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设计交底
变电站安全技术措施交底模板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变电站施工和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预防事故发生,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现将变电站安全技术措施进行交底,要求全体施工和运行人员严格遵守。
二、交底对象全体施工和运行人员,包括管理人员、电气工程师、电气操作人员、维护人员等。
三、交底内容1. 电气设备安装与调试(1)电气安装及调试工作人员必须熟悉《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电所部分)的相关规定,并每年进行一次考试,合格后方可参加工作。
(2)学徒工、实习人员、临时工、合同工及参加劳动的干部,必须经过安全教育后,在师傅指导下参加指定工作。
(3)对外单位派来支援的电气安装及调试工作人员,工作前应介绍现场情况和进行有关安全技术措施的交底。
(4)工作人员至少每两年进行一次体格检查,不适宜电气安装及调试工作的病症者不得参加工作。
(5)独立进行安装及调试的工作人员应具备必要的电气技术理论知识,掌握有关工具、机具、仪表的正确操作、使用和保管方法。
(6)电气安装及调试工作人员应学会触电急救法和人工呼吸法等紧急救护法。
2. 电气设备停电作业的安全技术(1)在已投入运行的发电厂、施工用变电所、配电所中,以及在试运行中的带电的电气设备上进行作业时,必须严格执行停电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
(2)停电作业前,应进行现场勘察,确认设备停电状态,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3)停电作业时,作业人员应穿戴绝缘防护用品,使用绝缘工具,并保持安全距离。
(4)作业过程中,禁止任何人员擅自操作设备,确保作业安全。
3. 变电站施工安全技术措施(1)施工人员必须熟悉施工现场的安全规定,遵守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
(2)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3)施工现场应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4)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防止发生事故。
4. 井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1)井下施工必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的相关规定。
(2)井下施工前,应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升压站电气专业施工图交底记录

五、全站动力、照明及消防报警:
本工程屋外采用在道路旁设置路灯,在配电装置场地设置立杆庭院灯的照明方式,屋内采用荧光灯照明。照明、动力和火灾报警系统在土建施工中应注意做好各箱、盒、灯具及管线的预埋敷设工作。
接地、动力照明、火灾报警系统施工时,电气和土建施工人员应密切配合,设备的接地均需按照规范要求执行,并按有关规程做好接地网敷设和设备、架构的接地工作。各动力箱、照明箱、接线箱、控制箱进出线管一次敷设完成。
六、电缆敷设
本工程在电缆沟和建筑物接口附近设置阻火墙,并用有机堵料封堵进入开关柜、配电屏、SVG及接地变电缆开孔。为防止火灾扩大,在阻火墙两侧1.5m及户外电缆隧道进入户内1.5m范围内的电缆涂防火涂料。施工时应注意防火阻燃材料虽为无毒物质,但其中防火涂料对人体器官有一定的刺激,施工人员应带护目镜、口罩及橡皮手套等劳动保护用品。本工程所示的电缆走向均为示意,施工单位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适当移位敷设。
二、变压器的安装
1)在进行设备安装之前,应仔细复核到货设备的安装孔尺寸,如发现与安装图不符,应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以便妥善处理。在作设备引线时,设备线夹可按实际设备端子及走线方向加以调整,在满足电气安全距离和设备端子允许拉力的条件下,力求过渡自然。软导线裸露端应用铝包带缠紧扎牢,以免胀裂。此外,耐热导线、扩径导线、钢芯铝绞线等不宜沿地面拖拉,以免产生毛刺而增加电晕。
四、升压站防雷及接地:
本期工程共设置1支30m高架构避雷针,构成变电站防直击雷的分层联合保护。为限制各种过电压对重要设备的危害,110kV、35kV采用所有进出线出口处设置一组氧化锌避雷器的方式进行保护。本工程主接地网采用以水平接地体为主,由水平接地体和垂直接地体构成的复合接地网,接地材料的选择均满足热稳定要求。在变电站入口处设置均压带,以减小跨步电压。避雷针附近设有集中接地装置。所有的电气设备和避雷器的接地均需敷设专用接地线引至主接地网。设备的接地引下线不得直接接入电缆沟内。电缆沟内的接地与主接地网连接点至避雷针接地点的电气距离沿接地体应不小于15m。施工中,接地网与电缆沟交叉处不应被截断,也不得接入电缆沟内,应将接地体从电缆沟以下穿越连通,其预埋敷设工作应预先安排。所有的电气设备和避雷器的接地使用两条或更多独立的接地体接入主接地网,所有预埋件均应该可靠接地。
变电站改造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一、工程名称:__________二、工程编号:__________三、交底日期:__________四、交底单位及人员:__________五、被交底单位及人员:__________一、总则1. 严格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确保变电站改造过程中的安全生产。
2. 本交底旨在明确改造过程中的安全要求、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确保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施工安全要求1. 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格遵守国家相关安全法规和标准。
2. 施工现场必须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施工区域与非施工区域应明确划分。
3. 施工人员应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防护眼镜等。
三、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内容1. 施工现场安全(1)施工人员必须了解施工现场的安全情况,包括危险源、防护措施等。
(2)施工人员应熟悉现场消防设施的位置和操作方法,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应对。
2. 施工设备安全(1)施工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
(2)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性能、操作规程及安全注意事项。
3. 施工用电安全(1)施工现场用电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确保安全使用。
(2)施工用电线路应采用符合标准的电缆,并定期检查,确保线路安全可靠。
(3)施工用电设备应设置漏电保护器,防止触电事故发生。
4. 施工高空作业安全(1)高空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带,并确保安全带系牢。
(2)高空作业平台、脚手架等设施必须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并定期检查。
(3)高空作业区域应设置安全防护网,防止人员坠落。
5. 施工材料安全(1)施工材料必须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不得使用过期、变质或不合格的材料。
(2)施工材料堆放应整齐,不得占用消防通道和紧急出口。
四、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1. 施工人员必须按照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不得擅自更改设计方案。
2.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不得违规操作。
3. 施工过程中如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停止施工,并报告相关负责人进行处理。
变电站安全、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
Xx变电站新建工程
工作内容
10KV配电装置安装
工作时间
小组负责人
工作地点
安
全
注
意
事
项
危险点
防范措施
1、重物打击
2、高空坠落
3、气焊、气割作业烧伤、烫伤、爆炸、火灾
4、机械设备事故
5、设备吊装
6、沟道、孔洞踩漏摔伤
7、吊车翻倒
8、吊绳断裂
9、运行站施工触电
10、静电伤人
11、梯子滑倒
2、电缆埋管制作时,电缆管应涂刷防锈漆。电缆敷设时,其弯曲部分不得露出地面,并列敷设时应排列整齐,引至设备电缆管位置,应便于设备连接且不妨碍设备的拆装和进出。电缆管埋深一般不应小于0.7m,在人行道敷设可小于0.5m。
3、敷设电缆必须有明确的指挥信号,统一行动,不得在无指挥信号下随意拉引。
4、在运行的电缆内敷设时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磨破运行电缆造成漏电伤人。
签字:
编号:2008/
施工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技 术 交 底
编号:2008/
单位工程
三洲110KV变电站新建工程
工作内容
二次施工
工作时间
2008年7月
小组负责人
工作地点
变电站内
交底记录内容:
1、电缆正式施工前,熟悉施工图,根据电力电缆清册,了解每根电缆的编号、型号、电压、截面、长度及走向,敷设电缆时开列清单,依据电缆保护管的管径及设备的相对设置,了解电缆沟、竖井、夹层等构筑物内支架的结构,数量和相互间距。对照二次接线图检查,了解电缆有无遗漏、错误。做好技术准备。
18、核实好之后才开断芯线,不能随意乱开断,布置小母线时,防止工具堕落,伤及设备元件。
变电站监理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变电站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生产,防止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本交底针对变电站建设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详细说明,确保施工人员掌握安全操作规程,保障工程质量和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二、交底内容1. 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培训(1)施工人员必须接受安全教育培训,了解本工程的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2)施工人员应熟悉施工现场的消防、急救等应急措施。
2.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1)施工现场必须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人员随时注意安全。
(2)施工现场应设立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3)施工现场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3. 施工安全操作规程(1)施工人员应按照施工图纸、施工方案和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2)高处作业时,必须使用安全带,并做好防坠落措施。
(3)电气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电气安全规程》,做好绝缘、接地、验电等安全措施。
(4)起重作业时,必须按照《起重机械安全规程》进行操作,确保吊装安全。
(5)施工现场应保持通道畅通,严禁违规堆放物品。
4. 施工设备安全使用(1)施工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2)施工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设备性能和安全操作规程。
(3)施工设备操作过程中,应随时关注设备运行状态,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机检查。
5.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1)施工现场应设置围挡,防止扬尘污染。
(2)施工现场应设置垃圾收集点,及时清理施工垃圾。
(3)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噪声污染。
三、交底要求1. 施工单位应将本交底内容传达给所有施工人员,确保施工人员了解并掌握安全操作规程。
2. 施工人员应认真阅读本交底内容,如有疑问,应及时向安全员或项目负责人咨询。
3. 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4. 施工现场应严格执行本交底内容,确保施工安全。
四、交底签字施工单位(盖章):________项目负责人:________安全员:________施工人员(签字):________日期:____年____月____日。
设计交底模板

田家-鹅塘π入溆浦东变220kV线路工程施工图设计技术交底文件湖南送变电勘察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二〇一三年十一月长沙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田家-鹅塘π入溆浦东变220kV线路工程,起于溆浦东220kV变电站,止于220kV田鹅线π接点(#104、#106),线路路径总长度2.285km。
本线路通过的行政区在怀化市溆浦县。
勘察设计里程碑:可研设计:2008.11初勘调查:2013.4初步设计:2013.5初步设计审查(湖南电网):2013.6初步设计审查(国家电网):2013.7终勘测量:2013.72、设计依据1)中标通知书。
2)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关于核准长沙麓谷等220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的批复》(湘发改交能〔2009〕658号)。
3)国家电网公司文件《关于湖南220千伏麓谷等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国家电网发展〔2009〕170号)。
4)湖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编制的《溆浦东220kV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湖南送变电勘察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编制的《田家-鹅塘π入溆浦东变220kV线路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
5)现场勘测数据、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及有关路径协议。
3、初步设计评审意见的执行情况按初步审查意见执行。
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送电工程概况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工程名称田家-鹅塘π入溆浦东变220kV线路工程全长(km) 2.285单回路 2.285 双回路/曲折系数 1.16中冰区 2.285 重冰区/地形% 平地/ 丘陵80 山地/ 高山/ 泥沼20 海拔高度180~230m 气象条件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10℃基本风速23.5m/s 中冰区覆冰15mm 重冰区覆冰/ 雷电日60 交叉跨越110kV线1次35kV线 1 10kV线 1 380/220V线 4 省道 2 房屋 2导地线2×JL/G1A-300/40 安全系数 2.5 最大使用应力103.3MPa 平均运行应力43~47MPa JLB40-120 安全系数 3.4 最大使用应力180.0MPa 平均运行应力62~71MPa绝缘子型式、片数及悬挂方式结构高度146mm、爬距450mm玻璃绝缘子悬垂串单联15×U120BP/146,V型串2×15×U70BP/146 跳线串单联15×U70BP/146耐张串单联15×U120BP/146,双联2×15×U120BP/146保护角15°/0°地线绝缘双架空地线,对所有杆塔进行逐基接地导、地线防振措施FDNJ-4/5、FDNJ-3/G型防振锤线路换位循环个数无换位相序溆浦东变双回路终端塔换相平均档距312m 最大档距446m 平均耐张段长度546m 杆塔种类5种杆塔总数9基自立式铁塔:9基,占杆塔总数100% 双回耐张铁塔:1基,占杆塔总数11% 单回耐张铁塔:5基,占杆塔总数56% 对弱电线影响的保护无装保护间隙经济指标材料消耗运距人力运距0.3km 汽车运距5km 余土运距导线16.3t 7.13t/km 地线(t) 1.37 间隔棒(付)235 杆塔钢材154.06t 67.45t/km 绝缘子(片)1611 接地钢材(t) 4.43 基础钢材33.3t 14.58t/km 挂线金具(t) 2.54 拉线(t)现浇混凝土473.5m3207.3m3/km 拉线金具(t)防振锤(付)124注:上表中数据含代用及损耗。
变电站工程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一、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_______变电站工程2. 工程地点:_______3. 施工单位:_______4. 设计单位:_______5. 监理单位:_______二、安全技术交底内容1. 施工安全原则(1)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2)确保施工过程中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预防事故发生。
2.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1)施工现场设立安全警示标志,明确安全通道;(2)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3)施工区域设置安全警戒线,非施工人员不得进入;(4)施工期间,施工人员不得酒后作业、疲劳作业。
3. 电气设备安装与维护(1)严格遵守电气设备安装规范,确保安装质量;(2)对电气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3)电气设备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操作资格;(4)施工过程中,严禁私拉乱接电源,确保电气安全。
4. 高处作业安全(1)高处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带,并系好保险绳;(2)高处作业平台必须符合安全要求,确保作业人员安全;(3)高处作业过程中,严禁攀登、跳跃,防止坠落;(4)高处作业结束后,及时清理作业现场,防止遗落物品伤人。
5. 机械作业安全(1)机械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机械性能,遵守操作规程;(2)机械作业前,必须对机械进行检查,确保安全;(3)机械作业过程中,严禁无关人员靠近;(4)机械作业结束后,及时关闭电源,确保安全。
6. 施工材料及用品管理(1)施工材料及用品应分类存放,标识清晰;(2)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堆放材料,防止绊倒;(3)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现场,防止遗留物品伤人。
7. 应急处理(1)施工现场设立应急物资存放点,确保应急物资充足;(2)施工人员必须掌握应急处理知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3)发生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报告上级部门。
三、安全教育培训1. 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2. 培训内容应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事故案例分析等;3. 施工人员必须参加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
关于变电站的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一、交底单位及人员1. 交底单位:[单位名称]2. 交底人员:[人员姓名]3. 被交底单位及人员:[单位名称]、[人员姓名]二、交底日期[日期]三、交底内容1. 施工安全注意事项(1)严格遵守《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施工安全。
(2)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绝缘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3)施工现场必须设置警示标志,明确危险区域和作业区域。
(4)施工过程中,严禁酒后作业、疲劳作业,确保人员精神状态良好。
(5)施工过程中,严禁擅自更改施工方案,如需修改,必须经项目管理人员批准。
2. 电气设备安装与调试(1)电气设备安装前,应仔细核对设备型号、规格,确保设备符合要求。
(2)电气设备安装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备说明书和安装规范进行操作。
(3)电气设备调试过程中,应确保设备运行正常,各项参数符合设计要求。
(4)电气设备调试完成后,应进行试运行,观察设备运行状态,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3. 施工现场安全措施(1)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通道,确保人员、设备通行畅通。
(2)施工现场应设置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栓等,并确保其完好有效。
(3)施工现场应设置警示标志,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4)施工现场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4. 应急预案(1)发生火灾、触电等事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并采取紧急措施进行扑救。
(2)发生人员受伤时,应立即进行现场急救,并拨打急救电话。
(3)发生重大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四、交底要求1. 施工人员应认真听取交底内容,确保理解并掌握安全措施。
2.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各项安全规定,确保施工安全。
3. 施工人员应主动报告安全隐患,积极配合安全检查。
4. 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安全验收,确保工程质量。
五、签字确认1. 交底单位签字:[单位名称](盖章)[负责人姓名](签字)2. 被交底单位签字:[单位名称](盖章)[负责人姓名](签字)3. 施工人员签字:[人员姓名](签字)[日期]六、存档1. 本安全技术交底单由交底单位、被交底单位及施工人员签字确认后,存档备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议纪要工程名称:湖南十里平坦风电场工程110kV升压站签发:会议地点业主项目部会议室会议时间| 2016年5月28日会议主持人—马晓军会议主题:1、湖南十里平坦风电场工程110kV升压站施工图纸设计交底± 8x1.25%/38.5 ± 2x2.5%/10.5kV,接线组别 YN ,yn0,d11。
主变配多组份油在线监测装置。
110kV配电装置选用户外LVW0-126/2000A型SF6断路器,GW4-126W/200C型隔离开关(电动并可手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SF6绝缘电流互感器,氧化锌避雷器。
35kV配电装置选用ZV E-40.5W/2500A型户外真空断路器(内配电流互感器),GW4-40.5/2000, 型隔离开关,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氧化锌避雷器。
10kV配电装置采用户内KYF E-12系列铠装移开式金属全封闭开关柜,配固封式真空断路器。
10kV并联电容器选用户内框架式并联电容器组。
站用变选用户内油浸型变压器,容量为 160kVA选择电气设备的短路水平如下:110kV— 40kA, 35kV-31.5kA,10kV-31.5kA。
110kV、35kV、10kV户外污秽按变电W级设防,10kV户内污秽按变电U级设防,并按海拔 3000m 对设备外绝缘水平及间隙进行修正。
3. 过电压保护及接地采用氧化锌避雷器限制雷电侵入波和操作过电压。
变电站设置3根30m高的独立避雷针、2根25m高构架针进行直击雷防护。
变电站设置由水平敷设的接地干线与垂直接地极联合构成的主接地网,可兼顾均压网,复合接地网埋深1.3m。
接地网干线采用-60x8热镀锌扁钢,垂直接地体采用接地模块,并引入变电站取水深井。
在二次设备间及敷设二次电缆的电缆沟内设置等电位接地网,采用-40x3铜排。
4. 电气平面布置110kV配电装置布置在变电站西侧,采用户外半高型布置,向西架空出线。
间隔排序自北向南依次为洪水河铁矿、格尔木东汇集站、#1主变及电压互感器、分段、预留、#2主变及电压互感器、预留,共7个间隔。
35kV配电装置布置在变电站南侧,采用户外半高型布置,向南架空出线。
间隔排序由东向西暂定为I段母线电压互感器、备用、预留、金辉、#1主变、农场小水电、分段、#2主变、预留、预留、预留、预留、U段母线电压互感器,下阶段设计应根据配出工程可研批复意见进一步明确。
10kV配电装置室、生产厂房及辅助用房联合布置在站区东侧,为单层砖混结构,10kV采用电缆向北出线。
10kV配电装置采用户内双列式布置。
变压器布置在110kV配电装置与10kV配电室之间。
10kV并联电容器室布置在变电站北侧。
35kV消弧线圈位置预留在两台主变中间。
5. 电缆敷设及照明二次电缆敷设及10kV配电室采用电缆沟,电缆沟内设有角钢电缆支架。
电容器室及站用变室电缆采用埋管敷设。
二次设备间为防静电地板,电缆在地板夹层内敷设。
户内均采用荧光灯照明,道路采用低位庭院灯照明。
二次设备室、10kV配电室、电容器室设有事故照明。
6. 电气设施消防带电设备间和附房配置一定数量的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和二氧化碳灭火器。
主变旁及电容器室配置推车式干粉灭火器。
电缆沟内采用防火墙隔断、设置电缆保护管和耐火材料封堵等措施。
设置火灾自动报警装置1套。
二次设备间、配电室等重要场所设置火灾自动探测报警。
7. 计算机监控系统(1) 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按单网配置。
监控系统按无人值班方式设计,选用分布式计算机监控系统,综合考虑变电站的信息采集、监测、监控、遥视、计量、保护、电源等设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变电站站控层采用 DL/T860 (IEC61850)规约。
(2) 计算机监控系统五遥信息量应合理、适当,在工程施工图设计阶段由调度中心、信通中心、海西供电公司、科信设计公司共同研究确定。
(3) 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详细功能和具体方案在招标时确定。
逆变电源容量为5kV(在线式)。
(4) 将变电站的公用电气接地网作为监控系统的接地网,接地电阻要满足设备厂家的技术要求,在施工图阶段应认真计算校核,保证综自系统设备安全。
(5) 不设置计算机工作台,后台设备组屏。
(6) 五防功能和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统一由监控系统实现。
(7) 全站配置1套公用GPS寸时系统,实现自动对时,时钟同步装置不单独组柜,与远动柜共组柜1面。
(8) 通信电源、直流电源统一接入监控系统。
8. 电力电量采集系统全站设置1套厂站采集终端,功能应满足省电能量计费系统的技术要求,至青海省调的电能量数据采集采用数据网和四线方式,所有电能表信息均应接入厂站采集终端。
厂站采集终端与电度表组1面屏。
电能表米用智能型双方向多功能表,可接入多种规约。
110kV、0.4kV电压等级电能表米用三相四线,35kV、10kV电压等级电能表采用三相三线。
计量电流采用电流互感器配置的 0.2S级计量专用二次绕组,计量电压采用母线或线路电压互感器配置的0.2级计量专用二次绕组,电能计量专用二次绕组及其二次回路不得接入与电能计量无关的设备。
考核计量点设置在110kV格尔木东进线、主变高中低压侧和所有10kV出线,其中110kV侧各配置1块0.2S级电能表,其它考核点各配置1块0.5S级电能表。
贸易计量点设置在110kV洪水河铁矿出线(配置专用就地计量箱,内装2块0.2S级电能表) 和35kV 小水电、金辉、备用出线(各配置 1块0.2S级智能电能表)。
站用变低压侧设置考核计量点,配置 0.5S级电流互感器,各配置1.0级电能表1只。
10kV出线电度表均就地安装于10kV开关柜上,其它电度表均组屏安装于二次设备间的电能表屏。
9. 站用电系统在10kV I段母线上设置1台站用变,容量为160kVA站用电柜采用智能型 GCS柜,0.4kV 采用单母线接线,实现两回电源的自动投切,互为备用。
10. 直流系统装设1套高频开关电源成套装置,配置 200Ah铅酸免维护蓄电池1组,10A的模块5块,其中1块为备用。
直流系统采用1组电池,1组充电装置供全站综合自动化装置、事故照明及交流不停电电源等直流负荷。
二次设备间的测控、保护、自动装置等设备采用辐射式供电方式,配电装置直流电机网络、10kV 开关柜柜顶直流网络米用环网供电方式。
11. 遥视系统设置1套安全监视系统,实现全站安全、防火、防盗监视功能,暂不考虑对设备进行监视,并留有实现远方监视的接口。
监视服务器按全站最终规模配置,就地摄像头按本期规模配置,视频、报警信号传至海西地调,并配置 1套电子围栏系统。
12. 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1)主变保护按主、后分开,单套配置。
(2)110kV格尔木东、洪水河铁矿出线分别配置 1套微机型线路光纤差动保护,保护(3)通道采用复用2M(4)110kV配置1套行波测距装置,1套故障录波装置。
(5)35kV出线各配置1套微机型线路距离保护装置。
(6)10kV出线各配置1套微机型电流电压保护装置。
(7)10kV电容器出线均配置过电流、过电压、低电压、不平衡保护,无功电压综合控制装置采用VQC 软件。
(8)不配置1套独立的低周低压减载装置,实现 35kV和10k V线路低周低压减载功能。
(9)配置保护及故障录波信息管理子系统。
13. 调度自动化(1) 诺木洪110kV变电站由海西地调调管。
(2) 远动系统与综自系统相统一,远动传输方式为电力数据网与远动专用通道相结合,采用数据网络为主通道(2M,远动专用通道为辅通道(4线)。
变电站远动通道与电量采集通道各设独立的2M通道。
(3) 设置1套纵向认证加密装置、一套防火墙及相应的软件。
、 "2 2 2 (合 14.03 亩)。
(2)建筑与结构综合配电室、电容器室及综合泵房均采用单层砖混结构,总建筑面积为584斥,均呈“一”字型布置,屋顶采用平屋面,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基础形式采用墙下条形基础。
建筑物按7度设防。
建筑物内外装修设计严格执行省公司“两型一化”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
厨房、卫生间可设置吊顶,其他房间均不设置吊顶。
110kV、35kV构架按远期规模一次建成,主变构架及设备支架按本期规模建设。
35kV、110kV户外配电装置架构和主变构架采用半高型架构,架构柱及110kV设备支架均采用© 300等径混凝土圆杆,基础为混凝土杯口基础。
钢材均为 Q235号钢。
所有钢构件采用热镀锌防腐。
主变采用大块钢筋混凝土基础。
基础持力层为圆砾层,无需地基处理。
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及钢结构均具有弱腐蚀性,需考虑防腐措施,混凝土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强度为C30,水灰比0.50,最小水泥用量300kg/m3,最大氯离子含量0.1 (水泥用量的百分比)。
(3)采暖通风二次设备室、值班休息室、工器具室、综合泵房采用分散电暖器供暖,二次设备室设置空调。
屋内配电装置室采用自然进风、温控自启动机械排风的通风方式,通风开关设置在门外,其余房间均为自然通风。
(4)给排水变电站用水采用深井取水(建设期施工用水),经多介质过滤器过滤以及紫外线杀菌处理后向各用水点供水。
给水管道埋深应达到 2.3m以下,且包裹防冻材料。
生活污水及生产废水通过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排入蒸发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