然界发生的异常变化,或者自然界 本来就存在的对人类和生物有害的因素,如火山爆 发、海啸、水旱灾害、地震、台风、泥石流等自然 灾害; 人为因素:是指人类对自然的不合理利用、工农业 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等。
• 生物量金字塔 • 数量金字塔 • 能量金字塔
能量传递的1/10律: 下面营养级所储存的能量只有 大约10%能够被其上一营养级 所利用,其余大部分能量以热 量的形式释放到大气中去。
n次 1
次级消费者 10 (食肉动物)
初级消费者 (食草动物)
100
100 0
基础——生产
者(绿色植物)
18
练习:
1、在草→兔→狐→狼这条食物链中,属于第一营养级
第二章 生态系统退化与恢复
1
重点与难点
重点: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退化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特征; 生态系统退化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难点: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 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
2
第一节 生态系统概述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特点 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态系统的特点
3
1、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 环和能量流动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所形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称为生态系统。
生物成分
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
环境
4
2、生态系统的特点:
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大功能; 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
44
2、生态退化的原因
自然因素
区域地质地貌,气候和水文等的异常变化
人为因素
人口增长,农业活动,工业与城市化活动,政治与战争,文化与旅游等
45
3、生态退化的类型
土壤侵蚀 土地沙漠化 耕地盐渍化 森林生态系统退化 ……
46
4、退化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特征
(1)概念
退化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下,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 干扰,生态系统出现偏途演替,导致生态要素和生态系统整体发 生不利于生物和人类生存的量变和质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发生与其原来的平衡状态或演替方向相悖的位移。
47
4、退化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特征
(2)特征
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固有功能的破坏和丧失 生物多样性下降 稳定性和抗逆能力减弱 系统生产力下降
C 和次级消费者的生物分别是( )。
A 狼和兔 B 免和狼 C 草和狐
D 草和兔
2、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绿色植物和蚯蚓分别属于
( B )。
A 生产者和消费者
B 生产者和分解者
C 分解者和消费者
D 消费者和分解者
19
3、根据右图 所示的食物网 回答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有__4__条食物链。 ( (23))图 图中 中的 占次 有级两消个费不者同是营养_狐级__、的__蛇生__、物__鹰是_。__鹰____。
恢复时间长
恢复投入大
43
一、生态退化
1、生态退化的内涵
正常的生态系统由于具有抵抗力和恢复力,因此,系统结构和 功能总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不会因外部干扰而发生大的变化, 在生物群落和自然环境之间取得一种平衡。
在干扰的作用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了位移,原有的 平衡状态被破坏,系统内部的生物种类及数量将发生明显下降, 使得生态系统的演替处于退化状态,即出现了生态系统的退化 过程,简称生态退化。
生态系统受到内部或外界某因素的干扰引起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 反过来又加强了某些因素的干扰和所引起的那些变化,使生态系统 远离平衡状态。
39
生态系统中的反馈(据周立志)
正反馈
污染↑ ↑ ↑ 污染↑ ↑ 污染↑
狼狼 饿吃 死饱
负反馈
狼↑ 狼↓
吃了 吃了 较少 较多 兔子 兔子
鱼死亡↑ 鱼死亡↑ ↑ 鱼死亡↑ ↑ ↑
植被结构和种类的变化是退化生态系统最初的表现,也是最 显著和最重要的变化
48
二、生态恢复
生态恢复(ecological restoration)是使受损的生态 系统恢复到受干扰前的状态过程,它研究生态系统自 身的性质、受损机理及修复过程。
49
二、生态恢复
(一)生态恢复的目标与原则
1、生态恢复的目标 实现基底稳定 恢复植被和土壤 提高生物多样性 增强生态系统功能 构建合理景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