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说明文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中考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PPT优秀课件

(二)珠算盘
上文说明的对象是( )
A、中国的珠算盘
B、中国珠算盘的功能 C、中国珠算盘优于电子计算机的地方 D、中国珠 算盘与电子计算机比较。
解析:此题重在考查快速寻找说明对象的能力。本选
文第一自然段总说:中国珠算有特殊的功能;第二三 四段分别从计算效率、教育的观点、生理上具体说明 特殊功能;第五自然段简单概括一下算盘本身的优点, 并回扣首段。通过对以上层义的概括分析,再进行归 纳综合,就能明确说明对象。选项为B。
【基础过关】
(一)遥感卫星
①信息技术革命,是传达信息技术的更 新,是获取信息手段的突破。获取人类认识 世界的一些深层次关键信息是至关重要的。 遥感卫星就是人类获取重要信息的重要工具。 它在太空就可以看清人们地面观察不到的地 质断层,代替人们勘察无人区内的情况,发 现地下的石油、古迹。
②我国宝成铁路自建成以来,长期被滑 坡、塌方灾难困扰。长期以来,铁道专家一 直找不到内在原因,只能年复一年的在灾害 与维修的怪圈中折腾。然而在我国发射的返 回式遥感卫星拍摄的照片上清晰地显示出, 这条铁路一些地段处于断层的断裂带上,于 是铁路部门立即对此采取了加固地层的措施, 才从根本上减少了山体滑坡时事故的发生。
2.说明对象的特征
特征是一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抓住事物特征就是要把说明对象区别于其他事
物的不同之处通过不同的说明方法予以具体说 明。说明对象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形态、性质、结构、成因、功用、发展变化。
3.常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1)举例子: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2)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3)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 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4)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 (地位、影响等)。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说明文复习课件

举例
左右)→卢沟桥(建于公元1189-1192年间)→长虹大桥(1961
年)。这是从古至今,按照时间顺序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使读者清楚地了解中国石拱桥的历史发展,感受其悠久历史。
说明文的顺序
概念
按照空间结构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一般有从上 到下、从前到后、从中间到两边、从外到内等。
空 标志词
方位词:东南西北中、上下左右、内外、前后等。
复习要点
01
02
03
04
05
06
说明文 的概念
说明文 的分类
说明文 的结构
说明的 顺序
常见的说 说明文的 明方法及 语言 其作用
说明文的概念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客观说明 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以科学知识的一种文体。
它可以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类别、 特征、功能或者解释事物的含义、原理、关系、 演变等。
常考题型
➢ 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 文章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 根据文章内容为文章拟标题。
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说明对象:被说明的事物或被解说的事理。 判断方法:
①看题目。不少说明文的标题就表明说明的对象。
如《苏州园林》的标题正是它的说明对象。
②抓首括句和中心句。说明文往往பைடு நூலகம்用这种句子
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和特征。如《梦回繁华》第一段 最后一句“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便是北宋风俗画作 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幅”点明说明对象。
说明文的分类
按语言风格分类 平实性说明文:也称一般性说明文,以平实的
语言和笔法,客观准确的对事物或事理进行说明。 如《中国石拱桥》。
文艺性说明文:也称生动说明文,它的特点是 用文艺的笔调,兼用描写等表达方式,对事物或事 理进行生动、形象的说明,使文章呈现诞生动、活 泼、趣味性强的特点。如《苏州园林》。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中考专题复习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优秀课件(18张)(共18张PPT)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252021/8/252021/8/252021/8/258/25/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25日星期三2021/8/252021/8/252021/8/25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252021/8/252021/8/258/25/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252021/8/25August 25,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252021/8/252021/8/252021/8/25
中考专题复习
———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常见考点及题型: 1、辨析说明方法及作用 2、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3、说明顺序的判断与分析 4、理解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5、开放性试题
辨析说明方法及作用的命题方式:
(1)会判断 (2)会分析其作用
1、石拱桥,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打比方
2、风沙的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可以称为 游击战;一种可以称为阵地战。 分类别 3、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 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姿万状,惟妙惟肖摹。状貌 4、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注意事项:
1、一定要读懂文段大意,掌握说明对象 的特点,切忌术语的堆积,导致句子 的意思空洞、不具体
2、牢记常见的说明方法和修辞手法,避 免基础概念混淆。
课堂小结:
中考专题复习
———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常见考点及题型: 1、辨析说明方法及作用 2、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3、说明顺序的判断与分析 4、理解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5、开放性试题
辨析说明方法及作用的命题方式:
(1)会判断 (2)会分析其作用
1、石拱桥,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打比方
2、风沙的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可以称为 游击战;一种可以称为阵地战。 分类别 3、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 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姿万状,惟妙惟肖摹。状貌 4、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注意事项:
1、一定要读懂文段大意,掌握说明对象 的特点,切忌术语的堆积,导致句子 的意思空洞、不具体
2、牢记常见的说明方法和修辞手法,避 免基础概念混淆。
课堂小结:
中考复习说明文复习专题课件PPT全文

作比较 突出强调特点
作引用 准确,增强说服力
下定义 科学、准确
作诠释 解释说明
画图表 直观、形象摹状貌 使说明对象说的更具体、生动.
总览表
23
练一练:说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
1、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2、(中国石拱桥) 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附近的卢沟桥。 3、(卢沟桥)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作用:突出强调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成因、结构等)。
20
6、列数据: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点最准确、最有说服力的方法 作用:准确,令人信服 7、引资料: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 作用:增强说服力,引用诗词还可以增强文学色彩
21
8、摹状貌
通过具体的描写揭示事物的特征
36
学会概括主要内容
怎样指出文段或文章的说明中心(主要内容)?
方法:说明中心=说明对象+特征
注意:如果一段说明文将说明对象分成几个部分分别说明概括时不可以偏概全。
如:《苏州园林》第四段的说明中心:
说明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37
指代词指代对象的上、如此、此……;2、一般是往前找;3、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当通顺。
答:不能。“几乎”是接近的意思,说明我国石拱桥分布很广, 但不是到处都有。如去掉意思就太绝对了. “几乎”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实战演练
3、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4
作引用 准确,增强说服力
下定义 科学、准确
作诠释 解释说明
画图表 直观、形象摹状貌 使说明对象说的更具体、生动.
总览表
23
练一练:说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
1、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2、(中国石拱桥) 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附近的卢沟桥。 3、(卢沟桥)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作用:突出强调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成因、结构等)。
20
6、列数据: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点最准确、最有说服力的方法 作用:准确,令人信服 7、引资料: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 作用:增强说服力,引用诗词还可以增强文学色彩
21
8、摹状貌
通过具体的描写揭示事物的特征
36
学会概括主要内容
怎样指出文段或文章的说明中心(主要内容)?
方法:说明中心=说明对象+特征
注意:如果一段说明文将说明对象分成几个部分分别说明概括时不可以偏概全。
如:《苏州园林》第四段的说明中心:
说明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37
指代词指代对象的上、如此、此……;2、一般是往前找;3、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当通顺。
答:不能。“几乎”是接近的意思,说明我国石拱桥分布很广, 但不是到处都有。如去掉意思就太绝对了. “几乎”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实战演练
3、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4
中考说明文专题复习1ppt课件

• 1、看标题: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 象 。如《中国石拱桥》
• 2、看首尾段 :事理说明文一般找准开头结尾的 总结句。 3、看关键词句(如:总说句/分说句/过渡句) 4、看材料(逐段分析作者介绍了有关事物的哪一 方面的特征,然后归纳小结。)
精选ppt
6
如何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1) 从标题着眼:
精选ppt
19
下定义 VS 作诠释
二者的区别可用图示表示:
下定义:甲是乙,乙是甲;√
作诠释:甲是乙,乙是甲。 ×
运用
• 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 的高等动物。
• 笑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反射作用。
精选ppt
20
仔细辨别下列句子使用了下定义和做诠释两 种说明方法中的哪一种?
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赐宴外藩王公的场所。 雪是在云中形成的一种固态降水物。 铀是银白色的金属 。 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
军
分类别
用
飞
作用:条理清晰 机
地说明了……
精选ppt
12
我国造纸术历史悠久。比 如早在几千年前的《后汉 书》中就已经有了造纸术 的详细记载。
举例子
《后汉书》中有造纸术的记载
我国造纸术历史悠久
作用:具体直观地说明了……
精选ppt
13
它的速度 非常快。
它就快得 像一支离 弦的箭, 飞向前方。
打比方
作用:生动形象的说明了……
例如:《生物入侵者》、《万紫千红的花》、《自给 自足的人体生物能发电》……
(2) 从材料入手:
A、找关键句、中心句。 例如:《苏州园林》——“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 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概括了苏州园 林的“图画美”。
中考语文说明文复习课件[1]【优质PPT】
![中考语文说明文复习课件[1]【优质PPT】](https://img.taocdn.com/s3/m/d8578325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27.png)
2021/5/27
10
理清说明顺序
• ☆空间顺序:近→远、前→后、左→右、南→北、
•
低→高……
•
(表方位、立足点、行踪变化等词语)
•
原因→结果
•
现象→本质(结果→原因)
• ☆逻辑顺序
概括→具体
•
主要→次要
•
整体→局部
……
• ☆时间顺序: 年代:古→今;
•
↑
季节:春→冬; ……
• (程序顺序:先后安排,如“不倒翁的制作过程”、“蚕 茧到成虫的过程”等)
真切地说明了简书的笨重和不方便,给
读2021者/5/27 留下鲜明、深刻印象。
18
例如——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 蛰伏不动。他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 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 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 的树上去。
作用分析:这里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作者用松鼠和山鼠的生活习性作比较, 形象具体地说明了松鼠是十分警觉的小 动物,进而突出了它驯良、乖巧的特征, 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作用分析:这里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 方法。作者用简明的语言准确地说明 了“统筹方法是什么”这个问题,揭 示出统筹方法的本质特征,使读者对 这一概念有了确切的了解。
2021/5/27
22
例如:凡是来自一个祖先,无性 繁殖出的一群个体,叫克隆
作用分析: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用简明的语言准确地概括了“克隆” 的本质特征,使读者对这一概念有 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2021/5/27
11
举例分析:
1、旅人桥(282年)→赵州桥(605年) 桥(1189年) →长虹大桥(1961年)
→卢沟(时间顺序)
初中语文总复习 说明文阅读专题课件 人教版

(二)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了文字。这些文字是 刻在乌龟壳和扁平的兽骨上的,所以叫做甲骨文。
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 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这些木片或竹片 叫做简或牍。
春秋末年,还出现了写在绸子上面的书。这种书叫 做帛书。
判断下面两段文字采用哪种说明顺序。
(一)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迷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 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6根高大的 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 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 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6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
面的宝座。 空间顺序
(二)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了文字。这些文字是 刻在乌龟壳和扁平的兽骨上的,所以叫做甲骨文。
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 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这些木片或竹片 叫做简或牍。
春秋末年,还出现了写在绸子上面的书。这种书叫 做帛书。
判断下面两段文字采用哪种说明顺序。
➢ 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龙卷风是底层大气中最强的小尺度涡旋系统, 具有奇特的外形和巨大的威力。它从雷雨云的底部 向地面垂下一个弯曲的云柱,上大下小,远远看去, 如同象鼻在空中游动。由于强烈的吸力和旋风, “象鼻”所到之处,地面上的沙石、碎片、尘土和 包括人在内的其他各种物件,都会被抛到半空,飞 舞飘移。在水面上则吸起高大的水柱,四周浪花飞 旋。几分钟后,一切有恢复了平静,留下的是一场 灾难:树拔车翻、墙断屋破、人畜伤亡。强龙卷风 的破坏力是非常大的。1925年3月18日美国出现一 个罕见的强龙卷风,行程360公里,沿途造成689人 死亡,1980人受伤。
说明文 阅读专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明确说明对象,弄清说明文的分 类,理清说明文常用的说明顺序,掌握说明 方法及其作用。
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 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这些木片或竹片 叫做简或牍。
春秋末年,还出现了写在绸子上面的书。这种书叫 做帛书。
判断下面两段文字采用哪种说明顺序。
(一)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迷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 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6根高大的 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 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 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6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
面的宝座。 空间顺序
(二)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了文字。这些文字是 刻在乌龟壳和扁平的兽骨上的,所以叫做甲骨文。
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 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这些木片或竹片 叫做简或牍。
春秋末年,还出现了写在绸子上面的书。这种书叫 做帛书。
判断下面两段文字采用哪种说明顺序。
➢ 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龙卷风是底层大气中最强的小尺度涡旋系统, 具有奇特的外形和巨大的威力。它从雷雨云的底部 向地面垂下一个弯曲的云柱,上大下小,远远看去, 如同象鼻在空中游动。由于强烈的吸力和旋风, “象鼻”所到之处,地面上的沙石、碎片、尘土和 包括人在内的其他各种物件,都会被抛到半空,飞 舞飘移。在水面上则吸起高大的水柱,四周浪花飞 旋。几分钟后,一切有恢复了平静,留下的是一场 灾难:树拔车翻、墙断屋破、人畜伤亡。强龙卷风 的破坏力是非常大的。1925年3月18日美国出现一 个罕见的强龙卷风,行程360公里,沿途造成689人 死亡,1980人受伤。
说明文 阅读专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明确说明对象,弄清说明文的分 类,理清说明文常用的说明顺序,掌握说明 方法及其作用。
初中中考说明文阅读总复习ppt课件

16. 第4段中说,“这颗捕捉到的小行星就会和机器人用最初所使 用的一样的方法进入它的轨道。” 这“最初所使用的一样的方法”具体指 怎样的方法?请作简要回答。(2分) (2008)16.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所指的具体内容。(2分)
①与之相应的,地壳的反应便产生三种不同式样的断层。 ②当地壳的“怒火”憋得越来越大,超过岩石本身能承受的强度时便使 岩层断裂错动。 (2009)17.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所指代的内容。(4分) ①这是自然界中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②莲花的这种自洁功能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
理解的关键 读懂文章!
一、说明文阅读整体感知的基本步骤
1.看题目——明确说明对象(无题目 则看内容确定) 2.析结构——层进式(纵式)、并列 式(横式)、总分式 3.抓重点——重点段与支撑段;中心 句(重点句)与过渡句 4.做归纳——归纳段落、层次大意及 全文内容等
二、按照说明文的常见写作思路(基本结 构)来整体感知说明内容
结构图: 引出说明对象
具体说明事理(性质结构、原理特征、
有时相结合
功能分类等)
介绍原理运用(用途体现)
展示发展前景
三、利用标志性词语梳理语段结构
1、时间变化词 2、空间方位词 3、关联词
虽然 但是 首先 其次 另外 … …
所以 最后
因此 同时
四、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你读懂文章
纵观全文重圈画,先理思路后答题。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表 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 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所谓准确,就是符合客观实 际。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多体现在一些修
饰、限制语上,词性上常是副词
如:
表程度:比较、几乎、相当……
①与之相应的,地壳的反应便产生三种不同式样的断层。 ②当地壳的“怒火”憋得越来越大,超过岩石本身能承受的强度时便使 岩层断裂错动。 (2009)17.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所指代的内容。(4分) ①这是自然界中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②莲花的这种自洁功能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
理解的关键 读懂文章!
一、说明文阅读整体感知的基本步骤
1.看题目——明确说明对象(无题目 则看内容确定) 2.析结构——层进式(纵式)、并列 式(横式)、总分式 3.抓重点——重点段与支撑段;中心 句(重点句)与过渡句 4.做归纳——归纳段落、层次大意及 全文内容等
二、按照说明文的常见写作思路(基本结 构)来整体感知说明内容
结构图: 引出说明对象
具体说明事理(性质结构、原理特征、
有时相结合
功能分类等)
介绍原理运用(用途体现)
展示发展前景
三、利用标志性词语梳理语段结构
1、时间变化词 2、空间方位词 3、关联词
虽然 但是 首先 其次 另外 … …
所以 最后
因此 同时
四、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你读懂文章
纵观全文重圈画,先理思路后答题。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表 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 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所谓准确,就是符合客观实 际。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多体现在一些修
饰、限制语上,词性上常是副词
如:
表程度:比较、几乎、相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现代文之
说明文阅读
一、 中考考点:
1、说明的对象及其主要内容。 2、说明方法的判断。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一下
几种:列数据、举例子、打比方、做比较、分 类别、摹状貌、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 3、说明顺序的辩析。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 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4、文章或段落中的层次。 5、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二、解题指导
(一). 把握说明对象,辨识说明方法
1.常见题型:以选择、填空或简答的形式指 明说明对象或说明对象的特征。
如: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本文的说明内容 是什么?拟标语、提建议等。
2. 把握说明的对象和特征,可以从以下两方 面着手:①.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 对象。一般事物说明文的对象可以从标题上找。 ②.抓首括句和中心句。好的说明文往往用这 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文的事物和特征
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 文中的作用:
1.分类别: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 现象。 2.下定义:使读者对概念有确切的了解。
3.作比较:用人们熟知的与所要说明的事物作比较, 从而突出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4.举例子:可使读者对说明对象的特征获得具体认识。 5.打比方:可达到形象地说明事物的作用。
说明文的主要特点
1、 说明性:说明文是解说事物、阐明事理的文章, 所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是说明,因此说明文首先具有说 明性的特点。为了把事物、事理说明的更明确、更生 动、更形象,也可以用其它表达方式,如记叙、描写、 议论、抒情等。 2、 知识性:说明文要给人以知识,知识性就自然成 了说明文的重要特点,说明文给人的知识是直接的、 集中的。 3、 科学性:说明文是向人们传授知识为目的的。因 此,必须如实客观地反映事物的实际情况,所以说明 文具有科学性的特点。 4、通俗性:说明文是向广大群众传授科学知识的, 要是大多数人易于接受,文章必须通俗。
说明文的内涵: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 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 能、特征,或阐述事理。 说明文的范围比较广泛,如科普读物、知识小 品、解说词、说明书等均属于说明文。 说明文分类 根据说明对象不同来分: 事理说明文--事理说明文旨在讲明事因、物 因; 事物说明文--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 的形体特征。
答题时语言要规范。①“ⅩⅩⅩⅩ”词好在哪里?——▲答题格式: 用了“ⅩⅩⅩⅩ”词,生动(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符合实际,具有科学性)。②句中加点 词“ⅩⅩⅩⅩ”能否去掉或更换,为什么?——{答题三步走:A. 表态。明确表示“不能去掉”或“不能换”;B.结合语境解释该 词;C.与改换的词或去掉加点词后的语义进行比较,扣住说明文 语言特点——“准确”。}▲答题格式:①不能,用了 “ⅩⅩⅩⅩ”词,生动地说明了……,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去 掉(或更换)就没有这种效果了。②不能,删掉“ⅩⅩⅩⅩ”句子 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太绝对化,用了“ⅩⅩⅩⅩ”词,准确 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
6.列数字:可以准确地说明事物。
7.配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地理解被说明 的事物。 8.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
说明要有顺序,这是使说明内容条理 化的必要条件。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程序顺序是 时间顺序的一种)、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说 明文的顺序,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可以以 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
1、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C ) A.我国的建筑 B.苏州园林 C.苏州园林建筑的布局 D.建筑布局绝不讲究对称
2、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是( B ) A.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
说明文常见的结构形式
1、总(概说) 2、总(概说) 3、分(具体) 总(概说)式 总(概说)式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 先决条件。
准确性和多样性、灵活性并不矛盾,有 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 由于说明对象和作者语言风格的不同, 说明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或概括、 或具体、或简洁、或丰腴、或精练、或 详尽;或平易朴实,或幽默风趣。总之 不拘一格。
(二)理清说明顺序,分析文章结构
1. 常见题型有:以选择、填空或简答的形式,指明整体和局部 的说明顺序;或理清说明文的层次,直接划分全文的结构或划分 某段的层次.
2. 常见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3. 说明文常见的结构形式:总分式,总分总式,分总式. 4. 抓逻辑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的特征,理清说明顺序。
三、专题训练
训练一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
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 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 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 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 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 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 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常见方法有以下两种:①看内容,辨顺序。介绍事物的特征、种 类、成因、功用等,一般用逻辑顺序;说明事物发展变化过程, 一般用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一般用空间顺序。② 找重点词句辨顺序。空间顺序一般用方位词;时间顺序一般用时 间名词;逻辑顺序一般用“因为”、“所以”、“首先”、“其 次”、“总之”、“综合所述”等词语。理清了说明顺序,说明 结构就可根据顺序来划分。
(三)体味说明语言,概括语言特点。 常见题型有如下两种:
1. 说明文中词语作用的认识与辨析:①“ⅩⅩⅩⅩ”词好在哪里? ②句中加点词“ⅩⅩⅩⅩ”能否去掉,为什么?③文段中指示代词 指代对象的判断。
2. 分析、体味语言。说明文中文句的理解与品位主要有两种题 型:①请找出一句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科学性的句子来分 析。②“ⅩⅩⅩⅩ”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说明文阅读
一、 中考考点:
1、说明的对象及其主要内容。 2、说明方法的判断。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一下
几种:列数据、举例子、打比方、做比较、分 类别、摹状貌、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 3、说明顺序的辩析。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 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4、文章或段落中的层次。 5、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二、解题指导
(一). 把握说明对象,辨识说明方法
1.常见题型:以选择、填空或简答的形式指 明说明对象或说明对象的特征。
如: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本文的说明内容 是什么?拟标语、提建议等。
2. 把握说明的对象和特征,可以从以下两方 面着手:①.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 对象。一般事物说明文的对象可以从标题上找。 ②.抓首括句和中心句。好的说明文往往用这 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文的事物和特征
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 文中的作用:
1.分类别: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 现象。 2.下定义:使读者对概念有确切的了解。
3.作比较:用人们熟知的与所要说明的事物作比较, 从而突出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4.举例子:可使读者对说明对象的特征获得具体认识。 5.打比方:可达到形象地说明事物的作用。
说明文的主要特点
1、 说明性:说明文是解说事物、阐明事理的文章, 所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是说明,因此说明文首先具有说 明性的特点。为了把事物、事理说明的更明确、更生 动、更形象,也可以用其它表达方式,如记叙、描写、 议论、抒情等。 2、 知识性:说明文要给人以知识,知识性就自然成 了说明文的重要特点,说明文给人的知识是直接的、 集中的。 3、 科学性:说明文是向人们传授知识为目的的。因 此,必须如实客观地反映事物的实际情况,所以说明 文具有科学性的特点。 4、通俗性:说明文是向广大群众传授科学知识的, 要是大多数人易于接受,文章必须通俗。
说明文的内涵: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 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 能、特征,或阐述事理。 说明文的范围比较广泛,如科普读物、知识小 品、解说词、说明书等均属于说明文。 说明文分类 根据说明对象不同来分: 事理说明文--事理说明文旨在讲明事因、物 因; 事物说明文--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 的形体特征。
答题时语言要规范。①“ⅩⅩⅩⅩ”词好在哪里?——▲答题格式: 用了“ⅩⅩⅩⅩ”词,生动(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符合实际,具有科学性)。②句中加点 词“ⅩⅩⅩⅩ”能否去掉或更换,为什么?——{答题三步走:A. 表态。明确表示“不能去掉”或“不能换”;B.结合语境解释该 词;C.与改换的词或去掉加点词后的语义进行比较,扣住说明文 语言特点——“准确”。}▲答题格式:①不能,用了 “ⅩⅩⅩⅩ”词,生动地说明了……,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去 掉(或更换)就没有这种效果了。②不能,删掉“ⅩⅩⅩⅩ”句子 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太绝对化,用了“ⅩⅩⅩⅩ”词,准确 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
6.列数字:可以准确地说明事物。
7.配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地理解被说明 的事物。 8.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
说明要有顺序,这是使说明内容条理 化的必要条件。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程序顺序是 时间顺序的一种)、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说 明文的顺序,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可以以 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
1、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C ) A.我国的建筑 B.苏州园林 C.苏州园林建筑的布局 D.建筑布局绝不讲究对称
2、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是( B ) A.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
说明文常见的结构形式
1、总(概说) 2、总(概说) 3、分(具体) 总(概说)式 总(概说)式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 先决条件。
准确性和多样性、灵活性并不矛盾,有 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 由于说明对象和作者语言风格的不同, 说明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或概括、 或具体、或简洁、或丰腴、或精练、或 详尽;或平易朴实,或幽默风趣。总之 不拘一格。
(二)理清说明顺序,分析文章结构
1. 常见题型有:以选择、填空或简答的形式,指明整体和局部 的说明顺序;或理清说明文的层次,直接划分全文的结构或划分 某段的层次.
2. 常见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3. 说明文常见的结构形式:总分式,总分总式,分总式. 4. 抓逻辑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的特征,理清说明顺序。
三、专题训练
训练一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
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 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 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 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 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 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 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常见方法有以下两种:①看内容,辨顺序。介绍事物的特征、种 类、成因、功用等,一般用逻辑顺序;说明事物发展变化过程, 一般用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一般用空间顺序。② 找重点词句辨顺序。空间顺序一般用方位词;时间顺序一般用时 间名词;逻辑顺序一般用“因为”、“所以”、“首先”、“其 次”、“总之”、“综合所述”等词语。理清了说明顺序,说明 结构就可根据顺序来划分。
(三)体味说明语言,概括语言特点。 常见题型有如下两种:
1. 说明文中词语作用的认识与辨析:①“ⅩⅩⅩⅩ”词好在哪里? ②句中加点词“ⅩⅩⅩⅩ”能否去掉,为什么?③文段中指示代词 指代对象的判断。
2. 分析、体味语言。说明文中文句的理解与品位主要有两种题 型:①请找出一句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科学性的句子来分 析。②“ⅩⅩⅩⅩ”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